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招标师培训:“超机”秀场:没有落幕的飞行剧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4 17:47:37
解放军报  2011-12-26


    NO.1:“猛禽”F-22
    星光指数:★★★★★
    聚焦指数:★★★★★
    作为世界上第一款也是唯一一款投入服役的第四代战斗机,F-22在航空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强大的“4S”能力——超音速巡航、超机动、高可维护性、隐身(低可探测性)令世界军迷为之赞叹。
    然而,2011年让它大出风头的不是其强大的综合战斗力,而是频发的事故和屡次的停飞事件。经历数次的复飞、停飞,F-22出道时的锐气,似乎也在人们怀疑的目光下消磨殆尽。
    一系列的调查表明,供氧系统严重缺陷是令“猛禽”折翼的罪魁祸首。而后,美军又再次公布称造成F-22多次事故的不仅仅是供氧系统,这给前途命运本不明朗的“猛禽”蒙上了更厚的阴影。


    NO.2:T-50歼击机
    星光指数:★★★★☆
    聚焦指数:★★★★☆
    2011年8月17日,两架俄罗斯T-50歼击机,在第10届莫斯科国际航空航天展上甫一亮相,便引来高度关注。
    T-50歼击机由俄罗斯苏霍伊公司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研发。复合材料、创新技术以及独特的空气动力外形,让T-50大大降低被雷达、红外设备和目视发现的可能性。
    然而,在航展上一枝独秀的T-50,因发动机喘振,不得不中断起飞。由于西方在发动机关键技术上的严密封锁,俄罗斯在发动机技术研发中一直举步维艰。所以,人们看到,莫斯科航展上尽管T-50做出了惊险的编队表演,但在超机动性能方面却少有展现。


    NO.3:“无人王”X-47B
    星光指数:★★★★
    聚焦指数:★★★★
    2011年2月4日,美国格鲁曼公司为美海军研制的X-47B无人驾驶飞机首飞成功。这架外形与B-2隐形轰炸机极其相似的无人机正式进入大众的视野。
    X-47B具有隐身功能,作战半径大,滞空时间长,能自主在空中加油,载弹量远远超过目前现役所有无人机。它的研制成功,在世界航空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世界上第一架能在陆基和航母上使用的无人侦察机;人类历史上第一架不用人工干预、全部由电脑操纵的无尾翼、喷气式无人机;全球第一架能从航母上起飞并自行回落的隐形无人轰炸机。


    NO.4:利比亚天空群机
    星光指数:★★★★
    聚焦指数:★★★☆
    2011年,那些翱翔在利比亚上空的“飞鸟”们牢牢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它们中最出风头的无疑是美军的无人机。全球最先进的“全球鹰”和“捕食者”无人侦察机,充分发挥其高机动性和高科技性能。
    除了无人机“二人组”,美国和北约的诸多空中利器也出尽风头。单价超10亿美元的B-2战略轰炸机、F-18“大黄蜂”战斗机、F-16单发单座轻型战斗机、别名“望楼”的E-3空中预警机、C-130多用途战术运输机、C-17环球霸王III新型战略军用运输机、法国“阵风”以及幻影2000战斗机……它们共同为世界表演了一场光怪陆离的“航博会”。


    NO.5:“世界战斗机”F-35
    星光指数:★★★☆
    聚焦指数:★★★☆
    顶着世界上第一款满足多军种使用需要的战斗机名号,美国F-35“闪电2”受关注是理所当然。
    这是一款真正具有全频谱自卫能力的、全天候隐身攻击平台。唯一让人们担心的,是它惊人的费用和拖沓的生产周期。据报道,F-35研制费用达到绝对空前的2000亿美元,9个国家参与合作,投入经费均超过45亿美元。美国陆军参谋长马丁·登普西将军说,开发建造三个版本的F-35使得国防部财政紧张。
    幸好日本传来好消息。12月20日,日本政府宣布,决定购买F-35联合攻击战斗机作为下一代主力战机。美国人应该松了口气。


    NO.6:“欧洲鹰”无人机
    星光指数:★★★☆
    聚焦指数:★★★   
    看着美国的无人战机到处飞翔,德国也不甘落后。据法新社报道,由欧洲航宇防御系统公司和美国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联合研发的“欧洲鹰”无人侦察机将于明年正式加入德国空军服役。
    “欧洲鹰”是在第20批次“全球鹰”基础上推出的欧洲版,可装载近1吨的侦察设备在2万米的高空持续飞行38小时,单次飞行距离最长可达2.5万公里。
    “欧洲鹰”在“全球鹰”的基础上加装了新型信号情报人物系统,是“欧洲鹰”执行情报/监视/侦察(ISR)任务的核心。到目前为止,“欧洲鹰”安装欧版电子设备后的所有试验都比较成功。


    ■观察员 王 黎 梁飞鹏 吴秦川

    2011年,利比亚的战事让欧洲“台风”和法国“阵风”战斗机第一次零距离接触了硝烟。

    “台风”和“阵风”本是同根所生,但英法为了主导权和性能定位上的差距分道扬镳:英德意西合作研制了“台风”,法国单干研制了“阵风”。

    和美俄习惯采用常规布局不同,“台风”和“阵风”(以及瑞典“鹰狮”)都采用了鸭式布局。多年来,这群“欧洲鸭”和美俄战斗机在世界战斗机市场上厮杀,也自相厮杀,只有在利比亚的天空才是真正的血与火的较量。

    “阵风”标榜真正的空地全能,在利比亚用于对地攻击。以空战为主的“台风”因为没有来得及完成对地攻击所需的升级,加上有现成的“狂风”使用,所以“台风”还只是隔岸观火,而没有赴汤蹈火。

    “台风”和“阵风”更艰巨的战斗不是在利比亚,而是在印度。8月间,印度宣布“台风”和“阵风”列入“多用途中型战斗机”(简称MMRCA)计划的最后竞标名单。至此,美国F-18E、F-16IN、瑞典“鹰狮”、俄罗斯米格-35全部出局。

    印度已经开始大量装备重型的苏-30MKI,也将开始大量装备轻型的其自行研制的“光辉”(也称LCA),再装备MMRCA而形成高中低三级搭配,似乎有违世界上大国空军高低两级搭配或者小国空军只用中型或者轻型战斗机的单一配置的常规。但这是符合印度国情的。

    和空战为主的单座苏-27相比,双座的苏-30MKI增重幅度较大,但发动机推力没有显著增加。理论上很先进的航电来源于俄罗斯、法国、以色列和印度,整合是否达到预定的“全状态”,谁也说不清楚。苏-30MKI的实际空战性能众说纷纭。印度版本里,苏-30MKI打遍天下无敌手;其他版本里,不仅对抗演习的设定有严重偏向,推重比降低也使得能量机动性大受损失,鸭翼和推力转向更成为好看不中用的杂技。

    另一方面,“光辉”的研发在气动、发动机、航电、武器等方面多头并进,风险大,管理不力,成为延期、超支、性能不达标的典范。在这样两头不靠的情况下,印度格外倚重MMRCA就不足为奇了。

    这不是层层接力那样的高中低搭配。就像足球场上一样,如果前锋不利,后卫不坚,就只有靠中场撑场子了。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印度空军在还没有确定MMRCA最后选择前,就急忙扩大原定采购120架的计划,而把69架意向转换成明确订单了。

    苏-30MKI、MMRCA和“光辉”在数量分布上不像典型的高中低搭配由少到多的金字塔形分布,而是上下一般粗的水桶形分布,也是这个道理。

    “台风”和“阵风”最后谁会胜出,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猜谜题。“台风”的空战能力更强,英国在印度的人脉更深厚,“台风”已有的用户群更大,这一切都是有利于“台风”的地方。

    另一方面,法国和印度在军工技术上的合作更深,“光辉”的设计就得到达索的帮助,“卡维利”发动机也得到斯奈克马的支援,加上印度空军使用幻影-2000已经20多年,对法国体系有经验,这些都是有利于“阵风”的地方。 

    “台风”和“阵风”最后胜出可能要取决于技术转移。但不管是“台风”还是“阵风”,据说标价都大大超过印度空军的计划,竞标有可能重开。为此,瑞典萨伯、美国波音和洛克希德在新德里的办事处都没有撤走,而是在继续观望。“台风”“阵风”搅起的二人转注定要沉重地继续。

    美国海军的X-47B在2月5日成功首飞。这是诺斯罗普-格鲁曼研制的飞翼型无人作战飞机,外形酷似缩小的B-2,具有从航母上起飞、着陆的能力。

    X-47B具有机内武器舱,但不具备火控系统,所以除了武器投放试验外,不具备实战能力,但X-47B代表了美国海军航空力量的未来方向,值得引起高度关注。

    美国战略重点已经从欧洲和中东转向亚太。无人作战飞机具有隐身、长航和大航程的特点,组网作战的无人作战飞机在得到有人驾驶的“节点”飞机的支持下,可以完成种种用有人作战飞机难以安全完成的任务。

    这是美国海军和空军正在大力鼓噪的海空一体战的关键内容,其中有人驾驶的“节点”飞机就是曾有“2018轰炸机”之称的新一代轰炸机。2018是指原定投入使用的年份,现在看来要推迟了。

    这种新一代轰炸机和以往最大的不同在于,新一代轰炸机不再强调作为重磅打手的作用,而是兼作情报、监视和侦察(简称ISR)平台,指挥、协调和直接攻击并重。另外,信息战和电磁攻击能力也将整合到新一代轰炸机上。

    除了步履维艰的F-35计划,这将是未来几十年里美国空军最重要的新型作战飞机研制计划了。波音、诺斯罗普-格鲁曼被指令各自提交轰炸机和配套的无人作战飞机研制方案,洛克希德-马丁只要求提供高速ISR飞机的研制方案。

    这样的布局对未来美国航空工业的影响会很微妙。波音的军工份额本来就不超过一半,诺斯罗普-格鲁曼高度依赖军工订单,但在隐身和无人机领域多有建树,两家得到新一代轰炸机和配套的无人作战飞机研制计划自然是锦上添花。

    但洛克希德-马丁深陷F-35,无力拨款跟上无人机的技术潮流,如果F-35这一头出现蹊跷,洛克希德-马丁在未来美国航空工业三足鼎立中的位置就堪忧了。

    祸不单行,洛克希德-马丁的F-22在5月3日被令停飞,直到9月19日才复飞。停飞的原因是机载制氧系统,在8000米以上高空可能导致飞行员神志不清。

    自2008年以来,已经有至少14例报告显示,F-22的飞行员在空中可能出现昏厥和其他缺氧症状。2010年11月,一架F-22在阿拉斯加坠毁,飞行员丧生。美国空军怀疑这起事故也和机载制氧系统有关。但4个月调查下来,原因依然不明,美国空军是在没有明确结论的情况下下令复飞的。

    美国空军不光要求战斗机飞行员每个月在指定的飞机上飞行一定的小时数,还规定如果连续210天不飞行,就自动取消在这个型号上的飞行资格,需要重新训练和考核。复飞命令是否和这有关,这就可以发挥想象余地了。

    不过美国空军眼下最大的烦恼还是军费裁减。

    8月份美国国债违约危机后,奥巴马和美国国会达成协议,未来十年的国防预算削减4650亿。如果国会不能在一月份之前达成削减12000亿美元政府预算的协议的话,将再自动削减6000亿美元国防预算。

    美国军方和军工界对此惶惶不可终日。10月13日,诺斯罗普-格鲁曼出人意料地宣布不参加2012年范堡罗航展。这个史无前例的决定,或许就是对这个时代的焦灼的反映。

    图片合成:仓小宝

    印度不是各国战斗机在商场上厮杀的唯一地方。日本为了替换老旧的F-4EJ,也在挑选战斗机。日本最近宣布购买40架美国的F-35,一块竞标的“台风”、F-18E最终出局。

    日本的情况和印度不同。日本战斗机和美国的渊源太深,很难想象会挑选任何非美国的战斗机,这也是“阵风”根本就不参加竞标的原因。

    在未来几十年里,F-18E将继续作为美国海军的舰队防空主力,对于日本的海岛防空要求是天然绝配。但对于美国来说,盟国是否采购F-35已经成为“亲不亲”的政治问题。另外,美国空军的F-22数量太少,勉强够驻守第二岛链,驻日美军在F-15和F-16退役后,只有部署F-35。为了在作战协调上的顺利,日本也只有装备F-35。日本实际上没有选择,只有采购F-35。

    不过F-35大概是历史上命运最富戏剧性的战斗机了。这架以低成本为号召的隐身战斗机本应成为F-16之后最多产的战斗机,但不仅在成本上直追因为造价离谱而早夭的F-22,还因为严重拖延而在多个战斗机竞标中有“被自杀”的危险。

    日本的F-4EJ从1973年开始使用,虽经升级,也需要在2016年开始替换;加拿大的CF-18(相当于F-18A/B)从1982年开始使用,也需要在2018年之前开始替换;澳大利亚F-18A/B的情况也差不多。

    然而,根据现计划F-35全速生产最早也要到2015年才可能开始,具有基本能力的最初生产型Block3要2016年底才有可能交付,具有初步海上雷达能力和能发射AMRAAM中程空空导弹的Block5要到2018年才能交付。

    这只是目前的计划进度,而到目前为止,F-35的进度一直是落后于计划的,何况对盟国的交付不可能插队到美国空军前面。澳大利亚已经悄悄地在2006年订购了24架F-18F,现在可能追加24架F-18E/F。澳大利亚的说法是不能容许空中力量出现空缺,实际上或许也有顺水推舟“被节约”的想法,暗暗感谢美国帮他们解决了一个预算的大难题。加拿大的F-35只是一纸没有约束力的意向书,也没有签约。

    10月3日,F-35计划中最富争议的具有短距起飞-垂直降落能力的F-35B在“黄蜂”号两栖攻击舰上完成第一次垂直着陆,之后又顺利完成了第一次短距起飞。有心人可能注意到,“黄蜂”号的后甲板特意加装了深色的防热钢板,但在悬停的F-35B的下方,还是有一个颜色更深的大型烧灼污斑。

    洛克希德-马丁声称F-35B喷流对甲板的影响不超过“鹞”式,但F-35B的喷流温度可达927度,比AV-8B高好几百度。美国海军的计算表明,喷流热量不至于使甲板下的钢结构融化坍塌,但频繁的剧烈热胀冷缩还是可能导致结构疲劳乃至变形损坏,因此正在研制甲板冷却系统。

    如果在陆地上的急造机场使用,美国海军要求使用100×100英尺(约30×30米)的特种防热混凝土板块作为急造机场的铺面,必须像要求抗核攻击的洲际导弹地下发射井壁一样一次浇注成型,用整根的粗大钢筋在纵横两个方向上加强。否则达到跨音速的F-35B的高温喷流的冲刷足以在瞬间烤裂普通钢筋混凝土地面,剥落的碎片将像爆炸一样四散,有50%的可能在第一次使用后就报废。

    有意思的是,美国《航空周刊》屡次要求澄清洛克希德-马丁和美国海军之间的差异,洛克希德-马丁坚持自己的说法,美国海军往F-35联合计划办公室一推,F-35办公室则默不作声,不置可否。

    F-35的坏消息还不止于此。7月间,负责采购和装备的美国海军部副部长罗伯特·沃克指令美国海军和海军陆战队,研究在F-35B和F-35C之间下马一个的可能性。10月13日,新上任的参联会主席马丁·邓普希上将在众院武装力量委员会指出,美国可能无法负担F-35的所有三个型号。

    美国空军的F-35A没有另外的选择,也是争议最少、进展最顺的型号,这也是绝大多数盟国翘首以待的型号,应该能保住,但F-35B和C之间就难说了。

    一方面,F-35B拖了整个计划的后腿,已经被前国防部长盖茨“缓刑”两年。但取消F-35B意味着美国海军的10艘大甲板两栖攻击舰将失去固定翼作战飞机的能力,“沦落”为直升机母舰,对替换“鹞”式翘首以待的盟国也将陷入类似的绝境。失去了从两栖攻击舰和急造机场起飞、着陆能力的美国海军陆战队也失去了保留独立的固定翼航空兵的理由。

    另一方面,美国海军对F-18E的舰队防空能力很是满意,对其缺乏隐身能力而不适合突防打击并不介意,因为美国海军的目光已经从有人驾驶的隐身战斗轰炸机转向无人驾驶的隐身飞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