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脂减肥后会痛吗:念佛吧 慧净法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18:26:17

念佛吧 慧净法师  

2010-04-19 19:10:03|  分类: 一心念佛|字号 订阅

往生行者应当思惟自己的处境(有助于信愿),如疏云:我们并非岸上的人,而是亟须偏救的溺水之人。我们在苦海中头出头没,不谙泳术;又此险恶大海,广大无比,不见岸线,加上波涛汹涌,纵会游泳,也不知该游向何方,更无能耐战胜巨浪,穿越苦海。又,我们现处的此岸,苦厄多难,非彼乐岸,如疏云:此岸有无数群贼恶兽毒虫竟欲杀害,处境极险。故能体悟自身乃溺水之人,或身处极险恶之境,生死心必切,出离心必重,愿生心必真。

  我们应当了解阿弥陀佛是发愿以“名号”度众生的一尊佛(净土三经皆以佛名为经名),并非发愿以善恶智愚、罪福多少、道力高低、有无功德来论救不救度。念佛若抱着积功累德、或达到某种功夫境界的心态,即与名义不相应,不知弥陀是实相身、为物身,不知“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国,自致不退转”之理。又,诸善功德本身不能成就往生,必须至心回向、愿生彼国,方得往生。是知往生的关键在于愿生心,弥陀发愿接引,我们发愿往生,一感一应(弥陀感,我们应),即得往生。所以修诸功德,若无愿生心,就与往生没有关系;然能修诸功德,诸佛必定欢喜赞叹,所以念佛人应当随分力行诸善。修诸功德,回向发愿,虽亦得生,然诸善万行非弥陀本愿之行(弥陀以名号度生,故本愿之行唯在持名),与佛疏而不亲、远而不近,忆念常断、三业常与佛相舍离,故恐生于胎宫、不见佛处,此乃不了五种佛智,疑惑所致。

    若念佛不是为了往生极乐,将念佛看做万行之一,只是把念佛当做修行的其中一种方法,即是无信愿。不过没有意愿要往生极乐的人,也不会想到要念佛、仗佛力。若念佛是为了往生弥陀净土,即是有信愿。有信愿的人当中,也分为全仗佛力、半仗佛力、不仗佛力。了解净宗宗义的人,明白净土门是他力教,知道阿罗汉不仗佛力,也难以往生,都会选择仗佛力。全仗佛力,即是一心念佛,全凭名号功德力往生,仍本分随缘修善;半仗佛力,即是心想单凭念佛恐怕不足,须加上自己修持定散二善回向助往生;不仗佛力,即是纯以修持定散二善回向,虽也念佛,但将念佛作为众行之一。就往生而言,是全仗佛力,因为即使靠自力修行回向往生,实际上也没有离开弥陀愿力的范畴以外,只是不自知而已,因为没有佛愿摄受,决定无法往生。 

净宗信愿行

    怎么信、何为深信?答:南无阿弥陀佛!(南无即是归命;信受弥陀救度)

    如何发愿、何谓切愿?答:南无阿弥陀佛!(亦是发愿回向之义;愿生弥陀净土)

    行什么、何谓真行?答:南无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即是其行;专称弥陀佛名)

    念佛愈久,领悟原来信愿行不出这句南无阿弥陀佛。念佛吧!法体名号圆满具足信愿行,最深的信、极切的愿、至真的行。信愿行源自南无阿弥陀佛,是故信愿行还归称念南无阿弥陀佛。所以善导和尚说“众生称念,必得往生”;在解释第18愿时必说“称我名号”。以“称我名号”来落实信愿,圆满信愿。

分享到:         阅读(43)| 评论(0)| 引用 (0) |举报 临终那一刻能让我们依靠的只有【南无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