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培个人专业发展优势:石油起源理论和伊拉克战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1 14:07:20
石油起源理论和伊拉克战争



作者:  方鲲鹏

最近读了长年居住在德国的美国地缘政治学家威廉·恩道尔(William Engdahl)一篇旧文,其中有前苏联科学家提出的石油为非有机体形成的内容。这个石油起源理论挑战了欧美石油巨头们支持的石油峰值论,因而激起我的兴趣,在互联网上搜索了一番,产生若干感想。现记录下来,立此存照。

一、石油起源的两大猜想理论

西方正统的石油起源理论认为,石油的形成过程与煤相仿,两者都是化石燃料。通俗地说,煤是数百万年前地质变迁时把堆积在地面的树木埋到地下,在演变成化石过程中,经特殊环境下的物理、化学、生化作用而形成。石油则是由地质变迁时把堆积在地面的古代生物遗骸埋到地下,在演变成化石过程中,经特殊环境下的物理、化学、生化作用而形成。所以西方的小学里流行着简单化的成因说,即煤是树木变的,石油是恐龙变的。

煤的成因理论很容易得到证实,煤是一种具有可燃性能的沉积岩,而且在煤层中还常能发现植物化石,这些都可以证明煤是由植物体转化而成。但石油是由古代生物体转化而成的理论,至今没有确凿的证据,因此这个石油起源理论,实际上是科学家们的猜想。虽然如此,西方地质学家把这个猜想理论捧为圣明,只在具有沉积岩盆地(sedimentary basins)的地质结构区域内寻找石油。

然而前苏联地质学家没有迷信这套理论,上世纪50年代就从不同视角研究石油究竟从何而来。他们得出的结论是:石油和天然气的生成与生物体没有联系,而是由地球内部物质(岩浆)中的碳氢化合物形成。60年代后他们又把独创的理论运用于寻找石油的实践,经过长期不懈努力,在按照西方理论完全不可能存在石油的晶体岩基质(crystalline basement)区域,发现了多处大型油田。

当时还处于冷战时期,苏联的新理论和实践作为国家机密,外界知之甚少。苏联解体后,1994年在美国墨西哥州召开的一次石油钻探科学会议上,前苏联科学家正式向世界宣布了他们的石油起源理论。

按照这些前苏联、后来是俄罗斯科学家的见解,石油是在距地面大约200公里深处的地幔上层部位,压力足够高的地方由地球内部物质自然生成。石油是一种化学成分简单的液状物,为非生物体来源的碳氢化合物。由于地球内部的压力,石油生成之后,通过地壳中的断层,逐渐上升和漫延到地壳浅层地带形成油田。

归纳起来,俄罗斯石油起源理论有三点特别引人注目:

(1)否定了只有在沉积岩盆地的地质结构区域内才能找到石油的正统学说。

(2)与石油资源有限论对立。俄罗斯理论认为地球内部到处是石油,石油供应的极限只受制于人类钻探深井的能力。

(3)石油是可以再生的资源。俄罗斯理论认为大部分油田开采之后,都能慢慢从地壳深处获得自动补充。因此有些被认为已经枯竭的油田实际上是可以继续利用的,这称为“自充式”油田。

俄国人还列举了一些油井实例,说明他们根据自己独创的理论,在被正统学说排除的地质区域内钻探深井,成功找到了有商业开发价值的大型油田。但是俄国人没有透露这些油井的具体位置。

我不是地质学家,对这两种石油起源理论,孰是孰非无从置喙,但借助互联网的搜索功能,还是能对一些现象作外围述评。

1994年俄国人兴冲冲赴会,满心以为他们拿出革命性的石油起源理论与西方同行分享,会受到热烈欢迎和讨论,谁知反应出奇冷淡。

西方虽然有言论自由,但政治不正确或不符合“主导理念”的观点常会受到软性压制,无法成为热点。软性压制没有行政命令强行压制那般难看,可因为是通过经济手段,效率却高出好多倍。科学界情况也差不离,搞研究需要经费,得有赞助方,一般来说,赞助方的希望就是政治正确的方向。如果考虑到俄国人的理论,颠覆了西方石油大亨扶植的石油峰值理论,遭到与会科学家们的冷遇就不足为奇了。

我用关键词搜索,查了一下有关的文献目录,发现会议结束几年以后美国人才作出反应,发出密集的批驳文章。这次轮到俄国人反应冷淡,对于批驳他们的论文无动于衷。由于俄国人不反驳,又拒绝提供94年论文中涉及到的油井具体位置,于是美国人宣称,俄国人发明的地球内部物质自然生成石油的理论,已经遭到抛弃。

然而我觉得蹊跷。前苏联是个科技大国,俄罗斯人倾国力苦心研究和实践了半个多世纪的理论怎么会如此不堪一击?

背景分析也许有用。1994年,苏联才解体不久,俄国由闻名于世的大白痴叶利钦掌舵,他发扬共产主义精神,急于把自家宝贝同西方分享,那是在情理之中。只是那次殷勤过了头,拍马屁拍到马腿上,自讨了个没趣。而等到西方开始驳斥石油生成新理论时,俄国已是普京王朝。普京之精明,叶利钦岂可同日而语。更重要的是,这时石油价格在与俄国人对立的石油峰值理论加持下,步步攀高,俄国反而成了石油峰值论的最大受惠国。

所以出现了这样的怪圈:如果俄国人的理论是正确的,西方学者对此批驳,是在做傻冒;但若是俄国人回应,不可避免要否定石油峰值论,这就将傻冒的角色接了过来;而如果俄国人的理论不正确,反驳还是傻冒。

无论这个理论是否正确,看来俄国人都是选择不做傻冒,闷声大发财;而西方学者则选择骄傲地宣布:石油起源于生物体理论获得胜利!

不过在这个大阵势之下,西方还是存在少量不和谐的声音。举几个例子。

(1)瑞典国家石油公司曾按照石油是地球内部物质生成的理论做了一次实验,在其境内西方地质学界公认为绝对不可能存在石油的花岗岩地质区域试探,钻井深达7千5百米,发现了少量石油。

(2)有观察者指出,近十多年来在原本认为不可能有石油储藏的西伯利亚突然冒出许多大油田,而且俄国人拼命采油,完全不担心破坏油田,迹象显示他们有不同于西方的石油勘探与开采理论。

(3)一位美国石油业工程师问道,沙特阿拉伯的一处大油田,如果把石油全部抽出来,可以填满一个长、宽、高各为19英里的巨大立方体,当初这个油田里要装进去多少个恐龙才能够“榨”出这许多油?

经这位工程师这么一提醒,我也觉得怪怪的。他计算的那个油田储藏量也许不一定准确,但全世界每天都在消费大量石油却是确凿的事实。我们一直在说世界人口爆炸,最近已达到70亿。根据美国中央情报局的估算,去年世界每天消费石油约8千7百万桶。如果假定古动物尸体平均一具可以“榨”出或转化为一桶石油,这种抽象的平均动物的体型,显然要比人类大得多。人类100天就消费掉87亿桶石油,创造这些石油需要87亿个大“身材”古代动物,其数量已远远超出现在的世界人口数,那古代动物的数量要“爆炸”到什么程度才能为我们人类留下如此巨大的石油遗产?还有我们一直在说世界可利用资源已到了极限,难以养活世界上这么多人口,那么古代又怎么会有无尽的资源养活天文数字的动物?

石油生物体(有机体)起源理论最初建立时,只提及动物遗骸转化成石油。后来追随者们看到越来越多的油田被发现,大约自己感到难圆其说,于是加进了海藻类生物。可是当我翻阅到这个理论是如此这般作出修正时,肚子里立刻冒起一个疑问。恐龙大部分生活在陆上,海藻生活在水里,是谁吃饱了撑的,把它们搬到一处,搅作一堆后深埋地下?

因为俄国人的石油起源理论也没有得到验证,迄今为止也只能算是一个猜想。有理由相信,新兴石油消费大户中国、印度等国的地质学家们和政府,不会对石油起源两大猜想之争,只作壁上观,指点迷津的希望寄托在他们身上。

二、石油巨头扶植和传播的石油峰值理论

地质学者把石油峰值定义为这样一个点,即石油储量已经被开采了至少一半。峰值之后,每开采一桶石油都需要更多的投入,比如为了保持井下有足够大的压力,需向老油田注入耗资巨大的空气或者水,因此当世界主要的油田经过峰值之后,石油成本和价格就会暴涨。

石油峰值理论,由美国地质学家马里昂·金·哈伯特(Marion K.
Hubbert)在石油大亨壳牌(Shell)公司的授意下创建。哈伯特认为油田开发将经历产量快速上升的青年期,相对稳定的壮年期,急剧下降的老年期这样的生命曲线。1956年他发表论文,阐述油田生命曲线是对称的钟形线,并预测美国的石油产量在1970年达到峰值,然后产量将逐年递减。

哈伯特运气真好,居然给他胡猜瞎算言中了!美国石油产量逐年上升,1970年达到530,840,000吨,以后产量开始下降。这次预测成功,使得石油峰值论名气大振。

另一位热衷于石油峰值论的重要人物是英国人科林·坎贝尔(Colin Campbell),他发起组织了石油峰值研究会。在坎贝尔1998年发表的代表作《廉价石油的终结(The End of Cheap Oil)》中,他预测全球石油产量的峰值出现在2003年。而全球石油价格在2003年起不断攀升,同峰值理论中峰值过后价格暴涨的观点一致,似乎应验了他的预测。

本文的稍后部分将提供证据,揭示石油峰值论的这两次“显灵”,含有人工操作因素。

全球石油产量会遭遇峰值,峰值之后石油开采成本和价格将暴涨,这些说法只有在石油起源于生物体的理论框架下才能成立,即石油储量有限,石油资源不可再生。而石油价格暴涨,当然是石油寡头的最爱,既然有机体起源论和峰值论能帮助石油价格名正言顺飙升,石油寡头不遗余力地强化这些理论,就不奇怪了。

哈伯特成功预测1970年是美国石油峰值这件事,被石油寡头控制的学术论坛和媒体广为宣传。可另一方面,哈伯特也作了一些错误的预测和断言。比如他1956年在发表石油峰值论的同时,声称所有可能存储石油的地区均被仔细勘探过,世界不会有新的大油田出现。在预测美国峰值获得成功后,他又预测:“世界80年代中期达到石油生产峰值,接着石油产量会爆跌。”这些论断和预测后来都被事实证明是错误的,但美国学术界和媒体不吱一声。

1989年哈伯特在去世前接受的一次访谈中透露,创建石油峰值论时他为壳牌公司美国休斯敦研究所工作,1956年的石油峰值论发表之前,他曾将论文呈送公司董事长征求意见。壳牌董事长给了他一句话,“一定要同威克斯的石油储量估计截然不同。”
威克斯是美国当时最权威的石油储量测算专家,他估计美国的储量有4,000亿桶。显然充足的石油储量,使意欲拉高油价的石油公司感到头痛。哈伯特心领神会,于是他的论文里,没有任何依据地估计美国的石油储量是2,000亿桶,比威克斯少了一半。

在访谈中,哈伯特还直言不讳地承认,他的石油峰值钟形曲线是臆想出来的,没有什么根据,只是大概估算了一下,随手一画,然后根据曲线本身来预测石油产量,根本没有涉及任何数学问题。

三、伊拉克战争与高油价

在美国生活较久的人都会体验到,2003年3月伊战爆发后汽油价一路飙升,到2005年时,每次汽车加油后所付的油费大约是战前的4倍,并且从此一直在这个价位水平徘徊。另一方面,最近十来年,世界各地新发现不少大油田,中东产油国的生产能力和油田储量也远未到峰值。很多资料指向,现阶段的高油价与全球石油峰值无关,而是由伊拉克战争触发,并被蓄意地维持在高价位。

石油生物体形成,石油资源有限不可再生,全球石油产量即将遭遇峰值,在这些理论和舆论推动下,使社会形成石油涨价的预期,这时若能垄断石油资源,既可赚取暴利,又能号令天下。伊拉克未经开采的石油储量仅次于沙特阿拉伯,占世界第二位,但是伊拉克政府拒绝给欧美石油巨头油田开采权。这些是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的原因。

为了石油攻打伊拉克,不能指望小布什和切尼政府会在正式场合承认。然而,至少有一位小布什主政期间位高权重的政府高官退休后坦然承认了这一事实。

支持伊拉克战争的前美国联储会主席格林斯潘,在他2007年出版的自传中写道:“我伤感于政治上不方便承认每一个人都知道的事,即伊拉克战争主要是为了石油。”(I am saddened that it is politically inconvenient to acknowledge what everyone knows: the Iraq war is largely about oil.)

尽管伊战是为石油而战,可开战以来媒体只热衷于战事报道,很少提及伊拉克战后的石油生产状况。最近我特意搜集了相关资料。萨达姆时代的石油生产,因受到联合国禁运制裁的影响,实际数据比较难以确定,不过从切尼副总统伊战前接受的一次电视采访中,可以得到帮助。在回答采访记者关于战争费用和如何补偿的问题时,切尼说:“如果他们在(战后)相当短的时间内恢复到约每天3百万桶石油的生产水平,就能产生出每年数十亿美元的现金流。”(It will generate billions of dollars a year in cash flow if they get back to their production of roughly three million barrels of oil a
day, in the relatively near future.)

伊拉克在上世纪80年代末,日产3.5百万桶石油。后来因为侵略科威特,长期受到联合国经济制裁,产量受到压制。大约从1997年起,联合国实施石油换粮食的人道项目,部分解禁了伊拉克石油出口,萨达姆很快把石油产量提高到日产3百万桶,而且还存在避开联合国监视的走私行为,实际产量可能更多。因此可以安全地说,伊拉克战前日产3百万桶,而生产能力为日产3.5百万桶。

伊战爆发三个星期之后,美军就占领了伊拉克全境,萨达姆没有破坏油田和油井,伊拉克石油工业在战后的第二年就开始恢复生产。但是从2004年至2010年(今年数字还没有),伊拉克的石油生产量几乎没有变化,一直徘徊在日产2.2至2.3百万桶,出口则是在1.5到1.8百万桶上下,出口大致相当于战前的三分之二水平。

在2004年,美军未经投标就把伊拉克主要大油田的开采权包给了美英石油巨头。八年的时间,即便是一无所有的新油田,以当今世界的技术力量,铺设数千公里的输油管道,搭建新井台钻井产油,也不是一件难事。而国际石油巨头们居然比萨达姆还不如,他在联合国部分解禁后就能很快日产3百万桶,这些石油巨头战后八、九年了,还不能使油田产量恢复到战前水平。这些现象令人疑惑满腹,质疑石油巨头们是否蓄意压低伊拉克石油产量,以便维持世界石油市场的高价位。

2003年10月25日,当时的俄国首富、石油沙皇、尤科斯石油公司总裁米哈伊尔•霍多尔科夫斯基被拘捕,罪名是偷漏税款和商业欺诈。这事发生在他私下晋见美国副总统切尼之后、而即将把尤科斯40%的股份出售给国际石油寡头埃克森美孚公司(Exxon Mobil Corporation)之前。

尤科斯石油公司是俄罗斯石油业的巨头,拥有近20万名员工。前苏联解体后的私有化过程中,叶利钦疯狂贱卖国有资产和资源。1995年12月,霍多尔科夫斯基以3.09亿美元的超低价买得尤科斯石油公司78%的股份,从而掌控了这家公司。霍多尔科夫斯基被捕后,尤科斯石油公司因偷漏税指控陷入困境,国营的俄罗斯石油公司在2004年12月收购了尤科斯的大部分股份,从而俄罗斯夺回了国家主导石油产业的权力。

2005年5月31日,莫斯科地方法院判处霍多尔科夫斯基9年监禁。霍多尔科夫斯基被以“偷漏税款”名义逮捕和判刑后,西方媒体上不乏替他鸣冤叫屈的文宣,这些言之凿凿的文章可能没有瞎编故事,不过无法使我同情霍氏。首先,苏联时代是贫富相差不大的低薪社会,苏联解体还不到4年,一个普通的前苏联犹太人怎么会有3亿多美元购买尤科斯石油公司,背景可疑。其次,如果任由国际石油寡头通过霍氏掌控俄罗斯油田,我现在给汽车加油后,要付的汽油费就不是伊战前的4倍,恐怕是6倍了。

四、伊拉克战争得与失

伊战的得与失问题涉及面太广太复杂,这里只能讨论部分直接的受益者和受害者。

最大受益者,当然非国际能源寡头资本莫属。比如,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天然气和军事服务公司哈里伯顿公司(Halliburton Company),股票在2002年7、8月份时还只值5美元多些,以后一路上涨,2005年9月份已到30多美元,2006年4月时更是达到40多美元。发动伊拉克战争的主要推手切尼,在担任副总统前是哈里伯顿公司的首席执行官,老东家股票因伊战暴涨,切尼厥功甚伟。

积极策划和支持发动伊拉克战争的小布什总统国家安全事务顾问赖斯(后担任国务卿),任职总统助手前是雪佛龙石油公司的董事。雪佛龙是世界著名的石油七姐妹(巨头)之一。赖斯的老东家从伊战中获得的好处也不赖,雪佛龙在开战第二年就获得伊拉克油田开采份额,其股票在伊拉克战争开始时是30美元,两年后达到60美元,2008年5月超过100美元。

伊战使世界石油价格暴涨,致使非国际石油资本集团控制的产油大国俄罗斯和伊朗,也成了赢家。花落别家,而且是落到死对头家里,一定得让发动伊拉克战争的美国精英们气得七窍冒烟。

伊战以来,媒体时不时报道俄罗斯发现新油田,石油储量的世界排名也在上升。普京在2007年更是信心满满地说,俄罗斯的石油和天然气储量被大大低估了,实际储量可能比估计的要高出2倍多。2003年伊战打响后,借油价高涨的西风,俄国人拼命扩大石油生产,现在俄罗斯石油生产量和出口量已稳坐世界排名第二位。

克林顿花言巧语,将叶利钦诱入休克疗法的圈套,把俄罗斯搞得外债累累,奄奄一息,以至1998年8月俄罗斯主权债务发生违约,被迫推迟偿还外债,造成了世界范围的金融危机。布什继任后推行穷凶极恶的进逼政策,把北约扩展到俄罗斯家门口,还单方面退出与前苏联签署的《限制反弹道导弹系统条约》,积极发展“国家导弹防御系统(NMD)”。然而小布什不仅没有整死俄罗斯,反而因为一意孤行攻打伊拉克,抬高了石油价格,使俄罗斯意外增加大量石油美元,国家实力在小布什任内恢复了元气。历史真是会开玩笑。

伊朗不仅仅因伊战支撑的高油价获益,更大的好处是美军帮其扫平了世仇萨达姆领导的桑尼派政权,将伊拉克更迭为由什叶派掌权,完成了伊朗很多年来想做但没有实力去做的事业。

伊拉克和伊朗现在都由什叶派穆斯林政府掌控,他们在信仰上同宗同派,又是邻居,伊拉克政府怎么会同你美国人一条心?新政府面子上认美国为主子,暗地里投靠伊朗,在让美国军队今年底走路的事上,可以看出端倪。

由于当时美国国内和国际反战舆论的压力,为堵人之口,美国和伊拉克在2008年宣布了一个计划,美军于2011年底全部撤离伊拉克。但是今年4月7日国防部长盖茨却在巴格达对记者说,如果伊拉克政府要求,美军可以考虑在2011年底驻军期限截止后继续留驻。翻译成直白的语言就是,美军打算留驻伊拉克,要你巴格达政府做个姿态,好让我顺水推舟留下来。可是伊拉克政府发言人第二天声称,伊拉克不希望美国延长驻军期限。最后美国总统奥巴马在10月21日宣布,将于12月31日前撤回全部驻伊拉克美军,正式结束持续近9年的伊拉克战争。

美国的国防部长亲赴伊拉克谈判美军“留驻”事宜,居然没给面子。表面原因是五角大楼要求留驻美军享有法律豁免权,而伊拉克坚持美军应受伊拉克的法律管辖。美国在世界各地到处驻军,这种最基本的技术问题还不多了去了?怎么独在巴格达解决不了?背后若没有伊朗人指示,伊拉克政府断不敢违抗五角大楼的意愿。美国与伊朗长期处于互相极其仇视和敌视的状态,迫使美军撤出伊拉克,显然是伊朗的一大胜利。

石油价格暴涨,广大消费者当然都是伊拉克战争的输家,但是比起伊战造成的生命损失,实在算不上什么了。

在奥巴马宣布年底从伊拉克撤出所有美军时,有4,485名美国军人为伊拉克战争付出了生命,而严重受伤的美国军人有32,219名。

伊拉克方面,民众因战争死亡的十分准确数字,可能永远无法统计出。这里只介绍享有比较高信誉的机构所提供的数据。根据美联社的统计,2003年3月至2011年10月,伊拉克平民因战争死亡110,600人。根据媒体刊登的维基解密披露的美国政府机密文件,2004年1月至2009年12月,有104,924名伊拉克人因战争失去生命。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2008年1月9日公布的调查报告,2003年3月至2006年6月,有151,000名伊拉克人在战争中丧生。其他资料来源报告的死亡人数要高得多。例如,英国新闻媒体《观察者(The Observer)》2007年9月15日报道,超过1百20万的伊拉克人在开战以来因各种冲突丧生。

在财政上,美国伊战上已拨款了8,060亿美元。若包括隐形支出,根据美国著名经济学家、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哥伦比亚大学教授约瑟夫·史迪戈日驰(Joseph Stiglitz)的估算,从长期来看,包含受伤军人的医治、康复、伤残军人养老金、护理费等等,伊拉克战争的经济总支出将在3万亿到5万亿美元之间。

  五、中东的动乱总是站在财团寡头们一边
  哈伯特1956年预测美国石油产量在1970年达到峰值,后来美国的本土石油产量果然从1970年开始下降。这次预测成功,使哈伯特发明的石油峰值论被广为接受,他本人也因此名利双收。然而,我查阅了美国历年石油进口数据(http://www.eia.gov/dnav/pet/hist/LeafHandler.ashx?n=pet&s=mcrimus1&f=a),从1970年到1977年,美国石油进口每年都以惊人的速度增长,1977年的进口量是1970年的500%。因此,1970年后美国本土石油产量下降有可能是触及峰值后的自然状态,也可能是因为进口大量增加造成,并非生产遭遇峰值。
  按照峰值理论,峰值过后,因为开采成本上升,油价将急剧上涨,我又查阅了消除通货膨胀因子后的石油价格数据(http://inflationdata.com/inflation/inflation_rate/historical_oil_prices_table.asp),美国石油价格1970年到1973年没有显著变化,而1974年突然升了一个大台阶。究其原因,这一年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大规模削减石油生产,对在1973年10月阿以战争中支持以色列的美国和西方盟国实行石油禁运,从而造成世界市场石油紧缺,石油价格猛升。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石油业还是一个比较年轻的行业,而美国油矿丰富,有许多中小型石油公司在本土采油。五十年代初,中东地区新发现一批易开采的超大型油田。以后的发展同一切行业吞并过程相似,石油巨头通过大量开采低成本的中东石油运往美国,压低美国的石油价格,迫使美国中小型石油公司倒闭或被并购。连小布什创办的一个小型石油公司也在那个时期濒临破产,幸亏有布什家族的显赫背景,有人把他已形同垃圾的公司收购去了。
  石油峰值理论从长期和整体上看,很可能是正确的,但是从美国石油进口数据和石油价格数据看,美国石油生产峰值1970年的“预测灵验”,更像是艺术作品;而70年代中期开始的石油价格攀升,石油开采成本上升也不是主要的原因。(开采石油需要大量能源,因此石油价格上升也反过来提升开采成本,但这与峰值理论中的开采成本上升是不同的概念,这些细节按下不表。)
   石油输出国组织1974年的减产造成石油价格猛涨,还使世界陷入经济衰退。全世界第一次认识到石油产量和价格受到操纵后的威力,从此一发不可收拾。由历年数据合成的价格曲线看,1973年以前的30多年,这条线是平坦的走向,而73年以后这条价格线不断地以大起大落的方式向上攀升,一直到如今。每次由于供需达到平衡,石油价格回落趋于平坦时,就会发生一个使中东局势动荡的事件,油价就会陡陡地又往上冲。1973年以来的阿以战争、伊朗革命、两伊战争、伊拉克侵略科威特、海湾战争、伊拉克战争、中东茉莉花革命、利比亚战争等等,无不如此。 
我是实证论者,不是阴谋论者。从媒体披露的资料几可肯定,一些引起中东地区动乱的事件,是得到美国政府的支持或默许。例如,伊朗1978年至1979年发生推翻君主政体革命后,伊朗新政府成了美国的死敌,美国驻伊朗大使馆还被伊朗“革命群众”占领,52名美国外交官员被扣作人质444天,直到1981年1月20日获释,在这期间萨达姆得到美国的暗中支持和帮助,于1980年入侵伊朗,挑起了8年的两伊战争。又如,萨达姆1990年入侵科威特之前曾向美国政府试探,萨达姆得到的假象是美国人不会干预,于是萨达姆大胆吞并科威特。以后美国发动1991年的海湾战争,帮助科威特国王收复国土,并趁机在沙特和科威特建立了军事基地。当然,这些可以说是借刀杀人、诱敌深入一类的诡计,算不上是阴谋。
  很多时候,高油价不利于美国的国家利益,但仍然有利于大财团,特别是石油、金融、军火等大财团。高油价带给石油财团暴利自不消说,而金融财团和石油财团常抱作一团,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洛克菲勒家族就是举世闻名的金融业和石油业联合巨头。因垄断而被分拆的原石油巨无霸美国标准石油公司,为约翰·洛克菲勒拥有。标准石油公司規模之巨大,以致其被分拆后的企业之一埃克森美孚公司,2008年仍然是全世界第一大企业。中东不安宁,军火生意就兴旺,军火财团就得利,产油国的石油美元,相当一部分回流美国军火工业和军火商。这些大财团势力非常之大,美国政府的内外政策出现国家利益给财团利益让路的事,就没什么可惊奇了。
  中东动乱不断,油价高企不下,危害到美国经济和世界经济。但是高油价不是由于生产成本上升引发,石油巨头们理应眉开眼笑了。1998年在美国德克萨斯州召开的一次石油业大会上,全球最大的石油服务商哈里伯顿的首席执行官在会上说:“哪里有石油,就要把手伸过去,政局动荡在我看来无关紧要。”
  这位首席执行官就是切尼先生,两年后他担任了美国副总统,成为发动伊拉克战争的灵魂。
  六、丛林规则万变不离其宗
  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的主要成员,如沙特、科威特等,通过将开采权长期租赁的形式,把油田交由西方石油巨头开发。实际上很多情况下,石油公司在勘探寻找油田之前就同这些国家签订了合同,找到油田即获开采权。地主国和石油公司一般采用分成的方式分配利润。所以,OPEC利用石油生产国卡特尔垄断地位抬高油价时,西方石油巨头也同时获得暴利。石油寡头的经济利益与OPEC是一致的。
  OPEC利用石油生产国的卡特尔垄断地位操纵油价,尚有迹可循和可以预期。影响世界油价更大的因素是中东局势长期不稳,有心人士有意无意地散布各种真真假假的消息,煽动恐慌情绪成了拱抬油价的法宝,使石油变为最活跃的投机商品。美国汽车加油站如今在决定当天的汽油价格时,不是依据当日的石油价格,而是依据将来某一时候的石油期货价格。同样情形发生在原油市场。举例来说,如果一个炼油厂当天要进货1,000桶石油,这一天依据市场上的供求关系应该是每桶80美元,但一个月后的期货价格却是85美元,要是存储一桶石油一个月的费用低于5美元,这个供应商就不会按当天市场价卖给炼油厂,而是卖给一个月后要货的买主。这个炼油厂要能够当天进货,就要付出高于80美元价格,相当于每桶85美元减去一个月的存储费用。
  事情就变得如此荒谬。本应由简单供需关系决定而比较平稳可测的石油价格,现在比股票价格还易波动,像是一种最活跃的买空卖空投机股。究其根源,就在于中东局势不稳,人们担心发生战争,担心战争造成产油国停产或者石油运输受到影响,因此一有风吹草动,石油价格就大幅波动。  
    
  萨达姆经过两伊战争和海湾战争后,同美国人彻底闹翻,把美英石油公司通通赶出了伊拉克。利比亚的卡扎菲同萨达姆一样桀驁不馴,牢牢控制着利比亚的石油资源,不准石油公司私有化,不接受西方摆布,不出让石油开采权,而是有选择地与外国公司签订特许协议。西方列强必欲除掉这两人的根本原因就在这里,和他们独裁与否没有什么关系。被1979年伊朗革命推翻的巴列维国王,是残暴的专制独裁君主,长久以来受到美国的支持。伊朗爆发革命后巴列维国王逃亡美国,还引发美国驻伊朗大使馆被伊朗学生占领、外交官被劫持事件。沙特和科威特是君主独裁政体,它们的国王因为对美国唯命是从,得以安然无恙地继续独裁下去。
  当年大英帝国向清王朝发出最后通牒,喝令立刻开放口岸,实行“自由贸易”,让鸦片长驱直入,否则就领教大英帝国炮艇的威力。与那情那景相比,不由得感慨,现在人类的文明确实有了长足的进步,丛林规则也穿上普世价值的西装、系起民主的领带了。
  时有读者指责我批评普世价值,这实在是打错了靶子,我的文字从来没有批评过普世价值声称代表的价值观,我只是挖苦抨击利用普世价值名义谋利的行径。指责我的诸位,若以前没有读仔细,请看我的这一次示范。
  美国攻打伊拉克的主要理由有两条,即萨达姆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萨达姆支持拉登恐怖组织对美国进行911恐怖袭击。另外还有一条辅助的理由,即推翻独裁者残暴统治后,可以输入普世价值,建立民主制度。美国以这些理由在联合国提出攻打伊拉克,作为联合国安理会5常任理事国之一的法国,表达了最坚决的反对。
   可是今年谋划攻打利比亚时,尽管攻打的理由,只拿得出美国当年攻打伊拉克的那条辅助理由,法国却成为主张攻打利比亚的最积极者。列强刚作出轰炸的决定,还没有散会,法国的轰炸机已经在利比亚上空轰鸣了。 
  难道法国2003年伊战时反对普世价值,而2011年利比亚战争时支持普世价值了?两者都不对。法国的行为只是为了谋求它的经济利益,同普世价值没有关系。
  上世纪90年代末,伊拉克与俄、法、中三国为主的外国公司达成了合作开发油田的协议,俄罗斯的卢克石油公司签下了西古尔纳油田,法国的道达尔公司签下马吉努油田,中国的中石油集团则签约伊科边境的北鲁迈拉油田。伊拉克战争之后,这些协议都成了废纸。吃一亏,长一智,到利比亚战争时,法国就担当起攻打急先锋的角色了。如果法国的罗兰夫人活在今天,我想一定会把她的名言“自由、自由,多少罪恶假汝之名而行之”,改成“普世价值、普世价值,多少罪恶假汝之名而行之。”
  眼下中东产油国不顺从西方列强的,只剩下伊朗了,攻打伊朗的躁动也因此一日紧似一日。伊朗由民选政府领导,由于选举较少受到资本介入的影响,伊朗的“民主”,其实比美国还货真价实些。攻打伊拉克和利比亚的理由现在显然派不上用场了,于是“伊朗试图制造核武器”就成了主打牌。
  无论怎样西装笔挺,丛林规则终究是丛林规则。为什么大国可以拥有核武器?为什么中东地区以色列可以拥有核武器?这些简单直白的问题,没有一个小国敢在国际社会公开提出。而解决伊朗核问题、解决朝鲜核问题的根本之道,是全世界全面销毁核武器、全面永远禁止核武器,这是连小学生也能明白的浅显道理。
  奥巴马总统上任后不久,曾表示要向着全面销毁核武器、永远禁止核武器的方向努力。这话把诺贝尔和平奖评委会激动得忘乎所以,迫不及待将当年度的诺奖桂冠敬献给他。诺委会在颁奖理由陈述中,极力赞扬奥巴马提出全面销毁核武器,试图用戴上诺贝尔和平奖高帽的方法,来促使奥巴马向这一方向前进。很可惜,那只是奥巴马从政经验不足时说漏了嘴,奥巴马以后再也没有一个字提及这个观点。诺委会以一位美国总统说漏嘴的话,作为授予诺贝尔和平奖的主要依据,成为诺奖史上的又一桩笑料。
  历史已经清楚告诉世人,中东动荡对世界和平构成严重威胁,石油价格高涨对世界经济造成重大伤害。世界经不起中东地区不断折腾,但是中东发生战争,能使一部分人发财,哪怕发动战争会损害到发动国自身的经济和国家利益,仍然存在某种好战势力跃跃欲试,妄图大发战争横财。较为庆幸的是,西方民众的反战力量日渐成熟壮大,期盼这股力量能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