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银行:对越反击战战场亲历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08:51:15
作者简介:
     老牧 全名:牧继冈 1971年参军,北京人,满族(正黄旗人)1979年自卫反击战时任陆军13军37师109团4连付连长兼突击队指挥官。陆军13军37师109团4连从偷渡红河,攻占谷柳,打191,打161,穿插外波河,始终承担着师团赋予的重要的战斗任务。老枚当战士期间拿过三级冠军指:团、师、军的射击冠军,是75年成都军区长枪射击比赛第一名,这次比赛创造出对抗赛9秒1的纪录,曾担任射击教员。他的参战故事将连续介绍。


                                  纪念2.17

                                   作者 老枚

     对越作战27周年的日子快到了,我的心充满了光荣与忧伤的情绪,就谈一点2.17那天早上的事吧:
     那天早上,我带领109团4连的突击队员们完成了偷渡红河,夺占滩头阵地的任务后,东边的天空开始发白,这时,整个红河全线的战斗开始打响,我站在越军的战壕里,目睹了,我军排山倒海般的炮火,听到的是震天动地的轰鸣和战士们的欢呼,兴奋之中我做出一个大胆的和一个没有经过请示(来不及请示)的战术决定,决定趁着敌人遭受炮火打击的混乱之机,拉着突击队员们大胆地跳上刚发现的小公路,越过原作战计划中准备逐点攻击的佛拉寨、“乱七八糟”高地(由四个小山头组成的高地,由于没有标高,团前指临时命名的高地),直接插到敌纵深核心阵地---152高地。给越军来一个中心开花,打一个漂亮的掏心拳。
     在这个战术穿插的过程中,我冲在所有战士的最前面,我们遭遇并打死了一伙军民混杂的越南人,在路沟里打死了两个越南散兵,在一个拐弯处,指挥重机枪消灭了一伙光着身子(个别的披着白布单),手持武器,准备绕到右侧正在攻打230高地的兄弟连队背后的越南兵。这些过程,在这里我就不想细说了,当时,我的脑子里没有想现在的人常问我那些什么恐惧和人性之类的思想,当时也不可能去想这些,只有凭着感觉和平时训练出来的战术意识去指挥突击队,凭着感觉和条件反射开枪射击,只有行动,面对死亡(是越南人的死亡,我突击队此时还无一伤亡)也不过是一种近乎麻木的,没有思想,没有情感的生理感受,在这里,我本不想把这个过程说得那么“浪漫”和那么“现实”。但是,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还是想告诉你们一个压在我心里二十多年的,充满巨大痛苦和自责的秘密,为什么要说呢?我想你们大家都是我的战友,都是能够理解我的战友,我相信你们。这个秘密就是我在战场上的这个过程中,失误打死了一个自己人,是一个我们团特务连侦察排的一个穿着越军服装的侦察兵。
     情况是这样的,在我们穿插过程中,突然从一个小山包上打来一梭子子弹,我身后一个配属的重机枪班长屁股上中了弹,我们立即隐蔽在路旁的沟里,我叫大家隐蔽好,一个人爬到一棵树后,通过观察,见是远处(约一百多米草丛中有一个人影,)我不知是友是敌,为了保险起见,我掏出信号枪对着他的头顶打了红绿各一色信号弹,这是敌我实别信号,我想他如果是兄弟连队的就可能回信号了,有白毛巾信号,有旗语,还有信号弹,可他什么信号也没回,反而给了我两枪,子弹擦着耳边而过,这下,我估计他一定是越军了,抬手一枪,把他放倒,战士们还欢呼起来,就在这时,倒下的地方又出现了人并打出了旗语,这我们才知道是自己人,当我们赶了过去,发现是提前我们几小时摸过去的侦察兵。这个误伤的侦察兵当时还没死,我急忙叫连队人把他救下去,后来有人说他死了,也有人说,他没死,到底是死是活直到现在我也不是太清楚,找我算仗的他老乡也没说清楚,他是死是活,反正问我为什么给他一枪,但我的感觉上是活不成,子弹穿过脖子了。
     当时我也很脑火,没有通报我,说我的前面有几个侦察兵,我还以为我是最前面的一个人,这是明显的协同失误。
     关于那几个侦察兵去干什么?我不清楚,他们钻到敌人肚子里,四面都是敌人,属惊弓之鸟,见人开枪,是本能的反应,加上当时天还不怎么亮,这个侦察兵我估计他没有看清我们,加上我的行动过于大胆,直接往敌人肚子里钻,他们没想到,因为他们一定在等我们按部就班的逐点攻击呢。这是误击的基础。我打了两发信号弹,这个兵可能也没有反应过来,凭本能给了我两枪,等反应过来也晚了,因为我是射击教练出身,军区对抗射击的纪录保持者,出枪太快,这个误击就这么发生了。
      说实话,面对满嘴流血充满无限痛苦的侦察兵,我的脑子翁的一下蒙了,我的心炸得粉碎,我想给自己一枪,我不想活了,在以后战斗的日子里,我就不打算活了,心已死,何俱之有,在以后的每次战斗中,我冲在最前面,退在最后面,我希望越南人一枪打死我,我想和死去的战友做伴去。可不幸的是,我没死。见他娘鬼。我不知以后如何面对战友的亲属?不知如何面对政治干部的冷面?我知道我是行为是多种原因照成的,但是,是不可弥补的过失。我知道我想让领导们都知道我是冤枉的,但是我做了亏心事,如何向领导解释,解释了又有何用?
       战后的我从医院回到连里的第一天,牺牲的侦察兵的老乡十几人提着棍子来找我算帐,通信员(不是小廖)吓得跑出连部,我自知过不了这一关,提着装满子弹的手枪出门,把那帮他的老乡吓了一跳,可我并不是吓他们,我把枪扔了过去,说:你们听我解释,如果我说的不对,或是你们认为我该死,你们就给老子一枪,喂,枪里有子弹。如果我说的有事实,你们就离开这里。当我把战场经过说完后,特别是他们听见我说,是这个侦察们先开火,打伤了机枪连一个班长后,我开的枪……他们一声不吭是扭头回去了。我们全连战士都目睹了这一切,他们中有的人甚至赶紧从屋里拿出了机枪,我想,如果这伙来人真的想开枪打死我,那他们也死定了。
       我的这些,你们也许不信,可从战场上刚下来时,就是这么混乱,一切没有规矩,个个都像土匪。这事发生后,也是我决定离开这个英雄团队的想法,因为我觉得我无脸见人了,什么立功受奖都不配,正好,没过几天,石家庄高级步校来招人,我把想法与团长政委说了,他们看着我悲观的样子,也就同意了,从此,我就这么离开了109团。
     侦察排他们知道这个误伤的主要责任不是我,所以战后他们也没有追究责任,团营的干部们也知道这个事,他们也不过问了,可我的心里总是不好受,我估计把我的一等功拿下来,除了俘虏问题,这也是一个原因。我当时是一个很有争议的人物,不得已,走为上吧。

老枚回忆:
      关于这场战斗,我在以前的贴子里多次提到,这个战斗进行的非常惨烈,从图上看,这是两个连在打两个山头,实际上是两个多连在打一个山头,因为这个山头的防御阵地是一个体系,从战例的标题上看,是五连的战例,这是因为五连是109团洛阳英雄连,实际上,我们连打到这个地方伤亡已经很大了,能攻下152已经是最后的力量,如果五连此时不利用我们连攻击的时机,再不加入战斗,我们的整个进攻将失败,这个阵地前沿部分,也就是最重要的部分在152,核心部分在171,我们打152时,遇到的最大困难,是敌人的炮击,敌人从偷渡红河中反应过来,开始炮反,当时炮火连天,可以说炸得我们人仰马翻,营部炸没了,可贵的是,五连发现我们连的被动战斗,也就是最顽强的攻击,(是失去指挥,失去炮火支援,连续攻击失败的情况下,多次自发进行战斗重新编组,勇敢顽强地进行的最后攻击)当时两个排的兵力,还能站起来攻击的也就十几人,三挺重机枪只有一挺还能发射子弹,我们做为全团最尖刀的人员,为了胜利,为了守住和巩固滩头阵地,做出了最大牺牲,我是当时在场的唯一的连级指挥员,(连长指导员他们都没有上来,他们去组建营部去了,也是急着把二梯队五连从后面拉上来)。这场战斗是我经历最困难的战斗。
      从战例上看,是五连夺得了最后的胜利,这话不假,可没有我们的第一梯队的几个山头的攻击,也就是没有打开突破口的我们连,他们能取得这最后的胜利吗?
所以,我认为,战争中那些为了最后胜利而倒下的突击队的战士们最光荣的,他们没有看到最后的胜利,但他们是最伟大的。
      当然,在这里我可不是贬低五连,他们加入战斗后,战场形势马上大变,敌人打击我们的火力马上减弱,他们打得非常好,简直精彩极了,要不能上了战例。
从图上看,标得基本准确,但实际情况出入还是很大的,例如,152临近公路是一个断崖,所以只能从这个方向攻击,如果标出来,就更好些,再如,公路对面也有敌人在向我们射击,我们是三方受敌压制,五连加入战斗时,正好避开了两方的火力,真可谓,天时,地利,人和,全占全了。

补充材料:老枚和网友的讨论
老牧:
      手头有本昆明军区步兵学校训练部编印的作战战例,其中有109团的3、5、6连的战斗经过以及经过要图。其中在描述5连的部分中有提及4连:

      1979年2月17日,步兵第109团5连在4连及1连部分兵力配合下,经4小时激烈战斗攻占谷柳、保胜西北之152、171高地,歼敌44人。

      原计划,由4连夺取152高地后,5连迅速由152高地右侧进入战斗,向171高地实施攻击。由于4连对152多次攻击受阻,营决定以5连和1连部分在4连配合下,首先夺取152,尔后向171发展进攻,攻取171。

      我当时是四连的副连长,也就是突击队长,这个战例基本正确,写的也较准确.但有两点:
      1,战前由于敌情不是很明,我们的任务是朝171方向打,负责偷渡成功并占领滩头阵地,打开突破口,在偷渡以后,我们打了几个(好像是六个,其中还与一股企图绕到三团打203高地背后一股越军的遭遇战,我们救了他们主攻连队)山头后,攻到152脚下时,实际上已没有攻击能力了,当占了152一半时(第一条战壕时),我手下剩下不到一个班的兵力了(两个排就剩下几个人),这时五连才加入战斗,他们是二梯队,你可就知道突击队的结局了吧(最后的果子是人家的)
      2,五连加入战斗后,营部就被炸掉了,营部24人全部伤亡,我们完全失去一切指挥和联系,这个战例中的所有的战斗行动是我们连级干部在非常不利的情况下,自发组织的,特别是五连,他们根据我连的困境,自发地主动加入战斗,协同完全靠我们目视指挥,可以说战斗胜利是靠干部战士顽强的战斗精神取胜的.在这时我们连基本上就由主攻变成了助攻,一连一班是根据团长命令前往我连了解情况后,主动加入战斗的.当时这个乱呀,现在整理出来后像模像样了。

      网友发言:参战老兵ID:反斜面炮位   头衔: 贵宾

老牧首长:
      4连的任务是拿下152,控制152,不是171。
      152正面有8个支撑点构成防御警戒线,主要是“家庭责任制”式的支撑点兵力很少,有的属于预设阵地,供在支撑点之间负责机动的兵力使用,机动兵力是市军指的两个排,这个情况战前我们基本掌握,直到总攻开始没有异动。
      4连在突击过程中遭遇过多纠缠,也有自身恋战的因素。越军小股机动兵力快速收缩,152的防御得到加强,4连在152受阻成了预料之外的情况,109团的部署也因此打乱。5连本来是负责在右翼保障4连,并向171实施穿插的,4连受阻后5连被迫提前投入战斗,因为夺取152是当前任务,而夺取171是为了实现纵深控制。因此在夺取152之后,5连也无法制止171越军南撤达成围歼的目的。
     说得不对请纠正。

老枚:
      看来你对这个战例是非常熟悉的。
      跟你说实话吧,你可能不信,当时我受领师团给我的任务非常明确,就是朝171方向打,直到打到伤亡百分之七十为止,你见过这种命令吗?可我当时接的命令就是这样的,而且王引生师长还说如果伤亡不到百分之七十,你就是打到河内去也要往前打(所以也不可能有前面所说的什么计划和五连加入战斗的时机和战术安排等)。没有明确的战术目的是因为敌情不明,甚至我们都不知当面之敌的准确番号和兵力布署,所以我们在战斗中要不断地把遇到的情况报上去,等待上面的命令,并不是恋战。实际情况是过河后,五连并没有到达我的右侧,(很“聪明‘哟,所以战后对四连的评论是极不公平的),也就是没有负责我的右侧安全,我受到多次小股敌人就是230高地方向来的。另外六连也没有按时到达我的左侧,我受到了从143、141两个方向的的火力压制,另外,团特务连一部,是先期过河的,也对我进行误击,再加152的敌人是从171上不断增援和替换(我多次观察到),另外,我要的炮火一发也没打过来,所以说这场攻坚是在没有炮火支援的情况下打的。而敌人对我进行炮火打击时,我们的炮群对他们也没压住,要不营部怎么报销了,所以我们多数伤亡并不是阵地上的敌人打的,而是敌炮火打的。 你说的很对,在152前我们遇到了都是三五一群的小股敌人,而且他们打了就跑,非常灵活,而且地形对他们有利,我们不是在路沟里打死两个,就是在房子里打死两个,但这是实际呀,你不干掉这些零星敌人,一挺枪就能压住你,你就过不去,遇到这种情况,你说怎么办?你在什么支援和配合都没有的情况下,只能往前挤着打,所以在152时,我组织发起的二次攻击全失利了,这原因很多,配属的重机机两挺的抓弹钩在关键时刻全坏了,我一见,脑子就大了,等等,很多情况在当时是没办法的,最主要的就是失去指挥和各方协同。事后的战例,什么都可能说了,谁都是诸葛亮(不是说你呀,别在意)。

网友发言:ID:plr
事后诸葛亮一把:
      我认为,上级机关对敌“家庭责任制”式的支撑点对我的威胁估计不足,认为只要不计伤亡,果断穿插就能迅速解决152并向171发展。这种“估计不足”的情况似乎较普遍。请老参谋指正。
      而事实上敌人利用顽强地利用地形成功地展开袭扰。对付这种袭扰,在第二次海湾战争中,美军也没什么好办法,而且即使美军也不是总是能呼唤到上级的火力支持(而且要是伤亡70%,美军连长就该准备投降了)。
在当时我军通信,协同能力较弱的现实下,比较可行的办法是加强步兵分队的火力,炮兵重点执行反炮兵任务。如果每个连抽一个班改训工兵地爆专业,枪榴弹,单兵火箭配到班,40火,82无配云爆弹,燃烧弹,钢珠弹。老连长,要是有这火力,您估计是不是会打得轻松许多?

老牧:
      说得好,可我们当时没有听说过什么“家庭责任制”式的支撑点,这可能是战后的战术研究总结出来的,当时摸下滩头阵地后,我带着突击队顺着公路往里插了一大节(路两边的敌人还没发现)。我们遇到困难是战斗打响后的,其实,我觉得我军的炮火打早了,如果他们不打炮,没准我就把171摸下来了(也诸葛亮一把,呵呵)。
      现在的装备可以用你的战术了,但我们当时那个装备你是知道的。破枪破炮。

网友发言:参战老兵ID:反斜面炮位
      “家庭责任制”式的支撑点,这个表达是我为了说清楚情况采用的。这种支撑点是由民兵或村民家庭组成的,有点类似过去的“保甲制”的性质。这不是战后才知道的,战前的情报不止一次提到这个问题。
不计伤亡是不可能的,但是,害怕伤亡恰恰增加了伤亡。突击也好,穿插也罢,最忌讳的就是与小股敌人纠缠。因为过多纠缠而拖延时间,最直接的后果就是让敌人判明了我军的进攻意图,迅速向核心阵地收缩。

网友发言:ID: Donganji
      打到伤亡70%,这话纯属放屁,他是伏龙芝毕业的么?说话也不过脑子,还是被老毛子的理论弄昏了头?能讲出这话?应该给他一梭子!
      同情老连长,你们的左翼根本没有保障呀.142,143,145,谁管呀?
    你们是沿着山脊梁往171冲的,没人控制侧翼怎么打呀,只能靠玩命了,也只能等着人家骚扰你了.
营属的火力在哪里?不会和营部一起报销了吧.

网友发言:ID:plr
      我看过许世友的总结,提到一个重要的教训是对敌地方部队,民兵等的估计不足,导致兵力不敷使用。我觉得这“估计不足”,既指对兵力的计算,又包括对于敌作战意志的两方面估计不足。
我觉得首长的决心当然是有道理的,“不与小股敌人纠缠”可以说是穿插作战的金科玉律。具体作战中如何实现,我觉得有很多具体的课题。
      1.“家庭责任制”式的支撑点(不会怪我侵犯版权吧,呵呵)能否起作用,很大程度取决于其意志,不坚定者,炮火一来撒腿就跑,或者龟缩一隅不敢出击。因为这几乎是自杀式的阻击。从4连的遭遇来看,敌人是顽强的。
      2. 对付这样的支撑点,如果能事先周密侦察当然最好,不过不太现实。所以战前准备应该充分,连,营,团各级应该进行图上作业(战术想定),排班组都应该明确各种情况下的协同与分工。当时部队的参谋业务情况???
      3.战场情况千变万化,通讯设备的落后且不提了。军队公开出版物曾报,有一连奉命坚守阵地,侧面敌通过,连长主张打,政指说不,最后不打。像4连是否应该帮兄弟部队一把?也许事后能分析清楚,当时指挥员只能凭直觉,直觉能否准确,取决于平时战术素养的养成。这个,即使是当时的全训部队怕也是很难的。
      4.武器装备,班一级缺乏自动火器和面杀伤火器,对行军路线正面和侧翼突然出现的敌火力点不能迅速压制。越战中美军巡逻小分队被越军伏击时,很多情况下靠发挥M79榴弹发射器的威力得以喘息,然后呼叫地空火力压制。
      5. 我认为以当时的敌情我情,即使带队指挥员不计伤亡下决心猛插也很难实现企图。也许应该重新考虑进攻路线?或者应该在左翼另出奇兵?
      纸上谈兵,请老首长们指教,拍砖。

描述:109团4连5连战斗经过示意图

 

 

描述:109团5连战斗经过示意图

 


描述:老枚

描述:109团4连在老街战斗中1

 

描述:109团4连在老街战斗中2

 

 老枚:
      这也是我连一个真实的战斗实例
      在攻下152高地后,当时我们与上级失去了一切联系,我身边还剩不到一个班的人,这时发现了一个只能钻进一人的洞子,里面有越南兵,但这个洞子在里面拐了几个弯,用枪不行,用弹也不行,当时又没有炸药和喷火器等东西,怎么办?
      这是个石洞,而且我们已经筋疲力尽了,几乎站都站不起来了(已经拿了六个山头了)注意,我们当时没有喊过缴枪不杀之类的话,可是我们已是一天一夜滴水没进,吃的喝的全扔了,有谁能想到,打了六个山头还没死呢。
      我们喊话的劲都没了,趴在地上看着洞子犯愁,这时有一个兵想出了一个大胆的计划,好了,结果是这样的,九班一个兵把衣服装备全脱光,身上一个布丝也没有,拿了一颗手榴弹就钻了进去,我们在外面拿着枪紧张极了,忽听见里面一声闷响,我想完了,这个兵与鬼子同归于尽了,随着洞口里喷出一股浓烟,滚出一团东西,定下神来看,原来是我们这个九班的兵,只见他两手握住耳朵,嘴里直喊震死老子了,我们还是不相信眼前的事实,他又拿着一支枪钻了进去,一阵枪响后,他从里面拖出两具尸体,他为什么要脱光呢,原来他想他身上一件证明他是中国兵的东西都没有,鬼子就认不出他来,也就不敢开枪了,这招果然见效。

网友发言:ID:沂水蒙山
      老连长你手下的兵象你一样威猛啊 不知这战士老连长为他请的什么功啊。

老枚:
      当时那还想到立功了,也许下个山头大家就该狗屁了,真的那时候什么都不想了,要想的话,这个兵那会想出这个连鬼子都不敢想的招来。
      当然了,下战场后给这个兵立了功,几等忘了。

网友发言:参战老兵ID:松毛岭
      我们85年打405高地的时候也遇到同样的情况,当时405高地表面阵地很快就被我们拿下了,但山顶上的一个越军囤兵洞(我们称作5号洞)却始终拿不下来,因为洞是全石头的,半人高,不到1米宽,7-9米长,“工”字型,两边都有洞口,当时也是喷火兵没有跟上,突击队员炸药块已用完,后来是一名突击队长从战友身上集中来了炸药块,然后一边往里扔一边用冲锋枪扫射着进去的,还在里面按住一个活的,后来因为伤势过重死里面了,最后清点越军尸体,这个洞里一共有8具!战后,该突击队长被军委授予“战斗英雄”荣誉称号!

老牧:
      是呀,战斗中什么鬼事都可碰见,战前是给我们连配了工兵,但偷渡红河时,他们的船就失踪了,战斗结束后,他们才上来。真是活见鬼了。

网友发言:参战老兵ID:军队的女儿
      这不奇怪,这些工兵变水兵了呗。看来你带出来的兵和你一样,不仅胆大,聪明,而且什么都敢干。幸亏里头不是越南女兵,否则的话,可能滚出来的就不是一大活人了!

网友发言:参战老兵ID:松毛岭
      老连长说的没错,关键时刻还是自己的兵好用!
      我们85年打405的时候,要是配属的喷火兵能跟上的话,根本不会死那么多人,哎~~~~~~
    (下面引用由Donganji在 2005/05/31 01:04pm 发表的内容:
      战后处分他们了么?怎么这点兄弟情谊都不讲呀.我记得67军有个梁岭吧,战斗英雄,副连长还是排长的,就是牺牲在洞口的哪个.我看过战例.我就纳闷,为什么不喷火呢.原来是喷火兵拉稀了.)
梁岭就是我说的这次战斗中牺牲的,他当时是主攻连的副连长,本来他不用亲自突击的,就是因为405高地上的5号洞我们和越军成焦灼状态始终拿不下来他才自己上的,结果牺牲在了5号洞口的上方,要是喷火兵跟进了,哪还用那么费事呀,一枪结束战斗! 那一次战斗中,梁岭烈士被济南军区追记“战斗英雄”荣誉称号。

网友发言:参战老兵ID:3510652  
      (下面引用由hjf1390在 2005/09/06 09:01pm 发表的内容:
      40火和82无当然是不能以掷手榴弹的距离发射的,该配置在一两百米外.冲锋步兵发现越军火力点后打几发事先约定好的比如绿色曳光弹,40火和82无就瞄准曳光弹终点射击(79年时步兵和坦克好象连这点配合都没有,各打各的)... )

网友、

      云南方向浓雾特别,4月30日收复者阴山那天,下着毛毛小雨整个山头都被浓覆盖着,能见度特别差3-5米远就观察不到目标,炮弹落在前面又看不见弹着点,只能用耳听。为了,减少伤亡避免误伤。通过雷区时我命令全班,所有的武器都把保险关上,成“1字”战斗队形,间隔3-5米跟在我后面,离敌战壕35_40米时,成“一字”队形马上散开,1组沿战壕向前搜索,2组在战壕外掩护,采取交替的办法向前。3组同配属的重机枪、82无组成火力组掩护,刚向前10多米就发现情况了……

网友发言:参战老兵ID:3510652 
      问个问题,请教3510652 :当时重机枪和82无离敌人战壕多远,重机枪呈轻机枪(两脚架)状态吗?
      打搅了,请继续。

      重机枪和82无离我们不远,就在战壕边架枪

网友发言:ID:hjf1390
      请问这战壕边架枪是架在我军出击的战壕边还是你们摸到的越军战壕边?个人根据叙述猜测是越军战壕可能性更大.不过压制武器好象不宜配置得过于靠前,62年对印作战时有时把重机枪组编入步兵冲锋队形里去,后来发现效果不好,易伤亡重机枪的威力就没了,只发挥了冲锋枪或班用机枪的作用,还是靠后些配置更能发挥重机枪的威力.不过大雾能见度只有几米的话,重机枪和82无这些主要打300米以外目标的武器基本没用,我宁可换成掷弹兵或喷火兵.

网友发言:参战老兵ID:3510652  
      按照战前演练配属到本班的重机枪、和82无在,我们占领冲击出发位置后,马上占领有利地形用强大的火力压制敌人,掩护步兵发起冲出,82随时准备消灭敌火力点。谁知道战场上的情况干变万化,由于一场浓雾和工兵开辟通路的“81”器材没有到位,把整个战斗布置就打乱了,能顺利的拿下“12”高地,掩护兄弟部队穿插到位。就靠我们勇敢的士兵,当时最大的领导就是几个班长(付连长、排长),在发起冲锋负重伤!冲上高地越军的12、7高机只开了两枪、重机枪1发子弹都没有打,60炮有一门都没有架好就被我们占领了。

网友发言:ID:hjf1390
       浓雾造成敌人看不见目标,射击无目的,那点倒霉事怎么全让连排军官给摊上了?既然浓雾能有效掩护我军行动减少伤亡,怎么以后战斗中不见使用烟幕弹人造浓雾呢?老看见在出击XX高地时,出击分队遭YY和ZZ高地的高机重机甚至直瞄炮火射击,行动有困难.如果用团师炮群立刻打掉有困难,干嘛不先往YYZZ打几发烟幕弹遮蔽他们视线,就能立刻解除出击分队受到的精确火力压制,然后再用炮慢慢轰呗,反正我军炮火是按敌高地坐标打的.
好象步兵们讲述的几次战斗里,那些"抓"来的壮丁们(破障工兵和喷火防化兵)都与步兵配合得不好,有险情该用的时候找不到人,等大局已定了他们又不知道从哪里冒了出来,等着战后邀功请赏.害得步兵们不得不付出更大代价来弥补他们不到位造成的战斗力缺失.这是多起偶然还是有点必然因素?他们是单独行动的,不与步兵混编入战斗队形?

网友发言:参战老兵ID:3510652
      平常喷火兵都是在师防化连里,离我们步兵分队从来不见面,打仗时才分到连队里来的,根本没有什么配合,步兵分队平常训练比较认真,所以向前接敌时没有掉队。其它配属就很难说了!告诉网友一个笑话:配属我班的12.7高机1个班,由一个排长带领打仗时,不知跑到那里去了,本人也忘记了,第二天才找到我们阵地报到!

网友发言:ID:hjf1390
      平时是各练各的还有些"道理",训练要求和场地不同嘛.可战前做集训时也没找个类似的山头合到一起练练?那时候已经确定了攻击的兵力兵器和攻击路线了,有合练条件了.那该算上级的战前准备不够细致,不同齿轮也不先互相比比啮合状态就往战斗机器里硬塞,战时造成了某些环节卡住配合不力!破障工兵该是最先行动的,怎么也给丢了?头天晚上出发时就该一起走的,到了进攻出发地,步兵展开,工兵继续前进至雷区边缘干他们的.甚至该派几个步兵带路加押送,丑话说在前面,别老要我们步兵去趟地雷.若破不了障是工兵失职,你们工兵先去趟,炸光了我们步兵再接着上!

      同一支部队的馅和皮都捏不到一块,还奢谈什么多兵种联合作战!中国军队还是第三世界军队,只是规模最大和夹杂一些第二世界武器罢了(个人认为第三世界军队强调对步炮的使用,第二世界强调步坦炮飞机导弹的协调使用,第一世界则是主要是玩飞机远程导弹加卫星,步坦炮只是去打扫战场).军内的刘XX之流还谈什么虚无缥缈的超限战?靠这个能升官进爵但打不赢战争,先把限内的玩好再说.

 

手表的故事

描述:老枚参战时戴的手表就是文中失而复得的那块表

老牧回忆:
        2月17日夜里11时左右,109团3营加入战斗,继续向越南老街省会谷柳城进攻,平时,我们部队也搞夜间战术演习,但规模多是班排的,很少搞连以上的演习,所以,我们的夜间战术协同就出现了问题。根据命令,七连从我们左侧加入战斗,向正前方一条公路之隔的深店发起进攻,我连的任务是以火力掩护七连进攻……
        我在最前沿的战壕里,爬在重机枪旁边,瞪大了眼珠子想看清七连的行动,可天漆黑一团,什么也看不清,只有一些零星枪声撕破战场的寂静,这是大战前的寂静……
突然,一阵暴风雨般的子弹打向我们的阵地,战士们不知出现了什么情况,一个个吓得忙蹲下身来,各班排的战场值班观察员纷纷大声报告,敌人向我连发起进攻,有的战士开始还击,……重机枪手在一旁一个劲地大声请示,连长:打不打?
          我一边叫电台把情况向营里报告,一边慢慢地伸出头来,仔细观察,这是,我发现有些不对劲了,一是火力多是从我们的左侧打来的,这正是七连的位置,二来,他们打出来红绿信号弹的协同信号,可越南人一般不打信号弹,他们普通阵地上没有信号枪。难到是七连打错方向了?我急忙大声向周围下令:停止射击,是七连。一边抽出信号枪,向七连火力方向打出敌我识别信号。一面听见左侧战士们在大喊,七连停止射击,是自己人……
        七连副连长赵章友带着他的人上来了,摸到我跟前,担心地连问,有伤亡吗?经查,我们两个连都没有伤亡,算是虚惊一场。
        我给他指明了他的攻击方向,制定了协同计划和临时协同信号,为了防止再次出现类似的误伤情况,我连只用这挺重机枪支援他们,主要是用曳光弹给他们指示发现的敌人目标,为了保险,我把机枪手推到一旁,由我亲自来打……
        当看见七连打出的占领阵地信号时,我习惯的看一下手表,这时我发现手表不见了,这下坏了,整个前沿阵地上,只有我一个人有手表(前沿阵地上只有我和副连长),副连长是一排长刚提起来的,他也没表,这没有表咋指挥战斗呀?我让战士们在战壕里来回摸,忙我找表,结果还是没有找到,无奈之下,我叫通信员小廖,回到后边152阵地上,找指导员,把他的手表先借来。
        这小子不一会跑了过来,说:“喽,连长,给你表。”我接过来觉得这表不对劲,很小,打开手电一看,是块黄色的小女表,疑问:小廖,这是那找来的?他小声说,指导员不愿把他的表给你,这是从一个越南女兵尸体上缴获的,他说这表给你先用着,战后再上缴……
        战后,回撤途中,我们在公路上走着,带着复杂的心情看着我们血战过的152高地,我突然想起了我那块表,不行,老子的表不能留在越南人的土地上,这是老子的一大损失,急忙叫连队停下,拉上几个人,虽然阵地叫后面部队加修过,但我们还是很快找到我们原来的阵地战壕,又找到了机枪掩体的位置……苍天有眼呀,这表竟然给挖出来了,一试,走得还很好……
        现在这表走得也很好,但我一直好好保存着。
        当找到我的表后,后来,那块小女表在小廖伤好出院后,我真得送给他了,可把这小子美得屁颠屁颠的.他嘴里一个劲到处宣扬,连长给我一块小金表呢。

网友发言:ID:plr
        小廖这个大喇叭,这不是害你吗?

网友发言:ID:hgd
        看着象天津手表厂的“东风牌”17钻手表,既是当年的“3大件”之一,也是当时的名牌手表,79年19钻“上海”牌是125元,当时2级工工资是41.5元,相当于3个月工资。
plr说得不错,这大喇叭的声音要是被有心人听到就麻烦了。当年可是听了不少“左”的故事

老牧:
        这是东风牌的手表,当年有这么一块表,算是牛的了.
        小廖这家伙叫我臭骂一顿后,老实多了,后来指导员还真得问起过这块表的事,我们俩个装傻,好不容易蒙混过去了。

网友发言:ID:hgd
        绝对算牛的啊!
        那时,买一块手表,除了钱外,还需要工业券,最难的还要数手表票(计划经济年代的产物,79年后停用的),因此,那时代的一块手表相当于现在万元的“劳力士”、“欧米咖”;我79年夸大强调了多种理由,才从家里得了块“21钻上海”,所以,特别能理解老连长返回去找手表的心情。
        那个小廖骂得及时(嘿嘿),指导员也是有心放你们一马,难得呀

 

照片的故事--1979年2月18日 

描述:四连在老街战斗中

 

老枚回忆:(文中的连长就是老枚本人)
      1979年2月18日下午。对越自卫还击战中老街战场上,苍白、淡薄的夕阳在硝烟的烘烤下,凄凄谅谅地挂在西边阵地的上空,打开战役突破口的某红军团四连,经过两个昼夜的苦战,伤亡过半,个个已是筋疲力尽,奉命转入休整。虽然两天两夜没有合眼了,他们还是趴在战壕里,死尸堆上,睁大眼睛,望着谷柳城(老街省省会所在地),从我军炮阵地打过来一串串拖着红尾巴的炮弹飞进城里,随即发出震耳欲聋的连串巨响,在建筑群里掀起的冲天大火,从他们这两天的战斗经验判断,兄弟连队攻城的战斗进展不顺,果然,团里来令:由于三个连队均攻城失利,令该连火速赶到城下154高地(就是照片中所在地点),立即攻入城区,主攻省委大楼。
      落日前,赶到指定地点,这里刚挨完我军炮击,一侧民房还冒着烟火。令连长惊讶的是,团长政委在一片小竹林里等他们,团领导难得亲临最前线督战,可见战斗形势紧张。团长黑着脸口述战斗命令后,连长唯一要求是发起攻击前至少给连队十分钟战斗准备时间,以明确攻击目标,搞好战斗协同,他心里明白,组织不好,协同不明,仓促进攻,只能是增大伤亡。可没想到,团长吹胡子瞪眼,楞是一分钟时间也不给,连长不明白了,他为何要这样做?难到拿战士的生命开玩笑吗?情急之下,连长急得冲团长大骂:你他妈这是瞎指挥,老子只需要五分钟!就五分钟!团长黑着脸,混不讲理,拔出手枪,大声回骂:你他妈再不马上发起攻击,老子毙了你!连长火冒三丈,枪托猛一个侧击,砸掉团长手枪,扯过团长脖领,一个大背挎将团长摔倒在地,摔得这家伙半天没倒过气来,动作之快,让身边团政委拉架也没来得及,那帮子警卫员更是傻了……
      无奈之下,连长只能将枪一举,高呼下令:二排长,你在我的左侧与我并肩攻击,注意与我保持目视距离,负责保障我的侧翼安全(是)。三排长,你们继续担任连预备队,在我后面跟进,听我的命令加入战斗。一排长,你们跟我来!好!咱们去打他们这些个龟儿子,开始行动!“说完,拉起连队杀入敌阵|(就是照片中情景)。他边打边指挥,心想,弟兄们请原谅,咱们连只能这样往里瞎冲瞎打,没关系,要死,老子先死……,后来的情况是这样的,四连突入城后,捉了几个,打死了几个,混战中,又把捉得给毙了,再后来叫自己的炮火给轰了回来,当时四连无法与炮兵有很好的协同,,,,,这场战斗四连伤了三人,无人死亡,主要原因,是参战的全是打了两天的老兵,战斗经验无人比
      战后,这个连长还是不明白团长为何要这么做,直到见了这张照片后,他想,奶奶的,也许是为了抢镜头吧?
      请永远不要忘记为了祖国和人民牺牲的兵弟兄们。

老牧:
      这里我还要说一点,你们不能怪团长,团长也是一个非常好的人,他的指挥也是一流的,我敬重他,战场上人人都是火暴脾气,我不知叫各级首长枪毙过多少回了,数都数不清,战后评功的时候,有一个意见是给我一等功加一个大过处分,我说功不要了,但处分千万不能给我,因为是文革后期,那个影响在骨子里,结果还是团长悄悄给我了一个三等功,他说他的权限,只能是给连级干部三等功,这还叫我感动了三分钟呢,战场上的事情不能用和平时期眼光看的,战场都是直来直去的


描述:沙巴地区草图

 

描述:越南沙巴地区照片

 

提供者:网友ID:cpcliusi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149师系1969年12月10日由陆军第52师改称(85年整编后陆军师改称步兵师)。
  
      第52师的前身是1945年10月组建的冀鲁豫军区独2旅,同年11月23日改编为晋冀鲁豫野战军第7纵队第20旅。1947年3月16日北上赴东北后归建的第1纵队与第7纵队合并为第1纵队,该旅改称第1纵队20旅,1949年2月18日编入第18军为第52师。1952年7月,第52师番号撤消,第154团驻防江孜、日喀则、亚东地区,155团驻防拉萨、山南,156团则调归53师建制。1965年5月20日,奉中央军委命令,恢复第52师番号,下辖藏字419部队(对印作战时的西藏军区前线指挥部)的3个团,即第154团、第155团、第156团(由原419部队第157团改称)。1969年9月至11月,西藏军区陆军第52师与陆军第50军149师对调防务,12月互换番号。
  
  
  
  紧急战备:
  
  由于越南当局肆无忌惮地推行地区霸权主义政策,中越两国关系急剧恶化。1978年12月8日,中央军委下达作战命令,向中越边境集结部队,在1979年1月10日前做好一切准备,选择越南境内浅近纵深目标,以3-5天的时间,歼灭敌军1-2个师。越南在苏联支持下,悍然于1978年12月25日向柬埔寨发动了全面入侵。面对越南咄咄逼人的嚣张气焰,中央军委于12月31日再次召开会议决定,作战规模要扩大,增调部队,搞掉他3-5个师,时间延长到15-20天。
  
  1979年1月5日,中央军委命令,成都军区陆军第50军立即做好执行对越作战任务的准备,待命向中越、中老边境的云南方向集结。成都军区根据中央军委的命令,于次日下达了《陆军第50军立即扩编做好执行作战任务的准备》的命令,命令50军迅速对148师、149师、150师按甲种编制扩编,并要求149师于1月15日前,其他部队于1月20日前完成一切准备工作。
  
  149师受命后迅速着手战前的各项准备:
  
  1、部队扩编:全师共扩编1个营部和36个连。步兵团每团扩编9个连:团炮兵连扩编为100迫击炮连、82无后坐力炮连和高射机枪连,警通连扩编为特务连和通信连,汽车班扩编为汽车排;步兵营扩编1个步兵连,机炮连扩编为重机枪连和炮兵连;炮兵团扩编1个122榴弹炮营。师直属队扩编6个连:高炮营扩编高炮、高机各1个连,通信营扩编架设连,工兵营扩编机械连,警侦连扩编为警卫连和侦察连,新组建炮兵指挥连。师后勤汽车连扩编为汽车连和汽车训练队。团机关增设炮兵股、直政股和军马所。师和各团后勤各新组建1个担架排和1个勤务排。全师共补充老兵2539人,新兵3108人,共补入兵员5647人。
  
  2、临战训练:扩编工作基本完成后,即组织部队进行临战训练。新兵完成了两次实弹射击,投手榴弹三到五枚,老兵进行一次实弹射击,投手榴弹一到三枚。大部分步兵连进行了连进攻战术演练,部分炮兵连和步兵连火箭筒分队进行了实弹射击。专业兵学习了本职专业技术。干部主要学习识图用图和研究亚热带山岳丛林地作战特点。并对部队进行了防病常识和防化学教育。
  
  3、政治动员:反复进行对越南地区霸权主义者的“三视”(仇视、鄙视、蔑视)教育;组织学习《动员令》和战时立功条例,阅读越南侵柬反华罪行材料,参观越南反华排华罪行展览,充分认识越南当局的真面目,加深对此次作战行动意义的理解。同时广泛开展光荣传统和革命英雄主义教育,增强部队的光荣感和使命感,树立了敢打必胜的信心。
  
  4、向战区开进:1979年2月14日,中央军委指示,陆军第149师赴云南方向参加对越自卫还击作战,为昆明军区预备队。成都军区受命后立即向部队传达命令,并组织输送工作,确定先由铁路输送,再转为摩托化行军。铁路输送全师共编20个军列,即步兵团各3个军列,炮兵团5个军列,师直6个军列。按447团、446团、师直、炮兵团和445团的序列,从2月18日至21日分别在四个车站登车离开四川向云南开进。根据昆明军区15日下达的《陆军第149师、汽车第27团执行作战任务的命令》,149师应于2月26日进至文山、砚山地域集结,配属第14军作战。19日8时27分,改在马关、木厂地域集结。17时25分,总参作战部传达邓小平副主席指示:14军那边问题不大,149师归13军指挥,下火车后不要停,要很快向前边机动。根据这一指示,昆明军区前指于18时50分命令149师改在蒙自、屏边地域集结,归13军指挥。149师在昆明下火车后立即搭乘本部316台车并加强汽车第27团550台车转入摩托化行军,迅速向战场开进,行程496公里,2月24日18时全师进入越南坝洒至龙金地区,为13军预备队。并以一部兵力占领龙金以西诸高地,保障39师右翼安全。

地形:
  
  沙巴地区位于黄连山垭口以东、吉光胡、威龙松以西,属于黄连山山区,是典型的亚热带山岳丛林地,其主要特点是山高坡陡,地形复杂。山高一般为1500米至2300米,比高多在500至1000米左右,坡度约40度,有的在60度以上,自然洞穴和悬崖峭壁较多。道路稀少、河溪纵横、林木茂密、雨多雾大。由于地形复杂、气候多变,给部队作战行动带来很大影响,造成了相当的困难。
  
  敌情:
  
  沙巴地区之敌系越军316A师主力。该师于1951年5月在谅山地区成立,为越军主力师之一,下辖148、174、98三个步兵团和187炮团,战前位于平卢、莱州、封土地区。我发起自卫还击作战后,该师于2月18日率148团 174团 98团7营 187炮团东进沙巴,奉命沿10号公路增援老街地区。21日,先头部队148团进至代乃地区,企图与345师夹击我军。我13军39师一部于22日下午攻占代乃及其附近高地,切断了316A师和345师的联系。两天内打退148团30余次反扑,歼敌900余人。316A师东援柑糖的企图落空后,主力在沙巴地区建立“沙巴防线”,企图凭借有利地形,阻击解放军南进。其具体部署如下:吉光胡及其以北无名高地、奔西爱、威龙松地域为148团(欠6营);达果及其北山,珍珠琳到沙巴东北地区为174团;新寨北山垭口及以北地区为98团7营及坝洒独立营残部;沙巴独立第6营主力位于沙巴,一部配置在达聘苗和新寨地区;总兵力约3500人。27日战斗打响后,148团4营撤至大平,团部率5营沿公路撤至新寨至北山垭口地区。越军官兵有一定实战经验和战斗力,战术比较灵活,尤其擅长分散游击作战,小分队独立活动能力强。316A师防御的基本特点:沿公路实施主要防御、其兵力两头(4号桥地域和新寨以北地区)大,中间(沙巴)小,多以营连为单位构成纵深梯次的环形防御。阵地编成采取野战工事和既设工事相结合、明暗火力相结合,生活与战斗相结合。注意利用自然地形,伪装较好不易发现。火力配系上采取远近结合,曲直结合组成交叉火网,对重要的山口、桥梁、通道以标定射击和集中射击予以封锁,并善于运用高射武器平射。从总的情况看,越军准备坚守其“沙巴防线”,同时也做了在情况不利时撤退的准备(如火炮、车辆和重装备沿公路配置)。
  
  决心部署:
  
  根据13军2月24日赋予的任务和26日的作战命令,149师加强炮4师18团,昆明军区独立坦克团3营(欠7连),32师95团,负责歼灭沙巴地区之敌。师首长决心:集中主要兵力兵器沿公路及其两侧实施主要攻击,以一个加强团经龙江、班佛向新寨方向穿插迂回,断敌退路,前后夹击,将316A师主力歼灭于新寨以东地区。具体部署如下:
  
  447团配属师工兵营1个排,防化连喷火、防化各1个班并指挥445团2营和师侦察连由龙金经孟珊、龙江、班佛向新寨和马匝方向执行穿插迂回任务,切断公路控制黄连山垭口,阻敌西逃东援,配合师主力歼灭沙巴地区之敌。
  
  446团配属师防化连喷火、防化各1个班,在奔西爱、威龙松一线占领进攻出发阵地,团主力沿公路及其两侧向沙巴实施主要攻击。以1个营由奔西爱经蒙先向大平、达聘苗方向进攻,在447团协同下歼灭沙巴地区之敌。
  
  95团2营首先攻占1663高地,而后营主力向威龙松、珍珠琳方向进攻,保障师主力左翼安全。
  
  445团(欠2营)、95团(欠2营)、坦克团3营(欠7连)为师预备队,分别配置在朱缸荷以南,代乃南侧和谷珊东侧地域,战斗打响后,随446团之后跟进。
  
  师炮群由师炮团和炮18团编成,配置在大顿、典那、大寨地域和332高地至北瓜姚地域,以火力支援师主力战斗。
  
  28日15时30分,149师接13军指示,全师在39师攻占奔西爱、威龙松后进入战斗。以2-3天时间拿下沙巴。3月1日,447团和445团2营已进至预定穿插迂回地区附近,师主力已进至4号桥东北地区。师根据上级指示和总的战役企图,结合部队战斗进展情况,为加快进攻速度,迅速完成作战任务。于1日晚调整部署,命令师预备队进入战斗,使用师的绝大部分兵力,分六路(主力沿公路)向沙巴进攻。具体部署如下:
  
  445团(欠2营)配属坦克团9连沿公路实施主要攻击,在447团、446团和95团2营协同下,歼灭沙巴地区之敌。
  
  446团3营沿蒙先、大平向沙巴方向实施攻击。团主力在攻歼4号桥西南无名高地之敌后,沿1796高地向沙巴发展进攻。
  
  95团2营沿威龙松、珍珠琳一线向沙巴实施攻击。
  
  447团迅速切断公路,以一部兵力攻占黄连山垭口,团主力向沙巴方向进攻,445团2营沿大平、达聘苗向沙巴进攻。

提供者:网友:参战老兵ID:反斜面炮位  

了解沙巴战斗首先要了解地理位置,因为当年营连级使用的地图是根据分队各自任务配发的,图上标注的目标在不同等级的图上详略不同,所以,即便是当年的老兵今天也很难理清楚进攻沙巴战斗的脉络。我手头没有地图,希望通过文字叙述勾勒一个大致轮廓,错误的地方请老兵们指出。

  一、进攻线路上重要目标的地理位置
  红河的流向是自西北向东南,在红河右岸的越南境内,有一条公路与红河平行走向,这就是坝洒——谷柳——柑榶公路,这是一条基准线。
  1、在谷柳——柑榶公路之间,谷柳以南约4公里,通往沙巴的公路在这里交会,谷沙公路是自东北向西南的走向,与外约姆河平行;谷沙公路上共有大小10座桥,我们将其标注为1~10号桥。其中,4号桥、8号桥下面溪水较深,水面较宽直接进入外约姆河。沙巴公路沿线两侧有一系列大家熟悉的地名:谷珊、代乃、朱缸荷、1662高地、3号桥、奔西爱、4号桥、威龙松、达果、5号桥、朱奈、6号桥、1796高地、7号桥、8号桥、马匝,过了马匝公路转向正西方,距沙巴大约5公里。
  2、在坝洒——谷柳公路之间,向西南方向有一条山间乡村道路:班佛——格盖苗——新寨北垭口——新寨,过了新寨上公路距沙巴县城大约3公里。
  3、在班佛——格盖苗之间,一条山间乡村道路交会,这条路向东南方向通往大平,并在大平转为正南走向,至沙巴县城大约6公里。
  上面这3条路,就是我军步兵三路进攻沙巴县城的战斗线路。炮兵弟兄记不清这些地名,可以通过图上的目标标号回忆,这一区域的目标标记为70~100。

  二、三路进攻沙巴(主要说149师)
  当时的战场态势:22日,39师在代乃以及东南侧无名高地阻击向东驰援的316A师先头部队148团,到24日完全控制了代乃地区;23日,37师、38师钳型攻击柑榶,到25日攻克柑榶。
  149师是13军的战役预备队,进攻沙巴的命令24日下达,各团行动自25日开始。149师3个团进攻的每一步几乎都是在“啃骨头”,一是越军316A师沿线密集布阵,多点顽强阻击或伏击;二是进攻线路上地形复杂、又遇大雨;三是仓促投入战斗,在纵深近距离连续攻击,战术指挥上缺乏经验。这几点可以从149师3个团的行动得到验证。
  447团沿班佛——格盖苗进攻,27日中午在格盖苗遭遇越军174团阻击,3月1日进攻新寨北垭口遭遇顽强阻击,此后多次发动进攻都没有成功,与越军形成对峙局面,直到3日才控制新寨北垭口;
  445团2营中路进攻,27日晚上在大平遭遇顽强阻击,在西北无名高地转入防御;1营、3营沿沙巴公路进攻,越军在公路两侧凭险扼守。进至4号桥南500米公路附近时,遭西侧高地越军火力阻击,多次攻击未能奏效;
  446团在三路受阻的情况下投入战斗,3月1日凌晨在4号桥地区遭遇伏击,到当天中午控制了北侧无名高地。次日清晨,师炮群对4号桥西南敌阵地进行火力急袭,446团开始向4号桥西南侧无名高地发起攻击。
  3月3日,446团和445团(欠2营)打下沙巴县城。当天,447团继续向西攻击黄连山垭口,切断了西逃越军的后路。这时,在大平受阻的445团2营向西接应447团,第二天,两部会合转入清剿。

  三、没有预料到的问题
  149师的战斗力是比较强的,在伤亡较大的情况下,连续7天的作战重创越军精锐部队说明了这一点。攻克沙巴的战斗和攻克柑榶的战斗有很多不同之处。一是对手不同,345师是驻防地方、由生产转为作战不久的部队,而316A师是越军承担战役机动的野战师;二是37、38、39师根据作战方向和任务进入适应性训练比较充分,并且经历了渡河、谷坝一线作战,积累了不少经验,而149师是在连续数日铁路输送、摩托化行军之后,大雨黑夜的条件下仓促进入纵深作战;三是我们战前对坝洒——谷柳——柑榶一线的敌情比较清楚,而对机动至沙巴一线的越军纵深部署了解很不充分。
  316A师向东实施战役机动,并不是我军意料之外的事情,夺取谷柳、老街明确定位为“快速机动作战”,就是出于对这一点的考虑。在老街、谷柳外围作战的同时,我们已经在谷沙公路附近节点展开,并且对10号公路实施“控制侦察”,也是出于对越军战役机动的考虑。但纵深侦察在地形极其复杂、没有向导,没有居民的情况下,推进十分困难,仍有一些没有预料到的情况。
  1、316A师的机动速度。2月18日,渡河战斗打响的第二天,316A师的先头部队148团从申渊出发,21日就进至代乃地区控制了谷沙公路的战术要点,代乃到我们控制的谷珊,公路距离约3公里。39师116团快速发起攻击,22日18:00攻下了代乃两个重要的无名高地,接着由117团巩固防御打了两天阻击,压制了316A师快速机动的企图。但问题有着两面性,越军148团也为主力在沿谷沙公路布防赢得了时间。
  2、316A师的野战适应能力。谷沙公路大约35公里长,沙巴独立营驻守沙巴县城,活动范围很小,沿线机动展开的316A师先头部队在不到一周的时间里,凭借险峻的地形构筑了以地堡为核心,以堑壕、交通壕相连接的野战工事,各要点基本形成了环形防御。这其中有些属于战前预设的永备工事,但在野战部队在机动中恢复工程建筑配系,形成有效防御体系的速度,对于进入纵深作战的149师构成了重大威胁。149师展开进攻以后,频频遭遇沿线越军顽强阻击和伏击,直到8号桥战斗以后,越军东援无望,开始向黄连山撤逃,这才缓了一口气。

  三、比较有名的战斗
  代乃阻击战是13军围歼柑榶的一个组成部分,同时,39师的两个团也参与了沙巴作战的协同。沙巴之战的主攻是149师的445团(欠2营)、446团(在4号桥投入战斗)。因为越军沿线密集防御,149师三个团几乎没有战斗间隙,7天中一直处于“遭遇——攻击——遭遇——攻击”的状态,
  沿线比较有名的战斗:4号桥反狙击战,4号桥西南侧无名高地进攻战、1796高地进攻战、格盖苗遭遇战、大平遭遇战、新寨北垭口争夺战、8号桥地区进攻战等等。


网友发言:参战老兵ID:老枚
      149师上去的时候,真可谓是天不时,地不利,人不合。天下大雨,战场情况不熟,指挥上又由于仓促上来,与我们军各方协调有很多问题。从我们接到的大量情况看,他们战斗的非常困难,有一个电台能与我电台联系上,他一个劲地对我说,他们被敌人包围了。让我帮他想办法。我们上级有几次差点让我们上去增援。我们遇到过一个小战士伤员,他哭着说,他们班长让他从敌阵地背后去炸敌人工事,结果他被敌人活捉了,他为此感到很丢人,说着就哭。但当敌人押着他后运时,又碰上咱们的人,把他救了。他身上的伤还是救他时,被咱们的人打的。我问他是谁救的,他说,可能是13军的侦察兵。
      他还说,他们班的人都牺牲了。他们连伤亡很大。通过此事,我感受到他们的战斗不顺。后来,回撤时,我见到很多的149师的人,他们真是很那个,很多人疲惫的连路都走不去了,女兵全是男兵用担架抬着回来的。

网友发言:ID:cpcliusi
      作为战役预备队,到了就打,远途劳顿,任务又给得急,没有时间侦察敌情勘察地形,本来就不适应自然条件(50军的临战训练是在四川驻地搞的,而不是像13军等部队12月底1月初就到了边境展开适应性训练)加上天气也不好,对手又是越军主力凭借险要地形和既设工事以逸待劳,149师能打到那个份上,不错了。
牧连长说的情况很实在,不过“包围”这个说法在很多情况下怕是当事人的误判。当时相当一部分基层指挥员没有实战经验,不能正确的观察和判断情况,往往把敌情估计得过于严重。周围发现敌人运动,遇到敌侧射、倒打火力,就以为是被包围了。

网友发言:参战老兵ID:反斜面炮位
      老牧首长:25日149师开始沙巴行动的时候,你们已经是功劳大大的了,149师的眼睛都瞪红了。有肉大家吃嘛,其实这也是当时上面的意思。

网友发言:参战老兵ID:老枚
      是呀,当时听说149师的首长坚决请战的,本来是让我们打的,后来让给他们了,当时我们就觉得他们那么就上去了,悬。

网友发言:参战老兵ID:反斜面炮位
      劳师袭远,乃兵家大忌。虽说投入战斗的区域并不远,但数日车马劳顿,出境后山路难行,加上天黑雨大,确实艰难。

网友发言:参战老兵ID:yuezhan1979
      149师进入越境内时,其先头部队在龙金地区与我连相遇。当时我连由于伤亡过半,正撤下来,当预备队。我还能清楚记得,当时我们还以为是13军的部队,但是他们装备与我们稍有不同,而且全是穿着干净的的确良军装,也没有背囊,一问才知道是149师,他们一路赶来,在火车上,还在搞动员,其他准备当然也很仓促。149师我当时还是有所了解,是50军的老大部队。当时在四川境内,56005、56006两兄弟无论是篮球比赛还是在西昌炮兵打靶或战术演练常常相互较劲,而149师的确在各方面都是比较优秀的。149师的沙巴进攻战,不仅是因为战场在黄连山腹地,地形不利,易守难攻,再遇到316A师这个越军王牌,还有一个恼火的问题是他们战线较长,补给后送都很不便。他们的许多伤员在骡马上驮了两天才到我们阵地山下,然后从洞萍浮桥过河回国。我们看到他们的支前民兵经过,常拿出自己的干粮和煮的稀饭送给他们(干饭吃不下),但他们后送的伤员大多到此地时已牺牲,僵硬的尸体盖上一件雨衣象一截木桩在马背上晃动着。我们望着他们逐渐远去的背影,除了流泪,什么话也说不出来。
      据当时军区坦克团的战友说,他们3营(欠7连)当时配属149师打沙巴(坦克3营原配属37师,2月25日转隶属149师),因这块骨头实在难啃,部队伤亡太大,一度进攻受阻,坦克也弹药耗尽,13军前指曾决定将他们撤下来。但50军某副军长不服这口气,从成都乘飞机到蒙自,再连夜赶到前线,第二天乘第一辆坦克,带领部队冲进沙巴县城。(这次战斗最幸运要算坦克部队,据说未被击毁一辆坦克)
本人是39师115团的。(坡光、龙金、周登是我连2月17日中午攻克的)与149师遭遇时(记得好象是下午),我们正从369、387(位于代乃东面)方向逐步向北后撤,当天晚上驻扎在离10号公路不远的251高地,朝北翻过一道山梁就是果沙,再向北就是230高地。
      “反斜”老兵你好!看了你的主贴,使我对你们这个79年的“友邻”有了进一步的了解。首先向老邻居致意!今日我找到一些资料,其中有79年149师沙巴之战的内容。
      我从图中看到1-9号桥应是从朱缸荷(代乃东南约3KM处)起,到马匝以南约1KM的九座水泥桥(4号桥有新桥、旧桥各一座)。如果是谷柳到沙巴一路的公路桥就多了(其中有座桥是我和工兵团的战友在79年3月12下午炸掉的,咱们因“资质”不够不能单干)。
      从你的回忆中,对79年3月2日上午在4号桥西南的达果北山战斗记忆较深刻。我从图上看当时除了公路右侧山上守敌疯狂抵抗外,当时445团3营还受到左侧外约姆河对岸山上敌人的火力攻击,虽然距离较远,但敌人的高机对我方公路沿线部队威胁较大,因公路沿线部队完全暴露在敌火之下,无较好的地形可利用。好在最后全被坦克9连的85加全部敲掉。另外,你对1796高地之战一笔带过,但我根据图中描述来看,这场位于6号桥西南侧战斗其激烈程度应不亚于4号桥西南的达果北山战斗。因为后者地形较达果北山险要(标高:1796),火力配置较前者强,另外,在主峰背后的山凹里敌316A师174团前指就设在这里。当时好象是强攻1796十分困难,就让445团正面吸引敌人,而让446团从吉光胡—奔西爱—蒙先方向迂回,绕到1796背后去抄敌174团的指挥部,断守敌后路。
我们39师对沙巴之战未做出太大贡献,就不说了。但11军32师95团还是应提一下,这支部队一直从老方寨方向沿外约姆河南侧与149师主攻部队齐头并进(行军路线从直线来看,较走公路近,但从地图看,全是丛山峻岭),在1663高地、威龙松、珍珠琳曾与敌激战,最后直插沙巴下、9号桥。我认为这种态势使得敌174团不敢在公路沿线与我军主力纠缠。
      顺便说,沙巴之战最捡“便宜”的是坦克部队(当然人家贡献是巨大的,主要是战斗后期,步坦协同较好,真所谓是:各庄的地道都有许多高招)整个战役从头到尾没有伤一个人、打坏一台车,还立了集体二等功。这次坦克作战还给坦克战术创造出一个“山岳丛林地作战坦克编在步兵进攻战斗队形中”的战法。

网友发言:参战老兵ID:反斜面炮位
      yuezhan1979 老兄弟:幸会!
      11军32师95团的确打得不错,不过,我们当时主要与13军联系,大约因为11军的部队与39师是配属的关系,被提到的时候不多,所以我不太了解,也不敢乱说。另外,1796正面的高地好像是39师116团尖兵连打的,干净、利落,战斗发展基本没有悬念,印象最深的就是战斗中只阵亡1人,就是连长。这里13军的弟兄比较多,也不用我多说。估计149师当时的情况,知道的人不多,我就重点说了。

网友发言:ID:cpcliusi
      以越南的战场环境,坦克不宜引导步兵冲击,步兵跟不上坦克,容易脱节,给越军反坦克手以可乘之机;最好是将坦克置于步兵战斗队型内,做活动火力点使用,既能减少损伤又能支援步兵战斗,更好地发挥机动性能好,火力强的优势。
配属149师打沙巴的先是昆独3营欠7连,9连为尖刀连,在达果北山和6号桥北侧弹药消耗殆尽,于是撤回3号桥附近,由8连接替攻击。

网友发言:参战老兵ID:
      合成军参谋好,这几天一直在留心看你们在血坛和军歌上关于沙巴之战的讨论。由于没有地图,对讨论中提到各部队当时的位置,当面的敌情,所但负的任务,仍感到有点模糊。笔者当年也在这一地区参过战,由于是从外区调入新的部队,对当时各部队是谁,相互之间是什么关系,并不是很了解, 我想就是当年的连一级干部恐怕除了知道自已的任务外,恐怕也不一定弄得清楚。你当时在机关可能知道多一些。

      从现在的资料可以看出,在黄连山境内的我军部队有十三军、十四军、一四九师、十一军三十二师的部队。其它部队的情况不是很了解,我所回忆得起的是,当时我们三十二师九十四团,是在金平方向打下西楼后,向越纵深进了五六公里,当时是说准备阻击越军的一个什么装甲部队,在阵地构筑好后,又突然接到命令从金平方向撤回,随全师转赴河口方向。大约二月二十几号在河口坝洒农场红河边一带,一边补充兵员,弹药,一边等从四川紧急调来的149师先过境。我们也随后从老街方向入境。

      我团入越境后,约在二月底,我们二营担任穿插任务,用了一天一夜从公路的右侧顺利的插到黄连山丫口的23号高地。当我们向营向23号高地发起攻击时,突然遇到我军的火炮袭击,(当时我们前后都是敌人,可能是友军的部队以为我们是越南兵]直到现在我也不知道打我们炮的是十三军的、十四军的、还是149师的炮兵。以至当天我们没能按时攻下高地,次日才占领23号高地,占领高地后,接到命令要我们掩护部队去炸一个什么大桥,此时接到了撤军回国的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