汨罗市卢俊桥:宋亮:高油价时代 国内成品油定价机制应更加灵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30 12:27:02
:高油价时代 国内成品油定价机制应更加灵活

2011年03月04日 10:31
来源:凤凰网财经 作者:宋亮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点击图片查看详细数据

进入宋亮专栏主页>>

宋亮

由于市场担心世界原油供应未来有可能会出现大规模中断,2月24日,在英国伦敦石油交易所,4月份交货的欧洲基准原油――英国北海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每桶为119.79美元,每桶上涨了8.54美元,涨幅为7.7%,这是2008年12月21日以来的最高价格。在美国纽约贸易交易所,4月份交货的美国轻质原油期货价格上涨了5.31美元,每桶达到103.41美元,涨幅为5.4%。

在国际油价一路高歌快速上行之际,国内成品油再次面临价格上调的压力。根据2009年5月8日实施的《石油价格管理办法(试行)》第六条规定,当国际市场原油连续22个工作日移动平均价格变化超过4%时,可相应调整国内成品油价格。2月18日,三地(布伦特、迪拜、辛塔)原油加权均价变化率已达到12.3%,远高于4%的调价基准线。遵循管理办法,2月20日,国内汽、柴油价格每吨提高350元,调价后,全国各地汽柴油价格均创下历史新高,以北京地区为例,93号汽油涨至7.45元/升,0号柴油涨至7.44元/升。由于近期国际原油价格再次高涨,分析人士判断,下一次油价上调时期不远了。

然而,国内油价一味盯住国际价格,已经使得定价机制与市场需求严重脱节,造成国内成品油价格严重扭曲。近日有消息称,由于国内需求不旺,成品油价格反倒上涨,使定价机制陷入“需求不足,价格却上涨”的悖论。2月24日,北京、上海一些加油站展开降价促销活动。北京丰盾加油站93号汽油价格为6.85元/升,与7.45元/升的最高零售价相差0.6元/升。上海中环线田林路口一家中石油加油站,93号汽油价格6.93元/升,比调价后7.39元/升下降了0.46元/升。

更让人不解的,国内成品油出口居然出现“成品油国内售价高,出口价格低”现象。美国前一周(2月14日-20日)汽油零售均价(折合人民币)5.45元/升,而上海93号汽油平均零售价却高出美国1.74元/升。在1月10海关总署发布的2010年成品油进出口数据,结合去年汇率均价计算,去年中国成品油每吨出口价格和国内汽油零售价却存在高达2900-4300元的价差。中国原油高价进口,成品油却以低于国内市场价格进行出口,这无疑造成国内成品油消费的“福利损失”。

上述现象表明当前国内成品油调价机制已经越来越成为国内外油品市场接轨的障碍。当前国内成品油调价机制存在问题主要表现为:

一是调价时间滞后,未能及时灵敏地反映市场变化。现行国家确定成品油销售中准价,是根据国际市场三地价格加权平均变动在连续22个工作日以上超过一定幅度时才作调整。这使得国际价格频繁波动不能及时反映到国内市场,同时按其确定的油价则难以反映国内市场真正需求,既误导生产也影响销售。

二是价格设定不合理。每次提价要么过高,实际价格达不到,所定价格形同虚设;要么降价过低,达不到促进生产目的;要么调价滞后,所调价格时过境迁,使得国家指导价起不到指导作用。

三是国内油价盯国际,忽视国内需求。由于世界各地成品油消费结构、习惯及季节变化等,与国内市场不尽相同,而且国内各地市场需求情况也不尽相同,按照国际市场油价制定国内价格,同国内市场的实际状况必然有出入。

四是透明滞后的定价机制,刺激投机,干扰正常的经营和市场秩序,使政府定价异化,没有达到稳定市场的目的,带来经营者不平等的市场机遇。国内成品油价格仅根据国际原油价格走势来定价,且调整与国际市场变化滞后22天,这给投机经营预留较大空间,刺激囤积居奇等投机行为。

上述问题形成的国内外市场“机械式”接轨,其结果造成国内油价只涨难降,且零售价格高于国外,从而使得政府定价机制并不能起到对成品油资源优化配置的作用,有时甚至造成价格信号失灵,引起国内成品油供求矛盾凸出。去年11月份柴油荒和今年年初国内成品油库存高涨,都是具体表现。

目前,国际经济形势愈加复杂。美国经济增长缓慢,且出现反复,在经济措施效果不明显条件下,美元可能继续贬值。而此次中东及北非地区政治动荡,可能造成石油产量下降。另外,在中国、印度、巴西等新兴经济体需求拉动下,未来国际石油需求将进一步高涨。据此,不难判断,未来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将更加频繁,长期走势可能以涨为主。更有专家认为,世界将可能面临第四次石油危机。

在此背景条件下,近日,中国能源研究会公布,2010年,我国一次能源消费量为32.5亿吨标准煤,同比增长了6%,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一能源消费大国。2010年我国原油进口2.39亿吨,同比增长率17.5%左右,对外依存度接近55%。根据咨询机构息旺能源预计,中国2011年石油及其制品总消费量有望达到4.57-4.58亿吨,同比增长4-5%。

面对原油价格持续高涨及国内需求日益增大双重压力,未来中国可能为快速增长的石油消费付出更高额的代价。中国能源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周大地表示,去年我国原油全年平均进口油价为每桶61美元,相当于每天支付4亿美元进口原油。近日中东地区局势紧张导致国际油价大涨,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和纽约市场原油期货价格均比调价时上涨10%以上。如果国际油价上涨10%,就相当于今年每天进口石油需花费5亿-6亿美元,相比调价前每天多花5000多万美元。

当务之急需要加快国内成品油调价机制改革,提高其灵活性,让价格能够迅速反映市场供求情况,实现资源在市场的优化配置,同时发挥价格杠杆的调节和引导作用,抑制石油消费过快增长,促进资源节约。

首先,要缩短价格调整时间,让国际油价的变动及时反映到国内市场,这样一方面杜绝国内囤积居奇,一方面让国内生产、销售根据实际价格进行调整,从而使国际国内价格与实际市场供求联系起来。其次,政府指导价格在批发、零售均设定一个区间价格范围,批发、零售企业可以在这两个区间内自由交易。这样可以防止类似成品油定价过高,而国内实际需求低迷,企业促销、出口价低的现象发生。

目前,最棘手的,由于国际油价的日益高涨,使得国内因油价走高造成物价上涨与政府平抑国内通胀压力之间的矛盾愈发凸出。以往面对此类问题,欧美、日韩等国为减缓油价上涨对国内经济造成的影响,纷纷采取减少税收、抛售储备、放松进口管制等措施,同时借油价高涨,加快国内产业结构调整,抑制和淘汰高耗能产业,制定苛刻的节能和环保标准,引导和逼迫企业降低能耗。

税收上,欧美经验表明,税收工具可以对油价和油品生产与消费起到很大的调控作用,而且减少了政府直接定价带来的负面影响。因此,随着油价持续高涨,政府可以适当调整税收,以减弱高油价对社会的冲击,同时对弱势群体进行补贴,补贴范围可以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展开。

石油管制上,当国际油价高涨,政府就逐步放松石油管制,确保油价压力能有序、顺畅地向企业和消费者转移,使油价成为逼迫企业进行技术升级、开展节能降耗、增强消费者节约意识的基本经济机制。政府可以给予更多具备条件的大型企业石油进口权,同时逐步放宽民营外资参与进入条件。另外,修改现有成品油进口配额制度,逐步放开对非国营石油企业的进口控制,并给予地方炼厂原油进口权或使用权。

金融、储备等调控手段上,政府利用石油期货市场等金融平台并配合使用战略石油储备工具,达到降低和避免国际油价剧烈波动严重冲击本国经济的目的。

除此之外,结合“十二五”产业发展规划,继续推进高耗能产业的转型,削减炼油行业过剩的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