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开发wifi模块:转对语文、英语学习十步法的微妙感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02:38:19
|




转对语文、英语学习十步法的微妙感悟
作为非教学部门的老师,我对十步法的理解是相对肤浅的。我虽然也试着做过题目,但是从这次认真能力训练营中对的“语文十步法”和“英语十步法”的一点点学习中,我看到了,原来自己对十步法的那一点点理解是多么地肤浅。到我说这句话为止,我现在所能理解到的十步法,也一定是肤浅的。
在旁听唐老师给孩子们讲“语文十步法”和“英语十步法”时,我的眼泪止不住地想流下来,今天跟赵老师再次谈起十步法,我依然是忍不住激动、感动地流泪。“语文十步法”和“英语十步法”让我看到的是一颗平等的心,一颗接纳的心。“学会了,就像挨了一个耳光”,真的是这样,这就是一种感觉,感觉是你无论用多么精准的语言都不能精准地传递的。
以下是唐老师在指导宋常昊同学所做的《亡羊补牢》这篇文章的过程。
原文中用的是“街坊”,而你写的时候用的是“邻居”,那么“街坊”和“邻居”有什么不同呢?为什么作者用的是“街坊”,而不是“邻居”?这样的表达在文章中为什么更好?
街坊和邻居有相似的地方,但是有不同的地方,街坊可能指的是这条街上的,但是邻居可能一般指的就是紧挨着或住在你旁边的。如果你不理解的话,就可以查一查词典,街坊到底什么意思?他为什么用街坊?
我们平时感觉好像是一样的,但每一点都细下去也许不一样,仔细查查看他们有什么区别。这个有区别的地方作者用得好吗?——你会发现作者用得确实挺好的。
街坊、邻居好像是一样的,这是你平时不大细心用。大家发现没有,这些词语,好像你都明白,但是你在用错的时候,用的不一样的时候,你要去思考,为什么我用这个,为什么他用的是那个?当大家不断地在悟到这些的时候,你将来写文章就越来越精准。
比如对时间的描述,你会发现用一个时间,我要用一个大体的时间,还是用一个具体的时间?比如一个说法是“10月20日是我的生日”,另一个是“10月20日7点钟,大家都聚在一起,给我过生日”,大家可以发现这里面的不同。还有一个问题,我要不要写上年?如果写上年是什么样的?比如“2010年的10月20日”。不同的时间你会写出不同的景色来,不同的时间你会写出不同的感觉来。每一点写出来都是有他的道理的。凡是跟作者不一样的地方,你也有你的道理,往往因为你理解得相对较粗,你才写得不够精准,而他的精准在哪里?就在这些区别上。
比如,书上说“一天早上,他去放羊”,有的同学写“一天,他去放羊”。你读的时候可能感觉不出来,心里就分辨不出“有一天”和“一天早上”有什么区别。你感觉是没有分别的,所以你写的时候就写不出来。你读的时候感觉不到,写的时候就写得比较粗糙。感觉不出来,一对比就知道了。你写的是“一天”,而人家写的是“一天早上”,是个具体时段。那么我们可以进一步思考,他为什么写一天早上,而不是哪一天早上?比如说10月20日早上,为什么不写这个?因为他不需要写这个时间,具体哪一天与这个故事没有任何关系,随便一天就可以了。接下来就是“第二天早上又丢了一只”,只需要有时间的延续性就行了。
我们再来看,学生写的是“后来,他又丢了一只羊”,书上说的是“第二天早上,他又丢了一只羊”,“后来”不一定就是“第二天”,有可能是好多天以后了,而这里作者用“第二天”就是说,你如果不去“弥补”你的过失,马上就会有损失,“第二天”就会有损失,所以说这是不一样的。
所以说,这些文章,我们让大家学的时候,你们自己看,可能看不出什么东西来,当你写的时候,你跟原文对比,你就知道,原来我写的有这么多毛病,他写得这么好。有些词语是很精准的,你如果不细细分析,你就精准不下去,而只让你分析,不写,你不对比自己的“拙劣”,就显不出也体会不到文章的优秀来。你们每一次写完文章,跟书上那么好的文章对比的时候,你就发现作者写得真好,这个词语太妙了。去思考这个词语为什么妙,你就体悟到这个词语在这里面到底讲了什么。
再比如说,学生写道:“发现少了一只羊,羊圈破了一个窟窿,夜里狼把羊叼走了。”而书上写的是“原来羊圈破了一个窟窿”。这个“原来”是什么意思?“原来”就是经过深入的研究和调查后,他终于发现一个结果。这个“原来”有一个究根的意思,才会发现“原来是这么回事”,“原来”这两个字,我们平时可能感觉这个词都没有什么意义的,都不大会考虑这个词的,但是他说“原来”羊圈破了个窟窿,夜里狼把羊叼走了,在这里“原来”这个词就用得非常好。你写的时候可能会顾不到这个词。你知道文章是这么写的,但你写下来的时候会把这个“原来”忘掉,你会觉得不需要,就少了那种探究的过程。“原来”这个词就带了这样的含义。你是这么领悟的时候,这样的词语你就不会忘了。你这么领悟完了以后再背文章,你就知道“字字珠玑”是什么意思,在这里换用别的词就不好,对这个词这么理解就不一样了。这个时候你再看文章,你体会到的一定跟你的同学是不一样的。可能你们以前从来没有这么理解过。甚至很多老师都可能体会不到这些。像“原来”这个词,还有“夜里”和“晚上”,你能够这么精准地一次一次地改,这么做一年以后,你们的老师都会觉得你的文章怎么写这么好,再加上平等思维的思想高度,老师读你们的文章都会觉得有收获。
所以说咱们的十步法,你体悟到这种感觉,你就知道了。跟同学们讲这些的同时,咱们这些老师们,有没有收获?你们想想就知道了。你们以前读书能不能读到这么细的程度?
一个“街坊”和“邻居”已经让我一下子看到了“语文学习十步法”的精妙。原本在我眼里认为没有什么的一个问题,被唐老师这么一问,才知道,就是这一个个我们认为的“没有什么”区别着好文章和差文章。而这些被人们忽略的地方是只有我们能够把心停留在当下的时候才能看到的,是我们认真对待每一个细节的时候才能发现的,是我们的心更“平等”的时候才能体悟到的。“平等”在这里并非生搬硬套,而是,平等就是没有一个我认为的好与差,只是去看这种情况下为什么这样表达更贴切。
接下来的“原来”,“有一天”和“有一天早上”,“第二天”和“后来”以及分自然段的问题让我的脑袋像一下一下被敲击一样......
在唐老师讲过后,孩子们拿回自己的本子,继续修改。在不断地去体悟作者所用语言的精妙的同时让自己的表达逐步贴近原文。这让我想到了“反馈”这个词——系统过去的行为结果返回给系统,以控制未来的行为。孩子们就是在不停地在做着这样的事。写出来,对比,发现,改善,就在这一次次的反馈中,文章越来越好。忽然之间我若有所悟。我问唐老师,如果说一个个字词的对比、改善是一个小的反馈系统的话,那么孩子们对文章中心思想的理解就是一个大的反馈系统,是这样吗?唐老师的答案是肯定的。我在起初孩子们写中心思想的时候是有些担心的,因为每个孩子对文章的理解是不同的。你不能说孩子们就是错的,因为在他们眼里看到的就是这样,但是对一篇文章的中心思想的理解可以是五花八门,这个问题怎么解决呢?如果是一点点地去“引导”孩子接近“标准答案”的话,显然是不够好的,这个不够好在于,每个人的想法就是不一样的,在一定范围内做一下微调可以,如果是偏差很大,难道要让孩子们放弃自己的想法去迎合“标准答案”吗?
就是在这里,我体会到了“大的反馈系统”,就是在这里,我体会到了“接纳”。
在找出文章中心思想后,孩子们要根据自己找到的中心思想去写出提纲——如果是我写,我会用什么样的结构来表达这个中心思想?而在接下来的“看结构”和“比结构”环节中,孩子们除了可以发现这两种结构上的不同点外,在对文章中心思想的理解上也会逐步深入,他们会发现自己原来对文章中心思想可能理解得不够全面,或者在某一部分出现了些偏差,进而调整自己理解到的中心思想。在这个大的反馈中,不需要说:你的这个中心思想理解不对、有偏差、不全面、不深刻,这些都不需要说,只需要孩子们去对比、调整,再对比、再调整......就这样。而“接纳”,就是你所做所说一定有你的道理,我不需要否定,也不需要强制性把我的想法加载给你,我要做的,就是依着你,然后让你看到怎样会更好。
在半天的“英语十步法”体验中,我真实地体验了一把。虽然我是英语专业又过了6级,老杨还是选了一篇六年级的短文。我断断续续做到了第四步,就已经像是隐隐约约看到了一座宝藏。在做着英译汉的时候,就急切地想把每个单词、词组对应的汉语翻译准确,按照十步法中说的,英译汉要通顺,而汉译英,又要不断地去接近原文,这让我觉得,如果我按照这种方法做下去,我岂不是可以做一名非常优秀的翻译(笔译)了。我忍不住问唐老师,是不是这么做就能达到翻译的水平?唐老师说,要远远超出翻译的水平,因为你每个词都是用心来体会的,都是你的感悟,而不是英汉的对照了。又是一阵感动......
十步法是好的学习方法,而融入平等思维的十步法已经远远超出学习方法的范畴,这真的就是一个认真的人,一颗平等的心。
虽然我不用再为考试而学习,我一样为自己能够遇到这样的方法而感到幸运、感动,同时也为所有能有机会看到十步法、学习十步法的朋友而感到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