2016年职务侵占罪量刑:洛阳匾额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5 05:00:28
59.洛阳匾额 匾额,俗称匾(也作扁),是集文学、书法、雕刻、装饰、建筑等艺术门类于一体的综合艺术形式,深受我国历代民众的喜爱。匾额作为一门独特的艺术形式有着悠久的历史,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说:“扁,署也,从户册。户册者,署门户之文也。”足以说明早在秦汉时期我国就出现了匾额,距今已有两千年的历史。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曰:“汉世,洛阳宫殿门题多是大篆,或云蔡邕书。”唐朝张怀瓘《书断》曰:“初(曹魏明帝)青龙中,洛阳、许、邺三都宫观始成,诏令仲将大为题署,以为永制。”《元河南志》曰:“(北魏)宣武永平二年,又诏定诸门闼名。初命中书舍人沈馨以隶书书板题之,景明正始之年,又敕符节令江式以大篆易之。”
    从历代的文献和保留下来的匾额可以看出,从秦汉到隋唐,从宋元到明清,一直到现代,匾额被广泛应用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宫阙王府、坛观寺庙、陵墓祠寝、园林名胜、名人宅第、关隘城堡、民居店铺等诸多的建筑物上,大多悬挂或镌刻着标明其名号、涵盖其功能或褒扬彰显的匾额,足以说明它在历代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生活中的重要地位。《红楼梦》第十七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里,贾政说:“偌大景致,若干亭榭,无字标题,也觉寥落无趣,任有花柳山水,也断不能生色。”他把匾额的艺术魅力讲得十分清楚明白。
    目前除在古建筑、关隘上悬挂的匾额外,洛阳民俗博物馆收藏匾额一千余块,其数量之多、内容之广,在国内外罕见,足证河洛地区文化底蕴之深厚。这些匾额大都词藻华美,言简意赅 ,集字、印、雕、色于一体,书法精湛,寓意深刻,给人以多方面的启迪,有画龙点睛的作用。不少匾额往往联系着一个个妙趣横生的故事。同时,这些匾额如同一面镜子,能够折射出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风俗习惯等,有重要的研究参考价值。
    如“青钱世第”匾中的“青钱”,即青铜钱。据《新唐书·张荐传》载:员外郎员半千多次对公卿称张□(上“旅”下“鸟”)“文辞犹青铜钱,万选万中”,时号“青钱学士”。后人即用“青钱万选”比喻文采出众、屡试屡中。“蟠桃嘉会”匾中的“蟠桃”,指古代神话中的仙桃,传说人食后可长生不老,后人以此来比喻人长寿安康。“杏林春茂”匾中的“杏林”也有一个典故:相传三国时吴国董奉为人治病,不受报酬,对治愈之人只求种杏树几株,数年后蔚然成林。故后人常用“杏林春茂”、“杏林春满”等语来颂扬高尚的医德医风。还有“仉湛遗风”、“泽润葭莩”、“同沐化雨”等等,都运用了古代典故,兼思想性与艺术性于一体,给人以美的享受。
    匾额书法艺术称为榜书,也就是古代的署书。大都由历代书法名家或擅长书法的人所写,或由有一定身份地位的人题写,如神笔王铎题写的“关林”匾,时任陕甘总督的左宗棠题写的“亚光”匾,康有为为吴佩孚题写的“继光”匾,我国著名国学大师章太炎先生题写的“千唐志斋”匾等等,都可称是书法艺术精品,有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