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本土品牌:21世纪初世界大国军事变革的新趋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17:59:34



2002-2-28     社科院 赵文责 http://bic.cass.cn/info/Arcitle_Show_Study_Show.asp?ID=2654&Title=21%CA%C0%BC%CD%B3%F5%CA%C0%BD%E7%B4%F3%B9%FA%BE%FC%CA%C2%B1%E4%B8%EF%B5%C4%D0%C2%C7%F7%CF%F2&strNavigation=%CA%D7%D2%B3-%3E%BF%BC%B2%EC%D1%D0%BE%BF-%3E%D5%FE%D6%CE


    进入21世纪,世界各国大都刮起“变革”之风。这种“变革”不只表现在经济、社会、科技等方面,还表现在军事科学领域。世界各国尤其是大国,为了达成自己的战略目标,都从新世纪一开始就抓紧时机,迈出军事变革新步伐。变革内容,既有军事技术、武器装备上的,也有军事理论、军事体制上的。其动向值得引起人们关注。

    一,美国:为继续推行世界霸权打造新世纪的“战争机器”

    去年“9·11"遭袭事件的发生,如同给美国打了一剂加强战争机器的“强心剂”,其实施军事改革的决心和力度进一步加大。美在2001年9月30日发表的《四年防务审查报告》中,提出了新的防务战略,确定了加强国土防御、对付意外事件、准备应付非对称威胁、发展新的威慑理论等战略方针和计划原则。随后美国总统布什宣布退出《反导条约》。国会马上批准了高达3440亿美元的2002财年国防预算案,比上一财年增长10.6%,其主要目的在于全力推动军事改革和资助导弹防御实验。一系列举措表明,美国为谋求全球利益,一场深刻全面的军事变革已经全面铺开。具体措施包括:

    一是,对在全球军事力量重新投子布势。这是美国为了维护世界霸权采取的一个重要措施。美军经过审视当今的国际战略形势认为,美国于20世纪后半叶建立的集中于西欧与东北亚地区的全球军事基地体系已经不适应新战略环境的需求。认为西欧与东北亚以外地区对美国全球利益的潜在威胁也在与日俱增。因此美军要求必须具备能达成战略、战役目标的全面攻防作战能力,以便使前沿部队在仅经少许加强后便能迅速击败敌军、或使敌方无法达成政治目的。为实现这一战略重点,美军需在西欧与东北亚以外地区获得新的基地或基地使用权,以便对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等手段的敌人实施远程作战。

    二是,谋求建立全球整体威慑体系。美国认为,新的全球军事部署态势能否奏效,关键在于能否获得遏止冲突的全新能力。为能遏止不符合美国利益的冲突和保护冲突中的美军及友军,美军在威慑能力建设方面最注重的三个方面是:强行进行包括部队在内的前沿驻扎、前沿部署及远征部队,这是新威慑力量的根本部分;部署在美国本土和太空的各种装备系统和部队,这是新全球部署态势的重要组成部分;远程打击飞机和特种作战部队,它们可以随时增援前沿作战部队,有利于达成平时威慑效果。美军期望运用上述三个层次组成的新威慑能力,使在全球范围内分散部署的美军形成一个整体,以便能在各种距离上对敌机动和固定目标实施快速精确的打击。

    三是,强化联合指挥作战能力。美军在此轮改革中,还继续强调致力于联合与合成指挥控制能力的建设,使上自联合司令部下至各军种的作战部队,都具备良好的联合指挥与控制能力。强调加强联合部队网络化、模块化、轻型化、一体化建设,要求美军各部队不仅彼此之间能够做到互通,而且要能与政府机构及盟友之间实现互通,从而能够在整体作战环境中形成更强的机动能力、生存能力和快速部署能力,更好地执行危机管理、遏止冲突和遂行作战行动等任务。

    四是,突出信息战、情报战与空间战能力。为了有效对付潜在敌人带来的各种非对称威胁,美军新版《四年防务审查报告》将信息战、情报战与空间战的地位,由原来“只是美军遂行任务的手段”提高到“未来部队核心能力”的空前高度。因此,美军越来越重视研发和利用能大大提高空间战和信息战能力的技术。为挫败敌人攻击美国及其盟国空间系统和商用空间设施的非对称行为,国防部致力于对老化的空间监视设备进行现代化改造,并把只有目标发现和跟踪能力的系统改造成有空间态势感知能力的系统。美决策层强调,发展空间作战能力,确保美国进入空间的自由权,是美未来投资决策时要考虑的重中之重。

    二,俄罗斯:为重温军事“强国之梦”大胆进行军事体制改革

    新世纪之初,对于俄罗斯人来讲是极不平凡的时期,前苏联解体造成的阵痛已经过去,国家经济出现增长势头,普京总统的励精图治终于使俄罗斯人脸上开始浮现出久违了的喜色。尽管国家目前仍是百废待兴,但人民的拥护,使普京更加坚定了他的改革计划。这种改革风潮尤以在军事领域开展的最为深刻广泛。在步入新世纪的国际舞台上,人们又看到了一支精神抖擞、雄风乍起的新俄军。

    为了提高武装部队的质量和战斗力,俄罗斯实施了建国以来最大一次裁军。2001年1月,普京批准了俄军队建设的中期规划——《2001~2005年武装力量建设和发展计划》。新一轮军事改革计划规定,要在5年内将俄武装力量总人数从120万人削减到83.5万人,重点裁减保障单位和重复的机关。此次裁员幅度较大,且突破了100万人的心理底线。这在俄罗斯的历史上是少有的,反映出俄对军事安全所面临威胁的判断及战争准备的重点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

    按西方模式重建军事领导体制。2000年3月,普京任命原安全会议秘书伊万诺夫担任国防部长,并取消了其将军军衔,伊万诺夫成了俄第一位真正意义上的文职国防部长。此举标志着俄军事领导体制的重大变革。俄高层领导认为,设立文职国防部长可以使军队建设超越部门利益,加快军事改革步伐。2001年,在总统和国防部长的督导下,俄多年来议而不决的武装力量结构调整也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俄军事航天力量和导弹太空防御部队从战略火箭军中分离出来,合并为一个独立的兵种——太空兵。战略火箭军随之失去军种的地位,降格为一个独立的兵种。陆军也重新恢复了自己的总司令部,从而形成了陆、海、空三军种结构。除陆、海、空三军外,俄武装力量还同时拥有战略火箭兵、太空兵和空降兵三个独立的兵种。这种新的军兵种结构模式,决定了21世纪初期俄军的基本发展方向。

    按地区原则推广一体化联勤。2000年底,俄安全会议通过决议,决定在国防部系统区域联勤保障体制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联勤保障的范围,确立了俄武装力量各部队后勤保障向一体化联勤体制转变的后勤改革目标。俄有关部门在2001年底之前已制定建立涵盖各强力部门的一体化联勤体制的总体规划,并提交总统批准。根据该规划,俄将撤消各部门中职能平行和业务重叠的后勤机关,按照地区原则合并各强力部门的仓储、运输、医疗和其他基础设施,由统一的机关进行管理。

    军费增幅达近10年之最。俄近年来,由于受预算拨款的严重制约,俄国防开支的近70%都用在了武装力量的人员维持上,研制和购买新式武器装备的“投资”费用只占30%,这种“倒挂”现象严重制约了俄军现代化建设,为扭转这一不利局面,俄一方面裁减冗员,另一方面加大军费投入,分阶段逐步调整不合理的经费比例关系。2001年俄军费开支为78.5亿美元,比2000年增加了近50%,增幅为近10年之最。在军费的使用上,重点向更新武器装备和战斗训练上倾斜,以提高军队的“质量参数”,以防止俄武器技术与世界发达国家拉开过大差距,继续保持俄在某些领域的领先地位。值得一提的是,俄军将太空兵的建设视为俄军质量建设的优先方向。俄认为,在现代条件下,航天器材在预防、准备和实施任何规模战争中的作用急剧增大,陆上、空中和海上的军事行动正越来越依赖来自太空的信息。因此,俄军不仅给予太空兵以独立的兵种地位,而且在经费投入上也毫不吝啬。俄2001年给太空兵的拨款比1998年增长了数十倍,比2000年增长了1-2倍。

    三,日本:军事防务“大变脸”悄然显现出“军国幽灵”

    50年前的7月8日,麦克阿瑟向日本首相吉田茂递交了一份《关于加强日本警察力量》的信件,指令日本只能建立一支7.5万人的警察预备队,另有8000名海上保安厅人员。然而,在50年后的今天,日本总兵力已发展至近30万,装备精良的陆、海、空自卫队已成为亚洲乃至世界一支咄咄逼人的军事力量。从世纪之交起,日本又加紧进行一系列军事改革,其防务“大变脸”已引起世人的高度警觉。

    屡破“禁区”为自卫队出兵海外“松绑”。1991年,日向海湾派遣扫雷舰,率先冲破战后日不向海外派兵的禁区;1992年日国会通过PKO法案(《联合国维持和平活动合作法》),在法律上为日向海外派兵扫清障碍;1994年日修改《自卫队法》,把到海外执行维和任务和其他军事活动作为自卫队的一项重要职能,并列入1995年颁布的新《防卫计划大纲》中;1997年制定的新《日美防卫合作指针》进一步明确了当发生所谓的“周边事态”时,自卫队应向美军提供“后方援助”的具体内容。

    去年发生的“9·11"事件,日本更是把它看作是一次千载难逢的向外拓展的契机。事件发生后仅一周,日本内阁就制定了对美合作的七项对策;随后日本政府向国会提交了《反恐怖特别措施法案》、《自卫队法修正案》和《海上保安厅法修正案》并获批准;11月9日,日本防卫厅以搜集情报、调查研究为名,先行向印度洋派出了1艘补给舰和2艘护卫舰以及约700名海上自卫队员;11月25日,日派遣“十和田”号补给舰、“浦贺”号扫雷舰、“泽雾”号直升机护卫舰和运输机、多功能支援机,以及约460名海上自卫队员和120名航空自卫队员,前往印度洋协助美军行动。经过这一系列步骤,目前日本已将军事行动范围由本土、周边扩大到全球,军事合作对象由美国扩大到美国以外的其他国家,海外派兵由平时扩大到战时,同时还扩大了首相的决策权和自卫队使用武器的权限,实现了自卫队武装走出国门,直接参与美军主导下的干涉地区事务的军事行动自由。

    强化海空战略进攻力量建设,“专守防卫”成一纸空文。据国外权威军事评论称,日军在常规武器装备方面已经具备雄厚实力,其大、中型水面舰艇在性能及数量上仅次于美、俄,反潜、预警、扫雷等能力均居世界一流水准。目前,日军在对现有武器装备更新和改进的同时,将继续大力发展高技术进攻性武器。伴随日本军事战略调整,未来自卫队执行海外任务的机会将大大增多,需要有足够的海空投送能力和作战支援能力。为此,日本已把发展军事力量的重点放在了海空力量的发展上,同时,作为“专守防卫”的重要原则,不发展和装备战略进攻性武器的限制已逐渐被突破。

    改弦更张兵役制度,进一步架空《和平宪法》。根据日本新版《防卫计划大纲》要求,日本在加速“快速反应部队”建设的同时,将逐步编成应急预备役部队,以在必要时补充作战部队。2001年4月和6月,经日本国会众、参两院审议通过的《自卫队法修正案》,对预备役制度又作出重大修改:新设候补预备役人员制度,招募未曾在自卫队服过现役的社会人员,经规定的教育训练后任用为正式预备役;对由候补预备役录用的预备役人员实行任期制。此次改革突破了以往只从退役队员中招募预备役的限制,允许从一般国民中招募预备役,这等于变相吸引国民服兵役,从而使《和平宪法》的规定进一步“空洞化”,而且未对招募数量作具体规定,利于日本在必要时扩军,同时也有利于吸纳民间优秀的专业技术人才,为高技术战争做准备。

    四,英国:改革防务政策充当军事干涉的“急先锋”

    曾几何时,大英帝国作为世界工业文明的发祥地,在整个18~19世纪,可谓独领风骚、雄视天下,有着“日不落国”的美誉。经过两次世界大战的重创,昔日的大不列颠早已光华不再,英国就像一位垂暮之年的没落贵族孤悬于欧洲大陆之外,萎缩为一个名副其实的“二流”国家。战后历届英国内阁,尤其是“铁娘子”撒切尔夫人上台后,为重振英国经济,大刀阔斧推行改革,使英国国力有所恢复。在外交和防务方面,英国打出“英美特殊关系”牌,意在借美势力,谋求英国的利益。布莱尔政府更是继承了“撒切尔主义”的精髓,在世纪之交的国防建设和军队发展上,更加强调与美国的协调一致。

    “防务外交”为海外军事干涉铺路。英国防部于20世纪末,对英国的防务进行了冷战后第一次全面审查,发表了《战略防务审查》报告,吹响了国防和军队改革的号角。冷战结束后,英国认为本土已不存在直接军事威胁,海外领土也不再面临重大军事威胁。作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英国认为自己有能力在世界上发挥领导作用。这意味着英国的防务重点由保卫本土及海外领土转向积极参与全球事务。英国冷战后的军事实践也充分印证了这种转变。无论是世界各地的维和行动,还是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和目前的反恐怖军事行动,英国在其中几乎都扮演了欧洲“排头兵”的角色。

    英国在调整防务战略同时,还首次推出“防务外交”的概念,作为英军今后的8项主要任务之一。“防务外交”包括军控、反大规模毁伤武器扩散、建立信任和安全机制、提供军事援助和协助训练、与友好国家举行军事演习和开展军队互访等内容。实际上,英国是以“防务外交”为名,行对外军事干涉之实,为其武力干预世界事务披上“合法”外衣。

    强化联合作战和海外部署能力。英国国防参谋长查尔斯·盖斯利曾言,英国要“自告奋勇地在世界任何地方迅速部署能够起决定性作用的可靠的战斗部队”。盖斯利的这番话意味着,英军未来的主要任务是实施对外远征行动,这些任务要求英军具有对各种危机作出快速反应的能力和海外部署能力。为此,英军一方面加强了快速反应部队的建设,另一方面着力改善战略海运与战略空运能力和海外部署的后勤保障能力。英军为达到该目标提出的口号是:“最早出发,快速前进,胜利返回。”

    重新组建国防后勤部,统筹三军联勤。重新组建的英国国防后勤部成立于1999年4月,经过一年的过渡已于2000年4月正式开始运行。英国重组国防后勤部,意在改变三军后勤部门各自为政的局面,实行跨军种的联合管理,从而打破军种限制,从全局的角度综合考虑,既保证国防后勤的整体需要,也满足个别军种的特殊需求。国防后勤部的目标是在保持并尽可能提高保障水平的前提下,节约后勤开支,力争在2005年之前将后勤保障成本降低20%。

    五,法国:加紧军队改革的“老牌劲旅”

    法国作为欧洲大陆的老牌军事强国,在欧洲历史舞台乃至世界历史舞台上曾经几度辉煌。二战后,特别是戴高乐总统执政以后,重新崛起的法兰西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路线,在军事战略和国防建设上也讲求法兰西民族的个性,这种传统一直延续至今。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和北约成员国,今日的法国拥有除美国和俄罗斯外最强大的核力量。在军事战略上,法国既执行北约共同的军事战略原则,又坚持自己的独立性。冷战后,法对其军事战略进行了调整,推行以核威慑和常规威慑并重、危机预防、“全面防御”战略。

    放弃实行近百年的义务兵役制。1996年,法国总统希拉克强调,海湾战争的经验表明:法国要继续保持政治大国地位,就必须建立一支与之相称的现代化、职业化的武装力量。为此,他宣布了建设职业化武装力量的6年改革计划。根据计划,到2002年法军将分阶段使合同制军人比例达到92%。这意味着法国将放弃自1905年以来实行了近一个世纪的义务兵役制。

    强化兵力投送和机动作战能力。由于实行职业化,法军将进一步缩小规模,同时按照未来战争的要求调整部队的体制编制。1996年法军现役部队约39.89万人,根据计划,到2002年法军总员额将减至37万人;其次是减少各级编制员额。陆军师将由1.2万人减至1万人;再次是简化指挥层次,提高指挥效率,陆军已决定取消军、师两级建制;另外在编成上突出兵力投送和机动作战能力的“模块化”设计。陆军将组建9.3万人的战役力量,包括装甲坦克兵、机械化步兵、装甲骑兵和空中机动等4个新型兵团,各兵团下辖2个作战旅。海军的“力量投送”部队由1个航母战斗大队和1支核攻击潜艇部队组成。空军的“力量投送”部队由100架各型飞机组成。空运能力保持50架战略运输机。

    锻造信息密集型的高科技军队。法国军队改革的核心是建立一支适应未来战争要求的高度现代化军队,军队职业化和体制编制的调整均是围绕这一核心展开的。为提高军队的现代化水平,法军以装备研发为龙头,加快武器装备的更新速度,逐步实现武器装备的高技术化。法国在裁减员额的同时,将淘汰大量旧式装备,计划削减60%的主战坦克、20%的作战舰艇和30%的飞机,准备以新研发的高技术武器装备三军。

    其次是以数字化建设为核心,建设信息密集型高科技军队。法国是世界上较早着手进行数字化部队建设的国家之一,它的目标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使一支人数更少的部队拥有更快的反应能力和更大的杀伤力,从而取得作战中的优势。

    着力发展自主太空技术。21世纪,太空日益成为各大国瞄准的新的战略制高点,一时间,谁控制了太空谁就能控制未来,成为不少国家进军太空的口号。法国也把开发空间技术作为国家重点发展战略之一。面对美俄在太空的争夺,法国一方面表示强烈反对太空军事化,另一方面在组建天军的大潮中也不甘落后。法国将空军防空司令部改建为“空中-太空监视司令部”,将空军司令部改编为“航空-航天司令部”。近年来,随着法国空间预算的逐年增加,多项军事空间计划陆续出台。有些计划涉及军事侦察、军用通信以及导航、遥感等许多方面。1995年7月发射成功的“太阳神1A"卫星,是法国为摆脱美国控制,发展独立的军事航天侦察能力而迈出的重要一步。

 

【顶部】【返回】【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