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八办观后感400字:怎样看待新课改给“好课”带来的变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7 23:30:02

中国教育报

新课程改革课堂教学带来了广泛而深远的变化,如对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大力弘扬、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凸显,等等。在具体的教学中,以下三点变化引起了笔者的注意:一是媒体手段的广泛使用和教学设计教学方法的创新,二是课程内容的大幅拓展及深度延伸,三是学科特色的淡化与学科界限的模糊。
   好课不能在教学方式的创新面前迷失自己
   新课程下,新颖的教学方式和先进的教学手段让课堂五彩缤纷,焕发出了新的生机。课堂亮起来了、动起来了、响起来了,声光电、唱念打,各种手段纷纷登场,把课堂装扮得花枝招展。教师像构思剧本一样设计教学,起伏跌宕、妙趣横生,不时还要穿插让人意想不到的小插曲。置身于这样的课堂,确实令人心旷神怡。这是课程改革带给课堂最显而易见的变化,也是很多参与课改的教师下工夫最多的地方。特别是在公开课、评优课等活动中,很多教师要花费相当多的精力,用以琢磨教学设计、准备教学媒体,力求脱颖而出、与众不同。
   值得我们关注的是,一些教师花费在设计教学环节和准备教学手段上的时间和精力远远超过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研究。参加一些重要比赛,往往要众多教师分工合作,有人制作课件、有人把关教案、有人推敲细节,群策群力,最后拿出一件凝聚集体智慧、近于完美的艺术精品
   不可否认,教学方式的创新是教学必不可少的进步。新颖的教学方式、巧妙的教学设计和多样化的教学手段,能够驱散课堂沉闷的阴霾,迸发智慧的火花和生命的灵气。然而不容忽视的是,过于热衷形式的创新导致一些教师疏于研究挖掘课程和教学中那些更有价值的东西,一些课堂出现了华而不实的倾向。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作秀哗众取宠新瓶装老酒新鞋走老路等批判声越来越大。毫无疑问,这是一种非常危险的倾向。如果这种浮躁的作风和肤浅的学风在教师队伍中蔓延,其危害难以估计。我们应当在推进课改的过程中,厘清形式与内容、手段与目的的辩证统一关系,并让它发挥应有的指导作用。
   好课不能重拓展而轻扎实
   课程改革拉开序幕后,教师们接触到了许多新名词,如合作、探究、生成、预设、资源,等等。这些词汇或蕴含新课程理念、或体现新课程方法,与课改紧密相连,教师们在对这些概念进行的加深理解中逐步完成思想的变革和行为的改进。资源这个词给课堂带来的变化尤为明显,教师们对课程资源教学资源资源整合资源共享挖掘资源利用资源等话语耳熟能详。资源意识的建立和加强,使教师走出了教教材的狭隘教学观,能够对教材进行更深刻、更全面的解读,并在此基础上作出更具个性化的诠释。教材、教参的权威地位已经动摇,用教材教的教学模式初见端倪,教学内容大幅拓展并深度延伸。
   在新课程课堂教学中被认为是好课的课例,基本不存在按部就班地仅在教材内部做文章的情况。更有甚者,博采众长、引经据典、融会贯通,大容量、多信息、快节奏,标新立异、自成一家,成为了一些被誉为好课的课堂的显著标志。在一篇文章里,作者描述了这样一节语文课:
   莫泊桑的《项链》,几十年来我国的语文课堂一直把它解读成一篇关于虚荣的小说。老师却在引领学生进行文本细读之后,导入莫泊桑本人的女性观和创作谈,将《项链》推置于作家思想和创作的整体背景中;接着,又通过原型上溯,将这个故事叠影于欧洲灰姑娘故事的模式中去进行分析比较,并佐证以名家经典论断;之后,再引导学生将《项链》主人公玛蒂尔德的形象与《窈窕淑女》、《流星花园》、《曼哈顿女佣》的女主角和简·奥斯汀小说《傲慢与偏见》中的伊丽莎白、夏绿蒂·勃朗特小说《简·爱》中的简·爱、福楼拜小说《包法利夫人》中的爱玛一一比照,最后对文本作出了属于自己的、新鲜而卓越的阐释”——《项链》是一篇关于独立对抗命运的女性小说。(《言说引爆沉默:解读郭初阳》,涂文国)
    应该说这是一个教师对教学资源挖掘、整合并进一步深加工的成功案例。涉猎之广、阐发之深,叹为观止。然而惊叹之余,我们不禁要问: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究竟能收获什么呢?这堂课的教学目标是如何实现的?
    当下,在强调学生独立探究的同时,大量补充灌输教材之外的内容,已经发展成为一种趋势。仿佛不在相关领域拓展,就不足以展示教师的学问,不发前人之未发,就不足以说明教师深刻。资源极大丰富,加之教材改革给教学内容的拓展和延伸提供了极大空间,在这个舞台上,一些教师开始狂歌劲舞。
       “广本不是一对矛盾,广博与深刻如果能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当然是最好的结果。实事求是地讲,这样的结果很难实现。在很多时候,甚至在整个基础教育领域的学习范畴内,广鱼和熊掌一样不可得兼广的选择取决于基础教育的价值取向。基础教育的基础性决定了基础教育的价值取向侧重于广”——广泛涉猎、全面发展,为终身学习奠定良好基础。因此上面引用的课例有可取的一方面。然而,在追求广的过程中我们往往容易忽视的一点——扎实。
      “扎实本是我国基础教育的特色和优势。在应试教育背景下,扎实被引入了一条狭长的向纵深发展的道路,逐渐显现出弊端。课程改革力求革除这一弊病,但不能以牺牲扎实为代价,否则必然造成矫枉过正、忽左忽右的现象。追求扎实不是回归到繁、难、偏、旧的老路,只有扎扎实实地完成教学任务、落实课程目标,才能够实现基础教育的基础性,这是由基础教育的价值取向决定的。
   好课不能忽视学科的优势和特色
      “语文课越来越不像语文课了。”“真不知道课怎么上了。不仅语文教师,很多学科的教师都有类似的感受。有些领导和研究者听到教师们这样的言论,不分青红皂白,当即扣上一顶大帽子:教学观念陈旧、改革意识薄弱!
   不可否认,确实有些教师观念落后,改革的积极性不高,但对部分教师倦怠的责备声却不能掩盖课程改革中出现的另一种倾向,即学科特色的淡化和学科界限的模糊。
    以语文课为例:从形式上看,语文课越来越像艺术欣赏课,音乐、摄影、美术等各种不同形式的视听艺术支撑语文课堂;从内容上看,语文课越来越像科学课、历史课、政治课,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想政治等不同学科的知识充斥语文课堂。形象的说法是:语文像个筐,什么都能往里装。一位教师讲《背影》一课时,课前别出心裁地给学生布置了一个作业:每人回家给父亲或母亲照一张背影的照片。课上,大家拿出照片,分组交流讨论,然后以《背影》为题写一篇作文。教师的这一设计,赢得了专家的好评,笔者却非常困惑:这还是语文课吗?如果朱自清先生用文字描绘的背影,只能借助照片加以诠释,恐怕他要脸红了。这样的课堂不会让学生产生对文学的喜爱,倒是可能激发他们对摄影的兴趣,这是语文的成功还是语文的失败?无独有偶,另一节语文课《荷塘月色》,简直成了关于荷花和月光的图片、音乐的欣赏课。各种各样的荷花,含苞待放的、映日怒开的、一枝独秀的、接天连碧的、雨中的、月下的,等等,在柔美的音乐中款款展现在学生面前,精彩纷呈、美不胜收。文学的魅力、语文学科的特点,被这些精美的图片和美妙的音乐冲击得七零八落。

       文字具有特殊的魅力,文字之美是其他任何艺术形式都无法代替的。眼前没山,却能从诗句当中读出山的巍峨;眼前没水,却能从文章中感受到水的妩媚。文学作品塑造的形象、表达的感情,不是直接出现在眼前,而是首先进入心灵。反复诵读、悉心品味,走进文字的世界,领略文字的奇妙,让文字浸润心灵、陶冶性情,热爱文字并学会使用文字,是语文教学的本质和特色。语文课有语文课的任务、要求、特色和规律,语文课就应该有语文课的样子。

    在学科教学中,需要遵循教学的基本规律、按规律办事,才能保证教学的实效性。把语文课上成数学课,把数学课上成语文课,都不是改革的目的。学科的优势和特色不仅不能淡化,反而应该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得到进一步的优化和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