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2中学:唯識宗,又稱法相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03:28:17

唯識宗,又稱法相宗。法相者:大凡人起心動念產生身、口、意上的造
作所顯現於外的形象或事相,都可稱為法相;因為諸法生起而在身、口、意
上造作會生業力,感召業報,所以善於察言觀色者可從有情眾生所顯現諸般
法相,推斷預測其未來命運之吉凶禍福等果報,且巧合的是現今學生在老師
教授後,回去依法作習題,也稱之為作業(造作成績得業報)。又因為諸法
相的形成根源於心識起作用,故法相宗又名唯識宗。承如 阿難尊者所言:
世尊滅後百年,各家學說蠢起,而之所以蠢起,無非卻探討心之真實為何
;而法相宗以唯識為出發點,將有情眾生之起心動念之主體(心王),之用
(發生作用又稱心之所起、心所)種種,發明了一百個名詞(法),而這一
百個法依其功能形態,又歸納成了五類故叫五位法。

  所謂五位:心法、心所有法、色法、心不相應行法、無為法。其中心法
是人的精神主體,共有三個層次八種類型,叫做八識,也叫八識心王,簡稱
心王,故心法又稱八識: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賴耶識,其中
阿賴耶識又稱第八識,末那識即第七識,眼、耳、鼻、舌、身、意合稱前六
識。所以文中 阿難尊者所言:「心識為心王之法。」所指心識,即泛指心
法及心所有法,廣包體用而非單指八識心王,蓋執識用事的有情心王生起必
連帶引發心所。故本文 尊者所言:「心為一身之王,故心識為心王之法,
但因心不能了別,乃有實有、假有之混淆。」可白話為:心為人身之精神主
體,所有想法、感受所幻生的心境,都是心識產生的作用,這些心境包括喜
、怒、哀、樂、愛、惡、欲、貪、嗔、癡、慢、疑惑等善、惡、無記法;但
是世人不能正確了知,這些都是自心現量、妄想計著,才會在相對的世界中
,計較分別這是真的,這是假的,而混淆不清。

  有情眾生人生旅途之順遂、禍福、吉凶等業報追其根源無非自造業因,
自生領受,即自心現量、妄想計著,趨使身、口、意之造業,而感召對等之
果報;例如處此悲歡歲月,吾人想必皆有同感,即人與人交往趣味相投時,
則對方之舉手投足盡皆合意,一旦發生磨擦而難相容時,則彼此之言行舉止
總覺礙眼。再者,若狐疑某人有竊盜等犯戒嫌疑之時,則怎麼看他都是賊頭
賊臉,一旦誤會冰消,真象大白,那副嘴臉說也奇怪剎那間就消失無蹤。處
此錯綜複雜之社會,林林總總法相之幻生幻滅,皆可印証諸法生起,唯其識
覺用事。故佛法圓融而透徹,直指諸法唯識,只此執識起幻境,難生超越清
明之心,就可泛生凡夫眾生心態;反之若靈敏起覺智而超塵絕俗,出淤泥而
不染,則終成菩薩佛果。故如何能悟知世間事相、形象皆內因交感外緣,緣
起緣生,緣盡緣滅,歷經四相(成、住、異、滅),終畢為烏有而成往事,
於外不著相,於內不亂自心,誠乃昇華為聖賢或墮落為濁靈之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