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艺术巨匠豆瓣:《“曦”读抗战史》之二——日本侵略的纵深化以及国共第二次合作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4 18:51:46
《“曦”读抗战史》之二——日本侵略的纵深化以及国共第二次合作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发布时间:2011年8月05日 14:50【我要评论】

日本侵略的纵深化以及国共第二次合作

主讲人:林曦

日本的作战脚步为,先占领满蒙,继而收中国,接着日本的国旗,插满全世界。所以,占领东北是日本帝国主义实现此战略的重要一步。因为蒋介石的无心抗日,使得日军在短时间内,毫不费吹灰之力,就尝到了“甜头”。所以日军不愿停下侵略的脚步,马上又对华北地区进行掠夺。

1932年,日军决定进攻上海。在摄取了一系列军事、经济利益之后,日军又将侵略的矛头集中到华北地区。

1935年,日军制造了华北事变,威逼北平、天津。由于日军,已经完成了对华北地区的渗透,其锋芒直逼华东地区。

在这个生死存亡的关头,中共便将“酝酿”了五个月的国共合作再次搬上议事日程。

1935年,共产党发表了《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即“八一宣言”。其中主要提出国防政府、抗日联队以及其抗日联队司令部的三个统一。

一来,由于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引起了全国人民的强烈愤慨;再者,中国共产党发出的号召,深得民心。于是,社会各阶层人民纷纷行动起来,要求停止内战,国共一致抗日。1935年12月9日,北平学生举行了反日救国示威运动,被称为“一二九”学生运动。是继“五四运动”以来,大规模的救国示威运动。同时,也标志着抗日救国运动达到了新的高潮。

然而,能使蒋介石承认并实行国共合作,并非仅仅来自外部压力。更重要的标志就是,西安事变。

1936年12月12日,国民党将领张学良和杨虎城,在西安发动“兵谏”,扣押了前来“督剿”的蒋介石。张、杨二人当日下达了取消“西北剿匪总部”的命令,成立抗日联军临时军事委员会,并致电中共,共商抗日大计。由于共产党怕蒋介石如果死在西安,国民党内部的以汪精卫为首的亲日派势力就会扩大;再者恐损害中国国防力量。于是,共产党从民族根本利益出发竭力动员,西安事变得以和平解决。

本以为西安事变至此就能彻底解决,不料蒋介石背信弃义,将陪同蒋介石会南京的张学良长期软禁,又杀害了杨虎城将军。“人在做,天在看。”这一事件的发生,对于国民政府的公信力打了极大的折扣。明明说好的,咋就变卦了呢?!以至于1945年,蒋介石假心假意的玩弄和平的橄榄枝,邀请毛泽东来重庆谈判,当时民盟等中立组织对毛的安全产生极大地顾虑。

原以为,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国共两党能够冷静下来,面对面对桌谈判,商议如何全民族实现统一抗战,出乎意料的是,这之后的西安谈判,竟变得困难重重,那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在西安进行国共谈判的会议中,共产党坚持“不因合作抗日,削弱革命武装”的原则;而蒋介石故意地提出“通过谈判达到削弱甚至消灭共产党”的主张,从而导致谈判的无法进行。中共为什么要死死咬着这一基本点?这是历史血的教训!当年,在陈独秀等领导人在进行国共合作时,错误地决定了“因合作放弃枪杆子”。导致了多少的同志惨死在敌人的铡刀下?中共坚守这一底线,国民党就跟你耗。谈判从2月就开始,到七月初还没进展,国民党就是沉得住气!你谈吧,我又不是不谈,只不过意见不同、看法不一,达不成一致罢了嘛。蒋介石就是把这一种姿态展现在国人面前。

“时间伤不起啊!”一日不拿出方案,对抗日大局没什么好处。

直到1937年7月7日,爆发了“七七卢沟桥”事变后,全国抗日形势紧张,蒋介石暂弃这些痴心妄想的目的,同意共产党提出的红军改编条件。

国民党政府军事委员会于8月22日,中共中央军委于8月25日发出命令:

1.将中国工农红军第一、第二、第四方面军和陕北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属全国统一战斗序列,称十八集团军)

2.原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第1军团、15军团及74师,合编为陆军115师。

3.原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和陕北红军第27、28军、独立第1、3师等,合编为120师。

4.原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第4、31军和陕北红军29、30军和陕甘宁独立第1、2、3、4及第15军团骑兵团合编为陆军129师。

1937年10月12日,经国共两党谈判,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宣布,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南方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

至此,国共之间的十年内战基本结束,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蒋介石无奈暂弃痴心妄想的目的,那么蒋介石是有什么改变了抗日态度呢?请听下一节。


属象山文峰学校 燎原团支部(03年入学,806团支部)“文学文讯社”编号:LYTZBBOOK-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