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盒子怎么查重:第十六章 知常,妄;妄作,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7 20:49:02

第十六章  不知常,妄;妄作,凶

 

[原文]

致虚极也,守静笃也。

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也。天物芸芸,各复归于其根。归根曰静,静是谓复命,复命,常也。

知常,明也;不知常,妄;妄作,凶。

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注释]

1、致:同“至”,达到的意思。极:顶端。笃:专一。

2、作:兴起。以:同“已”。复:返。芸芸:纷芸众多的样子。

3、妄:喑昧无知的意思。作:行动,做事。

4、容:包容。公:公正,公平。王:王道。

5、没身:没同“殁”,死亡。殁身:终身。殆:危险。

 

[译文]

要尽量使心灵达到虚无的境界顶端,才能专心一意的保守住内心的清静状态。

万物都在生长不息,我已经观察到它们循环往复的过程。天下万物虽然纷芸众多,但最终都各自回归到它们生命的起点,叫做“归根”。万物生长,最终都要归根,就好像什么也没有发生的一样,可以叫做“静”,“静”是用来形容万物循环往复的生命过程,也可以叫做“复命”。天下万物生生不息,周而复始,最终回归到生命的起点的过程是一种永恒不变的常态就叫做“常”。(注:今人用“规律”来代替老子本文中所说的“常”)

知道了这种“常”,我们做事就会明智。不知道这种变化的常态,我们就是喑昧无知,在喑昧无知的状态下做事就是妄作,会带来凶祸。

知道了这种“常”,对事物的变化才会有包容力。有了包容的胸怀,做事才能公正无私。做事公正无私才是合乎王道,施行王道就是要合乎自然,效法自然就合乎“道”了,符合“道”就能长久,到死也不会遭受危险。

 

[评述]

老子以天地间万物生生不息,周而复始的生命过程为例,提出了“常”的概念,与我们今天常说的“规律”的意思差不多,不过老子所说的“常”更接近于自然规律。老子说:“认识了自然规律,人们才能明智,相反就会恣意妄为,胡乱折腾,带来灾祸。同样在人们在政治生活中“知常”就可以达到容(有容乃大)、公(大公无私)、王(无私成王)、天(王道乐土)、道(为腹不为目)、久(有所不为),一步一步迈向人生或治国的至高境界。

老子在本章中提出了 “归根”、“复命”、“知常”、“致虚”、“守静”五大词汇,其中“知常”是前后两大词汇的交结点,由自然规律衍生到人类社会,尤其值得文明高度机械化、经济高度自由化的现代人类及其国家领导人好好玩味。

我们知道人类作为万物中一类,其生、老、病、死同样遵循“归根”、“复命”的过程,这一过程必须依赖自然资源和环境才能完成人类周而复始、生生不息的繁衍过程。所以人类必须尊重自然规律,保护自然环境,才能长久的生存繁衍下去。

我们还知道人同自然万物一样具有趋利避害的天性和作为群居动物所形成的同趋利同避害的社会性。人的天性和社会性决定了人类在解决与自然和谐问题(天人合一)时,还必须解决人的天性和社会性之间的问题(大同世界)。

所以,自人类社会存在以来一直面临着两大问题,一是人与自然的问题,二是人的天性和人的社会性如何均衡兼顾的问题。理想社会模式当然是:首先树立全民的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共识,并兼顾人的天性和人的社会性的均衡问题,建立起一种既尊重人的天性,又不破坏人的社会性的中和制度。用现在的流行词汇就是建立一个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的社会制度。

作为人类,必须合理、节约、循环的使用自然资源,发展人类文明不能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更不是透支自然资源为代价。因为至少到目前为止,人类还没有进化到不用吃饭、不用喝水、不用呼吸的神话阶段。我想,作为自然之子的人类是永远不可能脱离自然而单独存在的,所以作为自然之子人类,应时刻记住养育自己的母亲----自然(地球),尊重她,爱护她,小心地伺候她。

人与自然的问题在人类没有工业化机械化之前还不是很严重,部分地区存在着人口问题与自然资源之间的问题,解决的办法是战争减少人口、抢夺占据更多的自然资源。人类进入二十一世纪来,国与国之间的界线都已经划分清楚,工业文明将战争形式提升到核战争、生化战争的残酷境地,因此发动战争已经成为当代社会最不现实的手段。但是随着人类的繁衍壮大,人与自然的问题显得比过去更加突出,更加迫切。

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道理人类应该比较容易接受,但要解决这个问题光靠宣传还不能彻底解决人与自然的问题!试想一下,一个严重讲究人的天性的社会必然是一个人人自私自利的社会,是没有人会主动去尊重自然和保护自然的。道理很简单,尊重自然和保护自然的做法是以损害人类自身的部分的短期利益为代价的,如果我去做了,我的利益必然会受损,不去做的人,其利益自然不会受损,这种吃亏的事只有傻子才会去做。如何解决这个看似矛盾的问题,归根到底,我们必须回到人之所以人,成为万物之灵的根源去寻找答案。

作为万物之一的人类,当然无法抺杀人的天性,否则就是否定人类存在的合法性。但如果因此忽略了人的社会性,必须导致人类因过分追求私利而自相虐杀,比起动物为了生存之间的争斗更加残忍百倍,从而最终走向崩溃的悲惨结局。几千年来,人类所有的社会制度归根到底只有两种制度,那就是公有制和私有制。而人类有文字记录的文明大多数发生在私有制条件下,在私有制条件的农牧业社会,有过多少纷争、抢夺、战争和死亡,自然不必细说。单是从人类进入工业文明以来,在私有制条件下,在二十世纪上半叶发生的两次世界大战,席卷全球,波及大多数国家和人民,其灾难之深重是谁也不能否认的。这是标准的人类之间的自我残杀,是连禽兽都不如的行为。其实人没有高尚与否的问题,只有与动物相比是否高明的问题。因此我以为作为一个国家或地区,尤其是人口众多,自然资源稀少的国家,如何建立一个合理的社会制度(生产和分配制度)是解决本地区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生存问题的根本,是重中之重。

我以为一个合理的社会制度首先应建立在人们对自然资源的可循环可持续的使用的前提之上,即解决天价合一的问题,然后以自然资源(如土地、河流、空气、山林矿产等)和基础社会资源(医疗、住房、教育、公共交通等资源)公平使用为前提,解决大同世界的问题,才能真正建立起来一个既能解决了人与自然的问题,又解决人的天性与人的社会性之间的均衡问题才是真正的理想的社会制度。所以合理的人类社会制度应该是在以基础自然资源和基础社会资源全面规划、合理分配、全民共享的基础上的社会制度。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社会制度,可能是一种公有制,但决不是那种一大二公的社会制度,而建立在人们基础生存资源起点公平基础上,然后实行按劳分配,多劳多得,少劳少得,兼顾孤寡的分配制度,是一种以土地、河流(包括水)、空气、山林矿产等自然资源的公平使用,和工作、医疗、住房、教育、公共交通等生存资源的共同享有基础上的,兼顾人的天性的社会制度。这可能就是我理解的,中国人一直苦苦追求的“天人合一”的“大同”社会吧……

 

[材料]一

夏书曰:禹抑洪水十三年,过家不入门。陆行载车,水行载舟,泥行蹈毳,山行即桥。以别九州,随山浚川,任土作贡。通九道,陂九泽,度九山。然河灾衍溢,害中国也尤甚。唯是为务。故道河自积石历龙门,南到华阴,东下砥柱,及孟津、雒汭,至于大邳。于是禹以为河所从来者高,水湍悍,难以行平地,数为败,乃厮二渠以引其河。北载之高地,过降水,至于大陆,播为九河,同为逆河,入于勃海九川既疏,九泽既洒,诸夏艾安,功施于三代。

自是之后,荥阳下引河东南为鸿沟,以通宋、郑、陈、蔡、曹、卫,与济、汝、淮、泗会。于楚,西方则通渠汉水、云梦之野,东方则通沟江淮之间。于吴,则通渠三江、五湖。于齐,则通灾济之间。于蜀,蜀守冰凿离碓,辟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此渠皆可行舟,有余则用溉騑,百姓飨其利。至于所过,往往引其水益用溉田畴之渠,以万亿计,然莫足数也。

西门豹引漳水溉邺,以富魏之河内。

而韩闻秦之好兴事,欲罢之,毋令东伐,乃使水工郑国间说秦,令凿泾水自中山西邸瓠口为渠,并北山东注洛三百余里,欲以溉田。中作而觉,秦欲杀郑国。郑国曰:“始臣为间,然渠成亦秦之利也。”秦以为然,卒使就渠。渠就,用注填阏之水,溉泽卤之地四万余顷,收皆亩一钟。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因命曰郑国渠。

《夏书》记载:禹治理洪水经历了十三年,其间路过家门口也不回家看望亲人。行陆路时乘车,水路乘船,泥路乘橇,山路坐轿,走遍了所有地方。从而划分了九州边界,随山势地形,疏浚了淤积的大河川,根据土地物产确定了赋税等级。使九州道路通畅,筑起了九州的泽岸,度量了九州山势。然而还有黄河泛滥成灾,给中国造成很大危害。于是集中力量治理黄河,引导河水自积石山经过龙门,南行到华阴县,东下经砥柱山和孟津、雒汭,到达大邳山。禹以为大邳以上黄河流经的地区地势高,水流湍急,难以在大邳以东的平地经过,否则会时常败堤破岸,造成水灾,于是将黄河分流成二条河以减小水势,并引水北行,从地势较高的冀州地区流过,经降水,到大陆泽,以下开九条大河,

共同迎受黄河之水,流入勃海。九州河川都已疏通,九州大泽都筑了障水堤岸,华夏诸国得到治理而安定,其功绩使夏、商、周三代受益不绝。

后人又自荥阳以下引河水东南流,成为鸿沟,把宋、郑、陈、蔡、曹、卫各国连结起来,分别与济、汝、淮、泗诸水系交会。在楚地,西方在汉水和云梦泽之间修渠连通,东方则在江淮之间用沟渠相连。在吴地于三江、五湖间开凿河渠。在齐则于灾、济二水间修渠。在蜀,有蜀守李冰凿开离堆,以避沫水造成的水灾;又在成都一带开凿二条江水支流。这些河渠水深都能行舟,有余 就用来灌溉农田,百姓获利不小。至于渠水所过地区,人们往往又开凿一些支渠引渠水灌田,数目之多不下千千万万,但工程小,不足数计。

西门豹引漳水灌溉邺郡的农田,使魏国的河内地区富裕起来。

韩国听说秦国好兴办工役等新奇事,想以此消耗它的国力,使它无力对山东诸国用兵,于是命水利工匠郑国找机会游说(秦国,要它凿穿泾水,从中山(今陕西泾阳县北)以西到瓠口,修一条水渠,出北山向东流入洛水长三百余里,欲用来灌溉农田。渠未成,郑国的目的被发觉,秦国要杀他,郑国说:"臣开始是为韩国做奸细而来,但渠成以后确实对秦国有利。"秦国以为他说得对,最后命他继续把渠修成。渠成后,引淤积混浊的泾河水灌溉两岸低洼的盐碱地四万多顷,亩产都达到了六石四斗。从此关中沃野千里,再没有饥荒年成,秦国富强起来,最后并吞了诸侯各国,因把此渠命名为郑国渠。

[材料]二

秦昭襄王五十一年(公元前256年),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和他的儿子,吸取前人的治水经验,率领当地人民,主持修建了著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都江堰的整体规划是将岷江水流分成两条,其中一条水流引入成都平原,这样既可以分洪减灾,又可以引水灌田、变害为利。主体工程包括鱼嘴分水堤、飞沙堰溢洪道和宝瓶口进水口。

首先,李冰父子邀集了许多有治水经验的农民,对地形和水情作了实地勘察,决心凿穿玉垒山引水。由于当时还未发明火药,李冰便以火烧石,使岩石爆裂,终于在玉垒山凿出了一个宽20公尺,高40公尺,长80公尺的山口。因其形状酷似瓶口,故取名“宝瓶口”,把开凿玉垒山分离的石堆叫“离堆”。

宝瓶口引水工程完成后,虽然起到了分流和灌溉的作用,但因江东地势较高,江水难以流入宝瓶口,李冰父子又率领大众在离玉垒山不远的岷江上游和江心筑分水堰,用装满卵石的大竹笼放在江心堆成一个形如鱼嘴的狭长小岛。鱼嘴把汹涌的岷江分隔成外江和内江,外江排洪,内江通过宝瓶口流入成都平原。

为了进一步起到分洪和减灾的作用,在分水堰与离堆之间,又修建了一条长200米的溢洪道流入外江,以保证内江无灾害,溢洪道前修有弯道,江水形成环流,江水超过堰顶时洪水中夹带的泥石便流入到外江,这样便不会淤塞内江和宝瓶口水道,故取名“飞沙堰”。

为了观测和控制内江水量,李冰又雕刻了三个石桩人像,放于水中,以“枯水不淹足,洪水不过肩”来确定水位。还凿制石马置于江心,以此作为每年最小水量时淘滩的标准。

都江堰的创建,以不破坏自然资源,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为人类服务为前提,变害为利,使人、地、水三者高度协合统一,是全世界迄今为止仅存的一项伟大的“生态工程”。 《史记》说:“都江堰建成,使成都平原‘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

都江堰水利工程,是中国古代人民天人合一思想指导下创建的杰出作品。

[材料]三

西南大旱原因探讨之三:“吃毛主席的老本”

“吃毛主席的老本”——这句话来自于《羊城晚报》的西南抗旱报道。

2010年春季,罕见的大旱袭击中国的西南地区,不知道为什么,仿佛又听到一句文绉绉的吟哦“多难兴邦”,应了那句俗话:“说福不灵说祸灵。”

大灾当前,媒体当然有披露灾情,直击旱象,唤起关注的责任,开专栏,写专题,在诸多报道中,一个关键词在反复出现——水利。

照理,西南地区比起中国北方地区来,降水是相对丰沛得多的,云南、贵州的年平均降水量都在1100~1300毫米之间,作为参照,北京的年平均降水量只有500~600毫米。但气候的特征决定了地球上所有地方的降水在时间上绝非平均分布的,水利设施在这些地区尤为重要,在大旱的季节作用尤为突出。

然而,诸多媒体在报道旱灾的时候,伴随关键词“水利”出现的,还有几个派生关键词——“老化”、“隐忧”、“建设滞后”等等。所谓“老化”就说明曾经“降生”、曾经“年轻”过,而在诸多报道中,那个“降生”、“年轻”的标志性年代是: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

《东方早报》发表旅美华人徐开彬的文章“从大旱灾反思农业水利建设的欠账”,文中表述: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先后建成了8万多座大、中、小型水库,…不仅洪水泛滥的历史基本结束,而且变水害为水利,基本消灭了大面积的干旱现象,扭转了几千年来农业靠天吃饭的历史。

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云南省普洱市龙潭乡黄草坝村…在当地一座小型水库,“你看这个坝体已经塌陷了。他们已经做过处理,用木桩固定住,但还是往下陷。58年修的这座土坝。像这样的水库是从来不敢蓄满水的。”…在整个普洱市,213座小二型水库,有177座是病险水库,比例超过八成。往年虽然水库不能蓄满,也能基本保证度过旱季,但今年情况特殊,干旱持续的时间长,水利设施建设严重滞后的问题就明显暴露出来。

新华网报道:遵义市是贵州省水利化程度较高的地区,…水利设施缺乏、老化和损坏严重的矛盾不断积累,造成严重工程性缺水难题。…遵义市水利局副局长李书江说,数万座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修建的小山塘、小水库年久失修,在干旱面前无法发挥作用。…中国的农田水利工程多数修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设施老化、功能衰退。

《羊城晚报》报道说:广大农村的水利工程多修建于20世纪70年代前,“吃毛主席的老本”;…

好一句:“吃毛主席的老本”,把一部当代中国农田水利的兴衰史概括无余。草民听水利部防洪抗旱减灾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徐海亮先生说过,毛泽东时代的水利建设的规模与成就,是“中国几千年水利史上最辉煌的时期”。

虽然历经沧桑之变,虽然被冷落备至,但是,不得不承认,正是这些已经50岁、40岁“高龄”的,已经被列为“病险”之躯的水利建设成就,继续勉强地、艰难地支持了30多年来中国农业、农村乃至于城市的用水需求。比如上述云南普洱市的213座小二型水库,虽然已经病到“不敢蓄满水”的地步,但还是年复一年地支持着当地民众的生产生活用水。30年来,人们常常会听到“我国连续N年大丰收”、“夏粮大丰收”、“秋粮大丰收”的喜讯,但是,从今天关于旱区水利现状的报道,人们窥见了在这些“大丰收”背后的那个“水”字和那个“水”字所代表的时代内涵。

所谓“吃老本”,就是指没有新的作为,没有新的投入,却只有不断地索取的状态,而这个状态的萌生,在新中国的水利史上是有一个节点的,就是“中国几千年水利史上最辉煌的时期”的终结和“吃老本”的开始。用媒体的说法:自上世纪80年代初期以来,水利建设被忽视,一部分建好的水库和灌溉系统由于缺乏管理与资金投入而荒废;再加上市场化改革后,水利设施承包者短期逐利行为严重,…导致1990年代以来有效灌溉面积不断减少、成灾率不断上升、抗旱和抗洪能力不断下降,全国大面积的耕地重新回到靠天吃饭的历史(《东方早报》)

农村如此,农田水利如此,城市供水又何尝不是如此。

以重灾区贵州省的省会贵阳为例,至今市区的供水尚未见到严重受影响的报道,有一篇报道说,严重干旱的贵州毕节市市民“因干旱缺水到贵阳洗澡”(东方卫视报道)。那么,至今支撑着贵阳市区生产生活用水的水源是什么呢?,用当地人的话说是“两湖一库”,也即是两座人工湖,一座水库,百花湖、红枫湖、阿哈水库,至少在目前,“两湖一库”是贵阳的水资源之本。

查资料得:

红枫湖:1958年修建猫跳河梯级电站第一级红枫电站形成的人工湖,水域面积57.2平方公里,是贵州高原第一大人工湖。1988年,红枫湖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风景区。(经济观察报)1958年12月15日,一级红枫水电站开工建设,1960年2月,朱德总司令到工地视察,1960年5月29日,红枫电站竣工,此后,红枫湖逐渐演变成贵阳的主水源地之一。

百花湖:1960年修建猫跳河梯级电站第二级百花电站形成的人工湖,1966年6月30日,百花电站竣工发电(在此时间段,1961年修建的第三级修文电站先竣工发电),湖面积13.5平方公里,蓄水1.3亿立方米。此后成为贵阳的主水源地之一。

阿哈水库:1958年4月设计,同年8月动工修建,1960年6月第一期工程竣工。是以城市供水和防洪为主的中型水库是贵阳市城市供水的主要水源地之一。

记住几个时间点:1958年、1960年、1966年,可以与之相连的有几个关键词:大跃进、三年困难时期、文革、全局性错误、三千万、浩劫。

也许,毛泽东时代的亿万劳动人民,就是必须担负起为27年后的农业大丰收,为27年后的城市大发展提供须臾不可或缺的生命之源——水的历史使命。或许也正是为这一历史使命,在中国共产党和毛主席的领导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所谓“唯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创造了在一个没有完整的工业体系的一穷二白的国家,建设起千千万万个大小水利工程的人间壮举。别的不说,光贵州遵义市一地,就有数万座山塘水库,虽然它们老了,虽然它们病了,虽然它们干涸了,但它们是无可变更的历史见证。

有媒体说在旱灾面前“痛定思痛”,但草民以为,首先要“饮水思源”,至今仍然在大旱中支撑着一座数百万人口的大城市的“百花”和“红枫”,以它们美丽的名字和竭力的奉献,为一个伟大的时代诉说着什么?

一边喝着“百花”、“红枫”们流出的乳汁,一边把中国的近现代历史,分为100年前的黑暗和30年前的“贫穷僵化”,这样的话,咱说不出口!(摘自网络:流水无言:“吃毛主席的老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