坪川:周总理为她取名字 :罗有明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16:42:20

                周总理为她取名字:罗有明
                       (双桥老太太 济世救人一圣手 )  
  范以本
    一个以济世救人为己任的百岁老人,一个淡泊名利却名闻天下的正骨名医,一个得到周总理亲口取名的世家传人,一个让徐悲鸿甘愿赠送得意之作而不收的杏林国手,她就是当今世界公认行医时间最长(90年),坐班行医年龄最高(110岁),治愈病人最多(百余万),世人皆称之为“双桥老太太”的
  正骨大师罗有明。
  
    罗有明是罗氏正骨第五代传人,生于河南省夏邑县罗楼村一个祖传正骨世家,在四世单传的祖母陈氏身边长大。罗有明从小十分聪明灵敏,刻苦好学,当她长到5岁时,奶奶就手把手教她摸骨头,找感觉,听声音,看反应,言传身教。一旦孙女摸得不准,劲头不对,精气分散,一定竹板伺候,跪地反省,决不姑息,严格的教导在她幼小的心灵中打下深深的烙印。她10岁就能帮奶奶为人看病,16岁独立行医至今。
  
    罗有明大师以“手法诊断、手法治疗、诊断奇效、治愈奇速”而著称,堪称“国宝”,患者称她的手为“圣手”,无论病人伤在何处,伤轻伤重,她用手轻轻触摸,听其伤处细微的声响,观察病人的表情变化,感受受伤部位的寒热程度,再用手指的力度和感觉,综合分析判断,不用看X光片就能分析出是骨断、骨碎、骨歪、脱臼、错缝、筋出槽或软组织挫伤,同时还能诊断出患者是否有骨质增生、钝厚、变硬、萎缩、弹性减小、凸凹生理曲线变异等症状。有时在X光片上观察不出的伤情,她用手法诊断就能辨别出来。
  
    罗有明大师正骨手法精巧、熟练,病人常常没有感觉就已经复位。正如医术所说“法之所至,患者不知其苦,乃手法之高妙也”。罗有明大师在行医几十年的临床实践中,诊治过许多国内外难以治愈甚至无法治愈的高难度骨伤患者,创造了无数起死回生的奇迹。
  
    吉林的边采贵,大腿骨碎,诊断要截肢;黑龙江的景慎江,颈椎骨折,全身瘫痪;北京的王和平,颈椎致伤,无法医治;山东的张女士,颈环枢椎错位、骨折,生命危急;江汉油田的才老戴,第三、第四颈椎半脱位,第三颈椎棘左偏,左半身麻,南北求医一年多无效,药物中毒,昏倒时头撞歪了,怎么也正不过来……还有许多国际友人和华侨患者,举不胜举,很多医院都无法治愈的骨伤病人在罗有明大师这里痊愈了。
  
  周总理为她取名字
  
    在旧社会的农村,一般的女性都没有名字,罗有明18岁嫁到王家,与王治忠结婚,就叫王罗氏。结婚后不久,豫东大旱,农民纷纷外出逃荒,丈夫王治忠也出外逃荒讨饭。罗有明在家一等就是20年,后来丈夫王治忠逃荒到江西,参加了红军,在长征中脑部受伤,被敌人打掉一个耳朵,还是白求恩大夫动手治好的。1947年,王治忠派人把罗有明接到延安团聚,从此夫妻二人跟随部队南征北战,丈夫在前方打仗,她在后方救护伤员。
  
    1948年,北京解放前夕,王治忠随部队调往北京,驻在双桥镇,扼守京津要道。罗有明在双桥镇252医院当骨伤科医生,由于医德高尚,医术高明,又没有名字,所以“双桥老太太”就成了她的代号,很快传开了。
  
    至于“罗有明”这个名字却是周总理亲口取的。
  
    20世纪50年代中期,一天,邓颖超扭了腰,躺在床上不能动,经多次治疗无效,后来周总理说,还是把“老王家的”请来吧!周总理每次叫王罗氏都是按传统的习惯叫“老王家的”。王罗氏来了后,一边和周总理说话,一边给邓颖超治疗,帮她翻身、按摩,疏通了经络,对她说:“不是很大的毛病,疏通了,好了,你起来吧!”邓颖超还是不敢起来,王罗氏又说:“不要怕,治好了,起来吧!”邓颖超这才慢慢站起来,又在地上走了几步,笑着说:“真的不痛了,不痛了,真的好了!”
  
    周总理十分高兴,笑着说:“真是名不虚传的双桥老太太,是国家的活宝贝。”
  
    工作人员端来一盆水,王罗氏洗了洗手,周总理让王罗氏坐在沙发上休息喝茶,笑着说:“给你添了麻烦,让你大老远跑一趟。”
  
    “怎么能叫麻烦,不用这么说,总理为国家操多大心,这点小事实在不值得一提。”
  
    “你的医术高明,让你治疗我放心,以后……”周总理突然想起什么似的,“啊!你的名字叫什么?我还不知道,总是叫你老王家的,像什么话。”
  
    “我就叫王罗氏,没名字。”“怎么还叫王罗氏,新社会了,得有个名字。”周总理想了一会儿说,“你现在是有名的医生,有名的好人,在北京,在中国都有名气,我今天索性给你起个名字,就叫罗有名,你看合适吗?”但是罗老太太很谦虚,她把“名”改成了“明”。
  
    一个人一生下来,都没有名字,名字是家人后起的,惟独罗老太太的名字,是她用几十年的辛勤劳动所创造的奇迹换来的,她用毕生的心血与汗水浇铸出了一个“双桥老太太”的尊称,和一个国家领导人亲口起的大名。
  
  徐悲鸿说:“我的马随你牵”
  
    罗有明大师一生两袖清风,淡泊名利,只有付出,从不索取。她的丈夫是老红军,享受将军级待遇,她又常常是毛主席、周总理、朱老总等中央首长的座上客,但她并没利用这种特殊的身份谋求分毫私利,一直在基层安于本职,至今还住在一间12平方米的平房里,过着简朴的生活。她多次谢绝外国的出访邀请,多次婉拒别人的巨额礼金,20世纪70年代,日本政府派人登门邀请她出席一家医院的开业典礼,并赠送一辆名车和20万美金,都被她好言回绝了。
  
    受惠于罗有明高超医术的国画大师齐白石、徐悲鸿、李苦禅等,都曾经先后向她赠送画作。徐悲鸿大师曾手指着挂在墙上的几匹飞马对罗老太太说:“为了感谢你对我全家治病的恩情,我的几匹马随你牵!”罗有明一 一谢绝,“我不要,给人家治病不收礼,这是我的信念。”
  
    对于特别贫困的病人,罗有明不仅免收医疗费,还给予特殊照顾。20世纪70年代,山东省栖霞县21岁的农村姑娘王兰凤,因房屋倒塌砸成高位截瘫,被医院诊断为不治之症。经罗有明大师细细诊断,认为可治,但需住院。兰凤家贫,无钱住院,对她恳切哀求,发出生命的呼唤:“奶奶,救俺一命!”
  
    罗有明生长在一个贫苦的家庭,深知农村贫苦人的苦处,对王兰凤十分同情,她想,我怎能见死不救,我怎能让这位高位截瘫的姑娘就这样抬回家?她今后还怎么生孩子?我虽无权收她住院,但我可以让她住我家治疗。
  
    她把王兰凤安排在家中,像亲孙女一样对待,整整一年,她使出浑身招数,伺候吃喝,按时治疗,调剂草药,硬使这个患有不治之症的王兰凤矫健地站起来了!在医学上被认为高位截瘫丧失生育功能的王兰凤,不仅在罗有明这儿抬着进来,走着出去,几年后还生了一个胖小子。从此,王兰凤像走亲戚一样,常常回来看望救命恩人罗奶奶。
  
  济世救人 襟怀坦荡
  
    罗有明大师给一些特困患者免收治疗费,或留在自家治疗,使许许多多治愈的贫困病人感激万分,但也减少了某些医院的收入。就是这个罗老太太的免费治疗,大大影响了他们的经济效益,因此,有些人对她恨之入骨。

那是1991年春天,笔者去医院替家人挂双桥老太太的号,一个身穿白大褂的中年男子说:“双桥老太太死了。”笔者大吃一惊,急忙问:“什么时间死的?”那个中年男子恶狠狠地说:“她早死了。”笔者信以为真,心 中悲痛不已。返家途中,突然发现路西一家医院大门口挂着一个黑字白牌:北京罗有明中医骨伤科医院。心想,是不是国家为纪念罗有明大师而建的?于是急步跨进医院的大门,一眼就看到一个身披白大褂,满头银发的老太太正在给病人看病,再细瞧,啊!她不就是双桥老太太?!笔者不管三七二十一,一个箭步飞跨进屋,双手紧握罗有明大师的双手说:“您没死啊!有人说您早死了,我好伤心啊!”罗老太太听了一点也不生气,反而哈哈大笑地说:“早就有人说我死了,我也不知死了多少回,可是阎王爷不收我,老天爷不让我死,给我一个好身体,好让我多多治病救人啊!”
  
    罗有明大师高尚的医德和高超的医术都令人尊敬,周总理称之为“国宝”,李先念称之为“神医”,群众赠旗、匾500多件,上书“华佗再世”、“妙手回春”、“正骨之神”……而对这一切,罗有明大师却说,我不是神,天下没有神,我只有勤奋。
  
    而今,罗有明老太太最得意的就是自己的医术有了传人。罗老太太的内侄罗金官从18岁开始跟她学艺,不仅在姑妈毫无保留的传艺下和协助姑妈出诊的长期实践中学到了罗氏正骨秘诀,而且将罗氏正骨从理论的高度加以总结提高,在继承罗氏家族真传的各种正骨手法的基础上注重中西医结合,悉心研究西医生理和中医传统理论,对人体200余块骨骼和人体经络穴位了如指掌,对治疗人体软组织损伤、各种骨折、骨关节脱位及脊柱病以及引起的疑难杂症和药物应用均有独到之处。作为罗氏家族正骨法的第六代传人,罗金官还于1985年筹建了一个中医骨伤科医院,治愈了许多海内外难以治愈的疾病,将罗氏正骨推向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闻名中南海的传奇老太 《报刊文摘》00年2月24日
  
  世纪老人罗有明 《半月谈》99年第23期
  
  永远九十九 《北京晚报》99年11月3日
  
  百岁罗老太工夫不减当年 《北京日报》02年6月11日
  
  双桥老太一百岁----捏骨神医罗有明 《北京新闻》00年1月25日
  
  
  
  “双桥老太太”的部分真实故事
  故事一:因住地而出名的人
   天下事说怪不怪,历史和当今社会,以地名定村名、街道名甚至城市名的不少,由人名命名地名、街道名的更多,一个人因地名而得名的便不常见了。正因为如此,首都北京朝阳区却出了位传奇人物。
   北京朝阳区的双桥镇,有位貌不惊人的大夫。这位大夫凭着一颗仁心,一双圣手,用祖传治骨病的秘诀,治愈了数十万计的骨病患者,享誉海内外。但如问起她的名字,却尤人知道,如若说起“双桥老太太”,“骨圣罗老太”年龄稍大些的北京人,可谓家喻户晓、无人不知,而且还都能说上几件有关她治病的趣事。因为她行医的医院就在双桥,加上名气,便被人誉称为“双桥老太太”。真正成为因住地而出名的名人了!
  故事二:71岁才有了自己真正的名字
   “双桥老太太”,娘家姓王,婆家姓罗,按中国的传统习惯,旧时的称谓为王门罗氏。她真正有了自己的名字时,早已超过了国家规定退休的年龄了。
   据陪同周总理接见她的原卫生部胡熙明副部长证实:“罗有明这个响亮的名字是周恩来总理1971年接见她时慕名而起的。当时周总理深情地对她说:“你很有名嘛,就叫‘有名’吧!”然而罗老太太本性谦逊,遂将“名”字改为“明”,是为罗有明。自此,早已中外闻名的“双桥老太太”,才真正有了自己的名字,成为世界上取名时年龄最大的人。
  故事三:13岁的少年大夫
   “骨圣罗老太”何许人也?“双桥老太太——罗有明,1900年出生在河南夏邑县城东南的罗娄村一个世代行医的家庭,祖传罗氏正骨法。5岁那年,在七、八个兄弟姐妹中,她就以聪明好学与善良被破例选巾成了罗氏骨医的第五代传人。由于勤奋,到13岁时,便开始了独立行医的生捱”。应了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之说,这就成了年龄最小的少年大夫。
故事四:红军里的“随军医生”
   这位“少年大夫”,18岁那年出嫁,不久丈夫王治中加入红军,她千里寻夫到部队,丈夫在前方打仗她在后方义务救治伤员,在那个时代,她倒成了一名不在编的随军医生。后丈夫在战斗中牺牲,她辗转到了北京双桥,才有了“双桥老太太”那神奇的说不完的故事。
  故事五:绝招
   “双桥老太太”治病几十万人计,老百姓中传说最多的一个故事,正如北京新闻报道的那样“70年代在双桥医院,一天傍晚,两个人架着一个腰部受了伤的男子艰难地走进治疗室,罗有明看在眼里,假装不给这个病人看病,就在病人怀着不满意的神情转身刚要离去时,她出其不意猛的照着病人的腰眼部位,用膝关节一顶,好了!人们都说,老太太这招儿绝了!她就是趁着病人精神放松时,出其不意,手到病除”。这类事;长期以来,被北京人传为佳话,都说老太太治骨病的本领“绝了”!
  故事六:百岁老中医今天还看病
   “百岁老中医今天还看病”。是北京青年报2001年月4日13日新闻视觉的标题。一年四季每天来北京朝阳罗有明骨伤科医院就诊的骨伤病人,络绎不绝,罗有明老人除非身体不适,每天上午都要到诊室就诊。慕名而来求治的老熟人都求老人亲手治疗。由于治疗的病人太多,长期用力拇指已变了形,但她借助于一根弯曲的小木棍,仍能“手”到病除。第一诊室聚集着全国各地来实习的医生,遇有严重骨伤病人,老人便指导施治。实习的医生们说:有老人在,我们治疗时心里踏实,效果就好!老人离不开病人,医生和病人也都需要老人,所以百岁老中医今天还在治病,为病人服务是老人最大的乐趣。
  故事七: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到罗有明骨伤科医院治疗的病人多,但到医院专门看罗有明老人的人也多。每日上午老人在第一诊室背对窗户,坐在她几十年坐过的木椅上,或亲自动手,或指导其他医生,显然是一位“久经沙场”的指挥官。而窗外却聚集着来自各地看“风景”的人群,他(她)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就是想看一眼这位富有传奇色彩的老太太,这己成为医院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故事八:国药局注册司长赋诗赞老人
   国药局注册司长张世臣教授,患腰病行动受限,疼痛难忍,去老人医院就诊。罗有明老人听说张司长来了,风趣地说:“当官的找打来了!”好,我就“打”你几下吧!老人先用手触摸检查,再用她那弯曲的神奇小木棍,用力在她确定的部位按压了两三下,便说:“打”过了,起来吧!张司长还不敢大意,在他夫人的掺扶下,小心翼翼地下了地,谨慎的活动了几下,顿时惊奇地情不自禁地大声说道:“老人家真神人也,全好了!”连声道谢。老人舒心地笑着说:“您支持我报新药,我给您治病,这叫互相帮助!”张司长激情有言,写了《罗有明赞》,该诗已收入了张世臣教授诗集。诗曰:
   罗氏无名已有名,总理当面赞许情。
   民间医生有奇术,骨病疾创手到宁。
   不用仪器凭手法,分毫不差令人惊。
   身怀绝技不保守,学生专家,已成名。
   百岁老人报新药,若问能否眼见行。
   身为主管心动悸,可亲可敬要助成。
   注:空军总医院副院长冯天友将军曾师从罗有明。罗氏祖传验方{罗氏接骨圣金丹》已经北京知百草药业公司于1998年按保密品种研制、开发,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已于2002年5月8日颂发了编号为:国药证字20020032号的新药证书。药名改为{复方续断接骨丸》深受骨折、股骨头坏死、骨质疏松病患者的欢迎。
故事九:年龄越来越“小”的人
   对于罗有明老人的年龄,有说是1893年与毛泽东同年生,多数媒体报导是1900年生,就按生年为1900年,老人也逾百岁了。但有趣的是,老人忌说百岁,每年问她的年龄,连续五年她均响亮的回答九十九岁。因此,1999年11月3日的北京晚报家庭周刊栏目以《永远九十九》为题专门报道了罗有明老人每年都说九十九岁的趣事。
   今年春节再问她的岁数,她又毫不犹豫地回答说:九十八。嗬!又减了一岁,越活越“小”了!由于她高寿,人们对她的年龄也特感兴趣。问得多了,她倒“装”起糊涂来了,说什么,记不得了,只知道当大夫已九十多年了!我们倒不如祝愿老人永远九十九!越活越年青!
  故事十:月工资只有70元的院长
   辛子维政委的老妈妈已88岁了,老人的药彻底治好了辛妈妈的骨质疏松症,因此,辛子维政委便和罗有明老人成了忘年交的朋友,罗有明老人请辛政委做她的“书记”“规定”辛政委要定期来看她,否则,要挨“批评。”由于投缘,每次见面,百岁老人便眉开眼笑,有说不完的话。老人还破例请辛政委吃饭已经多次了。每次,老人都“规定”必须由她结账。据她内侄现为罗有明医院技术院长的罗金官透露,老人的月工资一直都是70元。辛政委和她开玩笑说:谁的工资高,谁付帐!她说:我虽然不如你这个当官的工资高,每月只有70元,但我是净工资,我住房、吃饭不花钱,别看70元少,积少成多,一年就是800多,十年就到一万元了。你如每天来,我每天都请你吃饭,实行粮票计划供应前我每天请30人吃饭呢。医院是李先念副总理拨款建的,我能够为人民治病,让更多的病人能吃上罗家祖传的好药,我就知足了,我要那么多钱干什么。为此,辛政委给她写了幅对联:“但愿人皆健,何妨我独贫”。赞誉老.人高尚的医术和医德。
  故事十一:收取挂号费最低的医院
   所有医院的挂号费,尤其专家的挂号费,都“涨”价了!而罗有明骨伤科医院至今所收取的挂号费,一般病人仍为人民币5角钱,需住院治疗的重病人,也只收1元钱的床位费。这是罗有明老人及其传人罗金官医生对病人施以仁心的具体表现。
  故事十二:用尼桑车换救护车
   1974年的春天,周总理亲自批示,让罗有明举办全国正骨学习班。学习班上,周总理听说罗有明来回都是坐公共汽车。总理说:“这样的专家是国家的宝贵财富,怎能没车呢?”他当即指示有关部门办理此事。三期学习班结束,一辆崭新的奔驰车开到罗有明的面前,而罗有明却说:“我不用车,也没地方放。开会干啥的,来车接我就是了。”于是那辆车送给了卫生部。
   1985年秋天,国家卫生部又给罗有明送来一辆尼桑轿车,罗有明说:“这车我不要,要给就给医院一辆救护车吧。接送病人方便些。”
  可见,老人遇事总是先想到病人。
  故事十三:创造世界纪录的冠军
   北京青年报2001年4月13日视觉新闻报导说:“祖奶奶级的北京朝阳罗有明中医骨伤科医院院长罗有明,完全有资格申报行医年限最久(90多年)、治病救人最多(几十万人次)、现在仍在坐班行医年龄最大(逾百岁)、获得锦旗最多(多得无处挂)、带出的徒弟最多(弟子5000多,遍及全国和世界十几个国家和地区)五项吉尼斯世界纪录。老人还风趣地告诉她视为知心人的辛子维政委说:“我还是全世界医院院长工资最低(月70元人民币)、企业法人年龄最大(目前医院法人还是罗有明老人)世界纪录的创造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