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美色带芯安装:单反技术入门(六)(对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18:15:29
  • 拍摄照片时,被拍摄物体清晰成像,叫做合焦。对应的说法为跑焦,通常是大光圈镜头在最大光圈时,由于景深极浅,对焦系统的任何一点误差都会被发现出来。简单说就是显示对焦成功,但是实际焦点和设定焦点有偏差。比如你对着一个斜放的直尺对焦,你的对焦点是对 5cm处,相机自动对焦显示合焦,但拍出照片发现焦点是4.5CM刻度(最清晰的点)。  

通常DSLR都有专门的测试方法,比如斜面45°测试等,这些是衡量一款相机对焦系统以及镜头最重要的一部分。   

合焦偏移:用一个对焦点对好焦以后,为了构图等原因,移动相机,这时对焦其实已不很准确了。但假如想使整个背景虚化,又不用手动对焦,那就先对焦一个近处的物体,再去拍摄远处的风景,这样风景就被虚化了,说白了就是对好焦去照别的物体,在新闻摄影这方便面应用的挺多。

 自动对焦:

目前大多数数码相机的自动对焦,都采用被动式:即直接接收分析来自景物自身的反光,利用相位差原理进行自动对焦的方式。这种自动对焦方式的优点是自身不要发射系统,因而耗能少,有利于小型化。对具有一定亮度和反差的被摄体能理想的自动对焦,在逆光下也能良好的对焦,且能透过玻璃等透明障碍物对焦。

  个别高档数码相机也同时结合了主动式自动对焦方式,即相机上有红外线或超声波甚至激光发生器,发出红外光或超声波到被摄体,相机上的接受器接受反射回来的红外光或超声波进行对焦,其光学原理类似三角测距对焦法。主动式对焦由于是相机主动发出光或波,所以可以在低反差、弱光线下对焦,而且对细线条的被摄体和动体都能自动对焦。恰好弥补了被动式自动对焦的不足。

  最常见和简单的自动对焦方式是中央单点对焦。即将画面中心部分作为对焦区域,一般在数码相机的取景器(或液晶显示屏)中央有红色的标志“[ ]”。这个区域称为AF区域。中央单点对焦能适应大多数拍摄情况,但要求要把对焦目标放进AF区域内,也存在很大的局限,因为我们在构图时需要聚焦的主体不一定总在画面的中心区域。因此现在很多较高级的数码相机都支持多点自动对焦。比如佳能PowerShot S45就支持多达9点的人工智能自动对焦(AiAF)。

  对于多点自动对焦也不能一概而论,我们还要分清其对焦点是否能手动选择。在多点自动对焦的基础上,现在还有产品采用了更为高级的FlexiZone AF/AE技术,即可以在全画面任意位置手动选择对焦点,这无疑大大扩展了画面的对焦区域和构图的灵活性,使用FlexiZone AF/AE技术,即使取景器画面中的焦点的位置及曝光重点偏离中心甚至在边缘,相机也可以完全控制。这一自动对焦技术,完全超越了传统相机的固定式多点自动对焦。

  区域自动对焦和景物跟踪自动对焦功能使相机能够通过三维空间为拍摄提供相当精确的对焦操作。如果要拍摄移动景物,则可以激活景物跟踪对焦系统,激活的自动对焦传感器可以显示对焦框并随着景物的运动而移动。

  包围对焦功能,对于选定的焦点,可拍摄3张照片,一个在选定焦点之前,一个在选定焦点之后,特别适合于难以精确对焦的微距摄影。佳能相机还有连续的AF模式,使得相机能够自动连续聚焦,而无须中途按下快门释放按钮,连续的AF模式对拍摄移动的目标非常有用。

  对焦锁定功能即在半按快门的同时,使主体处在AF区域内,这时就锁定了被聚焦物体的位置。然后,一直保持半按住快门按钮,重新构图,再按下快门即可拍到所选择主体清晰的画面。而且大多数产品在锁定对焦的同时,也锁定曝光量,确保用户能够得到对焦及曝光都正确的照片。

 手动对焦:

  手动对焦,它是通过手工转动对焦环来调节相机镜头从而使拍摄出来的照片清晰的一种对焦方式,这种方式很大程度上面依赖于:人眼对对焦屏上的影像的判别、拍摄者的熟练程度甚至拍摄者的视力。早期的单镜反光相机与旁轴相机基本都是使用手动对焦来完成调焦操作的。现在的准专业及专业数码相机,还有单反数码相机都设有手动对焦的功能,以配合不同的拍摄需要。

 多重对焦:

  很多数码相机都有多点对焦功能,或者区域对焦功能。当对焦中心不设置在图片中心的时候,可以使用多点对焦,或者多重对焦。除了设置对焦点的位置,还可以设定对焦范围,这样,用户可拍摄不同效果的图片。常见的多点对焦为5点,7点、9点、11点对焦。

多点对焦只是相机通过对物体多个部位进行的平均对焦(保证其足够清晰),若你想让3个都清晰你可以通过对焦点偏移到其中一个物体上,最好是中间的那个上,然后用尽量小的光圈保证足够的景深,那需拍的多个物体就清楚了!

 对焦方面有几个问题:

一,对焦模式

二,对焦区域模式

按D90的来说,对焦模式有AFA AFC AFS  AFA是自动,AFC是连续,AFS就是单次对焦,这个是比较容易明白的。

区域模式其实也不难理解,其实就是自动选择对焦点的问题,感应的区域大小或位置,不过这个对焦系统在光线不充足的情况下,或者物体反差太小的情况下有可能不好使。

动态区域自动对焦是透过「多重选择器」挑选相机的11个对焦感应点中的其中之一-由特定感应点进行对焦,就如同「单区域自动对焦」一样,但如果被摄物体突然移开选定对焦感应点,在你还来不及重新调整之前,所有其他对焦感应点都会启动,协助追踪被摄物体。对于相机的11个对焦感应点,你需要挑选某个感应点进行对焦,但记住另外10个感应点也同样处于启动状态。

对此我做了一个测试,设置在动态区域对焦和AF-C(连续伺服自动对焦)上,对焦区域选择设为:正常区域(11点)

1、焦距70mm时对3m以外的向我慢慢靠近移动的人,用中心对焦点对着他,半按快门对焦,连续对焦开始起作用了,当人和我的相机距离改变时对焦保持跟踪着他,取景器中合焦指示灯一直绿灯,一切正常。

2、这时候此人突然改变行进方向,转向右方走去,脱离了中心对焦框,我在取景器里看到他压上中心点右边的对焦框,可相机却并没有像我所希望出现的自动改变对焦点,用右边的对焦点继续跟踪此人,还是中心对焦点在起作用,没有自动调整。于是中心对焦点由于此人的脱离,继续向后方的景物对焦并合焦。

 

1、AF-C模式,多次对焦,主要用于拍运动的物体。

2、AF-A模式兼有AF-C和AF-S的功能,常用。在该模式下选用3D对焦,半按快门对焦测光后重新构图时,相机的焦点会自动跟踪原对焦点,只要原对焦点能保持在相机11个点的之一上,拍出的照片一般不会跑焦糊片。局限性在于:被拍摄物如果色彩不够鲜明或对比度较低,3D追踪的效率会大打折扣,往往会跑焦,造成焦点不实,糊片。

3、AD--S模式,单次对焦,半按快门对焦测光后,只要保持半按快门不松,重新构图,焦点不会变,拍出的片子的焦点仍保持在原对焦的被拍摄物上,片子主体清晰,这是利用了AD--S模式单次对焦的特性。局限性在于:比较适合拍静物。

4、对焦测光后重新构图拍摄,最可靠的方法还是使用锁定功能,即在半按快门的同时按AE-;/AF-L按钮并保持直至重新构图拍摄完毕。

如果追求整体画面清晰,无疑是用矩阵测光,如果追求别的效果,就不好说了,要根据拍摄意图选择测光模式。

比如你想拍一朵花蕊,而AF-A会自动寻找他寻找到比较好对焦的地方对焦,AF-S是你想对那里,然后直接对。

1、静止对象的拍摄

Ken认为,一般的静止对象拍摄尽管用默认设置拍摄即可,但如果你想对焦画面中某一个对焦点(D90的取景器中有11个对焦点),只需要将自动对焦的模式选择为自动区域对焦模式中的单点对焦模式即可,然后在激活这些对焦点的情况下拨动多功能选择器进行选择。所谓激活对焦点,其实我就是半按下快门实现的。

 2、移动对象的拍摄

Ken认为,一般的移动对象的移动轨迹完全在D90默认设置的掌控之下,但如果在你与你想拍摄的对象之间还存在一些其他人或物时,需要像第一种拍摄静止对象一样选择单点对焦模式。比如上图,只要告诉D90把单点对焦在婴儿身上即可,如果不告诉D90的话,它或者大多数相机常常会对焦在妈妈的手臂上,因为手臂比婴儿离镜头更近一些。

 3、运动对象的拍摄

跟前两种情况一样,Ken认为对于运动对象大多数情况下可以使用D90的默认设置。但是如果整天拿着D90拍摄运动对象,Ken建议使用AF-C自动对焦模式,这种模式就是跟踪运动对象的自动对焦模式。在拍摄运动物体中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你想聚集于某个运动员时,这时可以选用自动区域对焦模式中的3D跟踪模式,用这种模式,D90能跟踪你想对焦的运动员,不论他离你忽远忽近忽左忽右,只要在你的构图范围中都没有问题对他进行自动对焦。

用AF-S单点对焦,怕对不准可以多半按几趟,直到看起来满意,构图方面,一般喜欢先构图再对焦。大光圈的时候就不要先对焦再构图了,不然主体很难确保还在那个对焦位置的平面上从而留下对焦不准的印象。如果有那需要的话,不妨手动对焦了。

最准确的是中间那点! 即用AF-S,特别是是F1.4对焦,其它周围的都不太精确!微距拍摄就是AF-S单点。

AF-A: 最近主体,转盘上的人像模式! 但是,如果你几个人,前后不一,它无法识别!所以,还是AF-S 靠普。

动态区域: 适应于AF-C(连续对焦)的移动/运动主体! 合焦精度不是那么准确,低档机令人失望。

基本只用: AF-S单点自动对焦的。

关于各种配合的对焦,做过一个实验,让拍摄主体前后运动(把一个带字的积木放在家里的秋千上),然后把景深设置的很浅,用各种对焦配合拍摄,看对焦的效果。结果总结如图,给大家参考一下。

  
    为了您的账号安全,请绑定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