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帖街音译歌词谐音:石斛简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18:41:46

石斛简介
别名:
    林兰、禁生、度兰、金钗花、千年润、黄草、吊兰花等。
概述:
    石斛为较常用中药材,药用历史悠久。
    本品为兰科植物环草石斛(Dendrobium loddigesii Rolfe.)、马鞭石斛(Dendrobium fimbriatum Hook. var. oculatum Hook.)、黄草石斛(Dendrobium chrysanthum Wall.)、铁皮石斛(Dendrobium candidum Wall.ex Lindl.)、金钗石斛(Dendrobium nobile Lindl.)的新鲜或干燥茎。铁皮石斛经加工,习称"耳环石斛"。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90年版收载。
    石斛始载于东汉《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以后历代本草均有记载。明代《本草纲目》载:"伤甲、除痹下气,补五脏虚老赢瘦,强阴益精……"可见石斛用于治病已有很长历史,疗效也早已肯定。
产地分布:
    环草石斛(粉花石斛)主要分布于广西龙州、大新、那坡、靖西、隆林、凌云、南丹、东兰、罗城、平乐、永福、钟山;贵州兴义、罗甸、安龙、江口、关岭。
    马鞭石斛(流苏石斛)主要分布于广西龙州、武鸣、天等、田林、靖西、隆林、凌云、南丹、天峨;云南滇南地区;贵州罗甸、兴义、平塘、关岭、紫云、从江、江口、正安、务川、习水、赫章。
    黄草石斛(疏花石斛)主要分布于广西百色、德保、靖西、田林、凌云、隆林、南丹;云南麻栗坡、砚山、屏边、勐海、勐腊、澜沧、镇康、临沧;贵州兴义、罗甸、独山、安龙、平塘、关岭、荔波、长顺。
    铁皮石斛主要分布于广西百色、靖西、兴安、金秀、平南、西林、隆林;贵州罗甸、兴义、赤水、习水、正安、江口;四川合江、泸县、峨眉、峨边、眉山、洪雅、夹江、江津、铜梁、雅安、荥经、万源;云南文山、思茅地区及富民、贡山、勐海、沧源。
    金钗石斛主要分布于广西百色、靖西、兴安、金秀、平南、隆林、田林、凌云、乐业、西林。
    地方习用品:罗河石斛分布于广西、广东、云南、贵州;兜唇石斛分布于广西;钩状石斛分布于广东、广西、云南、贵州;疏花石斛分布于广西、贵州、云南;玫瑰石斛分布于云南、贵州;齿瓣石斛分布于云南、贵州;霍山石斛分布于安徽;密花石斛分布于广西、云南、贵州、海南、西藏;串珠石斛分布于广西、云南、台湾、贵州;广东石斛分布于广东、广西、贵州;细茎石斛分布于长江以南各地;迭鞘石斛分布于广西、云南、贵州、四川、西藏、台湾;细叶石斛分布于广西、云南、贵州、四川;重唇石斛分布于广西、广东、云南、贵州、江西、台湾;黑毛石斛分布于广西、云南、贵州、海南;戟叶金石斛分布于广西、云南、贵州、海南;聚石斛分布于广西、云南。
形态特征:
    1、环草石斛 茎圆柱形,高15-30厘米,柔软,下垂,粗3-6毫米。叶近肉质,矩圆状披针形,长2-5厘米,宽0.6-1.6厘米,顶端急尖。花单生于有叶茎上,花蕾紫红色,开放时为浅紫色,有香气,萼片长1.4-1.9厘米,宽7-8厘米;花瓣长圆形,长1.6-2.1厘米,宽7-10毫米;唇瓣近圆形,黄色,长宽相等。为2-2.5厘米,先端圆形,内面被短毛。
    2、马鞭石斛 茎直立,圆柱形,绿色,在阳光充足处带紫色,有槽,长37-100厘米,粗约1.2厘米。叶薄革质,长椭圆形或椭圆形。总状花序生于无叶茎的先端,下垂,有花5-8朵,金黄色,有香气;萼片长约2.5厘米,宽1.2-1.4厘米;花瓣与花萼等长。唇盘上有1个肾形深紫色斑块,两面均有绒毛。
    3、黄草石斛 茎圆形,近肉质,长50-100厘米,粗1-1.5厘米。叶纸质,披针形,长15-18厘米,宽3-4厘米,顶端渐尖。伞形花序,近无总梗,侧生于有叶的茎节上;有花4-17束,每束有花2-6朵,金黄色,肉质,有香气;唇瓣横长圆形而凹,唇盘上有2个紫色斑块,2条褐色线由基部伸至中部,两面均有绒毛。
    4、铁皮石斛 茎圆形,高15-30厘米,最高可达60厘米,粗4-5毫米,节带紫黑色。叶片肉质,矩圆状披针形,长3-6.5厘米,宽0.8-2厘米,顶端略钩。总状花序生于具叶或无叶的茎中上部,有花2-4朵,淡黄色,稍有香气;萼片长1.2-2厘米;花瓣短于萼片;唇瓣卵状披针形,长1.3-1.6厘米,宽7-9毫米,先端渐尖或短渐尖,近上部中间有圆形紫色斑块,近下部中间有黄色胼胝体。
    5、金钗石斛 茎粗壮,径1-1.5厘米,黄绿色,上部稍扁而略成"之"字形,高30-50厘米。叶近革质,3-5片叶,生于茎的上端,长圆形或长椭圆形,长6-12厘米,宽1.5-3厘米,顶端两圆裂。总状花序生于茎上部,数个,每个有花2-3朵;花大,稍下垂,直径6-8厘米;花被白色带浅紫色,先端紫红色,唇瓣倒卵状矩圆形,长4-4.5厘米,宽3-3.5厘米,先端圆形,唇盘上有一个深紫色斑点。
生态环境:
    石斛属植物大多生长在亚热带,海拔较高湿度较大,有充足散射光的深山老林中。常在深山老林中附生于树皮疏松而厚的树干或树枝上,也有生长于石缝、石槽间。
生物学特性:
    石斛喜温暖、湿润而较阴凉的环境,生长期年平均温度在18-21℃之间,1月份平均气温在8℃以上,无霜期250-300天;年降雨量1000毫米以上,生长处的空气相对湿度为80%以上为适宜。其生长发育规律大致为:每年春末或夏初期间,在2年生的茎上部的节上抽出花序,开花后从茎基长出新芽并发育成新茎,老茎则逐渐皱缩,不再开花。秋季新茎渐趋成熟,生长减慢,并在凉爽较干燥的气候中进入休眠期,以利于越冬花芽的形成。花期4-6月,果期6-7月。
生长习性:
    喜温暖、湿润而较阴凉的环境。
生长周期:
    多年生。
采收及加工:
    1、采收 野生石斛全年均可采收,以秋后采收的质量好。家种者则宜在每年春天植株未萌芽前采收。采收时,宜采老留嫩,用剪刀将3年生以上的茎株剪下,留下嫩的茎枝继续生长。
    2、加工 因品种和加工方法不同,往往数个品种加工成一种药材(商品),也有一个品种加工成一种或两种药材(商品)。各种石斛原植物加工方法如下。
    鲜石斛由金钗石斛、铁皮石斛、钩状石斛、重唇石斛、疏花石斛加工而成。
    黄草石斛由疏花石斛、罗河石斛、钩状石斛、玫瑰石斛、齿状石斛、霍山石斛、串珠石斛、密花石斛、广东石斛、细茎石斛加工而成,(广西加工成的干货为大小黄草条、黄草节三个规格。云南、贵州加工成干货为大、中、小黄草三个规格)。
    马鞭石斛由流苏石斛、迭鞘石斛、细叶石斛加工而成,(广西加工成大小马鞭石斛,云南、贵州加工成大黄草、中黄草)。
    金钗石斛由金钗石斛加工而成,(云南、贵州称大黄草)。
    环草石斛由环草石斛别名:粉花石斛加工而成,(云南、贵州加工成小黄草)。
    圆钗石斛由重唇石斛加工而成,(云南、贵州加工成小黄草)。

    耳环石斛由铁皮石斛加工而成,(云南、贵州加工)。
    风斗(成小黄草或环草)。
    金黄泽由聚石斛加工而成。
    圆石斛由黑毛石斛加工而成。
    有瓜石斛由戟叶金石斛加工而成。
    环草石斛加工方法:将采回的野生丛株或单独剪下的茎株,洗去泥沙,除净叶片及芦头须根。分离出单株茎,再拣出枯死草和杂物,放入85℃的热水中浸烫1-2分钟,捞起,摊在竹 或水泥晒场曝晒,待晒至软身时,边晒边用双手搓揉,将包在茎枝上的残留叶鞘除净,每天1次,直至足干。也可直接将株茎摊晒,常翻动,晒五、六成干(身软),即按上法搓晒至足干。
    黄草石斛、马鞭石斛、金钗石斛、有瓜石斛加工方法:采收后,除去枯死草和杂草,洗去泥沙,摘去叶片,剪去根头和须根,放入沸水锅中浸烫约5分钟,捞出滴干水,摊放在水泥晒场上曝晒,每天翻动2-3次,晒至五成干(身软)时,边晒边搓,反复多次,去净残存叶鞘,然后晒至足干。除加工成黄草条外,尚可加工成黄草节,其方法是:将成条的茎株用利刀切1-1.5厘米长的小段,然后摊在竹 或晒场上曝晒,并不断翻动,半干时,用手搓去外薄衣,晒至足干。
    铁皮石斛加工方法:将铁皮石斛,拣净枯死草和杂质,除去叶片,分出单株,留下2条须根,然后把株茎剪成5-8厘米长一段,洗净,晾干水分,放入干净的铁锅内炒至变软,趁热搓去残留叶鞘,置通风处晾1-2天,再放在有细孔眼的铝皮盘内,用炭火加热,并随手将其扭成弹簧状或螺旋形,如此多次。定形后,烘至足干,商品称"风斗"。加工后把带有须根和不带须根的成品分开处置。
储藏养护:
    干石斛用麻袋包装或压缩打包件,干燥品易保管,受潮易生霉。吸潮品表面出现黑色霉斑,断面逐渐腐烂。
    鲜石斛入库前,应进行检查挑选,剔出腐烂、干枯及破损的茎枝,然后将根部放入水内浸泡12小时左右,取出放入竹篓凉干,把根展开,假植于砂箱内(砂土厚度20-30厘米),上面再复盖一层泥土(10-15厘米),每日洒水两次,经3-5天出芽时,可隔天淋水1次,约10天左右即可生叶,这时须将嫩芽掐去,保持茎枝肥壮。气候温暖地区,春秋季可将石斛捆成很松的小把,立放在带有少量水分的砂土上,或者放在竹筐内,每隔1天可连同筐放入水内,将根浸泡5分钟,取出后存放在空气流通地方,冬季放在土地上或竹筐内,上面铺上蒲包,但应注意保持空气流通和适当温度。夏季将鲜石斛放在空气流通和凉爽的地方,但要经常整理翻动,使其通风不受闷热。如地面过干,可洒少量清水以保持湿润,如果浇水过多或受雨淋,都易引起腐烂。
药材性状:
    环草石斛:呈细长圆柱形,常弯曲或盘绕成团,长15-30厘米,直径0.1-0.3厘米,节间长1-2厘米。表面金黄色,有光泽。具细的纵横纹。质地坚实,断面较平坦。无臭,味淡。
    马鞭石斛:呈长圆锥形或长圆柱形,长40-120厘米,直径0.3-0.8厘米,节间长3-4.5厘米。表面黄色至暗黄色,常有灰黄色叶鞘残存,有深纵沟纹。质地疏松,易折断,断面纤维状,味微苦。
    黄草石斛:⑴黄草条:长圆柱形,尾端稍弯曲,长30-80厘米,节间长2-3.5厘米,直径0.3-0.5厘米,表面黄色或淡黄色,具纵沟。体轻,质实,易折断,断面呈纤维状,嚼之有粘性。⑵黄草节:呈短圆柱状,长约1.5厘米,黄色或黄白色,具纵沟,切面灰白色。
    耳环石斛:呈弹簧状或螺旋形,一般为2-4个旋纹,茎拉直后长3.5-8厘米,直径0.2-0.3厘米。金黄色或黄绿色,有细纵皱纹,一端可见基部留下短须根(龙头),质坚实,易折断,断面平坦,嚼之有粘性。
    金钗石斛:呈扁圆柱形,上部略呈"之"字形,长20-40厘米,直径0.3-0.6厘米,节间长2.5-3厘米,表面金黄色或绿黄色,有深纵沟。质地硬而脆,断面较平坦,味苦。
    圆钗石斛:呈棍棒状或圆柱形,长10-30厘米,直径0.2-0.4厘米,基部和先端细,中间较粗,节长1-1.5厘米。表面金黄色,具细纵纹,稍有横斜纹。结实质脆,易折断,断面平坦。味淡,嚼之有粘性。
    圆石斛:呈棍棒状,长20-25厘米,直径0.5-0.7厘米,基部和先端细,中间粗,节间长1.5-2厘米。表面淡黄色,具纵纹,质松泡,易折断,粘性少。 
    金黄泽:呈纺锤状四棱形,长3-8厘米,直径1-2厘米,通常由4节组成,节间长1-2厘米,表面金黄或黄绿色,有皱纹。具光泽,体轻,质松,味淡。
    有瓜石斛:茎呈圆柱形,长12-30厘米,直径0.2-0.4厘米,表面金黄色,光滑微有纵纹,节明显,多分枝。每一分枝顶端膨大成压扁状假鳞茎,俗称"瓜","有瓜",即指此而言。"瓜"长3-4厘米,直径0.3-1厘米,有深纵纹,质松,断面纤维状,味微苦。
石斛商品规格标准

     环草石斛 一级 足干,色金黄,身幼细坚实,柔软,横直纹如蟋蟀翅脉,无白衣,无芦头须根,无杂质。
    二级 标准与一级基本相同,但有部分质地较硬。
    三级 足干,色黄,条较粗,身较硬,无芦头须根,无杂质。    马鞭石斛 小马鞭石斛 足干,色黄身结实,无枯死草,无芦头须根,无霉坏,条粗直径0.3厘米以内。
    大马鞭石斛 足干,色黄身结实,无枯死草,无芦头须根,无霉坏,条粗直径超过0.3厘米。
    黄草石斛 黄草节 足干,色黄结实,不捶破,无枯死草,无芦头须根,无霉坏,条长1.5厘米左右,粗0.5厘米以内。
    小黄草 标准要求与黄草节基本相同,条长30厘米左右,条粗0.3厘米以内。
    大黄草 标准要求与黄草节基本相同,条长30厘米以上,条粗0.3厘米以上。
    耳环石斛 一级 足干,螺旋形紧贴,2-4个旋纹,身幼细结实,全部具有"龙头凤尾",黄绿色或金黄色,无杂质,无霉坏。    二级 足干,螺旋形稍松不紧贴,2-4个旋纹,身稍粗较结实,其余与一级相同。
    三级 足干,螺旋形较松散不紧贴,身粗不甚结实,不具"龙头凤尾",其余与一级相同。
    金钗石斛 统 足干,色黄,无须根,无枯死草,不捶破,无霉坏。
    圆钗石斛 统 足干,色金黄,茎圆形,无须根,无霉坏,条长30厘米以下。
    圆石斛 统 足干,色淡黄或黄色,质松泡,无须根,无霉坏,不捶破
    金黄泽 统 足干,大瓜饱满,金黄色,无须根,无霉坏,无捶破。
    有瓜石斛 统 足干,有瓜,色金黄,不捶破,无枯死草。
    鲜石斛 统 全株,色鲜,无枯死草,无腐烂茎叶,无泥杂。性味功效:
    石斛味甘,微寒。归胃、肾经。具益胃生津、滋阴清热的功能。用于治疗阴伤津亏,口干烦渴,食少干呕,病后虚热,目暗不明等症。
主要成分:
    石斛碱、石斛次碱、石斛奥克新碱、石斛胺、石斛宁。
主要药理作用:
    金钗石斛流浸膏对人工发热之家兔无解热作用。石斛碱则有一定的止痛退热作用。对血压和呼吸也有一定抑制作用,中毒剂量可引起惊厥。流浸膏对离体兔肠低浓度时兴奋,高浓度则有抑制作用。对离体蟾蜍心脏则不论浓度高低均为抑制。
混淆品种:
    目前市场上发现以同科石仙桃属石仙桃和石豆兰属麦斛的段茎切段晒干后掺在黄草节内或当作黄草节。现将其原植物形态和干品性状特征分别述之。
    石仙桃(Pholidota chinensis Lindl.):根茎横生,节明显,节下生根,假鳞茎呈瓶状或卵状,碧绿色,上生叶两片,纸质,长椭圆形或倒披针形,长5-15厘米。总状花序顶生,常下弯,有花多朵,花绿白色,花瓣窄条形,唇瓣三裂,侧裂片叠盖于中裂片,唇瓣基部陷入呈兜形。
    假鳞茎切成两段晒干,呈短圆柱形,切口一端较粗,黄绿色或金黄色,表面较光滑,少有沟纹,质较松泡。
    麦斛(Bulbophyllum inconspicnum Maxim.):根茎匍匐状,质硬,假鳞茎卵圆形,直立,绿色,单叶生于假鳞茎上,倒卵状长椭圆形,肥厚,草质,硬而脆,黄绿色,中脉凹陷,叶长1-3厘米,宽不足1厘米。花单生,白色,花瓣卵形,边缘呈撕裂状,唇瓣短小而肥厚。
    假鳞茎晒干,呈卵圆形,黄绿色,外表有明显皱沟,彼此相距1厘米左右,偶带有须根,质地较结实。
种植技术:
    (一)种植方法
    1、繁殖方法 目前主要采用分株繁殖。选择生长健壮、丛大、茎多的石斛丛株,剪去3年生以上的老茎株,留下1-2年生色泽嫩绿的植株作种繁殖。分株时3-5株分割成一小丛,将老根剪留2厘米,以促进种后新根的长出,分割后宜马上种植。
    此外,近年来有用组织培养法繁殖种苗,但尚未大面积推广应用于药用生产。
    2、种植 以春分至清明时种植较适宜,种后容易成活。种植方法有贴树种植和岩石缝中种植两种:
    贴树种殖:为石斛类常用的种植方法。在高山阔叶林中,选择树杆粗大、树冠茂盛、树皮疏松、有纵裂沟的常绿树,在树杆或粗树枝凹处或每隔30-50厘米用刀砍去一些树皮,把石斛株篼部紧贴在树杆凹处或刀砍处,用竹钉钉牢,或用竹蔑捆好,使根部与树皮紧密结合,再用牛粪泥浆(用牛粪与泥浆拌匀)涂抹在根部及周围树皮沟中。在树上栽种时,应从上而下进行。已枯朽的树皮不宜栽种。
    岩石栽种:选择阴湿林下的石缝、石槽有腐殖质处,将分成小丛的石斛种株的根部,用牛粪泥浆包住,塞入岩石缝或槽内,塞时应力求稳固,以免掉落。无腐殖质、干燥的石头上不宜栽种。    (二)田间管理
    1、除草 石斛种植后每年除草两次,第1次在3月中旬至4月上旬,第2次在11月间。除草时将长在石斛株间和周围的杂草及枯枝落叶除去则可。在夏季高温季节,不宜除草,以免影响石斛正常生长。
    2、追肥 追肥可结合除草进行,第1次在清明前后,主要是促进植株生长发育良好和新分株的长出。第2次在立冬前后,使石斛能储蓄养分,保温过冬。施肥时常用花生麸、豆饼、菜子饼、猪牛粪,过磷酸钙,经粉碎成粉末状,再加入少许尿素,与稀泥浆调和均匀,糊在石斛的根部。
    石斛根部吸收养分的能力较差,而采用根外追肥则有较好的效果。因此,除根部施肥外,尚可用1%尿素和硫酸钾,以及2%过磷酸钙溶液喷洒在茎叶上,每月进行1次。
    3、整枝翻篼 在每年春天植株萌发新芽前,结合采收石斛,剪除枯枝和部分老株,以利新茎生长。栽种6-8年后,视丛篼的生长情况进行翻篼,重新进行分株栽培。
    4、修砍树枝,调节荫蔽 石斛是一种喜阴植物,在60%左右荫蔽条件下生长良好。因此,在每年春、夏季,应将石斛附生树长得过密的树枝和树干上长出的不定芽除去,以免过于荫蔽,妨碍石斛丛株接受阳光和雨水。
发展前景:
    石斛不仅在国内药用配方用量很大,又是我国传统出口创汇商品,尤其黄草石斛、环草石斛、耳环石斛,在国际市场上已久负盛名。一些省区开拓以石斛为原料的中成药新产品取得可喜成绩。如广西南宁生产的"石斛精"、"石斛露",疗效好,深受欢迎。    据全国中药资源普查统计,石斛年销售量为80-100万公斤。野生资源蕴藏量约1100万公斤。
    石斛产销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野生资源逐年减少,如果不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后备资源将会有濒临枯竭的危险。石斛野生变为家种虽获成功,由于生产时间较长,种植条件有限,目前仅栽培1800多亩,年产量3万公斤左右,生产发展较慢。因此,对野生资源较丰富的集中产区,应采取保护措施,有计划地进行开发利用。同时,在有条件的产区发动群众,进行人工栽培,并在资金和技术上给予帮助,不断扩大种植面积,增加产量,保证市场需要。
60年代至80年代产销情况:
    石斛商品主要来源于野生资源。新中国成立后,列为三类品种,由市场调节产销。40年来,石斛收购时多时少,因商品比较容易保管,可随时储备调剂市场,基本上能满足国内外的用药需要,属于可以满足市场供应的品种。
    50年代到70年代,石斛收购量由于受自然灾害的影响和市场的制约,曾出现过几次大的起伏。比如,主产区广西1957年收购41.7万公斤,1960年降为5000公斤,以后又逐年回升,到1966年达80万公斤。1968年又降为5万多公斤,到1975年又回升到34.3万公斤。1979年降为3900公斤,成为建国以来石斛收购最低点。但是,全国销售量是逐步增长的。进入80年代,购销比较平稳。
2005年版 药典标准:
    来源:本品为兰科植物金钗石斛Dendrobium nobile Lindl.、铁皮石斛Dendrobium candidum Wall.ex Lindl.或马鞭石斛Dendrobium fimbriatum Hook.var.oculatum Hook.及其近似种的新鲜或干燥茎。全年均可采收,鲜用者除去根及泥沙;干用者采收后,除去杂质,用开水略烫或烘软,再边搓边烘晒,至叶鞭搓净,干燥。铁皮石斛剪去部分须根后,边炒边扭成螺旋形或弹簧状,烘干,习称"铁皮枫斗"耳环石斛"。
    性状:鲜石斛 呈圆柱形或扁圆柱形,长约30cm,直径0.4-1.2cm。表面黄绿色,光滑或有纵纹,节明显,色较深,节上有膜质叶鞘。肉质,多汁,易折断。气微,味微苦而回甜,嚼之有黏性。
    金钗石斛 呈扁圆柱形,长20-40cm,直径0.4-0.6cm,节间长2.5-3cm。表面金黄色或黄中带绿色,有深纵沟。质硬而脆,断面较平坦。味苦。
    铁皮枫斗 呈螺旋形或弹簧状,一般为2-4个旋纹,茎拉直后长3.5-8cm ,直径0.2-0.3cm。表面黄绿色,有细纵皱纹,一端可见茎基部留下的短须根。质坚实,易折断,断面平坦。嚼之有黏性。
    马鞭石斛 呈长圆柱形,长40-120cm,直径0.5-0.8cm,节间长3-4.5cm。表面黄色至暗黄色,有深纵槽。质疏松,断面呈纤维性。味微苦。
    鉴别:本品横切面:金钗石斛 表皮细胞1列,扁平,外被鲜黄色角质层。基本组织细胞大小较悬殊,有壁孔,散在多数外韧型维管束,排成7-8圈。维管束外侧纤维束新月形或半圆形,其外侧薄壁细胞有的含类圆形硅质块,木质部有1-3个导管直径较大。含草酸钙针晶细胞多见于维管束旁。
    铁皮枫斗 表皮细胞外壁及侧壁稍增厚、微木化。维管束略排成4-5圈,外侧小型薄壁细胞中有的含硅质块。含草酸钙针晶束细胞多见于近表皮处。
    马鞭石斛 表皮细胞扁圆形,外壁及侧壁增厚,木化,有层纹。基本组织细胞大小相近。有壁孔,维管束略排成3-4圈。
    炮制:干品除去残根,洗净,切段,干燥。鲜品洗净,切断。    性味与归经:甘,微寒。归胃、肾经。
    功能与主治:益胃生津,滋阴清热。用于阴伤津亏,口干烦渴,食少干呕,病后虚热,目暗不明。
    用法与用量:6-12g,鲜品15-30g。入复方宜先煎,单用可久煎。 
    贮藏:干品置通风干燥处,防潮;鲜品置阴凉潮湿处,防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