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答辩状概念与特点:经典诵读是“封建”吗--王财贵谈经典教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6 15:37:09

经典诵读是“封建”吗?

 

王财贵答:此本是中国先秦一种贵族政治体制之称,西方也曾有类似的制度,虽已时迁事异,但这是历史事实,而且在这种贵族政治体制下,也为人类造就了不少文化成绩,并不是绝对的“恶”。现在用此词来讥诮一个人的思想老旧、不合时宜或威权态度等。但是纵使“封建”制度已过时无用,我们也不应因为“经典”出现在“封建”时代,就咬定连带其所涵的“义理”也一起都是“封建”而过时的。历史问题,是属于所谓“所损益可知”的一面,是会老旧的;而义理问题是属于“虽百世可知”的一面,是无所谓老旧不老旧的。这是个很简单明白的两个面向,孔子老早就分得很清楚了。如今,只要分清历史问题和义理问题,分清过时不过时的问题,就不怕“封建”之讥了。

再进一步说,“封建”如果是指“固蔽宰制”的心态,以此来嘲笑“经典诵读”,更无道理,因为刚好中国儒释道三家都是极端宽容开放的学问。“固蔽宰制”是人类共通的私欲情结,是每个社会都有的,并不限于中国古人,而且这正是儒释道三家所要破除的,怎么可以把社会不良的表现归给中国“经典”呢?兹且举一个“固蔽宰制”的例子:民国初年政府要成立“中央研究院”时,本来是有“哲学研究所”的设计的,是胡适认为哲学“无用”,借着第一任中央研究院院长的职权,把它删掉了,使得中华民国的最高学术机构,一直没有“哲学研究”一项,成为世界学术界的大笑话,这不是一种“固蔽宰制”的典型表现吗?孔子会如此做吗?谁“封建”呢?可见封建不封建,不在古今,而在心灵是否“开放”、眼光是否“长远”!“经典诵读”而“开发理性”,是使一个人不“封建”的最大保障。

刘克苏按:西方远古和封建时代的经典《圣经》,西方人一直读到现在,仍然手不释卷,以至于一些国家的总统就职宣誓的时候还要用手按在《圣经》上,这妨碍了他们的现代化没有?美国和世界最大最富有的科技企业家、顶尖科技创新管理家比尔·盖茨,也是从小熟读百科全书,从小就把《圣经》中几万字的“马太福音”背得滚瓜烂熟,这妨碍了他科技创新、管理创新没有呢?产生了马克思、爱因斯坦、弗洛伊德等众多思想家和科学巨人、世界经商最成功最有钱、因为得诺贝尔奖最多而被誉为最聪明智慧的民族犹太人,几乎每个人都要熟读《圣经》、背诵《圣经》诸多篇章才算成年,这妨碍了他们科技发明、工商进步和思想创新没有呢?海湾战争中美国士兵人手一册《孙子兵法》,这使海湾战争消磨了其高科技含量、变为古代战争没有呢?中国科学院正负电子对撞机的太极图标志,是否因为这个太极图是古代的产物,就使这个高科技设备变成保守不堪、死气沉沉的封建遗产呢?韩国的国旗运用了太极和八卦图案,是否使韩国从此永远停留在封建时代,无法迈入现代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