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分高的推理日剧:五行大義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03:21:26

五行大義序

上儀同三司城陽郡開國公蕭吉撰

夫五行者,蓋造化之根源,人倫之資始,萬品稟其變易,百靈因其感通。本乎陰陽,散乎精像,周竟天地,布極幽明。子午卯酉爲經緯,八風六律爲綱紀。

故天有五度以垂象,地有五材以資用,人有五常以表德。萬有森羅,以五爲度,過其五者,數則變焉。實資五氣,均和四序、孕育百品、陶鑄萬物。善則五德順行,三靈炳曜;惡則九功不革,六沴互興。

原始要終,靡究萌兆,是以聖人體於未肇,故設言以筌象,立象以顯事。事既懸有,可以象知。象則有滋,滋故生數。數則可紀,象則可形。可形可紀,故其理可假而知。可假而知,則龜筮⑴是也。龜則爲象,故以日爲五行之元;筮則爲數,故以辰爲五行之主。

若夫參辰伏見、日月盈虧、雷動虹出、雲行雨施,此天之象也;二十八舍,內外諸官,七曜三光,星分歲次,此天之數也。

山川水陸、高下平汙、嶽鎭河通、風迴露蒸,此地之象也;八極四海、三江五湖、九州百郡、千里萬頃,此地之數也。

禮以節事、樂以和心、爵表章旗、刑用革善,此人之象也;百官以治、萬人以立、四教修文、七德閱武,此人之數也。

因夫象數,故識五行之始末;藉斯龜筮,乃辨陰陽之吉凶。是以事假象知,物從數立。吉每尋閱【墳⑵】【索⑶】,研窮經典,自羲農以來,迄於周漢,莫不以五行爲政治之本,以蓍⑷龜爲善惡之先,所以【傳】云「天生五材,廢一不可。」【尙書】曰「商王受命,狎侮五常,殄棄三政。」,故知得之者昌,失之者滅。

昔中原喪亂,晉氏南遷,根本之書不足,枝條之學斯盛。虛談巧筆,競功於一時;碩學經邦,棄之於萬古。末代踵習,風軌遂成。雖復占候之術尚行,皆從左道之說;卜筮之法恆在,爻象之理莫分。月令靡依,時制必爽;失之毫髮,千里必差。水旱興而不辨其由,妖祥作而莫知其趣;非因形像,罕徵窮者。觀其謬惑,歎其學人,皆信其末而忘本,並舉其麤⑸而漏細。

古人有云「登山始見天高,臨壑⑹方覺地厚。」,不聞先聖之道,無以知學者之大,況乃五行幽邃,安可斐然!今故博採經緯,搜窮簡牒,略談大義。凡二十四段,别而分之,合四十段。二十四者,節數之氣總;四十者,五行之成數。始自釋名,終於蟲鳥。凡配五行,皆在茲義,庶幾使斯道不墜,知其始焉。若能治心靜志,研其微者,豈直怡神養性、保德全身,亦可弼諧庶政、利安萬有。斯故至人之所達也!

昔人感物制經,吉今因事述義,異時而作,共軌殊途,嘆味道之不齊,求利物之一致,倚焉來哲,補其闕⑺焉。
 

⑴龜筮:音guī shì,占卦。古时占卜用龟,筮用蓍,视其象与数以定吉凶。亦指占卦的人。

⑵墳:伏犧,神農,黃帝之書,謂之三墳,言大道也。《白虎通》:三墳,分也。論三才之分,天地人之始也。

⑶索:索,素也。八索,著素王之法也。

⑷蓍:音shī,古代用蓍草之茎占卜。

⑸麤:音cū,同粗。

⑹壑:音hè,坑谷,深沟。

⑺闕:音què,豁口,空隙。

五行大義卷一

第一釋名

第一釋五行名

夫萬物自有體質,聖人象類而制其名,故曰「名以定體」。無名乃天地之始,有名則萬物之母,以其因功涉用,故立稱謂。禮云:子生三月,咳而名之,及其未生,本無名字。

五行爲萬物之先,形用資於造化,豈不先立其名,然後明其體用!

【春秋元命苞⑴】曰:木者,觸也,觸地而生。許愼⑵云:木者,冒也,言冒地而出。字從於中下,象其根也。其時春。【禮記⑶】曰:春之爲言蠢也,産萬物者也,其位在東方。【尸子⑷】云:東者,動也,震氣故動。

【白虎通⑸】云:火之爲言化也,陽氣用事,萬物變化也。許愼曰:火者,炎上也。其字炎而上,象形者也。其時夏。【尚書大傳⑹】云:何以謂之夏?夏,假也,假者方呼萬物而養之。【釋名⑺】曰:夏假者,寬假萬物,使生長也。其位南方。【尙書大傳】云:南,任也,物之方任也。

【元命苞】云:土之爲言吐也,含吐氣精,以生於物。許愼云:土者,吐生者也。王肅⑻云:土者,地之別號,以爲五行也。許愼云:其字,二以象地之下,與地之中,以一直畫,象物初出地也。其時季夏。季,老也,萬物於此成就,方老,王於四時之季,故曰「老」也。其位處内。内,通也。【禮斗威儀⑼】云:得皇極之正氣,含黃中之德,能苞萬物。

許慎云:金者,禁也。陰氣始起,萬物禁止也。土生於金,字從土。左右注:象金在土中之形也。其時秋也。【禮記】云:秋之爲言愁也,愁之以時察守義者也。【尸子】云:秋,肅也。萬物莫不肅敬恭莊,禮之主也。【說文】曰:天地反物爲秋,其位西方。【尚書大傳】云:西,鮮也。鮮,訊也。訊者,始入之貌也。

【釋名】、【廣雅⑽】、【白虎通】皆曰:水,準也,平準萬物。【元命苞】曰:水之爲言演也,陰化淖濡,流施潛行也。故立字,兩人交,一以中出者爲水。一者,數之始;兩人,譬男女,陰陽交以起一也。水者,五行始焉,元氣之湊液也。【管子⑾】云:水者,地之血氣筋脉之通流者,故曰「水」。許慎云:其字象泉並流,中有微陽之氣,其時冬。【尸子】云:冬,終也,萬物至此終藏也。【禮記】云:冬之爲言中也。中者,藏也。其位北方。【尸子】云:北,伏也。萬物至冬皆伏,貴賤若一也。

五行之時及方位,故分而釋之。


⑴春秋元命苞:一本古籍,纬书的代表作。纬是被指控假托神意解释经典。此书在西晋、后赵、前秦、北魏、南朝刘宋、萧梁、隋、元、明九个王朝十三次被查禁。

⑵許愼:许慎是东汉时期的经学家、文学学家,他编撰的《说文解字》是我国第一部以六书理论系统分析字形,解释字义的宽字典。

⑶禮記: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书籍。

⑷尸子:根据班固的记载,尸子名佼,鲁国人,是商鞅的师傅。《汉书·艺文志》著录《尸子》二十篇。

⑸白虎通:东汉汉章帝建初四年(79年)朝廷召开白虎观会议,由太常、将、大夫、博士、议郎、郎官及诸生、诸儒陈述见解,“讲议五经异同”,意图弥合今、古文经学异同。汉章帝亲自裁决其经义奏议,会议的成果由班固写成《白虎通义》一书,简称《白虎通》。

⑹尚書大傳:《尚书大传》为《尚书》传文,内容又多被它书征引,且其作者即为《尚书》之最早传承者 —伏生(胜)。

⑺釋名:大千世界,万物纷呈,其名各异。百姓大众呼物品而欲究其得名之由。适应这种心理需要,我国东汉末年出现了一部专门探求事物名源的佳作,这就是《释名》。作者刘熙。

⑻王肅:三国时期以研究传统经学为手段,以图安邦治国目的的一代经师。先后为《尚书》、《诗经》、《论语》、《三礼》、《左传》等经典作注,又整理其父王朗所作的《易传》。他的注经,不取一家,又有自己的见解,所以在学术界影响很大。

⑼禮斗威儀:一本古籍,内容待考。

⑽廣雅:一本古籍,内容待考。

⑾管子:在先秦两汉的诸子著述中,《管子》是自成一家、别具特色的一部。

第二論支干名

支幹者,因五行而立之。昔軒轅之時,大撓之所制也。蔡邕【月令章句】云:大撓採五行之情,占斗機所建也。始作甲乙以名日,謂之幹;作子丑以名月,謂之支。

有事於天,則用日;有事於地,則用辰。陰陽之別,故有支幹名也。而名有總別,先論總名,次言別號。

總名支幹者,幹字乃有三種不同:一作幹、二作簳、三作干字。今解「簳」字者,此支簳既相配成用,如樹木之有支條莖簳,共爲樹體,所以云「簳」。又作「幹」者,幹濟爲義。支者,支任爲義,以此日辰,任濟萬事,故云支幹。又作「干」字者,亦是簳義,如物之在竿上,能豎立顯然,故亦云「竿」也。世書從易,故多「干」也。

次別號者,【詩緯·推度災⑴】云:甲者,押也。春則開也,冬則闔⑵也。鄭玄⑶注【禮記·月令】云:甲者,抽也。乙者,軋也。春時萬物皆解,孚甲自抽軋⑷而出也。丙者,柄也。物之生長,各執其柄。鄭玄云:丙者,炳也。夏時萬物強大,炳然著見也。丁者,亭也。亭,猶止也。物之生長,將應止也。戊者,買也。生長既極,極則應成買易前體也。己者,紀也。物既始成,有條紀也。鄭玄云:戊之言茂也,己之言起也。謂萬物皆枝葉茂盛,其含秀者抑屈而起也。庚者,更也。辛者,新也。謂萬物成代,改更復新也。鄭玄云:謂萬物皆肅然改更,秀實新成也。壬者,任也。癸者,揆也。陰任於陽,揆然萌牙於物也。鄭玄云:時維閉藏,萬物懷任於下,揆然萌牙也。

子者,孳也。陽氣既動,萬物孳萌。【三禮義宗⑸】云:陽氣至,孳養生。丑者,紐也。紐者,繫也。續萌而繫長也。故曰「孳萌於子,紐牙於丑」,【三禮義宗】云:言居終始之際,故以紐結爲名。寅者,移也。亦云引也。物牙稍吐,引而申之,移出於地也。【淮南子】云:寅,螾⑹動生也。【三禮義宗】云:寅者,引也。肆建之義也。卯者,冒也。物生長大,覆冒於地也。【淮南子】云:卯,茂也。茂,然也。【三禮義宗】云:卯,茂也。陽氣至此,物生滋茂。辰者,震也。震動奮迅,去其故體也。【三禮義宗】云:此月之時,物盡震動而長。巳者,巳也。故體洗去於是巳竟也。【三禮義宗】云:巳,起也。物至此時,皆畢盡而起。午者,仵也。亦云萼也。仲夏之月,萬物盛大,枝柯萼布於午。【淮南子】云:午者,忤也。【三禮義宗】云:仵,長也。大也。明物皆長大也。未者,昧也。陰氣已長,萬物稍衰,體薆昧⑺也,故曰「薆昧於未」。【淮南子】云:未,味也。【三禮義宗】云:時物向成,皆有氣味。申者,伸伸,猶引。也、長也。衰老引長。【淮南子】云:申,呻也。【三禮義宗】云:申者,身也。物皆身體成就也。酉者,老也。亦云熟也。萬物老極而成熟也。【淮南子】云:酉,飽也。【三禮義宗】云:酉,猶也。猶,倫之義也。此時物皆縮小而成也。戌者,滅也、殺也。九月殺極,物皆滅也。【三禮義宗】云:此時物衰滅也。亥者,核也、閡也。十月閉藏,萬物皆入核閡。【三禮義宗】云:亥,劾也。言陰氣劾殺萬物也。

【爾雅·歲次】云:大歲在寅,名「攝提格」。【淮南子】注云:格,起也,萬物承陽而起。卯名「單閼⑻」。單,盡。閼,止也。言陽氣推萬物而起,陰氣盡止也。辰名「執徐」。執,蟄也。徐,舒也。言伏蟄之物,皆散舒而出也。巳名「大荒落」。荒,大也。言萬物熾盛而大出,落落而布散也。午名「敦(牛羊)」,【淮南子】云:敦,盛。(牛羊),壯也。言萬物盛壯也。未名「協洽」。【淮南子】云:協,和也。洽,合也。言陰欲化,萬物和合也。申名「涒灘⑼」。【淮南子】云:涒灘,大修也。言萬物皆修其精氣也。酉名「作鄂」。【淮南子】云:作鄂,零落也。言萬物皆陊落也。戌名「掩茂」。掩,蔽也。茂,冒也。言萬物皆蔽冒也。亥名「大淵獻」。淵,藏。獻,迎也。言萬物終亥,大小深藏窟伏,以迎陽也。子名「困敦」。困,混也。敦,沌也。言陽氣混沌,萬物牙孽也。丑名「赤奮若」。奮,起也。若,從也。言陽氣奮迅萬物而起,無不順其性。赤,陽色也。

【春秋緯】云大陰所在之名,與【淮南子】、【爾雅】不同。此並支干別名大意,終從氣解,故以具釋之。

 

⑴詩緯.推度災:《诗纬》是形成于我国汉代的纬书的一种,汉代流传下来的《诗纬》有《推度灾》、《汜历枢》和《含神雾》三种,《推度灾》记载关于灾异祸患。

⑵闔:音hé,关闭。

⑶鄭玄,字康成,北海高密(今山东省高密县)人。东汉末年的经学大师,他遍注儒家经典,以毕生精力整理古代文化遗产,使经学进入了一个“小统一时代”。生于东汉顺帝永建二年(127年),卒于东汉献帝建安五年(200年)。

⑷軋:音yà,挤。

⑸三禮義宗:梁,崔灵思所著。三礼者,《周礼》、《仪礼》、《礼记》

⑹螾:萌动,古同“蚓”。

⑺薆昧:隐晦不明貌。

⑻閼:音è,壅塞。阏绝(遏止,禁绝)。

⑼涒灘:音tūn tān,岁阴申的别称。古用以纪年。《尔雅·释天》:“﹝太岁﹞在申曰涒滩。”

第二辨體性

體者,以形質為名;性者,以功用為義。以五行體性,資益萬物,故合而辨之。

木居少陽之位,春氣和煦溫柔,弱火伏其中,故木以「溫柔」為體,「曲直」為性。

火居大陽之位,炎熾赫烈,故火以「明熱」為體,「炎上」為性。

土在四時之中,處季夏之末,陽衰陰長,居位之中,總於四行,積塵成實。積則有間,有間故含容,成實故能持,故土以「含散持實」為體,「稼穡」為性。

金居少陰之位,西方成物之所,物成則凝強,少陰則清冷,故金以「強冷」為體,「從革」為性。

水以「寒虛」為體,「潤下」為性。

洪範云:木曰「曲直」,火曰「炎上」,土曰「稼穡」,金曰「從革」,水曰「潤下」,是其性也。

【淮南子】云:天地之襲精為陰陽,陰陽之專精為四時,四時之散精為萬物。積陰之寒氣反者為水,積陽之熱氣反者為火。水雖陰物,陽在其內,故水體內明。火雖陽物,陰在其內,故火體內暗。木為少陽,其體亦含陰氣,故內空虛,外有花葉,敷榮可觀。金為少陰,其體剛利,殺性在外,內亦光明可照。土苞四德,故其體能兼虛實。

【洪範·傳】曰:木曰「曲直」者,東方。【易】云:地上之木為觀。言春時出地之木,無不曲直,花葉可觀,如人威儀容貌也。許愼云:地上之可觀者,莫過於木,故相字目傍木也。古之王者,登輿⑴有鸞和⑵之節,降車有佩玉之度,田狩有三驅之制,飲餞有獻酢⑶之禮,無事不巡幸,無奪民時。以春農之始也。無貪欲奸謀,所以順木氣。木氣順則如其性,茂盛敷實,以為民用,直者中繩,曲者中鉤。若人君失威儀,酖酒淫緃,重徭厚稅,田獵無度,則木失其性,春不滋長,不為民用,橋樑不從其繩墨,故曰「木不曲直」也。

火曰「炎上」。炎上者,南方,揚光輝,在盛夏,氣極上,故曰「炎上」。王者向明而治,蓋取其象。古者明王南面聽政,攬海內雄俊,積之於朝,以助明也。退邪佞之人臣,投之於野,以通壅塞,任得其人,則天下大治,垂拱無為。【易】以離為火,為明。重離重明,則君臣俱明也。明則順火氣,火氣順則如其性,如其性則能成熟。順人士之用,用之則起,捨之則止。若人君不明,遠賢良、進讒佞、棄法律、疎骨肉、殺忠諫、赦罪人、廢適立庶、以妾為妻,則火失其性。不用則起,隨風斜行,焚宗廟宮室,燎于民居,故曰「火不炎上」。

土爰⑷「稼穡」。稼穡者,種曰稼,斂曰穡。土為地道,萬物貫穿而生,故曰「稼穡」。土居中,以主四季、成四時。中央為內事,宮室夫婦親屬之象。古者天子至於士人,宮室寢處,皆有高卑節度,與其過也甯⑸儉,禹卑宮室,孔子善之。後夫人左右妾媵⑹有差,九族有序,骨肉有恩,為百姓之所軌則也。如此順中和之氣,則土得其性。得其性,則百穀實而稼穡成。如人君縱意廣宮室台榭,鏤雕五色,罷盡人力,親疎無別,妻妾過度,則土失其性。土失其性,則氣亂,稼穡不成,故五穀不登,風霧為害,故曰「土不稼穡」。

金曰「從革」。從革者,革,更也。從範而更,形革成器也。西方物既成,殺氣之盛,故秋氣起而鷹隼擊⑺,春氣動而鷹隼化。此殺生之二端。是以白露為霜,霜者殺伐之表。王者教兵,集戎事以誅不義,禁暴亂以安百姓。古之人君,安不忘危,以戒不虞⑻,故曰「天下雖安,忘戰者危;國邑雖強,盒摒必亡。」。殺伐必應義。應義則金氣順。金氣順,則如其性。如其性者,工冶鑄作,革形成器。如人君樂侵淩、好攻戰、貪色賂、輕百姓之命、人民騷動,則金失其性,冶鑄不化,凝滯凅⑼堅,不成者眾。秋時萬物皆熟,百穀已熟。若逆金氣,則萬物不成,故曰「金不從革」。

水曰「潤下」。潤下者,水流濕,就汙⑽下也。北方至陰,宗廟祭祀之象。冬,陽之所始,陰之所終。終始者,綱紀時也。死者魂氣上天為神,魄氣下降為鬼,精氣散在於外而不反,故為之宗廟,以收散也。【易】曰「渙、亨」,王假有廟,此之謂也。夫聖人之德,又何以加於孝乎?故天子親耕,以供粢盛;王后親蠶⑾,以供祭服,敬之至也。敬之至,則鬼神報之以介福,此順水氣。水氣順,則如其性。如其性,則源泉通流,以利民用。若人君廢祭祀、慢鬼神、逆天時,則水失其性。水暴出,漂溢沒溺;壞城邑,為人之害,故曰「水不潤下」也。

 

⑴稼穡:jià sè,种植谷物,收割谷物。

⑵輿:音yú,车中装载东西的部分,后泛指车。

⑶鸞:鸾,指车衡上的金属铃,行走时声如鸾鸣。

⑷獻酢:音xian zuò,宾主互相敬酒。

⑸爰:曰,为(wéi )。

⑹妾媵:音qiè yìng,古代诸侯贵族女子出嫁,以姪娣从嫁,称媵。后因以“妾媵”泛指侍妾。

⑺隼:音sǔn,鸟类的一科,飞得很快,它们通常突然从空中冲向猎物处猎取食物。

⑻虞:音yú,预料。

⑼汙:音wū,同污。

⑽蠶:蚕。

第三論數

第一起大衍論易動靜數

凡萬物之始,莫不始於無而後有。是故易有大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序。四序,生之所生也。有萬物滋繁,然後萬物生成也。皆由陰陽二氣,鼓舞陶鑄,互相交感。故孤陽不能獨生,單陰不能獨成,必須配合以爐冶,爾乃萬物化通。是則天有其象,精氣下流,地道含化,以資形始,陰陽消長,生殺用成。其道難明,非數不可究,故因數以辨之,數之顯理,猶筌蹄⑴之取魚兔。陽順唱始,陰佐其終。窮奇偶之數,備相成之道。極變化之源者,詳於蓍策⑵之數也。

七八為靜,九六為動。陽動而進,變七之九,象氣息也。明陽道之舒,以象君德,唱始不休,無所屈後,去極一等,而猶進之,故九動也。陰動而退,變八之六,象氣消也。以明臣法有所屈後,唱和而已事理,近君則靖,息以聽命。必須退讓,以明其義,故八靜也。

【易】曰:分二以象兩,掛一以象三,揲之以四,以象四時者。餘手有四七,故名七也;有四八,故名八也。有此,則靜爻之數,夏殷尚質,以用靜爻占之。餘有四九,故名九也;有四六,故名六也。此則動爻之數,周備質文,故兼用動爻。

凡大衍極天地之數,五十有五也。京房以十日、十二辰、二十八宿,合應五十。其一不用者,天之生氣,將欲以虛求實,故用四十九焉。馬融以易之大極,為北辰也,生兩儀。兩儀生日月,日月生四時,四時生五行,五行生十二月,十二月生二十四氣。北辰居位不動,其餘四十九,轉運而用也。

鄭玄曰:貞悔六爻,本有五十,定所用者,四十有九。天地之數,本五十五。天五與地十通,天一與地六通。數之者氣則有並,並則宜減焉。大衍減五,故有五十,其用減一,故四十有九。不並者,不可減也。今總其數五十者,天一至地十,凡五十五也,此合生成之數。若止言生數,唯十有五,從一至五也。易之所象,爻盡之有邃⑶,故自天地以下,日月等數,皆為蓍卦所攝,循環變轉,萬世無窮。而五十有五,五本並數。並數者,天之與地共,各有一體,體各有一正應敵對。今盈於五,則是氣之並數,並不再用,是其配義。配則為虛,不當於實。不當於實,故事無所主,所以揲蓍不用。又虛其一者,掛一象無,無無可象,故有之用極,則無之功見。故曰:尋大業而得吉凶,尋吉凶而得八卦,尋八卦以得四時,尋四時以至兩儀,尋兩儀以至太極。太極者,大殺而極,窮無之致也。遣有以極邃,減多以就少,此之謂也,故曰「太極無所複象」。明其空寂,非言象所詮也。


⑴筌蹄:音quán tí,筌,捕鱼竹器;蹄,捕兔网。后以“筌蹄”比喻达到目的的手段或工具。

⑵蓍策:音shī cè,用蓍草占卜。

⑶邃:音suì,深远。

第二論五行及生成數

行言五者,明萬物雖多,數不過五。故在天為五星,其神為五帝。孔子曰:昔丘聞諸老聃⑴云,天有五行,木、金、水、火、土,其神謂之五帝,在地為五方,其鎭為五嶽⑵。【物理論】云:鎭之以五嶽,在人為五藏,其候五官。【黃帝素問⑶】云:五藏候在五官,眼、耳、口、鼻、舌也。五行遞相負載,休王相生,生成萬物,運用不休,故云行也。【春秋繁露⑷】云:天地之氣,列為五行。

夫五行者,行也。【易上系⑸】曰:天數五,王曰:謂一、三、五、七、九也。韓曰:五奇也。地數五,王曰:謂二、四、六、八、十也。韓曰:五偶也。五位相得,王曰:五位。金、木、水、火、土也。而各有合。王曰:謂水,在天為一,在地為六,六一合於北。火,在天為七,在地為二,二七合于南。金,在天為九,在地為四,四九合於西。木,在天為三,在地為八,三八合於東。土,在天為五,在地為十,五十合於中。故曰「五位相得,而各有合」。謝曰:陰陽相應,奇偶相配,各有合也。韓曰:天地之數各有五,五數相配,以合成金、木、水、火、土也。【尚書·洪範篇】曰: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皆其生數。【禮記·月令篇】云:木數八、火數七、金數九、水數六、土數五,皆其成數,唯土言生數。

天以一生水于北方,君子之位。陽氣微動於黃泉之下,始動無二,天數與陽合而為一。水雖陰物,陽在於內,從陽之始,故水數一也。

極陽生陰,陰始於午,始亦無二。陰陽二氣,各有其始。正應言一,而云二者,以陽尊故。尊既括始,陰卑贊和,配故能生。而陽數偶陰在火中,火雖陽物,義從陰,配合陰始,故從始立義,故火數二也。

老子云「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是知皆有一義。唱和同始,是以云「木配陽動,而左長於東方。」長則滋繁,滋繁則數增,故木數三也。

陰佐陽消,陰道右轉,而居於西。在陽之後,理無等義,故金數四也。

陰陽之數,始乎一周,然後陽達於中,總括四行,苞則彌多,故土數五也。

此並生數,皆云據始,未明成數,數既未成,亦未能為用。穎容【春秋釋例⑹】云:五行生數,未能變化,各成其事。水凝而未能流行,火有形而未生炎光,木精破而體剛,金強而斫⑺,土鹵⑻而斥。於是天以五臨民,君化之。【傳】曰「配以五成」,所以用五者,天之中數也。於是水得於五,其數六,用能潤下;火得於五,其數七,用能炎上;木得於五,其數八,用能曲直;金得於五,其數九,用能從革;土得於五,其數十,用能稼穡。鄭玄云:數若止五,則陽無匹偶,陰無配義,故合之而成數也。

奇者,陽唱於始,為制為度;偶者,陰之本,得陽乃成。故天以一始生水於北方,地以其六而成之,使其流潤也;地以二生火於南方,天以七而成之,使其光曜也;天以三生木於東方,地以其八而成之,使其舒長盛大也;地以四生金於西方,天以九而成之,使其剛利有文章也;天以五合氣於中央,生土,地以十而成之,以備天地之間所有之物也。合之,則地之六為天一匹也,天七為地二偶也,地八為天三匹也,天九為地四偶也,地十為天五匹也。陰陽各有合,然後氣性相得,施化行也。

故四時之運,成於五行。土總四行,居時之季,以成之也。【五行傳】及【白虎通】皆云:木非土不生,根核茂榮;火非土不榮,得木著形;金非土不成,入范成名;水非土不停,堤防禁盈;土扶微助衰,應成其道。故五行更互須土,土王四季,而居中央。不以名成時,故知同時俱起,但托義相生。

【傳】曰:五行並起,各以名別。【常從數義】云:

北方亥、子,水也,生數一。丑,土也,生數五。一與五相得為六,故水成數六也。

東方寅、卯,木也,生數三。辰,土也,生數五。三與五相得為八,故木成數八也。

南方巳、午,火也,生數二。未,土也,生數五。二與五相得為七,故火成數七也。

西方申、酉,金也,生數四。戌,土也,生數五。四與五相得為九,故金成數九也。

中央戊、己,土也,生數五。又土之位在中,其數本五。兩五相得為十,故土成數十也。

此陰陽兩氣各一周也。共一周,則為生數;各一周,則為成數。陽以輕清上為天,陰以重濁下為地。而陽至第五而入中者,其體躁疾,故共一周而入中;陰至第十方入中者,其體遲⑼殿,故各一周而始入耳。然五行皆得中氣而後成,土居中而王四季,並須土以成之也。【洪範】是上古創制之書,故言生數。【禮記月令】是時候之書,所貴成就事業,故言成數。唯土言生數者,土以能生為貴,且以成四行,足簡之矣,是其能生能成之義也。

鄭玄曰:以天地相配,取陰陽之理。【常從】以支干數和合,取日辰為用。兩說雖別,大意還同,終會【易經】天一至地十之義。

【孝經援神契】言:以一立、以二謀、以三出、以四孳、以五合、以六嬉、以七變、以八舒、以九列、以十鈞。

五行以一立水,一為生數,以五配一,水之成數,故言「一立」而「六嬉」。嬉是興義。

二,是火之生數;七,是火之成數,故言「二謀」。火以變化為能,故曰「七變」。謀者,以其為變之始也。

三,木之生數;八,木之成數。五行始於東方,故云「三出」;八而成長,故曰「八舒」。

四,金之生數;九,金之成數。西方成就,故言「四滋」。品類不同,故稱「九列」。

五,是土之生數;十,是土之成數。以天之五,合地之十,數義斯畢,所以五言其「合」。十言其「均」。均是成備之義。

【春秋元命苞】云:胎錯儛⑽,連以鈞。一動,合於二,故陰陽受;成於三,故日月星序;張于四,故時起;立於五,故行動;布於六,故律踴;分於七,故宿改;萌於八,故風布;極於九,故州吐;畢於十,故功成數止。

此並經緯共明,五行生成之數,不過十也。

 

⑴聃:音dān,古同“耽”,沉溺。

⑵嶽:音yuè,同岳。

⑶黃帝素問:《黄帝内经》是一本中医古籍,中医的源头,是阴阳五行应用的完美典范,其书分为素问和灵枢两部份。

⑷春秋繁露:作者董仲舒,西汉中期人,《春秋繁露》是神学唯心的哲学思想。

⑸易上系:作者孔子,《系辞》有上下两篇,是讲解易经的文章。

春秋釋例:《春秋释例》十卷 汉公车徵士颖容撰。

⑺斫:音zhuó,大锄;引申为用刀、斧等砍。喻摧残、伤害,有时特指因沉溺酒色而伤害身体。

鹵⑻:音lǔ,古同“掳”,掠夺。

⑼遲:音chí,迟。

⑽儛:wǔ,同舞。  

第三論支干數

支干數者,凡有二種:一通數,二別數。今先辯通數,後論別數。

通數者,十干,十二支也。

干有十者,應天地之大數也。【易系辭】言「天數五,地數五」,天地之數,不過於十,故以干極於十。十主日,十日為一旬也。

支十二者,【禮稽命征】言:布政十二,尊卑有序。【援神契】言:三三參行,四四相扶。天有四時之氣,以三月成一時,故言三三參行,四四相扶。天、地、人謂之三才。是為三者,物生之常數,因而各生三,本三而末九,所以十二。【元命苞】言「數成於三」,故合於三。三月,陽極於九,故一時九十日也。支象於月,十二月為一歲也。此辨通數。

別數者,支數。則子數九、丑八、寅七、卯六、辰五、巳四、午九、未八、申七、酉六、戌五、亥四。【太玄經】云:子午九者。陽起于子,訖於午。陰起于午,訖於子。故子午對沖,而陰陽二氣之所起也。寅為陽始,申為陰始。從所起而左數,至所始而定數。故

自子數至申,數九;自午數至寅,亦九。所以子午九也。

丑未為對沖。自丑數至申,數八;自未數至寅,亦八。所以丑未八也。

寅申為對沖。自寅數至申,數七;自申數至寅。亦七。所以寅申七也。

卯酉為對沖。自卯數至申,數六;自酉數至寅,亦六。所以卯酉六也。

辰戌為對沖。自辰數至申,數五;自戌數至寅,亦五。所以辰戌五也。

巳亥為對沖。自巳數至申,數四;自亥數至寅,亦四。所以巳亥四也。

又云:陽數極於九。子午為天地之經,故取陽之極數。自丑未巳下,各減一,從八至四,理自可知。

干數者:甲九、乙八、丙七、丁六、戊五、己九、庚八、辛七、壬六、癸五。

【太玄經】云:甲己九者。

甲起甲子,從子故九;己為甲配,故與甲俱九。

乙起乙丑,從丑故八;乙配於庚,與庚俱八。

丙起丙寅,從寅故七;辛配於丙,與丙俱七。

丁起丁卯,從卯故六;丁配於壬,與壬俱六。

戊起戊辰,從辰故五;癸配於戊,與戊俱五。

支有十二,以對沖同數,故自九至四;干唯有十,以配合同數,故自九至五。

又云:支從地,故數畢于陰,以四偶也;干從天,故數畢于陽,以五奇也。五則止於五氣,四則極於四時。上不過九者,陽之極數也。五行及支干之數,相則倍之,王則十而倍之,休則如本,因死半之。以此四而孳,數乃無極。此並從氣增減,氣盛則多,氣衰則少也。  

第四論納音數

納音數者,謂人本命所屬之音也。音,卽宮、商、角、征、羽也。納者,取此音,以調姓所屬也。

【樂緯】云:孔子曰「吹律定姓」。一言得土曰「宮」,三言得火曰「征」,五言得水曰「羽」,七言得金曰「商」,九言得木曰「角」,此並是陽數。凡五行有生數、壯數、老數三種。

木,生數三,壯數八,老數九。

火,生數二,壯數七,老數三。

土,生數五,壯數十,老數一。

金,生數四,壯數九,老數七。

水,生數一,壯數六,老數五。

【管輅】云:數一者,土為萬物之主,一切歸之,所以一也。三才交而人理具,火之為德,取三才之義,故老數三。水,上應五星,下同五藏,故水老數五。金配七曜,故金老數七。木,在天為九星,在地為九州,在人為九竅,故木老數九。先生數,次壯數,後老數,納音論其本命,故以終數言之。此釋猶為未盡。

夫萬物皆稟五常之氣,化合而生,物生之後,必至成壯,成壯之後,必有衰老,故有三種義。為人之道,自壯及老,莫不本乎禮義,而以立身。然存禮義者,靡不有初,鮮克有終。今既論納音人之所屬,非人莫能行其禮義,故以終老之數,禮義明之。

一言得土者,土以含弘德厚,位高為君,君為民主,主則無二,唱始之言,故數一也。三言得火者,火既主禮,孝敬為先,不敢棄所生之德,故其數三,從木數也。水居陰位,人臣之道,土能制水,如君制臣,縱之則行,壅之則止,水不自專,故從土數五也。金既主義,義是夫妻之道,妻無自專,有從夫之義,火為金夫,故用火數七也。木主仁孝,金能克木,宗廟之象,【式經】云「金為骸骨,木為棺槨」,此明金木為鬼神之事,以敬事,故木從金數,故數九也。一示君德,二順父母,三表臣節,四敬從夫,五事鬼神。此則禮義備,而人事畢矣,故納音數用之。

納音者,子午屬庚,震卦所直日辰也;丑未屬辛,巽卦所直日辰也;寅申屬戊,坎卦所直日辰也;卯酉屬己,離卦所直日辰也;辰戌屬丙,艮卦所直日辰也;己亥屬丁,兌卦所直日辰也。

一言得土者,本命庚子,子屬於庚,數之,一言便以得之是也。三言得火者,本命丙寅,寅屬於戊,從丙數至戊,凡三是也。五言得水者,本命壬戌,戌屬於丙,從壬數至丙,凡五是也。七言得金者,本命壬申,屬於戊,從壬數至戊,凡七是也。九言得木者,本命己巳,巳屬於丁,從己數至丁,凡九是也。六十甲子,例皆如是。

支屬八卦為納音者,皆以次而取對沖。如子午屬庚,子午相對沖也。餘例悉然。夫陽施陰化,故受氣定形,皆資於陰陽,以養成之,是以人之所屬,皆以陽數言也,所以子午屬庚之例者。

乾為父,坤為母,共有六子,故曰「乾將三男震坎艮,坤將三女巽離兌」。陰陽相生,故就乾索女,就坤索男。所以乾一索而得巽,曰「長女」;再索而得離,曰「中女」;三索而得兌,曰「少女」。坤一索而得震,曰「長男」;再索而得坎,曰「中男」;三索而得艮,曰「少男」。

甲是陽干之始,干下三爻取之;壬是陽干之末,干上三爻取之。乙是陰干之始,坤下三爻取之;癸是陰干之末,坤上三爻取之。余有六干,陽付其男,陰付其女。甲乙之後,次於丙丁,故以丙付少男艮,以丁付少女兌。丙丁之後,次於戊己,故以戊付中男坎,以己付中女離。戊己之後,次於庚辛,故以庚付長男震,以辛付長女巽。所以從少而付老,自小及大,從微至著故也。付干既訖,次付其支。

震爲長子,故其卦,初九得乾之子,九四得乾之午,震干庚,故子午屬庚。

巽爲長女,子後次丑。故其卦,初六得坤之丑,午後次未,六四得坤之未。巽干辛,故丑未屬辛。

坎爲中男,丑後次寅。故其卦,初六得乾之寅,未後次申,六四得乾之申。坎干戊,故寅申屬戊。

離爲中女,寅後次卯。故其卦,初九得坤之卯,申後次酉,九四得坤之酉。離干己,故卯酉屬己。

艮爲少男,卯後次辰。故其卦,初六得乾之辰,酉後次戌,六四得乾之戌。艮干丙,故辰戌屬丙。

兌爲少女,辰後次己。故其卦,初九得坤之己,戌後次亥,九四得坤之亥。兌干丁,故己亥屬丁。

六子取干,則乾坤之,余取支,並從乾坤而得。陽取于乾,陰取於坤,皆受于父母,故六子並主十二辰。人之納音,皆所繼焉。甲乙壬癸,不為納音者,以屬乾坤故也。

或問曰:六子用干,則取父母之不用者;用支,則並同于父母者。何?

答曰:干,是陽也,陽體奇,故正得一往分用;支,是陰也,陰體偶,故以再往用之。又複龜則用日,是以正求於干,故發兆分為十分。筮⑴則用辰,正求于支,是以飛伏六爻。並論十二支,雖複體不兼要,須相配以明義。干為尊,故不得不先設,而後求支。筮雖不正用干,亦須干助,以顯其趣。猶如龜判十二支,兆體雖無支象,必約而論之。筮雖闕⑵三甲、三壬、三乙、三癸,亦約虛以求實,且設干往。先從父母而為始,後及六子。以甲付乾,以乙付坤,以丙付艮,以丁付兌,以戊付坎,以己付離,以庚付震,以辛付巽。曆八卦訖。壬還到乾,次癸還到坤。十干所在六爻,乾坤位尊,取其始末理。然體各得二,干支既當爻正用,故卦別皆備。陽卦取其陽支,陰卦取其陰支。四卦同陽,四卦同陰。非正同于父母,當伏羲畫八卦,為三爻,備天地人,所以分干卦,別取三。乾坤居始,故取甲乙,後神農重之以為八。純子有重來之理,所以卦六干並同。父母無二之義,故後卦取乎壬癸。其甲乙壬癸各少三者,皆排在虛用之中,不全無者。陰有從陽之義。

⑴筮:音shì,古代用蓍草占卦。

⑵闕:音què,去除。

第五論九宮數

九宮者,上分於天,下別於地,各以九位。天則二十八宿、北斗九星,地則四方、四維及中央。分配九有,謂之宮者,皆神所遊處,故以名宮也。鄭司農云:太一行八卦之宮,每四乃入中央。中央云者,地神之所居,故謂之九宮。

【易緯·幹鑿⑴度】云:易一陰一陽之謂道也,故太一⑵取其數,以行九宮。

【易】曰: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天地之數,合五十有五。九宮用者,天除一,地除二,人除三,餘四十九,以當蓍策之數。又四時除四,餘四十五。五者,五行。四十者,五行之成數。合之,則一節之數,分置五方。方各九者,一時九十日之數,四方成四時也,三宮相對。止十五者,為一氣之數,成二十四氣也。

【尚書.洪範】云:

初一曰:五行,位在北方,陽氣之始,萬物將萌。

次二曰:敬用五事,位在西南方,謙虛就德,朝謁嘉慶。

次三曰:農用八政,位在東方,耕種百谷,麻枲⑶蠶桑。

次四曰:協用五紀,位在東南方,日月星辰,雲雨並興。

次五曰:建用皇極,位在中宮,百官立表,政化公卿。

次六曰:乂用三德,位在西北,抑伏強暴,斷制獄訟。

次七曰:明用稽疑⑷,位在西方,決定吉凶,分別所疑。

次八曰:念用庶征,位在東北,肅敬德方,狂僭⑸亂行。

次九曰:向用五福,威用六極,位在南方,萬物盈實,陰氣宣佈。時成歲德,陰陽和調,五行不忒。

故【黃帝九宮經】云: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為肩,六八為足,五居中宮,總禦得失。其數,則坎一、坤二、震三、巽四、中宮五、乾六、兌七、艮八、離九。太一行九宮,從一始,以少之多,順其數也。配算曰:中央及四仲,各分九算。命云:木落歸本,分六至亥,故取震六算,以置於乾。水流向末,分八至丑,故取坎八算,以置於艮。金義而堅,分二還未,故取兌二算,以置於坤。火本炎盛,自處其鄉,故離算不動。土王四季,本生於巳,故分中宮四算,以置於巽。故成戴九履一之位也。又:初成八卦之法,命方之算。先取北方九算,命曰「水生木」,縱一算置寅上,一算置卯上,一算置辰上,又橫一算置甲上,一算置乙上。次取東方九算,命曰「木生火」,於南方布五位。又取南方之算,命曰「火生土」,於中央一算,於西北為戊,一算於西南為巳。又取中央之算,命曰「土生金」,於西方布五位。又取西方之算,命曰「金生水」,於北方布五位。

五方布十干十二支位訖,然後加陰乾各一。命曰「陰數偶」也,次加陽支各一。命曰「支體本」,加其始餘算,十二月之數也。一算置西北,命曰「乾之始」也。二算置西南,命曰「坤之始」也。又餘算九,置於中央,為易象也。

命曰「乾主甲壬」,卽取甲壬上算,以成乾卦。

又命曰「坤主乙癸」,次取乙癸上算,以成坤卦。

父母之卦,爻象既定,次及六子。

先起長男,命曰「震主庚子午」,卽取庚及子午上算,以成震卦。

又次長女,命曰「巽主辛丑未」,次取辛及丑未上算,以成巽卦。

又次中男,命曰「坎主戊寅申」,次取戊及寅申上算,以成坎卦。

又次中女,命曰「離主己卯酉」,次取己及卯酉上算,以成離卦。

又次少男,命曰「艮主丙辰戌」,次取丙及辰戌上算,以成艮卦。

又次少女,命曰「兌主丁巳亥」,次取丁及巳亥上算,以成兌卦。

八卦既成。問曰:八卦從何而始?答曰:因五行生。

又問:五行因何生?答曰:因天地生。

又問:天地因何生?答曰:因太一生。

又問:太一因何生?答曰:因易生。

故云「易有太極,是生兩儀」。故變易字為太一,變太一字為天,天一生,地二生也。變天字為水,天生水也。變水字為木,水生木也。變木字成火,木生火也。變火字成土,火生土也。變土字成金,土生金也。變金字成八卦字,八卦因五行生也。變八卦字為十二月字,八卦所主,月也。變十二月字,成地出萬物,以終歸乎地也。此九宮八卦創制之法,備矣。

九宮數一,起自北方始者。坎一正北,應天之始,始無二,故一。北方五行之始,所以五行在北方,故云「陽氣之始,萬物將萌」。

五事數二,在西南者。五事:貌、言、視、聽、思也,別在後篇解。因五行而有五事次之,故二。又云「坤二在西南」,應地之數。西南,林鐘之管,氣之次,二也。五事,人事之先也,故曰「謙虛就德,朝謁嘉慶」,並五事所主也。

八政之數三,在東方者。八政:食、貨、祀、司空、司徒、司寇、賓、師也。既有五事,次修八政,故三。又云「震三正東」,應人之數,三才義畢東方。春,農之始也。食者,耕種炊烹也。貨者,畜積儲博,錢布金兵也。祀者,祭祀供神也。司空者,土地畝也。司徒者,民戶口大小數也。司寇者,禁備盜賊,糾察非常也。賓者,注籍往來,受容嘉慶也。師者,教訓農夫,耒耜⑹設法也。故云「耕種百谷,麻枲蠶桑」也。

五紀數四,在東南者。五紀:歲、日月、奉化、日辰、歷數也。八政既修,非歲時日月,無以敷播植,次之故四。又云「巽四東南」,風行四時,以應四時之數。東南巳,純乾用事。乾主天,巽主號令,故居東南。歲者,以四時有序,盛衰始終也。日月者,照明萬物,氣候遠近也。奉化者,卽仰王化,須建功貢寶也。日辰者,次序陰陽,斷制產物也。歷數者,記綴度數,農夫候望,賦斂隨時也。故曰:王者惟歲,稅數握成,以化下也。卿士惟月,奉化行道。立寶。師允惟日,陳列眾職,製作于萬品。歲月日時,無易修務,敬時以順紀也。故云「日月星辰,云雨並興」也。

皇極數五,在中央者。皇王建萬國,處中,分別四方。百官以治,萬事畢理,歲時成就,職貢均等,租稅五穀,以供王事,故在其中央,中央之數本五也。又云「土居中央」,應五行之數。若王者動不得中,則不能建萬事,故曰「皇之不極」,是謂不建也。故曰「百官立表,政化公卿」也。

三德數六,在西北者。三德:正直、剛克、柔克。乾為天位,人君之象,過五故數六。又云「乾在西北」,陰陽氣分於西北,故應六律之數也。西北,乾之所處,故人君居之。正直者,人德也,君子方正以義,無所曲私,故云「平康正直」,不疑其德。剛克者,天德也,法度不失,輕重罪服,故曰「沈潛⑺剛克」。柔克者,地德也,有德秩⑻祿,安定眾職,賞賜萬國,故曰「高明柔克」。故云「抑服強暴,斷制獄訟」也。

稽疑數七,在西方者。稽疑者,建立蔔筮,問疑擇善,占天地之象,以定吉凶,蓍圓卦方,龜筮共知可否。三人占,從二人之言。昔者聖人慎謀重始,動事作業,樹本開基,決嫌定疑,必謀以賢知,咨以耆艾⑼,參以蓍龜,故舉無過事,慮無失計。蠻夷雖無君臣之序,亦有決疑之蔔,或以金石,或以木草。故知稽疑之事,聖人所尚,以其次乾之後,故數七也。又云「兌正西」,卯酉為天地之門,卯主始,酉主終。故鬥指卯,則萬物皆出;指酉,則萬物皆入。兌應七星之數。兌為金,主悅言,故在西方,故云「決定吉凶,分別所疑」也。

庶征⑽數八,在東北者。庶征者,眾征也,王者以及眾庶,莫不內省咎過,外察征祥,順征知機,則無禍患。不審其過,不念庶征,則禍至不悟,敗亡無日矣。有機征見者,必恭事上帝,用不為過,則降以福應。詩云「昭事上帝,聿懷多福。」如不共禦善,不畏上帝,群神乃怒,必有譴罰。數八者,次七後也。又云「艮八在東北」,艮是止義,艮為徑路。萬物大出於震,小出於艮。震為眾男之長,艮為眾男之少,故應八卦之數。艮既為止,令止惡就善也,故在東北。故云「肅敬德方,狂僭亂行」。

五福六極,數九在南方。五福:壽、富、康寧、攸好德、考終命。壽者,孝悌道德備,然後修神丹,延壽命。富者,德化所及,豐穰無闕。康寜者,國化安寜,長樂無事。攸好德者,論理比類,進善抑惡。考終命者,順時成務,可以壽命,統著善德。六極者,凶短折、疾、憂、惡、貧、弱。凶短折者,斬梟誅裂,大罪也。疾者,榜笞⑾毆擊,疾臥養視也。憂,論作望,兢朝日也。惡,髡⑿◇赭剝,戮辱⒀錮棄也。貧,償贓賦,沒財產也。弱,離邑裏,徙邊地,以戒後也。此罪罰之理居後,故數九。又云「離既在午,以為子沖,極則還反,」故離最其末,以為九宮之數。離為明,人君南面以聽政,象離之明,刑罰須明,故在南方。故云「萬物率盈實」也。

宮唯有九,不十者,八方與中央,數終於九。上配九天、九星、二十八宿;下配五嶽、四瀆⒁、九州也。九宮,經言:一主恒山,二主三江,三主太山,四主淮,五主嵩高,六主河,七主華山,八主濟,九主霍山。又:一為冀州,二為荊州,三為青州,四為徐州,五為豫州,六為雍州,七為梁州,八為兗⒂州,九為揚州。九州之名,互有改變,【禹貢】九州,卽此配,唐時名同者,以堯命禹治洪水,分九州,因而不易。故周虞有十二州,加幽並營。舜以青州越海,分齊為營州。冀州南北太遠,分衛為並州。燕以北分置幽州。殷時九州,有幽營,無青梁。周官九州,有幽並,無徐梁。漢立十二州,增交益焉。

冀州者,【釋名】云:冀州取地為名,有險易,帝王所都。【太康地記】曰:冀,近,其氣相近也。其地自太行東至碣石、王屋、底柱。【禹貢】云:冀州既載。【呂氏春秋】云:兩河之間為冀州,正北方。

荊州者,【釋名】云:荊,警也。南蠻數為寇逆,州道先強,當警備之也。其地北據荊山,南及衡山之陽。【禹貢】云:荊及衡陽惟荊州。【爾雅】云:漢南曰荊州。【呂氏】曰:荊,楚也。

青州者,【釋名】云:青,在東生也。【太康地記】曰:少陽色青,歲始事首,卽以為名。其地東北據海,西距岱。【禹貢】云:海岱惟青州。【呂氏】云:東方海隅青州,齊也。

徐州者,【釋名】曰:徐,舒也,土氣舒緩也。其地東至海,北至岱,南及淮。【禹貢】云:海岱及淮惟徐州。【呂氏】云:泗上為徐州,魯也。【爾雅】云:濟東曰徐州。

豫州者,【釋名】曰:豫,在九州之中安豫也。【太康地記】云:稟中和之氣,性理安舒。其地南據荊,北距河。【禹貢】云:荊河惟豫州。【呂氏】云:河漢之間為豫州。【爾雅】云:河南曰豫州。

雍州者,【太康地記】云:雍居西北之位,陽所不至,陰氣壅閼,取以為名。其地西據黑水,東距西河。【禹貢】云:黑水西河惟雍州。【呂氏】云:雍州,秦也。【爾雅】云:河西曰雍州。

梁州者,【太康地記】云:梁者,剛也。取西方金剛之氣,剛強以為名也。其地東據華山,西距黑水。【禹貢】曰:華陽黑水惟梁州。

兗州者,【釋名】云:取兗水為名。【太康地記】曰:辨其履信稟貞正之意也。其地東南據濟,西北距河。【禹貢】曰:濟河惟兗州。

揚州者,【釋名】云:揚州多水,水波揚也。其地北據淮,東距海。【禹貢】云:淮海惟揚州。【呂氏】曰:揚州,越也。【爾雅】曰:江南曰揚州。

今依九宮之位,冀州正北,在坎宮;荊州西南,在坤宮;青州正東,在震宮;徐州東南,在巽宮;豫州中央,在中宮;雍州西北,在乾宮;梁州正西,在兌宮;兗州東北,在艮宮;揚州正南,在離宮,其位與此解相似。太一以兗州在正北,坎位;青州在東北,艮位;徐州在正東,震位;揚州在東南,巽位;荊州在正南,離位;梁州在西南,坤位;雍州在正西,兌位;冀州在西北,乾位。此並從五行本始之氣,西北亥地,故坎水居之;東北寅地,故震木居之;西南巳地,故離火居之;西南申地,故兌金居之;乾為金,故從本金位;巽為木,故從本木位;坤艮俱土,故取地之經,居正南正北。此並依周禮職方之始位,雖宮位微移,五行氣一。此九州上對九天分,二十八宿屬焉。【淮南子】云:

中央鈞天,數五,其星角、亢、氐,韓、鄭分。鈞,極也,布極四方,亦曰「極天」。為四行主,對中宮豫州。

東方蒼天,數三,其星房、心、尾。房、心,宋分;尾,燕分。東方色青也,對震宮青州。

東北變天,數八,其星箕、斗、牛。箕,燕分;斗,吳分;牛,岱分。水之季,陰氣盡,陽始作,萬物將變,對艮宮兗州。

北方玄天,數一,其星女、虛、危、室。女,越分;虛、危,齊分;室,衛分。水色黑,故云「玄天」,對坎宮冀州。

西北幽天,數六,其星壁、奎、婁。壁,衛分;奎、婁,魯分。金之季,卽太陰幽闇也,對乾宮雍州。

西方昊天,數七,其星胃、昴、畢。胃,魯分;畢、昴,趙分。金色白,故曰「昊天」,對兌宮梁州。

西南朱天,數二,其星觜⒃、參、井。觜、參,晉分;井,秦分。居火之季,陽色朱也,對坤宮荊州。

南方炎天,數九,其星鬼、柳、星。鬼,秦分也;柳、星,周分也。火性炎上,故曰「炎天」也,對離宮揚州。

東南陽天,數四,其星張、翼、軫。張,周分;翼、軫,楚分。木之季,將卽太陽,故曰「陽天」也,對巽宮徐州。

此九天,亦屬北斗九星之數,故下對九州。

炎天數九,屬斗第一樞星,應離宮,對揚州。

變天數八,屬斗第二璿星,應艮宮,對兗州。

昊天數七,屬斗第三璣星,應兌宮,對梁州。

幽天數六,屬斗第四權星,應乾宮,對雍州。

鈞天數五,屬斗第五衡星,應中宮,對豫州。

陽天數四,屬斗第六開陽星,應巽宮,對徐州。

蒼天數三,屬斗第七瑤光星,應震宮,對青州。

朱天數二,屬斗第八星,應坤宮,對荊州。

玄天數一,屬斗第九星,應坎宮,對冀州。

屬斗第八、第九二星,陰而不見以其對陰宮也。又【郭璞易占】云:乾一、坤二、震三、巽四、坎五、離六、艮七、兌八。

占人及物數皆准此,蓋以父母男女為次也。此九宮八卦之數,故以備釋。


⑴鑿:音záo(凿),穿孔,挖掘。

⑵太一:太一,又称太乙,史载有作山名、星名、神名之解,隐指“天地未分混沌之元气”。

⑶麻枲:音má xǐ,指麻的种植、纺绩之事。

⑷稽疑:稽疑,音jī yí,用卜筮决断疑事。

⑸僭:音jiàn,超越本分,古代指地位在下的冒用在上的名义或礼仪、器物。

⑹耒耜:音lěi sì,古代一种像犁的翻土农具。耜用于起土。耒是耜上的弯木柄。也用做农具的统称。

⑺潛:音qián,潜。没入水中,而且在水下活动。喻隐藏的,秘密地。

⑻秩祿:音zhì lù,俸禄。秩,古代官职级别。

⑼耆艾:音qíài,尊长;师长。亦泛指老年人。

⑽庶征:音shù zhēng,各种徵候。

⑾笞:音chī,古代用竹板或荆条打人脊背或臀腿的刑罚。

⑿髡:音kūn,古代剃去男子头发的一种刑罚。

⒀戮辱:音lù rǔ,指杀戮污辱。

⒁四瀆:渎,音dú,水沟,小渠,亦泛指河川。四渎,古代对中国长江、黄河、淮河、济水的合称。

⒂兗:音yǎn,兗州,在今中国山东省。

⒃觜:音zī,星座,二十八宿之一。  

五行大義卷二

第四論相生

一者論相生

經云:天生一,始于北方水;地生二,始於南方火;人生三,始於東方木;時生四,始于西方金;五行生五,始於中央土。

又曰:天始生一者,因一而生天,非天生一也。故云: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地生二者,亦因二而生地,因三生人,因四生時,五行皆由一而生。數至於五,土最在後,得五而生五行也。

五行同出而異時者,出離其親,有所配偶。譬如人生,亦同元氣而生,各出一家,配為夫妻,化生子息,故五行皆相須而成也。五行同胎而異居,有先後耳。夫五行皆資陰陽氣而生,故云:濡氣生水,溫氣生火,強氣生木,剛氣生金,和氣生土。故知五行同時而起,托義相生。

傳曰:五行並起,各以名別。然五行既以名別,而更互用事,輪轉休王,故相生也。穎容云:凡五行相生,謂異類相化。如男女異姓,能至繁殖,若以水濟水,不生嘉味。

河閑獻⑴王問溫城董君曰:孝者,天之經,地之義也,何謂也?對曰:天有五行,木、火、土、金、水是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為春,春主生,夏主長養,秋主收,冬主藏。藏者,冬之所成也。是故父之所生,其子長之;父之所長,其子養之;父之所養,其子成之。不敢不致如父之意,盡為人之道也。故五行者,五常也。

【白虎通】云:

木生火者,木性溫暖,火伏其中,鑽灼而出,故木生火。

火生土者,火熱,故能焚木,木焚而成灰,灰卽土也,故火生土。

土生金者,金居石,依山津潤而生,聚土成山,山必生石,故土生金。

金生水者,少陰之氣潤澤,流津銷金,亦為水,所以山云而從潤,故金生水。

水生木者,因水潤而能生,故水生木也。【元命苞】云:陽吐陰化,故水生木也。

【春秋繁露】云:東方木。

木,農之本,司農尚仁。五穀畜積,司馬食之,故木生火。

火,本朝司馬,尚知。天時形兆未萌,昭然獨見。天下既甯,以安君臣,故火生土也。

土,君,尚信。因時之威武強禦,以成大理司徒,故土生金。

金,大理司徒,尚義。邊境安寧,寇賊不發,邑無獄訟,則安執法司寇,故金生水。

水,執法司寇,尚禮。君臣有位,長幼有序,百工維時,以成歲用,器械既成,以給司農田官,故水生木。

兩說事義雖別,而相生是同。五行各定形,唯火鑽灼方出者。火是大陽之氣,溫故乃生,鑽木出者。還寄託萬物耳,如聖人無名,能理萬物,還以萬物為名。

⑴獻:xiàn(献)。

二者論生死所

五行體別,生死之處不同。遍有十二月、十二辰而出沒。

木:受氣于申,胎於酉,養於戌,生於亥,沐浴於子,冠帶於丑,臨官于寅,王於卯,衰於辰,病於巳,死於午,葬於未。

火:受氣于亥,胎於子,養於丑,生於寅,沐浴於卯,冠帶於辰,臨官于巳,王於午,衰於未,病于申,死於酉,葬於戌。

金:受氣于寅,胎於卯,養於辰,生於巳,沐浴於午,冠帶於未,臨官于申,王於酉,衰於戌,病於亥,死於子,葬於丑。

水:受氣于巳,胎於午,養於未,生於申,沐浴於酉,冠帶於戌,臨官于亥,王於子,衰於丑,病於寅,死於卯,葬於辰。

土:受氣于亥,胎於子,養於丑,寄行於寅,生於卯,沐浴於辰,冠帶於巳,臨官于午,王於未,衰病于申,死於酉,葬於戌。戌是火墓,火是其母,母子不同葬。進行于丑,丑是金墓,金是其子,義又不合。欲還於未,未是木墓,木為土鬼,畏不敢入。進休就辰,辰是水墓,水為其妻,于義為合,遂葬於辰。昔舜葬蒼梧,二妃不從,故知合葬非古。

然季武子云:自周公已來,未之有改。詩云:穀則異室,死則同穴。蓋以敦其義合,骨肉同歸,水土共墓,正取此也。又以四季釋所理歸於斯,高堂隆以土生於未,盛於戌,壯於丑,終於辰。長為水土墓,故辰日不哭,以辰日重喪故也。袒踴之哀,豈待移日!高堂所說,蓋為浮淺。其生王意,又別是一家。

【五行書】云:土雖有寄王於火鄉,生於巳,葬於辰。然土分王四季,各有生死之所。

辰土:受氣于申酉,胎於戌,養於亥,生於子,沐浴於丑,冠帶於寅,臨官于卯,王於辰,衰病於巳,死於午,葬於未。

未土:受氣于亥子,胎於丑,養於寅,生於卯,沐浴於辰,冠帶於巳,臨官于午,王於未,衰病于申,死於酉,葬於戌。

戌土:受氣于寅卯,胎於辰,養於巳,生於午,沐浴於未,冠帶于申,臨官于酉,王於戌,衰病於亥,死於子,葬於丑。

丑土:受氣于巳午,胎於未,養于申,生於酉,沐浴於戌,冠帶於亥,臨官于子,王於丑,衰病於寅,死於卯,葬於辰。

【孝經援神契】云:五行,土出利以給天下。【龜經】云:土,木動為辰土,火動為未土,金動為戌土,水動為丑土。又云:甲乙寅卯為辰土,丙丁巳午為未土,庚辛申酉為戌土,壬癸亥子為丑土。凡五行之王,各七十二日。土居四季,季十八日。並七十二日,以明土有四方,生死不同,此蓋蔔筮所用。若論定位王相,及生死之處,皆以季夏六月為土王之時。【禮記】云:中央土在季夏之後,此則歲之半,處四時之中央。天社、地神、人鬼,又並在未,坤亦在未卦,主於土,故云「土德於未,終於丑」。【易】曰「西南得朋,東北喪朋」,此則明土王定在於未,墓定在辰也。

五行皆以父母臨官中生者,取其盛壯能生養義。唯金在火中生者,巳中有方壯之土,能生金也。金非火不革其形,故金在火位中生。又云:金生鬼中者,金父土戊己,寄治丙丁。父不能獨養,要須母也。金在南方值己火,金得火方化,金化而水生。戊己土有化生之水,則金不畏火。己含水氣,則金之繼母也。

五行皆以葬後之月而受氣者,以其死還複生,神氣不絕故也。  

三者論四時休王

休王之義,凡有三種:第一,辨五行體休王;第二,論支干休王;第三,論八卦休王。

五行體休王者:春則木王,火相,水休,金囚,土死。夏則火王,土相,木休,水囚,金死。六月則土王,金相,火休,木囚,水死。秋則金王,水相,土休,火囚,木死。冬則水王,木相,金休,土囚,火死。

支干休王者:春則甲乙寅卯王,丙丁巳午相,壬癸亥子休,庚辛申酉囚,戊己辰戌丑未死。夏則丙丁巳午王,戊己辰戌丑未相,甲乙寅卯休,壬癸亥子囚,庚辛申酉死。六月則戊己辰戌丑未王,庚辛申酉相,丙丁巳午休,甲乙寅卯囚,壬癸亥子死。秋則庚辛申酉王,壬癸亥子相,戊己辰戌丑未休,丙丁巳午囚,甲乙寅卯死。冬則壬癸亥子王,甲乙寅卯相,庚辛申酉休,戊己辰戌丑未囚,丙丁巳午死。

八卦休王者:立春艮王,震相,巽胎,離沒,坤死,兌囚,乾廢,坎休。春分震王,巽相,離胎,坤沒,兌死,乾囚,坎廢,艮休。立夏巽王,離相,坤胎,兌沒,乾死,坎囚,艮廢,震休。夏至離王,坤相,兌胎,乾沒,坎死,艮囚,震廢,巽休。立秋坤王,兌相,乾胎,坎沒,艮死,震囚,巽廢,離休。秋分兌王,乾相,坎胎,艮沒,震死,巽囚,離廢,坤休。立冬乾王,坎相,艮胎,震沒,巽死,離囚,坤廢,兌休。冬至坎王,艮相,震胎,巽沒,離死,坤囚,兌廢,乾休。其卦從八節之氣,各四十五日。

凡當王之時,皆以子為相者,以其子方壯,能助治事也。父母為休者,以其子當王,氣正盛,父母衰老不能治事。如堯老,委舜以國政也。所畏為死者,以其身王,能制殺之。所克者為囚者,以其子為相,能囚讎⑴敵也。柳世隆云:

木,王時為林園竹樹,相時為葦⑵荻草萊⑶,休時為椽柱船車,囚時為薪樵榛梗,死時為棺槨⑷朽株。

火,王時為陶冶炎光,相時為燈燭,休時為煙氣,囚時為炭燼,死時為灰。

土,王時為國邑山嶽,相時為城社丘陵,休時為田宅,囚時為牆垣,死時為糞壤。

金,王時為金玉寶器,相時為銀銅利刃,休時為鉛錫犂鋤,囚時為焦器釜鑊⑸,死時為沙礫⑹碎鐵。

水,王時為海瀆,相時為湖澤陂泉,休時為溝渠,囚時為酒漿,死時為枯池涸井。

此並王時氣盛,故為洪大之物;相時氣劣,其比漸小;休時氣衰,故複轉微之;囚時於惡,所以最下;死時棄不用,故是枯朽之類也。

趙怡云:五行之位,得其方為盛,得其所畏為終,故木畏金。

甲以女弟乙妻庚,庚得木氣,故木胎于金卿,而生於水中,盛于其方,衰於火卿,火中有生金,故終於未,至西方而木終,以金王也。

丙以女弟丁妻壬,壬得火氣,故火胎于水卿,生於木中,盛于其方,衰于金位,至北方而終,以水王也。

戊以女弟己妻甲,甲得土氣,故土胎於木卿,而生於火中,盛於其位,衰于水卿,至東方而終,以木王也。

庚以女弟辛妻丙,丙得金氣,故金胎火卿,生火位,盛于其方,衰于水卿,至東方而終,有生火也。

壬以女弟癸妻戊,戊得水氣,故水胎於土卿,生於金中,盛于其方,衰於木卿,至南方而終,有強土也。

更互相生相畏,終始不絕之義也。

⑴讎:音chóu(雠),同仇。

⑵葦:音wěi(苇),蒲苇,芦苇。

⑶萊:音lái(莱),古代指郊外轮休的田,亦指田废生草。

⑷棺槨:音guān guǒ(棺椁),材和套棺(古代套于棺外的大棺),泛指棺材。

⑸鑊:音huò(镬),古代的大锅。

⑹礫:音lì(砾),小石,碎石。  

第五論配支

支干之義,多所配合,今略論方位及配所。干不獨立,支不虛設。要須配合,以定歲月日時而用。如君臣夫婦,必配合以相成。

總而言之:從甲至癸,為陽,為干,為日;從寅至丑,為陰,為支,為辰。

別而言之:干則甲、丙、戊、庚、壬為陽,乙、丁、己、辛、癸為陰;支則寅、辰、午、申、戌、子為陽,卯、巳、未、酉、亥、丑為陰。

陽則為剛、為君、為夫、為上、為外、為表、為動、為進、為起、為仰、為前、為左、為德、為施、為開。

陰則為柔、為臣、為妻、為妾、為財、為下、為內、為裏、為止、為退、為伏、為俯、為後、為右、為刑、為藏、為閉。

陰陽所擬⑴,例多且略,大綱如此。

甲、乙、寅、卯,木也,位在東方。

丙、丁、巳、午,火也,位在南方。

戊、己、辰、戌、丑、未,土也,位在中央,分王四季,寄治丙丁。

庚、辛、申、酉,金也,位在西方。

壬、癸、亥、子,水也,位在北方。

甲為干首,子為支初。相配者,太陽之氣,動於黃泉之下,在建子之月,黃鐘之律,為氣之源,在子,故以子為先,萬物湊出。於建寅之月,皆以見形,甲屬此月,故以甲為先,而配子。見者為陽,故從干;未見者為陰,故從支。所以用甲子相配,為六旬之始。干既有十,支有十二,輪轉相配,終於癸亥,故有六十日,十日一旬,故有六旬。一旬盡一甲癸,便以甲配子盡干,至癸酉便盡干。余支有戌亥,又起甲配戌,盡干,至癸未。余支有申酉,又起甲配申,盡干,至癸巳。余支有午未,又起甲配午,盡干,至癸卯。余支有辰巳,又起甲配辰,盡干,至癸丑。余支有寅卯,又起甲配寅,盡干,至癸亥。十干有十二支相配,周畢,還從甲子起。故六甲輪轉,止六十日。

十日一旬,一旬之內,二支無配偶者,為之孤,所對沖者,為之虛。蔔筮所云「空亡」,以支孤無干,故名為空亡。亡者,無也,無干故亡。所對者全虛,故云「空」也。演算法:橫下十二支,位於四方;縱下八干,位於四方。下戊己,位於中央。若甲子旬,取甲干以配子支,如此次第相配,至戊辰,位在中央。土為四行主,不可移。故取辰支、巳支,入中央,配戊己。余悉以干就支,至戌亥,無干配之,單故為孤,辰巳之位,支干並無,故名為虛。其空亡之辰,從五行言之,如甲子旬,無戌亥,水土半空亡,以戌是土,亥是水也,不全無亥子,故云半也。甲戌旬,無申酉,為金全空亡,以金二支並無也。甲申旬,無午未,為火土半空亡,以巳午不全無也。甲午旬,無辰巳,亦然。甲辰旬,無寅卯,亦云木全空亡。甲寅旬,無子丑,亦水土半空亡。並以二支不俱無也。

兵書云:陽生甲子,不足戌亥,仍為天門;陰生甲午,不足辰巳,仍為地戶;陽界甲寅,不足子丑,仍為鬼門;陰界甲申,不足午未,仍為人門。陽盛甲辰,卯為之隔;陰興甲戌,酉為之隔。此並是六甲之空支也。

【春秋元命苞】云:地不足東南,右動終而入虛門。此明甲子,孤在戌亥,虛在辰巳也。一干一支為一日者,以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日。日行一度,故正用一干一支,以主一日也。三旬為一月者,月日行十三度四分度之一,三旬而周天也。十二月為一歲者,四時時有三月,生殺之功,備遍十二支也。一歲合三百六十日者,六六三十六,六甲之數也。六甲閑兩月之日者,以陰陽奇偶備也,陽者為奇,陰者為偶。萬物庶類,吉凶之理,以此彰矣。其支干相配,歲月日時並然。立歲之元,起於上元甲子。立月之元,起甲巳之歲,十一月甲子。立日之元,六旬起自甲子。立時之元,冬夏二至後,得甲巳之日,夜半起甲子。四事皆以甲子為首也,其上配九星,下配九州者。

【黃帝兵決】云:甲子從北斗魁第一星起,順數至庚午,在第七剛星。至辛未,還從第六星。逆數至丙子,又從第一星,順數盡六甲。

其下配九州者:

【史書】云:甲齊,乙東夷,丙楚,丁南夷,戊魏,己韓,庚秦,辛西夷,壬燕,癸北夷。

【漢書·五行志】云:甲乙,海外,日月不治;丙丁,江淮海岱;戊己,中州河濟;庚辛,華山以西;壬癸,常山以北。子,周;丑,翟;寅,楚;卯,鄭;辰,邯鄲;巳,衛;午,秦;未,中山;宋,申;齊,酉;魯,戌,越,亥,燕。

【龍首經】曰:子,齊、青州;丑,吳、越、揚州;寅,燕、幽州;卯,宋、豫州。辰,晉、兗州;巳,楚、荊州;午,周、三河;未,秦、雍州;申,蜀、益州;酉,梁州。戌,徐州;亥,衛、並州。

若地辰之位,史漢近之。星次而論,龍首為當。

其配人身:甲乙為頭,丙丁為胸脅⑵,戊己為心腹,庚辛為股,壬癸為手足;則子為頭,丑亥為胸臂,寅戌為手,卯酉為腰脅,辰申為尻肱⑶,巳未為脛⑷,午為足。此皆初為首,末為足。

配五藏也:干以甲乙為肝,丙丁為心,戊己為脾,庚辛為肺,壬癸為腎也;支以寅卯為肝,巳午為心,辰戌丑未為脾,申酉為肺,亥子為腎。此皆從五行配之。

又干以甲乙為皮毛,丙丁為爪筋,戊己為肉,庚辛為骨,壬癸為血脈也;支以寅卯為皮毛,巳午為爪筋,辰戊丑未為肉,申酉為骨,亥子為血脈也。木生在地上,故為皮毛;火有猛毅,故為爪筋;土有持載,故以為肉;金性堅剛,故為骨;水本流潤,故是血脈。並支干所配,故以備釋。

⑴擬:音nǐ,初步设计编制。

⑵脅:音xié(胁),从腋下到肋骨尽处的部分。

⑶尻肱:尻,音kāo,屁股,脊骨的末端。肱,音gōng,胳膊由肘到肩的部分。

⑷脛:音jìng,小腿,从膝盖到脚跟的一段。  

第六論五行相雜

一者論五行體雜

凡五行均布,徧在萬有,不可定守一途,今先論五行體雜。但其氣周流,隨事而用。若言不雜,水只應一,何故謂五而為六?火、金、木、土,並爾,當知生數為本,成數為雜,既有雜,故一行當體,卽有五義。

如木有曲直,此是木也。木中有火,則是火也。木堪為兵仗,有擊觸之能,卽是金也。木中有潤,卽是水也。木吐華葉子實,卽是土也。

火:外陽,卽是火也;內陰,卽是水也;能殺,卽是金也;能熟,卽是木也;能生,卽是土也。

土:能生,卽是土也;能容,卽是水也;能成,卽是木也;能防,卽是金也;含陽,卽是火也。

金:能斷,卽是金也;從革,卽是木也;含火,卽是火也;有汗,卽是水也;能生,卽是土也。

水:外陰,卽是水也;內陽,卽是火也;含養,卽是木也;潤生,卽是土也;能殺,卽是金也。

此皆以義釋一行通有五氣,就事而論義則不爾。或有,或無。

質弱者,則體相容;質堅者,則體不相容。金中無木,木中無金,金木以正相害。故水中無火,火中無水。兩法正相害,故亦無金。金中有水,木中亦有水,木中亦有火,石中亦有火。而水能生木,則木中有水。水生於金,金中有水。火生於木,木中有火。水複從金生,金中有水,水能生木。木中有火,火克于金,那得石複有火。此是火性弱,故能入堅;而水中無金,是堅不能入弱。木生於水,木中含水,金能生水,金中含水,所以水中無金木者。金木在水中,不得言水體有金木,濕潤在木石中,木石便得有水義。此亦是弱能入堅,堅不能入弱。炎州有樹,生於火中,此非火能生樹,是火不能燒樹,亦非火在樹中,乃是樹在火中。而體不相雜,無異金在水中,而不能雜水體。亦如海中陰火潛燃,此水中有火,但非水體雜火。此稍涉靈奇,亦非五行常准。又木中有火,火還燒木,此是生火方盛,故能燒木。石中有火,火不燒石,是火至金鄉,氣巳衰,故不能燒石。其以火消金者,亦取其盛,故能爍金。是不取衰火,猶如金能克木,鉛錫不能斷,此是不堅之金也。土性包含,無所不受,故土中皆備有水金木火。火非直陽氣,猶如范陽地燃,是陰也。土火不相害,雖不恒爾,不得言無。等是四行,何故獨爾?土既居地,地卽是陰。火卽是太陽之氣,故不得恒有也。

二論支干雜

支干雜者,【五行書】云:

「甲以女弟乙嫁庚為妻」,故乙中有雜金,立春木王,甲召乙還,乙懷金氣來,故仲春殺榆莢⑴白也。

「丙以女弟丁嫁壬為妻」,丁中有雜水,立夏火王,丙召丁還,丁懷水氣來,故仲夏桑椹熟黑也。

「戊以女弟己嫁甲為妻」,己中有雜木,季夏土王,戊召己還,己懷木氣來,故季夏有果實青也。

「庚以女弟辛嫁丙為妻」,辛中有雜火,立秋金王,庚召辛還,辛懷火氣來,故仲秋棗熟朱也。

「壬以女弟癸嫁戊為妻」,癸中有雜土,立冬水王,壬召癸還,癸懷土氣來,故仲冬草木皆黃也。

甲丙戊庚壬,為男剛強,故自有德不雜;乙丁己辛癸,為女柔弱,不自專,從夫,故有雜,猶出嫁之女,卽稱夫氏,歸寧之日,攜⑵子而來,氏族便雜。

【五行十雜】云「甲為木,乙為材,丙為火,丁為灰,戊為土,己為泥,庚為金,辛為爐銻⑶,壬為水,癸為濁汙」,此皆雜義也。寅卯為木,春懷火,故卯為純木,寅為雜木。巳午為火,夏懷土,故午為純火,巳為雜火。申酉為金,秋懷水,故酉為純金,申為雜金。亥子為水,冬懷木,故子為純水,亥為雜水。土居中央,分主四氣,故辰中有餘木,未中有餘火,戌中有餘金,丑中有餘水,各十二日。故四孟為懷任,生氣之所由;四仲,盛壯之所立;四季,葬送之所在。懷任及葬,皆有雜義。

⑴榆莢:音yú jiá,榆树结的果。

⑵攜:音xié(携)。

⑶銻:音tī(锑),一种金属元素,应用于化工、电工和医药上,它的合金可制铅字、轴承等。

三論方位雜

五行非直性相雜,當方亦有雜義。

東方,甲、乙、寅、卯、辰。甲,木也;乙中有雜金;寅中有生火;辰,土也;卯中有死水。

南方,丙、丁、巳、午、未。丙,火也;丁中有雜水;巳中有生金;未,土也;午中有死木。

西方,庚、辛、申、酉、戌。庚,金也;辛中有雜火;申中有生水;戌,土也;又,酉中有胎木。

北方,壬、癸、亥、子、丑。壬,水也;癸中有雜土;亥中有生木;子中有胎火;丑中有死金。

此並方別有五行也。

寅午戌,火之位也。寅中有生火,在東方;午中有王火,在南方;戌中有死火,在西方。

亥卯未,木之位也。亥中有生木,在北方;卯中有王木,在東方;未中有死木,在南方。

申子辰,水之位也。申中有生水,在西方;子中有王水,在北方;辰中有死水,在東方。

巳酉丑,金之位也。巳中有生金,在南方;酉中有王金,在西方;丑中有死金,在北方。

此一行之體,雜在三方也。未辰丑戌,土之位也。未中有王土,辰中有死土,丑中有衰土,戌中有壯土,此土體雜在四方也。趙怡言「五行相雜,如錦綺焉」,斯言當矣。

第七論德

德者,得也。有益於物,各隨所欲,無悔恡⑴,故謂之爲德也。【五行書】云「若有一德,能禳⑵百災」。凡陰陽用事,遇德爲善,謂之福德,爲有救助,萬事皆吉,災害消亡。

德有四德,三者從支干論之,一者從月氣論之。支干三種者:一曰干德、二曰支德、三曰支干合德。

干德者:甲德自在,乙德在庚,丙德自在,丁德在壬,戊德自在,己德在甲,庚德自在,辛德在丙,壬德自在,癸德在戊。此十干者,甲、丙、戊、庚、壬爲陽尊,故德自處;乙、丁、己、辛、癸爲陰卑,故配德於陽,有從夫之義,所以不自爲德。

揚子云:配日之道,正有五日。甲己爲木,丙辛爲火,戊癸爲土,乙庚爲金,丁壬爲水。陰陽之理,必相配偶,以則君臣夫婦之義。甲爲君,爲夫;己爲臣,爲妻。君位自在,臣位由君,故己德在甲、乙德在庚也,餘四皆然,陰從陽之道。

支德者:子德在巳,丑德在午,寅德在未,卯德在申,辰德在酉,巳德在戌,午德在亥,未德在子,申德在丑,酉德在寅,戌德在卯,亥德在辰。此皆以其夫生助之所也。子以巳爲德者:子,水也,以土爲夫,巳中有生土;丑以午爲德者:丑,土也,以木爲夫,午中有死木;寅以未爲德者:寅,木也,以金爲夫,未中有冠帶金;卯以申爲德者:卯,木也,以金爲夫,申中有相金;辰以酉爲德者:辰,土也,以木爲夫,酉中有胎木;巳以戌爲德者:巳,火也,以水爲夫,戌中有冠帶水;午以亥爲德者:午,火也,以水爲夫,亥中有相水;未以子爲德者:未,土也,以木爲夫,子中有沐浴木;申以丑爲德者:申,金也,以火爲夫,丑中有養火;酉以寅爲德者:酉,金也,以火爲夫,寅中有生火;戌以卯爲德者:戌,土也,以木爲夫,卯中有王木;亥以辰爲德者:亥,水也,以土爲夫,辰中有死土。

或問云:從夫之義,生者有德,能相和養,故從;死者離背,不能和從,何以死猶爲德?答曰:婦無再醮⑶,一降適人⑷,便稱夫氏,雖死猶從其族,豈得生而稱之!死便捨弃,故陰之從陽,生死常存。

支干合德者:子德在甲,丑德在辛,寅德在丙,卯德在丁,辰德在庚,巳徳在己,午德在戊,未德在辛,申德在壬,酉德在癸,戌德在庚,亥德在乙。此皆從子爲德也,謂子能扶助其母,有孝養之性,以爲德也。

凡干爲陽,支爲陰,陽體剛強自在,陰體柔順從陽。婦人有三從之禮,每無自專之義,夫死從子,故以子爲德。若有支干,各自爲德,皆從其夫。既今支干共爲德,故離其夫位,故便從子也。子德,在甲者,水爲木母故也,例皆如之。

一從月氣爲德者:德不孤立,對之以刑,德爲陽以從乾,刑爲陰以從坤。亦如人之治政,刑德兩施。德有慶賜爵賞,所以配陽;刑有殺罰削奪,所以配陰。故王者日蝕則修德,月蝕則修刑。

董仲舒 【春秋繁露】云:天道之常,一陽一陰,陽者天之德,陰者天之刑。陰陽以終歲之行,以觀天之所親任,可以見德刑之用矣。然天之任陽不任陰,好德不好刑,故陽出而積於夏,任德以歲事;陰出而積於冬,錯刑以空處也。

【太公】云:人主舉事善,則天應之以德;惡,則天應之以刑。此並陰陽相對,德不獨治,須偶之以刑也。

從乾巛⑸二卦之氣者,十詤⑹韦卦用事,自十一月而陽氣動,陰爻變,四月乾卦用事,自五月而陰氣動,陽爻變,故黃鐘蕤賓⑺,陰陽之氣始也,德刑在焉。

建子之月,坤初六爻變爲陽,復卦用事,陽氣動於黃泉之下,陰氣布在蒼天之上。爲德在室,而刑在野。

建丑之月,坤六二爻變爲陽,臨卦用事,陽氣稍出,萬物萌芽,陰氣將降,威怒已衰。爲德在堂,而刑在街。

建寅之月,坤六三爻變爲陽,泰卦用事,陽氣已達,陰氣降入,陰陽交泰,萬物抽其牙葉。爲德在庭,而刑在巷。

建卯之月,坤六四爻變爲陽,大壯卦用事,陽氣上騰乎天,陰氣下入乎地,陰陽氣交,萬物成出。德刑俱會於門。

建辰之月,坤六五爻變爲陽,夬卦用事,陽氣上達,陰氣衰微。爲德在巷,而刑在庭。

建巳之月,坤上六爻變爲陽,純陽用事,陽氣大盛,陰氣消除,萬物悅壯,無復刑殺。爲德在街,而刑在堂。

建午之月,乾初九爻變爲陰,遘卦用事,陰氣動於黃泉之下,陽氣布於蒼天之上。爲德在野,而刑在室。

建未之月,乾九二爻變爲陰,遁卦用事,陰氣稍昇,陽氣將損,萬物壯極,皆以衰老。爲德在街,而刑在堂。

建申之月,乾九三爻變爲陰,否卦用事,陽氣沈退,陰氣進昇,陰陽否隔,殺威方盛。爲德在巷,而刑在庭。

建酉之月,乾九四爻變爲陰,觀卦用事,陽氣內入,陰氣外施,陰陽合爭,萬物變衰。爲德在門,刑復會於門。

建戌之月,乾九五爻變爲陰,剝卦用事,陽氣將盡,陰氣上達,萬物枯悴,殺害盛行。爲德在庭,而刑在巷。

建亥之月,乾上九爻變爲陰,純坤復位,陽氣消除,陰氣大盛,萬物收藏,未見刑犯。爲德在堂,而刑在街。

此刑德二事,出入向趣,皆以用之,彌忘拙鑿,遇德則吉,逢刑則凶,故於此釋。


⑴悔恡:音huǐ lìn。吝,过分爱惜。悔吝,追悔顾惜,亦形容灾祸。

⑵禳:音ráng,祈祷消除灾殃、去邪除恶之祭。

⑶再醮:音zài jiào,再次结婚。古代男女婚嫁时,父母为他们举行酌酒祭神的仪式叫“醮”。后专指妇女再嫁。

⑷適人:适人,指女子出嫁。

⑸巛:音chuān,古同“川”。

⑹詤:谎。

⑺蕤賓:蕤,音ruí。蕤宾,a.中国古代音乐十二律中的第七律;b.农历五月的别称。  

第八論合

孔子曰:乾,陽也;坤,陰也。陰陽合德,五行之本,受生於天,則受成於地。稟氣於陽,定形於陰,體無偏立,故各有合。

總而言之:干爲陽,屬天;支爲地,屬陰。別而言之:干自有陰陽,甲陽、乙陰、丙陽、丁陰、戊陽、己陰、庚陽、辛陰、壬陽、癸陰;支亦自有陰陽,子陽、丑陰、寅陽、卯陰、辰陽、巳陰、午陽、未陰、申陽、酉陰、戌陽、亥陰。各象天地,而自相配合,有夫婦之道。

干合者:己爲甲妻,故甲與己合;辛爲丙妻,故丙與辛合;癸爲戊妻,故癸與戊合;乙爲庚妻,故乙與庚合;丁爲壬妻,故壬與丁合。【季氏陰陽說】曰:

木八畏庚九,故以妹乙妻庚,庚氣在秋,和以木氣,是以薺麥⑴當秋而生,所謂妻來之義。

火七畏壬六,故以妹丁妻壬,壬得火熱氣,故款冬當冬而華。

金九畏丙七,故以妹辛妻丙,丙得金氣,故首夏靡草薺麥死。故夏至之後,三庚爲伏,以畏火也。

土五畏甲八,故以妹己妻甲,土帶陰陽,合以雌嫁木,故能生物也。

水六畏土五,故以妹癸妻戊,五行相和,是其合也。

支合者:日月行次之所合也。

正月,日月會於諏訾⑵之次。諏訾,亥也,一名豕韋⑶,斗建在寅,故寅與亥合。

二月,日月會於降婁之次。降婁,戌也,斗建在卯,故卯與戌合。

三月,日月會於大梁之次。大梁,酉也,斗建在辰,故辰與酉合。

四月,日月會於實沈之次。實沈,申也,斗建在巳,故巳與申合。

五月,日月會於鶉⑷首之次。鶉首,未也,斗建在午,故午與未合。

六月,日月會於鶉火之次。鶉火,午也,斗建在未,故未與午合。

七月,日月會於鶉尾之次。鶉尾,巳也,斗建在申,故申與巳合。

八月,日月會於壽星之次。壽星,辰也,斗建在酉,故酉與辰合。

九月,日月會於大火之次。大火,卯也,斗建在戌,故戌與卯合。

十月,日月會於析木之次。析木,寅也,斗建在亥,故亥與寅合。

十一月,日月會於星紀之次。星紀,丑也,斗建在子,故子與丑合。

十二月,日月會於玄枵⑸之次。玄枵,子也,一名天鼋⑹,斗建在丑,故丑與子合。

玄枵者:玄,黑也;枵,秏⑺也,陰氣盛,故萬物始動,猶未出生,天下空虛,謂之曰秏。

星紀者:紀,統也,領萬物所終始也。

析木者:萬物始萌,分別水木也。

大火者:東方木也,心宿在卯,火出木心也。

壽星者:萬物始達,各任其命也。

鶉尾者:南方朱雀之宿,以軫尾也。

鶉火者:陽氣盛大,火星昬⑻中在七星朱鳥之處也。

鶉首者:南方之宿,其形象鳥,以井爲冠,以柳爲口也。

實沈者:陰氣沈重,降實於物也。

大梁者:強也,白露巳降,萬物堅強也。

降婁者:降,下也;婁,曲也,陰氣上侵,萬物萎曲也。

諏訾者:陰盛陽伏,萬物愁哀也。

凡陰陽相配,善惡理均,凶不全凶,吉不獨吉,吉終則凶,凶終則吉,故合不專合,復有離義。就支干配日辰,乃有五合、五離。

五合者,【河圖】云:甲寅乙卯天地合,丙寅丁卯日月合,戊寅己卯人民合,庚寅辛卯金石合,壬寅癸卯江河合。

五離者:甲申乙酉天地離,甲申丁酉日月離,戊申己酉人民離,庚申辛酉金石離,壬申癸酉江河離。

寅卯,陽之所昇,能生萬物,日常出之,月滿又出,東方少陽生長之處,物所欣會,故以爲合。

申酉,陰之所湊,肅殺之方,日月皆沒於其所,西方少陰衰老之處,物之所惡,故以爲離。

甲乙日干之首,卦屬乾坤,故比天地;丙丁陽光之盛,故方日月;戊己居中,能成萬物,故類人民;庚辛體自金石;壬癸居然江河。凡爲萬事,吉則從合,凶則從離,遇合則休,遇離則否,選日定時,卜筮之用,彌所用也。

⑴薺麥:薺(荠),音jì,指荠菜。麥(麦)。

⑵諏訾:諏,音zōu,咨询,询问。,音zī,衡量,计量。此词在这里太空某个方位的意思。下同。

⑶豕韋:豕, 音shǐ,猪。韋(韦)。

⑷鶉:音chún,鹌鹑的简称。古称羽毛无斑者为鹌,有斑者为鹑。后混称为鹌鹑。

⑸玄枵:音xuán xiāo,十二星次之一。与二十八宿相配为女、虚、危三宿,与十二辰相配为子,与占星术的分野相配为齐 。

⑹鼋:音yuán,动物名,亦称“绿团鱼”,俗称“癞头鼋”。爬行纲,鳖科。

⑺秏:音mào,古通“眊”,混乱。

⑻昬:古同“昏”。  

第九論扶抑

扶者,以輔助爲義;抑者,以止退立名。五行既成,盛衰有時,尊卑代易,故有相扶抑之義。

其相遇也,母得子爲扶,子遇母爲抑。子有孝養順助之理,所以爲扶;母有尊嚴訓制之道,所以爲抑。

相扶者,木扶水、水扶金、金扶土、土扶火、火扶木,此皆母得子;相抑者,木抑火、火抑土、土抑金、金抑水、水抑木,此皆子遇母也。

柳世隆【龜經】云:扶者壽,抑者否;扶者起,抑者止;扶者仰,抑者俛⑴;扶者進,抑者退;扶者行,抑者停;扶者吉,抑者凶。就此又須消息:凡父母有氣爲真,父母無氣爲宗廟鬼神,有氣爲兒子福助,無氣爲財帛功德。所以扶者爲善,抑者爲惡。生王之時,則爲有氣;死沒之時,則是無氣。有氣無氣,復有二種:若遇合德,雖抑非害;若逢刑剋,爲凶更重之。

問曰:母之於子,訓制之道,謂之爲凶,此未可解,尊嚴訓制,教以義方,欲其成人,何爲反惡?

答曰:前解巳有二種:若遇一德合,雖抑非害,有氣爲真父母。此是欲其成人,雖然當訓之時,於子交不遂心,亦是留礙,況逢刑剋?舜之至孝,尚大杖則逃,王祥扣冰⑵,孟宗泣筍⑶,此豈是義方之教!無氣爲鬼神者,鬼神之來,多欲爲祟,禱請祈求,及可致福,非否抑而何?

問曰:解云「有氣爲父母.無氣爲鬼神」者,此亦有疑。夫鬼神雖居幽微,猶是有物,精靈感通,禍福斯應。若云無者,宗廟享祀,何所依憑?

答曰:所言有無者,正論生死。生則形存爲有,死則氣散爲無,不語幽微,何足疑也?

問曰:若如此解,死則爲無,無何所慮,而能爲抑?

答曰:鬼神雖無形質可見,而有善惡可求,故能爲抑。

問曰:若能爲抑,便是有義?

答曰:就抑則有,語形則無。今解無也,就氣而論,非是全無。但無王相之氣,而有死沒之氣,王相氣來則吉,死沒氣來則凶。所言無氣者,無王相氣耳。

 

⑴俛:音fǔ,同“俯”。屈身,低头。

⑵王祥扣冰:

王祥是晋朝的人,年少的时候母亲就过世了。他的继母姓朱很不慈爱,对王祥非常不好。屡次在他父亲面前说王祥的坏话,破坏他跟父亲的父子关系。王祥不但受尽了委屈,后母还对他百般的挑剔刁难,甚至叫他做一些没有办法做的事情。王祥非但没有和后母作对,反而对后母更好,更加的敬爱,希望能化解后母对他的作法,所以对后母就更加的孝顺。

后母朱氏很喜欢吃新鲜的活鱼,所以就命王祥去抓鱼。可是当时时值严冬,所有的江河全部都冻结了,哪里还有鱼呢?但王祥为了满足母亲的愿望,还是顶著严寒来到河边,可河面早已冰封,如何抓鱼?王祥想了想脱掉衣服,开始在冰上凿洞,希望鱼能出现。冰天雪地的,如今的我们出门都要穿著羽绒服,可王祥为了孝敬后母,却连身上本来单薄的衣服都脱掉了。双唇变紫了,浑身颤抖。

我们想一想,平常为人子女的,母亲叫洗一双筷子、洗一个碗,可能都不愿意做。叫扫个地,可能也会不高兴。但后母如此难做难为的要求,王祥都毫无怨言,一心只祈求能捕到一条半条鱼,带回去奉养他的母亲。这么纯厚的孝心,怎么不会感动这些鱼儿?

所以就在这个时候,冰突然自己裂开,竟然有两条鲤鱼跃了出来,王祥非常高兴,就拿回家烹调好给母亲吃。

此外,后母还要求王祥捕黄雀烤给她吃。我们想一想这是多么困难的事情。捕捉又大费周折。然而皇天不负苦心人,竟然有好多的黄雀飞到王祥的帐篷里头。让王祥顺利的抓到黄雀。

他的后母不仅仅如此的要求王祥。更过分的是:家里有棵果树,在果实成熟快要落地时,她吩咐王祥守著树,不可以让一棵果子掉在地上。我们都知道果树会结满树的果实,而且果实成熟后会自然的落地。而后母要王祥保证一棵果实都不落地,这简直是在鸡蛋里挑石头啊。然而王祥没有和后母大吵大闹。而是每到风雨,别人都在家里避雨玩耍时,王祥却穿梭在风雨中奔向果树,抱著树哭泣著,祈求这些果实不要掉落下来。

一个人在如此的环境中,是什么力量能支撑他这样生活下去?这是值得我们省思的,没有什么力量,唯有一个“孝”字,孝可以产生如此大的力量。所以王祥即使面对这么恶劣的环境,他依然能安然的度过。
王祥他有一颗至诚的孝心,实在是非常难能可贵。后母在王祥如此的孝敬之下,也很惭愧,最终受到了感化,对王祥也同亲生儿子一般对待了。

⑶孟宗泣筍:筍,音sǔn,同笋。古有孟宗,自幼勤奋好学,为人忠诚诚信,为官勤政爱民。一日老母得病,思食竹笋,时值寒冬,甚难寻觅。孟宗无计可施,走进竹林,抱竹长泣,孝感天地,此时土地裂缝长出数茎嫩笋,孟速取回作羹奉母,食后病愈,此举被世人传为美谈,并称此笋为“孟宗笋”。

第十論相尅

五行雖爲君臣父子,生王不同,逐忌相尅。尅者,制罰爲義,以其力強能制弱,故木尅土、土尅水、水剋火、火尅金、金尅木。

【白虎通】云:木尅土者,專勝散;土尅水者,實勝虛;水尅火者,衆勝寡;火尅金者,精勝堅;金尅木者,剛勝柔。

【春秋.繁露】云:木者,農也,農人不順如叛,司徒誅其率正矣,故金勝木;火者,本朝有讒邪,熒惑其君,法則誅之,故水勝火;土者,君大奢侈,過度失禮,民叛之窮,故木勝土;金者,司徒弱,不能使衆,則司馬誅之,故火勝金;水者,執法阿黨不平,則司寇誅之,故土勝水。

勝者爲君、爲夫、爲官、爲吏、爲鬼,負者爲臣、爲妻、爲財。君以威嚴尊高,夫以德義隆重,官以能有賞伐,吏以刑法裁斷,鬼以尅殺病喪,並爲勝者也;臣以畏伏其上,妻以敬從其夫,財以休彼制用,並爲負者。凡上尅下爲顺,下尅上爲剝,喻如君有刑臣之法,臣無犯君之義,父有訓子之道,子無教父之方也。所以上之尅下,順理而行,下之尅上,乖理而尅,故【白虎通】云「陽爲君,陰爲臣」。

水以太陰之氣,制太陽之火;金以少陰之氣,制少陽之木,喻如失道之君,若殷湯放桀,周武伐紂,此皆誅有罪也。凡卜筮,得其所尅者凶,得所受制者吉。

五行之道,子能拯父之難,故金往尅木,火復其讎,火既消金,水雪其恥。然當衰氣者,反爲王者所制,如鼎鑊中水,爲火所煎。【白虎通】云:火熱水冷,有溫水,無寒火何,明臣可爲君,君不可爲臣。火煎水爲湯者,不改其形,但變其名也;水滅火爲炭者,形名俱盡也,亦如君被廢而不存,臣有罪而退職也。

五行相尅,木穿土不毀,火燒金不毀者,皆陽氣仁,好生故也。金伐木犯,水滅火犯者,陰氣貪,好殺故也。至如山崩川竭,木石爲災,天火下流,人火上燎,水旱鬲并,風霜爲害,此並失政於人。天地作譴,爲五行相沴者,乖沴不和之義,以其氣衝相沴,不名尅也。沴,亦廢也,於木則南宮極震,於水則三川竭,於火則宮室災,於金則九鼎震,於土則齊楚山崩。木金水火俱沴土者,地動分拆是也。故五行氣衝,而有六沴,大概如斯。  

第十一論刑

夫刑者,殺罰爲名,自是刑於不義,非故相刑也。五行各在一方,寒暑推移,應時而動,不失其節,各不犯,各無應獨受刑者,但須用之不嚴而治,不可弃而不用,故皆還相刑。如以金治金,則成其器;以人治人,則成國政。

【呂氏春秋】云「刑罰不可偃於國,笞怒不可廢於家」,故五刑之屬三千,莫不本乎五行。

【周書】曰:因五行相尅,而作五刑,墨、劓、剕、宮、大辟是也。火能變金色,故墨以變其肉;金能尅木,故剕以去其骨節;木能尅土,故劓以去其鼻;土能塞水,故宮以斷其淫泆;水能滅火,故大辟以絕其生命。至於漢文,去其肉刑,代之以鞭笞,其後梟斬流絞之徒,並不越其五數。【尚書】云:流宥五刑。又,五流相去各五百里,鞭笞之數,起自於十,積而至百,亦依十干之數。

【尚書.刑德攷】云:大辟象天刑,罰贖之數三千,應天地人。日辰支干之刑,亦有三種,故天地人之刑,其揆一也。三種者:一、支自相刑;二、支刑在干;三、干刑在支。

支自相刑者:子刑在卯、卯刑在子、丑刑在戌、戌刑在未、未刑在丑、寅刑在巳、巳刑在申、申刑在寅、辰午酉亥各自刑。【漢書.翼奉奏事】云:木落歸本,故亥、卯、未,木之位,刑在北方,亥自刑,卯刑在子,未刑在丑;水流向末,故申、子、辰,水之位,刑在東方,申刑在寅,子刑在卯,辰自刑;金剛火強,各還其鄕,故巳、酉、丑,金之位,刑在西方,巳刑在申,酉自刑,丑刑在戌;寅、午、戌,火之位,刑在南方,寅刑在巳,午自刑,戌刑在未。

干刑支者:寅刑在庚,卯刑在辛,辰刑在甲,巳刑在癸,午刑在壬,未刑在乙,申刑在丙,酉刑在丁,戌刑在甲,亥刑在己,子刑在戊,丑刑在乙。

支刑干者:甲刑在申,乙刑在酉,丙刑在子,丁刑在亥,戊刑在寅,己刑在卯,庚刑在午,辛刑在巳,壬刑在辰戊,癸刑在丑未。此並以所勝爲刑也。凡卜筮所用,遇刑非善,然所求之事,非刑不獲。【史蘇龜經】云:當成不成,視兆相刑。

又問云:六合是吉,而巳申相尅者何?答曰:金帶水生火中,火爲金鬼,水爲火鬼,金共水生火中,則是鬼母子身。申是金位,兼復懷水,巳是火位,復有生金,還相讎,故以爲刑也。然刑有上下,寅刑在巳者,巳爲刑上,寅爲刑下。餘例悉爾。故兵書云:刑上風來,坐者急起,行者急住,卽此謂也。云三刑者,如寅刑在巳,巳刑在申,寅日申時,巳上起風,或巳上見妖,謂之三刑也。他亦效此。別有從氣爲刑,與德相對者,已從前解,故不重釋。

第十二論害

相害者,逆行相逢於十二辰,兩兩相害,名爲六害。戌與酉、亥與申、子與未、丑與午、寅與巳、卯與辰,是六害也,是殺傷之義。

今此六害,或是君臣父子,或是夫妻,理不應害。【孝經】云:不愛其親,而愛他人者,謂之悖德,既違其慈愛之性,故有怒戮之理。五行所惡,其在破衝,今之相害,以與破衝合,故父失其慈,子違其孝,妻不敬順,夫弃和同,並合讎忿,理成相害。至如命待熊蹯,飢探雀,重耳外奔,申生賜盡,河內則夫婦相殘,塞外則君臣殺奪,此豈非害乎?

辰卯爲害者,卯與戌合,戌破於辰,辰土爲卯木妻,戌辰爲讎。卯與戌合,便是棄辰;與酉合,酉衝破卯。辰爲卯妻,酉爲卯讎,辰與酉合,酉能尅卯,婦姦外夫,殺本夫之象也

巳與申合,申衝於寅,巳爲寅子,申能尅寅,巳與申合,子有逆行。

丑午相害者,丑與子合,子衝破午,午與未合,未破於丑,亦是父子相害義也。

未子相害者,未與午合,午衝破子,未土爲君,子水爲臣,午火爲子水之財,君以財害臣之象也。子與丑合,丑破於未,丑又是土,子與丑合,欲引外君,共害其主,此則臣有逃亡之象也。

申亥相害者,亥與寅合,寅衝於申,申與巳合,巳衝於亥,亦是父子相害義也。

夫相生不必相生,相害不必相害。猶如火能燒物,遂有炎洲之火,而不能燒物;水能潤長,洪潦暴至,亦使草樹芸黃,此是相生反相害,相害反相生者。鑽木出火,而雲雨掣電,相因而有,此是相害反相生也。水本害火,膏油漬注,燈火益明,亦是相害反相生也。

陰陽五行,萬物所存,吉凶之應,各以其類言之。或吉中有凶,凶中有吉。凶則視其所救,吉則觀其所害。凶而有救,不至於禍;吉而有害,不及於慶。純凶則禍大,純吉則福深。如丑午相害,以子衝破午,子有王水,此爲純凶。未破於丑,丑有欲相之木,能制未土,爲有救也。未子相害,午衝破於子,子是王水,水制午火,爲凶中有吉。子與丑合,丑土反制子水,卽是吉中有凶。生害之義例皆如斯。

第十三論衝破

衝破者,以其氣相格對也。衝氣爲輕,破氣爲重,支干各自相對,故各有衝破也。

干衝破者:甲庚衝破、乙辛衝破、丙壬衝破、丁癸衝破。戊壬、甲戌、乙己,亦衝破。此皆對衝破,亦本體相尅,彌爲重也。

支衝破者:子午衝破、丑未衝破、寅申衝破、卯酉衝破、辰戌衝破、巳亥衝破,此亦取相對,其輕重皆以死生言之。

四孟有生而無死,直衝而不破;四季有死而無生,直破而無衝;四仲死生俱興,故並有衝破。

四孟有生無死,直有衝無破者:寅有生火、巳有生金、申有生水、亥有生木也。

四仲死生俱有者:卯有王木死水、午有王火死木、酉有王金死火、子有王水死金。

四季有死而無生者:辰有死水、未有死木、戌有死火、丑有死金。死氣則重,故能破;生氣則輕,故相衝。

又復甲往向庚爲衡,庚往向甲爲破,以強者制弱也。其衝破,皆以對位抗衝最爲不善。又,互向對衝之地,我當在庚,令敵居甲,以強制弱故也。問曰:沴氣是相衝而爲,今解衝破,而不喚爲沴,此未可解?答曰:五行相沴,因事變重,非是常然。有罰則見,無災則止。今之所解,直是支干之位,常自格對,剛柔相衝,非問變異,寜得稱爾矣。  

第十四論雜配

第一論配五色

【左氏傳.子産】曰:發爲五色。

【蔡伯喈】云:通眼者爲五色。

【黃帝素問】曰:草性有五,章爲五色者:東方木爲蒼色,萬物發生,夷柔之色也;南方火爲赤色,以象盛陽炎燄之狀也;中央土黃色,黃者,地之色也,故曰「天玄而地黃」;西方金色白,秋爲殺氣,白露爲霜,白者,喪之象也;北方水色黑,遠望黯然,陰闇之象也。溟海淼邈,玄闇無窮,水爲太陰之物,故陰闇也。

【孝經.援神契】言:土之精黄,木之精青,火之精赤,金之精白,水之精黑。

【春秋.考異郵】云:北狄之氣生幽都,色黑,如群畜穹閭;南夷之氣生交趾,色赤,聚隅,如旛旗鳥類;東夷之氣生萊柞,色蒼,搔撽布散,如林木;西夷之氣生沙丘,色白,鋒積,如刀刃之浮;中央土會色黃,如城郭之形,黃氣四塞,土精舒。此五者爲正色,其變色亦五。

【穎子嚴.春秋釋例】曰:經有赤狄、白狄,然則東青、北黑、中黃,皆正色也。

土戊畏於木,故以妹己妻甲,以黃入於青,故東方閒色綠也。詩云「綠兮衣兮」,刺閑色亂正色也。

金庚畏於火,故以妹辛妻於丙,以白入於赤,故南方閑色紅。【論語.鄕黨】曰「紅紫不以爲褻服」。

木甲畏於金,故以妹乙妻庚,以青入於白,故西方閑色縹也。

火丙畏於水,故以妹丁妻壬,以赤入於黑,故北方閑色紫也。孔子曰「惡紫之奪朱也」。

水壬畏於土,故以妹癸妻戊,以黑入於黄,故中央閑色驪黄。

【五行書】云:甲爲青、己爲綠、丙爲赤、辛爲紅、庚爲白、乙爲縹、壬爲黑、丁爲紫、戊爲黃、癸爲驪黃,此皆夫爲本色,妻爲雜色也。

【柳世隆】云:八卦各有其色。震爲青、離爲赤、兌爲白、坎为黑,此皆當方正色;乾爲紫、艮爲红、巽爲綠、坤爲黄,此並閑色也。坤取未土之正色。

【甲乙經】云:青如翠羽、黑如烏羽、赤如雞冠、黃如蟹腹、白如豕膏,此五色爲生氣見;青如草滋、黑如水苔、黃如枳實、赤如衃血、白如枯骨,此五色爲死氣見。

【相經】曰:青氣初來,如麥生;盛王之時,如樹葉青;欲去之時,如水上苔。赤氣初來,如赭柱;盛王之時,如朱丹;欲去之時,如乾血。黃氣初來,如蠶吐絲;盛王之時,如博基;欲去之時,如枯葉。白氣初來之時,如璽璧;盛王之時,如粉上光;欲去之時,如鮮錢。黑氣初來之時,如死馬肝;盛王之時,如漆光;欲去之時,如苔垢。

【禮記】曰:君子縗絰,則有哀色;端冕,則有敬色;甲冑,則有不可犯之色。

【大戴禮】云:孔子曰「君子有三色焉。顯然怡樂,鐘鼓之色;意氣沈靜,憂喪之色;忿然競動,兵革之色。」

【大戴禮.觀人篇】云:人有五性,喜、怒、欲、懼、憂。喜氣內畜,雖欲隱,陽喜必見,四氣皆然。五氣誠在乎中,發形於外,人情不可隱也。喜色猶然以出,怒色怫然以侮,欲色◇然以愉,懼色薄然以下,憂悲之色,瞿然以靜。盛智必有難盡之色,盛仁必有可尊之色,盛勇必有難懾之色,盛忠必有可親之色,誠潔必有難汙之色,慤真必有可信之色,其質色皓然。固以安,偽色蔓然;亂以煩,夫喜色則黃、怒色則赤、憂色則青、喪色則白、哀色則黑。此皆五常之色,動于五藏,而見于外,隨其善惡盛衰之應也。君子所觀,故於此釋。

第二論配聲音

【子産】曰:章爲五聲。

【蔡伯喈】云:通於耳者爲聲。青作角聲、白作商聲、黑作羽聲、赤作徵聲、黃作宮聲。

【律歷志】云:角者,觸也,陽氣蠢動,萬物觸地而生也。徵者,祉也,萬物大盛蕃祉也。宮者,中也,居中央,暢四方,唱始施生,爲四聲之經。商者,章也,物成章明也。羽者,宇也,物藏聚萃,宇覆之也。

【樂緯】云:春氣和,則角聲調;夏氣和,則徵聲調;季夏氣和,則宮聲調;秋氣和,則商聲調;冬氣和,則羽聲調。

【樂記】曰:宮爲君,故宮亂則荒,其君驕。商爲臣,商亂則陂,其臣壞。徵爲事,徵亂則哀,其事勤。羽爲物,羽亂則危,其財匱。角爲民,角亂則憂,其民怨。五者不亂,則天下和平,無弊敗之音。

【素問】云:木音角,在聲爲呼;火音徴,在聲爲笑;土音宮,在聲爲歌;金音商,在聲爲哭;水音羽,在聲爲呻。

【樂記】曰:樂者,音之所由生,其本在人心之感於物。是故哀心感者,其聲噍以殺;樂心感者,其聲嘽以緩;喜心感者,其聲發以散;怒心感者,其聲粗以厲;貞心感者,其聲直以廉;愛心感者,其聲和以婉。六者,非性也,感於物而後動,審聲以知音,審音以知樂,審樂以知政,而治道備矣。故詩序曰「聲成文謂之音」,治世之音安以樂,其政和。亂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國之音哀以思,其民困。

【大戴禮.觀人篇】云:誠在其中,必見諸外。以其見,占其隱;以其細,占其大。聲象其實,氣初生物,物生有聲。聲有剛柔清濁,好惡咸發於聲。故心氣嘩誕者,其聲流散;心氣順信者,其聲順節。心氣鄙戾者,其聲腥醜;心氣寬柔者,其聲溫和。故聖人聽其聲,觀其色,知其善惡。夫獨發者謂之聲,合和者謂之音。毛詩序云「聲成文謂之音」,故因五聲而有八音。

【樂緯】云「物以三成,以五立」,三與五如八,故音以八。八音:金、石、絲、竹、土、木、匏、革,以發宫、商、角、徵、羽也。金爲鍾、石爲磬、絲爲絃、竹爲管、土爲塤、木爲柷圄、匏爲笙、革爲鼓,鼓主震、笙主巽、柷圄主乾、塤主艮、管主坎、絃主離、磬主坤、鍾主兌。

【樂緯.汁圖徵篇】云:

坎主冬至。宮者,君之象,人有君,然後萬物成。氣有黃鍾之宫,然後萬物調,所以始正天下也,能與天地同儀。神明合德者,則七始八終,各得其宜。而天子穆穆,四方取始,故樂用管。

艮主立春。陽氣始出,言雷動百里,聖人授民田,亦不過百畝,此天地之分,黃鍾之度九,而調八音。故聖人以九頃成八家,上農夫食九口,中者七口,下者五口,是爲富者不足以奢,貧者無飢餒之憂。三年餘一年之蓄,九年餘三年之蓄,此黃鍾之所成,以消息之和,故樂用塤。

震主春分。天地陰陽分均,故聖王法承天,以立五均。五均者,六律調五聲之均也,音至衆也。聲不過五,物至蕃也。均不過五,爲富者慮貧,強者不侵弱,智者不詐愚,市無二價,萬物同均。四時當得,公家有餘,恩及天下,與天地同徳,故樂用鼓。

巽主立夏。自萬物長短各有差,故聖王法承天,以法授事焉,尊卑各有等。於士則義讓有禮,君臣有差,上下皆次,治道行,故樂用笙。

離主夏至。陽始下陰,又成物,故聖王法承天,以法授衣服制度。所以明禮義,顯貴賤,明燭其徳,率之以度,則女功有差,男行有禮,故樂用絃。

坤主立秋。陽氣方入,陰氣用事,昆蟲首穴欲蟄,故聖王法之,授宮室度量,又章制有宜,大小有法,貴賤有差,上下有順,故樂用磬。

兌主秋分。天地萬物人功皆以定,故聖王法承天,以定爵祿,爵祿者不過其能。宮爲君,商爲臣。商,章也,言臣章明君之功徳,尊卑有位,位有物,物有宜,功成者爵賞,功敗者刑罰,故樂用鍾。

乾主立冬。陰陽終而復始,萬物死而復蘇,故聖王法承天,以制刑法,誅一動千,殺一感萬,使死者不恨,生者不怨,故樂用柷梧。

【國語】曰:瓦絲琴瑟尚宮,鍾金尚羽,石尚角,匏竹尚徵,革木尚商。呂以和樂,律以平聲。金石以動之,絲竹以行之,歌以詠之,匏以宣之,瓦以贊之,革木以節之,物得其常曰「樂」,所奪曰「擊」,相保曰「和」,細大不踰曰「平」,瓦絲皆大也,故尚宮,子母相應之道。鍾金尚羽,亦然。

石尚角者:石,金也,與角爲牝杜相和之義。匏,土也;竹,木也。尚徵,亦子母相應也。革木俱角。尚商,亦以牝杜相和也。宮聲,和以舒,其和博以柔,動脾;商聲散以明,其和溫以虛,動肺;角聲防以約,其和靜以清,動肝;徵聲敗以疾,其和平以均,動心;羽聲疾以虛,其和短以散,動腎。

【黃帝兵決】云:兩敵相當,使人去敵營一百二十步,以管注耳聽之。

聞隆隆如車,如雷,如鼓聲者,宮也,其將寬和有信。

聞金石相和,轟轟擊攻,如鍾磬霹靂聲者,商也,其將威怒好殺,宜數忿之。

聞如奔馬炎炮掣裂聲者,徵也,其將猛烈勇敢,難與爭鋒。

聞肅肅習習,如動樹木,如人呼愁愁聲者,角也,其將仁恕不可欺。

聞滔滔如流水揚波,激氣相笑聲者,羽也,其將貪冒多姧謀。

審此五音,以知敵性,候風之聲,亦皆如之。此並論音聲之狀,故以備釋。  

第三論配氣味

【子産】云:氣爲五味。

【鄭玄】云:通口者爲五味,通鼻者爲五臭。

【禮記.月令】云:春之日,其味酸,其臭羶,木之臭味也。【說文】云:羶者,羊臭。春物氣與羊相類,木所以酸者,象東方萬物之生。酸者,鑽也,言萬物鑽地而出生,五味得酸乃達也。【元命苞】云:酸之言端也,氣始生,專心自端也。

【禮記】云:夏之日,其味苦,其臭焦。火所以苦者,南方主長養也。苦者,所以長養之。五味須苦,乃以養之。【元命苞】云:苦者,勤苦乃能養也。方言,苦,快也。臭焦者,陽氣蒸動,燎火之氣也。【許慎】云:焦者,火燒物,有焦燃之氣,夏氣同也。

【禮記】云:季夏之日,其味甘,其臭香。土味所以甘者,中央中和也,甘美也。【元命苞】云:甘者,食常言安其味也。甘味爲五味之主,猶土之和成於四行也。臭香者,土之氣香爲主也。【許慎】云:土得其中和之氣,故香也。

【禮記】云:秋之日,其臭腥,其味辛,西方殺氣腥也。【許慎】云:未熟之氣腥也,西方金之氣象此。味辛者,物得辛乃萎殺也。亦云:故新之辛也,故物皆盡,新物已成,故云新。【元命苞】云:陰害故辛,殺義故辛刺,陰氣使其然也。

【禮記】云:冬之日,其味醎,其臭朽。朽者,水之氣也,若有若無,言氣微也。亦云:水者,受垢濁,故其臭腐朽也。【許慎】云:朽爛之氣,北方氣同此。其味醎者,北方物醎,所以堅之也,猶五味得醎乃堅也。【許慎】云:醎者,銜也。【元命苞】云:醎者,鎌。鎌,清也。至寒之氣,故使其清而醎。

【鄭玄】云:五味醯酸、酒苦、蜜甘、薑辛、鹽醎。

【黃帝甲乙經】言:穀則米甘、麻酸、大豆醎、麥苦、黍辛。一云:稻米辛、菓則棗甘、李酸、栗醎、杏苦、桃辛。菜則葵甘、韮酸、藿醎、薤苦、蔥辛。畜則牛甘、犬酸、彘醎、羊苦、雞辛。

【本草】云:石則玉甘、金辛、雄黃苦、會青酸、赤石脂醎。草則茯苓甘、桂心辛、天門冬苦、五味子酸、玄參醎。蟲則蜚零甘、蚿◇辛、蛇蚺苦、伊威酸、蜥蜴醎。

藥食之物例多,且舉大略配五味。

如此,皆是五行氣所生,氣有偏,故其味則別。總而言之:

五穀則芒以配木,散以配火,房以配金,莢以配水,萃以配土。芒,大小麥之屬;散,糜黍之屬;房,胡麻之屬;莢,大小豆之屬;萃,稷粟之屬。芒者,取其鋒芒纖長,象木生出地,如鋒芒也。散,舒也,象火氣溫暖,物舒散也。房,方也,象金裁割,體方正也。莢,狹也,象水流長而狹也。萃,聚也,象萬物皆聚於土,乃爲用也。

五菓則子以配木,核以配火,皮以配金,殼以配水,房以配土。子,棃◇之屬;核,桃李之屬;皮,柑橘之屬;殼,胡桃栗之屬;房,蒲陶之屬。子取其含潤,如木生光潤,子實茂盛。核取其在肉內不堪食,如火陰在內,無所堪容。皮取其厚急,如金氣衰老,物至西方而急縮也。殼取其肉在內堪食,如水陽在內,堪能容納也。房取其結聚如土,物皆聚也。

此則總論穀菓,以配五味,則略如前釋。

【月令】云:

春食麥與羊。麥有孚甲,故屬木。羊火畜,春氣猶寒,以此安性。

夏食菽與雞。菽有孚甲而堅,合於水。雞屬木畜,故爲熱時所食。

中央食稷與牛。稷是穀之長,牛是土畜,以其甘和,故象於時。

秋食麻與犬。麻屬金,犬亦金畜,故從秋也。

冬食黍與豕。黍舒散屬火,豕水畜,兼其水火,以爲冬食。

此之五食,義有不同。春猶寒,食溫。夏方熱,食寒。此意可解者,甘味和,故隨時適用,此亦可解。秋冬兩食,此應宜熱,所以不熱,其故何也?若依蔡邕解,直云「食味相宜」,則無復疑,若依鄭解,則誠未盡。今廣鄭言:少陽、太陽,其氣舒散;少陰、太陰,其氣斂閉。故河上公解老子言「躁氣在上,陽氣伏於下,所以故寒;靜氣在上,陰氣伏於下,所以故熱」,人體陰陽,義亦如是。春夏舒散,陽氣開發,宜以溫食,用和陰氣;秋冬閉斂,陽氣在內,宜用寒食,以調陽氣。冬兼水火,又異於秋,正以藏閉之時,事甚於秋,故均以水火也。今又取甲乙,以並鄭義,微有乖張。

甲乙以羊麥俱苦,皆是火味,鄭玄云「羊火畜,同以麥屬木」,此是取其孚甲之形,用溫還同。

甲乙以菽醎雞辛,【鄭玄】云「菽合水同,雞屬木異」,此取其將旦而鳴,近寅木故。又,振羽翼,有陽性也,則是酉鳥屬金爲實。

甲乙以麻犬俱酸,鄭以麻犬俱金,酸是木味,用調金氣,以少陽之氣味,調少陰之氣,理則可通。金還調金,恐乖和適。

甲乙以黍辛彘醎,【鄭玄】云「彘合水同,黍屬火異」,此言黍色赤性熱,故以爲火,若依鄭意,以如前解,若以甲乙明堂月令之意。夏食合冷者,欲令調炎暑鬱毒之氣;冬食亦寒者,去藏中伏熱。春寒用溫,二意不殊,秋以少陽和於少陰,爲有殺氣,故以生味相補,鄭全乖越。

【周禮.天官】云:凡和,春多酸,夏多苦,秋多辛,冬多醎,調以滑甘。解有兩家。一云:宜從時氣,春食須多酸,夏食須多苦。一云:多者,過也。春食過酸,宜減其醎味,食過苦宜減其酸味,是以後句云「調以滑甘」。今依前解,四時之味,各隨時氣所當,故逐時醎苦酸辛,養體之宜。土既居中,總戴四財,是以四時味兼,須甘味以調之。又云:會膳食之所宜。牛宜稌,稌稻也;羊宜黍,豕宜稷;犬宜梁,鳥宜麥;魚宜菰,菰,彫胡也。凡君子之食,恆放焉。凡藥,酸養骨,苦養氣,甘養肉,辛養筋,醎養脈,此並相扶之義。

【河圖】云:人食無極醎,使腎氣盛、心氣衰,令人發狂、喜衂、吐血、心神不定;無極辛,使肺氣盛、肝氣衰,令人懦怯悲愁、目盲、髮白;無極甘,使脾氣盛、腎氣衰,令人癡淫泄精、腰背痛、利膿血;無極苦,使心氣盛、肺氣衰,令人果敢輕死、欬逆、胸滿;無極酸,使肝氣盛、脾氣衰,令人穀不消化、喑聾癥固。此五藏相制尅之義。

【黃帝養生經】云:酸入肝、辛葎任、苦入心、甘入脾、醎入腎。病在筋,無食酸;病在氣、無食辛;病在骨、無食醎;病在血、無食苦;病在肉、無食甘。口嗜而飲食之,不可多也,必自賊也,故名「五賊」。又云:肝病禁辛、心病禁醎、脾病禁酸、肺病禁苦、腎病禁甘,此皆所惡之味,故禁。又云:肺病宜食糯米飯、牛肉、棗、葵;心病宜食麥、羊肉、杏、薤;腎病宜食大豆、黃黍、彘肉、藿;肝病宜食麻、犬肉、李、韭;脾病宜食雞肉、桃、黍、葱。此五宜食者。肝心腎三藏實,故各以其本味補之;脾肺虛,故以其子母相養者也。

【春秋潛潭巴】云:五味生五藏者,醎生肝、酸生心、苦生脾、甘生肺、辛生腎。

【養生經】云:肝色青,宜食醎,稻米、牛肉、棗;心色赤,宜食酢,犬肉、李;肺色白,宜食甘,麥、羊肉、杏;脾色黃,宜食苦,大豆、豕肉、粟;腎色黑,宜食辛,黍、雞肉。此五食,皆以所生能養其子也。又云:五味之入口也,各有所走,各有所病。酸走筋,多食之令人癃;醎走血,多食之令人渴;辛走氣,多食之令人洞心;苦走骨,多食之令人攣;甘走皮,多食之令人惡心。辛散、酸收、甘緩、苦堅、醎濡。五穀爲養,五菓爲助,五畜爲益,氣味合而服之,隨四時,五藏所宜也。又云:人黃色宜甘、青色宜酸、黑色宜醎、赤色宜苦、白色宜辛,此皆依本體所宜。

【家語】曰:食水者,善游能寒;食土者,無心不息;食木者,多力不治;食草者,善走而愚;食桑者,有緒爲蛾;食肉者,勇敢;食氣者,神明而壽;食穀者,惠巧;不食者,不死而神。此皆氣味之類,故附而述之。

五味所解,例多不舉,語經所明可解者如此。

第四論配藏府

藏府者,由五行六氣而成也。藏則有五,稟自五行,爲五性;府則有六,因乎六氣,是曰六情。情性及氣,別於後解,今論藏府所配合義。

五藏者,肝、心、脾、肺、腎也;六府者,大腸、小腸、膽、胃、三焦、膀胱也。肝以配木、心以配火、脾以配土、肺以配金、腎以配水,膀胱爲陽、小腸爲陰、膽爲風、大腸爲雨、三焦爲晦、胃爲明。故【杜子春秋醫和】云:陰淫寒疾,陽淫熱疾,風淫末疾,末,四支也。雨淫腹疾,晦淫惑疾,明淫心疾。

夫藏者,以其藏於形體之內,故稱爲藏。亦能藏受五氣,故名爲藏。府者,以其傳流受納,謂之曰府。【白虎通】云:肝之爲言扞也,肺之爲言費也,情動得序也;心之爲言任也,任於思也;腎之爲言寫也,以竅寫;脾之爲言辨也,所以積精稟氣。【元命苞】云:脾者,弁也,心得之而貴,肝得之而興,肺得之而大,腎得之以化。

肝仁、肺義、心禮、腎智、脾信。

肝所以仁者何?肝,木之精,仁者好生。東方者,陽也。萬物始生,故肝象木,色青而有柔。

肺所以義者何?肺,金之精,義者能斷。西方殺,成萬物,故肺象金,色白而有剛。

心所以禮者何?心者,火之精,南方尊陽在上,卑陰在下,禮有尊卑,故心象火,色赤而光。

腎所以智者何?腎水之精,智者進而不止,無所疑惑,水亦進而不惑,故腎象水,色黑,水陰,故腎雙。

脾所以信者何?脾,土之精,土主信,任養萬物爲之象,生物無所私,信之至也,故脾象土,色黄。

【翼奉】云:肝性静,甲己主之;心性躁,丙辛主之;脾性力,戊癸主之;肺性堅,乙庚主之;腎性敬,丁壬主之。

【許慎.五經異義】【尚書.夏侯歐陽説】云「肝木、心火、脾土、肺金、腎水」,此與前同。古文【尚晝】説云「脾木、肺火、心土、肝金」,此四藏不同。案【禮記.月令】云「春祭以脾、夏祭以肺、季夏祭以心、秋祭以肝、冬祭以腎」,皆五時自相得,則古尚書是也。鄭玄駁曰:此文異事乖,未察其本意。月令五祭,皆言先,無言後者。凡言先,有後之辭。春祀戶,其祭也,先脾後腎;夏祀竃,其祭也,先肺後心肝;季夏祀中霤,其祭也,先心後肺;秋祀門,其祭也,先肝後心肺;冬祀行,其祭也,先腎後脾。凡此之義,以四時之位,五藏之上下次之耳。冬位在後,而腎在下;夏位在前,而肺在上。春位小前,故祭先脾;秋位小却,故祭先肝。肝腎脾俱在鬲下,肺心俱在鬲上,祭者必三,故有先後焉,此義不與行氣同也。

八十一問云:五藏俱等,心肺獨在鬲上何?對曰:心主氣、肺主血,血行脈中、氣行脈外,相随上下,故曰「營衛」,故令心肺在鬲上也。

【甲乙經】云:黄帝問岐伯曰:人有五藏,藏有五變。肝爲牡藏,其色青,其時春,其日甲乙;心爲牡藏,其色赤,其時夏,其日丙丁;脾爲牝藏,其色黄,其時季夏,其日戊己;肺爲牝藏,其色白,其時秋,其日庚辛;腎爲牝藏,其色黑,其時冬,其日壬癸。

【素問】曰:肝者,魂之所居,陰中之小陽,故通春氣。心者,生之本,神之所處爲陽,中之大陽,故通夏氣。脾者,倉廪之本,名曰「興化」,能化糟粕,轉味,出入至陰之類,故通土氣。肺者,氣之本,魄之所處,陽中之少陰,故通秋氣。腎者,主蟄,封藏之本,精之所處,陰中之太陰,故通冬氣。又云:春無食肝,夏無食心,季夏無食脾,秋無食肺,冬無食腎。【周禮.疾醫】掌養萬人之疾病者,以肝爲木、心爲火、脾爲土、肺爲金、腎爲水,則疾多瘳,反其術,則死。【月令.中霤之禮】以陰陽遂退爲次,【白虎通】及【素問】醫治之書,用行實爲驗,故其所配是也。

【白虎通】又云:木所以浮、金所以沈者何?子生於母義。肝以沈、肺以浮何?有知者尊其母也。一説云:甲木畏金,以乙妻庚,受庚之化,木法其本,直甲故浮;肝法其化,直乙故沈。庚金畏火,以辛妻丙,受丙之化,金法其本,直庚故沈;肺法其化,直辛故浮。

【河上公注老子】云:肝藏魂、肺藏魄、心藏神、腎藏精、脾藏志,五藏盡傷,則五神去矣。

【道經義】云:魂居肝、魄在肺、神處心、精藏腎、志託脾,此與【素問】同。魂爲木氣、神爲火氣、志爲土氣、魄爲金氣、精爲水氣,魂通於目、神通於舌、志通於口、魄通於鼻、精通於耳。

【甲乙經】云:鼻爲肺之官、目爲肝之官、口脣爲脾之官、舌爲心之官、耳爲腎之官。故肺病,喘息、鼻張;肝病,目閉、眥青;脾病,口脣、黄乾;心病,舌卷短、颜赤;腎病,權與颜黑黄、耳聾。此名「五官」,相書亦名「五候」,以鼻人中爲一官,主心,餘並同。候者以五藏善恶色出五官,可占候吉凶也。鼻人中,猶是口之分也。

【孝經.援神契】云:肝仁,故目視;肺義,故鼻候;心禮,故耳司;腎信,故竅寫;脾智,故口誨。

【元命苞】曰:目,肝使,肝氣仁而外照。

【管子】曰:脾發爲鼻、肝發爲目、腎發爲耳、肺發爲口、心發爲下竅。道家【太平經】云:肝神不在,目無光明;心神不在,脣青白;肺神不在,鼻不通;腎神不在,耳聾;脾神不在,舌不知甘味。

又一說云:目主肝、耳主腎、鼻主心、舌主脾、口主肺,肝腎二藏,諸經並同。

肝主目者:肝,木藏也,木是陽,東方顯明之地,眼目亦光顯照了,故通乎目。道家【太式經】云:天曰洞視,主目,目主肝。天,陽也。肝亦陽,目精明,亦陽,目光顯見,兼有常法,如日陽精無缺而明也。

腎主耳者:腎,水藏。水,陰也。北方陰暗之地,耳能聽聲,聲是陰微之象,故通乎耳。【太式經】曰:地曰洞聽,主耳,耳主腎。地,陰也。耳法虛,則納聲;水主虚,陰主虛,陰主幽,陰聲又非恒,如月盈虛也。

脾心肺三藏及候,各有異說。

甲乙以鼻應肺,道家以鼻應心,管子以鼻應脾。甲乙應肺者:鼻以空虛納氣,肺亦虛而受氣,故也。道家鼻主心者:陽也,【老子經】云「天以五行,氣從鼻入,藏於心」,鼻以空通出入息,高象天,故與天通,而氣藏於心也。管子以脾是土,鼻在面之中,故爲其候。

甲乙以脾應口,道家以肺應口,與管子同。甲乙以脾應口者:口是出納之門,脾爲受盛之所,口能論說,脾能消化,故以相通。道家以肺應口者:肺,金也,金能斷割,口有牙齒,亦能決斷,是金象也。管子之意,恐亦然也。

甲乙以舌應心,道家以舌應脾,管子以心應下竅。甲乙以舌應心者:凡資身養命,莫過五味,辨了識知,莫過乎心,五味之入,猶舌知之,萬事是非,猶心鑒之,心欲有所陳,舌必言之,故心應以舌。道家以舌應脾者:脾者,陰也,【老子經】云「地飴人以五味,從口入,藏於胃,舌之所納,則有津實」,地體既是質實,品味皆地所産,故舌與地通也。管子心應下竅者:以心能分别善恶,故通下竅,除滓穢也。

五藏候在五官,口舌二官,共在一處,餘不共者。口是脾候,脾,土也;舌是心候,心,火也。共處者,土寄治於火鄕也。舌在口內者,火於五行不常見也,須之則有,不用則隱,如舌在口內,開口卽見,閉口則藏。又,心爲身之主,貴故在內也。土王四季,故曰四合也。【甲乙】、【素問】是診候之書,故從行實而辨。【道經】、【管子】各以一家之趣。

六府者,【河圖】云:肺合大腸,大腸爲傳道之府;心合小腸,小腸爲受盛之府;肝合膽,膽爲中精之府;脾合胃,胃爲五穀之府;腎合膀胱,膀胱爲津液之府;三焦孤立,爲中瀆之府。【甲乙】、【素問】說同。

大腸爲傳道之府者:肺通於鼻,鼻出入氣。大腸,傳道五穀氣之道,故爲其府。

小腸爲受盛之府者:心通於舌,舌進五味,小腸納之,故爲受盛之府也。

膽爲中精府者:肝通於目,目是精明之物,又精神之主,故曰「爲中精府」也。

胃爲五穀府者:脾通於口,口入五穀,而胃受之,故爲其府。

膀胱爲津液之府者:腎是水藏,膀胱空虚受水,水清氣則爲津液,濁氣則爲涕唾,故以爲其府。

三焦爲中瀆府者:五藏各合一府,三焦獨無所合,故曰「孤立」,處五藏之中,通上下行氣,故爲中瀆府也。

五藏而有六府,亦如六氣因五行生也,又如五性生六情也。【素問】云:皮應大腸,其榮毛,主心;脈應小腸,其榮色,主腎;筋應膽,其榮爪,主肺;肉應胃,其榮脣,主肝;腠理毫毛應三焦膀胱,其榮髪,主脾。

皮應大腸,其榮毛、主心者:心是身之君,皮是身之城郭,毛是身之羽衞,大腸是氣之道路也,故並相通。心是火藏,大腸是金府,故以配焉,丙辛之所主也。

脈應小腸,其榮色、主腎者:腎,水也,脈是血之溝渠,通流水。氣色是人之光采,血氣若盛,則容色壯悦;血氣若衰,則容顏枯悴。腎爲水藏,小腸既受盛容著水氣,又是火府,故以配之,丁壬所主也。

筋應膽,其榮爪、主肺者:筋是皮內之剛強也,爪是皮外之剛利也。肺是金藏,膽有剛精之性,又是木府,故以相配,乙庚所主也。

肉應胃,其榮脣、主肝者:胃能消化五穀精氣爲肉,五穀從口而入,故榮潤在脣。肝是木之藏,仁而能生,胃是土府,故以相配,甲己所主也。

腠理毫毛應三焦膀胱,其榮髪、主脾者:毫毛因藉津潤,腠理本自開通。脾,受資味之所,因資味而得津潤開通,因津潤開通而生毛髮,書云「髮是血之餘」,脾是土之藏。三焦、膀胱,並爲水之府,故以相配,戊癸所主也。

脾配二府,餘四藏各配一府者:脾是土藏,土爲君道,君卽陽也,陽數一,故藏不二也。三焦、膀胱,並是水府,水爲臣道,臣卽陰也,陰數偶,故府有二也。

【管子】曰:脾生骨、腎生筋、肺生革、心生肉、肝生爪髮。

【元命苞】云:肝生筋、脾生骨者:脾,土也。土能生木,骨是身之本,如木立於地上,能成屋室,故脾生之。腎生筋者:筋是骨之經絡,脈以流注,筋以相連節,並通血氣,腎水故生之。肺生革者:肺,金也。金能裁斷,革亦限斷,故肺生之。心生肉者:心,火也。肉是身之土地,故心生之。肝生爪髮者:肝,木也。爪是骨之餘,髮是血之餘,皆水木之氣,故肝生之。【元命苞】云:以肝生筋,亦木氣之義,筋有枝條,象於木也。

【河圖】云:仁慈惠施者,肝之精,悲哀過度,則傷肝,肝傷,則令目視芒芒。禮操列真,心之精,喜怒激切,傷心,心傷,則疾衂吐逆。和厚篤信者,脾之精,縱逸貪嗜,則傷脾,脾傷,則畜積不化,致否結之疾。義惠剛斷,肺之精,患憂憤勃,則傷肺,肺傷,則致欬逆失音。智辨謀略,腎之精,勞欲憤滿,則傷腎,腎傷,則喪精損命。此豈直違五常而損年命,亦破六情以亡國家也。至如桀、紂兩帝,並貪縱而喪其邦;梁、竇二臣,亦皆奢逸而傾其家。雖彭子以色延命,齊王因怒袪病,如此異轍,皆有調節之宜,節之則四大獲安,縱之則五藏成患。

【素問】云:肝者,爲將軍之官,謀慮出焉。心者,爲君主之官,神明出焉。脾者,倉廩之官,五味出焉。肺者,相傅之官,節出焉。腎者,作強之官,伎巧出焉。

肝者,爲將軍之官、謀慮出者:木性仁,仁者必能深思遠慮,恒欲利安萬物。將軍爲行兵之主,必以謀慮爲先,故【兵書】曰「兵以仁舉,則無不從,得之以仁分,則無不從悅」,又曰「將無謀則士卒憂,將無慮則士卒去」,故肝爲將軍,出謀慮也。

心爲主守之官、神明出者:火,南方,陽光輝,人君之象。神爲身之君,如君南向以治。易以離爲火,居太陽之位,人君之象,人之運動,情性之作,莫不由心,故爲主守之官、神明所出也。

脾爲倉廩之官、五味出者:萬物生則出土,死亦歸之。五穀之入,脾以受之,故五味之出,亦由於此也。

肺爲相傅之官、治節出者:金能裁斷,相傅之任,明於治道,上下順教,皆有禮節。肺於五藏,亦治節所生。樂緯云「商者,章也。臣章明君德,以齊上下,相傅賢所由也」。

腎爲作強之官、伎巧出者:水性是智,智必多能,故有伎巧,功則自強不息也。【八十一問】曰「藏各有一,腎獨兩者,何也?左者腎,右者命門。命門者,精神之所會也」。【河圖】云:肝心出左,脾肺出右。腎與命門,並出尺部,此脈候也。問曰:前解云「腎陰故雙」,今言左腎右命門,此豈不自乖張乎?答曰:命門與腎,名異形同,水藏則體質不殊,故雙,主陰數,爲名,則左右兩别,故各有所主。猶如三焦、膀胱,俱是水府,不妨两號。

【老子經】及【素問】云:心藏神者,神以神明照了爲義,言心能明了萬事,神是身之君,象火,已如前解。腎藏精者,精以精靈叡智爲稱,亦是精智氣,腎水智巧,故精藏焉。脾藏志者,脾土主總四行,多所趣向,志以心願趣向爲目,故藏於脾。肝藏魂者,魂以運動爲名,肝是少陽,陽性運動,木性仁,故魂亦主善,故藏於肝焉。肺藏魄者,魄以相著爲,肺爲少陰,陰性恬静,金主殺,魄又主惡,故以藏之。五藏所主,乃以神、精、志、魂、魄五種,就陰陽論,唯有二別:陽曰魂、陰曰魄。

【河上公章句】云:五氣清微,爲精神、聽明、音聲。五性,其鬼曰魂,魂者,雄也,主出入於鼻,與天通。五味濁溽,爲形骸、骨肉、血脈。六情,其鬼曰魄,魄者,雌也,出入於口,與地通。

【家語】曰『宰我問孔子曰「聞鬼神之名,而不知其所謂?」,孔子曰「人生有氣,魂氣者,神之盛也,魄氣者,鬼之盛也,人生有死,死必歸土,此謂之鬼。魂氣歸乎天,此謂之神。,合鬼與神而享之,教之至也」』。骨肉斃乎下,化爲野土,其氣發揚乎上,此神之著也。聖人因人物之情,而明命鬼神,以爲民,則燔燎羶薌,所以報氣也。薦黍稷,修肺肝,加以鬱暢,所以報魄也。

【漢書.五行志】云:人命終而形藏,精神散越,聖人爲之宗廟,以收魂氣,春秋祭祀,以修孝道。

【尸子】曰:鬼,歸也,古者謂死人爲歸人。

【淮南子】曰:人精神者,天之有也;骸骨者,地之有也。精氣入其門,而骸骨反其根。又云:天氣爲魂,地氣爲魄。

【禮記.郊特牲】云:凡祭慎諸此,魂氣歸乎天,形魄歸乎地,故祭求諸陰陽之義。故氣之清者曰「神」,卽陽魂也;氣之濁者曰「鬼」,卽陰魄也。

延陵季子,葬其子於嬴博之間云:骨肉歸乎土,命也,魂氣無不之。

【越記】云:王問范子曰「寡人聞失其魂魄者死,得其魂魄者生也,物皆有之,将人乎?」,范蠡對曰「魄者,囊也;魂者,生氣之源」。又云:魂者,生氣之精;魄者,死氣之舍。

【韓詩】云:溱洧有二水,三月上巳,鄭國常於此水上招魂續魄。

【左傅】昭二十五年,宋公讌,使叔孫昭子右坐,語相泣。樂祁子曰「今君與叔孫皆死乎?心之精爽,是謂魂魄;魂魄去之,何以能久?」此並明人身有魂魄二别。

【老子經】云:魂藏肝,魄藏肺者,魂既屬天,天氣爲陽,陽主善,尚左,居肝,在東方,木位;魄既屬地,地氣爲陰,陰主惡,尚右,故居肺,在西方,金位。

【老子】云「吉事尚左,凶事尚右」,亦云「五氣藏於心,五味藏於胃者」。此論氣,則是陽,以藏受之,心爲火藏,陽氣所處;味則是陰,以府受之,胃爲五穀之府,味之所處。心主精神,胃主受納,不乖魂魄陰陽之理。

又云:魂有三、魄有七者,陽數奇,陰數偶。奇數始於一,一则元氣,魂雖是陽,非曰始元。一後次三,故魂數三。又云:因天地二氣合而生人,人又一氣,三材各一氣,故魂有三。陰數二,二亦陰之始,魄雖是陰,又非元始,次二後四。陰不孤立,必資於陽,就魂之三,合而成七。

又一解云:魂在東方,取震數三,魄居西方,取兑數七,三魂七魄,合而爲十,是應天五行,地五行,兩五合爲十,共成人也。五是天五氣,地五味也。

【春秋緯】云:人感十而生,故十月方生也。又云:魂有五,魄有六者,此乃道家三皇經。藏神爲五魂,府神爲六魄,亦五行六氣之義也。魄,人之本,既配府藏,故释之。【甲乙】云:魂屬精,魄屬神。

第五論五常

五常者,仁、義、禮、智、信也。行之終久,恒不可闕,故名爲「常」,亦云「五德」。以此常行,能成其德,故云「五德」。而此五德,配於五行。

【鄭玄注.禮記.中庸篇】云:木神則仁,金神則義,火神則禮,水神則信,土神則智。【詩緯】等説亦同。【毛公傳】説及【京房】等説,皆以土爲信,水爲智。

【漢書.天文志】云:

歲星於人:五常,仁也;五事,貌也。仁虧貌失,逆春令,傷木氣,罰見歲星。

熒惑於人:五常,禮也;五事,視也。禮虧視失,逆夏令,傷火氣,罰見熒惑。

太白於人:五常,義也;五事,言也。義虧言失,逆秋令,傷金氣,罰見太白。

辰星於人:五常,智也;五事,聽也。智虧聽失,逆冬令,傷水氣,罰見辰星。

鎮星於人:五常,信也;五事,思也。仁義禮智,以信爲主,貌言視聽,以思爲正,四事皆失。鎮星乃爲之動,按【毛公】及【京房】、【漢史】,皆以土爲信,可謂其當所以然者。

夫五常之義:仁者以惻隱爲體,博施以爲用;禮者以分别爲體,踐法以爲用;智者以了智爲體,明睿以爲用;義者以合義爲體,裁斷以爲用;信者以不欺爲體,附實以爲用。

其於五行:則木有覆冒滋繁,是其惻隱博施也;火有滅暗昭明,是其分别踐法也;水有含潤流通,是其了智明睿也;金有堅剛利刃,是其合義裁斷也;土有持載含容,以時生萬物,是其附實不欺也。

【鄭玄】及【詩緯 】,以土爲智者,以能了萬事,莫過於智;能生萬物,莫過於土,故以爲智。水爲信者,水之有潮,依期而至,故以水爲信。此理寘證狹、於義乖也。

其於五經:則仁以配【易】,其位東方;【禮】以配火,其位南方;義以配【傳】,其位西方;智以配【詩】,其位北方;信以配【尚書】,其位中央。

【易】配東方仁者:易是創制之書,包括萬有,有變易之義。東方,四時之始,仁化能生,易故就新。又帝出震始作八卦,故以配仁。

【禮】配南方者:禮能齊上下之法,別貴賤之差,君臣父子,莫不以禮節之。如火能成就五味,明照萬物,故以南方配禮。

【傳】配西方義者:春秋是魯史,褒貶得失,是時,王道既衰,諸侯力爭,戰伐之事,靡不書之,合義者褒,失德者貶。如金以義斷,裁制萬物,故以配義。

【詩】配北方智者:詩言其志,以爲風刺,有陰微之辭,和潤人情,動鬼神,感天地,以善惡之事,吟咏於聲樂,使聞者有益於行,作者無咎於身。如水潛流,無所不潤,故以智配。

【尚書】配中央信者:此是上古之書,傳述帝王之言,信誓之事,靡不存焉,可宗尚。故如土有信,以時生物,四時所宗,故以信配。

經,卽常也,亦云「由」也,亦云「法」也。述經由事,故云「由」也;理可法則,故云「法」也。常爲訓典,故卽常也。然經體既爲常法,其當體各備五常,事有所專,但以一方爲主,未論文義,故不備説。五常之行,由經而明,故以配釋。  

第六論五事

五事者,【尚書.洪範】云「敬用五事」,蓋以人事配五行也。一曰貌,以配木;二曰言,以配金;三曰視,以配火;四曰聽,以配水;五曰思,以配土。【尙書.洪範】曰:貌曰恭、言曰從、視曰明、聽曰聰、思曰叡,恭作肅、從作乂、明作哲、聰作謀、叡作聖。

貌曰恭者,天子之恭曰穆穆,上恭肅則下敬矣。孔子曰「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又曰:在體曰恭,加於人;施於事,曰敬。貌之不恭,是謂不肅。肅,敬也。夫洪範所陳五事,貌爲首者,於易,貌爲震,震爲木,木可觀也,故經列三德,而服爲其上。詩云:敬慎威儀,惟人之則。有威而可畏,謂之威;有儀而可象,謂之儀。君有威儀,其臣畏而愛之,則而象之,故能長有其國。臣有威儀,故能長守其職。君子在位可畏,施舍可愛,進退可度,周旋可則,容止可觀,作事可法,德行可象,聲氣可樂,動作有文,言語有章,以臨其下,謂之威儀。孔子曰:正其衣冠,尊其瞻視,儼然人望而畏之,不亦威而不猛。又曰:不嚴以莅之,則人不敬,故失威儀之節,怠慢驕恣,謂之狂。狂則下不肅矣,下不敬,則上無威,夫不敬其君,不從其政,則陰氣勝。陰氣勝,則水象至,故曰「厥罰常雨」。雨,則飢寒至。飢寒至,則上下不相信,大臣姦軌,民爲寇盜,民多被刑,則其服妖。服妖者,輕剛漂泆,暴慢之服,以象風氣之化也。

言者,於易之道曰兌。兌曰口,言之象,人君言出令行,則從。故易曰「悅以使民」,民忘其勞,悅以犯難;民忘其死,是以明君薄斂而厚祿。賞宜從重,罰宜從輕,則順民心,故其教不肅而成,其政不嚴而治,此得民心。民心得,則衆歸之。衆歸之,則民死沒且不忘之,況乎從其令也?若君失衆心,政令不從,亢陽自消,群陰不附。而下畏君之重刑,則陽氣勝。陽氣勝則旱,故曰「厥罰常暘」。常暘,則飢貧。飢貧,不足。不足,不敢正言,則先發於歌謠之口也。氣逆則惡言至,蟲蝗生,皆口事也。

視者,南方目之象,視曰「明」,明以知人爲本。於易爲離,離爲火,爲目。夫視不明,微弱不知所信,必長伺黨仇親同類。如此,賢者不進。賢者不進,則不肖者不退。不肖者不退,則犯上者不誅,無罪者橫罰,百職廢壞,庶事滯塞,教政舒緩,故曰「厥罰常燠」。燠則冬氣泄。冬氣泄,則不塞,春夏氣錯,疾疫起矣。犯上者不誅,則草犯霜而不死,貪取百姓之財,則蝗螟亦食人之食矣。此皆視之所象也。

聽者在耳。耳者,於易坎也。古者聖王有進善之旌,敢諫之鼓,謀於蒭蕘,所以博延而廣聽也。人君不好謀,則下莫敢言。下莫敢言,則上無所聞。上無所聞,則不聽。不聽者,由不謀政事,故曰:不聽,無所聞知庶事,擁屈怨在心口。喜怒不節,故曰「急」也。夫寒者急物,冬物皆枯急。枯急,故曰「厥罰常寒」。常寒,則不生百穀。不生百穀,則民貧窮矣。故妖生於耳,以類相動,則有鼓妖、聲音之類。坎爲彘,耳氣傷,有彘禍,水色黑,有黑交,此皆聽也。

思者,心爲五事之主,猶土體爲五行主也,於易爲坤。八正之氣,亦起於八風。風者,四時之主,思心得,謂之「容」。容者,能容畜臣子,故謂之聖也。思心不得,四者皆失,則不能容畜臣子,故曰「思心不容」,是謂不聖,過在霿亂失紀。故風者,於易巽也,在三月、四月,純陽。而治於陽,則爲陰;於陰,則爲陽。大臣之象,君既霿亂,則大臣專恣。大臣專恣,而陰氣盛。陰氣盛,則應,故「厥罰常風」。陰氣多者,陰而不雨,其甚也。常陰、暗者,苞承於心,心氣傷,則爲暗妖。易曰「坤爲牛」,坤土也,土氣傷,則牛多死。又曰「土爲內事」,內事亂,則有華孽,此皆思之事也。

五事所感,其例甚多,略舉如此。

第十五論律呂

春秋【元命苞】云「律之爲言率也」,【續漢書】云「律,術也」,【律書】云:呂,序也。序述四時之氣,定十二月之位也。陰陽各六,合有十二。陽六爲律,陰六爲呂。

律六者:黃鍾、大蔟、姑洗、蕤賓、夷則、無射也。

呂六者:林鐘、南呂、應鐘、大呂、夾鐘、仲呂也。

【史記】云:律曆者,天所以運五行八正之氣,成熟萬物也。【帝王世紀】云:黃帝使伶倫於大夏之西,崑崙之陰,取竹解谷,其竅厚均者,斷兩節閒吹之,以爲黃鐘之管,以象鳳鳴,雌雄各六,以定律呂,以分星次。

【伶洲鳩】曰:律,所以立均出度也。故云:紀以三,平以六,成以十二。天之道也,此六中之元。古之神瞽,考中聲而量之,以制度律,均鐘,故名「黃鐘」,所以宣養六氣。二曰「太蔟」,所以金奏,乃贊陽出滯。三曰「姑洗」,所以修潔百物,考神納賓。四曰「蕤賓」,所以安靜神人,獻酬交酢。五曰「夷則」,所以詠歌九則,平民無貳。六曰「無射」,所以宣布哲人之令德,示民軌儀,爲之六閒,以揚沈伏而黜散越。

元閒大呂,助宣物也;二閒夾鐘,出四隟之細;三間中呂,宣中氣也;四閒林鐘,和展百事,俾莫不任肅純恪也;五閒南呂,贊陽秀也;六間應鐘,均利器用,俾應復也。律呂不易,無姦物也。

【三禮義宗】云:律者,法也。言陽氣施生,各有其法。呂者,助也。助陽成功。一云:律,帥也。帥導陽氣,使之通達也。呂者,侶也。以對於陽,與之爲侶。亦呂距也。謂陰陽之氣,有時相距。明陽出則陰除,陰昇則陽損,故有相距之意。

【續漢書】云:陽以圜爲形,其性動;陰以方爲節,其性静。動者數三,靜者數二。以陽生陰而倍之,以陰生陽半之,皆以三而一。陽生陰曰「下生」,陰生陽曰「上生」,皆參天兩地,圓蓋方覆,六偶承奇之道也。

【淮南子】云:數始於一,一而不能生,故分爲陰。陰陽合而生萬物,故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故三月爲一時,所以祭有三飯,喪有三踊,兵有三令,皆以三爲節。

三三如九,故黃鐘之律九寸,而宮音調,因而以九之,九九八十一,黃鐘之數立焉。

黃鐘之氣在子,十一月建焉,其辰在星紀,下生林鐘。

林鐘之數五十四,氣在未,六月建焉,其辰鶉火,上生大蔟。

大蔟之數七十二,氣在寅,正月建焉,其辰諏訾,下生南呂。

南呂之數四十八,氣在酉,八月建焉,其辰壽星,上生姑洗。

姑洗之數六十四,氣在辰,三月建焉,其辰大梁,下生應鐘。

應鐘之數四十二,氣在亥,十月建焉,其辰析木,上生蕤賓。

蕤賓之數五十六,氣在午,五月建焉,其辰鶉首,上生大呂。

大呂之數七十六,氣在丑,十二月建焉,其辰玄枵,下生夷則。

夷則之數五十一,氣在申,七月建焉,其辰鶉尾,上生夾鐘。

夾鐘之數六十八,氣在卯,二月建焉,其辰降婁,下生無射。

無射之數四十五,氣在戌,九月建焉,其辰大火,上生中呂。

中呂之數六十,氣在巳,四月建焉,其辰實沈,辰之與建,交錯爲表裏,卽其合。

然相生以乾坤六體爲之,黃鐘初九,下生林鐘;初六,又上生大蔟。

【樂緯】云:黃鐘中宮,數八十一。以天一地二人三之數,以增減律,成五音。中和之氣,增治上生,減治下生。上生者三分益一,下生者三分減一。益者,以四乘之,以三除之;減者,以二乘之,以三除之。

【三禮義宗】云:凡黃鐘之管,本長九寸。所以九者,陽數之極也。數之所起,起自於三,三才天地人之道合成數,故曰三才。是以天地人各有三數,陽得兼三,故稱九。陰但兼二,故稱六,以陽得氣兼三,故因而三之,三三如九。故陽數九爲極,所以管用九寸,以度陽氣。陽氣應時而發,此自然神驗者也,又上生大蔟;九二,又下生南呂;六二,又上生姑洗;九三,又下生應鐘;六三,又上生蕤賓;九四,又下生大呂;六四,又上生夷則;九五,又下生夾鐘;六五,又上生無射;上九,又下生中呂;上六,所以同位象夫妻,異位象母子,所謂律娶妻而呂生子者也。

【白虎通】曰:黃鐘何?黃,中和之氣;鐘者,動也。言陽於黃泉之下動萬物也。【淮南子】云:黃,土色;鐘者,氣之所動。黃鐘爲君,冬至得之。【三禮義宗】云:鐘,應也。言陽氣潛動於黃泉之下,應養萬物,萌牙欲出。

大呂:大者,太也;呂者,距也。言陽氣欲出,陰距難也。【淮南子】云:呂者,旅也,旅而去也。【三禮義宗】云:呂,助也。十二月陽方生長,陰氣助之,生育之功,其道廣大也,故一云:呂者,侶也。與陽爲侶,對生萬物。

大蔟:言萬物始大,湊地而出也。【淮南子】云:萬物蔟而未出也。【三禮義宗】云:蔟者,湊之義也。正月之時,萬物始大,蔟地而出。

夾鐘者:言萬物孚甲種類而出也。【淮南子】云:種始夾也。【三禮義宗】云:夾者,佐也。二月之中,物未盡出,陰佐陽氣,應時而出。一云:夾者,俠也。言萬物爲孚甲所俠,至此方解,鐘應而出。

姑洗者:姑者,古也;洗者,鮮也。萬物去故就新,莫不鮮明也。【淮南子】云:姑洗,陳去而新來也。【三禮義宗】云:姑者,枯也,洗濯之義。三月物生新潔,洗除其枯也。

中呂者:萬物當中皆出也。【淮南子】云:中,宛也。【三禮義宗】云:呂者,距難之義。言陰欲出,陽氣在於中距執之。一云:呂者,四月之時,陽氣盛長,陰助功微,故云爾。

蕤賓者:蕤,下也;賓,敬也。言陽氣下降,故敬之也。【淮南子】云:蕤賓,安而服也。【三禮義宗】云:蕤者,垂下之義;賓者,敬也。五月陽氣下降,陰氣始起,共相賓敬。

林鐘者:林,衆也,萬物成熟,種類衆多也。【淮南子】云:林鐘,引而止之也。【三禮義宗】云:林,茂盛也。六月之中,物皆盛茂,聚積於野,故爲林也。

夷則者:夷,傷也;則,法也。言萬物始傷,被刑法也。【淮南子】云:夷則,易其則也。【三禮義宗】云:夷,平也;則,法也。七月,萬物將成,平均結實,皆有法則德吉也。

南呂者:南,任也。言陽氣有任生孳長也。【淮南子】云:南呂者,任苞大也。【三禮義宗】云:南,任也。八月之中,物皆含秀,有懷任之象,助成功之義。

無射者:射,終也。言萬物隨陽而終,當復隨陰而起,無終已也。【淮南子】云:無射者,人之無厭也。【三禮義宗】云:射,厭也,厭惡之義。九月物皆成實,無可厭惡。

應鐘者:言萬物應時而鐘下藏也。【淮南子】云:應其所鐘。【三禮義宗】云:十月之時,歲功皆成,陰氣之用,應陽之功,收而聚積,故云鐘也。亦云:應者,應和之義。言此時將復應陽氣而動於下也。

【樂緯】云:黃鐘爲宮、林鐘爲徵、大簇爲商、南呂爲羽、姑洗爲角。應鐘爲變宮,蕤賓爲變徵,以次配之,五音備矣。

黃鐘下生林鐘,故林鐘爲徵,次黃鐘。

林鐘上生大簇,故大簇爲商,次林鐘。

大簇下生南呂,故南呂爲羽,次大簇。

南呂上生姑洗,故姑洗爲角,次南呂。

姑洗下生應鐘,故應鐘爲變宮,次姑洗。

應鐘上生蕤賓,故蕤賓爲變徵。

凡有七音圜相爲宮。七音者,蓋以相生數七故也。始黃鐘生林鐘,自十二月至六月,凡七月也。服虔解云:七律爲七音。外傳解云:武王克商,歲在鶉火,日在天駟,鶉火去天駟凡七宿,又地辰日在甲子。從子至午又七,天象、地辰,其數皆七,聖人以律同其數,以聲招之,故以七音,樂以七律配七始,故以定三元四時。故黃鐘以配天,林鐘以配地,大簇以配人,姑洗以配春,蕤賓以配夏,南呂以配秋,應鐘以配冬。

凡三元者,周以建子月爲天正,故黄鐘之管配之,殷以建丑月爲地正,應以大呂之管配之。但陰數偶,未土王,又爲天社,故取其衝,應地之氣,以林鐘之管配之。夏以建寅月爲人正,故大簇之管配之,夫陽徳自處,故以卽位爲正,陰德在他,故取其衝。

【漢書.律曆志】云:三元者,天施、地化、人事之紀也。

十一月,乾之初九,陽氣伏於地下,始著爲一。萬物萌動,鐘於太陰,故黃鐘爲天元,律長九寸。九者,所以窮極中和,爲萬物之元也,易曰「立天之道」,曰陰與陽是也。六月,坤之初六,陰氣受任於太陽,繼養化軟,萬物生長,楙之,未令種剛強大,故林鐘爲地元,律長六寸。六者,所以陰承陽之施,楙之於六合之内,令剛柔有體也,立地之道,曰柔與剛是也。乾知大始,坤作成物。正月,乾之九三,萬物棣通,簇出於寅。人奉而成之,仁以養之,義以行之,令事物各得其理。寅,木也,爲仁。其聲,商也,爲義。故大簇爲人元,律長八寸,八象於卦。庖羲氏之所以順天地、通神明,類萬物之情也,立人之道,曰仁與義是也。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后以裁成天地人道,是爲三元,律之始也。

【感精符】云:十一月,建子,天始施之端,謂之天統,周正服色尚赤,象物萌色赤也。十二月,建丑,地始化之端,謂之地統,殷正服色尚白,象物牙色白。正月,建寅,人始化之端,謂之人統,夏正服色尚黑,象物生色黑也。此三正律者,亦以五德相承,以前三皇爲正,謂天皇、地皇、人皇,皆以天地人爲法,周而復始,其歲首所書,乃因以爲名。欲體三才之道,而君臨萬邦,故受天命而王者,必調六律而改正朔,受五氣而易服色,法三正之道也。周以天統,服色尚赤者,陽道尚左,故天左旋。周以木德王,火是其子,火色赤左行,用其赤色也。殷以地統,服色尚白者,陰道尚右,其行右轉。殷以水德王,金是其母,金色白,故右行,用其白色。夏以人統,服色尚黑者,人亦尚左,夏以金德王,水是其子,水色黑,故左行,用其黑色。

又云:帝王之興,多從符瑞。周感赤雀,故尚赤;殷致白狼,故尚白;夏錫元珪,故尚黑。此皆先兆氣王之符,子母相助之義。如漢以火德鎮星之精,降爲黃石,授子房以兵信,助沛公而滅楚,非五運之色,相扶爲用。

孔子云「夏正得天」,此謂得天道四時之氣,應八節生殺之期也。故云:行夏之時,乘殷之輅,服周之冕,兼三代而爲法,蓋取其可久者也。秦以建亥之月而爲歲首,漢初,因秦正朔,自魏已後,自用夏正,至今無改,以其得天氣也。

又,遁甲、太乙九宮元辰,皆有三元,並起甲子。初爲天元,盡六甲;次甲子爲地元;又次甲子爲人元。遁甲以冬夏二至後,甲己之日,夜半時,爲甲子元首。三元各分爲三,故一百八十日爲元卒。陰陽兩道,盡一歲之用。太一以初元甲子六十年爲一紀,次甲子爲第二紀,滿六紀三百三十年爲一周。九宮別以己亥爲元首,分爲五元,初己亥六十年爲天元,次己亥六十年爲地元,次己亥六十年爲人元,次己亥六十年爲河元,次己亥六十年爲海元。九年一周,四九三十六,亦周六甲之大數也。三元正朔,並從律呂,應歷定時,皆配五行,故同此釋。

第十六論七政

夫七政者,乃是玄象之端,正天之度,王者仰之,以爲治政,故謂之政。七者,數有七也。凡有三解:一云「日月五星,合爲七政」,二云「北斗七星爲七政」,三云「二十八宿,布在四方,方別七宿,共爲七政」。此三種七政,皆配五行,並三辰之首也。

日月五星爲七政者,【尚書.考靈曜.七政】曰:日月者,時之主也。五星者,時之紀也。故曰「在璇璣玉衡,以齊七政」。七政,謂日月五行之政。七政,卽日月五星也。

日者,【河圖.汗光篇】云:日爲陽精,始日實也。

【元命苞】云:陽以一起,故日。日行一度,陽成於三,故有三足烏。烏者,陽精,其言僂呼,俗人見僂呼似烏,故以名之。

又云:火精陽氣,故外熱內陰,象烏也。日尊故滿,滿故施,施故仁,仁故精,精在外。在外,故大。日外暑,外暑,故陽精外吐。天有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布在四方。日,日一歷,無差遲,使四方合如一,故其字四合一也。

【白虎通】云:日徑千里,圍三千里,下於天七千里。

【太玄經】云:日一南,萬物死;日一北,萬物生。

【物理論】云:夏則陽盛而陰衰,故晝長而夜短;冬則陰盛而陽衰,故晝短而夜長。行陽道長,出入卯酉之北;行陰道短,出入卯酉之南。春秋陰陽等故行中道晝夜等也。

【考靈曜】云:春一日,日出卯入酉,昴星一度中而昏,斗星十二度中而明。仲夏一日,日出寅入戌,心星五度中而昏,營室十度中而明。秋一日,日出卯入酉,須女四度中而昏,東井十一度中而明。仲冬一日,日出辰入申,奎星一度中而昏,氐星九度中而明。卯酉陰陽交會,日月至此爲中道,萬物盛衰出入之所,故號二八之門,以當二八月也,故【詩推度交】云「卯酉之際爲改政」。

【漢書.天文志】云:日者,君之象。君行急,則日行疾;君行緩,則日行遲。遲疾失其常,則蝕,蝕在交道也。蝕者,陰侵陽,臣凌君之象也,故日蝕修德以禳之。

月者,【春秋.元命苞】云:月者,陰精,爲言闕也。中有蟾蜍與兔者,陰陽兩居相附,託抑詘合,陽結治其內,光炬中氣似文耳。兔善走,象陽動也。兔之言僖僖呼呼,溫暖名也。月,水之精,故內明而氣冷,陰生不滿者,詘於君也。至望而盈者,氣事合也;盈而缺者,詘嚮尊也,其氣卑。卑,故修表成緯,陰受陽精,故精在內,所以金水內景。內景,故精陰沈執不動。月爲陰精,體自無光,藉日照之乃明。猶如臣自無威,假君之勢,乃成其威。月初未政對日,故無光,缺,月半而與日相對,故光滿。十六日已後,漸缺,亦漸不對日也。

【漢書.天文志】云:月,日行十三度四分度之一。立春、春分,東從青道;立秋、秋分,西從白道;立冬、冬至,北從黑道;立夏、夏至,南從赤道;季夏行中道,赤青出陽道,白黑出陰道。晦而見西方,謂之朓;朔而見東方,謂之朒。若君舒緩,臣驕慢,故日行遲;而月行疾,君肅急,則臣恐懼。故日行疾,而月行遲,不敢迫近君位也。其行遲疾失度,亦蝕。蝕者,當日之衝有闇虛,闇虛當月則月蝕,當星則星亡。月蝕者,陽侵陰也。

【董仲舒】云:於人,妃后大臣諸公之象。月爲刑,故月蝕修刑以禳之。

五星者,【說文】云:星者,萬物之精。或曰:日分爲星,故其字日下生。

【史記】云:星,金之散精,星隕爲石,此金是也。

【春秋】云:隕石於宋,隕星也。又云:星者,陰精,金亦陰也,列而言之,各配五行,不獨主金。

歲星,木之精,其位東方,主春,蒼帝之子,人主之象,五星之長。司農之官,主福慶。凡有六名:一名攝提、二名重華、三名應星、四名纏星、五名紀星、六名修人星。其所主國,曰吳、齊。超舍而前爲盈,退舍爲縮。行邪則主邪,行正則主正。政急則行疾,政緩則行遲。酷則行陰,和則行陽,行陽則旱,行陰則水。治則順度,亂則逆行。以其主歲,故名歲星。

熒惑,火之精,其位南方,主夏,赤帝之子,方伯之象,五星之伯。上承太一,下司人君,謂天子理也。伺無道,出入無常,爲天伺察,所往主兵亂賊喪飢疾。凡有二名:一名罰星、二名執法。其所主國,曰荆、越。是太白之雄,出南爲熒惑,居西爲天理,在東爲縣息。以其出入無常,故名熒惑。

鎮星,土之精,其位中央,主四季,女主之象,主德,爲五星之王。一名地候。伺女主之邪正,入陽則爲外,入陰則爲内。四星皆失,鎮星乃爲動,以其鎮宿不移,故名鎮星。

太白,金之精,其位西方,主立秋,白帝之子,大将之象。以司兵凶,日南方,太白居其南;日北方,太白居其北,曰盈。日南方,太白居其北;日北方,太白居其南,曰縮。未可出東方而出東方,名重華;未可下東方而下東方,名少歲;未可出西方而出西方,名太白;未可下西方而下西方,名白省。凡有六名:一名天相、二名天政、三名大臣、四名大皓、五名明星、六名大囂。詩云「東曰啓明,西曰長更」,其所主國,曰秦、晉、鄭。太白是歲星之雄,太白主兵。兵,西方。金,色白,故曰太白。

辰星,水之精,其位北方,主冬,黑帝之子,宰相之象。主刑,政酷則不入,政和則不出。凡有六名:一名安調、二名細極、三名熊星、四名鈎歲、五名伺農、六名勉星。其所主國,曰趙、代。辰星主德,是天之執政,出入平時,故曰辰星。

經云:五車西北第一星,曰太白;次北一星,曰辰星;次東北一星,曰歲星;次東南一星,曰鎮星;次西南一星,曰熒惑。此當五星分氣也。

又云:歲星變爲彗星、欃雲、槍雲、天狗;熒惑變爲彗星、蚩尤旗、格澤;鎮星變爲獄漢、天沸、旬始、虹蜺;太白變爲彗星、卽掃;辰星變爲枉矢、天槍、天棓。並是五星氣亂,見妖星也。王者視之,以知得失。

【考靈曜】云:歲星爲規、熒惑爲矩、鎮星爲繩、太白爲衡、辰星爲權。權衡規矩繩,並皆有所起,周而復始,故政失於春。歲星滿偃,不居其常,政失於复。熒惑逆行,政失於季夏。鎮星失度,政失於秋。太白失行,出入不當,政失於冬。辰星不效其鄉,五政俱失,五星不明。春政不失,五穀孳;夏政不失,甘雨時;季夏政不失,時無菑;秋政不失,人民昌;冬政不失,少疾喪。五政不失,日月光明,此則日月五星,共爲七政之道,亦名七曜,以其是光曜運行也。

北斗爲七政者:北斗,天樞也。天有七紀,斗有七星。第一至第四爲魁,第五至第七爲杓,合有七也。

【尚書緯】云:璇璣,斗魁四星;玉衡,拘橫三星。合七,齊四時五威。五威者,五行也。五威在人爲五命,七星在人爲七端。北斗居天之中,當昆崙之上,運轉所指,隨二十四氣,正十二辰,建十二月。又,州國分野年命,莫不政之,故爲七政。

【虞錄】云:北斗七星,據璇璣玉衡以齊七政。政者,天子所治天下,故王者承天行法。

【合誠圖】云:北斗有七星,天子有七政。斗者,居陰布陽,故稱北斗。其七星各有四名:

【合誠圖】云:斗第一星名樞、二名璇、三名璣、四名權、五名衡、六名開陽、七名標光。

【黃帝斗圖】云:一名貪狼,子生人所屬;二名巨門,丑亥生人所屬;三名祿存,寅戌生人所屬;四名文曲,卯酉生人所屬;五名廉貞,辰申生人所屬;六名武曲,己未生人所屬;七名破軍,午生人所屬。

【孔子元辰經】云:一名陽明星、二名陰精星、三名真人星、四名玄冥星、五名丹元星、六名北極星、七名天開星。

【遁甲經】云:一名魁真星、二名魁元星、三名權九極星、四名魁細星、五名魓剛星、六名紀星、七名飄玄陽星。

第一水、二水土、三木土、四金木、五金土、六火土、七火,所以子午各獨屬一星,其餘並兩辰共屬者。子午爲天地之經,斗第一及第七魁剛兩星,亦是斗之經建所用指也,自餘非所指者,故並兩屬。故六十甲子,從第一起甲子以配之,往還周旋,盡其數矣。北斗領二十八宿,一星主四時。魁起室,剛起角,以次分屬,若人行年至室,而五星行到此宿者,隨星吉凶也。

【合誠圖】云:樞星爲雍州、璇星爲冀州、璣星爲青兗州、權星爲徐揚州、衡星爲荆州、開陽星爲梁州、標光星爲豫州,此爲三才之道,並爲斗之所政也。

二十八宿爲七政者,以其分定國邦,布官設位也。

【運斗樞】云:天有將相之位,佐列宿爲衛,皆據璇璣玉衡,以齊七政。四時布德,三道正氣。

【尚書.考靈曜】云:二十八宿,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故叶時月、正日度。星二十八宿配五行,有二別:一總配,二別配。

總配者:東方蒼龍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木也,合三十二星,七十五度。南方朱雀七宿,東井、轝鬼、柳、七星、張、翼、軫,火也,合六十五星,一百五度。西方白虎七宿,奎、婁、胃、昴、畢、觜、參,金也,合五十一星,八十度。北方玄武七宿,斗、牽牛、須女、虛、危、營室、東壁,水也,合三十五星,九十八度。其屬土者,東則角亢、南則井鬼、西則奎婁、北則斗牛,皆居四季爲土也。故【曾子】云:春分鳥星昏主春者中,可以種稷;夏至心星昏主夏者中,可以種黍菽;秋分虛星昏主秋者中,可以種麥;冬至昴星昏主冬者中,山人可以伐器械,家人可以收萑葦、蓄積、田獵;王者坐視四星之中,而知民之緩急,急則不賦力役,故曰敬授民時也。此爲總配。

別配五行者:

角二星,爲天門,三光之路,十二度,於時在辰,鄭分,木也。

亢四星,爲天庭,尚書之曹,九度,於時在辰,鄭分,春夏爲火,秋冬爲水也。

氐四星,爲宿宮,路寢所止,十五度,於時在卯,宋分,春夏爲金、秋冬爲水也。

房六星,爲明堂,政教之道,五度,於時在卯,宋分,土也。

心三星,爲天王之位,五度,於時在卯,宋分,春夏爲木、秋冬爲火也。

尾九星,爲后宮,妃嬪之府,十八度,於時在寅,燕分,水也。

箕四星,爲王后所居,進御之寢,十一度,於時在寅,燕分,木也,春夏爲金、秋冬爲土也。

斗六星,爲主爵祿,褒賢進士,二十六度,於時在丑,吳分,木也。

牽牛六星,爲主橋梁,七政之始,八度,於時在丑,吳分,木也。

須女四星,爲主布帛,天之內藏,十二度,於時在子,越分,春夏爲水、秋冬爲火也。

虛二星,爲廟堂,主祭祀事,十一度,於時在子,齊分,春夏爲水、秋冬爲金也。

危三星,爲墳墓,以識先祖,十七度,於時在子,齊分,春夏爲水、秋冬爲火也。

營室二星,爲主軍糧,以稟士卒,十六度,於時在亥,衛分,春夏爲木、秋冬爲土也。

東壁二星,爲文章,圖書之府,九度,於時在亥,衛分,春夏爲金、秋冬爲水也。

奎十六星,爲五兵之庫,禁禦暴亂,十六度,於時在戌,魯分,春夏爲金、秋冬爲火也。

婁三星,爲苑牧,主給享祠,十二度,於時在戌,魯分,春夏爲水、秋冬爲火也。

胃三星,爲倉廩,五穀所聚,十四度,於時在酉,趙分,春夏爲木、秋冬爲水也。

昴七星,爲主獄事,典治決斷,十一度,於時在酉,趙分,春夏爲火、秋冬爲金也。

畢八星,爲邊兵,備夷狄,十度,於時在酉,趙分,春夏爲金、秋冬爲水也。

觜觿三星,爲保藏,收檢秋物,二度,於時在申,晉分,春夏爲火、秋冬爲土也。

參伐十星,爲天大將,斬劉收獲,九度,於時在申,晉分,春夏爲火、秋冬爲土也。

東井八星,爲主水衡,以法平時,三十三度,於時在未,秦分,春夏爲火、秋冬爲水也。

轝鬼五星,爲視明,主察姦謀,四度,於時在未,秦分,春夏爲水、秋冬爲火也。

柳八星,爲上食,主和滋味,十五度於時在午,周分,春夏爲水、秋冬爲火也。

星七星,爲衣裳,主蓋身體,七度,於時在午,周分,春夏爲火、秋冬爲水也。

張六星,爲主客,賜與讌嬉,十八度,於時在午,周分,水也。

翼二十二星,爲天唱,主以戲虞,十八度,於時在巳,楚分,春夏爲木、秋冬爲金也。

軫四星,爲死喪,以知交凶,十七度,於時在巳,楚分,春夏爲木、秋冬爲土也。

【漢書.天文志】云:角、亢、氐,韓、鄭、兗州之分。房、心,宋、豫州之分。尾、箕,燕、幽州之分。井、鬼,秦、雍州之分。柳、七星、張,三河之分。翼、軫,楚、荆州之分。奎、婁、胃,魯、徐州之分。昴、畢,趙、冀州之分。觜、參,魏、梁州之分。斗,江湖之分。牽牛、須女,吳、揚州之分。虛、危,齊、青州之分。室、壁,衛、并州之分。此皆當分所主,正其州國善惡,故爲政也。

【石氏天官訓解】云:角,二星,是蒼龍之首,上角兩角間,天之道,日月五星所行,故名角。

亢,爲朝廷,對揚于王,夙夜謀諮四海之內,故名亢。

氐,是正寢,冰解之室,故名氐。

房,是天子四時所居,故名房。

心,前一星爲太子,中爲天子,後一星爲庶子,如人心處中,爲身之主,故名心。

尾,是東方蒼龍宿之尾,故名尾,象形也。

箕,近斗,象播揚五榖,故名箕。

斗,量器也,斟酌爵祿,其形似斗,故名斗。

牛亦象牛角,七政之始,故名牛。

女,方正,裁割之象,婢妾之類,故名女。

虛,耗也,其間空虛,廟堂之象,故名虛。

危,似室屋,亦如墳墓,故名危。

營室,有六星,爲離宮,似宮室,故名室。

壁,直立似壁,孔子藏書於壁,效此義也,故名壁。

奎,爲庫,主兵,形象庫周密,故奎,乖也,兵以乖違故舉,所以名奎。

婁,如樓閣,亦似鐘婁,故養犧牲以爲名。

胃,在藏爲五穀之府,主廩倉,故以爲名。

昴,悴聚,如囚之在牢獄,故主獄事,昴星也,聚則憂,故名爲昴。

畢,邊夷毛頭之類,如天子警畢,毛頭唱之,畢了唱,以警衆心,故以名之也。

觜,聚也,爲白虎之鼻,聚在虎觜鬚間,故以爲名。

參,共也,雜金土之氣,共行殺罰,故名參。

井,精也,盛水亭平,精微之至,此星象法度,如水之平,故名井。

鬼,歸也,陽歸於陰,所以其內一星闇而不明,鬼之象也,故以爲名也。

柳,留也,【春秋傳】曰「或食於任」,柳,一名任也,祭祀鬼神,合和五味,留神靈也,故以名之。

七星數七,如鳥之衣覆上,故以名之。

張,開張也,爲朱鳥之嗉,有容納,故主賓客也。

翼,如六翮,似鳥兩翅之飛,故以名翼。

軫,似小車,四馬,車後橫曰軫。

凶事之用,故以爲名。其狀見邪正,闕陵歷蝕,散爲妖異,彗孛飛流。如此之徒,並以占候飛開義釋,故不委具,三種七政,既配五行,略說如此。

第十七論八卦八風

八卦者,【周易】云:古者庖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兼三才而兩之,故六畫而成卦。因八方之通八風,成八節之氣,故卦有八。其配五行者:乾兌爲金、坎爲水、震巽爲木、離爲火、坤艮爲土,各以方位言之。

【易通卦驗】云:艮,東北,主立春。震,東方,主春分。巽,東南,主立夏。離,南方,主夏至。坤,西南,主立秋。兌,西方,主秋分。乾,西北,主立冬。坎,北方,主冬至。

坎居北方者,冬至之日,陽氣動於黃泉之下,子雖大陰之位,以陽氣動其下,故其卦外陰內陽,象水內明,中懷陽也,故居子位以配水。

艮在西北者,其卦一陽在上,象立春之時,陽氣已發,在於地上,下有重陰,象陰氣猶厚,陽氣尚微,艮既爲山,以其重陰在下,積土深同,故卦復在丑,丑爲未衝,故以配土。

震居東方者,震爲長男,能主幹任,故居顯明之地。東方,春也,萬物咸得生出,明淨顯著,震爲雷,雷動則萬物出。春分之時,天氣下降,地氣上腾,天地和同,萬物萌動,故震居卯。卯,木,少陽之位,故以配木。

巽居東南者,其卦重陽在上,象立夏之時,陽氣已盛在上,陰氣微弱在於下,木之爲物,入地最少,出土最多。巽卦二陽在上,象木出地之多,一陰居下,象木入地之少。木體是陽,亦宜明顯,故在東南,以配於木。

離居南方者,夏至之時,陰動於黃泉之下,午是盛陽之位,而陰氣動,故其卦外陽內陰,象火外明內暗,懷陰氣也,故在南方以配火。

坤居西南者,坤卦純陰之象,能養萬物,莫過於地也,陰體卑順,不敢當首,陰動於午,至未始著,故坤後午之位,地體積陰,坤既純陰,象地。禮以中央土在未。地,卽土也,故在西南,以配土也。

兌在西方者,兌卦一陰在上,象秋分之時,陽氣已深,金爲少陰,故一陰居上,酉是金位,故在西方以配金。

乾居西北者,乾卦純陽之象,生萬物者,莫過乎天,乾爲生物之首,陽氣起子,乾是陽氣之本,故先子之位,以純陽堅剛,故在西北以配金。

【易傳】曰:震主春分穀雨,穀雨得天兌,則萬物畢生。

兌者,西方之卦。是時,日在昴。昴,西方之宿,以日在西,故曰天兌。貌順木得,則天兌爲和;貌失木逆,則天兌爲害。而常雨爲罰。兌主秋分霜降,霜降得天震之動氣,則天下霜,萬物死。

震者,東方之卦。是時,日在房。房,東方之宿,以日在東,故曰天震。言順金得,則天震爲和;言失金逆,則天震爲害。而旱罰。所以貌雨言旱者,震陽兌陰,陽旱陰雨也。木之所以雨,金之所以旱者,其人事貌失,則下怨,陰盛故雨。言失則失衆,孤陽獨立,群陰不附,故旱。春秋二時,震兌相臨,天地氣和,所以不極寒熱也。

坎主冬至大寒,大寒得天坎之氣,則天下大寒。是時,日在虛。虛,北方之宿,故曰天坎。聽順水得,則天坎爲和;聽失水逆,則天坎爲罰。故常寒。

離主夏至大熱,大熱發長,復得天離之氣,則天下大熱,萬事畢出。是時,日在七星。七星,南方七宿,故曰天離。視順火得,則天離爲和;視失火逆,則天離爲罰。故常燠。

冬夏二時,天地氣併,坎離各當其方,所以極寒熱也。

今分八卦以配方位者,坎離震兌,各在當方之辰。四維四卦,則丑寅屬艮,辰巳屬巽,未申屬坤,戌亥屬乾。八卦既通八風、八方,以調八節之氣,故坎生廣莫風。四十五日,至艮,生條風;四十五日,至震,生明庶風;四十五日,至巽,生清明風;四十五日,至離,生景風;四十五日,至坤,生涼風;四十五日,至兌,生閶闔風;四十五日,至乾,生不周風;四十五日,又至坎。陽氣生五極九,五九四十五,故左行四十五日而一變也。

廣莫風者:廣,大也;莫,沙漠也。寒氣廣遠,自沙漠而來也。亦云:此時陽氣在下,陰莫之廣大也。

條風者:條,達也。此時達生萬物也。

明庶風者:庶,衆也。此時陽以施惠之德,衆物皆明出也。

清明風者:天氣明淨清涼也,此時清風吹萬物,使盛大明淨可觀也。

景風者:景,高也。萬物至此太高也,亦言景,竟也,陽道至此終竟也。

涼風者:秋風涼也。此時陰氣淒涼,收成萬物也。

閶闔風者:昌盛也,此時萬物盛而收藏之也。

不周風者:周,遍也,萬物備成。不周者,閉不通也。言此時純陰無陽,閉塞不通也。

【淮南子】曰:東北方曰蒼門,生條風;東方曰開明門,生明庶風;東南方曰陽門,生清明風;南方曰暑門,生景風;西南方曰白門,生涼風;西方曰閶闔門,生阊闔風;西北方曰幽都門,生不周風;北方曰寒門,生廣莫風。

蒼門者:東北木將用事,春之始,故曰蒼門。

開明門者:明,陽也,日之所出,故曰開明門。

陽門者:月建在巳,純陽用事,故曰陽門。

暑門者:盛衰之時,故曰暑門。

白門者:月建在申,金氣之始,故曰白門。

閶闔門者:八月建在酉,萬物將收。閶,大;闔,閉,收閉之時。故曰閶闔門。

幽都門者:幽,暗也。玄冥將始用事,陰聚故幽也。故曰幽都門。

寒門者:積寒所在,故曰寒門。

此八極之方,是八風之所起也。

【呂氏春秋】云:東方滔風、東南動風、南方巨風、西南淒風、西方飄風、西北厲風、北方寒風、東北炎風。此意亦同於前。

【太公兵書】云:坎名大剛風、乾名折風、兌名小剛風、艮名凶風、坤名謀風、巽名小弱風、震名嬰兒風、離名大弱風。

大剛風者,大陰之氣,好殺故剛。

折風者,金強,能摧折物也。

小剛風者,亦金殺故也。

凶風者,艮在鬼門,凶害之所也。

謀風者,坤爲地,大陰之本,多陰謀也。

小弱風者,巽爲長女,故稱弱也。

嬰兒風者,震爲長男,愛之,故曰兒。

大弱風者,離爲中女,又弱於長女也。

大剛、小剛、客勝、大弱、小弱,主人勝。凶,有凶害之事。謀,有謀逆之人。折,爲將死。嬰兒風,主人強,此並兵家顴客主盛衰,候風所從来也。

楊泉云:春氣臑,其風溫以和,喜風也。夏氣盛,其風陽以貞,樂風也。秋氣勁,其風熛以清,怒風也。冬氣冷,其風凝以厲,哀風也。

又:四維之風,隨生成之氣,方土異宜,各隨所感而風者,天之號令,治政之象。若君有德令,則風不搖條,清和調暢。若政令失,則氣怒凶暴,飛沙折木。此天地報應之理也,此皆五行之氣,故並釋焉。


第十八論情性

【左傳.子産】云:則天之明。天有三光,故曰明也。因地之性,性,生也,生萬物。故因其所生而用之。生其六氣,用其五行。五行者,爲五性也。六氣者,通六情也。

【翼奉】云:五行在人爲性,六律在人爲情。性者,仁、義、禮、智、信也;情者,喜、怒、哀、樂、好、惡也。五性處內御陽,喻收五藏;六情處外御陰,喻收六體。故情勝性則亂,性勝情則治。性自內出,情從外來。情性之交,閒不容系。

【說文】曰:情,人之陰氣,有欲嗜也。性,人之陽氣,善者也。

【孝經援神契】云:性者,人之質,人所稟受産。情者,陰之數,內傳著流,通於五藏。故性爲本,情爲末。性主安靜,恬然守常;情則主動,觸境而變。動靜相交,故閒微密也。

【河上公章句】云:五性之鬼,曰魂,爲雄;六情之鬼,曰魄,爲雌。此明性陽情陰也。六情既通六氣,今先依服注左傳云:六氣者,陰、陽、風、雨、晦、明也。陰作土,陽與風作木,雨作金,晦作水,明作火,唯天陽不變。

陰爲土者,土是陰義,故陰凝爲土。

風作木者,風,動也,木亦動,觸地而出。箕星,東方之宿,主風。又,巽爲木,爲風也。

雨作金者,雨,水也,水性銷釋,金性亦可銷釋。畢星,西方之宿也同,主雨。故詩云「月離于畢,俾滂沲矣」,故雨作金也。

晦作水者,晦,闇也,晦闇則水生。闇,黑,爲水之色也。

明作火者,明照於物,故爲火也,皆從其類以之。

【鄭玄注禮記】云:木爲雨、金爲陽、火爲燠、土爲風、水爲寒。震主春分,春分穀雨得天兌,則萬物畢生。兌,西方之卦。是時,日在昴。昴,西方之宿也,以日在西方,故謂天兌。貌順木得,則天兌爲和,故木爲雨,詩云「習習谷風,以陰以雨」也。

金爲陽者,秋時日行東方。房星之宿,得天震之氣。言順金得,則天震爲和。震爲陽也,秋時物成,所以◇物,是其和也。逆金氣,則爲旱罰,故金爲陽也。

土爲風者,傳云「思心有失,厥罰常風」。言風者,土之氣也,【莊子】曰「大塊噫氣,其名曰風」。土者,爲君,君立教令,故爲風。土立四季,故令失則風爲災也。鄭以木爲雨,服以木爲風,服以金爲雨,鄭以金爲陽;鄭以土爲風,服以土爲陰。兩說相反,各有其意。今就五行而辨,服近之矣。所以然者,水生於金,金體非陽,木爲少陽,不應爲雨。土爲地,地本是陰,風自是陰陽之氣,不獨生於土,服以木爲風者,取巽木,故爲當也。

六氣通於六情者:好爲陽,惡爲陰,怒爲風,喜爲雨,哀爲晦,樂爲明。

好爲陽者,陽氣好生,是以爲好。

惡爲陰者,陰氣好殺,是以爲惡。

怒爲風者,楊泉云:風者,陰陽孔氣,激發而起,猶人之內氣,因喜怒哀樂激發起也。曾子曰:陰陽怒而爲風。

喜而爲雨者,曾子曰:陰陽和而爲雨,和潤故爲喜也。

哀爲晦者,晦闇也。愁則閉塞,故暗。所以爲晦。

樂爲明者,樂則情舒散,故明也。

【漢書.禮樂志】云:人含天地陰陽之氣,有喜怒哀樂之情。

【論衡】曰:人五藏,以心爲主。心發智慧,而四藏從之。肝爲之喜,肺爲之怒,腎爲之哀,脾爲之樂,故聖人節之,恐傷性也。

【翼奉】云:好則膀胱受之,水好前,故曰好。怒則膽受之,少陽始盛,萬物前萌也。惡則小腸受之,夏長養萬物,惡偽,故曰惡。喜則大腸受之,金爲珍物,故皆喜。樂則胃受之,土生養萬物,上下皆樂。哀則三焦受之,陰陽之府,陽昇陰終,其宮室竭,故曰三焦,故哀悽也。

【論衡】以四時論藏,【翼奉】以風通六情論府,脾腎二種藏府是同,肝肺二藏及府不同者,藏以肺有殺罰之性,故怒。府以合肺金珍之用,故喜。肝則以春氣生,故喜。膽則以合火能焚燎,故怒。二理並通。

又云:喜氣爲暖,當春;怒氣爲晴,當秋;樂氣爲陽,當夏;哀氣爲陰,當冬。此與【論衡】意合。

【翼奉】云:東方性仁情怒,怒行陰賊主之;南方性禮情惡,惡行廉貞主之;下方性信情哀,哀行公正主之;西方性義情喜,喜行寬大主之;北方性智情好,好行貪狼主之;上方性惡情樂,樂行奸邪主之。

貪狼主求索財物,既云貪狼,理然來須。

陰賊主之劫盜,此亦不疑。

廉貞主上客遷召,寅爲陽始,午爲陽盛,故稱上客。既有廉貞之性,理自召任高遷。

寬大主酒食慶善,寬大多所容納,故有善慶同,善慶必置酒食。

奸邪主疾病,淫淫欺欺,故因邪惡而生,邪惡必生疾病。

公正主執仇諍諫,正故能爭,公故能執仇讎也。

情好者,水,生申盛子,水性觸地而行,觸物而潤,多所好,故爲好。多所好則貪無厭,故爲貪狼,申子主之。

情怒者,木,生亥盛卯,性受水氣而生,貫地而出,故爲怒。卯木生於子水,與卯還自相刑,亥又自刑,是以陰氣相賊,故爲陰賊,亥卯主之。貪狼必得陰賊而後動,陰賊必得貪狼而後用,二陰並行,是以王者忌於子卯相刑之日也。

情惡者,火,生寅盛午,火性炎猛,無所容受,故爲惡。其氣清明精耀,以禮自整,故爲廉貞,寅午主之。

情喜者,金,生巳盛酉,金爲寶物,見之者喜,又喜以利刃加於萬物,故喜。利刃所加,無不寬廣,爲器,則多容受,故爲寬大,巳酉主之。二陽並行,是以王者吉於午酉之日。

情樂者,謂北與東,陽氣所萌生,故爲上,亦主中央。辰,爲水窮也,木落歸本,水流歸末,故木刑在未、水刑在辰,盛衰各得其所,故樂。水窮則無隟不入,木上出,窮則旁行爲斜,故爲奸邪,辰未主之。

情哀者,謂南與西,陰氣所萌生,故爲下。戌,窮火也;丑,爲金窮也。金剛,火強,各歸其鄕,故火刑在午,金刑在酉,金火之盛,而被自刑,至窮無所歸,故曰哀。火性無私,金性剛斷,故曰公正,戌丑主之。

故曰:五性居本,六情在末,情因性有,性而由情,情性相因。故以備釋。    

第十九論治政

治政者:治者,治也,治立爲名;政者,正也,不邪爲稱。百姓不能自治,樹君以治之;萬民不能自正,立長以正之。正使不邪,治令不亂,不亂故安,不邪故善。善則盜賊不興,安則各保其業,所以能勝殘去殺,道路鴈行,蚖蛇可蹠,驎龍可駕,如此名政治也。

孔子曰:爲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衆星共之。

【大戴禮】云:君者,治之本,無君焉治?能法五行,謂之合道。所以寬猛喻之水火,仁義取于金木,順四序以教民,資五材而爲用,任人任力,理歸一揆。

【春秋繁露.治順五行篇】云:木用事,其氣◇濁而青,七十二日。火用事,其氣◇陽而赤,七十二日。土用事,其氣溫濁而黃,七十二日。金用事,其氣堅凝而白,七十二日。水用事,其氣清寒而黑,七十二日。

復木之用事,則行柔惠,進經術之士,至于立春。出輕繫,去稽留,除桎梏,開閉闔,通障塞,存幼孤,矜寡獨,此並順春之施也。無伐木,恩及草木,則朱草生,詩人所歌「恩及行葦」者也。不伐木者,不可違天陽生長之氣也。若夫人君馳騁無度,沈湎縱恣,重徭役,奪民時,厚稅斂,則民疾疢瘮、患足疾,傷春氣,故皆木病也。木傷敗,則龍深藏,木禽懼而不見也,鯨鯢出而爲禍,鱗甲之蟲有金氣,所以傷木也。

火用事,則正封疆,修田疇,至于立夏。舉賢良,封有德,賞有功,出使四方。此順火之化,長養萬物也。無縱火,則火順人用。甘露降,鳳凰來,黃鵠見,鳳凰卽朱雀之類,喜故出見,甘露、黃鵠,並子慶其母也。若人君用讒佞,離骨肉,疎忠臣,棄法令,婦人爲政,則民病血腫,國因不明。火爲災,冬鴈不來,鳥爲怪。火不善,故鳥有變怪,憂懼,故不來也。

土用事,養長老,矜寡獨,赐孝悌,施恩澤,順土寬和含養之德也。無興土功,宮室制度有差,親戚之恩有序,則五穀成,嘉禾出,賢聖來,土氣順,故嘉禾和熟,其德景大,故聖賢悅之而來。若人君淫樂無度,侮親老,困百姓,則民病腹心之疾心腹主土,氣不和,故病。,賢人隱藏,百穀不登,裸蟲爲災。土性傷,故稼穡不成,賢人惡之,所以不見。裸蟲,土氣也。傷,故爲變。

金用事,修城郭,繕牆垣,審辟禁,飭甲兵,警百官,誅不法,此並顺金以威嚴肅殺之氣也。無焚金石,則白虎見,虎是金獸,喜故出也。若人君貪賂,好用兵,則民人病咳嗽,筋牽鼻塞鼻主肺,肺病,故咳嗽而鼻塞。,此并金爲疾也。毛蟲金石爲怪,金氣傷,故爲變怪也。

水用事,閉閭門,執當罪,飭關梁,此并順水閉藏之義。無決池堰,恐水氣泄溢也。如此則醴泉出,恩及禽蟲,則靈龜見。書云「澤及昆蟲」者也,甲蟲屬水,喜故見也。若人君廢祭祀,簡宗廟,執法不順。逆天氣,則民病流腫,水脹、痿痺、孔竅不通。此并水氣壅結之義。賢人以水居太陰之位,陰闇虛空,比之宗廟,人死精氣散越,立宗廟以收之。堂宇虛寂,陰暗無人,喻之水也。廢於祭祀,則失孝道,故太陰之氣感而病人,爲此疾也。水爲災害,靈龜深藏,鬼哭、介蟲爲怪介蟲屬水,氣傷,故爲覆藏而不見也。宗廟不祀,魂氣傷怨,故鬼哭也。

【孝經援神契】云:木氣生風,火氣生蝗,土氣生蟲,金氣生霜,水氣生雹。失政於木,則風來應;失政於火,則蝗來應;失政於土,則蟲來應;失政於金,則霜來應;失政於水,則雹來應。作傷致風,侵至致蝗,貪殘致蟲,刻毒致霜,暴虐致雹,此皆並隨類而致也。

【桓子新論】曰:人抱天地之體,懷純粹之精,有生之最靈者也。是以貌動於木,言信於金,視明於火,聽聰於水,思睿於土。五行之用,動靜還與神通。貌恭則肅,肅時雨若;言從則乂,乂時暘若;視明則哲,哲時燠若;聽聰則謀,謀時寒若;心嚴則聖,聖時風若。金木水火,皆載於土;雨晹燠寒,皆發於風;貌言視聽,皆生於心。

【尸子】云:心者,身之君,天子以天下受令於心。心不當,則天下禍。諸侯以國受令於心,心不當,則國亡。匹夫以身受令於心,心不當,則身戮。故人心者,乃天地之精,群生之本,故政之治亂,由於君之心也。是心,聖人受命而王,莫不承天地、法五行、修五事,而御宇宙養蒼生者也。其制度法式,皆五行爲本。衣服威儀、朝廷俯仰、農桑播殖、施惠慶賜,木也。尊卑上下、制度禮式、封爵賞功、居高視遠,火也。宮室臺榭、夫婦親戚、布德含養、祿秩赦宥,土也。兵戎器械、獀狩武備、刑罰獄禁,金也。宗廟祭祀、儲積封藏、飭喪哀慕、卜筮決疑,水也。因五行而致百官,因百官而理萬事,萬蕝雾而四海安,是政治之所由也。其居處、服御、器用所從,莫不本乎五行,乃通治道也。

【禮記】云:春之月,天子居青陽左个,乘鸞輅、駕蒼龍、載青旂、衣青衣、服蒼玉。夏之月,居明堂左个,乘朱輅、駕赤駵、載赤旂、衣朱衣、服赤玉。中央土,居太廟太室,乘太輅、駕黃駵、載黃旂、衣黃衣、服黃玉。秋之月,居總章左个,乘戎輅、駕白駱、載白旂、衣白衣、服白玉。冬之月,居玄堂左个,乘玄輅、駕鐵驪、載玄旂、衣玄衣、服玄玉。

【考靈曜】云:春發令於外,行仁政,從天常,其時衣青。夏可以毀金銷銅,使備火,敬天之明,其時衣赤。中央土,舉有道之人,與之慮國,可以殺罪,不可起土功,犯地之常,其時衣黃。秋無毀金銅,犯陰之剛,用其時持兵,宜殺猛獸,其時衣白。冬無使物不藏,毋害水道,與氣相保,其時衣黑。

【家語】云:孟春正月,東宮,衣青綵,鼓琴瑟,其兵矛,其樹柳。仲春二月,東宮,衣樂兵如前,其樹杏。季春三月,東宮,衣樂兵如前,其樹李。孟夏四月,南宮,衣赤綵,吹笙竽,其樹桃,其兵戟。仲夏五月,南宮,衣樂兵如前,其樹榆。季夏六月,中宮,衣黃綵,打大鼓,其樹梓,其兵弓。孟秋七月,西宮,衣白綵,撞洪鐘,其樹楝,其兵劍。仲秋八月,衣樂兵如前,其樹柘。季秋九月,衣樂兵如前,其樹槐。孟冬十月,北宮,衣黑綵,擊磬,其樹檀,其兵楯。仲冬十一月,北宫,衣樂兵如前,其樹棗。季冬十二月,衣樂兵如前,其樹櫟。論時令,以待嗣藏之宜。

【周官】云:春爲牡陳,弓爲前行;夏爲方陳,戟爲前行;六月爲圓陳,矛爲前行;秋爲牝陳,劍爲前行;冬爲伏陳,楯爲前行。此武備,亦依五氣也。

【錄圖】云:君承木而王,爲人青色,修頸美髮。其民長身廣肩,尚仁長,皆象木也;仁,木性也。。善則時草豐茂,嘉穀並生,鳥不胎傷,木氣盛也。失則列星滅,色亂,禾稼不登,民多壓死木生而上出,遇土傷,則青而不得起,故壓死。。

承火而王,爲人赤色,大目離爲目,故大。,視明也。其人尖頭長腰,疾敏,尚孝長腰,取兑;敏疾,火性。。離爲日,日有烏烏者,孝也。。善則賢人任用,政頌平,駮馬,文狐至。馬,火畜。善,故來,狐亦來。失則夏霜,日是火精,失故變蝕。雨土,猝蔽光明之象。

承土而王,表其首首大,表土也。其人廣肩大足,好大笑,戲儛廣大象土,和故逸樂也。善則甘露降,醴泉並應其善。失則蟲蝗生,天雨而常風,霧亂,皆土氣傷,故表異也。

承金而王,爲人白色,差肩耳,面方,毛也。其民白頸,長大,尚義,皆金氣也。善則大貝明珠出,外國遠貢珠貝金之用,氣剛,能制遠人,故來貢獻。失則火飛,天鳴,地坼,河溢,山崩,邪人進,蟲獸爲災。火能尅金,金有失,故火伐之,乃飛。

承水而王,爲人黑色,大耳,坎爲耳,主腎水氣,故大。其民聰耳,坎水孔穴通,故聰。善則景雲至,龜龍被文,皆水氣爲祥也。失則蟾蜍去月,民多溺死,常雨爲害,皆水之憂也。

此並明治政之道,不越五行,故以備釋。

第二十論諸神

諸神者,靈智無方,隱顯不測。孔子曰:陽之精氣爲神。又曰:陰陽不測之謂神。一解云:神,申也。萬物皆有質礙,屈而不申,神是清虛之氣,無所擁滯,故曰申也,語其神也。名有萬徒,三才之道,百靈非一,並從五行,難可周盡。今且論所配五行,辨吉凶者。

【帝系譜】曰:天地初起,卽生天皇,以木德王。

【三五曆紀】云:天皇十三頭。

【帝系譜】曰:地皇以火德王。

【三五曆】云:有神人十一頭,號地皇。

【春秋.命曆序】曰:人皇九頭。宋均注云:兄弟九人。洞紀云:人皇分治九州,古語質,故以頭數言之。

【陶華陽】云:此三皇,治紫微宮,其精爲天皇太帝。

【世記】云:天皇太帝曜魄寶,地皇爲天一,人皇爲太一。

【甘公星經】云:天皇太帝,本秉萬神圖,一星在勾陳中,名曜魄寶,五帝之尊祖也。天一、太一主承神。承,猶侍也,有兩星在紫微宫門外,俱侍星。

天皇太帝、天一,主戰鬭,知吉凶。甲戊庚壬,王治玉堂宮;乙己辛,王治明堂宮;丙丁癸,王治絳宮。是爲三宮。太神太一,主風雨水旱兵革飢疫災害,復使十六神,遊於九宮。天一是含養萬物,太一是察災殃,是爲天帝之臣。

【鄭玄注.乾鑿度】云:太一者,北辰神名,居其所,曰「太帝」。行八卦日辰之間,曰「太一」或曰「天一」,出入所逝息紫宮之外,其星因以爲名。

天一之行,猶天子巡狩方岳,人君亦從而巡省,每卒則復。太一行八卦之宮,每四季乃入於中央。天數大分,以陽出,以陰入。陽起於子,陰起於午。是以太一下行九宮,從坎始也。

【九宮經】云:天一之行,始於離宮。太一之行,始於坎宮。天一主豐穰,太一主水旱兵飢。合十二神,遊行九宮十二位,從少之多。

【六壬式經】云:十二神將,以天一爲主。甲戊庚日,旦治大吉,暮治小吉;乙巳日,旦治神后,暮治傳送;丙丁日,旦治微明,暮治從魁;六辛日,旦治勝先,暮治功曹;壬癸日,旦治太一,暮治大衝。此並紫微宮門外天一、太一,非紫微之內,北辰之名「大帝」也。

鄭玄謬矣!太一十六神者:

地主在子,陽氣動於黃泉,萬物孳産於地,子爲陽氣之首,故曰「地主」。

陽德在丑,陽能生萬物,至丑方生,故曰「陽德」也。

和德在東北維,此時陰陽氣合,生於萬物,故曰「和德」。

呂申在寅,呂,巨也;申,引長也。萬物漸申而巨大也,故曰「呂申」。

高藂在卯,萬物藂而高大,故曰「高藂」。

太陽在辰,震動已後,陽氣大盛,故曰「太陽」。

太昊在東南維,時陽已著,昊然昭明,故曰「太昊」。

大神在巳,萬物已熟,其氣翼起,故曰「大神」。

太威在午,陽衰陰生,形氣始動,故曰「大威」。

天道在未,百物皆成,莫不資用,故曰「天道」。

大武在西南維,陰氣用事,萬物皆傷,故曰「大武」。

武德在申,薺麥方生,陰懷陽性,故曰「武德」。

大族在酉,陰氣大殺,族類皆盡,故曰「大族」。

陰主在戌,陽氣下藏,陰氣自在於上,故曰「陰主」。

陰德在西北維,乾爲天也,陰氣至此而極,方能生陽,故曰「陰德」。

大義在,萬物於此懷任,陰無含陽,故曰「大義」。

又九宮十二神者:天一在離宫,太一在坎宫,天符在中宫,攝提在坤宫,軒轅在震宫,招搖在巽宫,青龍在乾宫,咸池在兌宫,太陰在艮宫。太一在巳如前解,餘七神,皆是星宮之名,與天一、太一行於九宫,一歲一移,九年復位。天一主豐穰,太一主水旱,天符主飢饉,攝提主疾苦,軒轅主雷雨,招搖主風雲,青龍主霜雹,咸池主兵賊,太陰主陰謀。又別有青龍,行十二辰,卽太歲之名也,古者名歲曰青龍,此神主福慶。太陰三歲一徙,右行十二辰,卽太歲之陰神也。后妃之象,主水雨,陰私害氣。右行四孟,一歲一移,以其所至爲害,故言害氣。合爲十二神,九宮之所用也。

又【玄女拭經】云:六壬所使十二神者,神后主子,水神;大吉主丑,土神;功曹主寅,木神;大衝主卯,木神;天剛主辰,土神;太一主巳,火神;勝先主午,火神;小吉主未,土神;傳送主申,金神;從魁主酉,金神;河魁主戌,土神;微明主亥,水神。

子神后者:子爲黃鐘君道,故稱后,陽之始也。陽動於內而未形,故稱神也。

丑大吉者:萬物至丑,皆萌,得陽生,故大吉也。

寅功曹者:萬物至寅,其功已見。曹,衆也,衆物功既見於寅也。

卯太衝者:萬物至卯,其皆太衝其心皮抽萼也。

辰天剛者:當斗星之柄,其神剛強也。

巳太一者:純乾用事,天德在焉,故太一,神后也。

午勝先者:陽氣大威,陰氣時動,惟陽在先爲勝也。

未小吉者:萬物畢熟成,故爲小吉也。

申傳送者:傳其成物,送與冬藏也。

酉從魁者:從斗之魁第二星也。

戌河魁者:河當首也,當斗魁首也。

亥微明者:水體內明,不見於外,微其陽氣,至子方明也。

神后主婦女,大吉主田農,功曹主遷邦,大衝主對吏,天剛主殺伐,太一主金寶,勝先主神祀,小吉主婚會,傳送主掩捕,從魁主死喪,河魁主疾病,微明主辟召。

又,十二將者:天一土將,前一;騰蛇火將,前二;朱雀火將,前三;六合木將,前四;勾陳土將,前五。青龍木將,後一;天后水將,後二;太陰金將,後三;玄武水將,後四;太裳土將,後五;白虎金將,後六。天空土將。天一已如前解。騰蛇主驚恐,朱雀主文書,六合主慶賀,勾陳主拘礙,青龍主福助。天后猶是神后,天一之妃。太陰主陰私,玄武主死病,大裳主賜賞,白虎主鬭訟,天空主虛耗也。

遁甲九神者:天逢在坎,一名「子經」,木神,在斗居破軍星。天內在坤,一名「子成」,水神,在斗居破軍星。天衝在震,一名「子翹」,金神,在斗居破軍星。天輔在巽,一名「子文」,土神,在斗居武曲星。天禽在坤,一名「子公」,火神,在斗居廉貞星。天心在乾,一名「子衰」,木神,在斗居文曲星。天柱在兌,一名「子違」,水神,在斗居祿存星。天任在艮,一名「子金」,金神,在斗居巨門星。天英在離,一名「子殺」,土神,在斗居貪狼星。天逢已下,皆是星名,子經者,以子午爲天地之經,位既在坎,故名經也。天內子成者,坤爲地,能成萬物也。天衝子翹者,翹,動貌。翹在震動之象也。天輔子文者,巽爲號令,有文章也。天禽子公者,居五土位,寄在坤土,爲萬物之父,故言公也。天心子衰者,衰,善也。乾爲天,慈施,故善也。天柱子違者,兑主金,金有殺伐,違天之道故也。天任子金者,艮在丑,丑,金之本也。天英子殺者,離,火也,火有燒燃之義也。【遁甲經】云:天逢宜安邊保固,天內宜宗道結友,天衝宜出軍伏仇,天輔宜修禮設教,天禽宜請福除惡,天心宜避病求藥,天性宜匿屯守固,天任宜慶謁通財,天英宜遠行作樂。九神之名,上並云天,下皆曰子者,此神屬於北斗,皆隸於天故也。子者,美稱,以此神尊美故也。

【孔子.元辰】云:北斗第一神,字希神子;第二神,字貞文子;第三神,字祿存子;第四神,字世惠子;第五神,字衛不鄰子;第六神,字微惠子;第七神,字大景子。此亦並稱子也。

【春秋.佐助期】云:第一星神,名執陰,姓頸梁;第二星神,名斗諒,姓伊偊當;第三星神,名拒理,姓英◇領許;第五星神,名防仵,姓雞尹堵;第六星神,名開寶,姓蚩,一名蒼兒部;第七星神,名招,姓肥脫絡馮。七星之名,並是人年命之所屬,恆思誦之,以求福也。

【黃帝.八神圖】云:乾神軒轅,天承相使,舍於辰星。兌神時刑,北斗之使,舍於牛星。主軒研,坤神招搖,天之上公使,舍於角星。主殺害,離神昊時,天之游徼使,舍於翼星。巽神天候,天執法使,舍觜星。震神雷公,大陰之候使,舍於七星。艮神曲隆,天候東明之使,舍於奎星。坎神咸池,天雨師使,舍於井星。主雨。此八使之神。

婦人産乳,忌低向之,此亦九宮之神。神既清虛,遊無定所,故在宮間牙時有不同,既八卦配於五行,故附此而錄。諸神占候之法,各有別注,不勞於此委碎。名字之義,故以略談。至如日月星辰,風雨雷電,山川岳瀆,井竈衡門,爰及人身。諸神非一,帝王之所崇祭,百姓之所祈禱。如此之例,名數甚多。其於五行,更無別義,故不備說。又,卜筮所用殺曆諸神,正是左右歲月之閒,逆順季孟之際,亦無俟於具談,寧勞曲解。此前諸神,占候之網維,三才之理要,故以次述。

第二十一論五帝

遂古以來,所論五帝,凡有三種:

【河圖】云:東方青帝,靈威仰,木帝也。南方赤帝,赤熛怒,火帝也。中央黃帝,含樞紐,土帝也。西方白帝,白招拒,金帝也。北方黑帝,叶光紀,水帝也。

【陶華陽】云:有皇伯、皇仲、皇叔、皇季、皇少,兄弟五人,卽靈威仰等。此五帝,並天上神,下治於世,綜理神鬼,次第相接,治太微宮,其精爲五帝之座。五星隨王受氣,卽明堂所祭者也。故云「宗祀文王於明堂,以配上帝」。

【禮記】曰:春之月,其帝大皥;夏之月,其帝炎帝;中央土,其帝黃帝;秋之月,其帝少皥;冬之月,其帝顓頊。東方大昊,庖羲氏,主春,蒼精之君。南方炎帝,神農氏,主夏,赤精之君。中央黃帝,軒轅氏,主四季,黃精之君。西方白帝,金天氏,主秋,白精之君。北方黑帝,顓頊氏,主冬黑精之君。

易曰:帝出於震,此蓋人帝之始,始於伏羲;五行之次,以木爲先;四時相易,以春爲首。故庖羲爲五帝之先也。又諸史以少昊、顓頊、高辛、唐、虞,謂之五帝。此蓋自舜以前,五行相承爲帝也。易經乃上取伏羲,下至虞舜,不言中閒三帝者,以其因修,無所造作,何以得言之?故不論也。

大昊帝庖羲者:姓風也,母華胥,履大人跡而生於成紀。蛇身人首,以木德王天下,爲百王先。易曰:帝出於震,震,木,東方,主春,象日之明,故曰太昊。因象龜文而畫八卦,爲罔罟以田漁。古者人畜相食,爲害者多,帝觀蜘蛛之網,教民取犧牲,以充庖廚,故曰「庖犧」,是謂羲皇,後世音謬,謂之「伏犧」,或云宓羲,一號雄皇氏。【孝經鉤命決】云:伏羲,日角珠衡戴勝。【禮含文嘉】云:伏羲德洽上下,天應以鳥獸文章,地應以龜書,伏羲則象,作八卦。

炎帝神農氏:姓姜,母任姒,名女登,感神龍而生帝於常年。人身牛首,以火承木,位南方,主夏,故曰「炎帝」。作耒耜,始教民耕農,嘗別草木,令人食穀以代犧牲之命,故號「神農」,一號魁◇氏,是爲農皇。【禮含文嘉】云:神農作田道,就耒耜,天應以嘉禾,地出以醴泉。

黄帝軒轅氏:姓姬,母附寶,見大電光繞北半斗樞星,明照郊野,感而生帝於壽丘。以土承火,位在中央,故曰「黃帝」。治五氣,設五帝,始垂衣裳,作舟車,造屋宇。古者巢居穴處,黃帝易之以上棟下宇,以蔽風雨,故號「軒轅」。亦云:居軒轅之丘,因以爲號,一號帝鴻氏,或歸藏氏,或有熊氏。【春秋文燿鈎】云:黃帝龍顏,得天庭法,中宿,取象文昌。【禮含文嘉】云:黃帝修兵革,以德行,則黃龍至,鳳凰來儀。

少昊金天氏:姬姓,名摯,字青陽,母女文節,有大星如虹,下流華渚,夢接意感生帝。以金承土,故曰「金天」,卽圖讖所謂白帝朱宣也。位在西方,主秋,金有光明,居小陰位,故曰少昊。【文燿鈎】云:帝摯載干,是謂清明,發節移度,蓋象招搖。

顓頊高陽氏:姓姬,母景僕,見搖光貫月如虹,感而生帝於若水。以水承金,位在北方,主冬,故號「顓頊」。【文燿鈎】云:顓頊併幹,上法月參,集威成紀,以理陰陽。

此五帝,既禮所配五方者也。

帝嚳高辛氏:姬姓,生而神異,自言其名曰逡。以木承水,五行名官,故號「高辛」。【帝王世紀】云:高辛◇齒,有聖德,能順三辰。

帝堯陶唐民:祁姓,母慶都,出洛渚,遇赤龍,感孕十四月,而生帝於丹陵,名放勛。以火承木,其兄帝摯,封之於唐,故是號「陶唐氏」。【文燿鈎】云:堯眉八彩,是謂通明,曆象日月,陳剬考功。【禮含文嘉】云:堯,廣被四表,致於龜能。

帝舜有虞氏:姓姚,母握登,見大虹,意感生帝於姚墟,名重華,字都君,目重瞳子,故名重華。以土承火,堯封之於虞,故號「有虞氏」,設五色之服。【文燿鈎】云:舜重瞳子,是謂◇諒,上應攝提,以統三光。【禮含文嘉】云:舜損己以安百姓,致鳥獸鶬鶬,鳳凰來儀。

此三帝,并少昊、顓頊、共爲五帝。史記以伏羲、女媧、神農爲三皇,黃帝以下爲五帝。【帝王世紀】以羲皇、神農、黃帝、爲三皇,少昊已下爲五帝。今案【禮記】,郊配五德,自伏羲至顓頊爲五帝,是其正位。所以然者,易稱帝出於震,蓋五德之首也。以次而行,至顓頊則五德數終。若以少昊爲首,則金非五德之先。若以黃帝爲首,土居中央,本非創始。故從木爲先,伏羲爲五德之首,易言是也。其帝嚳已下,皆行次相承也。上帝有五,靈威仰等姓氏事,伏羲年代久遠,典籍遺漏,不可具釋。然五德相承,謂受天明命,必豫符瑞,以明會昌。若應命之主,皆承太微五帝之精,以誕於世,必有先徵,示其萌兆也。

木王則蒼帝之子,火王則赤帝之子,土王則黃帝之子,金王則白帝之子,水王則黑帝之子。故【錄圖】云:東方蒼帝,體爲蒼龍,其人長頭面,大角,骨起,眉、背豐博,順金授火。南方赤帝,體爲朱鳥,其人尖頭,圓面,方頤,張目,小上廣下,鬚髥偃胸,順水授土。中央黃帝,體爲軒轅,其人面方,廣顙,兌頤,緩脣,背豐厚,順木授金。西方白帝,體爲白虎,其人方顙,直面,兌口,大鼻,小角,順火授水。北方黑帝,體爲玄武,其人夾面,兌頭,深目,厚耳,垂腹,反羽,順土授木。此并象五行之符,依其行次,以相傳授也。

【感精符】云:蒼帝,望之廣,視之博。赤帝,望之火煌煌燃,視之尖上。黃帝,望之小,視之大,廣厚正方。白帝,望之明,視之茂。黑帝,望之巨,視之穉。

【元命苞】云:蒼精用事,象歲星;赤精用事,象熒惑;黃精用事,象鎮星;白精用事,象太白;黑精用事,象辰星。此皆五德之依五行,子母相傳也。非其次者,必有剋代而不終也。秦以金德代周,二世而仁,漢以火行繼周,代秦偽金,故其祚長遠。若是其行次者,則有符瑞也。

【春秋.元命苞】云:堯火精,故慶都感赤龍而生。漢以孔子獲麟得圖書云:姬周亡,火曜,劉起,帝卯金,故高祖斬白蛇。而【神母哭】云:赤帝子殺我白帝子,光武感赤伏符而中興,此皆火德之徵也。四行所感,例皆如此。往代帝王,符瑞非一,不可具述,今略論五帝配五行如此。  

第二十二論諸官

自三五已來,紀官無定,皆因符瑞,名號不同。或以鳥龍,或以雲火,莫不仰觀俯察,因事而置事。雖時世不一,五行無爽。

至於顓頊,以人事紀官。南正重,司天以屬神;北正黎,司地以屬民,於是神民不離。

高辛氏立,五行名官。以勾芒爲木正,祝融爲火正,蓐收爲金正,玄冥爲水正,后土爲土正,分掌其職。

少皓氏有四子,重、該、修、熙。重爲勾芒,木官之神,該爲蓐收,金官之神。修、煕.並爲玄冥,水官之神。

顓頊氏子曰黎,爲祝融,火官之神。共工氏子曰勾龍,爲后土,土官之神。此五神,生而爲上公,死爲貴神,別稱五祀,已配五行。

【周書】云:武王營洛邑未成,四海之神皆會。曰:周王神聖,當知我名,若不知,水旱敗之,明年,雨雪十餘旬,深丈餘。五大夫乘車,從兩騎,止王門。太公曰:車騎無跡,謂人之變,乃使人持粥進之曰,不知客尊卑何?從騎曰:先進南海御,次東海御,次北海御,次西海御,次河伯,次風伯,次雨師。武王問太公:並何名?太公曰:南海神名祝融,東海神名勾芒,北海神名玄冥,西海神名蓐收。

【禮記.月令】云:春之月,其神勾芒;夏之月,其神祝融;中央土,其神后土;秋之月,其神蓐收;冬之月,其神玄冥是也。此五方之神,以配五行。

又,黃帝置三公之職,以象三台星:風后配上台,天老配中台,五聖配下台。置左右二監,此亦五行之謂也。四司分掌四方,卽四時之法也。堯以羲和四子,分掌四時方嶽之職,謂之四嶽。

太公曰:太師者,心腹之臣,所使是人之英,故曰「前疑」,常立於前,決疑事也。太史者,耳目之臣,所使視聽,是人之後,故曰「後承」,常立於後,承主之過,取驗於天。太傅者,爪牙之臣,所使守衞,是人之傑,故曰「左輔」,輔人主缺事,立於左,拒君之難。太保者,羽翼之臣,所使察伺,是人之警,故曰「右弼」,常立於右,弼人主之邪。四輔既立,王者安而無爲,百姓濟而無害。若四輔不具,猶格虎無備,濟河無舟。若王者不知古今之務,遠方之緯,不謀於諸侯,不達言語,動作不合於制,太師爭之。不知天變,星曆之運,天官動靜,鐘律之音,山川怪異,不善災害,太史陳天文以爭之。發號令,不應先王法度,與大臣無禮,枉道於民,處刑不平,獨信自專,臨政不莊,又不恤臣僕,太傅爭之。昇車不應和鸞,揖讓不中磬珮,淫讌馳騁,沈冒酒色,宗廟不敬,輿服失度,朝廷無節,太保爭之。此則四時之官,四嶽之分職。前疑主夏,後承主冬,左輔主春,右弼主秋。唐虞之時,官名已百。

【商書】云:百僚師師,夏殷定名爲百二十,以應天地陰陽之大數也,故有三公、九卿、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士。三三相參,合有百二十也。

【帝王世紀】云:殷湯問伊摯曰:古者立三公,九卿,大夫,元士者,何?

摯曰:三公以與主參王事,九卿以參三公,大夫以參九卿,元士以參大夫,故參而又參,是謂事宗。事宗不失,內外若一。

又曰:相去幾何?

摯曰:三公,智通於天地,應變而無窮,辨於萬物之情,其言足以調陰陽四時,而節風雨,如是者,舉之以爲三公,故三公之事,常在於道。九卿者,不出四時,通溝渠,修隄防,樹種五穀,通於地理,能通利不利,如此者,舉以爲九卿,故九卿之事,常在於德。大夫者,出入與民同象,取去與民同解,通於人事,行內舉繩,不傷於言,言足法於世,不害於身,通關梁,實府庫,如是者,舉以爲大夫,故大夫之事,常在於仁。元士者,知義而不失期,事功而不獨專,中正強諫,而無姦詐,在私立公,而可立法度,如是者,舉以爲元士,故元士之事,常在於義,道德仁義定而天下正矣。

又曰:三公,股肱之臣;九卿,手足之臣;大夫,筋脈之臣;元士,肌肉之臣。孔子曰:三公象五岳,九卿法河海,二十七大夫法山陵,八十一元士法谷阜。三公在天爲三能,九卿爲北斗,少微之比爲大夫,郎位之類爲元士,合百二十.大數存焉。

【合誠圖】云:天不獨立,陰陽俱動,扶佐立緒,合於二六。以三爲舉,故三能六星,两两而比,以爲三公。三三而九陽精起,故北斗九星,以爲九卿。三九二十七,故有攝提、少微、司空、執法、五諸侯,其星二十七,以爲大夫。九九八十一,故內列倍衞、閣道、郎位、扶匡天子之類八十一星,以爲元士。

凡有百二十官,下應十二月,數之經緯,皆五精流氣,以立官延。

【尚書】曰:立太師、太傅、太保,茲惟三公,論道經邦,燮理陰陽,官弗必備,惟其人。

【淮南子】曰:舉天下之高,以爲三公;一國之高,以爲九卿;一縣之高,以爲二十七大夫;一鄉之高,以爲八十一元士。

【感精符】曰:三公非其人,則山崩,三能移;九卿非其人,則江河潰,輔星角;大夫非其人,則丘陵偃墀,少微等有變;元士非其人,則谷阜毀,扶匡失。是以王者仰視象於天,俯察法於地,中擇賢能以任之。任得其人,則國昌民安。任非其人,則邦危民弊。

易曰「鼎折足,覆公餗」,此喻三公失人,如鼎折足,不堪容著也。

【周官】云:天官冢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馬,秋官司寇,冬官司空。冢宰主會計,司徒主土地,宗伯主禮樂,司馬主兵戎,司寇主刑罰,司空主造作。

孔子曰:冢宰之官以成道,司徒之官以成德,宗伯之官以成仁,司馬之官以成聖,司寇之官以成義,司空之官以成禮。以之道則國治,以之德則國安,以之仁則國和,以之聖則國平,以之禮則國定,以之義則國成。

故屬不理,分體不明,法正不一,百事失紀,曰「亂」。亂,則飭冢宰。

地宜不殖,財物不蕃,萬民飢寒,教化不行,風俗漂亂,人民流散,曰「危」。危,則飭司徒。

父子不親,長幼失序,君臣上下,乖離異志,曰「不和」。不和,則飭宗伯。

賢能而失官爵,功勞而失賞祿,士卒疾怨,兵弱不用,曰「不平」。不平,則飭司馬。

刑罰暴亂,姦邪不勝,曰「不義」。不義,則飭司寇。

度量不審,舉失蕝雾,都鄙不修,財物失所,曰「貧」。貧,則飭司空。

故古之王者,常以季冬考德正法,以觀治亂。德盛者,則修法;德不盛者,則飭政。故法與政,盛而不衰。

【淮南子.天文篇】云:東方爲田官,南方爲司馬,西方爲大理,北方爲司空,中央爲都官。

【春秋.繁露】云:木司農,火司馬,土司空,金司徒,水司寇,此並配五行也。周官以冢宰計會,司徒土地,並中央之義,與【淮南】、【繁露】意同。

春官主禮樂者,禮齊上下,樂和人情,皆是仁也。故云:宗伯之官,以成仁。仁屬木,東方也。【淮南】、【繁露】並主農者,取春是農之本也。

夏官主兵戎者,火氣猛烈,兵之象也。然刑罰歸於司寇,司馬以禮節齊之,主而不用刑也。【淮南】、【繁露】並同。

秋官主刑罰者,金之本性,主殺伐也。淮南大理,亦主刑也。【繁露】爲司徒者,名異事同。故云:因時之威,以成大理。

司徒冬官主造作者,冬時萬物收藏,百工咸歸其所,故造器用,以供王事。【淮南】說同。【繁露】以爲司寇者,謂執法之官,須平直之人,如水能平均也。故云:執法阿黨不平,則誅之。

故土勝水,是其水取平直之意也。雖五運遞興,官名世革,而五行用事,其理齊同。所以禹平洪水,身任司空,九土納賦。伯夷秩宗,必備三禮,契爲司徒,敬敷五教,咎繇士師,明用刑典。如此分職,則周官臣是也。

自古已來,官數起自於三,極八十一者:陽成於三,極於九,故三公而九卿,九九八十一,黃鐘律之極數也。故尊官取其初數,卑官者取其末數,所以不云一者。一是元氣,屬於天子,故號天子爲元首,以其一無二也。【尚書】曰:元首明哉。臣非元一,故自三而起。周止六卿者,以爲通六合,因六無,而設六府也。此乃時代異,故非越五行。又三代命官,皆止於九。故士有三等:下士一命,中士二命,上士三命。大夫三等:下大夫四命,中大夫五命,上大夫六命。卿已上亦三:少卿七命,大卿八命,公則九命。三三而九,亦以陽之正數也。末代以命爲品,亦不過九,但以一爲尊官,九爲卑官。取命,是出自上命,秩下官名,故以多者爲重。品是品其次第,一既居先,故以一爲貴。此並方位及數配五行,今次爲論支干爲官者:

【洪範.五行傳】云:甲爲倉曹,共農賦;乙爲戶曹,共口數;丙爲辭曹,共訟訴;丁爲賦曹,共獄捕;戊爲功曹,共除吏;己爲田曹,共群畜;庚爲金曹,共錢布;辛爲尉曹,共本使;壬爲時曹,共政教;癸爲集曹,共納輸。子爲傳舍,出入敬忌;丑爲司空,守將班治;寅爲市官,平準賣買;卯爲鄉官,親事五教;辰爲少府,金銅錢布;巳爲郵亭,行書驛置;午爲尉官,馳逐追捕;未爲廚官,百味悉具;申爲庫官,兵戎器械;酉爲倉官,五穀畜積;戌爲獄官,禁訊具備;亥爲宰官,閉藏完具。支干配官,皆從其五行本體,意略可解,不勞繁述。

【翼奉】云:肝之官尉曹,木性仁,尉曹主士卒,宜得仁。心之官戶曹,火性陽,戶曹主婚道之禮。肺之官金曹,金性堅,主銅鐵。腎之官倉曹,水性陰凝藏物,倉曹冬收也。先王以冬至閉關,不通商旅,慎陰無也。脾之官功曹,土性信,出稟四方,功曹事君,以信授教四方也。

尉曹以獄司空爲府,主士卒。獄閉逋亡,與之姦,則螟蟲生。木性靜,與百性通,則魚食於民,從類故蟲。

戶曹以傳舍爲府,主名籍。傳舍主賓客,與之姦,則民去鄉里。戶曹主民,利戶口,奪民利,故悉去之。

倉曹以廚爲府,主廩假。廚主受付,與之姦,則賊盜起。倉曹收以民租,侵剋百姓窮,故功曹以小府爲府。與四曹計議,小府亦與四府則用,故小府倉出納,主餉種。

功曹有二府,所以爲五官六府,游徼、亭長、外部吏,皆屬功曹。與之姦,則虎狼食人。功曹職在刑罰,內爲姦,故虎狼盜賊殺奪於民,上姦下亂也。

金曹以兵賊嗇夫爲府,主討捕。與之姦,則城郭盜賊起,兩偏施。金曹主市租侵奪,故上下相承,故市賈不平。

此並從五行,以五藏配六府也。既並名官,故於此釋。
 

第二十三論諸人

第一論人配五行

【禮記.禮運篇】云:人者,天地之德,陰陽之交,鬼神之會,五行之秀氣也。

【文子】曰:人者,天地之心,五行之端,是以稟天地五行之氣而生,爲萬物之主,配二儀以爲三才,然受氣者各有多少。受木氣多者,其性勁直而懷仁;受火氣多者,其性猛烈而尚禮;受土氣多者,其性寬和而有信;受金氣多者,其性剛斷而含義;受水氣多者,其性沈隱而多智。五氣湊合,共成其身。氣若清叡,則其人精俊爽如也;昏濁,則其人愚頑。

【老子】云:陰陽精氣爲人,氣有厚薄。得中和滋液,則生腎智人;得錯亂濁辱,則生貪淫人。

【祿命書】云:金人剛強自用,木人多華而雅,水人開通智慧,火人自貴性急,土人忠信而直。

【周書】云:人感十而生,天五行,地五行,合爲十也。天五行爲五常,地五行爲五藏。故易曰「在天成象,在地成形」者也。

【家語】曰:天一,地二,人三,三三而九,九九八十一。一主日,日數十,故人十月而生。文子云:人受天地變化而生,一月而膏,二月而脈,三月而胞,四月而肌,五月而筋,六月而骨,七月而成形,八月而動,九月而躁,十月而生。形骸已成,五藏乃形,外爲表,中爲裏,頭員法天,足方象地。天有四時、五行、九星、三百六十日,人亦有四支、五藏、九竅、三百六十節。天有風雨寒暑,人亦有喜怒哀樂。

【淮南子】及【文子】並云:膽爲雲、肺爲氣、脾爲風、腎爲雨、肝爲電,與天相類,而心爲主。耳目者,日月也;氣血者,風雨也。

【素問】云:夫人法天地,故聖人上配天以養頭,下象地以養足,中傍人事,以養五藏。天氣通於肺,地氣通於咽,風氣通於肝,雷氣通於心,穀氣通於脾,雨氣通於腎。六經爲川,腸胃爲海,九竅爲水,法天之紀,用地之理,則災禍去矣。

【左慈相決】云:人頭員以法天,足方以象地。左目爲日,右目爲月;左眉爲青龍,右眉爲白虎,鼻爲勾陣,伏犀爲朱雀,玉枕爲玄武。

又云:前爲朱雀,後爲玄武,左爲青龍,右爲白虎,是曰四體。頭爲勾陳,是身之主。

又曰:左耳後爲太山,右耳後爲華山,額爲衡山,頂後爲恆山,鼻爲嵩高山。

【相祕訣】云:額爲衡山,頭爲恆山,鼻爲嵩高山,眉爲岱山,權爲崑崙山。二儀象天地,三亭法三才,四瀆主四時,五官應五行,六府從六律,七門配七星,八節取八風,九候比九州,十指應十日,十二德象十二月,二十八節應二十八宿。

【家語】云:人生三月微昫,然後目能見。八月生齒,然後能食。朞而臏,然後能行。三年顖合,然後能言。陰窮反陽,故陰以陽變;陽窮反陰,故陽以陰化。是以男子八月生齒,八歲而齔,十六精通,然後能化。女子七月生齒,七歲而齔,十四而化。禮,男子二十而冠,有成人父之端;女子十五而笄,而許嫁,有成人母之道。此皆從天地五行之大數也。

文子曰:昔者中黃子云:天有五行,地有五嶽,聲有五音,物有五味,色有五章,人有五位,故天地之閒,二十有五人。上五有神人、真人、道人、至人、聖人;次五有德人、賢人、善人、中人、辨人;中五有仁人、禮人、信人、義人、智人;次五有仕人、庶人、農人、商人、工人;下五有衆人、小人、駑人、愚人、完人。上五之與下五,猶人之與牛馬也。

聖人者,以目視,以耳聽,以口言,以足行。真人者,不視而明,不聽而聰,不言而云,不行而從。故聖人之所動天下者,真人未嘗遇焉。賢人之所矯世俗者,聖人未嘗觀焉。所謂道人者,無前無後,無左無右,萬物玄同,無非無是。文子發言二十五人,論止有四,未爲具釋。今依諸經書略解,上五有謂人者。

孔子曰:陰陽不測之謂神。曾子曰:陽之精氣爲神。神以靈智爲義,謂靈智其照如神,故曰「神人」也。孔子曰:堯之智如神。

真人者,性合乎道,有若無.實若虛,明白太素,至極弊然無爲,故曰「真人」。

道人者,孔子曰:其德大乎天地,其量總乎日月,莫之能測者。有此德量,故曰「道人」。

至人者,真直爲素,守一不移,善惡不能迴其慮,榮辱不能動其心,故曰「至人」。

聖人者,【家語】曰:德合天地,變通無方,窮萬事之終始,協萬品之自然,敷其大道,遂成情性,明並日月,化行若神。民人不知其德,覩者不識其善,此謂「聖人」也。莊子曰:以天爲宗,以德爲本,以道爲門,明於變,謂之「聖人」。

次五德人者,德被於物,使百姓各得其所欲,日用而不知,兼利無擇,與天地合。易曰「大人」者,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鬼神合其吉凶,此謂「德」也。

賢人者,智周萬物,動靜合理。孔子曰:好惡與民同情,取捨與民同統,行中規矩,言可法則。爲匹夫而不怨,在諸侯而不驕。道足化於百姓,而不傷於身。施財天下,不貧,此「賢人」也。

善人者,見善如不及,言滿天下無口過。孔子曰:躬行忠信,而心不怨;不置仁義,志意廣博,而色不伐;思慮明達,而辭不爭。篤行信道,自強不息,猶然如將可越而不可及,此君子人也,又謂「善人」。

中人者,一心以事主,進思盡忠,退思補過,順美匡惡,犯而無隱,先公後私,不伐其勞,此「中人」也。

辨人者,智思無窮,情鑒善惡,問無礙滯,巧言如流,去邪從正,無有可匿,此辨人也。

中五仁人者,爲上不侈其功,爲下不羞其陋。慈施惻隱,終而不衰,此「仁人」也。

禮人者,分別尊卑,廉讓謙謹,爲上恭敬,爲下思敬,此「禮人」也。

信人者,誠實不欺,片言折獄,達不肆意,窮不易操,此「信人」也。

義人者,決斷分了,一度順理,從善屏惡,事無礙滯,此「義人」也。

智人者,識達謀慮,鑒察物情,能知萌兆,豫覩善惡,此「智人」也。

次五士人者,孔子曰:知不舉多,必審其所由;言不務多,必審其所謂。心有所定,計有所守。雖不能盡道術之本,必有從行也。雖不能遍百善之美,必有所慮也。行既由之,智既知之,言既得之,則性命形骸之不易也。富貴不足以益,貧賤不足以損,此「士人」也。

庶人者,未入仕位,猶居壟畝之閒,或始解褐,未沾品命。【周禮】云:庶人,在官者始入秩也。此謂「庶人」也。

農人者,用天之道,因地之利,春耕秋收,常在稼穡,此曰「農人」也。

商人者,負販市◇,隨時鬵貨,貴賤相易,以資産業,此「商人」也。亦曰「賈人」也。

工人者,雕斵伎巧,備諸器用,造新修故,以力貨財,此曰「工人」。

下五衆人者,凡雜云衆人,豫讓曰:范中行氏以衆人遇我也。

小人者,卑鄙行惡,此曰「小人」。孔子曰:桀紂雖帝王,其猶小人也。文子曰:中繩,謂之君子;不中繩,謂之小人。君子雖死,其名不滅;小人雖得勢,其罪不除。

駑人者,駑,鈍也,亦罪隸爲名。古者,有罪爲奴。【尚書】曰:予則奴戮汝,罪之也。紂以箕子爲奴,亦戮辱也。馬有駑者,以其鈍也。

愚人者,嚚闇無知,菽麥不辨,謂之「愚人」。孔子曰:其知可及,其愚不可及者,以其稟昏濁之氣而生,非學所得也。亦曰「庸人」。孔子曰:心不存始終之規,口不吐訓格之言,又不擇賢以託身,不力行以自定。見小闇大,而不知所傷;從物如流,而不知所仇。此「庸人」也。

肉人者,狂癡無識,痛癢莫分。雖能動靜,與完不異,是謂「肉人」。

此二十五等人,由稟五行之氣,各有優劣,故有多等。善惡不同,今且分爲四品。其神真道至聖德賢七者,受王氣而生也。善中辨仁禮信義智八者,相氣而生也。士庶農商工五者,休氣而生也。衆小駑愚完五者,囚氣而生也。王氣當其盛時,故最靈聖。相氣微劣於王,故自善忠已下伏王政。休氣已衰,故當仕庶之例。囚氣最劣,故當衆小之流。文子以上返下,喻人比畜,亦近之矣。然此五氣,有清有濁,有正有邪,有初有末。若得正氣,雖在卑劣,方爲大善。若受卑氣,雖居尊勝,衆興大惡。至如桀覆夏宗,紂亡殷族,周衰幽厲,漢滅桓靈,此則處尊興惡者也。負鼎於殷廟,垂釣於磻溪,商賈南陽,飼牛車下,當此之時,其善未見。及登師輔,仁聖並彰。此豈非卑下而能宏濟?其賢德已上,氣正無邪,故居最上。然氣之初也,齡齒終長;氣之末也,命相短促。此四氣又有四別,若上清秀,靈智愈高;上而濁汙,乃須修飭;下而清秀,琢磨方以爲器;加之昏濁,朽木不可復雕。兼貴賤、富貧、好醜、善惡、性情,年命,乃有萬途,並五行氣感所致。今且就文子論其二十五等,以爲階差,自外諸徒,難以具辨。知人則哲,惟帝其難。非明聖者,孰能辨識。

【祿命決】云:王氣中生者,其人王相,宜爵祿;相氣中生者,其人多官;死氣中生者,其人多疾病短命。此並論其生月,當五行氣盛衰時也。況其稟受氣者,其人形質、情性、骨肉、藏府,皆象五行。

【相書】云:木人,細長、直身;火人,小頭、豐下、短小;土人,員面、大腹;金人、方面、兌口;水人、面薄、身偏、蛇行。

木人青色真,有白是害氣;火人赤色真,有黑是害氣;土人黃色真,有青是害氣;金人白色真,有赤是害氣;水人黑色真,有黃是害氣。

配日,則甲乙爲皮毛,丙丁爲爪筋,戊己爲肉,庚辛爲骨,壬癸爲血脈。

配卦,則乾爲頭,離爲目,坎爲耳,兌爲口,坤爲腹,巽爲手,艮爲股膝,震爲足。

其藏府性情,各有別解。然人居天地之內,在山川之中,各隨方位,形性不等。所以

東夷之人,其形細長,修眉長目,衣冠亦尚狭長。東海句麗之人,其冠高狹,加以鳥羽,象於木枝。長目者,目主肝,肝,木也。故細而長,皆象木也。

南蠻之人,短小輕壑,高口少髪,衣冠亦尚短輕。高口者,口人中主心,心,火也。火炎上,故高。炎上,故少髮也。

西戎之人,深目高鼻,衣而無冠者。鼻主肺,肺,金也。故高。目,肝也,肝爲木金之所制,故深。金主裁斷,故髮斷無冠。

北狄之人,高權被髪衣長者,權主腎,腎,水也。故高權。被髪者,象水流漫也。衣長,亦象水行也。

中夏之人,容貌平整者,象土地和平也,其衣冠車服備五色者,象土包含四行也。

孔子曰:東僻之人曰夷,精以僥;南僻之人曰蠻,信以朴;西僻之人曰戎,頑以剛;北僻之人曰狄,肥以戾;中國之人,安居和味。

【帝王世紀】云:堯流共工於幽州,以竄北狄;遷三苗於三危,以竄西戎;放驩兜於崇山,以竄南蠻;殛鯀於羽山,以竄東夷。

【春秋.文耀鉤】云:氣隨人形。故南方至溫,其人大口,象氣舒緩也。北方至寒,其人短頸,象氣急縮也。東方川谷所經,其人小頭兌形,象木小上也。西方高土,日月所入,其人面多毛,象山多草木也。中央四通,雨露所施,其人面大,象土平廣也。

【家語】云:孔子曰:堅土之人剛,弱土之人柔,墟土之人大,沙土之人細,息土之人美,耗土之人醜。南方有不死之草,北方有不釋之冰,東方有君子之國,西方有刑殘之尸,中土多聖人,皆象其氣也。

故曰:山氣多男,澤氣多女,水氣多瘖,風氣多聾,休氣多癃,木氣多傴,岸下溼氣多腫,正氣多力,險阻之氣多瘿,寒氣多壽,熱氣多夭,谷氣多痺,□氣多狂,衍氣多仁,陵氣多貪,輕土多利起,重土多遲鈍。急水人輕,遲水人重,此並隨陰陽五行之氣,故善惡斯別。

第二者論人遊年年立

遊年凡有三名,而爲二別。三名者:一遊年、二行年、三年立。

遊年之名,皆以運動不住爲義,以其隨歲行遊,不定一所也。

年立卽是行年。立者,是住立爲義,以其今年立於北辰也。就人而論同,常行不息,故謂曰行。就歲而論,今之一歲,年住於此,故謂之立。

二別者,遊年從八卦而數,年立從六甲而行。六甲者,男從丙寅左行,女從壬申右轉,竝至其年數而止,卽是行年所至,立於其處也。若欲算知之者,男以實年加二算而左數,女以實年加一算而右數,竝從甲子旬始,盡其算,卽是立處也。所以男從丙寅數,何者?日生於寅,日爲陽精,男從陽,故取日,丙爲太陽,故取丙以配寅。女從壬申數,何者?月生於申,月爲陰精,女從陰,故取月,壬爲太陰,故取壬以配申。陽故左行,陰故右轉。

【孔子.元辰經】云:若甲子旬,男從丙寅,女從壬申;甲戌旬,男從丙子,女從壬午;甲申旬,男從丙戌,女從壬辰;甲午旬,男從丙申,女從壬寅;甲辰旬,男從丙午,女從壬子;甲寅旬,男從丙辰,女從壬戌。皆曰行年,此竝候病之法,非通常用。

遊年者:男一歲,數從離起,左行,八卦二則在坤,三則在兌,四則在乾,五則在坎,六則在艮,七則在震,八則在巽。巽不受八,進而就離,離則是八,坤卽九,兌卽十。以次而數。一若至坤,坤不受一,還退就離,故至十數,皆在政方也。女年一,從坎右行,亦如離法,艮不受八,乾不受一,皆歸於坎,所以巽不受八。

坤不受一者,坤巽依位,竝夾離宮,巽是陽位,有進義而無終義,八是卦之終數,故不受之。前以付離,坤是陰位,陰有退而無進,退則須滅,不敢當其陽始之數,故退讓就離。

乾不受一,艮不受八者,乾是陽也,又爲天也,自在其始。始是一義,重則數偶,數偶則成陰,故以付坎。艮是陰也,艮又爲山,山則是終。遊年歷行八卦,卦數於八,終卽止也,自有其終,理不重受,故付坎。

或問云:天一之行,以坎爲一宮,離爲九宮,八卦遊年,乃以離爲一宮者,何?

答曰:天一於天下,九州之事,故從始一而行。遊年於人,年命之事,故以終九而起命。女遊年從坎,男以德苞終始,故九一竝數。起太陽之位,女以陰生陽,故從其創始陰位而行。坎位本一,受數一起,共爲二,陰數也。遊年所至之卦,因三變之。一變爲禍害,再變爲絶命,三變爲生氣。生氣則吉,禍害、絶命則凶。吉則可就其方,凶則宜避其所。

禍害者,以其相剋害也。如乾初九,甲子水,變成巽,巽初六,辛丑土,是飛辰來剋伏辰也。坎初六,戊寅木,變成兌,兌初九,丁巳火,是飛伏相害也。

絕命者,以其卦體被剋制也。如震變爲兑,金剋木也。艮變爲巽,木剋土也。

生氣者,以其相生同體也。如乾變成兌,體同金也。震變成離,木生火也。

禍害、絕命,亦有厭行,以其卦所至相制者禳之。如衝火以避兵火,懸一柏木而攘震死。此並五行相制之驗也。

遊年、年立,卽是人之年命,皆配五行。故於此而釋之。  

第二十四論禽蟲

第一者論五靈

凡含生蠢動,有知之數,莫不藉五氣而成性,資陰陽以立形。故有陸處水居,潛見道別,遊翔飛走,駑駿不同。皆由氣之清濁,稟性深淺。

【考異郵】云:含牙戴角,著脰垂芒,皆爲陰也。陰有殺氣,故備有爪牙之毒,螫蠆之類也。飛翔羽翮,柔善之獸,皆爲陽也,陽有仁氣,無殺性也。

【家語】云:齕吞者,八竅而卵生。齟◇者,九竅胎生,晝生似父,夜生類母。至陰者牝,至陽者牡,皆氣使然也。凡是蠢動之物,竝爲蟲類,今略分三種:一曰禽、二曰獸、三曰蟲。有羽飛者爲禽,有四足走者爲獸,無羽足者爲蟲。至如蜉蝣之羽,蟭蟟之翼,飛◇百足,蚊蚋六手,此雖有羽足,猶是蟲例。其朝生暮死,腐穢蠱溼,此皆因變化。隨類生者,亦並蟲也。

【考異郵】云:蟲入日而化微,故令促。又,鳥、魚二名,於此二者,其號雖別,鳥則飛翔,卽是禽也,魚則潛游,蟲之屬也。

【家語】云:鳥、魚生於陰,而屬於陽,故皆卵生。魚游於水,鳥游於雲,所以立冬則鷰雀入海,化而爲蛤,本其類也。禽名通於獸,獸名不通於禽,故知禽有趨地之能。獸無飛空之用,然此三等,名例甚多,不可具釋。今且先論五靈,次配卦及三十六禽。

【家語】云:羽蟲三百六十,鳳爲之長。毛蟲三百六十,麟爲之長。甲蟲三百六十,龜爲之長。鱗蟲三百六十,龍爲之長。倮蟲三百六十,人爲之長。

又曰:毛蟲之精曰「麒麟」,羽蟲之精曰「鳳」,介蟲之精曰「龜」,鱗蟲之精曰「龍」,倮蟲之精曰「聖人」。毛蟲西方,羽蟲南方,甲蟲北方,鱗蟲東方,倮蟲中央,此則皆稱蟲也。五靈總爲諸蟲之首,今止言其四,以人處中央者,謂有性情之物,人最爲主故也。

靈者,神靈之義,五禽於蟲獸之中最靈,故曰五靈。

【禮記.月令】云:春,其蟲鱗。鄭元注云:龍蛇之屬。夏,其蟲羽,飛鳥之屬。中央,其蟲倮,虎豹淺毛之屬。秋,其蟲毛,狐狢之屬。冬,其蟲介,龜鼈之屬。又云:國君行,前朱雀,後玄武,左蒼龍,右白虎。

【尚書.刑德放】言:東方,春,蒼龍,其智仁。南方,夏,朱鳥,好禮。西方,秋,白虎,執義。北方,冬,元龜,主信。會中央土之精,禮運則不論五德,止辨四靈而已。

【鉤命訣】云:失仁則龍麟不舞,失禮則鸞鳳不翔,失智則黃龍不見,失義則白虎不出,失信則元龜不見。

【禮記】曰:麟鳳龜龍,謂之四靈。【左傳】云:麟鳳五靈。

【王者之嘉瑞.禮】云:麟鳳龜龍,不見有虎,於金行稱虎,義則不足。前朱雀,後玄武,是同。其餘三蟲,並有差異。

【元命苞】云:離爲鳳。又言:鳳火精。靈龜生水,玄武,主北方,此同。禮說唯龍麟虎三者,不同。左青龍,右白虎,舊說不疑。【衍孔圖】以麟爲木精,龍則非木,大戴禮以麟爲毛蟲,麟復成金。麟若爲金,虎則無用。公羊高以麟爲木精,木生於火。夫子修春秋,至麟而止,豈知爲漢之瑞,今所不埶。案【蔡邕.月令】章句言:天官五獸,左蒼龍,大辰之貌;右白虎,大梁之文;前朱雀,鶉火之體;後玄武,龜蛇之質;中有大角軒轅,麒麟之信。亦龍生於水,遊於木;鳥生於木,遊於火;麟生於火,遊於土;虎生於土,遊於金;龜生於金,遊於水。修其母,致其子,五行之情也。故貌恭體仁,則鳳凰來儀;言從和義,則神龜至;視明禮修,則麒麟臻;智聽故事,則黃龍見;思叡信立,則白虎擾。此言當矣。

【禮斗威儀】云:乘金而王,麒麟在郊。【保乾圖】又言:歲星爲麟。【考異郵】言:麟者,陰精。此並不同。今解以木者,觸也,有觸冒之義。麟有肉角,無所抵觸。龍角端無肉,有抵觸義。易象震爲龍,故木之義扶龍,天官有軒轅黃龍。麒麟之信,信主於土。修母子應,此意亦同,爲漢出者。漢是火德,故子應也,是土之義扶麟。

【易通卦驗】言:立秋,虎始嘯。【孔衍圖】云:虎,金精。【大戴禮】言:虎七月而生,應陽數。【考異郵】亦言:虎斑文者,陰陽之雜,虎爲毛蟲,定是金獸。【考異郵】云:參代虎之德,義主斬刈,所以學門,謂之虎門。乃畫虎於門者,以兌居西方,兌是說言,主講說故。又,金有殺伐之威,虎有毒害之猛,故金義扶虎。問:寅位在東,何忽白虎居西?荅曰:凡五行相雜,無有獨在一方之義。東方自是木行相次,白虎居西,是殺戮之威。如農在東方,正主於龍,乾之六爻,并是龍象。震取其運動,乾譬聖人。自取龍有飛潛之德,爲象各異,故無定準也。如【考異郵】云:陰陽相雜,不妨分在東方。此並靈通,隱顯無定,寧可一執。

【史蘇龜經】云:木神蒼龍,歲星之精。火神朱雀,熒惑之精。灰土之神,名曰騰蛇。土神勾陳,鎮星之精。金神白虎,太白之精。水神玄武,辰星之精。蒼龍主頭,朱雀主脣頸,騰蛇主胸脇,勾陳主腰腹,白虎主股膝,玄武主腳脛。案此之六神,朱雀、玄武、蒼龍、白虎,與經緯說同,唯勾陳之神,其語有異。而天官有勾陳之星,在紫微之內,故爲土神,此卽蔡邕所云「麒麟之信」也。騰蛇居火之末,在土之初,而爲灰神,以蛇配龜,共爲玄武,無有正方,故爲灰神。其配頭足等,以東爲首,故龍配頭也,以次南轉,故玄武配足。

禽獸屬八卦者,【易】云:乾爲馬,坤爲牛,震爲龍,巽爲雞,坎爲豕,離爲雉,艮爲狗,兌爲羊。乾,健也,馬取其健也。坤,順也,牛取其順。震,動也,龍取其動。巽,風也,雞取其號令,以象風行坎陰也。豕取其陰離陽也。雉取其飛揚艮門也。狗取其守禦。兌,悅也,言也,羊取其悅草。又,乾象六龍,取其潛躍之義。

【說卦】云:馬取其強健之德,以健之故稱良馬。以父故稱老馬。以其乾乾不息,故稱瘠馬。以其有變化之用,故稱駮馬。然坤卦又稱牝馬之貞,此止取順義,馬之爲義。不獨乾坤震,又爲善鳴之馬。以震有雷聲,故震雷之象,又爲馵足。馬亦曰白頭,爲的顙之馬,取其顯耀之義,坎爲美脊之馬,以有居中之閏,故或卦龍馬以配者多。以爲行天莫若於龍,行地莫過於馬,故多所象也。坤稱子母牛者,重其蕃息,艮既爲狗,亦爲鼠,狗有守備之能,狗爲能止,鼠爲所止,並屬於艮。離爲鼈蟹螺蜯龜,皆取其有甲,象外陽之義也。此皆五行之所配合,故於此而釋也。
 

第二者論三十六禽

禽蟲之類,名數甚多,今解三十六者,蓋取六甲之數,拭經所用也。其十二屬,配十二支,支有三禽,故三十有六禽。

所以支有三者,分一日爲三時,旦及晝暮也。若以意求,正應十二屬竝居晝位。不應或旦或暮,今依拭經法,以氣而取。孟則在暮,仲則在中,季則在旦。是十二屬當十二辰也,餘二十四,既是配禽,以不當支位。所以孟在暮者,孟是一時之首氣,初則未盛,向仲方盛,故屬也。取近盛氣,所以在暮也。仲則在晝者,以其氣盛在中也。季則在旦者,以季爲一時之末,其氣已衰,當初近仲,尚有王勢,故屬旦也。於式當位,二俱不失。【王簡】云:

子,朝爲鷰,晝爲鼠,暮爲伏翼。

丑,朝爲牛,晝爲蟹,暮爲鼈。

寅,朝爲狸,晝爲豹,暮爲虎。【本生經】云:旦爲生木。又云:晝爲虎,暮爲狸。

卯,朝爲猬,晝爲兔,暮爲貉。一云:朝爲狐。【本生經】云:暮爲鶴。

辰,朝爲龍,晝爲蛟,暮爲魚。

巳,朝爲蟮,晝爲蚯蚓,暮爲魚蛇。一云:暮爲龜。【本生經】言:旦爲赤土,晝爲蛇,暮爲蟬。

午,朝爲鹿,晝爲馬,暮爲獐。【本生經】言:旦爲馬,晝爲鹿,暮爲麞。

未,朝爲羊,晝爲鷹,暮爲鴈。【本生經】云:暮爲老木。

申,朝爲猫,晝爲猨,暮爲猴。一云:旦爲羊。【本生經】言:暮爲死石。

酉,朝爲雉,晝爲雞,暮爲馬。一云:朝爲雞,暮爲死石。【禽變】云:暮爲死土。【本生經】言:暮爲鳶。

戌,朝爲狗,晝爲狼,暮爲豺。一云:暮爲死金。【禽變】云:暮爲死火。

亥,朝爲豕,晝爲玃,暮爲猪。一云:旦爲生木,晝爲豕,暮爲蛦蝓。一云:旦爲豚,晝爲◇。一云:暮爲朽木。雖【本生經】及【禽變】,互有不同。晝暮之位,理從前解。

子爲鼠、鷰、伏翼者:色皆玄也,取水之色。鼠之爲性,晝伏夜遊,象陰氣也。出於穴,常見首者,象陽氣萌動於子,欲見之狀也。鷰口下有赤者,象陰之懷陽,其尾分者,陰數二也。春分而至,隨陽見也;秋分而蟄,隨陰伏也。【禮記.月令】云:仲春之月,玄鳥至。至日,以太牢祀於高禖,以祈子孫也。秋分,玄鳥歸也。是見二月者,子刑卯也。【易通卦驗】云:玄鳥,陰鳥也。伏翼者,鼠老爲之,謂之仙鼠。方言云:自關已東,謂之伏翼。三者皆是陰蟲,故竝居子也。

丑爲牛、蟹、鼈者:丑爲艮,立春之節,農事既興,牛之力也。又,上當牛宿。【說題辭】曰:牛爲陰事,牽耦耜耕也,故在丑。蟹者,立春之時,卉木生根,如其足也。艮爲山,巨靈贔負,首頂靈山,負蓬萊山,卽巨蟹也。鼈者,土之精氣而生,中軟外堅,象土含陰陽也。其藏黃者,土之色也,牛亦有黃,蟹中亦黃,皆土精也。丑在北方,水位,故兼主水、土。

寅爲虎、豹、狸者:三獸形類皆相似。寅爲木位,木主藂林。寅又屬艮,艮爲山,虎之所處。【集靈經】云:寅爲少陽,五色玄黃。寅又有生火,火主文章,三獸俱斑,竝有文也。上應箕宿,箕主風,虎嘯風起。易云:風從虎。【家語】云:三九二十七,七主星,星主虎,虎七月生申衝寅,故虎在寅。狸、豹以同類相從也。【本生經】云:主木者,以寅有相木,正月方生也。

卯爲兔、猬、狢者:兔,陽蟲也,居月中者,陰懷陽也。【元命苞】云:兔居月中者,陰懷陽也,坎之氣,坎在子位,子刑在卯,故兔屬卯。老兔爲猬,狢亦兔類,故並居卯。一云:狢者,狐也,狐狢相類也。【本生經】言鶴者,此音同字誤也。

辰爲龍、鮫、魚者:申爲水之源,子爲中流,辰爲水之末,如百川東注,皆歸於海。龍能興雲致雨,爲水蟲之長,非海不能苞容,故其神而大。鮫魚亦是水蟲之長者,故並在辰。

巳爲蛇、蟮、蚯蚓者:【拭經】云「巳有騰蛇之將」,因而配之。蛇,陽也,本在南。龜,陰也,本在北。以蛇配龜,爲玄武,二蟲共爲一神,以陰偶,故從數,在北方。蟮及蚯蚓,皆形同也。【禮記】云:小滿之節,蚯蚓出見。【慎子】云:騰蛇遊霧,與蚯蚓同。黃帝有大螾如蚯,以應土德,已有寄生之土,故並配之。【本生經】言土者,以火相合生土也。檢衆書,蟮或爲鼍,鼍字復作蟬。【本生經】解蟬云:常水藏,畏羅網,悲吟不言,且欲歌。言其悲吟,與蟬相類。論其水藏,與鼍相類,其形狀及土氣。巳爲蛇蟮蚯蚓相類,鼍與蟬並,此非也。又【射覆經】云:遇蟬者,水蟲也,當知是蜆也。

午爲鹿、馬、麞者:午爲太陽,馬有員蹄,象於陽也。午爲天路,馬有駿足,涉遠之日,牝牡有時。故【家語】云:八九七十二,偶以承奇。奇主辰,辰爲月,月主馬,馬十二月生,丑衝未,未與午合,故在午。鹿蹄坼者,以象陰也,而居陽位者,象懷陰也。【禮記.月令】云:仲夏之月,鹿角解。【易緯通卦驗】云:鹿者,獸中陽也,夏至解角。【家語】云:四九三十六。六主律,律主鹿。故鹿六月生,未與午合,故亦在午。獐鹿同類,因而配之。問曰:八卦配禽,離不言馬,禽變乃以午爲馬者,何?答曰:坤爲牝馬之貞,坤既在未,未與午合,故馬居午。問曰:乾亦稱馬,震亦稱馬,何不竝取其合?答曰:行地莫過於馬,坤既是地,取其正用,乾天震木,非是地體,故不取合。問曰:若如所解,乾之六爻,皆稱爲龍,行天莫過於龍,龍德應乾,何忽居辰?答曰:未若爲馬,誠如來難,馬既在午,正取其合,乾位居戌,戌衝在辰,所以龍配於辰。問云:坤既取合,乾忽用衝,此義難解?答曰:坤爲陰也,取其柔順,從陽之義,故用合乾爲陽也,陽體剛強,故取其衝。

未爲羊、鷹、鴈者:【拭經】云:未爲小吉,主婚姻禮娉,禮娉有羊鴈之用。【鄭玄.婚禮謁文】云:鴈候陰陽,待時乃舉,易以坤爲羊,坤在未也。【禮記.月令】云:季夏之月,鷹初學習,此因候以配之。【本生經】云:老木者,以未爲木墓,木至六月衰老也。

申爲猴、猿、猫者:秋爲殺氣,萬物衰老,猴猿之貌,竝似老人。七月山果皆熟,猴猿以其儲糧之時爲王。【拭經】云:金氣盛時,能老萬物猴猿貌也。【家語】云:五九四十五,五爲音,音主猿。猿五月生,午中有沐浴金,殺氣未壯,至申金王,殺氣始強。又言:在火中未有音聲,出火其音方成,故並在申。【本生經】言旦爲玉者,玉有溫潤鏗鏘之音,故取其旦。暮爲死石者,石是玉類,亦有音聲,言其氣衰,故在暮曰死。玉石皆金之本,故皆配金位。猫亦是同類,故以配焉。

酉爲雞、雉、烏者:酉爲金,威武之用。雞有五德,以武爲先,見敵必鬭,是其本性。【説題辭】云:雞爲積陽,南方之象,火陽精物炎上,故陽出則雞鳴,以類感也。【考異郵】云:雞火畜,鳴近寅。寅陽,有生火,喜故鳴,武事必有號令,故在西方。巽爲雞,亦爲號令,辰巳並與酉合,故在酉。雉是火鳥,爲武之威。【方伎傳】云:太白揚光,則雞鳴。熒惑流燿,則雉驚。【易通卦驗】云:雉者,是陽,雄鳴則雌應,陽唱陰和之義,當時則雊,亦號令之義。烏者,陰之禽,而居日中。【元命苞】云:烏在日中,象陽懷陰也。以其在日中得陽氣,故仁而能反哺。在酉者,春時日臨兌酉,是二八之門,日所入處,取其終也,故並配酉。又云:暮爲死石者,取其金氣衰也。【禽變】曰:暮爲死土者,土至金末,氣衰敗也。【本生經】云:暮爲鳶者,亦迅擊有武用也。無五德,故在暮

戌爲狗、狼、豺者:戌爲黃昏,乾爲天門,戌既屬乾,昏闇之時,以警備也。京氏別對曰:狗爲主行,以防奸也。【易】曰:艮爲狗,艮既是門闕,狗以守防也。【家語】云:七九六十三,三主斗,斗主狗,狗三月生。辰衝戌,寅戌合,故在戌。【禮記.月令】云:九月之時,豺乃祭獸,因候配之。狼形相似,【說文】云:豺,狼屬也。故並居戌。一曰:暮死金者,金至戌衰敗故也。【禽變】云:暮爲死火者,戌爲火墓也。

亥爲猪、豕、猚者:【拭經】云:亥爲雜水,穢濁廁溷之象,猪之所居。猪色玄,象水色也。其蹄分者,陰象也。五更必起,不失其常,如水有潮,不違期也。【家語】云:六九五十四,四主時,時主豕,豕四月生也,衝已,故在亥。豕,猪之小者,猚亦取其類,而好夜行,以陰性也,故並在亥。一云:旦爲生木者,木生於亥也。暮爲蛦蝓者,◇應是◇,恐字誤也。又云:旦爲豚,豚豕同也。一云:暮爲朽木者,木始生敷,因水淹沒,故腐朽也。

問曰:禽蟲之例數多,何故不取麟鳳爲屬,乃取蚯蚓蛇鼠小蟲?答曰:取十二屬者,皆以其知時候氣,或色或形,竝應陰陽故也。麟鳳已配五靈,非是虛而不用。又問曰:麟鳳已配五靈,更不取者,龍虎亦配,何爲復用?答曰:龍動雲興,虎嘯風起,此是應陰陽之氣,所以須取。麟鳳雖靈,無所作動,故不重用。其十二屬,並是斗星之氣,散而爲人之命,係於北斗,是故用以爲屬。

【春秋.運斗樞】曰:樞星散爲龍、馬,旋星散爲虎,機星散爲狗,摧星散爲蛇,玉衡散爲雞、兔、鼠,闔陽散爲羊、牛,搖光散爲猴、猿。此等皆上應天星,下屬年命也。三十六禽,各作方位,爲禽蟲之長,領三百六十,十而倍之,至三千六百,竝配五行,皆相貫領。既非占候之用,不復具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