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力空调爆炸图片大全:《易经》的观点读透《三国演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8 10:55:17

此书 从“显”秩序着手将《三国演义》划分出桃园三结义、诸葛亮下山、大意失荆州、三国归一统这四个部分。通过“隐秩序”又将这四部分一一参透,从三国——魏、蜀、吴的“显秩序”中,挖掘出一只神秘的手——以司马徽为代表的水镜集团,也即“隐秩序”,从另一种角度阐释了《三国演义》中的因与果,成与败。通过隐秩序这只无形的手,每一部分又分为若干章,将天下之势化为明白之理以为今人所用。此书用一种全新的角度,通过《易经》透视《三国演义》,由浅入深,“阴”“阳”合璧让读者重新认识《三国演义》之真谛,依据显秩序和隐秩序兼顾并重的理论,提出合乎现代需求的诠释,古为今用,让中华民族的历史传承生生不息。

第1部分桃园三结义

曹操年轻的时候,就加入一家规模宏大的集团公司。主持人汉灵帝昏庸无知,又不务正业。大将军何进和宦官组成的十常侍,两大派系恶斗不休。加上黄巾起义,声势浩大。朝廷一片混乱。为了应对内忧外患,灵帝密召西凉刺史董卓入京。

引子 

  曹操年轻的时候,就加入一家规模宏大的集团公司。主持人汉灵帝昏庸无知,又不务正业。大将军何进和宦官组成的十常侍,两大派系恶斗不休。加上黄巾起义,声势浩大。朝廷一片混乱。为了应对内忧外患,灵帝密召西凉刺史董卓入京。灵帝驾崩,董卓废少帝立献帝,掌握军政大权,又引起各地方势力的不满,组成讨董联军。由于各怀鬼胎,缺乏协同精神,联军反因内部矛盾而解体。曹操行刺董卓不成,回乡募集黄巾余党,以大义公布天下,誓要扫清华夏,剿灭群凶。

  公司派闹得太不像话,曹操运用市场派的势力,来控制公司的运营,这是曹操集团起家的主要策略。

  孙坚是一位骁勇善战的虎将,少年时代就威震四方,被任为长沙太守,又被封为乌程侯,不幸在战斗中,被荆州刘表的部将黄祖乱箭射死,留下孙策与孙权两个儿子。孙策继承父业,用孙坚所藏匿的玉玺,向南阳太守袁术借兵三千,攻占江东市场。东吴这一家族公司,孙坚是发起人,孙策才是集团的首任领导人。他那小霸王的名声,使得曹操也不敢轻视,只好借汉献帝的名义,封他为讨逆将军。孙策病死,孙权继承父兄的基业,东吴成为典型的家族企业集团。

  刘备可以说是白手起家的个体户,28岁时还穷困不堪,以编草席、做草鞋为业,过苦日子。要不是关羽、张飞看他胸怀大志,又是汉室后裔,愿意和他结义,同心协力,创造一番事业,恐怕一辈子也闯不出什么名堂。个人能力有限,不如找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创业,这是刘备的经营理念。合伙做生意,资本比较雄厚,也比较容易网罗人才。但是合伙人容易变节,蜜月期间如胶似漆,一旦赚钱就因利而翻脸。刘备未雨绸缪,先见及此。好不容易找到关、张这样如意的合伙人,赶快结义为盟,以求长期合作,而且彼此信任。个体户联合起来,照样可以做大。桃园三结义是良好的开始,对刘备集团的兴起,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后来,果然吸引力较大,马上有人加盟。

  不论是曹操的股份公司、孙权的家族公司,还是刘备的合伙企业,他们所面临的,只有一个共同市场。他们不可能各走各的路,彼此不相干,必须你争我夺,做大自己的市场。一旦占有率够大,便可以统一天下,成为同业共主。《三国演义》,实际上从桃园三结义开始,可见其重要性。

  三个公司的形态、经营者的性格以及所采取的策略各有不同。但是经营的目标--做大做强,则是一致的。

  曹操先推举司隶校尉渤海太守袁绍为反董联军的首领,企求内部改革。后来运用市场派的力量,用“奉天子以令不臣”的方式,取得相当的势力。逐渐演变为“挟天子以令诸侯”,这才引起各方的不满,被当做汉贼,为刘备以皇叔身份讨伐之提供了正当性。但是刘备毕竟势力单薄,只好到处闯荡。他由于曹操的抬举,被奉为当世英雄,逐渐引起各方的注意。为了取得市场区隔,刘备不断推出仁德的形象,以彰显曹操的阴险奸诈。倒是孙权固守江东,默默经营,被曹操封为将军,结为外应。看来刘备集团的当务之急,应该是寻求立足之地,做好自己的定位,然后才能够谋求发展。

  从显秩序来看,这个阶段的主角,好像是曹操、孙权和刘备。他们各有理想,也都闯出了一片天地。虽然,刘备尚未有立足的基地,却由于曹操煮酒论英雄时,把当时的知名人士,如淮南袁术、河北袁绍、荆州刘表、益州刘璋等,都批评得一文不值,只把这位亲自在后园浇水种菜的刘备,捧成和他相提并论的英雄,因而名闻天下。这三人的互动,几乎可以决定未来的动向。

  然而从隐秩序来评估,这一阶段的灵魂人物,应该是关羽。好像谁能够得到他真心的拥戴,谁便是今后的最大赢家。请问:刘备如果没有关羽相助,他在战场上有多大胜算?在当时动乱的时期,一切唯力是尚。谁的武艺高强,便能够令人刮目相看。当时的武将很多,孙坚、吕布、张飞、华雄、颜良、文丑、于禁、典韦、张辽、孙策、夏侯惇,何止数十位。然而,论忠诚、讲义气,关羽无论怎样,都名列第一。所以,隐秩序把焦点放在关羽身上,最为合理。曹操爱才,却把吕布斩杀,原因是怕他还会叛变。关羽在土山约三事,明白告诉曹操,他坚持一听到刘备的消息,便要离曹操而去。这样的做法和叛变有什么不同?但是曹操居然答应下来。若不是显秩序受到隐秩序的影响,怎么可能如此!

  关羽自己,不可能知道这种讯息。因为隐秩序不明言,也不会透露这种讯息给他。在不知不觉当中考验众人的智慧,是隐秩序的常规。关羽心甘情愿地和刘备结义,还要看刘备是不是同样有仁义和修养,会不会变节。所以,未来的变数还是很多,必须步步为营,谨慎小心!

在乱世中安身立命的奥秘(1) 

  为什么人心会变?有时候想分,有时候想合呢?时至今日,我们应该明白,合才是常,而分则是变。全球化表示人类即将趋于统合,国际化代表世界将会有某种程度的统一。从时势的演化来推论,现在正是合的时期。因为科技发展,毁灭性的武器太过厉害,人类已经没有战争的本钱,大家有鉴于此,因而人心思合,朝统一的方向而努力!

  1通晓显隐秩序规则:一阴一阳之谓道

  天下的事情,不论大小,都有一个道理存在。大到宇宙的广大,小至昆虫的微细,无不如此。事物易见而有迹,道理却是难知而无形。一般人只看重有形有迹的事物,殊不知最终的决定力量,实际上来自看不见的道理,我们把它称为“看不见的手”。这一只看不见的手,并不是人所能够控制的,却成为人人所共同行走的大道。

  这一只看不见的手,先使刘备、关羽、张飞这三个素不相识的汉子聚合在一起。借着张飞和关羽的智勇武艺、刘备的谦卑劝阻,促成了三人的因义结盟,依年龄结为生死兄弟。他们的义气,感动天地。但是,他们的誓言,却种下了不幸的祸端。那一句“虽非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的共同心愿,在人间传为美谈,老天爷听起来,确实十分不以为然。从人心的角度来看,表示三人都没有二心。然而站在道心的立场,显然是一种私欲,而不是公心。这三个人仍待时间的考验,有机会成就大事,却并无把握。

  何皇后的兄长何进将军,心中常怀有除掉十常侍的大恨,这一只看不见的手,先让他有机会拥立刘辩登上皇帝大位,再使何太后出面为十常侍求情,才想出号召四方英雄豪杰,带兵进京除去宦党的计策。于是引狼入室,把西凉刺史董卓引进京城。十常侍狗急跳墙,杀了何进。董卓趁乱杀入内宫,东汉末年的宦官势力,因此彻底灭亡。

  董卓仗着军多势大,闹得京城内外惶恐不安。这一只看不见的手,为了使他早日毁灭,安排李肃说服吕布杀丁原,拜董卓为义父。大家拿他没有办法,曹操自愿以呈献宝刀为名刺杀董卓,令大家十分感动。

  曹操行刺董卓不成,实际上是一件好事。这一只看不见的手,有意借董卓的通缉,来抬高曹操的身份,以便号召有志气的英雄豪杰。果然陈宫第一个响应,辞掉现成的县令不做,情愿追随曹操,共同为未来而奋斗。

  一提起曹操,有些人就骂他是一代奸雄。有些人在指责之余,又觉得其不无可人之处,至少称得上一个了不起的人物。他出身宦官家庭,被很多人看不起,却能够在军阀兴风作乱中,登上政治舞台,令人不得不刮目相看。给曹操机会,表示上天是公正的。他在何进召集外将进京时,表示反对,看到袁绍据河北,志满意足的样子,相当不以为然,后来又首倡义师,声讨董卓。这些都是高明的举动,在当时至为难得。

  可惜夜宿伯奢家,错杀七八个人。还要明知故犯,一剑砍下吕翁的头,一句“宁可我负天下人,不愿天下人负我”的狂言,注定他一生奔波劳累,终究无法安定天下。这一只看不见的手,不得不保持活动,在许多人的身上游走,而不敢固定落在某一个人身上。

  这一只看不见的手,神本位的人,喜欢把它称为神,认为神高高在上,成为人们的主宰,必须信仰它、服从它、崇拜它。我们中华民族,相信人本位,认为人只要敬天、事天、顺天,凡事按照自然规律,便可以拥有高度的自主权,充分发挥我们的创造性和自由意志,成为万物之灵。我们喜欢用天、上天、老天,甚至于称老天爷,来代表自然的规律,显得格外亲切而自然。

  现代科学家,把有形有迹、看得见的现象,称为显秩序;而将无形无迹、看不见的变化,称为隐秩序。实际上也不过是“一阴一阳之谓道”的现代诠释,和《易经》所揭示的自然哲理十分契合。这一只看不见的手,既没有必然性,也不是偶然性。前者出现在“真命天子”身上,非他莫属,也非他不可,就算真的具有这种必然性,结果也不尽相同,可见仍然含有相当的偶然性。后者指“群雄相争”看谁最后能够胜出。即使充满了偶然性,最后推究起来,也有其必然性,似乎一开始便注定某人一定占上风,其他的人,无非都在配合而已。我们最好把必然性和偶然性合起来想,不要分开来看,才比较容易看出端倪,做出正确判断。隐秩序不像显秩序那样具有组织和规矩,它所依赖的,是心意相通,彼此的观念相近,十分有默契。它的弹性极大,好像十分松散,以致被视为缺乏弹性。我们常说“心中有一把尺”,便是指这种隐秩序而言。现代过分重视显秩序,把原有的这一把尺给丢掉了。愈来愈多的人,秉持“只要不犯法,什么事情都可以做”的想法,品德愈来愈差。

  《三国演义》颇能兼顾显秩序和隐秩序,把某些隐而不现的部分,也描述出来。我们在时间上,取得安全距离;在立场上,又拥有更为客观的优势。所以对于这一只看不见的手,能做出更多的揣测。旁观者总比当时那么多人物的当局者,要清醒得多。当然,免不了很多事后诸葛亮式的陈述,还请大家多多海涵。

在乱世中安身立命的奥秘(2) 

  看清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规律

  《三国演义》第一回,劈头便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告诉我们一个十分重要的道理:一切都事在人为。分久了,人心想着要合,天下就统一了;合久了,产生很多矛盾,彼此不能协调,人心急着要分,天下就分裂了。看起来是自然的趋势,我们称为天意;但实际上是人为的,取决于人心。周末七国纷争,弄得民不聊生,盼望早日统一,所以并入于秦。秦朝焚书坑儒,真正的用意大家不容易了解。秦灭引起楚汉纷争,又造成西汉的统一。彼时天下大乱,三国鼎立,暗示大家最后也会统一。

  为什么人心会变?有时候想分,有时候想合呢?时至今日,我们应该明白,合才是常,而分则是变。全球化表示人类即将趋于统合,国际化代表世界将会有某种程度的统一。从时势的演化来推论,现在正是合的时期。因为科技发展,毁灭性的武器太过厉害,人类已经没有战争的本钱,大家有鉴于此,因而人心思合,朝统一的方向而努力!

  最重要的是:合的时候要避免分的因素,而分的时候,应该制造合的气氛。合久必分,表示合的时候,已经种下很多分的因素,日积月累,终于爆发成分的局面。分久必合,同样表示分的时候,必须产生很多合的缘由,才会在时机成熟时,统合在一起。而这种种,都在于人为。所以人心的变化才是至关重要的。《三国演义》开始于公元184年,当时人心思乱,盗贼蜂起。中原和边境地区,爆发了黄巾起义,摧残了东汉王朝,这才产生很多曲折的情节。

  我们从中国的历史来看,百姓渴望统一远大于分。这和西方历史的分大于合,呈现不一样的心态,也影响了东西不同种族对事物的不同理解。

  在古老中国,农民发展出一套农业灌溉系统。农民必须和睦相处,以便共同用心,并且确保没有人动歪脑筋搞鬼。西方文化则根植于希腊,他们有较多的自力经营农地、种植葡萄和橄榄,就像个别的商人那样,可以独自完成任务。因此,凡事以个人为主,随时保持竞争的心态。东方人多,社会互动比较复杂,必须更加注意别人的反应。西方人稀少,社会互动相对地单纯,所以个体性强。甚至于日常生活、观念和态度也不一样。譬如吃饭,中国人把所有的菜肴放在桌上,多个人合在一起,各取所需。西方人则每人一份,就算坐在同一桌,也是各吃各的,互不干扰。分合之间的选择,东西方显然有差异。

  但是,分了以后要合,往往诉诸武力。换句话说,打到统一为止。而合了之后要分,好像也是非打不可。打来打去,倒霉的是老百姓,跟着打,却不知道为什么。三国时代,由于王室不振,中央集权弱得控制不了地方势力。如果以西方的观点,干脆各自独立,也就算了。但是在中国人看来,别人起来就是叛乱,非加以剿灭不可。自己出面则是为了保护皇室朝廷,正气凛然。在这种情况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患意识特别高涨。中华民族得以凝聚、同化、生存、发展,其实有赖于这种合的精神力量。

在乱世中安身立命的奥秘(3) 

  黄巾起义的警示:朝纲不振,民心思变

  任何行动,都需要正当的理由,才能够号召大众,产生力量。张角兄弟,既没有良好的学历,又没有什么社会地位,要想起义,真是谈何容易!因此巧立名目,等待时机,往往成为有心人的共同策略,这叫做守时待命。

  守时方面,桓帝禁锢善类,相信宦官,已经种下太监弄权的祸端。灵帝年幼,由大将军窦武、太傅陈蕃共同辅佐。于是官僚与宦官斗争,宦官居于上风,十大太监朋比为奸,称为十常侍。各种不祥征兆纷纷出现,起义时机已到。

  待命方面,张角入山采药,遇仙人授以太平要术。能呼风唤雨,为人治病。于是自号太平道人,以“苍天已死,黄天当立”为号召,用“甲子”做代号。百姓参与行动的,多达四五十万。人人头裹黄巾,被朝廷称为“黄巾贼”。

  历来改朝换代,或者合而又分,都是由于朝纲不振。老百姓不能安居乐业,这才人心思变,引起各种动乱。当时的情况,正是如此。难怪黄巾起义,势力愈来愈浩大。

  说起来,当皇帝也实在不容易。相信官僚,宰相也会造反;相信宦官,太监就会弄权;相信外戚,皇后的家人就趁机胡作非为。采取中央集权,大家认为太过霸道,导致秦朝突然灭亡。汉代采取地方分权,又造成各地的军阀势力。黄巾起义,正好给这些地方势力找到正当的借口,表面上是朝廷需要,实际上是趁机扩展自己的势力。一旦到了相当的程度,那就挟天子以令诸侯。《三国演义》从桓、灵二帝的乱源和黄巾起义的导火线说起,实在是事出必有因。

  尧禅位给舜,舜把王位礼让给禹,这种大家引以为荣的优良禅让方式,为什么传不下去?为什么一定要由公天下变为私天下,然后大家虽群情激愤,却又无可奈何呢?

  因为尧传位给舜,舜并没有把尧全家杀死,没有采取斩草除根的方式永绝后患。倘若当年舜起了邪恶的念头,把尧的家人处死,大概舜自己也不敢禅让于禹,而禹也不知道应该怎么办才妥当。可见,传位的人和继位的人,要把传承工作做好,双方都有很大的责任。

  一直到现在,我们依然十分关心,接任的人是谁?是自己人,那就比较安心。至少不会被掀旧账,并且加以抹黑,否则弄得离职之后,还不得安宁。任何职位,都会处心积虑,千方百计,想要安排自己人继位。说不定离开以后,还可以为旧人讲讲话,继续发挥影响力。何况皇室权力年限大,哪里肯轻易放过,拱手让给别人?

  就算坐轿的想下来,抬轿的也大多不肯罢休,非抬不可,而且一定要抬这一家人,目的无非是要保存既得的利益。汉桓帝宠信宦官,即使他自己想禅让给天下的贤士,以仿效尧舜所为,宦官也不肯从命。弄权的人,尝过权力的滋味,总是至死才不得不放手。灵帝号称为灵,却显得很不灵光。往后的皇帝,更是愈来愈不像话。

  放手不了,继承不得。造成子孙一个比一个痛苦,连累了无辜的百姓也跟着受害。近百年间,打来又打去,杀来又杀去。难怪到了最后,群臣迫汉帝逊位,简直到了穷凶极恶的地步。而黄巾起义,必然也选在这样的时机。人心思乱,盗贼蜂起,不乘势取天下,更待何时!

在乱世中安身立命的奥秘(4) 

  天象变异的警示:当心“看不见的手”的力量

  就显秩序来说,大青蛇出现,大雷雨加上冰雹,有时候地震,有时候海水倒灌,都不过是一种自然现象,并不值得大惊小怪。现代科学技术发达,很容易解释其原因,加以统计和比较,便可以获得相当正确的答案。

  然而,实际上并非如此。我们从科学报告上面可以看出多种解释,彼此的解释未尽相同;而比较的结果,也各有不一样的分析。因为科学的认知,毕竟还是有限的,而科学家也不敢否认,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尽管说法不一样,却隐隐约约地在发挥作用,很难不加以理会。

  隐秩序无形无迹,除了通过人来透露以外,异常的自然现象,也是常用的媒介。我们把它称为征兆,这其实就是一种对于人类的警告或惩戒。大地震之前,一般动物似乎都有预感,做出若干反应。只有人类茫然而没有感觉,宣称地震是不能预测的,来自我安慰。

  汉灵帝的宫殿里,出现大青蛇,从梁上飞下来,蟠在椅上。这种现象,按理不可能发生。雌鸡变成雄的,更是奇怪。地震、海水倒灌这些现象,若是接二连三地接踵而来。恐怕都有人为的破坏因素掺杂其中。议郎蔡邕上书,说大青蛇和雌鸡变成雄的,是妇人干政的警讯。听起来十分牵强,但若是把它看成一种对皇帝进行的警示,不管两者有没有关联,也不免是下对上沟通的权宜方式。结果皇帝却加以罪名,将蔡邕罢官,放归故里。更加证明当时的朝政败坏,以致人心思乱、盗贼蜂起。

在乱世中安身立命的奥秘(5) 

  何以不贤无能的人当皇帝:通晓显隐秩序的安排

  我们看到桓、灵两帝的昏庸和无能,一定有这样的怀疑:如此不贤无能的人,怎么可以担当这样的重责大任?难道老天无眼,不能体恤老百姓的痛苦吗?

  这就是显秩序不能圆满的无奈,必须借重隐秩序,才能取得互补。谁当皇帝?按理由显秩序来决定。但是人类的语言、文字本身就有相当的障碍。加上人为的弊端,甚至于恶意的破坏,任何显秩序,都不可能十全十美。也就是有利有弊,具有相对的好坏,而不能绝对地良善。譬如皇帝的任期,若是不加限制,当上的人非做到死不可。年轻时缺乏经验,年纪老后贪得无厌。假定有所限制,那就三年官两年满,刚接任一切还待摸索,快到任了整天闲荡,把烂摊子留给下一任。这还算好的,遇到那种抓紧时间,尽量搜刮财物,全力充实自家的,不管百姓的死活,岂不是更加可怕?再说产生的方式,那就更难评断。不论哪一种方式,都有一大堆问题。现代人干脆废掉帝制,看起来倒也聪明。

  灵帝依靠显秩序当上皇帝,隐秩序让宦官曹节等弄权,又促使窦武、陈蕃谋害他们,结果反为所害。这种方式,使宦官更为专横。同时,通过各种异常自然现象,希望能够唤醒众人,赶快想办法改善。实际上,使不贤无能的人当上皇帝,是显秩序的功能。而使将要登上皇帝宝座的人先不贤无能,却是隐秩序的独门功夫。老天有眼,只是不明言而已,大家要有信心才好!

在乱世中安身立命的奥秘(6) 

  黄巾余党投降遭拒:要时时衡量形势的转变

  汉高祖起义时,尽量招降纳顺,所以队伍发展得很快。彼时黄巾起义,余党韩忠愿意投降,官府将领朱隽不表同意。起义成功,便称为义军,各方势力前来归顺,也是正当的义举。起义失败,就叫做乱党,打败了想投降,还要看朝廷的脸色。势力壮大如梁山泊,当然获得招安。现在张角兄弟败亡,只剩下若干余党,被朱隽当做最后的目标,当然以不能长贼寇投机取巧的歪脑筋之风,予以拒绝。

  这一切都是形势在决定,因为形势比人强,可以左右决策。不同的反应,称为此一时、彼一时也。不一样的遭遇,叫做时也,命也。朝廷形势大好,谁也不敢兴兵作乱,也没有什么人会起义。就算有人蛮干,朝廷也可以放心地指挥各地军力,尽速平定祸乱。当时东汉王朝,腐败无能,又逢黄巾起义,又不得不增大各地军阀的权力。于是形势所逼,眼看各地军阀互相争夺地盘,却无力阻止。

  我们相信朱隽借口韩忠造反失利才投降,善门难开,并没有征得上级的同意,不过是他自己的主张,趁机壮大自己的势力。果然,他的战功使皇上龙心大悦,封为车骑将军。刘备的形势就远不如他,劝朱隽接受韩忠投降不成,建议独攻西北,留东南待韩忠弃城出走时将他射杀。关、张二人也大有表现,却不能获得应有的奖赏。

  要投降,也应该称称自己的分量。斤两够重,能够被接受;斤两不够重,想投降都不可能。时时衡量形势的转变,称量自己的轻重,才叫做自知之明,有利于决策。

在乱世中安身立命的奥秘(7) 

  何进被害的启示:得到机会还要有真学问

  我们常说“近水楼台先得月”,意思是得地利之便,往往捷足先登,其实也未必如此。何进是何皇后的兄长,位居大将军。当朝廷动乱,十常侍结党为非作歹时,袁绍就已建议何进,必须设法铲除宦官的势力,以免受害。可惜何进学识经验都不足,加上犹豫不定,不但坐失良机,反为十常侍所杀。

  不仅何进如此,当时的袁绍、袁术兄弟,也是占尽地利,结果却毫无所得。大凡成大事、立大业的人士,除了有才略、得机会之外,更重要的是有学问。自己胸中先要有一些定见,才能够见机行事而大展宏图。

  何进和他的妹妹何皇后,得到大好的机会,却由于学识不足,判断力很差。不接受主簿陈琳的劝阻,居然听袁绍的建议,召四方英雄之士,勒兵来京,以致恶势力未除,新豺狼紧跟着进来,天下更加动乱不安。

  袁绍姿貌威容,与其弟袁术,都有侠义之气,却不脱富贵子弟的坏习惯。他劝何进召董卓入京,实在是造成汉室祸乱的主要原因。但是,何进自己缺乏决断能力,袁绍当然是责无旁贷。这一群有地位、无学问的大臣,才是真正对不起汉室的人。我们把祸根推给十常侍,实在并不合适。小人得意,正人君子受害,是一种好听的话。实际上正人君子不能尽责,不够分量抵御小人的勾当,才是真正的乱源。一大堆废物,平日摆着,还相当好看,一旦有事,却没有一个管用,这才是组织的最大缺失。学问的重要性,也只有在这种时机,才显现得出来。

在乱世中安身立命的奥秘(8) 

  董卓立陈留王为帝之启示:警惕存心不良者

  西凉刺史董卓,破黄巾无功,朝廷将治其罪,因贿赂十常侍而幸免。后又结托朝贵,出任显官,统大军20万,常有不臣的念头。何进大将军居于私利,接受了袁绍的建议,暗差使者号召各地方势力,前来助阵。

  这种情况,有如总公司派系斗争。某派首脑,私自通知各地分公司。董卓这位分公司领导,正好抓住机会,指派女婿中郎将牛辅,守住陕西。自己率领谋士李儒,大将郭汜、张济、樊稠等人,提兵往洛阳出发。

  总公司重要干部,素知董卓为人面善心狠,与豺狼无异。劝何进阻止董卓入京,何进拒不接受,因而离职他去的,为数甚多。何进为十常侍所杀,董卓趁机废少帝改立陈留王为献帝,自己则为相国,威福无比。

  我们经常为了解决一个棘手的问题,结果却造成更为严重的后遗症。如何进召董卓入朝,等于引狼入室。做决策的何进,并未亲眼看到这种恶果。他自己先被杀害,让后来的君臣,都遭受很大的牵连。决策时不但要想到自己,而且应该考虑后代的子孙,在此获得明证。

  董卓进京途中,遇到少帝及陈留王逃难在外,正要还都。他和陈留王几句对答,已经有了废立的意思。表面上是陈留王自始至终,并无失语。实际上是由自己废立,当然更方便控制。尤其少帝并无分毫过失,而且聪明仁智,凭什么要废立?董卓的想法刚好相反,就是没有理由偏要找理由废立,大家才知道他的厉害。对于存心不良的人,经常喜欢表现出令人不解的举动,原因在此。

在乱世中安身立命的奥秘(9) 

  观吕布之一生:多行不义必自毙

  《三国演义》众多人物之中,吕布是最可怜的一个。他拥有非常优越的条件,却最后落得像一条狗似的,向刘备乞求援手。刘备向来以仁德为怀,却出乎意料地说出不利于吕布的话,更加令人觉得其可怜而不值得同情。

  曹操笑眯眯地看到病虎一般的吕布,毫无抵抗地被押到帐下。他笑什么?笑当年自己刺杀董卓,要不是顾虑吕布的英勇,老早已经成为朝中的重臣,用不着像现在这样辛苦。他笑什么?笑一向万夫莫敌的吕布,今天会怎么样收场!平日的威风,如今都哪里去了!

  吕布如果临死不惧,表现出大将的气概,绝不求饶,也许会打动曹操的心,留下来为自己所用。吕布并非这样,他向曹操求饶,要做曹操的副手。这反而更加提醒曹操用吕布当副手的危险,乃下定决心要杀掉他。

  曹操喜欢借刀杀人,所以问刘备:你的看法怎么样?刘备何尝不明白曹操的用意,但是想到吕布见利忘义、反复无常、毫无骨气、不顾廉耻,不由得说出内心的真话:“想想丁原、董卓的故事。”曹操借刘备的刀杀掉吕布,刘备也把握机会,再一次真诚表现。最可怜的还是吕布,至死没有自知之明,还在骂刘备忘恩负义。

  武艺高强,不能保证永远不被打败,盖世英雄,也可能四面楚歌。吕布得意的时候,不能把握一个“义”字,结果真的是多行不义必自毙,被自己的部属绑成一团,曹操又下令把他缢死。怎么死并不重要,却让后人耻笑,随着《三国演义》的流传,一直笑下去,才最可怜。

  清代名臣曾国藩,认为军官必须具备五大条件:第一要才堪治民,第二要不怕死,第三要不贪图名利,第四要不畏苦难,而第五则是最根本的,要有忠义血性。他认为有了忠义血性,前面所说的四个条件,应该都能够做到。如果缺乏忠义血性,其余的恐怕都谈不上。

  吕布一生,具有很多令人羡慕的优点。武艺高强,号称“天下无敌”。手执方天画戟,坐骑日行千里的赤兔马,难怪有人这样形容:人中吕布,马中赤兔。可惜他所欠缺的,正是曾国藩所说的是最为根本的忠义血性。

  他本来是丁原的心腹,却因为董卓送他许多珍宝和赤兔马,便见利忘义,提着丁原的头去投奔董卓。后来又由于王允利用美人计,为了和董卓夺貂蝉而杀掉董卓。

  曹操求才若渴,也知道吕布是不可多得的猛将,却害怕丁原、董卓的故事有一天会在自己的身上重演,所以下决心将吕布处死。忠义之士固然厌恶不忠不义的小人,曹操本身不忠不义,竟然也害怕不忠不义的人。可见缺乏忠义血性的猛将,武艺高强反而成为累赘。

  吕布和关羽同样武艺高强,但是关羽受人敬重,就是因为他具有强烈的忠义血性。吕布和曹操一样不忠不义,但是曹操有谋有略,又才堪治民。吕布却有勇无谋,不会善待部属,以致空有一身武艺,败在曹操的手下。

  我们并没有说吕布英年早逝,我们只说他早死,是因为他自作自受,不值得同情,只能够说是他自己断送了自己。

刘备白手起家最终成功的奥秘(1) 

  刘备待人诚恳,聪明机警,十分受人欢迎,以他这种人中英雄,来号召关羽和张飞,成功率很高。如果自古以来,那么多的异姓结拜兄弟,都很有成就,恐怕大家也不致如此重视刘、关、张三结义了。“义”这个字,说起来容易,真正做起来,非常不简单。并不是一时兴起,便可以随便结义的。

  1刘、关、张结拜:与志同道合者联盟

  刘备字玄德,幼年丧父,和母亲相依为命。家境清寒,以编织草席、贩卖草鞋为生。由于祖先是汉景帝的儿子中山靖王刘胜,常觉得自己有破贼安民、维护汉室的责任。因此热衷于结交天下义士,并不太专心读书。

  他很会看人。看到关羽和张飞的武艺高强,心想若是具有共同的理想,密切合作,应当能够发挥更大的力量,做出一番大事,于是与他们结拜为异姓兄弟。

  刘备先认识张飞,张飞有一些资财,可以拿出来招募乡勇,而且志同道合,愿意同举大事。关羽原本是外地人,因为在家乡杀了恶霸,逃难在外,才和刘备、张飞认识。三人愈谈愈起劲,既然有意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民百姓,当然结拜为兄弟,发誓齐心一致。他们都愿意跟着刘备这位大哥,要干出一番大事业!

  我们奉劝各位,少动这种脑筋为妙。当今社会,各种组织已经相当繁多而且周密,用不着这种方式。万一找错了对象,怎么办?这种以性命做赌注的结拜,除非准备赖账,否则千万不要轻易答应。事实上一旦发誓,要赖账都非常困难。因为不在意的就用不着抵赖,遇到必须赖账的,便十分棘手,经常是赖不掉的。

  朋友之间,可以采取谨慎的态度,逐渐加深彼此的认识,拉近彼此的距离,但是结拜这种事情,最好能够避免,以策安全。特别是现代社会,变动性很大,谁也料不到以后会变成什么样子。多交一些朋友,少动结拜的脑筋,应该是良好的态度。

  当然,刘备会这样做,有其特殊原因,分述如下:

  刘备为皇族的后代,从小存有做皇帝的梦想。可惜幼年丧父,家境贫穷。到了28岁,仍然以贩卖草席为生。幸好他15岁时,便开始游学,在汉末名臣卢植处学习。既有伟大的抱负,又有识人的能力。看到关羽、张飞这样的人才,当然不肯轻易放过。当然虽然没有什么名位,却也隐约可以看出领袖人物的风度。所以,抓住良好机会,一开口便获得两人的回应。

  刘备待人诚恳,聪明机警,十分受人欢迎,以他这种人中英雄,来号召关羽和张飞,成功率很高。因为关羽最喜欢读《春秋》、《左传》,是一位富有正义感的豪侠。而张飞声若巨钟,很喜欢以武会友。三位都是了不起的人物,彼此的能量和频率都十分相接。当时桃园中花开正盛,社会又有聚合人才的需要。刘备看出天时、地利、人和三种条件俱全,自然提出结义的呼吁。

  黄巾举事时,申言“汉运将终,大圣人出”,无形中引起三人的共同心愿。刘备自我介绍:“我本汉室宗亲。”张飞自称“颇有资财”,关羽又刚好“逃难江湖”。他们心中都有一种默契,要联合起来,做出一番大事。果然皇天不负苦心人,桃园三结义发挥了很大功能。

  但是,正因为它是十分特殊的事例,所以流传至今,仍然使人津津乐道。如果自古以来,那么多的异姓结拜兄弟,都很有成就,恐怕大家也不致如此重视刘、关、张三结义了。“义”这个字,说起来容易,真正做起来,非常不简单。并不是一时兴起,便可以随便结义的。

刘备白手起家最终成功的奥秘(2) 

  桃园结义传为美谈:彰显忠义精神的力量

  中国人重视伦理,讲究亲疏有别。自家兄弟,当然血浓于水,十分亲密。友情也很可贵,和兄弟比较起来,究竟有一些差别。于是,我们想出一种结拜为异姓兄弟的方式,把朋友的关系,更为加深,使其和兄弟一样,可能更加密切。这种方式,并不是从刘、关、张三结义才开始的。但是,我们最看重这一次的表现,理由有三:

  刘备、关羽、张飞是三国时期叱咤风云、赫赫有名的人物,他们的作为,不但在当时产生很大的作用,而且对于后代,也有很大的影响。一般人的结拜行为,在刘、关、张身上,就称为结义,可见其不同凡响。

  结拜的时候,通常都会对天发誓:虽非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愿同年同月同日死。实际上真正做到的并不多,刘、关、张却能够说到做到。尤其是关羽遇害、张飞被部将砍杀,那时候刘备已经当了汉中王,还能够不顾一切,替兄弟报仇,因而病死在白帝城,实在难能可贵。虽然说他的决定,不见得正确。但就结义这一件事情来看,遵守誓言,永远不违背,刘备是确实做到了。

  关羽和张飞的武艺,都十分高强,在当时的环境,想要独立门户,自立为王,也有很多的机会。尤其是关羽,得到曹操的赏识和礼遇,远在刘备之上。但他却能够忠贞不二,不为曹操所动。小沛战败,刘、关、张失散之后,张飞在古城聚集三五千人马,也有相当的势力,后来一听到刘备的消息,也和关羽一样,马上投向刘备。这种忠义精神,使得桃园三结义,深入大众的人心。

刘备白手起家最终成功的奥秘(3) 

  关羽随刘备:顺天理,得人心

  人类在不懂得组织之前,已经过着群居的生活。有如没有气球以前,宇宙就已经充满了各种气体一样。那时候人类的生活秩序,取法于自然。因为人类本来就是自然的一部分,当然按照自然的规律,形成生活的秩序。科学逐渐发达,人类制造的气球,也愈来愈坚牢、美观、实用。但是气球里面的气体,仍然来自大自然的气体。不过是成分的选择稍有不同而已。人类的秩序,逐渐产生各自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然后汇集成了群体的共同意识,于是开始建立不一样的显秩序,却对显秩序的来源,逐渐模糊、陌生,甚至于忽略、否认。也就是对原有的隐秩序,由于无形无迹,而不敢承认;或者有意回避,把它称为看不见的手,神秘而难以确定。

  秦始皇把秦帝国这个超大型的气球创造出来,果然光彩夺目。但也由于种种原因,很快就遭毁灭。汉高祖把里面的气体重新抽换和组合,改头换面,把标志改为汉帝国。以黄老思想为基础,建立了十分良好的显秩序,不断与隐秩序互动,倒也顺利取得彼此的协调。传到桓、灵二帝,气球内的气体,产生重大的排斥作用。大量有德有才或无德有才的人,不能得到朝廷的重视,求职无门,于是东奔西闯,争夺生存和发展的空间。黄巾起义,成为各种势力纷争的导火线。门阀贵胄、割据各地的世家、各种英雄豪杰,趁机而起。超大气球之外,出现各式各样、大小不一的气球,互相撞击和兼并。

  表面上看起来,曹操、孙权和刘备,是台面上的人物,个个有理想,也有相当的实力。但是,真正的核心人物,则非关羽莫属。这是一般人不容易看出来的奥妙之处,恐怕关羽自己也不清楚,从来不敢如此认定。想想看,虚构一下,如果关羽投靠曹操,情况会怎么样?很可能天下很快就被曹操统一了。

  若是关羽和孙吴联手,刘备根本就不成气候。趁曹操还站不稳的时候,先帮助孙坚打垮董卓,再随孙策收复江东,然后杀袁绍、除曹操,天下也就统一了。

  问题是:这样的统一,果真符合人民的愿望吗?真的是合乎天意吗?曹操搞坏了社会风气,孙吴父子以意气相投来收纳人才,并没有什么远大的理想。

  关羽注定要和刘备结义,来促使曹操和孙家父子反省。吕布的早死,则是提醒关羽,武艺高超,还需要品德高尚,要知道人上有人,何况英雄的情绪不安,心神不宁,也可能造成无路可走的绝境。关羽举足轻重,却只有唯一的选择,要跟着看起来最没有实力的刘备。这当中的道理,才值得我们细心品味,用心加以体会。

  桃园三结义阶段,天下的重心,安放在关羽的身上。从这一个角度来看,就知道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引导、操控世界。明眼人抓住这个重点,自然知所进退。可惜大多数人,整天自以为是地东奔西闯,白忙碌一生。看事情必须入木三分,不能单看表面。读《三国演义》,应该看出那一只看不见的手,到底在转化些什么。世道人心,从这里体会,自然顺乎天理。

刘备白手起家最终成功的奥秘(4) 

  刘备大胜黄巾军:做大哥要带头冲

  刘、关、张三人结义,毕竟力量很小。于是他们聚集乡勇五百余人,才引起刺史刘焉的注意,并认刘备为侄。刚好黄巾军起义,三人结义以来,有了第一次表现的大好机会。

  刘备是长兄,居中指挥,关羽、张飞分居左右。刘备指挥,两人扬威,果然大胜而回,幽州刺史刘焉亲自迎接犒赏。

  因刘备年纪的关系,三人结义时被称为大哥。但是,占着大哥的位置,并不一定拥有大哥的权威。职位和职权看起来合一,实际上未必如此。刘备必须做出大哥的样子,两位弟弟才会心悦诚服,打心里头服从这位大哥。所以第一次合作演出,至关重要。若是刘备表现得不理想,或者躲在后面,只靠关、张二人杀敌,这种异姓兄弟的关系,恐怕很难持久,和一般结拜相似,到头来有名无实。

  刘备不但第一次演出有板有眼,很像大哥的样子,而且此后的种种,也都能够很好地树立大哥的威信,使得两位弟弟的凝聚力发挥出来。孔子所说的兄兄弟弟,在三人身上获得具体的证明。兄不兄、弟不弟的情况,自然不会出现。

  这一仗,打出了三人同心协力的信心。刘备的大哥位置,开始站稳。刘备的双股剑、关羽的青龙偃月刀、张飞的丈八蛇矛,逐渐成为众人注目的标志。这一仗为三人追求的共同理想,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一个良好的开始,对于以后的发展,十分重要。刘备长年的构思,三人多年的历练,如今获得合适的舞台。把它当做重要的演出,当然有良好的表现。

  如果桃园三结义之后,并没有什么表现。这个故事,便会逐渐为大家所淡忘,更不用说成结党营私搞派系。说什么刘备知道自己能力不如关、张,凭借年纪较大的优势,把两人拉近,以便多加利用。

  只要三人之中,有一人改变原先的心意,或者借口脱离这个组织,譬如后来关公暂时被曹操收留,挡不住曹操上马金、下马银、高官美女的诱惑。或者兄弟失散后,张飞自立门户,也搞得有声有色,干脆不再寻兄归营。乃至于刘备即位汉中王,便忘记“同年同月同日死”的誓言,接受孔明和赵云等人的劝阻,以“国贼是曹操,非孙权也”为由,不出兵伐吴。请问,这一段桃园结义的故事,还能传为美谈吗?可见,凡事若非慎始善终,在众人心中,必然有公论的。我中华民族,常以心中有一把尺自豪,便是人人心知肚明,公众的标准自在人心,只不过不一定公开说出来,也未必说得清楚明白而已!当公益和私人的义气有所冲突的时候,我们的表现,往往因私害公,这也是我们不赞成结义的主要原因。

  刘、关、张三结义,把三分天下的局势开创出来,却由于关羽失掉荆州,迫使刘备不顾一切,放弃联吴抗曹的政策,使三分天下的局势,一下子破碎了。这一切的演变,好像因三结义而起,又以三结义而终。当然,由于自始至终,都以“义”为先,坚持到底,才引起大家的激赏。我们建议,真的志同道合,又有实际上的需要,必须以义为共识,并且一以贯之,才可以考虑结成异姓兄弟,为共同的目标而全力以赴,否则不能说是上策。

刘备白手起家最终成功的奥秘(5) 

  刘备劝阻张飞杀董卓:莽撞的后果会很严重

  董卓当时官拜西凉刺史,朝廷因中郎将卢植领兵,不能打败黄巾军,所以派他前来接管,并将卢植囚禁回京问罪。卢植曾经是刘备的老师,所以三人前来相助攻打黄巾军。三人在乱军中把董卓救回寨来,董卓问起三人担任什么官职,发现三人都没有什么身份,马上显现轻视的样子,很没有礼貌地走开。

  张飞气得要死,便要提刀杀董卓,幸亏刘备和关羽及时劝阻,才没有闯出大祸。张飞气得要离开二人,另投他处而去。可见结义的意识,还不是十分坚固,一定要屡经考验,才会愈来愈坚牢,并不是有了形式,便牢不可破。

  董卓这种势利的态度,自古到今都存在。怕大欺小,原本是人之常情。我们最好把它看做社会的鞭策力量,用来激励自己努力向上,一旦有成就,便不会被看轻。否则怪罪别人无礼,指责社会风气,都没有用。像张飞这样,除了气坏自己的身体,还可能惹来是非,对自己更加不利。董卓的傲慢无礼,终将自作自受,用不着我们生气,就算生气也没有用。张飞这种个性,难怪有“莽张飞”的封号,这对他的一生,有相当的影响。若不是三结义彼此获得互补,不可能有大的成就。从这一角度来看,张飞出钱出力,位居老幺,看起来很不划算。但实际上张飞所获得的好处最大,在两位兄长的劝导、教诲下,减少了很多鲁莽的行为,避免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当然,张飞自己肯接受兄长的意见,愈来愈全心全力地配合一致的行动,才是真正的关键。如果能把生气改变成争气,那就是莫大的成就。

刘备白手起家最终成功的奥秘(6) 

  刘备和孙坚同功不同赏:多经磨炼,大器晚成

  孙坚字文台,是孙武子的后代。17岁时勇杀一贼,郡县知名,被荐为校尉。许昌造反,自称阳明皇帝,孙坚又把他斩杀,乃晋升为下邳丞。中郎将朱隽攻打黄巾军的时候,孙坚赶来接应,和刘备合作,一路得胜。朱隽表奏朝廷,孙坚、刘备各有战功。这两人现在站在同一起跑点上,却由于两人的身份不一样,孙坚一下子就升为司马,不多久又被封为乌程侯,出任长沙太守。刘备虽然是汉室宗亲,但是没有一官半职,以致等待很久,始终没有结果。后来张钧说十常侍卖官,非亲不用,刘备才得为中山府安喜县尉。两人的际遇,是不是有幸有不幸呢?

  然而,孙坚37岁那年,便中箭身亡。刘备一直奋斗到63岁,位居昭烈皇帝。人生是长途竞赛,一时的挫折和落后,其实不必介意。刘、关、张三人结义以来,先受董卓的轻视,幸亏朱隽待他们甚厚。现在受到冷落,只派给刘备一个县尉。刘备深感三人同患难,所以和关、张二人,食饭同桌,睡觉同床,在患难中不断增进三人的感情。从这一角度来看,真的是早成功不如晚成功。让三人多受一些折磨,未尝不是好事情。假若三人一路走来,十分顺利。说不定不久之后,各自升官封侯,不得不分道扬镳,各走各的路,那就不算是什么结义了。就算关、张二人决心追随,刘备会不会像董卓、曹操那样,位高而骄,以致气走二人,恐怕谁也不敢料定。趁着年轻多磨炼,不急求成功,应该是上策。

刘备白手起家最终成功的奥秘(7) 

  张飞怒鞭督邮,刘备辞官:危机即转机

  刘、关、张三位异姓兄弟,性格大不相同。刘备沉稳能忍,张飞则是鲁莽逞勇,关羽忠义为重,经常拉住张飞,劝其顺从刘备。三人的互补性很强,配合得很好。

  董卓得到三人的救助,却由于三人都没有一官半职,表现出了轻慢的态度,张飞气得就要杀他。刘备和关羽赶紧制止,才没有闹出人命。按理说杀掉董卓这种坏人,应该是好事。但是董卓的恶行,还没有完全暴露出来,杀他就等于杀害朝廷命官,那还得了!现在督邮为了刘备这个县尉没有孝敬财物,便百般刁难,设法加害。张飞气愤不过,将督邮绑起来用柳条鞭打。刘备闻讯赶来喝阻,关羽力劝不如杀了督邮,弃官归乡,另图远大事业。刘备这才省悟过来,把印信悬在督邮头上,三人往代州投靠刘恢,被刘恢藏匿家中,暂时躲避。

  想想看,若是刘备再忍耐下去,张飞也不鲁莽逞勇,结果会怎么样?刘备官场失意,张飞整天喝闷酒,岂不是为了做官而丧失原来的志气?桃园三结义的“义”字,就已经不存在。势必三人分道扬镳,各走各的路了。

  忍耐是修养,也应该以合理为度。张飞鲁莽,若能合理表现,反而是好事情。莽张飞有时候很可爱,便是莽有时也莽得合理。当然,有时候莽得令人心急,让人十分担心他的鲁莽会坏了大事。

  怒鞭督邮,对三人是危机,因为可能被官府抓去。但也是转机,辞去县尉,才有机会另有发展。危机即转机,要看自己怎么转,而不是不用心,一味听天由命。

刘备白手起家最终成功的奥秘(8) 

  三英战吕布:实战中打造凝聚力

  董卓自从吕布来投,先后说过几次“吾无忧矣”这样的话。吕布也真的表现得不错,只要有他在场,好像没有人敢挑衅。面对各地盟军,吕布一战把河内名将方悦刺于马下,使得曹操也不得不赞叹吕布英勇无敌,建议由十八路诸侯共商良策。只有擒了吕布,董卓才容易诛灭。似乎吕布不除,难以打垮董卓。

  张飞一向看不起吕布这种不忠不义的人,除了自己的亲身父亲之外,居然连拜两个异姓父亲。到底是姓吕、姓丁,还是姓董?让人搞不清楚,干脆叫他“三姓家奴”。他看到吕布骑着赤兔马,举起画戟向公孙瓒后心刺去,马上飞马向前,大叫“燕人张飞在此”!和吕布连斗五十余合,不分胜负。关云长舞起八十二斤青龙偃月刀,来夹攻吕布。两个打一个,战到三十合,战不倒吕布。刘备举双股剑,也来助战。三英战吕布,使各路人马,都看呆了。吕布虚刺一戟,赶快收兵。

  三英战吕布和关羽温酒斩华雄比较起来,衬托出吕布果然英勇。张飞打不过,关羽加入,刘备也赶过来帮忙,终于迫使吕布收兵。可见单打独斗,实在不如三人同心合力。吕布败退,使我们明白,再英勇也可能寡不敌众。刘、关、张三人合力得胜,也让我们心中有数,桃园三结义必须表现在真实的行动上,才有效果。这三人从此形影不离,彼此交心。吕布的出现,造成三英战吕布的场面,对刘、关、张三人,实在有很重要的刺激效应。从这个层面看来,三人还应该感谢吕布才是。

刘备白手起家最终成功的奥秘(9) 

  刘备投曹操:与现实妥协的益处

  桃园三结义的任务,在匡复汉室,为朝廷作出贡献。所以先救董卓,后投公孙瓒。陶谦三让徐州,刘备也不敢要。现在董卓被刺,李傕、郭汜继掌大权,照样残虐百姓,控制朝廷。曹操请献帝驾幸许都,以皇帝名义下诏刘备,要他起兵讨伐袁术。刘备心知肚明,这不过是曹操的奸计。但是王命不可违,也只好遵办。

  不久,曹操表荐刘备豫州牧。为了攻打张绣,曹操还和刘备合作。刘备与吕布作战时,下邳为吕布所夺。兄弟三人失散,刘备匹马逃难。孙乾赶上来,劝告刘备暂投曹操,以图后计。刘备可能也认为大丈夫能屈能伸,何况眼前也没有更好的路可走。因此答应下来,一齐寻小路投许都。途中与曹操相见,说起失沛城、散兄弟、陷妻小的惨状,曹操听了也为之泪下。后来三人重逢,一同居住在相府附近。曹操表奏刘备军功,引他面见献帝,被尊为皇叔。刘备的皇室身份,曾经备受督邮的怀疑,说他诈称皇亲,现在经过献帝确认为皇叔之后,从此刘皇叔大名传遍各地。可见我们常说疾恶如仇,并不是时时合适。刘备投曹操,说起来匪夷所思,出乎大家的意料。但是因此而获得不少好处,至少有和汉室最高当局互动的经验。这是刘备妥协性良好所呈现的成果之一。人生在世,不能不和各式各样的人士打交道,良好的妥协性,有助于人际关系的拓展。如果再加上重视伦理,注重自己的品德修养,那就不怕没有机会。选择的范围大些,机会自然增多。

刘备白手起家最终成功的奥秘(10) 

  刘备后园种菜:韬光养晦隐豪情

  曹操对刘备早有戒心,知道他迟早会成为劲敌。他为了笼络刘备,特别将其引见给汉献帝,叔侄见面,肯定了刘备的皇叔身份,还举荐他为左将军。他把刘备留在许昌,只是为了方便监视。他也十分欣赏刘备,所以不想马上除掉。

  刘备心中有数,特别吩咐关羽、张飞,必须格外小心。他自己在住所的后园,种起蔬菜,每天挑水、施肥、浇水,好像很有兴趣,弄得关羽、张飞都在埋怨这位大哥:是不是当了皇叔,又受到曹操的看重,便心满意足了?除了种菜以外,什么都不想做了?当年的豪情壮志到哪里去了?

  曹操听说刘备种菜,觉得很奇怪。派人把刘备请来,见面第一句话就问:“玄德,最近在家里干什么好事啊?”刘备的定力很好,没有被曹操吓倒,曹操才不再怀疑,并表示请刘备来吃梅饮酒。刘备更是战战兢兢,小心地察言观色,始终不敢相信曹操所说的话,随时提高警觉。

  喝着喝着,曹操忽然问刘备当今哪些人是英雄?刘备故意说袁绍、袁术、孙策、刘表、刘璋,曹操逐一加以否定。刘备转答为问,反问曹操谁是英雄?想不到曹操的答案,竟然是“你和我”,就这两个人。刘备真的吓死了,以为曹操要下毒手,筷子掉落在地上。要不是老天帮忙,打了一阵雷,曹操很可能当天就把他抓起来。

  由于脑海中有种菜的影子,加上刘备装成被雷吓坏的样子。曹操暂时对刘备没有什么顾虑。也因此,刘备后来请求出兵徐州,曹操才会首肯,放虎归山。

刘备白手起家最终成功的奥秘(12) 

  刘、关、张古城聚义:三人同心,其利断金

  曹操东征刘备,小沛一战,三兄弟失散。刘备投奔袁绍,关羽土山约定三事,暂时和曹操回许昌。张飞原来是庄主,现在重操旧业,在古城安身。由于讯息不通,彼此失去联络,都不知去向。

  后来,关羽听说刘备在河北,过五关斩六将,急着要和大哥见面。途中又知道张飞在古城,更是喜出望外。想不到张飞误会关羽投降曹操,非要杀他。刘备得到讯息,赶快设法赶来相会。于是,在古城刘、关、张久别重逢,悲喜交集,再一次证明桃园三结义的精神,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虽然历尽艰辛,却能够不违当年的誓言,三人同心。

  如果关羽投降曹操,获得曹操的赏识与重用,阵前斩杀颜良、文丑,朝廷封为汉寿亭侯,从此为曹操效命。请问:我们对桃园三结义有什么看法?是不是觉得当年关羽的动机,纯粹是自己犯罪在逃,想借刘、张的力量,为自己找到一条生路,而所有的理想,则完全是假的?

  刘备若是对关羽没有信心,不可能那么从容应对,很可能死于袁绍之手。于是关羽更有理由,一举消灭袁绍,用不着等到官渡大战,甚至因此而帮助曹操提前完成统一大业,老百姓也不必那么痛苦,忍受长年的战乱。但是,整部《三国演义》势必改写,我们也不必读了。

  张飞具有独立经营的能力,在这一方面,并不需要刘备、关羽的助力,但他仍然再度慷慨捐献,把自己的力量无私地奉献给结义兄弟。桃园三结义,因古城而加强彼此的信任,奠定了此后共同奋斗的坚实基础。

曹操乘势而起发展壮大的奥秘(1) 

  俗语说:占到好地盘,比有本事更为有利。世间多少有本事的人才,由于占不到好地盘而有志难伸。再怎么说,曹操出身大宦官的“势”家,对他相当有帮助。

  有机会见识大场面,认识当时的要人,对曹操的事业开展当然很有利。年轻人刚刚进入社会,最好到大公司见识见识,受一些训练。这样,将来自立门户时,比较有眼光、有见识,不致小鼻子小眼睛,令人觉得气度小。

  曹操备受注目之由:出身“势”家,起点高

  曹操,字孟德,沛国谯郡人。生父曹嵩,本姓夏侯氏,为中常侍曹腾的养子,所以冒姓曹。

  曹操年幼时,小字阿瞒,好游猎,喜歌舞,有权谋,多机变。汝南许劭,素以能知人而闻名,说曹操是“治世的能臣,乱世的奸雄”。

  20岁时,曹操举孝廉,任职洛阳北都尉,治事甚严,不避豪贵,因而威名远播。黄巾军起义,他被任命为骑都尉,引马步军五千,到颖川助战。

  他到颖川的时候,正好赶上黄巾首领张梁、张宝败走,于是把他们拦住,趁机大杀一阵,斩首万余,夺得旌旗金鼓马匹极多。他作战有功,当然备受瞩目。

  汉灵帝病笃,召大将军何进入宫。何进召集大臣,商议要清除十常侍的势力时,曹操还参与并发言,指出宦官的势力滋蔓极广,不宜轻举妄动。虽然被何进斥为“汝小辈安知朝廷大事”,并不加以理会。但是,年纪轻轻便能够参与国家大事,和刘备具有汉室宗亲身份,却毫无展现舞台相比,曹操的起步,显然要高得很多。

  俗语说:占到好地盘,比有本事更为有利。世间多少有本事的人才,由于占不到好地盘而有志难伸。再怎么说,曹操出身宦官的“势”家,对他相当有帮助。

  有机会见识大场面,认识当时的要人,对曹操的事业开展当然很有利。年轻人刚刚进入社会,最好到大公司见识见识,受一些训练。这样,将来自立门户时,比较有眼光、有格局,不致小鼻子小眼睛,令人觉得气度小。

曹操乘势而起发展壮大的奥秘(2) 

  曹操挥剑杀吕伯奢之警:一言不慎害终生

  司徒王允假装做寿,要大家设法去杀董卓。曹操说不需要大家费心,私下向王允索取七星宝刀,亲自到宰相府杀董卓。正好董卓想睡午觉,曹操心想良机不可失,把宝刀拿出来,正欲行刺,不料被董卓看到,赶快说要献刀。谋杀不成,逃出城外,想潜回故乡谯郡,再做打算。沿途幸遇中牟县令陈宫,认为曹操是忠义之士,愿意弃官陪同逃走。到了成皋地方,路过曹操父亲结拜兄弟吕伯奢的家门。曹操看天色已晚,便同陈宫一起借住吕家。吕伯奢说朝廷到处悬挂文书,要捉拿曹操。并说曹操父亲已离开家乡,到他处暂避。他很高兴留两人住下,向陈宫说家中没有好酒,要出去买酒回来,便匆匆骑着驴子出去。

  曹操和陈宫疲累不堪,躺在床上休息。忽然听到庄后有磨刀的声音,这引起曹操的怀疑。认为吕伯奢不是至亲,很可能出卖他。为安全起见,与陈宫联手将吕家男女八口,全都杀死。这才发现厨房内有一只猪被捆缚着,吕家是为了杀猪请客才磨刀。陈宫说:曹操疑心太重,误杀这么多好人。两人逃出吕家,走不到两里路,看见吕伯奢驴鞍前悬着两瓶酒,手里还拿着果菜。问曹操为什么离去?曹操挥起剑来,把吕伯奢也杀死了。

  陈宫说刚才是误杀,现在却明知故犯,实在是大不义。曹操忽然冒出一句“宁可我负天下人,不愿天下人负我”的狠话。曹操这样,固然心里十分痛快,却祸害终生。大家从此以不义之人来看待曹操。不管他多么礼贤下士,多么爱才如命,多么率性从事,都被这个不良形象所完全淹没掉。足证一句话可以兴邦也可能亡国,何况区区一个人?曹操一时痛快,换来无穷祸患。相信他事后想想,也会伤心后悔。我们从他后来的转变,不敢那么轻易说出狂妄的话,多少有一些节制,可以想见他心中之悔恨。

  隔不了几天,陈宫便心生害怕。认为这样狠心的人,必须把他杀掉。转念一想,自己为了国家的利益,才跟他逃走,杀之不义。于是连夜离开,投奔他处去了。

  曹操醒来,不见陈宫踪影,也不敢久留。赶忙回到家乡,招募义勇,准备号召各地方派系,群起讨伐董卓。彼此以大义为旗帜,和董卓展开激烈的争战。

  吕伯奢全家惨遭杀害,其实是曹操多疑、残暴,而伯奢也不够谨慎、不能设身处地多想想所造成的惨剧原因。吕伯奢把曹操收留下来,有东西吃就好了,何必杀猪还要出外买好酒?真的要去,也应该亲自告诉曹操,而不是告诉陈宫。自古以来,好人多半早死,原因即在自己问心无愧,便疏忽了防人之心,以致受到祸害。大家普遍认为老天不长眼睛,不知道保护好人,其实好人自己也有很大的责任。天助己助者,凡事要自己小心,上天才可能保佑。吕伯奢的一片好心和警告曹操到处悬尝捕捉的气氛并不调和;要磨刀杀猪,也应该告诉曹操。因为他彼时有如惊弓之鸟,怎么会不起疑心呢?曹操最大的错误,在误杀之后,竟然说出“宁可我负天下人,不愿天下人负我”的话来。他如果改口说成“为了讨伐汉贼,此举攸关救国救民,实在是不得已,将来一定要提醒我年年隆重祭祀才好”,相信陈宫也不致不告而别。

曹操乘势而起发展壮大的奥秘(3) 

  曹操不仁不义也成功:天意冥冥莫可测

  陈宫有感于曹操的忠义,自然放弃官职,陪同曹操一起逃亡。显秩序使他觉得曹操很值得钦敬,隐秩序则促使他做出这样的行为。现职官员,不把通缉在逃的犯人解送上级,显然是违法的事情。但是,隐隐约约有一种力量,让他放弃升官和奖赏,情愿相信曹操的话,随他而去。当他发现曹操多心,误杀吕家好人时。隐秩序提醒他,人处于万分惊恐中,难免做出过分的行动。虽然依法不合,却也多少有些无奈。后来明知故犯,狠心杀死吕伯奢。显秩序使陈宫大声喊出“知而故杀,大不义也”,同时让他产生“今日留之,必为后患”的念头。就在打算拔剑杀死曹操时,隐秩序给他一个不一样的想法:“我为国家跟他到此,杀之不义。”于是挟剑上马,弃曹操他往。隐秩序使他留下曹操,让他有机会散家财、募义兵,继续他的公义事业。同时促使自己离开,因为既然道不同,不可共事,当然要及早了断。

  世间的人,找不到十全十美的。好人会做错事,坏人有时也有好的表现。上天不立即处罚曹操,仍旧给他机会。便是一方面昭示世人,曹操是不仁不义的人;一方面则借重他的才能,来制止更多比曹操更坏的人。陈宫把曹操放掉,从某种角度来看,并没有错。说不定上天为了保护陈宫,才让曹操杀死吕伯奢。而吕家人遭到杀害,则是有助于世人对曹操的进一步认识。显秩序和隐秩序交互作用,目的都在促使人类社会日趋合理。可惜大多数人自以为是,并不理会隐秩序的用意。

曹操乘势而起发展壮大的奥秘(4) 

  曹操家人被杀:因果难逃一念间

  袁绍领导无方,使曹操十分失望。他先在青州讨伐黄巾军,被朝廷加封为镇东将军。后在兖州招贤纳士,遇见荀彧,便说是我的子房,说他不是寻常的人。把郭嘉聘来,共论天下大事,又说助我成大业的,即为奉孝了。程昱、刘晔、满宠、吕虔、毛玠,都纷至而来。于禁、夏侯惇、典韦诸勇将,也相继来归。一时威镇山东,指派泰山太守应劭,前往琅琊郡,把父亲曹嵩,与其弟曹德,一家老少四十余人,随从百余人,车百余辆,到兖州相聚。经过徐州时,刺史陶谦出境迎接,热诚款待。离开时也亲自欢送,并派兵护卫。

  这些护卫的军人,原本是黄巾余党。勉强降顺陶谦,并未得到好处。如今曹家辎重车辆无数,引起兵士贪念,趋着夜晚风雨未息,杀了曹嵩全家。曹操闻讯,痛恨陶谦纵兵杀害父亲家人,此仇不共戴天。起兵杀向徐州,所到之处,将百姓尽行屠杀,以雪父仇。

  按照天理循环的报应法则,曹操杀吕伯奢全家,招来兵士也杀曹父家人。但是曹操杀人时,毫不后悔,还说什么“宁教我负人,不使人负我”。如今自己父亲被杀,便要杀人报仇。对自己和别人,采取双重衡量标准,原本是人的常情。只是曹操做得太过分,令人难以接受。

  陶谦存心讨好曹操,就应该指派可靠的人,否则弄巧成拙,老百姓也跟着倒霉。若是不迎不送,曹操就算不高兴,也不致痛恨到这种地步。可见讨好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拍马屁要下一番工夫,不可有所轻忽。

曹操乘势而起发展壮大的奥秘(5) 

  众人投曹:“忠义”大旗的号召力

  曹操吹起一个气球,上面写着“忠义”两个大字。又有孝廉卫弘的巨资相助,当然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平阳乐进、山阳李典,沛国夏侯惇、夏侯渊兄弟,以及曹仁、曹洪,个个武艺精湛,忠勇好义,都陆续来投。四方八面,送来粮食衣物,不计其数。从这可见,当时社会,大家对忠义的热爱。曹操打出这样的旗号,自然热销。

  当时资讯不容易流通,曹操杀害吕伯奢家人的事情,大家还不知道。只看到他杀董卓不成,冒险逃回家乡,募集义军的光辉面。对他的忠义旗帜,并无怀疑。大多数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而且但看表面,难以深入。广告做得好,不一定真实。然而盲目相信的人很多,所以仍然有效。广告是显秩序,大家各有不同的隐秩序,因此反应不大一样。武艺高强的人,大多宁愿相信曹操的忠义是真的,才有机会完成自己的美梦。譬如李典,这一辈子只能活到36岁,现在已经十多岁了,能不抓住机会,赶紧响应吗?夏侯惇自小习武,14岁时拜师。有人辱骂他的老师,他愤而杀之,因此逃亡在外,自然不肯放过这样的良机。何况曹操原本也姓夏侯,彼此本是一家人,所以夏侯渊也跟着来了。曹仁、曹洪更不用说,彼此都姓曹,各引兵千余而来。

  一个气球,打入很多气体之后,格外光彩美观,飞起来也更引人注目。曹操乘机行文各界,晓以大义。袁绍、袁术、公孙瓒原本就认识,当然很捧场。隐秩序让曹操逃得掉,犯死罪而得不到惩罚,有它的道理。

曹操乘势而起发展壮大的奥秘(6) 

  曹操推举袁绍担任盟主:弱小时寻找最有利的位置

  曹操的气球,打的是忠义的品牌。大家深恐远离这一块招牌,便会被说成反忠义,所以前来响应的各路人马,无不争先恐后,热烈参与。既然组成联合阵线,当然需要盟主,以别于乌合之众。大家聚集在一起,总该有人担任这一个职务,来统一步调,指挥全体的行动,并做出必要的决策。曹操那时刺杀董卓未成,只剩下这一条路可走,哪里敢自告奋勇要担任盟主?就算真的有意,大家也不会赞成。因为在场的人物,论年资、论势力、论身份,都轮不到曹操。他提名袁绍,说他是汉朝名将的后裔,应该担任盟主。袁绍当然很高兴,打从心里喜欢当这个盟主。但是,按照道理,依据惯例,他都必须再三推辞,表示礼让。大家都认为非他莫属,这才勉强答应。当众宣示“绍虽不才,既承公等推为盟主,有功必赏,有罪必罚”,接着指派袁术总督粮草,长沙太守孙坚自愿担任先锋,杀向汜水关而去。

  现代的选举方式,产生很多弊端和笑话。其实,中国古代的推举方式更为方便而有效。因为它不致由于选举而造成派系,又能在和谐中产生领袖。大家都有面子,岂不是更好?如果加上良好的配套,应该可以成为现代选举的另一种方式,值得大家考虑和运用。

  袁绍四世三公,出身世家。世家的意思,便是有势力的家庭。兄弟加起来,更有力。曹操是聪明人,知道自己不够分量,不敢妄想,却也明白顺水人情的重要性。反正袁绍一定当选,为什么不争取做第一个推荐他的人?所以曹操不等其他的人发言,立即推举袁绍。

  袁绍如果不孚众望,大家就会另行推举他人,甚至于怀疑曹操虚情假意,希望引起大家的注意,出面把他推举出来。当然,曹操心里有数,在场以袁绍最为适当,但是袁绍并不是理想的领导人。所以在袁绍宣誓就职之后,曹操马上借着酒装疯的机会,向袁绍进言“同扶国家,勿以强弱计较”。因为曹操和袁绍是老同事,深知袁绍为人矜骄自负,并无真才实学,不脱富家子弟的习气。他在何进要清除宦官,不被何太后同意的时候,建议何进召董卓入朝那一件事情,就做得十分不妥当。没有合适的人才,选举、推举都一样没有效果。百般无奈,也只好推举袁绍,至少在袁绍心中,可以占有更大的分量。将来有所建议,应该更加有利。果然大家热烈响应,可能也是别无选择。

  乌合之众,如果首领再有私心,加上缺乏实力,结果如何?实在可想而知。这一次大同盟,由袁绍担任盟主,已经看出没有什么作用。不过是各路人马,聚集在一起,使董卓更加猖狂,如此而已!也正因为这样,才会造成董卓的凄惨结局。所以说不论成败,都对破除董卓有很大的贡献。往往几次失败,把对手推到最高峰,让他居高而危,掉落下来,也是一种策略。

  曹操是一个野心勃勃的人,他的一举一动,都有深切的用意。他的长处,是不放过任何机会,都要找到对自己最有利的位置,然后做出最有利的行动。

曹操乘势而起发展壮大的奥秘(7) 

  马家军举义勤王失败:曹操抓住难逢的良机

  董卓死后,李傕、郭汜、张济和樊稠逃到陕西,求赦不成,聚众十余万,杀奔长安而来。与董卓女婿牛辅合兵,杀王允,并欲杀献帝。后由李、郭、张、樊四人,各自书写职衔,逼献帝加封。朝廷官员,也由李、郭两人升降。他们和董卓一样,掌大权,残虐百姓,献帝无能为力。

  西凉刺史马腾,并州刺史韩遂,受献帝诏,前来声讨四人。马腾之子马超,当时才17岁,英勇敏捷。李傕、郭汜紧闭关防,并不迎战,将马家军内应马宇、种邵、刘范斩首。马腾见军粮已尽,内应又灭,只得退军。张济追赶马腾,樊稠引军赶韩遂。韩遂勒马向樊稠说:此来是为国家,彼此同乡,何必如此相逼?樊稠听罢,便收兵回寨,即引起李傕的怀疑。设宴将樊稠杀死于席间,兵马拨由张济管领。李傕、郭汜战败马家军后,诸侯都不敢轻举妄动。不料青州黄巾又起,这才引出曹操,他被朝廷加封为镇东将军,又开始了一番新的作为。

  举义勤王,原本是各地方势力最乐于从事的事。只要勤王成功,往往获得很大的利益。甚至于像董卓那样,产生取而代之的念头。这次马家军勤王,不但很快就败下阵来,而且使得其他诸侯,不敢贸然举义。对曹操来说,却是难逢的良机。一个人要起来,外在的环境十分重要。形势比人强,只要形势有利,自己又有实力,很容易顺势而起,趁势而上。马家军勤王,成就了曹操的有利形势。除了这是天意之外,还能怎么解释?可见天意不但存在,而且活像一只看不见的手,在塑造形势。

曹操乘势而起发展壮大的奥秘(8) 

  曹操割发代首:奖罚严明方能统领团队

  为了讨伐张绣,曹操亲自统大军向南阳出发。当时正值麦已成熟之际,因大兵过境,百姓不敢收割。曹操宣告大小将士,凡路过麦田,但有践踏者,一律斩首,以示爱民。

  百姓听到这个消息,无不欢喜称颂。官军经过麦田时,也都下马以手扶麦,递相传送而过,不敢违反规定。曹操自己也小心乘马而行,忽然田中飞出一只大鸠鸟,吓得马蹿入了麦田,践坏了一大片麦子。曹操马上呼叫随军的主簿,拟议自己践麦的罪过。主簿说:“丞相岂可议罪?”曹操说“吾自制法,吾自犯之,何以服众”,并抽出自己的佩剑要自刎。众人赶紧救住。郭嘉说:“古春秋之义,法不加于尊。丞相统帅大军,岂可自戕?”曹操沉吟了很久,说既然如此,姑且免死。便以剑割自己的头发,掷在地上,说以割发代替斩首。教人把头发传示三军说:“丞相践麦,本当斩首号令,今割发以代。”于是三军悚然,无不谨守军令。后人议论这一事件,大多认为曹操玩弄权术,不过用来欺瞒大众,并不是真的要自刎,也不是真要随军主簿按照军纪定罪。其实,这样的评论并不合理。难道主簿可以照规定治曹操的罪?难道大家果真睁大眼睛,看着曹操自刎而不加以救阻?不论曹操的心里怎么想,不管曹操其他的事情怎么样,我们都不应该就这件事来批评曹操。因为换成其他的人,大概也不可能照章定罪。最起码曹操表示了自己应该受罚,也愿意被定罪。总比不声不响装成没事一样,甚至还要找借口,要好得多。

曹操乘势而起发展壮大的奥秘(9) 

  曹操重赏关羽:为留人才百般计

  曹操的心思,不说我们也知道。一般人见利忘义,早已见怪不怪。利的范围很广,包括食、色、礼品、华屋、官位和礼遇。一不小心,立即陷入而难以自拔。

  使关羽和两位嫂嫂共处一室,是曹操的第一毒招。人言可畏,关羽一张嘴巴,难敌众人胡言乱语。他索性秉烛立于户外,自夜达旦,让大家编造不了任何谣言。

  接着曹操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想让关羽肥了肚皮而错了脑袋。关羽吃是吃了,谢也谢了,嘴巴却丝毫不软,念头也完全没有改变。食物攻势,也不能奏效。

  曹操送美女,关羽尽送入内门,令她们服侍两位嫂嫂。自己每三天一次,在内门外躬身施礼,问两位嫂嫂安好。必待两位嫂嫂问事完毕,才退回,曹操叹服不已。送绫锦及金银器皿,关羽都送给两位嫂嫂。有一天,曹操看见关羽所穿绿锦战袍已旧,马上送来新的锦袍。关羽接受下来,穿在旧袍里面。曹操问他何必如此节俭?关羽回答不敢有了丞相的新袍,就忘了兄长的旧袍,曹操忍不住感叹:“真义士也!”心中实际上非常不悦。

  曹操最狠的一招是把赤兔马送给关羽。果然打动关羽的心,再三拜谢,为的是一旦获知刘备下落,可以一日而见!这使得曹操至为后悔。

  义高于利,曹操再三以各种厚利来诱惑,关羽始终不为所动。他还发出誓言,要立下功劳,回报曹操,然后才会离开。荀彧向曹操献计,不让他有立功的机会,看他如何开脱?曹操为了留下关羽,确实费尽了心机。

曹操乘势而起发展壮大的奥秘(10) 

  官渡大战以寡胜众:可胜在敌

  袁绍听说曹操封孙权为将军,十分愤怒,起兵七十余万,往官渡进发,要直捣许昌。曹操以七万军士,前往迎战。按理说双方军力十分悬殊,袁绍应该以众胜寡才对。但由于袁绍外表华丽,优柔寡断而决断力极差,谋士各有意见,造成决策阶层一片混乱,而招致惨败。谋士沮授丧生于曹操手中,田丰自刎于狱中,军马死亡殆尽。袁绍抱三子痛哭,口吐鲜血,还说是天丧我也,卧病不久,闻袁尚又败,大量吐血而死。

  我们常说主帅无能,累死三军,袁绍就是一个具有代表性的案例。他出身世家,自命不凡,却又不学无术。表面上尊贤下士,实际上并不能广纳众议,择善而固执,缺乏自知之明,地位愈高,就愈加自以为是而害己害人。

  他的谋士很多,以沮授、田丰最为卓越。但是,不遇明主,非但不能发挥所长,反而易招杀身之祸。因为看不见的那一只手,势必假借昏庸愚昧的主人,来杀死追随他的高明谋士。沮授因为地缘的关系,一出仕便在袁绍营中,偏偏又获得提升。在袁绍身边,这实在是很大的不幸。田丰原本在朝廷为官,曾任侍御史,因不满朝政混乱,辞职返乡。袁绍起义时,礼聘田丰,担任别驾职务。田丰劝袁绍迎献帝,不获采纳。田丰却不知道再度辞官,或者沉默少言,仍然力劝袁绍不要与曹操决战,被袁绍关在牢中。袁绍大败,竟然以“吾不用丰言,果为其所笑”为由,逼田丰自杀。曹操以寡胜众,实际上是袁绍自己打败自己。曹操与袁绍都不是心存汉室的人,同质性很高。那一只手,自然偏向曹操,使袁绍自乱而大败

选对老板跟对人的奥秘(1) 

  我们建议趁着年轻,要用心善择明主,然后全心投入。年纪稍长,便应该专心一意,不再跳槽。若是一而再、再而三都找不到明主,表示自己的眼光不行,机运欠佳。这时候不如归隐,反而有助于提升自我。否则不要担任重要职务,糊口便是。再跳槽只有坏了自己名声,并无多大好处。

  1吕布背叛丁原投奔董卓:为利跳槽难善终

  谈《三国演义》,应该以人物的品德志节为中心。历来评论三国风云人物,大概都不会提及吕布,原因就在他不是正直诚实的人,品德很不好。

  我们谈吕布,主要是现代人离三国时代非常久远。很不容易想象当时的情景,加上现代人把跳槽看成正常的现象。所以才以吕布为例,来说明跳槽的负面影响。

  吕布生得器宇轩昂,威风凛凛,手执方天画戟。后来又得到董卓的爱马赤兔,更是英雄配良驹,为什么搞得后人不愿意提起他的名字呢?原来他年轻的时候,拜荆州刺史丁原为义父,追随作战,建立了很多战功。和董卓对阵时,杀得董卓大败,引起董卓的惊奇和恐惧。于是由吕布的同乡李肃出面,劝说吕布,希望他改投董卓的阵营。李肃为什么敢于承担这样的重任?因为他素知吕布有勇无谋,却又见利忘义。建议以赤兔良马,加上黄金一千两、明珠数十颗、玉带一条,打算以这些厚利引诱吕布。这和今天的控股公司,以高职高薪,配以名车、豪宅,要人家跳槽到另一家公司,是同样的情况。所不同的是,丁原和董卓这两家公司,前者是老字号,一切合法;而后者则是不合法的仿制品工厂,当然不能够随便携带公司的秘方,为利而跳槽。

  何况吕布为了获得董卓的重视,竟然把丁原杀死,提着丁原的首级前往请功。并且一见面就拜董卓为义父,更是令人觉得无耻之极。财关固然难过,也不致为财而不仁不义到这种地步,难怪后世的人不肯提他。

  赤兔马是名马,吕布应该想到董卓为什么舍得。他听从虎贲中郎将李肃的片面之言,说什么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又说董卓为人敬贤礼士,赏罚分明,日久必成大业。也不想想卖主求荣,已经为人唾弃,居然杀主求荣,而且马上改变原本以董卓为叛贼的观念,拜董卓为义父,足见其完全不知道“义”是什么。

  董卓要吕布,不过是为了废少帝改立陈留王,自己可以完全操控大局。他本来也舍不得赤兔马,经不起李肃“主公欲取天下,何惜一马”的劝告,才答应送给吕布。董卓舍马,是为了自身的利益。吕布为马杀主,是毁掉自己的前程。成也赤兔,败也赤兔。这一句话将来应在关羽身上,也是同样的状况。可见赤兔终竟是马,好坏全看骑马的人,不能把责任推在马身上。

  吕布稍为改变一下,赤兔马照收,投董卓不干。将来骑着赤兔马斗董卓,不知道大家的感受如何?恐怕那样我们也是不会认同他的做法,因为我们评断一个人,不会就赤兔马这一个案来论定。我们大多采取综合的考量,从一个人的生涯历程,来看这个人的品德修养,然后再行评论。关羽赤兔马照收,投曹操不干,骑着赤兔马过五关斩六将,我们把他捧得天高。换成吕布,我们一定把他骂成贪取不义、光收礼不办事的小人,仍然是无耻之极。

  吕布有才能而无品德,注定这一生不会有好结果。这种说法,现代人大多不相信,所以社会才会这么错乱。但是,我们长期观察,时至今日,相信这一句话的,仍然有很大的成功几率。以吕布为鉴,是我们的建议。

选对老板跟对人的奥秘(2) 

  赵云归刘备:为义跳槽择明主

  赵云字子龙,常山郡真定县人。原本在袁绍军中,因见袁绍并无忠君救民之心,所以投向北平太守公孙瓒。当时袁绍的地盘和势力,都远比公孙瓒为大。公孙瓒颇不放心,竟然询问为什么弃大就小,前来归顺?弄得赵云相当不满。但是,他对军令从来不曾违误。每次出战,都是威风凛凛,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十分英勇。

  不久,刘备奉徐州牧陶谦之命,前来援助公孙瓒。在战争中结识赵云,彼此互相敬重,愈来愈投缘。

  由于董卓假传天子旨意,要袁绍与公孙瓒和解。公孙瓒趁机表荐刘备为平原相,即日上任。刘备与赵云分别时,执手垂泪,双方都十分难过。赵云感叹说:“过去误认公孙瓒为英雄,现在才知道原来和袁绍一样。”刘备劝他暂时委屈,将来一定能够重新相聚的。

  吕布跳槽,被张飞骂为“三姓家奴”。赵云弃袁绍投公孙瓒,如今又有意追随刘备。两人之间,究竟有什么不同?相信大家非常明白,吕布为利跳槽,完全没有忠义的考虑,为大家所不齿。赵云则是良禽择木而栖,慎重选择自己愿意全心全力奉献的明主,当然是正确的。

  然而,一辈子都在选择明主,也很不妥当。我们建议趁着年轻,要用心善择明主,然后全心投入。年纪稍长,便应该专心一意,不再跳槽。若是一而再、再而三都找不到明主,表示自己的眼光不行,机运欠佳。这时候不如归隐,反而有助于提升自我。否则不要担任重要职务,糊口便是。再跳槽只有坏了自己名声,并无多大好处。

选对老板跟对人的奥秘(3) 

  李儒被斩与蔡邕哭董卓:为坏人帮凶的下场

  一个人做坏事,坏不到哪里去。有人帮凶,那就倍加厉害,使事态严重。李儒是董卓的谋士,由于足智多谋,给董卓出了很多坏主意,甚得董卓的赏识。董卓的所有动听借口,几乎都是李儒想出来的。吕布跟在旁边,当然十分明了。李儒劝董卓不必为貂蝉而失去吕布,这一段吕布并不知悉。吕布在受禅台前,刺杀董卓后,从怀中拿出诏书,大呼“奉诏讨贼臣董卓,其余不问”,然而话刚说完,马上想起李儒。这其余不问,显然不包括李儒。这时候李儒的家奴,已经将李儒绑缚来献。王允下令斩首,杀了这个罪大恶极的帮凶,大快人心。

  蔡邕原本任职议郎,由于把大青蛇和雌鸡变成雄的,解释为妇女干政得罪了宦官曹节,这才辞官回归故里。后来董卓专权,又把他找回来。因为这种知遇之恩,听到董卓被刺,尸体弃于闹市,百姓经过那里,莫不手掷其头,足踏其尸。独有蔡邕一人,伏在尸体上大哭。王允骂他身为汉臣,反为贼而哭,岂有此理?蔡邕说自己颇知大义,不致背国而向董卓示好。只是一时想起往事,不觉哭了起来。大家为他求情,王允也不答应,一定要处死蔡邕。还说当今国运衰微,朝政错乱,不能把他留下来乱写历史。看来他是害怕蔡邕记他一笔,才下此决心。蔡邕和王允,都是公私分不清楚,混淆在一起。很多人都有这样的错乱,以致因私害公,最后难免害自己。蔡邕若是不再复职,也不会遭受迫害。乱世不一定要出头,能隐即隐,也不失为一种安全的方式。

选对老板跟对人的奥秘(4) 

  陈宫宁死不向曹操求情:有才能无机会者的遗憾

  陈宫字公台,东郡人,个性刚直,有见义勇为的性情。他原本想追随曹操,结果发现他假仁假义,立即离开。后来见吕布乃当世勇士,前往辅助。由于吕布有勇而无谋,又刚愎自用,对于陈宫的建议,经常不能接纳。

  他原任公职,由于救曹操,违反了显秩序,不敢再回头。现在找上吕布,虽然配合得不是很好,却也不能像对曹操那样,掉头就走。可见一个人的机会有限,不应该一错再错,逼得自己无路可走。

  袁绍助曹操攻吕布时,陈宫劝吕布投降刘备,如果他乘机脱离吕布,刘备也未必敢收留他,不得已只能陪着吕布,很不得志。袁术以娶媳妇为名,将吕布女儿当做人质,然后进贡刘备。吕布原先不肯答应,陈宫劝他趁各路诸侯尚未获得讯息之前,赶快送女儿成亲。陈登的父亲陈珪,提醒他这是袁术的诡计。吕布大惊,痛骂陈宫害我!陈宫认为徐州之祸,都由陈登父子而起,建议斩两人之头献袁术,吕布当然不肯接受。曹操斩掉吕布之后,徐晃把陈宫带来。曹操先问:“公台别来无恙?”陈宫说吕布虽然无谋,但不像曹操那样诡诈奸险。曹操问他足智多谋,怎么搞成这个样子?陈宫回说吕布不听话,有什么办法?自己走下楼,伸颈就刑。曹操告诉左右:送公台的老母妻子,回许都养老,不许怠慢。他既不回头,也不开口。有才能的人,若是得不到施展的机会,不如安分守己,过平安的日子。偏偏曹操逃亡,逃到他的手中,杀,不好;不杀,落得自己无路可走。真难!

关羽屯土山约三事:不肯轻身违初盟

  徐州战败,刘、关、张三人失散。刘备、张飞各自奔命。关羽武艺高超,却为了保护两位皇嫂,不得不接受张辽的劝说,提出三个条件:事汉不降曹;皇嫂食汉禄;一有刘备的下落,立即辞去。

  张辽字文远,先后追随丁原、何进、董卓和吕布,28岁才归附曹操,任中郎将,是曹操的重要将领。曹操杀吕布时,张辽也被绑缚在场。他不但不求饶,反而恶言侮辱曹操,幸亏关羽下跪求情,刘备也说好话,曹操这才亲自解缚,请张辽上坐。张辽深受感动,终于归曹。

  有了这一段交情,张辽特来劝说关羽降曹,并列举关羽三罪:刘备生死不明,关羽战死,有违桃园盟誓;刘备以家眷相托,弃之不义;不思匡扶汉室,但求赴汤蹈火,不过匹夫之勇。关羽心动,才提出前面三种约定。

  张辽对关羽的第三个条件,非常为难。不向曹操说明,便是不忠;若是直言相告,曹操必定不肯答应,非杀关羽不可,岂非对朋友不义?他公私分明,认为一定要据实报告,想不到曹操反而认为关羽的义气令人敬佩。曹操的心里很明白,杀关羽或者不接受这三个条件,都会招来不义的坏名声。不如暂时接受,表示自己的胸襟和度量非一般人所能比,然后将计就计,再做其他打算。关羽和曹操见面时,重提文远代禀三事,请曹操务必遵循。曹操也坦言,一定不失信,还大方地要关羽宽心,好好打听刘备的去处。“义”这个字,是任何人都不敢挑战的,哪怕是不义之人,也不敢轻易失义。

  我们姑且假设一下,如果关羽完全不理会张辽的劝说,无论如何要下山迎战,为忠义而死,结果呢?刘备和张飞也要接着战死,否则便违反桃园三结义的誓言。就算如此,实在并不高明,也没有太大的价值。反而引起怀疑,是不是为了自我标榜而不顾一切。唯求自己获得忠义的名声,好像太自私了。关羽当然不可能向曹操投降,却也不应该完全不顾虑刘备、张飞的立场。何况情况不明,尚未绝望到非死不可的地步。

  土山约三事,对当时的关羽,实在是最为合理的处置。这令曹操哭笑不得,但又不能不装宽宏大量,表示愿意接受。曹操想尽办法,施厚恩以结其心。关羽只是礼貌性的反应,绝不动心。这是上天给曹操最好的讯息,如果能够借此自我反省,尽力改善,相信以曹操的实力,要做好乱世的治臣,应该并不困难。只要真心匡扶汉室,才德并重,不必终生劳累,便能够天下归心。

  可惜曹操当局者迷,表面上赞叹关羽,实际上不明白关羽的重要性,不过觉得没有面子而已。他不知道凭关羽的忠义,就足以把他比下去。

  幸亏曹操爱用权谋,给关羽保住性命的机会。人必然会死,只是死有可能重于泰山,也可能轻于鸿毛。关羽这一次不死,有他的关键性作用,对刘备日后对抗曹操带来很大的号召力量,对三国的第二阶段:诸葛亮下山,有奠定良好基础的功效。若是关羽战死,或归顺曹操,诸葛亮再有理想和能力,大概也不敢下山。很可能会终生归隐山林,不问世事。天下的情势,必然也随着改变。

选对老板跟对人的奥秘(6) 

  关羽挂印封金过关斩将:来去分明大丈夫

  袁绍无实力却有野心,不接受田丰的谏阻,一定要出兵讨伐曹操。关羽获悉,自愿担任前锋。曹操怕他立功,不表同意。袁绍的先锋大将颜良连斩二将。徐晃出战,也败回阵来。曹操不得已,差人去请关羽。他料想刘备必在袁绍军中,若关羽斩杀颜良,袁绍怀疑刘备,非杀他不可。刘备一死,关羽不就留下来了!

  关羽果然神勇,手起一刀,便杀颜良于马下。袁绍获报,唤刀斧手推出刘备,便要问斩。幸亏河北名将文丑,愿为颜良报仇,并亲眼看看,是不是真的为关羽所杀。想不到与关羽交手不到三个回合,又被斩下马来。袁绍大怒,要斩刘备,刘备赶忙修书要关羽来归,才留下一命。书信尚未送去,那边关羽已知刘备在袁绍处,立即上书曹操,说明千里寻兄的坚定决心。

  关羽将曹操表奏朝廷所封汉寿亭侯的印信,悬挂在堂上;累次所赠的金银,一一封置库中,美女十人,悉留在内室。于是,带着原跟从人,护送两位嫂嫂,由北门而出。

  各关卡守将知道曹操敬重关羽,断无轻易让他离去的道理。因此揣摩上意,极力阻挡关羽离境。站在守关的立场,原属理所当然。关羽则遵守约定,立功再走。所以斩杀各将领,也毫不留情。过五关斩六将,他自叹“吾非欲沿途杀人,奈事不得已的。曹公知之,必以我为负恩之人矣”!其实曹操心中十分矛盾,否则大可以人情做到底,给关羽一道通行证。不过那么一来,关羽所欠的人情太大,将来如何回报!

选对老板跟对人的奥秘(7) 

  孔融和陈登与刘备未能共事:因缘聚会难测算

  陈登字元龙,下邳人。他在陶谦处任职,却由于自视很高,看不起人。有时候客人来访,他不但不太说话,而且自己睡大床,让客人睡小床。但他对刘备另眼相看,说他雄姿卓出,有雄才大略。刘备也十分赏识他,赞叹元龙的文武胆略,大概只有古人才有。两人既相知甚深,又共同以匡复汉室为志,竟然无缘合在一起。陈登不久归入曹操阵营,为广陵太守,诱攻吕布有功,又加封为伏波将军。39岁那一年,便亡故了。如果不是这么年轻就离开人世,说不定曹操会翻脸把他杀掉。

  同样是气球,彼此的性质并不相同。陈登和刘备,属性相近。如果聚集在一起,应该能够密切地配合。陈登和曹操,毕竟属性不同,相处久了,难免生冲突。

  孔融也是如此,他是正直的人士,怎么应付得了曹操这样富于权谋的人呢?直言不讳,终会害死自己。

  陈登和孔融,都是北方的知名人士。在刘备刚刚创业的时候,他们力劝刘备接受陶谦的徐州,对刘备起了很大的鼓舞作用。虽然刘备并没有获得徐州,却在世人的名目当中,已争取到州牧这样的隐形地位。后来他取荆州、领益州牧,大家都认为理所当然,便是受到这一次礼让徐州的哄抬。陈登和孔融极力赞成,给大家很深的印象。可惜他们两人,都不明白隐秩序的推波助澜,以致失之交臂,和刘备人各一方,而不能志同道合地聚集在一起。刘备当时庙很小,大概不敢请这么大的菩萨。推崇之至,却不敢开口,也是刘备错失良机的主要原因。

选对老板跟对人的奥秘(9) 

  神算郭嘉不幸早死:投缘未必可长久

  曹操的众多谋士当中,郭嘉是曹操最欣赏的一位。初次见面,畅谈天下大事时,曹操便称其为建立大业的好帮手。他是荀彧的同乡,原本在袁绍处。由于袁绍好谋而不能决断,所以辞别袁绍,随曹操征服吕布,从此所献计策,都十分有效。曹操也言听计从,尤其是列举袁绍的十败与曹操的十胜,充满浓厚的马屁味道,更令曹操心满意足。远征沙漠时,因为水土不服,郭嘉染病不起,于是留在易州养病。待曹操战胜单于,返回易州,郭嘉已死亡多日。曹操大哭,说“奉孝死,乃天丧吾也”。郭嘉当时只有38岁,令曹操十分伤悲。后来赤壁之役,曹操惨败,还捶胸大哭说:“哀哉,奉孝!痛哉,奉孝!惜哉,奉孝!”他认为倘若郭嘉在,不致有这样的惨败。弄得众多谋士,都默然自惭,不敢回话。

  郭嘉追随曹操十八年,却中年夭折。这是继关羽无论曹操如何厚待坚持要离去之后,对曹操的重大警示。告诉他品德不修,贤士终将离去,就算是十分投缘,那一只看不见的手,也将不会放过,让郭嘉病死途中。

  还有另外一种可能,便是诸葛亮快下山了。如果郭嘉依然健在,而且神算无比,请问孔明会下山吗?下来和郭嘉恶斗,有什么意思?从这个角度看周瑜,应该有更深一层的体会,不服孔明,只好自己生气而死。

  以关羽为核心的时期,即将转换为以孔明为重心的阶段。形势并不是人力完全可以控制的。尽人事以听天命,连孔子都这么想,曹操能不能如此,只有他自己心里明白。

选对老板跟对人的奥秘(10) 

  刘表誓杀刘备的启示:不要介入老板家务事

  刘表字景升,坐镇九州,兵强粮足,也是当时的汉室宗亲,说起来和刘备是亲戚。刘备兵败,接受孙乾的建议,来荆州投刘表,暂住新野,并产下一子,取名刘禅。刘表有二子,长子刘琦为前妻所生,为人虽贤,而柔懦不足成大事。次子刘琮为后妻蔡夫人所生,颇为聪明。刘表要废长立幼,又碍于礼法,乃请教刘备如何是好?刘备不知道夫人躲在屏风后面偷听,率直说出废长立幼是取乱之道,并说夫人娘家势大,可缓慢削灭,不可溺爱少子而乱了局。夫人十分怨恨,与弟蔡瑁商议暗杀刘备。派人在宾馆壁上写反诗一首,然后向刘表禀报,说刘备有反叛的意思。刘表大怒,拔剑发誓必杀刘备这个不义之徒。不久冷静下来,寻思刘备从不作诗,可能是有人离间,要蔡瑁不可造次。刘备返回新野,十分后悔自己失言。这时蔡瑁派人来请,说是刘表要请吃饭。如果刘备不去,反而容易引起怀疑。所以由赵云率领三百军士,以资保护。到了宴会场所,发现刘表不在,由两位公子引一班文武官员出迎,预先埋伏了军马,要对刘备不利。幸亏伊籍好意警告,刘备才得脱险。刘表对刘备再敬重,身旁的人不一定都秉持同样的态度。夫人为了自己儿子的未来,蔡瑁为了保全自己的权势,都可能产生不一样的念头。谁叫刘备一时警觉性不够,介入人家的家务事呢?我们常说清官难继家务事,意思是家家有一本难念的经,内容各不相同。身为外人,根本弄不清楚,最好不要轻易介入,免招祸患。

选对老板跟对人的奥秘(11) 

  刘备投靠刘表反被排挤:不能齐家的老板必乱国

  曹操评论当时的知名人士,指出袁绍色厉内荏,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又说袁术是冢中枯骨,刘表虚名无实。他认为刘备胸怀大志,腹有良谋,和他同样是英雄人物。但是刘备东奔西走,始终不受重用。最后来到刘表的地盘,虽然受到很好的款待,却不能有所作为。可以说除了地缘的关系,简直是闲度时光,无所事事。但是,话说回来,很可能就是这样,才能够出乎意料之外地获得孔明。

  说起来,孔明还是刘表的亲戚,不知道是孔明看不上他,还是他看不上孔明。反正两人的频率不接近,对面也不相识。或许隐秩序故意安排给刘备,也说不定。

  的卢是一匹特殊的马,眼下有泪槽,额边还生有白点。会相马的人,说它会妨主。原来它的主人,在江夏战役中,被赵云一枪刺于马下。刘备见其雄骏,夸赞为千里马,把它送给刘表,有人劝刘表不可接受,乃退还给刘备。刘表要刘备留守新野,互相支援。刘备骑着的卢马,径往新野。伊籍告诉他刘表听说此马妨主,所以才退回来。怎么可以乘坐呢?刘备回答:“凡人死生有命,岂马所能妨哉?”伊籍深为折服。不久,伊籍又将蔡瑁要杀害刘备的阴谋告诉刘备。刘备回新野后,蔡瑁在壁上题一反诗,诬报为刘备所写。刘表大怒,伪装有事请刘备商议。刘备不敢不从,由赵云陪同前往。席间伊籍又来告急,要刘备赶快从西门逃走。刘备来不及通知赵云,飞身上的卢便加鞭速行。结果的卢马不但不妨主,反而创造了奇迹。

动荡中纵横捭阖立于不败的奥秘(1) 

  一个人想要逆取顺守,必须要有高度的悟性和毅力。董卓根本没有这样的素养,一心一意,只想到自己的利益。后代有逆取的,如果以董卓为戒,最好早日顺守,以免遭殃!

  应该得到的东西,得到以后,还要守得住。若是守不住,得到还不是等于没有?刘备深明此理,所以三度谦让徐州。因此,仁义之名远播各地,实在收获颇大。

  1关羽温酒斩华雄:真金不怕火炼

  长沙太守孙坚,骁勇善战。又有程普、黄盖、韩当、祖茂四大名将助阵,所向无敌。和董卓对阵时,华雄不待吕布出战,便自告奋勇,要斩众诸侯的首级,果然把祖茂一刀砍于马下,使孙坚吃了败仗。袁术部将俞涉、冀州牧韩馥的部将潘凤,也接连为华雄所斩。袁绍感叹颜良、文丑不在眼前,正愁没有人可以应战。关羽从刘备背后跳出来,大声说:“小将愿往斩华雄头,献于帐下!”袁绍不认识关羽,急问这是什么人?听说是刘备的马弓手,袁术立即表示反对。斥责马弓手凭什么乱说话,下令把他打出。曹操忍不住替关羽求情,关羽也当众立下重誓:“如不胜,请斩某头!”曹操赶快叫人端来热酒一杯,请关羽饮了再出战。关羽飞身上马,转眼间就提着华雄的首级返回帐内。曹操把酒捧给关羽时,发觉酒还是温的,因此关羽惊人的神勇从此流传开来。

  这一段故事,和正史记载的有很大出入。依据史料,当孙坚讨伐董卓时,董卓派遣吕布和胡轸迎战。由于吕、胡两人意见不合,致使军中不战自乱。华雄原本是董卓大军的都督,也为孙坚所斩,和关羽并没有关系。

  《三国演义》中关羽温酒斩华雄的故事,至少有下述三个用意。我们分别说明如下,以供参考:

  首先,关羽和刘备、张飞三人,当年在董卓打败仗的时候,救了董卓一命。董卓问三人现居什么职位,听到都是没有官职的白身,便表现出十分轻视的态度。现在袁绍和董卓打仗,袁术听说关羽是刘备帐下的马弓手,也喝声斥责,要把关羽赶出去。可见董卓和袁绍、袁术,都是官僚气息十足,双方并没有什么不同。这两大阵营,口口声声是为国为民,实际上可以说都是为了私利。我们常说现代人势利眼,用金钱地位来分高低。实际上这种风气,自古就已经形成。张飞当年气得要杀董卓,如今趁关羽大胜回营,又高声大叫杀入关去,要活捉董卓,不过都是空口说白话,因为没有占到适当的位置,说了等于白说,不是被劝阻,便是受到一番责骂。

  其次,曹操从来没有见过关羽,却听说刘、关、张三兄弟打败过黄巾军的事情。看见袁术大怒,赶快出面制止,说“此人既出大言,必有勇略;试教出马,如其不胜,责之未迟”。袁绍还是不放心,深怕派马弓手出战,为华雄所笑。曹操接着说:“此人仪表不俗,华雄安知他是马弓手?”这才结束这一场纷争,由关羽出马。曹操爱惜人才,提供人才表现的机会,于此表露无遗。论气度,有时候曹操还是表现得不错的。可惜有很多地方,却又过分喜欢玩弄权谋,给大家造成非常不好的印象。

  最后,关羽如果没有实力,贸然出战华雄,同样被华雄斩于马下,后面就没有什么可说的。关羽真正有实力,若是始终得不到表现的机会,也不过空有一身本领,却没有用武的余地。让他在袁绍阵营危急的紧要关头,好好表现一下,用华雄的勇冠三军,来凸显关羽的实力,为读者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一想起关羽,便觉得武艺高超,无人可比。所以后来关羽兵败被困,大家都不敢相信,怎么可能一下子可怜到那样的地步。

动荡中纵横捭阖立于不败的奥秘(2) 

  孙坚为藏玉玺发重誓:成为众矢之的者难有善终

  正史记载孙坚英勇无比,讨伐董卓时,自愿担任先锋。上将华雄,也是孙坚所斩。董卓以为孙坚也和吕布一样,有勇无谋。特派爱将李傕,前来提亲,希望能够动摇孙坚的斗志。李傕说:“丞相所敬者,惟将军耳。今特使催来结亲,丞相有女,欲配将军之子。”孙坚大怒,严厉加以拒绝。董卓为了避开孙坚,决定迁都长安。孙坚的战功,引起袁绍的不安,故意不发给军粮,使其难以顺利进军。孙坚飞奔洛阳时,遥望火焰冲天,赶快发兵救火,无意中获得玉玺。这玉玺方圆四寸,上面有“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字。袁绍得知,要他赶快交出来,免自生祸。孙坚对天发誓说:“吾果得此宝,私自藏匿,异日不得善终,死于刀箭之下!”然后拔寨离洛阳而去。路过荆州,刺史刘表已得袁绍通知,引兵截住去路。要孙坚留下玉玺,才放他过去。孙坚再度发誓:“吾若有此物,死于刀箭之下!”

  想不到不久之后,孙坚为了报刘表断路之仇,与袁术相约共击刘表,作战中竟然死于乱箭之中,只活了37岁。我们不迷信,但不认为可以胡乱发重誓,因为心想事成,所以发誓有时真的相当有效。孙坚可以否认,但是没必发这样的重誓。如果说为了取信于人,才发重誓,那更是自欺欺人。不用说袁绍不相信,刘表也不会相信。没有就是没有,信不信由他,何必发重誓来约束自己?万一成谶,岂不是祸害自己?幸好孙策年轻有志气,能继承孙坚的志业,并且善用玉玺,否则实在很不值得。

动荡中纵横捭阖立于不败的奥秘(3) 

  王允巧使美人计:以至柔胜至刚

  貂蝉这位《三国演义》中的绝色美女,并没有在正史上出现过。《三国志》的记载,只说过吕布和董卓的侍婢私通,害怕败露,心里非常不安。司徒王允和吕布是同乡,知道了这件事情,便趁机晓以大义,要他做内应,除掉董卓。吕布说:“怎奈我和他有了父子关系。”王允说:“君自姓吕,本来就不是骨肉,有什么关系!”

  董卓的侍婢是不是叫做貂蝉?有没有这么出色?谁也不知道。我们只看到王允把他府中的歌伎貂蝉分别许嫁给吕布、上献于董卓,两人都是好色之徒,十分高兴。貂蝉不但长得美丽,而且聪明机警。王允交代她“于中取便,谋间他父子反颜,令布杀卓”,她这个柔弱女子,果然“自有道理”,完成了重大的危险任务。

  王允先把貂蝉许配给吕布,再设法奉献给董卓。充分利用吕布和董卓之间的既亲近又怀疑的矛盾,把时间安排得非常巧妙,可以说费尽心机,绞尽脑汁。

  这个美人计,带给我们三大启示:

  堂堂男子汉,一向自认为大丈夫的朝廷大臣,拿董卓一点办法也没有。到头来还需要借着一个弱女子的机智和冒险,来完成这么艰巨的大事。可见至强至弱,男人至刚至强,有时候反而最弱也最无力;而至柔至刚,女人平素十分柔弱,真正表现起来,有时候比男人还要刚强。貂蝉只身周旋在两个大男人之间,随时有被杀的危险,竟然能够来往自如,取得双方的信任与同情,恐怕不是单凭男子气概,口口声声大丈夫的人所能够做得到的。男女性质不同,却各有特质,不可不慎。特别是大男人,最容易败在小女子手上。许多成功的女强人,同样也败在小男人的手里。

  国家大事,一向是男人的专利。不许女人参与,几乎已成惯例。如今满朝文武,不都是男子汉大丈夫,为什么弄得毫无办法?董卓的专横,加上吕布的勇猛,便能够掌握全局,这是什么道理?就是因为忠义之士太少,大多占不到地盘。而占有地位的人,又由于既得利益不愿意放弃,以“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为借口,表现得不忠不义。可见当国家大事还要委任给弱女子的时候,已经是积弊已久、忠良在野的凄惨局面了。

  食色性也,道学先生都这样说,何况董卓、吕布这些修养不好、品德欠佳却又得到机会、占好地盘的男人?学贯中西的学者辜鸿铭主张男人像一把茶壶,要配四个茶杯,也就是娶四个女人。俗语也说:英雄难过美人关。现代社会,包二奶、养情妇,常用来衬托和炫耀男人的成功,哪怕是假的、不长久的,也乐此不疲。大概是“饱暖思淫欲”的生理需求,加上“逢场作戏”的心理,才使得自古已有的美人计,一直被沿用至今,始终是十分有效的计策。虽然大家都知道,迷恋女色、搞婚外情,结果无不十分凄惨。但是当局者迷,很不容易苏醒过来。董卓平日最听信李儒的话,遇到李儒劝他,为使吕布死心塌地把心交给董卓,干脆把貂蝉送给吕布,他就听不进去。他情愿为了貂蝉,送掉自己的性命,当然也就没有什么皇帝的梦想。貂蝉功成身退,更显得落寞而无奈。

动荡中纵横捭阖立于不败的奥秘(4) 

  董卓受禅台前被杀:逆取者未能顺守的报应

  挟天子以令天下,董卓立陈留王为献帝,自立为相国,携剑上殿。虽然没有皇帝的名分,却每夜入宫,夜宿龙床,实际上拥有皇帝的权威。如果他明白逆取顺守的道理,从此改头换面,接受李儒的劝说,擢用名流,好好把朝政治理好,使朝廷安定下来,很可能逐渐改变大家的想法,未常不是当时作乱中的一件好事。

  但是,以董卓的性格和为人,断断不可能如此。一个人想要逆取顺守,必须要有高度的悟性和毅力。董卓根本没有这样的素养,一心一意,只想到自己的利益。为了迁都避难,竟然捉拿洛阳富户达数千家,妄加反臣逆党污名,便杀人掠夺财产,放火焚烧宗庙宫府及百姓房屋,劫持天子后妃,到长安去建立新都。

  王允看透董卓的为人和野心,一方面巧施美人计,以貂蝉离间董卓和吕布的关系。一方面密情李肃,向董卓报告王司徒已命人构筑受禅台,陪同董卓前往受禅。董卓信以为真,兴奋得连九十高龄老母亲的劝告也听不进去。一路上有很多警讯,都是不祥的预兆,但他也只听信李肃的报喜不报忧。到了受禅台,远远看见王允等人,手中各持宝剑立于殿前,这才惊恐地问:“为什么持剑?”可是已经来不及了,吕布一戟直刺咽喉,李肃接着割下首级。一场皇帝梦,醒来的时候已经尸首分离。结果是换来大众的欢呼,落得千古的骂名,果然是自作自受。

  董卓的结局,使曹操终其一生不敢篡位。后代有逆取的,如果以董卓为戒,最好早日顺守,以免遭殃!

动荡中纵横捭阖立于不败的奥秘(5) 

  李肃、王允有功也会被杀:功过不能互抵

  我们所说的秩序,实际上就是宇宙赖以生存的自然秩序。往昔大多以上天、老天、神明来表示,后来老子定名为常道,而把显秩序称为非常道。中华民族最喜欢明道、求道和行道,对于得道高人,更是衷心敬佩。

  李肃在当时的表现,依显秩序来看,当然有功。他劝降吕布,又折箭为盟,与王允同心杀董卓。但是从隐秩序来看,李肃劝人不忠不义,则是很大的罪恶。如果不是他以同乡的身份劝说,加上赤兔马的诱惑,吕布很可能不会杀丁原。董卓害怕吕布,也可能自我节制,不致如此横行霸道。所以李肃的罪行,可以说十分恶劣。

  蔡邕本来罢官返回故里,李儒举荐他时,并不愿意再度任职。由于董卓威胁他,如果不服从命令,便要灭族。这才不得不受召入朝,拜为侍中。从显秩序看,伏在董卓尸体上大声痛哭,固然不应该。但依隐秩序而言,有感于知遇之恩,理应如此,何况他自知罪大,请大家原谅。王允并不答应,把他处死。又认为李傕、郭汜、张济、樊稠四人,大力帮助董卓,也必须受死,逼得他们和牛辅合力对抗吕布。因此王允罪大,必须受到报应。吕布有勇无谋,与牛辅作战时,令李肃先行抵挡。牛辅败下阵去,却趁李肃不备,前来劫寨。李肃败走三十余里,折军大半。吕布大怒之下,把他斩首,并悬其头颅于军门。李傕等人入城,向献帝控告王允谋杀董卓,一定要逮到王允才能退去。献帝不忍,王允却自己从宣平门楼上跳下来,为李傕、郭汜所杀。

  就以上这几个人来看,董卓专横残暴,杀人无数,最后惨死于吕布的戟下;吕布勇猛而不讲忠义,亲手杀死前后两位义父,终于被曹操缢死;李肃不知天高地厚,竟然劝告吕布投奔董卓,为虎作伥,结果为吕布所斩;王允杀董卓,是出于一片爱国的热忱,但是杀蔡邕就非常不合理。一定要把同情董卓的人一网打尽,便是马日磾所说的:“王允其无后乎!”蔡邕哭董卓,固然是不识时务,而且也得不到大家的支持。然而王允因此而缢死蔡邕,未免也不近人情。又说大赦天下,就是不放过李傕、郭汜、张济和樊稠,同样是逼迫这些人造反。而王允自己,也被这些人所杀,并且连累王允宗族老幼,被尽行杀害。岂不是现世因果,一报还一报?

  我们的意思,并不是杀人者一定要被杀。而是杀人的动机至关重要。只能够为除暴安良而动手,并且要合理合法,才是正当的行为。若是为私仇而杀人,为自己的利益而动武,那就是蓄意、恶意的杀人,一定会得到被杀的报应。这并不是迷信,而是自作自受的宇宙规律,就好像驾驶汽车的人必须遵守的行车规律一样,无人能够例外。我们在高速公路上行驶,如果连其他车道的车辆不至于横向冲过来的信心都没有,请问如何开车?善有善报,而恶有恶报,若是单纯地看成迷信,并没有什么价值。把它当做警戒,视同自然规律,促使自己多行善不作恶,那才是真正的用意。宇宙间的功和过,是不能够彼此互抵的。功必须赏,而过也一定要罚。所以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值得我们体会。隐秩序在这方面的作用,可以帮助我们明白这些道理。

刘备三度让徐州:仁义之名播天下

  陶谦自知曹操兵多势大,难以抵挡。接受糜竺的建议,写信向孔融求救。孔融字文举,山东曲阜人,是孔子二十世孙,自小聪明敏捷,表现出奇异的才能。28岁时,便担任北海郡守,并且甚得民心。

  孔融与陶谦的交情深厚,但是要和曹操对抗,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于是想起刘备,于是委请太史慈代为致意。刘备很高兴孔融居然知道他,满口答应,向公孙瓒借兵前来支援。陶谦见刘备仪表轩昂,语言豁达,十分欣赏。令糜竺取出徐州牌印,要让给刘备。表示自己年迈无能,情愿让贤。刘备惶恐地说明,此来完全是帮忙性质,绝无并吞的意思,否则皇天不佑!

  刘备向公孙瓒借兵时,公孙瓒问他与曹操无仇,为什么这样热心?刘备说孔融为义而帮助陶谦,自己既已口头承诺,便不敢失信。为信为义,岂能夺人城池?

  陶谦再三谦让,刘备就是不肯接受。我们不妨以小人之心来度刘备的君子之腹,分析一下。他不是一直想创业吗?如今现成的地盘居然不要,是不是由于曹操想要,他才不敢要?因为就算答应下来,曹操也会转移目标,绝不放过刘备。这样一来,岂不是白要?还会增加麻烦。心里再想要,也应该以不要为上策。不要,才不致乱要。不要权利,只尽义务,使刘备的声望大为提高。他写信给曹操劝和,曹操当然听不进去,大骂刘备何人,也敢如此劝我?不料吕布受到陈宫的劝说,攻打曹操的大本营兖州。曹操觉得情势不妙,听郭嘉的话,卖个顺水人情给刘备,曹兵退去。

  刘备的举动,使陶谦更加敬重刘备。他请来了好几位见证人,推刘备上座,一定要把徐州让给刘备。刘备说:“孔融邀我共救徐州,是为了正义。如今无缘无故据而有之,天下将以刘备为无义之人呀!”

  糜竺、陈登是陶谦的左右手,同声劝刘备不要推辞,表明陶谦是出于真心真意。孔融也说“今日之事,天与不取,悔不可追”。刘备坚持不肯接受,只答应屯兵小沛,以保徐州。张飞对刘备说:“又不是我强要他的州郡,他好意相让,何必苦苦推辞?”

  张飞的话,当然颇有道理。三兄弟辛苦奔走,为的是什么?还不是寻找一个根据地,然后逐渐求发展?如今难得的机会,为什么要放弃?想不到刘备严厉地说:“汝等欲陷我于不义耶?”刘备不好意思对其他人士说出这样的重话,借着张飞小弟自家人有话直说,表白自己的真诚心态。如果是假的,那就是十足的伪君子,连曹操这样的真小人还不如;倘若是真的,便非常了不起,值得我们尊敬。是真是假?必须再往后看才能看清楚。

  不久陶谦病危,要刘备可怜汉家城池,接受徐州牌印,并且推荐孙乾、糜竺相助。刘备始终不肯,陶谦以手指心而死。刘备不得已暂管,后来又让给吕布,自己仍然屯兵小沛。换来吕布的辕门射戟,把袁术派来的大将纪灵弄得左右为难。但是吕布哪里守得住徐州?到头来也是一场空。

  应该得到的东西,得到以后,还要守得住。若是守不住,得到还不是等于没有?刘备深明此理,所以三度谦让徐州。因此,仁义之名,远播各地,实在收获颇大。

动荡中纵横捭阖立于不败的奥秘(7) 

  刘备二投吕布:敌人有时候也是救星

  公元197年,刘备第二次投靠吕布,驻军于小沛。听闻袁术指派大将纪灵率军三万来攻,赶紧向吕布求救,以策安全。吕布平时就想杀掉刘备,为什么不假借袁术的手,来完成自己的愿望呢?因为他心中有数,一旦袁术打败刘备,两军联合在一起,自己就被包围。所以才提出“辕门射戟”的建议,吓走纪灵,解除刘备的重围。从这一个案例看来,袁术一方面是刘备的敌人,一方面也是刘备的救星。

  我们常说,不要把敌人赶尽杀绝。留下一些敌人,自己才不致松懈下来。有时候敌人反而成为自己的救星,换句话说,一切全凭我们怎么想:把他当做敌人,好像真的十分狠恶;把他想象为救星,果真一下子有了转机,利用敌人来扭转自己的厄运。

  反过来说,吕布这一次辕门射戟,救了刘备。对吕布而言,完全没有好处。因为张飞随即夺取他的好马一百五十多匹,说是吕布夺刘备的徐州,以此回报。我们长期观察,敌人是不是救星,并非由敌人来决定,而是我们自己的品位修养所做出的反应。刘备以仁义为重,经常有化敌为友的收获。就算不一定变成友人,至少从某一方面来看,敌人已经成为救星。吕布则不然,自己不仁不义,别人不可能以仁义来回报。不但张飞夺他的马匹,将来刘备还会夺他的性命。就算这一次吕布救了刘备,结果也是不得好死。世道人心,终究有其道理。

动荡中纵横捭阖立于不败的奥秘(8) 

  孙策当玉玺换江东基业:大事须自己做主

  孙坚有四子,长子名策,字伯符;次子名权,字仲谋;三子名翊,字叔弼;四子名匡,字季佐。孙坚从17岁起,到37岁英年早逝,这二十年间,独自创立基业,由于攻必克,战必胜,引起九州的重视。他不但是百战百胜的猛将,而且是角逐中原的青年政治家。

  孙策生得容貌秀美,性情豁达开朗,又善于用人。孙坚起兵找刘表报仇时,即随父出战。见父亲惨死于乱箭之下,乃暂投袁术。他甚得袁术的喜爱,袁术曾说有子如孙郎,死复何恨!孙策虽屡次胜利,却因不能继承父志,而痛恨自己。为了向袁术借兵,以图江东大业,便拿父亲藏匿的玉玺,典质为凭,向袁术借得兵三千,马五百匹。带领朱治、吕范、程普、黄盖、韩当诸将,途中又遇旧友周瑜推荐二张。孙策亲往邀请,张昭、张纮应允相助。又设计收服太史慈,自此人皆呼孙策为“小霸王”。

  袁术死后,孙策尽收江东属地,基业十分稳固。用一个没有实际作用的玉玺换来这么大的基业,当初劝阻孙策千万不要把玉玺交给袁术的人,想来也觉得十分不安。我们却不认为如此,因为这种重大的事,只有领袖自己才能够果敢做决定。干部要获得信任,顶多不表示意见。最好不要擅自建议,就像李肃当年劝董卓放弃赤兔马,李儒劝告董卓把貂蝉赐给吕布那样,到头来自己都要承担很大的责任。干部表示不宜,上司裁定可行。将来后果如何?上司必须自行承担。其他事宜,部属当然要多做积极、具体、可行的建议,才算称职。

动荡中纵横捭阖立于不败的奥秘(9) 

  袁术因玉玺惹杀身之祸:金玉满堂无人能守

  凡是对玉玺产生很大兴趣的人,都不过是由于此物素来被视为传国的宝物。秦始皇时,才雕琢成玺。上面几个大字,出自李斯手笔。秦亡,子婴把玉玺献给汉高祖。十常侍作乱,劫少帝外出。回宫时失去了玉玺,归孙坚所有。孙策把它典当给袁术,袁术嘴巴上说我不是要你的玉玺,实际上心中大喜,认为自己有当皇帝的命。不然,孙策怎么舍得拿出来呢?他在淮南,自认为地广粮多,如今有了孙策典质的玉玺,就想应天顺人,自立为皇帝。于是统领大军二十余万,分成七路,要攻取中原。不料被关羽大杀一阵,败回淮南。曹操乘机来攻,袁术大惊,赶忙渡过淮河,从此毫无起色。后来被刘备追杀,气得吐血斗余而死。玉玺被夺,送往许都献给曹操。一场空欢喜,没经过多久,便烟消云散了。

  有些东西,对极少数人士是宝贝,但是对大多数的人来说,根本就是祸害。袁术出身世家,四世三公,若是好好经营,本来就可称霸一方。孙策用玉玺来借兵时,袁术就有心从此不再归还。不过,他看到孙策扫平江南,上表申奏朝廷,一面结交曹操、一面向自己索回玉玺的不同情势,也应该提高警觉,及时调整自己的策略,把玉玺归还孙策。这样使曹操出兵打孙策,并把玉玺还给献帝。如果曹操据为己有,必成天下公敌。或者干脆将玉玺还给献帝,看看孙策怎样反应?也可以如约还给孙策,和他结成亲家,联合在一起,共拒曹操。可惜袁术和袁绍兄弟,终究外表体面、脑袋空空,想不出好计策来。

动荡中纵横捭阖立于不败的奥秘(10) 

  孙策步其父之后尘:乱世须自重

  孙坚17岁时,便因追杀海盗而名闻于世。31岁成为三国时代唯一出身平民的创业者。他曾劝张温依军法把董卓斩首,张温未能接受。在这二十年间,孙坚可以说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引起了世人的重视。但是投靠袁术,所托非人,加上忠直勇猛,常常喜欢单骑出游,在岘山为黄祖的军士所刺。一颗巨星忽然沉没,至为可惜。

  他的长子孙策,字伯符。十余岁便结交周瑜等好友,才气毅力,都有乃父的风范。袁术死后,孙策年纪轻轻,便已经尽收江东的属地。曹操十分妒忌,却也无可奈何,把侄女嫁给他的胞弟孙匡,又将孙策伯父孙贲的女儿娶进门来做曹彰的媳妇。他知道“孙策像狮子那样雄猛,只能安抚,很难和他争锋”。令人惋惜的是,孙策不能记取父亲遭人暗算的教训。竟然父子同命,在26岁那一年,为许贡的手下所刺。若非如此,相信三国的历史,也很可能大不相同。父子二人都是单骑轻出,猝不及防,而且死时都那么年轻,实在是对自己太轻率了。一般人如此,已经不够自重,不知道爱惜自己的性命;身为将帅,如此不接受部属的劝告和陪同,只身遇刺,危及全军,是不是太不值得了?死得一点价值都没有。作为他的部属,也太没有安全感了。领导者必须自重,因为众人的安危,都寄望在他的身上。他的性命,关系到全军的前途,绝对不能疏忽大意。要不是孙权统治得长久,东吴的巩固和发展,恐怕不会如此顺利。

动荡中纵横捭阖立于不败的奥秘(11) 

  孙权承父兄事业:敬老尊贤成大业

  我们认为人生有三大幸运,分别为好父兄、好师长、好上司。孙权18岁时,乘父兄的余荫,掌理江东大业。孙策临终时,向母亲禀报“弟才胜儿十倍,足当大任”,称赞孙权“举贤任能,使各人尽力以保江东,我不如卿”,完全是安慰和勉励的话。他心里何尝不明白,这位弟弟并没有什么雄才大略。因此特别交代“内事不决可问张昭,外事不决可问周瑜”,又要求诸弟同心协力。当众宣布:“宗族中敢有生异心者,众共诛之。骨肉为逆,不得入祖坟安葬。”以巩固领导中心。并且指示孙权继承大业的首要工作,便是尊重老臣,与父兄的老干部搞好关系。周瑜赶回来吊祭,又举荐鲁肃。鲁肃又推荐诸葛瑾,劝孙权勿通袁绍,且顺曹操再行应变。

  这三位孙吴父子,以孙权较差。但他却因为形貌奇伟,骨骼非常,又享高寿,终能守住江东大业,殊为不易。当时曹操闻知孙策已死,即要起兵下江南。幸亏张纮力劝,说乘人家办丧事而征伐之,并非义举。曹操于是奏封孙权为将军,结为外应。留张纮与张昭同理政事,以顾雍为丞相,因而威震江东,深得民心。他所遭遇的困难,无非是内部老臣倚老卖老,亲戚熟不拘礼,外部曹操和袁绍虎视眈眈。由于他接受孙策的遗教和诸臣的高明意见,与诸臣很快搞好了关系。孙权的敬老尊贤美德,帮助他成就大业。他对老臣的忍耐力,对新人的沟通力,都十分高明。只是他爱打猎射虎的家传习惯,使许多老臣担心不已。张昭为此还厉声加以指责,但还是很难改变。

动荡中纵横捭阖立于不败的奥秘(12) 

  袁绍死后三子内斗:未立接班人的后患

  袁绍有三个儿子:长子袁谭,字显思,出守青州;次子袁熙,字显奕,出守幽州;三子袁尚,字显甫,留在身边。袁绍死时,谋士审配、逢纪立袁尚为大司马大将军,领冀、青、幽、并四州牧。袁谭不服,引兵攻打袁尚。二人亲自交锋,袁谭大败,派人向曹操投降,曹操大喜,假意以女许婚,并自领冀州牧。袁谭打败袁尚后,要讨回冀州。曹操大怒,写信解除婚约,并且发兵追击,不准袁谭再度求降,不久斩袁谭于阵中。袁尚和袁熙,星夜奔往辽东,郭嘉向曹操进言,不必加兵,辽东必杀二袁,提头来献。果然不出所料,辽东太守公孙康,因袁绍常有并吞辽东之心,怀疑二袁来此相投,终将鸠夺鹊巢。待二袁来时,先埋伏刀斧手,于席间砍下两人的首级,用木匣装好,派人送到易州,来见曹操。

  没有家产的人,立不立继承人,根本无所谓,反正没有东西可以争,大家并不在乎由谁来继承。家产丰厚时,最好生前就立下继承人,预防后患。由三子平分,势力必然单落,减低竞争力。所以旧制大多传给长子,以确保原有的势力。袁绍坐拥冀、青、幽、并四州,可谓庞大。三子又是不同母亲所生,难免增加冲突的可能性。袁尚是后妻刘氏所生,形貌俊伟,甚为袁绍喜爱,所以留在身边。刘氏常催袁绍立袁尚为继承人,却因废长立幼与礼制不符,经常成为乱源,因此犹疑未决,一再拖延。袁绍临终,刘氏逼迫袁绍立袁尚为嗣,这才引起兄弟相残、同归于尽的惨剧。慎选接班人,顺利交接,都是领导人生前应该办妥的大事,千万不能大意。

 

第2部分诸葛亮下山

刘备集团,文有孙乾、糜竺、简雍;武有关羽、张飞、赵云。按理说人才济济,而且志同道合,目标一致,可惜多年的努力,成果始终不理想。刘备自认命运不好,所以才枉费心力。经过水镜先生的指点,说明关、张、赵皆万人敌,惜无善用之人;孙、糜、简不过是白面书生,不够资格经纶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