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老牌印刷厂商:[走进尼泊尔] 巴德岗杜巴广场 尼泊尔的世界文化遗产(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7 22:36:01

[原创][走进尼泊尔] 巴德岗杜巴广场 尼泊尔的世界文化遗产(四)

2012-1-8 10:55:00  丨 分类: 行走见闻 




























[走进尼泊尔]

巴德岗杜巴广场(一)

                                      尼泊尔的世界文化遗产(四)

从纳加阔特山上下来,不过四十分钟,车子进入加德满都市区。

道路狭窄,民房陈旧,路边,垃圾、踩在泥地里的塑料袋触目皆是,道路、环境,是中国六十年代的模样,由此,对中国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变化,深为感慨。

距巴德岗杜巴广场还有三百米,一行人下车,沿一条红砖铺成的大道前行。尼泊尔,无论王宫、寺庙,还是民房,差不多都是红砖建造。从飞机舷窗俯视,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遍布尼泊尔的砖窑,其长长的烟囱直插高天,起初还以为是寺庙的印度塔。

红砖街道干净,路边民房都开成门脸店,店里店外,摆着神像面具、遮阳帽、布挎包、宗教色彩的绿松石、彩色石珠项链。一家店门前,吊着许多提线木偶,木偶两手前伸,眼珠黑白分明,瞪得很大,看着有点吓人。

一种铜钵,像僧侣化缘用的,做工精细,刻有细密的花纹,钵里放一木锤。尼泊尔人拿起演示,手持木锤沿钵口边沿滑动一圈,共鸣一般,铜钵立刻发出嗡嗡的悠长声音,直透人的心里,像有一群喇嘛在诵经,当下双耳轰鸣,头晕目眩,惊得连心都在颤抖,不及言语,逃一般转身离去。后来,在泰美尔街又见到很多这样的铜钵,个头特大,一排排摆放,再也不敢触碰。

路边立有一块不起眼的尖顶石碑,八十厘米高,WOLD HERITAGE,是世界遗产的标志。

迎面,时有上学的小学生走来,目光相遇,学生立刻露出微笑,当时就感觉,尼泊尔人,真是善良。

一棵巨型榕树,树根纽结,下面盖了一座小庙,几个尼泊尔人,中老年,正在拜神。拜神的,或徒手,或端一个盘子,盘子里是鲜花、树叶和大米。

身后一个四方形石台,台上一座圆形石盘,像带手柄的煎盘,石盘中心,露一截石柱,石柱是半个椭圆体,像巨型的胶囊。导游说,这是林伽,是印度教湿婆神的化身。

后来,在尼泊尔,许多地方都可见到林伽。

林伽,梵语,意为“标志”。湿婆神有八个化身,林伽是其中之一。林伽,为男性生殖器,象征湿婆;林伽底下的石盘,为女性生殖器,叫达刹约尼,象征湿婆的妻子乌玛。印度教湿婆派和性力派认为,是湿婆创造了世界,林伽插入达刹约尼的造型,即是湿婆创造力的体现,湿婆因此被称为生殖之神。

在印度教寺庙,在印度教徒家中,供奉的湿婆神,通常都是林伽,很少有人的形象的。后来去帕斯帕提那寺,寺庙对面山上,遍布湿婆神龛,神龛里的湿婆神,就是这种石柱插入石盘的林伽。

[走进尼泊尔]

巴德岗杜巴广场(二)

                                    尼泊尔的世界文化遗产(四)

我们来到巴德岗杜巴广场的门口。

巴德岗杜巴广场,曾经是尼泊尔“三国时代”,巴德岗王国首都所在地,1979年,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

杜巴广场大门,是白色拱门,有三个尖顶,门口游人进进出出,多是尼泊尔人。

进门不远,左边院落大门,一对巨型石狮蹲在门口守卫,大门上方有标牌,指示这里是巴德岗中学。右边,一座红砖红瓦建筑,重檐四面坡大屋顶,面目沧桑,是印度教保护神毗湿奴的神庙。神庙前,一根石柱,八面体,高有三米,柱顶莲花石座,毗湿奴身负大鹏鸟翅膀,双手合十,目视前方。毗湿奴,坐骑为鹰,寺庙里,常以大鹏鸟的形象出现。在帕坦皇宫广场,我们看到的毗湿奴,也是这样的形象。

前视,阳光下,王宫广场展现眼前,但见寺庙遍地,塔尖林立,重檐四面坡大屋顶的寺庙和尖顶石庙,构成寺庙群落的主体。

巴德岗杜巴广场,最负盛名的是王宫金门和王宫的55窗宫,还有,是活女神库玛丽和国王雕像。

王宫广场,阳光耀眼,天气不冷不热,感觉特别舒服。前行,广场左边,一座红砖建筑,是国家艺术博物馆,门口也有一对石狮守卫。过博物馆前行,一座金门,迎着阳光,金碧辉煌,这就是王宫大门,著名的金门。

王宫大门整体为一座门楼,用红砖磨砖对缝建成,四面坡铜制镏金覆顶,金顶上铸有尖塔、狮子、大象、旗幡,门楼正中为金门。金门,铜制镏金,门楣上端为尼泊尔王室保护神塔蕾珠女神,一说是雪山神女帕尔瓦蒂的化身难近母,她有十只手,三只眼,拿着三股叉、海螺等众多武器和法器,再上面是大鹏鸟形象的毗湿奴。金门两边各有五个神祇,容易辨认的是湿婆神的儿子,名为“群主”的象头神。十位神祇中,湿婆神受到的膜拜最多,其形象被用朱砂涂成了红色。

与金门相连,右边就是高为三层的55窗宫。宫殿墙壁红砖砌成,顶层墙面由55扇窗密集排列组成,材质为红花梨木,经年历久,窗户已成黑褐色。55窗宫不对游人开放,只能外观其貌。

金门和55窗宫,由布帕延德拉-马拉国王建造,于十七世纪末完工,布帕延德拉-马拉国王铜像至今耸立于王宫广场。

金门有持枪军人守卫。走入大门,前面一处台阶,坐一老太太,额点朱砂,面目慈祥,是来拜神的。

王宫院落,正中一方形水池,水池从上到下,分四级向下收缩,仅底层有水,池中一青铜镏金眼镜蛇,笔直挺立,是塔蕾珠女神的化身。与之对应,水池进水口处,一条眼镜蛇盘踞其上,昂首挺身,也是镏金铜铸。水池出水口为青铜鳄鱼头,口中吞一只山羊,山羊只剩了头,羊口张开,有水自口中喷出,水池是供王室沐浴用的。

[走进尼泊尔]

巴德岗杜巴广场(三)

                                    尼泊尔的世界文化遗产(四)

王宫中独辟一院,住的是活女神库玛丽。

据说,库玛丽是尼泊尔最美丽的女孩,游人憧憬,无不渴望一睹芳容。

穿过一座小门,左边一溜院落,就是活女神库玛丽居住的地方,门口有军人值守。大门屋檐下都是木制神像,年头久远,木雕均已脱色开裂,十分陈旧。

刚举起相机,门口军人立刻大声阻止,活女神居所被视为圣地,常人不准拍照,更不要说进去了。唯其神秘,越发引起人们的好奇,一个个伸长了脖子,在门口探头探脑,都想看一看,活女神究竟什么样。

活女神库玛丽,是塔蕾珠女神的化身。塔蕾珠,尼泊尔王室的保护神,常到王宫与贾亚拉可斯-马拉国王玩掷骰子游戏。后被王后窥见容颜,女神怒而离去,发誓不再保护国王及其国家。经国王再三哀求,方答应以附身释迦族女孩的形象再现,从此,每任国王都要寻找符合资格的释迦族女孩,尊其为库玛丽女神。

塔蕾珠女神,其幼女形态称为库玛丽。库玛丽,梵语,意为“处女”。国王选择库玛丽,程式有点像藏传佛教寻找转世灵童。

库玛丽的选拔十分严格:出身必须是释迦族,4到7岁的处女,没有生过病,从未流过血,出生时的星象为有利王室的星象,身上无斑点胎记,牙齿完好整齐,身体要符合“颈项如海螺样光滑、身材如榕树般挺拔、睫毛如母牛般浓密”等32种优秀特征。

候选女孩还要经过各种试炼,包括在一间黑屋子里与恐怖神像及血淋淋的牛头过夜,通过了,方能证明是库玛丽。一旦确认,女孩就不能再与家人见面,必须住在寺庙里,从此,脚不沾地,足不出户,一旦出行须坐神轿,只有在特殊节日才可接受民众膜拜,赐福民众。

库玛丽在民众面前不能轻易流露感情,如果突然嚎哭或大笑,抽泣或揉眼睛,拍手或发抖,伸手抓食物或贡品,就预示着有可怕的灾难要降临。

一旦有了初潮,或不慎碰破什么地方流血,库玛丽便要退位。退位后的库玛丽,通常会单身渡过一生,因为没有哪个男人敢娶她。曾有男子逞能,自恃胆大,娶了库玛丽,结果,很快七窍流血而死,库玛丽,终究是凡人不得近身的神哪!

说,也确有库玛丽嫁人并移居国外的,不过,娶她的不是本地人,是不信邪不顾死活的老外。

无缘一睹芳容,一行人带着遗憾,走出王宫,心中纠结,难以释怀。

[走进尼泊尔]

巴德岗杜巴广场(四)

                                    尼泊尔的世界文化遗产(四)

出王宫金门,寻找国王雕像。抬头,一根方形石柱,柱头莲花石座,上承方形铜榻,国王双手合十,跪向王宫,头顶撑有钟形青铜华盖。国王,身姿俏拔,面容端庄,有塔蕾珠女神与毗湿奴神护佑,难怪尼泊尔国运昌盛。

王宫广场,寺庙林立,其中,正对王宫,供奉王室保护神塔蕾珠女神的石庙,尤为精致。石庙第一层,十二根廊柱环绕主塔,撑起上层八座小塔,廊柱力擎千钧,柱头均刻有塔蕾珠女神像。石庙第二层,八座小塔四方四圆,围拢主塔,精美绝伦,胜于天工。

55窗宫北边,还有一座塔蕾珠女神石庙,规模稍小,但工美精巧,毫不逊色。

广场寺庙,除供奉塔蕾珠女神,还供奉保护神毗湿奴和破坏神湿婆。王宫北面一座白色寺庙,十分醒目,供奉破坏神湿婆。

所有寺庙,无不庙门紧闭,铁锁把门,庙中神圣,无以窥视。

巴德岗杜巴广场,寺庙均为两层或三层建筑,寺庙屋顶铺以红瓦,均为四面坡,屋檐向外伸展,形成大屋顶。伸出的屋檐用排列成行的木头倾斜支撑,斜木上刻有神像。导游罗米斯指着斜木说,大家注意看,斜木上刻有男女欢爱的场面,那是用来启蒙年幼国王,怎样来有后代继承王位的。

细看,斜木上果然刻有性爱图,是男女做爱的各种姿势,这类图,旧时代的中国称之为春宫图,归入禁书一类,时至今日,依然是严格遭禁的。而在湿婆神神庙,以平静之心公然宣示性爱场面,这对以儒家文化为根基、视“万恶淫为首”的中国文化来说,实在是莫大的冲击。

遥想李安当年,因《断背山》表现同志恋,国内被禁映;演员汤唯,《色戒》中演了床戏,遭封杀,数年不得翻身;小镇一对夫妇,在家看影碟,被警察逮个正着,押进铁笼,说是偷看黄碟,触犯了哪门子法律;报载,夏日,一年轻女子下班归来,天热,洗了澡在自家屋内凉快,没穿衣服,被楼下一男性老者窥见,顿足捶胸,告至居委会,说伤风败俗,不查办不足以平民愤,女子不明所以,道了歉,方了了官司;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性学会数次尝试举办性文化展览,遭民众唾骂,均以失败收场。中国人,对于性,讳莫如深,是根深蒂固的传统文化在作祟。

尼泊尔寺庙赤裸裸的性爱造像,让性封闭的中国人大开眼界。

为赢得神的宠爱,尼泊尔历任国王在王宫周围大兴土木,建造寺庙,国王接见民众的广场,由此寺庙兴隆,香火旺盛。

杜巴广场,原意是“接见厅广场”,为国王接见民众的场所,后来被人们习惯性称为“王宫广场”。

距王宫广场不远,还有一处广场,是陶玛蒂广场,那里有印度教最高的寺庙,尼亚塔波拉塔。

离开王宫广场,向东,再向南,穿过一条狭窄却很干净的小街,就是陶玛蒂广场。小街两边全是店铺,卖各种纪念品,宗教色彩浓烈。

出小街口,视觉豁然,就见高天晴空下,一座五层建筑,气冲斗牛,威震四方。尼亚塔波拉塔,果然气势盖天。

尼亚塔波拉塔,于十八世纪初,由布帕延德拉-马拉国王建造,供奉王国保护神吉祥天女。

尼亚塔波拉塔,五层塔基,红砖砌成,中为阶梯,两边神像,从下至上分别为力士、大象、雄狮、苍鹰、女神。力士神力,为常人十倍,依次而上,各级神祇力量分别递增十倍。

塔基之上,五层四面坡大屋顶向外伸展,由下到上层层收缩,是尼泊尔尼瓦利寺庙风格的代表。尼亚塔波拉塔,高大雄伟,小小的巴德岗王国,竟然能够建造如此规模寺庙,让人惊叹。

顺台阶而上,两边神像形体敦实,造型栩栩如生。至塔庙门前,红花梨木镂雕庙门紧锁,吉祥天女难窥真容。

[走进尼泊尔]

巴德岗杜巴广场(五)

                                    尼泊尔的世界文化遗产(四)

吉祥天女,梵语音为“希蒂-拉克希米” ,藏语为“班达拉姆”,其形象有文静形和忿怒形两种。文静的吉祥天女肤色洁白,目光和善,头上发髻花冠高耸,着白袍踏红靴,端坐莲花之上。忿怒的吉祥天女形象恐怖,通身蓝色,骷髅为冠,红发竖立,三目圆睁,血盆大口,外露獠牙,左臂拥降魔杵,拇指与中指相扣,右手人头盖骨碗,盛满血浆,脖子挂一串血淋淋人头,垂至膝下,另有一手,提一颗砍下的女人头。尼亚塔波拉塔阶梯五层的女神雕像,就是这般模样。

仰视,见上方塔檐,亦为斜木支撑,斜木均刻有女神像,五层塔檐,据说刻有108个女神像。

站于塔基环视,陶玛蒂广场并不大,广场前方有一平台,平台左边,一座三层外伸大屋顶建筑,是供奉湿婆神的巴伊拉布纳神庙。右边,一座建筑,似庙非庙,是地震所毁神庙改建的餐厅,时有游客用餐,居高临下,欣赏广场风景。

广场四周,全是民居楼房,也是红砖建成,大多面目沧桑,陈旧不堪,也有的墙面刷新,门窗整齐,阳台摆放鲜花,支遮阳伞,显然是经改造的旅馆,看上去生意不错。

流连间,一阵鼓号声响起,就见一队人马,衣着靓丽,吹吹打打,从巷中而出,至巴伊拉布纳神庙拜神。不长时间,竟有数队人马到来,广场之上甚是热闹。

自尼亚塔波拉塔走下,至巴伊拉布纳神庙,就见庙前人头攒动,香火旺盛,拜神者男男女女,络绎不绝。

细看,神庙竟无庙门,神庙下端,有一神龛,上下两层,上层龛中嵌一铜铸小庙,小庙庙门为小洞,拜神者拜过神,要将贡品自小洞送入庙中。神龛台面,尚有拜神者供奉的鲜花树叶。小庙经信众抚摸施礼,金光灿烂,唯其左右,烟熏火燎一般,满目污黑。

下层神龛,原本有浮雕神像,经信众膜拜施以朱砂,神像模样已不可辩。唯神龛下端,湿婆左手托钵,右手持海螺,虽只巴掌大小,却是形象鲜明。

神龛前面,左右一对铜狮,张口吐舌,模样可爱。紧临左边铜狮,一铜钟,悬于石梁之上,早晚六时,印度教徒拜神时敲响的。

拜神处人来人往。转至神庙山墙一侧,见有边门,无人扰动,遂进入。狭窄院中,平地之下为一长方池,里面油迹斑斑,污黑遍地, 中有曼陀罗,亦污黑,上有数支蜡烛点燃,忽明忽暗。神庙后墙有门,似可进入,寺庙禁地,岂可冒犯,当下抽身退出。

神庙西侧,紧挨墙壁立有多个木头车轮,车轮巨大,铁条箍成,旁有木头车轴,人体粗细,堆放一起。每年庆祝湿婆神诞辰节,信众要组装大车,载湿婆神像巡游城中。

陶玛蒂广场,耸立两座神庙,吉祥天女,无人祭拜,湿婆神庙,信众如云。在尼泊尔,在印度,受印度教徒膜拜最多的,是破坏神湿婆和保护神毗湿奴,创造宇宙的印度教主神梵天,反倒少有信众。

巴德岗杜巴广场,历史文化厚重,不愧为尼泊尔的露天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