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立人指甲刀套装5件:从NLP的角度看“自杀”--该犯的错误要让孩子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3 12:40:18
从NLP的角度看“自杀”&该犯的错误要让孩子犯
“每当秒针轻轻滑动30下,就要有一个人选择离开这个世界。”据统计,自杀已成为15--34岁青壮年的主要死因。如何有效预防自杀,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
 
  那么到底是什么促成了人类选择“自杀”这种非正常的死亡方式?
 
  不被需要,所以选择离开
 
  笔者曾在NLP执行师高级班听过来自美国的心理与健康导师苏茜·史蜜夫女士,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诠释人为什么会自杀。
 
  苏茜女士于1980年与Tim Hallbom共同创办了Anchor Point Institute (美国犹他州的NLP学府)。一直以来,致力研究将NLP技巧引入健康长寿的领域,提升人类的生活素质。她为多间私人企业及政府机构做顾问工作并专注于以 NLP来改善生理及情绪健康;令人知道在个人及事业上可以有更多选择。
 
  她对自杀有着不同于其他心理学人士的看法:“事实上,很多人都不理解人为什么自杀,但作为一个研究心理学与健康的专业人士,我所看到的,其实是人类最孤独的灵魂,最真实的需求没有被满足,对于自杀的人来说,他们认为自己是不被需要的!是多余的!生命的价值是负面的。人生之所以如此轻易的被自己扼杀,是因为他认为自己是被世界遗弃了,或者是不被自己信任、爱的人需要。”
 
  自此笔者生出良多感慨:试想,如果一个员工,他的老板只发工资给他,而不让他做任何事情,你认为这个人会在这个公司呆多久?
 
  “那还不一直呆着,又不用干活,又能拿钱。”
 
  真的会这样吗?什么都不用你做,大家都在忙碌,只有你一个人,当你想去帮忙的时候,大家都说,不用、不用,我们自己来就好了。如同氨气一样存在于公司,即使是发薪水,也只是会计打钱到工资卡里。你看得见大家,但谁都不在乎你,这样,你还会一直呆着吗?
 
  也许一个星期可以,那么一个月呢?一年呢?十年呢?什么都不干,也没有人需要你做任何事情!这样,你是不是会换家公司?
 
  同样,如果这家公司就是一个世界,而这位员工就是这样活在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人都当他是氨气一样,虽然存在,但却不需要,你觉得这个人还会活很久吗?
 
  当然不会,因为不被需要,所以选择离开!
 
  据权威数据统计表明;心理问题已成为困扰当代人的主要问题。约60%的心理疾病患者,如抑郁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症等患者会出现自杀念头。与此同时,对自杀人群调查分析显示,选择自杀的人们,通常都具备以下情况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失去了爱人,我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不良的性格特征是使人走极端的影响因素,如过于自我封闭、缺乏安全感、缺乏对他人的信任、固执偏激等。性格内向的人容易在失恋之后产生悲观情绪,认为全世界的人都跟爱人一样抛弃了自己。于是,在失恋后,或者婚姻破裂以后,选择结束生命。
 
  这让笔者想到前段时间跳楼自杀的女歌星陈某,媒体报道她是因为婚姻破裂,事业出现滑坡导致自杀。对于她这类自杀者来说,爱人就是我的全世界,如果我失去了爱人,就等于被世界抛弃。
 
  陈某是选择自己爱人的生日那天自杀,就是因为她想引起丈夫对自己的重视,希望通过这样的行为让他永远记住自己!这是非常愚蠢的,对于自己不公正,对于自己所爱的人,更不公平。自此以后,陈某的丈夫将再也不能享受跟爱人一起庆祝生日的快乐,因为,这一个天成了他永远的痛。而她本人,则为这份痛苦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那么如何才能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呢?是不是被爱人伤害、抛弃以后生活就不能再继续了呢?是不是不被所爱需要,就可以对自己不负责任,甚至是伤害自己呢?
 
  当然不是,失去了爱人,还有亲人跟朋友,他们的爱对于脆弱的失恋者来说,是最重要的也是最有力的支持。亲人关怀,是预防自杀的最强防线。
 
  同时,这样的人应该多看一些心理学方面的书籍--《新家庭如何塑造人》、《NLP改变人生》等等。或者是外出旅行,上一些心灵休整的课程,通过阅读、改变环境、结识新朋友……来发现人生的美好。为自己跟家人创造新的生命奇迹。
 
  负面的价值不如让它提早结束
 
  在世界各地,大部分身患绝症的人,会选择自行结束生命。这并不是因为家人对他们的关心不够,恰恰相反,太多的关心,让他们感觉到自己拖累了家庭,成为亲人的负担。
 
  一个人无论是感觉成为负担还是觉得自己不被需要,都是很危险的心理活动。将直接导致他的选择离开这个世界。
 
  所以,人们应该更多的关注自己跟家人的心理健康。
 
  特别是对于生病的亲人,不可以在他面前唠叨说又花了多少药费,又添了多少麻烦。这样会在患者的心理造成负罪感,认为自己是不被多余的,是家庭的负担,不如早点结束生命,就可以结束家人的痛苦。一般重症患者,都会因此产生自杀的念头,甚至是选择自杀。
 
  家人要多对病人给予鼓励,请告诉他--家,是因为有了你,才算是完整的。无论怎样,我们都需要你在这个世界。鼓励他们坚强的面对生活中的困难,用爱跟亲情温暖他们因病痛而备受折磨的敏感、多疑的心灵。
 
  同时,一个身体健康的人,当自己感觉到郁闷、心烦、对生活失去信心的时候,就要适当的调整自己的心态。可以跟自己的亲朋好友倾诉。如果实在是无人可说,那么就应该去到相应的心灵成长课堂去跟一些有类似经历的交流、沟通,并在专业心理导师的引导下,排解心中抑郁,让生活再次步入正常的轨道。
 
  癌症,潜意识中的慢性自杀
 
  笔者在NLP高级班还听到苏西女士讲过的一个心理与健康的观点--癌症,是一种潜意识的慢性自杀,也是不被世人觉察的自杀行为!
 
  换句话说,人所有会得癌症,是因为自己的潜意识里觉得自己不被需要了。
 
  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人在到了一定的年龄就被查出患有癌症,那些时刻往往是--退休以后、子女成家立业之后、儿孙开始上学读书……因为,这些时候,他们的内心认为自己已经不被需要了,自己是没有用的人,于是身体里的细胞发生了变异--癌症,就是正常细胞异化的结果。
 
  NLP讲过,任何人都有改变自己的能力,只是需要一点时间跟技巧。在这里,苏西女士给出建议:“家庭成员之间要相互关爱,营造和谐向上的家庭氛围,并要时刻留意家庭成员的异常情绪,及时帮助他疏导。”
 
  苏西女士认为,这种关心要投射到每一位家庭成员身上,尤其是孩子和老人,家长要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承挫能力,关注孩子的想法,“帮助而不是替代孩子处理生活中的疑难问题。”而对于老人,应该让他们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收拾家务,买菜做饭,只要身体还算健康,就没什么问题。老人们希望通过为儿女做一些事情,来证明自己的价值,作为儿女,应该支持跟鼓励他们。
 
  后记:
 
  上过苏西的课才知道人的心理跟身体的健康关系有着神秘且重要的联系。
 
  要知道,人之所以会产生自杀念头,多半是在身体健康出现危机,心理状态不好、自我调适能力差的基础上,又受外界因素刺激,从而激发出的这股冲动。而多重心理危机干预机制,能有效遏制自杀率的攀升。
 
  同时,人的自我价值是可以提升的,而一个人如果想要被自己所爱的人接纳、信任、被需要,首先要接纳别人,更重要的是要让自己有被人需要的价值。这份价值,笔者认为不一定是物质方面的,更多的是一个人的内在,精神层面的厚重跟博大。
 
  爱,别藏在心里,爱,要大声说出来。有爱的生命,更值得被珍惜。

                       =========================================================


爱需要距离,关系需要界限

 

    “有点黏,又不会太黏”,这是台湾某个推销米的广告词,形容煮出来的米饭是黏度适中,我当它来形容我们与人的关系,特别是伴侣或亲子这类的亲密关系。太黏了,叫人窒息得想要逃开,一方期待更多的亲密,另一方希望能独立自由,形容一个人拼命地在后面追,一个人死命地在前面逃。太松了,又让人几乎忘了这关系的存在。

 

    爱需要有适当的“距离”,但不要“疏离”;关系需要“界限”,但不要“局限”。既使是再亲密不过的伴侣,也是两个人,在生活和情感上有属于自己的部分,也有属于两个人共同的部分,这两个部分是需要共识和平衡的。

 

    什么是界限呢?在婚姻或情感关系里,需要区别什么是你的情绪、想法?什么又是伴侣的情绪、想法?在家庭亲子关系当中,需要区别什么是父母想要的?什么又是孩子想要的?在工作团队当中,需要区别什么是你的责任?什么又是他人的责任?一个没有界限的人将是混乱的,为别人承担责任、过度掌控或顺从、想要改变别人而感到无力和沮丧。一个缺乏界限的人,将会失去自我,注定他这一生将是不快乐、甚至悲惨的。

 

    界限就像是标示出一个极限、范围或边缘的一些界线或事物,在心理层面,界限是对于自己与他人为不同个体的认知,因为这种的不同感,所以每个人是具有独特且独立的身份。它说出我们是什么?不是什么?会选择什么?不会选择什么?会忍受什么?不会忍受什么?会感受到什么?不会感受到什么?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

 

一个没有界限的人是

 

1.为别人活,而不懂为自己活

这样的人没有为自己活过,一生为父母、为朋友、为工作(病患)、为家庭(配偶、子女),活在别人的期望和要求当中(父母、老师、老板、朋友、配偶),从来没有认真想过自己想要什么?自己真实的理想和愿望是什么?也总认为自己、自己想要的,都是不重要的。他必定感到沮丧,因为他们一直做他们不愿意或不喜欢的事,他们也感到怨恨,对掌控他的人感到怨恨,觉得自己没有选择的余地。这样的人缺乏自我认同,自我身份混淆,不知道为谁而活,无法认清自己是谁、别人是谁,是自己想要的或是别人想要的。

你需要:开始为自己、自己的人生负责任,从别人的期望中走出来,知道你想要什么?想做什么?

 

2.被人控制,而不懂自我尊重

这样的人容易被人所控制或伤害,没有能力去限制别人对于自己的伤害(身体上、情感上),不懂得保护和尊重自己。常常太依赖或顺从别人,以致他们不能对别人设限,而感到痛苦、羞辱。

你需要:尊重自己的身体和情感,主张你应有的权利,拒绝从别人来的伤害、虐待。

 

3.为别人负责,而不懂为自己负责

这样的人常为别人的感觉负责,害怕别人生气、伤心或失望。又常为了讨好对方,过度在乎对方的感觉,反而忽略自己的感觉或失去控制。他常常感到罪恶感,觉得都是自己的不对、或做得不够好。

你需要:分开这是你的或是对方的情绪。让别人为他人自己的情绪负责,你为自己的感觉负责,避免受别人情绪的控制。

 

4.失去控制,而不懂掌握自己

这样的人将生活及生命的控制权和选择权交给别人,变得无法掌握自己。过度依赖别人,害怕做决定,由别人为他做决定,或要别人为他负责。觉得必须做到别人要求的每件事,让别人控制我们的生命和选择。常常感到恐慌,无法控制自己,和否认(推卸)自己的责任、认为自己是没有选择的。

你需要:为自己做出选择、决定,并为自己所做的选择和决定的后果负责任。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掌握自己的生活,而不需要为别人的行为负责。

 

5.过度付出,而不懂有限度的

这样的人没有发现自己的有限(时间、能力等),过度付出或勉强自己。忽视自己的健康和需要,只为满足别人的期望,总把别人摆第一,甚至使自己受伤害。过份负责和罪恶感,常觉得自己做得不够好。

你需要:知道自己的责任,也知道自己的有限。知道爱的界限,爱心是有距离的。

 

6.操控他人,而不懂尊重他人

这样的人喜欢替别人做选择、决定,强迫别人接受他的想法。过度照顾人,而有意或无意地侵犯或介入别人的界限。常名为热心助人,其实是好管闲事。有时会用自己的情绪来绑架别人,你不能离开我,否则我就…,使用言语或肢体的威胁、恐吓。

你需要:尊重别人的权力和不同,包括他的感觉、想法和决定。

 

7.过度依赖,而不懂独立自主

在生活、情感上过度依附别人(黏人),让别人感到窒息。过度依赖从别人得到身体愉悦或情感满足,造成不安全感。时常埋怨,常觉得别人对他不够好,要别人为他的情绪(痛苦)负责。害怕独处、孤单

经常焦虑(他会不会不理我、不关心我了)。变得不负责任(觉得自己什么都不会,也真的是这样)。

你需要:一个人(独处)时感到自在愉快,与人相处时也感到自在愉快。能规划自己的时间和生活,同时有适当的人际活动。当你有愉快的单身生活,也可能有愉快的婚姻或情感生活。

 

设立健康界限的要诀是

 

1.要先爱你自己

关心和注意你自己、属于你自己的,包括:你的身体、感觉、态度、行为、想法、能力、选择、理想、角色、价值、责任、限制等。一个懂得尊重自己、也获得别人的尊重。圣经上说“爱人如己”,一个不懂得爱自己的人,可能无法正确地爱别人。

 

2.增强自我概念

能区隔自己和别人的不同,定义你是谁、定义你不是谁。想想你的价值观、生活态度、情绪感受、人生愿望、兴趣嗜好、人格特质是什么?记住你是属于自己,而不是属于别人或某个机构。

 

3.懂得拒绝别人

学习拒绝别人,特别是那些你不想要的,或是对你的伤害。也要拒绝行为或情绪的虐待,包括一切不实的批评、责备,不要让它影响你和你的自尊。拒绝不属于你的责任或罪恶感,把别人的责任揽在自己身上,不见得对别人有好处,对方可能更加不负责任和依赖他人。要帮助他人,也要考虑自己的时间、金钱和精力的限制,做适当的付出,对伴侣和孩子也是这样。

 

4.为自己负责任

要为自己期待的生活和人生做出选择,同时为自己的决定和行为负责任。要保持积极主动,知道自己要什么?不要什么?思考和选择有价值的目标,探索和认同自己人生使命和目标,不断前进。

 

5.真实接纳别人

接纳和尊重别人的身体、感觉、想法和决定,避免对别人使用言语或肢体的暴力,在关系里不要尝试要去过度影响或控制别人。

 

6.保持适当距离

在各样关系里,保持平衡,亲密与距离。爱(心)也需要有距离的,了解你需要和人有空间、距离,找到和拥有属于你自己的部分。能在你所爱的人之外,发展你的兴趣和各自属于自己的时间。

 

许见声

                    =========================================================

该犯的错误要让孩子犯

孩子犯错误是必须的。必须允许每个年龄的孩子犯他那个年龄的错误。


      心理学有一个挫折理论,即孩子不经历挫折,是不会成长的。如果成人一直保护他,他会经历不到错误,也不能从出错中获得成长的资源。很多家长以为家长的责任是努力避免孩子犯错误,或者不让孩子体会太多的挫折。这样做的潜在危险,可能是使孩子很少体会内心冲突,内心过于简单,既不能面对失败,也不能把犯错看做朋友。




     比如,如果孩子从不单独睡觉,也不因为黑暗和孤独而苦恼,就不能学习如何与内心的害怕和焦虑相处。
     孩子在1岁半时被放到另一间屋子里独睡时会怎么样?他会非常恐惧,有时会变相惩罚父母,不理睬父母。但这都是他的情绪的投射,没有关系。如果父母亲能够鼓励孩子,温柔地坚持,孩子的这种情绪很快就会过去。对孩子来说,如果他独字在黑屋子里过夜,就能慢慢地学会处理恐惧,体验焦虑,长大以后也不易形成心理障碍。







      到什么时候犯什么错
      事实上,许多问题的发生都有它的时间性,什么时候犯什么样的错误,常常有自身的规律。心理学不喜欢对任何事下结论,原因就是认为事物的存在有一种时间性。
许多孩子的困难、缺点,毛病都可能是过渡性的,会随孩子的成长和家庭关系的变化而消退。如果我们简单地认为任何缺点都会从小变大,任何出错都是一贯性的,就象如果孩子今天考了60分,我们认为孩子一辈子都会考60分,麻烦就大了。孩子考了60分,父母会暴跳如雷,其实主要是因为他们不能承受对孩子美好期待的落空,也不愿意与孩子分享挫折与痛苦。父母把问题扩大化了,忘了这个60分仅仅是孩子成长中的一个状态,是一个有时间性的东西。








      问题是个过客
      我们有时也说,问题像个客人。他来到你的家里,你觉得不舒服、不安逸、不随便。如果你知道这个客人是要走的,你就不会因为这个客人来了而觉得活不下去。


      家庭出了问题,就像家里来了不速之客,他会自动走的。以这样的心态来对待问题,你就会发现问题真的会变小,对问题的焦虑也会变小。但是如果你希望问题马上消失,客人马上滚蛋,这个问题就会被扩大,甚至会像滚雪球似的越滚越大。


      本来是孩子学习中的问题,爸爸妈妈过度关心孩子,不能容忍他在学习上出错,或者出了错后马上想解决孩子的问题,就会把问题搞大了。问题从一个孩子身上扩展到全家,变成了一个更大的问题。我们想要解决问题,却制造并扩大了问题,真是欲速则不达。


      心理医生鼓励把问题看成是家庭的朋友,而不是敌人。看作朋友,我们就可以把问题当成一种对孩子成长有益的资源,其乐融融。看作是敌人,我们就会草木皆兵,压力倍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