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寿区政府手机网:曾国藩家书——劝学篇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08:04:15
曾国藩家书——劝学篇2
  致诸弟·温经更增长见识
  【原文】
  四位老弟左右:二月初十日,黄仙垣来京,接到家信,备悉一切,欣慰之至。朱啸
山亦于是日到,现与家心斋同居。伊兄代伊觅得房子,距余寓甚近,不过一箭远耳。郭
筠仙现尚未到,余已为凭本胡同关帝庙房,使渠在庙中住,在余家伙食。冯树堂正月初
六日来余家,抉会试后再行上学,因小儿春间怕冷故也。树堂于二月十三日考国子监学
正,题而耻恶衣恶食者二句,不以天下奉一人策,共五百人入场,树堂写作俱佳,应可
以得。
  陈岱云于初六日移寓报国寺,其配之枢,亦停寺中。岱云哀伤异常,不可劝止,作
祭文一篇三千余字,余为作墓志铭一首,不知陈宅已寄归否?余懒腾寄也。四川门生,
现已到廿余人,我县会试者,大约可十五人,甲午同年,大约可念五六人。然有求于者,
颇不乏人。
  余今年应酬更繁,幸身体大好,迥①不似从前光景,面胖而润,较前稍白矣。耳鸣
亦好十之七八,尚有微根未断,不过月余可全好也。内人及儿子两女皆好,陈氏小儿在
余家乳养者亦好。
  六弟九弟在城南读书,得罗罗山为师,甚妙!然城南课以亦宜应,不应,恐山长不
以为然也,所作诗文及功课,望日内付来。四弟季弟从觉庵师读,自佳;四弟年已渐长,
须每日看史书十页,无论能得科名与否,总可以稍长可识。季弟每日须看史,然温经更
要紧,今年不必急急赴试也,余容后陈。国藩手具。(道光二十四年二月十四日)
  【注释】
  ①运:绝然,完全。
  【译文】
  四位老弟左右:
  二月初十日,黄仙垣来京,接到家信,备悉一切,欣慰之至。朱啸山也在当天到,
住心斋那里。他兄代他找到房子,离我家很近,不过一箭之地,郭筠仙还没有到,我已
经为他租了本胡同关帝庙的房子,让他在庙里住,在我家吃饭。冯树堂正月初六日来我
家,准备会试以后再上学,因小儿春间怕冷的缘故。树堂在二月二三日考国子监学正,
题目是“而耻恶衣恶食者”两句,“不以天下奉一人策”,共五百人入场。树堂写作俱
佳,应该可以考上。
  陈岱云在初六日移住报国寺,他的夫人灵枢,也停在寺里。岱云非常哀痛,不能劝
止,作祭文一篇,三千多字,我为他夫人作了墓志铭,不知陈家已寄回去没有?我懒得
誉写寄了。四川门生,现在到了二十多个。我县会试的,大约十五人,甲午同年,大约
二十五、六人。然而,有求于我的,还颇为不少呢。
  我今年应酬更多,幸亏身体大好,完全不像从前,脸胖而红润,比以前白。耳鸣也
好了十之六八,还有点儿没有断根,不过个把月即可全好,内人及儿女都好、陈家小儿
在我家乳养,也好。
  六弟、九弟在城南读书,得罗罗山为老师,很妙!然而城南的课也似乎要应付,不
然,恐怕山长不以为然,所作诗文及功课,望日内寄来,四弟季弟从觉庵师读书,自然
好。四弟年纪逐渐大了,要每天看史书十页,不管得不得科名,总可以稍长见识。季弟
每天要看史,但温习经书更要紧,今年不急于赴考。余容后陈,兄国藩手具。(道光二
十四年八月十八日)
  致诸弟·勿为时文所误
  【原文】
  四位老弟足下:余于三月廿四,移寓前门内西边碾儿胡同,与城外消息不通,四月
间到折差一次,余竟不知,迫既知而折差已去矣。惟四月十九欧阳小岑南归,余寄衣箱
银物并信一件。四月廿四梁录庄南归,余寄书卷零物并信一件。两信皆仅数语,至今想
尚未到,四月十三黄仙垣南归,余寄闱墨,并无书信,想亦未到。兹将三次所寄各物,
另开清单付回,待三人到时,家中照单查收可也。
  内城现住房共廿八间,每月房租京钱三十串,极为宽敝,冯树堂郭筠仙所住房皆清
洁。甲三三月廿四日上学,天分不高不低。现已读四十天,读至自修斋至平治矣。因其
年大小,故不加严,已读者字皆能认。两女皆平安,陈岱云之子,在余家亦甚好。内人
身子如常,同又有喜,大约九月可生。
  余体气较去年略好,近因应酬太紧,天气渐热,又有耳鸣之病。今年应酬,较往年
更增数倍,第一为人写对联条幅,合四川湖南两省,求书者几日不暇给。第二公车来借
钱者甚多,无论有借无借,多借少借,皆须婉言款待。第三则请酒拜客,及会馆公事。
第四则接见门生,颇费精神。又加以散馆殿试,则代人料理,考差则自己料理,诸事亢
杂,遂无暇读书矣。
  五月十一日,接到四月十三家信,内四站六弟各文二首,九弟季弟各文一首,四弟
东皋课文甚洁净,诗亦稳妥,则何以哉一篇,亦清顺有法。第词句多不圆足,笔亦平沓
不超脱,平沓最为文家所忌,宜力求痛改此病,六弟笔爽利,近亦渐就范围,然词意平
庸,无才气峥嵘之处,非吾意中之温甫也,如六弟之天姿不凡,此时作文,当求议论纵
横,才气奔放,作如火如荼之文,将来庶①有成就。不然,一挑半剔,意浅调插,即使
获售,亦当渐其文之浅薄不堪。若其不售,则又两失之矣。今年从罗罗山游,不知罗山
意见如何,
  吾谓六弟今年入泮②固妙,万一不入,则当尽弃前功,一志从事于先辈大家之文。
年过二十,不为少矣。若再扶墙摩壁,役役于考卷搭截小题之中,将来时过而业仍不精,
必有悔恨于失计者,不可不早图也,余当日实见不到此,幸而早得科名,未受其害,向
使至今未尝入泮,则数十年从事于吊渡映带之间,仍然一无所得,岂不腼颜③也哉?此
中误人终身多矣,温甫以世家之子弟,负过人之姿质,即使终不入泮,尚不至于饥寒,
奈可亦以考卷误终身也?
  九弟要余改文详批,余实不善改小考文,当请曹西垣代改,下次折弁付回。季弟文
气清爽异常,喜出望外,意亦层出不穷。以后务求才情横溢,气势充畅,切不可挑剔敷
衍,安于康陋④,勉之勉之!初不基不可不大也。书法亦有褚字笔意,尤为可喜!总之
吾所望于诸弟者,不在科名之有无,第一则孝悌为端,其次则文章不朽,诸弟若果能自
立,当务其大者远者,毋徒汲汲于进学也。冯树堂郭筠仙在寓,看书作文,功无间断。
陈季牧日日习字,亦可畏也!四川门生留京约二十人,用功者颇多。余不尽言。国藩草。
(道光二十四年五月十二日)
  【注释】
  ①庶:将近。
  ②入泮:泮,是旧时学宫前的水池。入泮,喻指童蒙入学宫,也指生童考中秀才。
  ③腼颜:脸面无光,惭愧。
  ④庸陋:庸欲、浅陋。
  【译文】
  四位老弟足下:
  我于三月二十四日,移到前门内西边碾儿胡同居住,与城外不通消息。四月间到通
信兵一次,我竟不知道,等到知道通信兵已经走了。四月十九日,欧阳小岑回湖南,我
托寄衣箱银物和信一件。四月二十四日,梁录庄回湖南,我托他带书卷零物和信一件。
两封信都只有几句话,至今想必还没有到。四月十三日,黄仙垣回湖南,我寄闱墨,没
有信,想必也没有到,现把三次所寄各物,另开清单付回,等三人到时,家里照单查收。
内城的住房一共二十八间;每月房租京钱三十串,很是宽敝。冯树堂、郭筠仙所住
房屋,都清洁。甲三在三月二十四日上学,天分不高不低,现在已读了四十天,读到修
齐到平治。因年龄大小,所以管得不严,已读的字都认得。两个女儿都平安。陈岱云的
儿子,在我家也很好。内人的身体如常,现在又怀孕,大约九月间可以生。
  我的身体比去年略好些,近来因为应酬太繁忙,天气渐热,又发了耳鸣病。今年应
酬。几倍于往年。第一,是为别人写对联、条幅,四川、湖南两省合计起来,求书的人
几乎日不暇给。第二是公车来借钱的很多,不管有借没有借,借多借少,都要婉言接待。
第三是请酒拜客和会馆的公事。第四是接见门生,颇费精神。又加上散馆殴试,代人料
理,考差自己料理,这么多事,便没有时间读书了。
  五月十一日,接到四月十三日家信。其中,四弟六弟文章各一篇,九弟季节文章各
一篇。四弟东皋课文很干净,诗也稳妥。《则何以哉》一篇,也清顺有法。只是词句不
够圆足,笔力也平沓不超脱。平铺直叙最为作文所忌,要力戒这个毛病。六弟笔锋爽利,
近来也能就范围、不跑题,但词意平庸,没有才气和峥嵘骨格,不是我想像中的温甫。
以六弟的不凡天姿,这时作文,当求议论纵横,才气奔放,做出如火如荼的文章,将来
也许有所成就。不然,一挑半剔,意浅调卑,就是得志,也当惭愧文章大浅薄不堪了。
如果不得志,那又两方面都失掉了。今年从罗罗山学。不知罗山意见如何?
  我说六弟今年放学固然很妙,万一不入,应当尽弃前功,一心从事于先辈大家的文
章。年过二十,不年轻了,如果再扶墙摩壁,热中于考试截那些小题目中,将来时间过
去了,而学业仍然不精,必有悔恨自己失策的一夭,不可以不早自为谋划。我当日实在
没有看到这点,幸亏早得了科名,未受其害。就是至今没有入学,那几十年从事于吊渡
映带之间,仍然一无所得,那不是腼颜吗?这中间误人终身的大多。温甫以世家子弟,
又有过人的姿质,就算不能入学,还不至于饥寒,为什么也要在考卷上误终身呢?
  九弟要我修改他的文章,详细批注,我实在不会改小考文章,当请曹西垣代改,下
次通信兵付回。季弟文气清爽异常,喜出望外,意境也层出不穷。以后务求才气横溢,
气势充畅,切不可挑剔敷衍,安于庸陋,勉之勉之!初不基不可不大。书法也有椿字笔
意,尤其可喜!总之,我希望于弟弟们的,不在科名的有无,第一是孝、悌,其次才是
文章不朽。弟弟如果真能自立,应当去抓大的、长远的,不要徒然汲汲于进学一件事。
冯树堂、郭筠仙在京城寓所,看书作文,工夫不间断,陈季牧天天习字,也可畏,四川
门生留京的大约二十人,用功的很多。其余不一一说了。兄国藩草。(道光二十四年五
月十二日)
  禀父母·教弟注重看书
  【原文】
  国藩跪禀
  父母亲大人万福金安。初十日顺天乡试发榜,湖南中三人,长沙周荇农中南元。率
五之归,本拟附家心斋处,因率五不愿坐车,故附陈岱云之弟处,同坐粮船。昨岱云自
天津归云:“船不甚好。”男颇不放心,幸船上人多,应可无虑。
  诸弟考试后。闻肄业小罗庵巷,不知勤惰若何?此时惟季弟较小,三弟俱年过二十,
总以看书为主。我邑惟彭薄墅先生看画略多,自后无一人讲究者,大抵为考试文章所误。
殊不知看书与考试,全不相碍,彼不看书者,亦仍不利考如故也。我家诸弟,此时无论
考试之利不利,无论文章之工不工①,总以看书为急。不然,则年岁日长,科名无成,
学问亦无一字可靠,将来求为塾师②而不可得。或经或史,或诗集文集,每日总要看二
十页。
  今年以来,无日不看书,虽万事业忙,亦不废正业。闻九弟意欲与刘霞仙同读书,
霞仙近来见道甚有所得,九弟若去,应有进益,望大人斟酌行之,不敢自主。此事在九
弟自为定计,若愧奋直前,有破釜沉舟之志,则远游不负。若徒悠忽因愣,则近处尽可
度活,何必远行百里外哉?求大人察九弟之志而定计焉,余容续陈。国藩谨禀。(道光
二十四年九月十九日)
  【注释】
  ①文章工不工:此意为文章精美与否。工,精细、完美。
  ②塾师:封建时代乡村私塾学堂里的教书先生。
  ③悠忽因循:摇摆不定,循环往复。
  【译文】
  儿子国藩跪禀
  父母亲大人万福金安。初十日顺天乡试发榜,湖南中了三个,长沙周荇农中了南元。
率五回,本准备放在心斋处一起回,因率五不愿坐车,所以附在陈岱云弟弟那里,同坐
粮船。昨天岱云从天津回来说:“船不怎么好。”儿子颇为担心。幸亏船上人多,应该
没有什么可虑的。
  各位弟弟考试以后,听说肄业小罗庵巷,不知勤情情况如何?这时只有季弟小,其
他三个都过了二十,总以看书为主。我们家乡只有彭薄墅先生看书略多,自他以后没有
一个人讲究了,大抵是为考试文章所误。殊不知看书与考试,全不互相妨碍。不看书的,
也仍然不利于考。我家各位弟弟,现在不管考试利与不利,不管文章工与不工,总以看
书为急需之事。不然,年纪一天天大了,科名没有成就,学问也没有一个字可靠,将来
就是想做乡下私塾的教书先生也没有人请。或经或史,或诗集文集,每天总要看二十页。
  儿子今年以来,没有一天不看书,虽说万事丛忙,也不废正业。听说九弟想与刘霞
仙同伴读书,霞仙近来学问很有心得,九弟如果去,应该有益处,希望大人反复斟酌,
儿子不敢作主,这件事在九弟应自己定计,如果发奋向前,破釜沉舟的志气。那么就不
负这种远游。如果徒然悠忽因循,那在近处尽可以过日子,何若跑到百里之外去呢?求
大人观察九弟的志向再定夺。其余以后禀告。儿子国藩谨禀。(道光二十四年九月十九
日)
  致诸弟·必须立志猛进
  【原文】
  四位老弟足下,自七月发信后,未接诸弟信,乡间寄信,较省城寄信百倍之难,故
余亦不望。然九弟前信,有意与刘霞仙同伴读书,此意甚佳,霞仙近来读朱子书,大有
所见,不知其言话容止,规模气象如何?若果言动有礼,威仪可则,则直以为师可也,
岂特友之哉?然与之同居,亦须真能取益乃佳,无徒浮慕虚名;人苟能自立志,则圣贤
毫杰,何事不可为?何必借助于人?我欲仁,斯仁至矣。我欲为孔孟,则日夜孜孜,惟
孔孟之是学,人谁得而御①我哉?若自己不立志,则虽日与尧舜禹汤同住,亦彼自彼,
我自我矣,何与于我哉?
  去年温甫欲读书省城,我以为离却家门局促之地,而与省城诸胜己者处,其长进当
不可限量,乃两年以来,看书亦不甚多,至于诗文,则绝无长进,是不得归咎于地方之
促也。
  去年余为择师丁君叙忠,看以丁君处太远,不能从,余意中遂无他师可从。今年弟
自择罗罗山改文,而嗣后沓无消息,是又不得归咎于无良友也。日月逝矣,再过数年,
则满三十,不能不趁三十以前,立志猛进也。
  余受父教而余不能教弟成名,此余所深愧者;他人与余交,多有受余益者,而独诸
弟不能受受之益,此又余所深恨者也!今寄霞仙信一封,诸弟可抄存信稿而细玩之,此
余数年来学思之力,略具大端。六弟前嘱余将所作诗抄录寄回,余往年皆未存稿,近近
存稿者,不过百余首耳,实无暇抄写,待明年将全本付回可也。国藩草。(道光二十四
年九月十九日)
  【注释】
  ①御:抵御,阻止。
  【译文】
  四位老弟足下:
  自七月发信以后,没有接到弟弟们的信。乡里寄信,比省城寄信要难百倍,所以我
也不望。然而九弟前次信中说他有意与刘霞仙同伴读书,这个想法很好。霞仙近来读
《朱子》的书,大有所见,但不知道他的谈吐容貌、规模气象怎样?如果言语行为有礼。
威仪可为表率,那么师从他也可以,哪里只限于朋友呢?但与他同住,也要真能收益才
好,不要徒然仰慕别人的虚名。一个人假若自己能立志,那么,圣贤豪杰,什么事情不
可为?何必一定要借助别人呢?我想仁,仁便达到了。我要做孔、孟,那就日夜孜孜以
求,惟有孔、孟才去学,那又谁能抵御得住呢?如果自己不立志,那丢虽说天天与尧、
舜、禹、汤同住,也是他是他,我是我,又与我有何关系?去年温甫想到省城读书,我
以为离开家庭局促的狭小天地,而与省诚那些强过自己的人相处,进步一定不可限量的。
  两年以来,看书也很多,至于诗文,则决没有长进,因而不得归咎于天地的局促。
  去年我为他选择丁君叙忠,后来因丁君处大远了,不从,我意中便没有其他老师可
从了。今年弟弟自己选择罗罗山改文,以后却杳无消息,历而又不得归咎于没有良师益
友。日月时光飞逝了;再过几年,就满三十,不能不趁三十岁前,立志猛进。
  我受父亲教育,而不能教弟弟成名,这是我深感惭愧的。别人与我交,多数受到我
的益处,而独独几位弟弟不能受益,这又是我深尧痛恨的。今寄霞仙信一封,各位弟弟
可抄下来细细把玩,这是我数年来学习思考的力作,规模大体上具备了。六弟嘱咐我把
作的诗抄录寄回,我往年都没有存槁,近年存了稿的,不过百多首。实在没有时间抄写,
等明年把全本付回好了。国藩草。(道光二十四年九月十九日)
  致诸弟·读书必须有恒心
  【原文】
  四位老弟足下:前月寄信,想已接到。余蒙祖宗遗泽①,祖父教训,幸得科名,内
顾无所忧,外遇无不如意,一无所缺矣。所望者,再得诸弟强立,同心一力,何患令名
不显,何愁家运这不兴。欲别立课程,多讲规条,使诸弟遵而行之,又恐诸弟习见而生
厌心;欲默默而不言,又非长兄督责之道。是以往年常示诸弟以课程,近来则只教以有
恒二字。所望于诸弟者,但将诸弟每月功课,写明告我,则我心大慰矣!
  乃诸弟每次写信,从不将自己之业写明,乃好言家事及京中诸事;此时家中重庆②,
外事又有我照料,诸弟一概不管可也。以后写信,但将每月作诗几首,作文几首,看书
几卷,详细告我,则后写信,但将每月作诗几首,作文几首,看书几卷,详细告我,则
我欢喜无量!诸弟或能为科名中人,或能为学问中人,其父母之令子一也,我之允喜一
也。慎弗以科名稍迟,而遂谓无可自力也。如霞仙今日之身分,则比等闲之秀才高矣。
若学问愈进,身分愈高,则等闲之举人进士,又不足论矣。
  学问之道无穷,而总以有恒为主,兄往年极无恒,近年略好,而犹未纯熟。自七月
初一起,至今则无一日间断,每日临帖百字,抄书百字,看书少须满二十页,多则不论。
自七月起,至今已看过《王荆公③全集》百卷,《归震川④文集》四十卷,《诗经大全》
二十卷,《后汉书》百卷,皆朱笔加圈批。虽极忙,亦须了本日功课,不以昨日耽搁,
而今日补做,不以明日有事,而今日预做。诸弟若能有恒如此,则虽四弟中等之资,亦
当有所成就,况六弟九弟上等之资乎?
  明年肄业之所,不知已有定否?或在家,或在外,无不可者,谓在家不好用功,此
巧于卸责者也。吾争在京,日日事务纷冗,而犹可以不间断,况家中万万不可及此间之
纷冗乎?
  树堂均仙自十月起,每十日作文一首,每日看书十五页,亦极有恒。诸弟试将《朱
子纲目》过笔圈点,定以有恒,不过数月,即圈完矣。若看注疏⑤,每经不过数月即完,
切勿以家中有事,而间断看书之事,又勿以考试将近,而间断看书之课。虽走路之日,
到店亦可看,考试之日,出场亦可看也。兄日夜悬望,独此有恒二字告诸弟,伏愿诸弟
刻刻留心。兄国藩手草。(道光二十四年十一月廿一日)
  【注释】
  ①遗泽:祖辈遗留下来的恩泽。
  ②重庆:旧时指祖父母、父母为健在。
  ③王荆公:宋代政治家王安石。
  ④归震川:明代学者归有光。
  ⑤注疏:后人对前代文章典籍所作注解、疏证。
  【译文】
  四位老弟足下:
  前月寄的信,想已接到。我承蒙祖宗留下的遗泽,祖父的教训,幸运的得了科名。
没有内顾之忧,却有得意的外遇,算是一无所缺了,所希望的,是弟弟们个个自强自立,
同心协力,又怕什么名声不显赫,家运不兴旺呢,想另立课程,多讲条规,使弟弟们遵
行,又恐怕弟弟们见而生厌;想默默不说,又怕失了兄长督责的道义。所以往年常限弟
弟们的功课,近来只强调有恒二字,所希望弟弟们的,是把每月功课,写明白告诉我,
那我的心里便有了安慰。
  但弟弟们每次写信,从不把自己的学业写明白,只是喜欢说家事和京城中的事。这
个时侯,家里正处于庆祝气氛之中,外面的事又有照料。弟弟们可以一概不管,只要把
每月作诗几首,作文几篇,看书几卷,详细告诉我,那我太高兴了。各位弟弟或者可以
成为科名中的人,或者可以成为学问中的人,但为父母的令子却都一样,这是我高兴的
第一一点。要慎重,不要以科名迟了,便说自己不行。如霞仙,今天的身份,比一般的
秀才就高一些。如果学问再进,身分更高,那一般的举人进士,又不必去说了。
  学问是没有穷尽的,总以有恒为主。兄长往年没有恒心,近年略好,而还没有纯熟。
自七月初一起,至今没有一天间断。每天临帖百字,抄书百字,看书至少二十页,多不
论。自七月起,到现在已经看过《王荆公文集》百卷,《归震川文集》四十卷,《诗经
大全》二十卷,《后汉书》百卷,都朱笔加圈点批注。虽然很忙,也要了结当天功课,
不因昨天耽搁了,今天补做,也不因明天有事,今天预先做。弟弟们如果能这样有恒,
那四弟虽是中等的姿质,也应当有所成就,何况六弟、九弟是上等姿质呢?
  明年肄业的地方,不知定了没有?或者在家,或者在外,都无不可。说在家不好用
功,这是巧于卸责。我现在京城,天天事务纷冗,都可以不间断,何况在家呢?
  树堂、筠仙从十月起,每十天作文一篇,每天看书十五页,也很有恒。弟弟们试着
把《朱子纲目》过目圈点,坚持有恒,不要几月,就看完了。如果看注疏,每经不过几
个月就看完,切不要强调家中有事,而间断看书。也切不要强调考试将近,而间断看书。
就是走路的时侯,到店的时侯,都可以看。考试那天。出场也可以看。兄长日夜悬望,
只有“有恒”二字告弟弟们,愿弟弟们时刻留心。兄国藩手草。(道光二十四年二一月
二十一日)
  致诸弟·按月作文寄京
  【原文】
  四位老弟足下:去年十二月廿二日,寄去书函,谅已收到。项接四弟信,谓前信小
注中,误写二字,其诗此即付还,今亦忘其所吴语何矣。诸弟写信,总云仓忙,六弟去
年曾言南城寄信之难,每次至抚院斋奏厅打听云云,是何其蠢也?静坐书院三百六十日,
日日皆可信,何必打听听差行期而后动笔哉?或送至提塘,或送至岱云家,皆万无一失。
何必问了无涉之斋奏厅哉?若弟等仓忙,则兄之仓忙,殆过十倍,将终岁无一字寄家矣。
  送王五诗第二首,弟不能解,数千里致书来问,此极虚心,余得信甚喜;若事事勤
思善问,何患不一日千里,兹另纸写明寄口。家塾读书,余明知非诸弟所甚愿,然近处
实无名师可从。省城如陈尧农、罗罗山,皆可谓名师,而六弟、九弟,又不善求益;且
住省二年,诗文与字,皆无大长进。如今我虽欲再言,堂上大人亦必不肯听。不如安分
耐烦,寂处里斗,无师无友,挺然特立,作第一等人物,此则我之所期于诸弟者也。
  昔婺源汪双池先生,一贫如洗,三十以前,以窑上为人佣工画碗。三十以后,读书
训蒙,到老终身不应科举,卒著收百余卷,为本朝有数名儒,彼何尝有师友哉?又何尝
出里闾①?余所望于诸弟者,如是而已,然总不出乎“立志”“有恒”四字之外也。
  买笔付回,须待公车归,乃可带回,大约府试、院试可待用,悬试则赶不到也。诸
弟在家作若能按月付至京,则余请树堂随到随改,不过两月,家中又可收到。书不详尽,
余俟续县。兄国藩手草。(道光二十五年二月初一日)
  【注释】
  ①闾:里巷的大门,此处指家乡大门。
  【译文】
  四位老弟足下:
  去年十二月二十二日,寄信一封,想已收到。刚接到四弟的信,说前信小注中,误
写二字,那首诗马上附回,现在他忘记所误是什么。诸位弟弟写信,总说忙碌。六弟去
年曾说南城寄信的难,每次到抚院斋奏厅打听,真是太蠢了。静坐书院三百六十夭,天
天都可写信,何必打听通信兵行期再动笔?或者遇到提塘,或者送到岱云家,都万无一
失,何必去问了无关涉的斋奏厅?如果弟弟等很忙,那兄长的繁忙,比你们忙碌十倍,
那不是一年无一字寄回家了。
  送王五诗第二首,弟弟不懂解,几千里写信来问,这很虚心,我读了信很高兴。如
件件事都勤思善问,不怕不一日千里。现另纸写明寄回。在家塾读书,我明知弟弟不很
愿意,但附近实在没有名师可从。省城如陈尧农、罗罗山,都可说是名师,而六弟、九
弟,又不大善于求学。并且住省两年,诗文与字,都没有大长进。如今虽然我想再说,
堂上大人也必不肯听,不如安分耐烦,寂处里宅,无师无友,挺然特立,作第一等人物,
这是我所期待于弟弟们的。
  过去婺源汪双池先生,一贫如洗,三十岁以前,在窑上为别人打工画碗。十岁以后,
读书训蒙,到老终身不参加科举考试,终于著书百多卷,为清朝有数名懦,他何尝有师
友,又何尝走出家乡一步?我所朗待弟弟们的,如此罢了,总不外乎“立志”“有恒”
四字。
  买笔付回,要等公车回,才能带回,大约府试可待用,县度则赶不到了。诸位弟弟
在家作文,如能按月付到京城,那我请树堂随到随改,不过两个月,家中又不可收到。
信写得不详尽,其余等以后再写。兄国藩手草。(道光二十五年二月初一日)
  致诸弟·评文字之优劣
  【原文】
  子植季洪两弟左右:
  四月十四日接子植二月三月两次手书;又接季洪信一函,子植何其详,季洪何其略
也?今年以来,京中己发信七号,不审①俱收到否?第六号第七号;余皆有禀堂上,言
今年恐不考差,彼时身体虽平安,而癣疥之疾未愈,头上面上颈上,并斑驳陆离,恐不
便于陛见,故情愿不考差。恐堂上诸大人不放心,故特作白折楷信,以安慰老亲之念。
  三月初有直隶张姓医生,言最善治癣,贴膏药于癣上,三日一换,贴三次即可拔出
脓水,贴七次即痊愈矣。初十日,令于左胁试贴一处,果有效验。廿日即令贴头面颈上,
至四月八日,而七次皆已贴毕,将膏药揭去,仅余红晕,向之厚皮顽癣,今已荡然平矣,
十五六日即贴遍身,计不过半月,即可毕事,至五月初旬考差,而通身已全好矣。现在
仍写白析,一定赴试,虽得不得自有一定,不敢妄想,而苟能赴考,亦可上慰高堂诸大
人期望之心。寓中大小关吉,惟温甫前月底偶感冒风寒,遂痛左膝,服药二三帖不效,
请外科开一针而愈。
  澄弟去年习柳字,殊不足观,今年改习赵字,而参以李北海云麾碑之笔意,大为长
进,温弟时文已才华横溢,长安诸友多称赏之!书法以命意大高,笔不足以赴其所见,
故在温弟自不称意,而入亦无由称之。故论文则温高于澄,澄难于兄,论书则澄高于温,
温难为弟。子植书法,驾涤澄温而上之,可爱之至!可爱之至!但不知家中旧有徐浩书
和尚碑,及颜真卿书敦家庙否?若能参以二帖之沉著,直追古人不难矣。狼兼毫四枝,
既不合用,可以二枝送莘田叔,以二枝送庵表叔。正月问,曾在岱云处寄羊毫二枝,不
知已收到否?五月,钟子宾太守往湖南,可再寄二枝,以后两弟需用之物,随时写信至
京可也。
  祖父大人嘱买四川漆,现在四川门生留京者仅二人,皆极寒之士,由京至渠家,有
五千余里,由四川至湖南,有四千余里,彼此路皆太远。此二人在京,常半年不能得家
信,即令彼寄信至渠家,渠家亦万无便可附湖南。九弟须详禀祖父大人,不如在省以重
价购顶上川漆为便。
  做直牌匾,祖父大人系驰封吵宪大夫,父亲系诰封中宪大夫,祖母驰封恭人,母亲
诰封恭人,京官加一级请封,侍读学士是从四品,故堂上皆正四品也。蓝顶是暗蓝,余
正月已寄回二顶矣。书不宣尽,诸详澄温书中,今日身上敷药,不及为楷,堂上诸大人,
两弟代为禀告可也。(道光。二十六年四月十六日)
  【注释】
  ①不审:不知。
  【译文】
  子植、季洪两弟左右:
  四月十四日,接子植二月、三月两次手书,又接季洪信一封。子植那么详细,季洪
为什么又那样简略?今年以来,我这里已发信七号,不知都由到没有?第六号、第七号,
我都有禀呈堂上大人,说今年恐怕不考差。那时身体虽平安,而癣疥没有好,头上、脸
上、颈上,都班剥陆离,恐怕不便于去见皇上,所以情愿不考差,恐怕堂上大人不放心,
所以恃写白析楷信,以安慰老亲的悬念。
  三月初直隶姓张的医生,说最会治癣,贴了膏药在癣上,三天一换,贴三次就可拔
出脓水,贴七次就痊愈。初十日,叫他在左胁试贴一个地方,果然有效。二十日,叫他
贴头、脸、颈,到四月八号,七次都己贴完,将膏药揭掉,仅仅剩了红晕,过去的厚皮
顽癣,己荡然而平,十、八、六日贴遍身,总共不过半月,就可完毕,到五月初旬考差,
通身全好了。现在仍然写白折,一定赴试,虽说考不上自有一定,不敢妄想,而如果能
赴考,也上可慰高堂上各位大人期待的心。家中大小平安,只有温甫前月底偶感昌风寒,
左膝痛,吃了两三贴中药,请外科打一针就好了。
  澄弟去年习柳字,殊不足观,今年改习赵字,而参以李北海云麾碑的笔意,大为长
进。温弟时文己是才华横溢,长安各位朋友都称赞。书法的命意大高,笔不能跟着表现,
所以在温弟自己不满意,而别人也没什么可称赞。所以论文,则温高于澄,澄难以为兄;
论书法则澄高于温,温难以为弟。子植书法,驾涤、澄、温而上,可爱之至!可爱之至!
但不知家中旧有徐浩书和尚碑,及颜真卿书郭家庙不,如能参以两帖的沉着,那直追古
人不难,狼兼毫四伎,既然不合用,可以两枝送莘田叔,以两枝送庵表叔,正月问,曾
经在岱云处寄羊毫二枝,不知已收到没有,五月,钟子宾守往湖南,可再奇二枝,以后
两弟要用之物,随时写信到京城。
  祖父大人嘱咐买四川漆,现在四川门生留京的仅二人,都是很贫寒的士人。由京到
他们家乡,有五千多里。由四川到湖南,有四千余里,彼此路都太远。这两人在京城,
半年不能收到家信,就是叫他寄信回去,他家也万没有便人附东西到湖南。九弟要详禀
祖父大人,不如在省以高价购买上等川漆还便当些。
  做直牌匾,祖父大人是驰封中宪大夫,父亲是诰封中宪大夫,祖母驰封恭人,母亲
诰封恭人。京官加一级请封,侍读学士是从四品,所以堂上都是正四品。蓝顶是暗蓝。
我正月寄回二顶。书不尽宣,诸详澄、温书中。今日身上敷药,不及为楷,堂上诸大人,
两弟代为禀告。(道光二十六年四月十六日)
  致诸弟·读书宜选一明师
  澄侯温甫子植季洪四位老弟左右:
  胡二等初一日到营,接奉父大人手谕及诸弟信,具悉一切。于二十日在汉口起,二
十一日到黄州。二十二日至者城,以羊一豕一为文祭吴村甄甫师。二十三日过江至武昌
县。二十四在巴河晤郭雨三之弟,知其兄观亭在山西,因属邑失守革职,雨三现署两淮
监运使。二十九日至蕲州,是月水师大战获胜。
  初一初四初五,陆军在田家镇之对岸半壁山大战获胜。初九初十水师在蕲州开仗小
胜,十三日水师大破田家镇贼防,烧贼船四千余号。自有此军以来,陆路杀贼之多,无
过于初四之战,水路烧船之多,无有过于十三之役。现在前帮己至九江,吾尚驻田家镇,
离九江百五十里。陆路之贼,均具奏报之中,兹并抄录寄回,祈敬呈父亲大人叔父大人
一览。刘一良五于廿日到田家镇,得悉家中老幼均安,甚慰甚慰!
  魏荫亭先生既来军中,父大人命九弟教子侄读书,而九弟书来坚执不肯。欲余另请
明师。余意中实乏明师可以聘请,日内与霞仙及幕中诸君于熟商。近处惟罗研生兄,是
我心中佩仰之人,其学问俱有本原,于《说文》音学舆地,尤其所长。而诗古文辞及行
楷书法,亦皆井求有年。吾乡通经学古之士,以邹叔绩为最,而研生次之。其世兄现在
余幕中,故请其写家信聘研生至吾乡教读。
  研兄之继配陈氏,与耦庚先生为联襟,渫又明于风水之说,并可在吾乡选择吉地,
但不知其果肯来否?渫现馆徐方伯处,未知能辞彼就此否?若果能来,足开吾邑小学之
风,于温甫子植,亦不无裨益。若研兄不能来,则吾心别无他人。植弟不肯教,则乞诸
弟为访择=师而延聘焉为要。甲三甲五可同一师,不可分开,科一科三科四亦可可同师,
余不一一,诸俟续布。(咸丰四年十月廿二日)
  【注释】
  ①熟商:反复商量。
  【译文】
  澄侯、温甫、子植、季洪四位老弟左右:
  胡二等初一日到营,接奉父大人手谕和诸位弟弟的信,知道一切。兄长于二十日在
汉口起程。二十一日到黄州。二十二日到诸城,杀猪宰羊并作祭文一篇祭奠吴甄甫老师。
二十三日过江到武昌县。二十四日在巴河令见郭雨三的弟弟,知道他兄长观亭在山西,
因所属邑城失守革了职务,雨三现署两淮盐运使,二十九日到蕲州。这月水师大战取胜。
  初一初四初五,陆军在田家镇对岸丰壁山大战取胜。初九初十水师在蕲州开仗小胜,
十三日水师大破田家镇敌人防阵,烧敌船四千多号。自从有这支军队以来,陆路杀敌之
多,没有超过初四那一战的;水路烧船之多,没有超过十三日那一仗。现在前锋己到九
江,我还驻在田家镇,离九江百五十里。陆路的敌人,都在广济、黄海一带。塔罗于二
十三日起程去剿。一切军事的详请,都在具奏报告。现井抄录寄回,敬祈呈父亲大人、
叔父大人一阅,刘一良于二十日到田家镇,得悉家中老幼都平安,十分欣慰。
  魏荫亭先生既来军中,父大人命九弟教子侄读书,而九弟坚执不肯,要我另外请名
师。我心里实无名师可请,日内与霞仙府幕诸君子反复商量,近处只有罗研生兄,是我
心中佩仰的人,他的学问都有本源,于《说文》音学舆地更是他的长处,而诗古文辞及
行楷书法,也讲求有年。我乡通经学古之士,以邹叔绩为最,而研生次之。他的世兄现
在我幕中,所以请他写信聘研生到我乡教书。
  研兄的继配陈氏,与耦庚先生为联襟,他又明了风水这说,并可在我乡选择吉他,
但不知他肯来不?他现在徐方伯处教馆,不和能辞彼就此不?如果能来,是可以开我乡
小学之风的,对于温甫、子植也有益处。如研兄不能来,那是我心中别无他人。植弟坚
执不肯教,求弟弟们访寻一老师:甲三甲五可同一师,不可分开。科一科二科四,也可
同师。余不一一,其余以后再写。(咸丰四年十月二十二日)
  致四弟·读书不可太疏忽
  【原文】
  澄侯四弟左右:贺常四到营,接弟信,言早起太晏;诚所有免。去年住营盘,各营
皆畏慎早起,自腊月廿六移寓公馆,早间稍晏,各营皆随而渐晏,未有主帅晏而将弁能
早者也。犹之一家之中,未能家长晏而子弟能早者也。
  沅弟在景德镇,办事甚为称靠,可爱之至!惟据称悍贼甚多,一时恐难克复,官兵
有劲旅万余,决可无疑。季弟湖北,己来一信,胡咏帅待之甚厚,家中尽放心。家中读
书事,弟宜常常留心,如甲五科三等,皆须读书,不失在家子弟风范,不可太疏忽也,
(咸丰九年六月初四日)
  【注释】
  ①晏:晚,迟。
  【译文】
  澄侯四弟左右。
  贺常四到营,接到你的信,说早起大晏,在所不免。去年住营盘,各营都怕早起。
自腊月二十六移庄公馆,早上稍微晏了,各营都随着渐渐晏了。没有主师晏而将弁能早
的。好比一家之中,没有家长晏而于弟能早的。
  沅弟在景德镇,办事很稳妥可靠,可爱之至!惟据说强悍的敌人很多,一时恐怕难
以克复。官兵有劲旅万余,决可无疑。季弟在湖北,己来了一信。胡咏帅待他很厚,家
里尽可放心。家里读书的事,弟弟要时刻留心,如甲五科三,都要读书,不失大家子弟
风范,不要太疏忽了。(咸丰九年六月初四日)
  致四弟·宜劝诸侄勤读书
  【原文】
  澄弟左右:沅弟营中久无战事,金陵之贼,亦无粮尽确耗①。杭州之贼目陈炳文,
闻有投诚之信,克复当在目前。天气阴雨作寒,景象亦不甚匪。吾在兵间日久,实愿早
灭此寇,仰斯民稍留孓遗而睹此消息,竟未知何日息兵也?
  纪泽兄弟及王甥罗婿读书,均属有恒。家中诸侄,近日勤奋否?弟之勤,为诸兄弟
之最,俭字工夫。日来稍有长进否?诸侄不知俭约者,常常训责之否(同治三年三月初
四日)
  【注释】
  ①耗:消息,音信。
  ②稍留孓遗:稍为留下一些后人。
  【译文】
  澄弟左右:
  沅弟营中许久没有战事,金陵之敌,也没有缺粮的确,杭州之敌人头目陈炳文,听
说有投降的信,应该不久克复。天气阴雨作寒,景象也不大好。我在战场久了,实在愿
意早日消灭敌人,以让老百姓稍留几个后人。而听了这此渭息,竟不知哪一天可以息兵?
  纪泽兄弟及王甥罗婿读书,都还有恒。家里各位愈来愈侄儿,近来勤奋吗?弟弟的
勤奋,是兄弟中之最。俭字工夫,近来稍长进否?侄儿辈不知道俭约的,弟弟常常训责
了吗?(同治三年三月初四日)
  致四弟九弟·宜居家时苦学
  【原文】
  澄沅两弟左右:
  腊月初六接沅弟来信,知己平安到家,慰幸无己!少荃初六日起行,己抵苏州。余
于十四日入闱写榜①,是夜二更发榜,正榜二百七十三,副榜四十八,闱墨极好,为三
十所来所未有。
  韫斋先生与副主考亦极得意,土子欢欣传诵。韫师定于二十六日起程,平景孙编奏
请便道回浙,此间公私送程队约各三千有奇。各营挑浚奏淮河,已浚十分之六,约年内
可以竣事。澄弟所劝大臣大儒致身之道,敬悉敬悉,惟目下精神,实不如从前耳。
  《鸣原堂论文钞》、《东坡万言书》,弟阅之如尚有不能解者,宜写信来问。弟每
次问几条,余每次批几条,兄弟论文于三千里外,亦不减对床风雨之乐弟以不能文为此
身缺憾,宜趁此家居时,苦学二三年,不可抛荒片刻也。(同治三年十二月十六日)
  【注释】
  ①闱:考试的地方,卯考场。”
  【译文】
  澄、沅两弟左右:
  腊月初六接沅弟来信,知已平安到家,慰幸无己。少在于初六日起行,已抵苏州。
我于十四日入闱写榜,当夜二更发榜,正榜二百七十三,副榜四十八。闱墨极好,为三
十年来所没有。
  福斋先生与副主考也很得意,士子欣喜传诵。祖师定于二十六日起程。平景孙编修
奏请便路回浙。这里公私送程仪约各三千有奇。各营挑浚奏淮河,己浚十分之六,大约
年内可以完工,澄弟所劝大臣大儒改身之道,敬悉敬悉,惟现在精神,实在不如从前。
  《鸣原堂论文抄》《东坡万言书》,弟弟看了如有一能解的,写信来问。弟弟每次
问几条,我每次批几条,兄弟论文于三千里外,也不减对床风雨之乐。弟弟以不能文为
自身缺憾,宜于趁在家时,昔学两三年,不可以片刻抛荒。(同治三年十二月十六日)
  致九弟·讲求奏议不迟
  【原文】
  沅弟左右,弟信言寄文每月以六篇为率,余意每月三次,每次未满千字者则二篇,
千字以上者则止一篇。选文之法,古人选三之二;本朝入选三之一,不知果当弟意否?
弟此时讲求奏议,尚不为迟,不必过懊恼。天下督抚二十余人,其奏疏有过弟者,
有鲁卫者,不有及者,弟此时用功,不求太猛,但求有恒①,以吾弟攻金陵之苦力,用
之他事,又何事不可为乎?(同治四年正月廿四日)
  【注释】
  ①恒:恒心。
  【译文】
  沅弟左右:
  弟弟信中说寄文章每月规定六篇我的意思每月三次,每次不满干字的写两篇,千字
以上的只要一一篇。选文的方法,古人选三分之二,本朝入选三分之一,不知合弟弟的
意不?
  弟弟现在讲求奏议,还不迟,不必过于懊恼。天下督抚二十多人,奏疏超过弟弟的,
有鲁卫者,有不及者,弟弟这时用功,不求太猛了,但求有恒心。以我弟攻金陵的苦力,
用于其他事,又何事不可以做成。(同治四年正月二十四日)
致四弟九弟·谆嘱瑞侄用功
  【原文】
  澄沅弟左右:
  纪瑞侄得取县案首,喜慰无已!吾不望代代得富贵,但愿代代有秀才。秀才者,读
书之种子也。世家之招牌也,礼义之旗帜也。谆嘱瑞侄从此奋勉加功,为人与为学并进,
切戒骄奢二字,则家中风气日厚。而诸子侄争相濯磨①矣。
  吾自受督办山东军务之命,初九十三日两折,皆己寄弟阅看,兹将两次批谕抄阅。
吾于廿五日起行登舟,在河下停泊三日,待遣回之十五营,一概开行,带去之六营,一
概拔队,然后解维长行,茂堂不愿久在北路,拟至徐州度署。九月问准茂堂还湘,勇丁
有不愿留徐者,亦听随茂堂归。总使吉中全军,人人荣归,可去可来,无半句闲话,惹
人谈论,沅弟千万放心。
  余舌尖蹇涩。不能多说话,诸事不甚耐烦,幸饮食如常耳。沅弟湿毒未减,悬之至!
药物断难收效,总以能养能睡为妙!(同治四年五月廿五日)
  【注释】
  ①濯磨:濯:洗,此处指争相学习和磨练。
  【译文】
  澄、沅弟左右:
  纪瑞侄得了县的案首,大高兴了!我不望代代得富贵,但愿代代有秀才。秀才,就
是读书的种子,世家的招牌,礼义的旗帜。谆嘱咐瑞侄从此更加奋发,为人与为学并进,
世戒骄奢二字,那家里的风气便越淳厚,而子侄们都争相濯磨。
  我自受了督办山东军务的命令,初九、十三日两折,都己寄给弟弟看。现将两次批
谕抄给你看。我于二十五日起行登船,在河下停泊三天等遣回的十五营,一概开行。带
去的六营,一概拔队,然后解维长行。茂堂不愿久在北路,准备到徐州度署,九月问准
备茂堂回湖南,士兵有不愿留徐州的,也听其随藏堂回去。总要让吉中全军,人人荣归,
可去可未,没有半句闲话,惹人家议论,沅弟千万放心。
  我舌尖蹇涩,不能多说话,什么事都不耐烦,幸亏饮食还如常。沅弟湿毒没有减轻,
悬念之至!药物决难收效,总以能养能睡为妙。(同治四年五月二十五日)
  致四弟九弟·述为不学有四要事
  【原文】
  澄沅两弟左右:屡接弟信,并阅弟给纪泽等谕帖,具悉一切。兄以八月十三出省,
十月十五日归署,在外匆匆,未得常寄函与弟,深以为歉小澄生子,岳松入学,是家中
近日可庆之事,沅弟夫妇病而速痊,亦属可慰。
  吾见家中后辈,体皆虚弱,读书不甚长进,曾以为学四事勉儿辈:一曰看生书宜求
速,不多读则太陋。一曰温旧书宜求熟,不背诵则易忘。一曰习字宜有恒,不善写则如
身之无衣,山之无木。一曰作文宜苦思,不善作则如人之哑不能言,马之肢不能行。四
者缺一不可,盖阅历一生深知之,深悔之者,今亦望家中诸侄力行之。两弟如以为然,
望常以此教诫子侄为要。
  兄在外俩月有余,应酬极繁,眩晕脑气等症,幸示复发,脚中亦愈。惟目蒙日甚①
小便太多,衰老相逼,时势当然,无足怪也。(同治六年十月廿三月)
  【注释】
  ①日甚:一天比一天厉害。
  【译文】
  澄、沅两弟左右:
  多次接到你们的信,并看了弟弟纪泽等的谕帖,具悉一切。兄长八月十三日出省。
十月十五日归署。在外匆匆忙忙,没有常常写信给你们,深以为歉。小澄生子,岳松入
学,是家中近日可以庆祝的事。沅弟夫妇病而速愈,也可欣慰。
  我见家里后辈,体质虚弱,读书不大长进,曾经以为学等四件事勉励儿辈。一是看
生书要求速,不多读就会陋钝。一是温旧书要求熟,不背诵就易忘。一是习字要有恒,
不会写便好比身上无衣,山上无树。一是作文要苦思,不会写文章,好比哑巴不能说话,
马跤不能行走。四者缺一不可,这是阅历一生才知道的,今也希望子侄努力实行。两位
弟弟如果认为对,望常以这四点教诫子侄。
  兄长在外两月有余,应酬很繁忙,眩晕疵气等病,幸亏没有复发,脚肿也好了。只
是眼睛蒙蒙一天天厉害,小便太多,衰老相逼而来,时势如此,不足怪。(同治六年十
月二十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