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机dpk700色带结构:三十年来中国大陆关于中华民族凝聚力的研究综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18:04:34
作者:张丰清    文章来源:秘书处    点击数: 277    更新时间:2009-10-25
中华民族凝聚力是中华民族共同的民族心理和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是中华民族在数千年的文明发展中形成的,把中华民族全体成员结合成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的内在力量,是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内在动力。如何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实现中华民族最大限度的凝聚,更好地发挥中华民族凝聚力在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和民族复兴伟业中的凝聚和团结作用,已经成为社会科学领域的重大历史课题。三十年来学术界对中华民族凝聚力问题的研究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许多专家、学者从不同的学科、不同的角度对中华民族凝聚力做了纵向的、横向的;历史的、现实的;整体的、个案的研究,成绩斐然。现将中华民族凝聚力的研究现状概述如下。
(一)三十年来中国大陆关于中华民族凝聚力研究历程的简单回顾
作为一个关乎时代发展的重大理论与现实课题,中华民族凝聚力的研究历来备受关注。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为党的思想路线之后,我国学术界逐步恢复生机。1987年3月中华书局总编李侃在《人民日报 》发表《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中华书局成立75周年随想》首先提出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是一种巨大而顽强的民族凝聚力”的论题。1988 年,费孝通先生在香港中文大学参加学术会议期间,发表了《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一文。费孝通先生指出:“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觉的民族实体,是近百年来中国和西方列强对抗中出现的,但作为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则是几千年的历史过程所形成的。”[1]费孝通文中提出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生动形象地归纳了中华民族凝聚和融合的过程与民族大家庭的特点,在国内外学术界开始得到认同并具有十分广泛的影响。
20世纪90年代初,在得改革开放风气之先的广东省,由原广东省政协副主席郑群先生发起,一批学者和社会有识之士,从社会实践的需要出发,开始对中华民族凝聚力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1992年1月,由广东省政协学委会、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广东省社联、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广东统一战线研究会联合发起,成立了广东中华民族凝聚力研究会,在全国率先有组织地开展对中华民族凝聚力的理论研究。他们致力于将中华民族凝聚力建设成为一门学科,叫“中华民族凝聚力学”。研究会自成立以来,举行了关于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基本理论、中华民族精神、中华民族文化素质、中医药文化与中华民族凝聚力、现代企业与中华民族凝聚力、统一战线与中华民族凝聚力、以及综合国力与中华民族凝聚力等专题的大型学术研讨会(其中部分是国际学术研讨会)十余次,结合香港回归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60周年举行了研讨会,对“一国两制”与中华民族凝聚力问题和建国50周年、60周年与中华民族凝聚力问题等进行了研讨,最近两次研讨会还开始就国家凝聚力问题进行研讨。
广东中华民族凝聚力研究会组织专家学者撰写和出版了多部论文集,在全国10多家报刊发表了100多篇论文或文章,并组织出版了《中华民族凝聚力学》、《中华民族凝聚力论纲》、《碧血烽火铸国魂:中华民族凝聚力与抗日战争》、《孙中山与中华民族凝聚力》、《秦汉中华民族凝聚力研究》、《统一战线与中华民族凝聚力》、《儒家文化与中华民族凝聚力》、《新会侨乡凝聚力》等代表性学术著作。其中由孔庆榕、张磊主编的代表性著作《中华民族凝聚力学》,于1999年国庆前夕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作为“国庆五十周年献礼图书”出版发行,它是研究会过去十年来研究中华民族凝聚力的理论结晶。《中华民族凝聚力学》全书共14章,45万字。它详尽系统地阐述了关于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基本问题。另外,1999年10月18日《广州日报》专门介绍了这一部书,认为这是“广东理论界的又一首创”。
由此开始,中华民族凝聚力的研究开始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高度关注。广东《学术研究》为此开辟了专栏,《哲学研究》、《光明日报》、《社会科学报》等报刊也先后刊登过相关文章。很多学者都从不同的领域和角度对民族凝聚力问题展开了颇有深度的研究,发表了大量的研究论文。这些著述和论文,从多个角度对中华民族凝聚力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代表性的成果有:《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费孝通等著),《中华民族凝聚力形成与发展》(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马戎、周星主编),《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凝聚新论》(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伍雄武著),《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形成与发展》(民族出版社,2000年版,卢勋著),《形成中华民族的巨大凝聚力》(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杨先农等著),《价值观与中华民族凝聚力》(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王克千、吴宗英著),《当代中华魂——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与中华民族凝聚力升华》(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沈其新著)《中华民族精神与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孔庆榕,鲁开垠主编),《中华文化与民族凝聚力》(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年版,李道湘 于铭松)《中国共产党与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张丰清,周苏玉著)等。
自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围绕中华民族凝聚力的科学性、价值性及其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指导意义,学术界从不同的学科、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次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可观的成果。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2008年底,在国内报刊杂志发表的有关文章就有300多篇,出版专著及论文集近50部。
(二)中国大陆关于中华民族凝聚力研究的现状分析
三十年来,大陆学者对中华民族凝聚力的研究成果丰硕,研究领域也十分广泛。主要是从以下几个角度展开的:
1、关于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内涵研究。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内涵作为一个基本的理论问题,其纷争是比较激烈的。目前学术界主要提出了下列两类观点:
第一类观点认为,民族凝聚力就是使民族结成统一的有机整体以确保其生存和发展的内在力量。张磊等认为,“从本质上说,中华民族凝聚力就是把中华民族全体成员结成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并确保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内在力量。”“中华民族凝聚力是一种合力,它包括了民族整体对民族成员的吸引力,民族成员对民族整体的向心力和民族成员之间的亲和力,是这三种力量的有机统一。在这三种力量中,民族整体对民族成员的吸引力通常起着主导作用。”[2]民族凝聚力是“一种合力”这一观点把民族联系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所构成民族内部团结、统一的一切因素(物质的和精神的)都概括在内。在内容上,包括物质因素的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形态的完善所产生的作用等;在精神上指民族的伦理道德、爱国主义等。
第二类观点把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等等视为民族凝聚力问题的核心。有学者认为“民族凝聚力是指一个民族对民族众多成员所具有的吸引力,是长期积淀下来的本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文化传统、风俗习惯。”[3]也有学者认为,民族凝聚力内涵是“民族内部形成文化现象问题,它是民族的文化精神作用于民族本身的一种功能或特性。在内容上,体现为构成民族文化共识而促进民族成员之间相互吸引、团结和统一的作用。”“民族凝聚力是一种文化现象,是民族传统和优秀文化和历史积淀,它直接产生于传统观念、意识、民族习俗、性格,并通过悠久的历史过程灿烂的文明和文化形态来体现”。[4]还有学者指出,“民族凝聚力是一个民族在社会秩序和思想文化方面特定的聚合、稳定的精神力量,是民族的思想文化和价值观的集中体现。”[5]这一类观点认为民族凝聚力虽然离不开一定的经济基础和社会历史条件,但归根到底属于观念形态范畴,主要表现为一种内在的精神力量。在内容上,主要是精神范畴的理论道德、爱国主义、政治理想、勤劳致富的经济观念等构成的民族精神。
虽然学术界对民族凝聚力的界定尚未达成一致的认识,笔者认为,各种观点都认可的是:民族凝聚力既是一个历史范畴,又是一个社会范畴,它是一种合力。一个民族的凝聚力是伴随着民族的产生而形成的,它往往贯穿于该民族的整个发展历史,同时又与该民族共同体的经济、地域、政治、文化、语言、心理、习俗等因素密不可分,它既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也离不开一定的自然条件和因素。
2、关于增强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的途径研究。主要探讨在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下,影响中华民族凝聚力的主要因素及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基本条件和具体途径。如何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是当前民族凝聚力研究的一个热门话题,近年来,这类研究的成果在中华民族凝聚力研究的成果中占的分量越来越大。其论点倾向性可归纳为下列几种主要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弘扬民族优秀文化是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基本出发点,把研究民族优秀文化作为增强民族凝聚力的重要途径。1992年1月在广东召开的“增强民族凝聚力”学术研讨会上,郑群致开幕词提出:“只有弘扬民族优秀文化才能振奋民族精神;而民族精神的发扬,对构建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素质,增强民族凝聚力,又必然发挥巨大的作用。由于民族精神是民族优秀文化的理性升华,因而它对民族凝聚力的增强,起着主导作用。”李宗桂在《优秀文化传统与民族凝聚力》一文中指出:“优秀文化传统是民族凝聚力形成发挥作用的基础,也是思想的内核。”“只有优秀的文化传统,才能真正起到凝聚作用。”[6]伍雄武在《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凝聚新论》一书中也指出: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不能只是依靠简单的号召,也不是依靠空洞的说教,而是要弘扬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让崇德重仁的观念、群体高于个人的观念、和而不同的观念等中华传统精神深入人心,指导人们的行为。[7]
第二种观点认为:增强社会物质经济基础,完善社会形态是增强民族凝聚力的根本途径。方志钦、朱新镛撰文指出:“民族凝聚力,应分为物质凝聚力和精神凝聚力。”“在民族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民族凝聚力的物质因素是第一性的,而民族凝聚力的精神因素是第二性的,它来源于其赖以生存的物质条件,反映物质运动的趋势,服务于物质运动过程。”“因此,把民族凝聚力及其本质,只归纳为一种精神力量,并以此去考察民族凝聚力的运动机制,这在理论和实践上均是行不通的。”“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当务之急,是增强其物质基础”。“通过增强民族凝聚力的物质基础,才能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完善社会形态,进而增强民族凝聚力。”[8]
第三种观点认为,加强核心社会力量的内聚力是增强民族凝聚力的主要杠杆。1992年1月在广东召开的学术研讨会上,有学者指出:人的社会是划分一定的阶层、阶级、政党、社会群体、社会集团的。而这些集团、群体尤其是国家政权相联系的社会集团和社会群体,对民族凝聚力的增强起到关键性作用。认为上级、党内、中央等作为上层领导力量对社会发展起到控制、引导作用。加强上层力量的团结、统一可以引导下层走向稳定、内聚。由此提出:“首先加强领导者的凝聚力,然后才谈得上群众的凝聚力”,“党内要大力加强执政党的建设,使之成为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核心”。“在目前境内加强中央领导阶级的团结、联合,增强地方力量,在更大范围内即大陆范围内则是坚定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对港澳台则是实行‘一国两制’,对海外同胞则采取爱国一家的态度”。[9]孔庆榕也认为:“中华民族凝聚力是一个系统,社会利益群体是该系统的要素,要研究各种要素的状况,通过由党和政府作主导的协调,才能使中华民族凝聚力系统优化,产生强大的功能,即中华民族凝聚力的不断增强。”[10]
3、关于改革开放与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内在辩证关系,及当前社会背景下如何进一步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问题的研究。
(1)关于改革开放与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关系。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社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学者们认为,改革开放对中华民族凝聚力产生非常深远的影响。改革开放与中华民族凝聚力之间存在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主要观点有:王江燕认为,“改革的实践极大地丰富了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形式和内涵,使民族凝聚力更具现代化的特征,彰显了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改革使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有了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巩固了民族凝聚力的政治保障;赋与民族凝聚力崭新的文化内涵”。[11]周苏玉则提出,改革开放无论从经济状况、政治思想还是文化观念上来讲,都促进了中国社会的深刻变化。改革开放对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也产生了全方位的深刻影响。“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伴随着民族社会结构整体的分化与整合,中华民族凝聚力在改革开放新时期总体上获得了与现代化方向相协调的新发展。首先,改革开放对民族成员个体利益的调整,直接影响了对民族个体成员的向心力与中华民族主体的吸引力。第二,对外开放使中华民族积极顺应了当代世界经济循环与竞争的历史发展潮流,促进了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的现代化。第三,改革开放使中华民族的整体力量得到提升,夯实了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的物质基础。”[12]
(2)关于当代社会背景下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更新和重构问题。同改革开放与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关系一样,当代社会背景下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更新和重构问题也是一个现实性非常强的问题。王希恩指出,“20世纪以来中国社会在自觉民族认同的确立,政治核心和主导意识形态的选择,内部聚合力及其经济基础的改造等方面,都使自己的民族凝聚力得到了更新和重构。这一更新和重构是成功的,从而保证了中华民族凝聚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续增强,但留有的缺失和问题也需我们认真检省和应对。”[13]陈圣钢则认为,传统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发展出路在于把自己转换成适应时代发展的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这一过程实际上也是当代民族凝聚力的构建过程。“这就要求在民族凝聚力的当代建设中,我们应在体现现代性的自觉性、包容性、结构平衡性、民族化和民主化等方向不断努力”。[14]余泽娜在《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当代提升》一文中提出了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提升问题。她认为,“在当代,提升中华民族凝聚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但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当代提升面临着不少新问题: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多样化、社会结构分化与利益分化、民族分裂主义分化活动日益明显、部分党员干部的腐败现象造成恶劣影响。”为此,余泽娜提出,“当代提升要提升中华民族凝聚力,就必须正视这些问题,寻求以下基本途径:一是在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前提下,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二是贯彻落实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目标的和谐发展新理念;三是妥善处理好民族问题;四是加强执政党建设。”[15]
(三)关于中华民族凝聚力研究的不足及未来研究趋向
从20世纪90 年代以来学术界对中华民族凝聚力的研究具有两个方面的最大特点:第一,多学科的综合研究特点明显。上述研究,有的是从历史学的角度进行,有的是从民族学的角度开展的,也有从人类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多学科进行的。第二,研究对象的时间跨度大。既有对古代中华民族凝聚力的研究,也有对现、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的研究,还有的论著是对中华民族凝聚力发展史进行整体研究。但是以往的研究也存在一些方面的不足:
第一,对中华民族凝聚力的理论体系研究还不够深入。由于中华民族凝聚力学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与多门学科都有某些方面的联系和互相交叉,是一门典型的新兴边缘学科。各相关学科互相交叉、借鉴、融会,是新兴边缘学科的发展规律。因此,需要从多角度、多学科领域对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核心范畴作进一步的探讨,按照其内在的逻辑来建构中华民族凝聚力学科的完整范畴体系。
第二,如何挖掘民族凝聚力在祖国统一方面的作用问题研究还不够深入。大多研究者对民族凝聚力在促进祖国统一方面的作用有所涉及,对“一国两制”与国家和平统一的宏观层面研究较多,而在中观和微观层面,特别是如何发挥民族凝聚力遏制“台独”的功能和具体路径的研究相对不足。
第三,关于如何在改革开放和全球化背景下,科学合理和有效地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具体途径,大多侧重于宏观层面,笼统地从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诸方面探讨,结果易流于空泛;另外,注重民族凝聚力的正面功能研究,缺乏应对民族凝聚力消解因素的具体研究,尤其是没有形成任何应对西方思想文化对民族凝聚力的冲击的具体对策性建议。
今后对中华民族凝聚力研究的应当从以下方面继续推进:
第一,逐步完善该学科的学科体系。近三十年来,特别是《中华民族凝聚力学》的出版,为“中华民族凝聚力学”构建了一个初步的学科体系。当然,这样一个初建的学科体系仍需要在实践中检验、补充、丰富和修正、完善。特别需要对该学科的基本范畴以及中华民族凝聚力的结构、运行机制、运动规律做出更为科学的阐释。因此,加强基础理论研究显得十分必要。
第二,要重视民族凝聚力如何与实际有效结合的研究。理论的生命在于能够正确指导实践,推进社会的向前发展。中华民族凝聚力的研究既包含其基础理论研究也包含其实际应用,而且实践性很强,应该通过对实践的研究,上升到理论高度,反过来又正确地指导实践。今后中华民族凝聚力的研究,应当继续走从当前社会实践出发提出具体课题,通过研究分析,提升到理论高度,再回过头来指导实践的路子。以“研究中华民族凝聚力目的是增强当代的中华民族凝聚力”为导向,更多地关注社会,关注国内外大事,把握不同时期社会热点也就是民族的凝聚点,洞察民族凝聚力的走向,提出增强民族凝聚力的途径,为政府的决策提供参考。
第三,要对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未来发展做预测性的研究。对事务的未来发展做出正确的预测是科学研究的一项重要功能。在把握了客观事物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对未来是可以做出正确的预测的。研究和总结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历史和现状,正是为了从大量偶然现象中找出其必然性,把握其运动规律以指导当前的实践和预测未来。在经济的全球化、科技突飞发展的大背景下,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发展也将碰到新的机遇,面临新的挑战。我们不可能完全清楚地知道中华民族凝聚力未来的全部状况,但是由于事物是相互联系的,当我们把握了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发展规律,深刻地认识了中华民族当代的状况和准确地分析了未来的环境、条件,我们就可以在基本的方面预测到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未来,从而自觉地为增强未来中华民族凝聚力创设条件。
(作者为华南农业大学思政部副主任、博士、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