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刑罚的种类:遇事虚怀观一是 与人和气察群言-谈天说地 (众声)-搜狐博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19 07:22:10

遇事虚怀观一是  与人和气察群言

 

 

    生活中有些人处处爱计较,少淡忘,放不下.往往对一些人、一些事耿耿于怀。对方可能一时有错或许你自己本身也有错,说了一些出头的话,气话,狠话,做了一些过头的事.伤人的事.这在人生历史的漫漫长河中也是一种客观存在的态势.

  “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因为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矛盾的产生尽管很复杂,也很微妙,但产生矛盾都是有着双方面的因素.只是程度有大有小而已.人与人或人与事有了矛盾,及时化解,及时沟通,就可解决矛盾.生活中任何的矛盾就好象人的胳膊上生个疮,可以找医生治好疮,而不是把整条胳膊砍掉.

    其实对个人来讲,也反映了个人的修养欠缺,气量小,心眼小,虚怀不够。虚怀,就是宽大有气量,不计较,不追究。人生难得有这样一份大度的虚怀,它是文化修养与性格培养凝聚的结晶,是生活的艺术,是一种坚强有力的表现,是对自己内心世界的充实和肯定。

     这方面在古今史海记载中多有美谈.

    记得梁实秋和鲁迅曾有一次论战,梁实秋时年25岁,鲁迅时年47岁。后来梁实秋因为这场论战,留下终生不愉的创痛.晚年在台北,说起鲁迅,竟然还满怀敌意和不平!最后他却是这样评价的鲁迅:“老实讲,在左派阵营中还很难再找出第二个像他这样的人才。”梁实秋在这里表现了超然豁达的虚怀。

    毛泽东同志很喜欢明代杨继盛(号椒山)的两句诗:“遇事虚怀观一是,与人和气察群言。”并说:“我从青年时就喜欢这两句,并照此去做。这几十年的体会是,前一句难就难在“遇事”这两个字上,即有时能虚怀,有时并不能怎么虚怀。第二句难在“察”字上。察,不是一般的察言观色,而是虚心体察,这样才能从群言中吸取智慧力量。诗言志,椒山先生有此志,乃有此诗。”面对纷纭变幻的人生,如果能从从容容,进取有方,虚怀无疑是你心灵的灯塔。

    现在,在社会现实物质生活中,功名利禄,酒色财气,蛊惑着人心,影响着人的思想和行为.是与非,对与错,黑与白,善与恶分不清.使许多人迷失了自己,迷失了方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和谐的因素似乎多了一些。我们每个人特别是年龄大些的同志应该虚怀一些,沉淀一些,成熟一些.要理解虚怀,学习虚怀。

    因为虚怀是你潇洒处世的睿智,是你永葆魅力的一道永恒的风景。它可以使你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化幽暗为光明,化干戈为玉帛,使你生活更加温馨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