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微创手术器械:乳糖不耐受VS牛奶过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7 23:54:15

当朋友因把妹失败而沮丧地来找你倾诉的时候,按照《生活大爆炸》(TBBT)里谢耳朵(Sheldon)家的习俗,你应当给他端上一杯热饮料。于是就有可能出现如下的情景:

“来杯咖啡吧?要不要加牛奶?”

“别,我牛奶过敏。”

大多数人都会明白,如果坚持让这位朋友喝加了牛奶的咖啡,很可能会导致室内空气的污浊以及厕所卫生纸的大量浪费等严重后果。

但是,在日常生活中的大多数情况下,这位朋友的问题实际上并不是牛奶过敏,而是乳糖不耐受。乳糖不耐受和牛奶蛋白质过敏之间的区别还是很大的。首先,前者的问题源于消化系统,后者源于免疫系统;其次,乳糖不耐受较少发生在婴儿身上,而多见于成人;相反地,牛奶蛋白质过敏则相对更多见于儿童而少见于成人。

源于消化系统的乳糖不耐受

乳糖是一种双糖,广泛存在于哺乳动物的乳汁中。每100毫升牛奶中就含有大约4.5克的乳糖。乳糖在人的小肠内被乳糖酶分解为葡萄糖和半乳糖之后,才可以被吸收。婴儿通常都可以正常合成乳糖酶,因而可以消化吸收母乳中的乳糖。在断奶以后,体内乳糖酶的合成便会逐渐减少。如果因种种原因导致小肠内缺乏这种乳糖酶,大量未经消化的乳糖就可以顺利抵达大肠。大肠内的一些细菌利用乳糖发酵,产生大量气体,则会导致腹胀、腹泻,以及放屁等症状。这就是乳糖不耐受。

乳糖不耐受在不同人种之间的差异很大。欧美的白色人种通常较少发生乳糖不耐受的情况,而华人有乳糖不耐受的比例则高达93%[1]。而且,同是乳糖不耐受的人之间的个体差异也很大。大多数人都是只有当摄入一定量的乳糖之后才会发生不耐受的症状。因而,有乳糖不耐受的人仍然可以少量摄入牛奶。只有极少数的人才会向TBBT里的雷纳德(Lenard)那样,摄入少量的乳糖就会有严重的状况出现。

源于免疫系统的牛奶过敏

牛奶过敏,更确切地说,是对牛奶中的蛋白质过敏。每100毫升牛奶中大约含有3克的蛋白质,包括酪蛋白和乳清蛋白两种。这两种蛋白质都有可能导致过敏。当免疫系统误把正常摄入的牛奶蛋白质当成入侵的敌人时,就会引发一连串的免疫反应来对抗“敌人”。结果就可能导致呕吐、腹泻、皮肤红肿、哮喘等症状。当免疫反应过于强烈的时候,救助不及时甚至可能导致死亡。

由于婴儿的免疫系统尚未成熟,因而相对于成年人,婴儿更容易对牛奶蛋白过敏。大约有3%左右的婴儿会对牛奶蛋白质过敏。而且,对牛奶蛋白质过敏的婴儿通常也会对来自于其他动物乳汁中的蛋白质过敏,甚至对母乳中的蛋白质也过敏。另外,除了牛奶蛋白之外,鸡蛋和花生中的蛋白质也常常是婴儿的过敏原。大多数情况下,这种过敏问题几年之后会自行消失。当然也有少数人即使成年之后也一直会对某些蛋白质过敏,比如TBBT里对花生严重过敏的霍华德(Howard)。

万一中招,该如何应对?

虽然婴儿很少发生乳糖不耐受的情况,但是也仍然有一些婴儿会有先天性乳糖酶缺乏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则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已经把乳糖水解为葡萄糖和半乳糖的无乳糖配方婴儿奶粉。

如果是成年人乳糖不耐受,可以通过每次少量,分多次饮用牛奶的方式来缓解症状。由于牛奶主要营养成分的消化和吸收主要是在胃和小肠,因而即使有轻微的乳糖不耐受,也几乎不会影响营养的消化和吸收。有趣的是,大肠内的细菌分解未经消化的乳糖,可以提高大肠内的渗透压,增加矿物质溶解度,从而增加矿物质,尤其是钙和镁的吸收[2]。也就是说,摄入乳糖有利于钙质的吸收,即使耐受乳糖,也会有少量乳糖进入大肠。而对于乳糖不耐受的人,则会有更多的乳糖进入大肠,实际上反而促进了钙质的吸收。一些乳制品,比如酸奶和奶酪,其中的乳糖已经部分或全部被乳酸菌分解了,因而食用这些乳制品既可以补钙,又不会引起乳糖不耐受。另外,现在市面上也有已经将牛奶中的乳糖事先水解了的产品出售,广告甚至都插入到了某美国大片里。

那些对牛奶蛋白质过敏却又无法享受到母乳的婴儿,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食用使用大豆蛋白的配方奶粉,或者选用已经将蛋白质水解为多肽的防过敏配方。另外欧洲变应性反应与临床免疫学会与欧洲儿科胃肠病、肝病及营养学会曾发布联合声明,建议前4-6个月对婴儿进行母乳喂养,以降低婴儿以后发生食物过敏的风险[3]。所以条件允许的话最好保证6个月的母乳喂养吧。

而对牛奶蛋白过敏成年人,唯一的办法就是避开一切含有牛奶成分的食物了。自2005年起,欧盟开始要求食品企业在含有来自牛奶成分的食品的标签上进行强制标注,以方便对牛奶蛋白过敏的消费者作出选择。目前中国的食品安全法尚未有相关规定,之前曾有商家主动标识可能含有的过敏成分反而引起了部分消费者的质疑。不过将于2012年4月实施的由卫生部发布的《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将会在这方面做出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