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第133条司法解释:2002年唐山大地震遗址探访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4 13:09:29

                【原创】唐山大地震遗址探访记

                        图文·陈仁江(墨君)

     2002年8月6日,我和妻到唐山看望亲家。天气热,亲家老两口

心更热。中饭早就准备好了,丰盛的一大桌,海鲜占了主体。没到

唐山之前,总以为经过那年的大地震,唐山现在好不到哪里去。到了

唐山才知道我的想当然是怎样的荒谬!

    唐山人居环境之美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亲家住的德源里小区建

在昔日的荒地上,小区绿化很好,很幽静,特别是楼距开阔。晚上亲

家陪我们到外面遛弯,顺便看看亲家公老霍工作的河北唐山一中,学

校竟然建有规模惊人的地下停车场。老唐山一中在地震的老区,现在

的一中完全是崭新的,而且以后还将修建规模更大更现代的一中!

    来唐山所见的建筑几乎都是地震后重新建的。1976年唐山地震后,

唐山市是我国第一个按规划设计建设的城市,新住宅鳞次栉比,风格

各异。新的城区里,到处是不同色彩的居民小区。目前,唐山以市中

心区绿化广场为代表的园林绿化系统、城市建筑艺术精品、居民住宅

小区、城市形象工程等现代城市的整体风格已经呈现。1990年唐山市

成为我国第一个荣获联合国“人居荣誉奖”的城市。我们在亲家陪同

下去亲家母的哥哥家拜访,那里的小区(唐山开平新城)更加高档,

绿地成片,干净整洁,环境舒适。小区里还有一个完全出人意料的休

闲广场,不仅绿地开阔,而且还有音乐喷泉、雕塑以及外观别致的灯

柱。经过那场大劫难的唐山人,尽管一夜间痛失亲人和家园,一瞬间

被打入十八层地狱,可是现在他们都过上了前所未有的好日子。劫后

新生的唐山人如同火中诞生的凤凰,今天振奋精神,正与快乐同行。

(唐山开平新城广场,拍摄于2006年10月)

    唐山虽说是中国近代史上比较有名的北方工业城市,但是海内外

人们知道唐山却是因为那场大地震。到了唐山,满以为很容易就可以

看到地震的遗迹或者遗址,谁知,真问起来,唐山人大多不清楚。查

地图只找到几处遗址,最容易找到的是现在唐山市内的河北理工学院

内的图书馆大楼遗址。这是唐山地震遗址中保存得最完好也最明显看

到地震后果的一处遗址。到那里是唐山一位亲戚开车送我们去的。

     现在的河北理工学院,过去是河北矿冶学院,进到里面在一处

空场地看到用铁栏杆围着的原图书馆大楼遗址,据碑文(1985年7月立)

记载,原河北矿冶学院图书馆建于1976年7月,建筑面积4049平方米,

刚建成还没有交付使用就被地震毁坏了。该馆地处发震构造带西北四

公里,正在7.28大地震的11烈度区内,阅览室西部倒塌,东部震裂。

书库长25米,宽12米,高9.30米,共有四层,全部是钢筋水泥结构,

由于地震居然向东北方向移动约一米,底层全部破碎,二至四层仍为一

整体。该楼遗址报经国务院同意,列入唐山大地震重点保护遗址之一。

     我们绕着大楼走了一圈,看到大楼倒塌的景象,想象着当年唐山

遭受大劫难的惨景。仅仅是一瞬间,诺大的工业重镇被夷为平地,20多

万生灵丧失生命!面对强烈的自然灾害,人类显得这样无能为力。但是,

今日唐山人并没有屈服命运,为了尽量避免或者减少地震的再次祸害,

他们在建筑上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比如“内浇外挂”、“内浇外砌”、

“砖混构造柱”等结构的住宅楼便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震后十年,全

市建起了这样结构的3-8层楼房达5972座。建筑面积(加上部分平房)

总计1218.06万平方米,震后十年的建筑面积相当震前近百年唐山住宅

建筑面积的2.26倍。在唐山地震纪念馆里读到这些数据让人无限欣慰。

     “三棵树”,是唐山大地震留下的另一处重要遗迹。那里离老霍现

在住的地方很有点距离,老唐山一中就在那附近。所谓“三棵树”是指

原本排成一行的三棵树,因地震而错动。中间的一棵与另两棵错开了一段

距离,这是地震时地壳呈波浪形运动的结果。非常遗憾的是,这么重要的

地震遗迹,没有得到应有的保护。“三棵树”位于一条狭窄的马路边,虽

竖了一块铁皮告示牌,说明该处系经国务院批准的重要地震遗迹,可那牌

子上的油漆已经斑驳脱落,遗迹处在杂草丛中,垃圾满地。树后的建筑都

是以后新建,与遗迹没有关系。保护的措施不过体现在给树装上一个铁围

栏,树被截成了树桩,搞得不伦不类。如果没有那块告示牌,真不知道路

边的这几个树桩子有什么意义。     

    我对唐山的地震遗址如此状况,感到很失望。后来到了不远处的

“唐山机车车辆厂”(老厂,唐山人称它南厂),据说这里有地图上标志

的一处重要遗址:倒塌的车间。门卫拦住我们,说没有国家地震局的介绍

信不能进去。我们当然没有,给他们说他们一边闲聊一边说不行不行。

地震遗址为什么不能看呢?我百思不得其解。幸而其中有位年纪大的说,

你们这样吧,顺着围墙走或许能看见里面。我们一行只好顺着工厂的红砖

墙走,试图找到有缺口的地方。墙外是铁路,我们贴着墙走了一会,发现

了被扒开的墙洞,我们轮流从洞望里面,除了密密的树木草丛什么也看不

到。又往前面走,找到一处盖在里面院墙边的房子,外面的墙正好有几个

缺口可以踩脚。我为了拍到遗址(这里站得离开院墙稍远点可以看到倒塌

的铁架之类),踩着老霍的肩膀,爬到那个房子的屋顶上。我在高处望得

见远处倒塌的车间厂房了,但由于树木太多,仍然看不清楚。我觉得里面

好像非常荒芜,看老远还是荒草杂树。

    老霍知道的地震遗址、遗迹我都去过了,还有几处他也说不出在具体

什么地方。探访唐山地震遗址,只能就此结束了。唐山地震遗址之少之缺

乏保护,叫我大吃一惊。不知是唐山人的观念陈旧呢还是因为饱受地震的

祸害而不愿提及地震遗址呢,总之唐山大地震就这么静悄悄地远离而去了。

   其实地震遗址记录下的悲惨一页,不单是见证着唐山人的灾难,也是见

证着全人类的灾难,保存下来,不仅可供中外科学研究者探寻地震的奥秘,

也可以帮助人类认识自然灾害之一的地震。所以,唐山的地震遗址和遗迹,

原本应当成为唐山最宝贵的科学遗产,成为唐山独一无二的旅游资源。犹

如庞贝古城,每年吸引了世界各国多少人去观光?唐山地震的遗址为什么

不能学学人家的先进做法呢?

   地震是地壳运动,属于大自然自身的生存规律,它本身并没有什么罪恶

可言。人类面对地震,只能去研究它预防它,没必要只是憎恨它恐惧它。

然而,如此宝贵的用几十万生命换来的地震遗址,在唐山遭到如此冷落,

实在是一件非常令人遗憾的事。我和老霍聊天时说,唐山为什么不在遗址的

基础上建起地震遗址公园或者地震博物馆?一则是进行科学知识的普及,

二呢也能吸引国内外游客来唐山亲眼见识地震。唐山目前的旅游资源开发得

很不够,象这么有吸引力的地震遗址资源就没有发挥作用。我所见到的唐山

地震遗址、遗迹,白白闲置,无人问津,怎么不叫人痛心!  

     

“三棵树”是唐山重点保护的地震遗址,标识牌的油漆已经脱落,

还有人为刻痕。

      河北理工学院内保留的地震遗址:1976年7月原河北矿冶学院

新盖的图书馆大楼还没有使用就毁于地震。这是唐山大地震留存下

来被保存最完好的一处遗迹。

 

 

      地震毁坏的图书馆大楼前,建有地震遗迹纪念碑,上面

标识出该处地震的位置。

   

30年后唐山大地震纪念碑前仍有幸存者给遇难的亲人献花。

30年前的那场噩梦实在是给唐山人留下太多的苦难了。

 

纪念碑上的地震情景雕塑,站在雕塑前,任何游人都会严肃起来。

  

从纪念碑的下面看上去,碑柱高耸入云,显得格外庄严壮观。

这里的广场成了唐山人举行大型活动以及日常休闲的场所。

   唐山大地震纪念碑,这里建起了广场,广场周围遍布

高楼大厦,现在这里已经成为新唐山的活动中心。                                                            

                                         

 唐山的城市雕塑——火凤凰,这是唐山人民不屈不饶的奋斗精神的象征。

                   陈仁江 修改于2007年10月 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