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彩有休息的吗:学好财务,才有资格做黄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7 15:23:09

学好财务,才有资格做黄牛

2008年12月31日,上海八佰伴商厦推出年末促销打折活动,从早上八点到凌晨两点的销售期间,大部分商品均有折扣送券。其中A类商品(大部分服装,鞋类等)消费满500元现金送300元券;B类商品(电器,黄金等)满2000元现金送300元券。当日吸引了20万顾客光顾,共创造两亿五千万元销售额,可谓盛况空前。在汹涌的人潮之中,当然也少不了“黄牛”一族。而黄牛党的参与,究竟给这场“盛宴”添加了什么作料呢?对于“盛宴”的主人和宾客们,到底又是谁最终得益呢?以下,我想从经济角度作一粗浅的分析。

  

  大部分顾客集中在了A类商品的购买上。假设某顾客甲共购买了4000元若干A类商品。在没有黄牛的情况下,甲的最优分配是,用2500元现金为其中部分商品付款,从而获得商场返还的5张300元券,共1500元。用这1500元券为剩下的商品付款。这样,甲其实是用2500元现金获得了价值4000元的商品,等于是享受了2500/4000=62.5%的折扣。

  此时,黄牛进场了。黄牛的操作手法基本上是从顾客手中用现金收购券,再将券卖给其他顾客,赚取差价。黄牛的收购价基本上是250元现金收购300元的券。这样,顾客甲有了另外一个选择:甲全部用4000元现金为商品付款,获得8张300元券,然后将券卖给黄牛,获得8*250元=2000元现金,即自己只付出2000元现金获得了价值4000元的商品,等于是享受了2000/4000=50%的折扣。

  所以,由于黄牛的介入,顾客获得了额外的12.5%的折扣优惠。

  

  那么黄牛的收益是多少?黄牛可以将券卖给两类顾客。一类是只购买电器,黄金等大件的顾客,满2000元送300元券的规则对他们来讲,并不希望用送的券再去买其他商品。这样他们可以从黄牛手中以260元的价格购买300元券来付款。比如顾客乙购买6000元的电视机,用20张300元券来支付,实际只付出现金20*260元=5200元。等于直接享受了5200/6000=86%的折扣。这个折扣对于购买大件来讲还是很合算的。另外一类顾客是购买那些只收券而不发券的商品,比如手表等。他们同样可以从黄牛手中以260元的价格购买300元券来付款,等于享受86%的折扣。黄牛的收益则是每张300元的券通过转手赚10元。

  

  还是以前面的例子来说明整体的收益链。顾客甲共购买4000元的商品,在引入黄牛的情况下,可以多获得3张300元券,共900元的利益。这900元是这样分配的:

  卖券方顾客甲:获益500元

  中间方黄牛:(260-250)* 8 = 80元(共转手8张券)

  买券方顾客乙:(300-260)*8 =320元

  这样,每发生500元的A类送券商品销售,黄牛即可获利10元,等于2%的利润。在当日总的两亿五千万销售额中,假设有一半是该类商品,即1亿两千五百万,那么黄牛党整体获利可高达250万!如此丰厚的利润当然会引来众多黄牛的参与。根据当日现场的观察,场内大约有500-1000名黄牛。每个黄牛当天的收益可以达到2500元至5000元。

  

  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总体上这是一个顾客,黄牛双赢的方案,双方都获了利。

  但是,这里又引出了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黄牛收购券的定价为什么是250元收300元券?

  第二个问题,如果大家都获利,商场和商家亏钱了吗?

  做黄牛也是有智慧的,尤其是经济学上:) 

  从第一个问题来看,表面上,黄牛赚取的只是差价,只要每张券赚10元,收券价和卖券价定成多少都可以。但是实际上,黄牛的收券价首先取决于卖券方顾客的收益率。如前面的分析,顾客不走黄牛的渠道,获得的商品折扣是62.5%。那么黄牛的出价一定要保证卖券顾客能够获得大于62.5%的折扣,顾客才有意愿将券卖给黄牛。

  黄牛的出价不可能低于500 * ( 1-62.5%) = 187元,即187元收购300元券。

  

  同时,购买大件B类商品的顾客,不走黄牛渠道的折扣率是2000/2300=87%,那么黄牛卖券的价格就不能高于300*87%=261元。即以261元卖出300元每张的券。

  所以在理论上,黄牛的定价范围就在187元—261元之间,在这个区间内,黄牛可以调整进价,出价和自己的利润率。

  而我们实际看到的定价结果是必然的,由于场内黄牛众多,形成了竞争的市场,而所有获利的前提是收购到券,竞争的局面导致薄利多销。所以收益链必然向卖券方一边倾斜。实际的定价就在最高的250元。我们甚至观察到有的黄牛为了能够抢到券,将价格出到255元,以压缩单笔利润的方式获取更多的量。从这个角度来看,黄牛市场导致了顾客利益最大化。

  

  第二个问题,是否因为黄牛的出现,商场的利润减少了呢?答案是否定的。黄牛对于商场最大的贡献是扩大了销售额。由于有了黄牛的折扣券,很多顾客选择在当天购买一些大件商品和收券的商品。我们无从考证商场本次活动总体的成本和收益,但必须坚信,无论是否用券,无论发了多少券,商场每一笔销售都是赚钱的。八佰伴当天的销售额相当于平时一个月的销售额,其中相当一部分来自于黄牛的贡献。通过黄牛的帮衬,虽然每笔销售摊薄了利润,但是总体盈利一定是增加的,这就是所谓的规模经营。同时,商场自身无法完成黄牛的功能(在不同类别商品间实现赠券和现金的交换流通)。由此我们相信,商场对于黄牛的活动是默许和暗中鼓励的。当然,商场需要制定合理的赠券策略。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看到,黄牛党参与商场打折活动,最终形成皆大欢喜的结局。商场扩大了销售额,获得了更大的利润;顾客以更低的付出得到所需的商品;黄牛赚取中间差价,完成自身利益。在这个场景中,体现了市场经济的一些真理:一,流通带来活力。一个充分流通的市场允许参与各方体现自己的价值,获得自己的利益。二,做大蛋糕,人人有份。当市场经济体量不断增大的时候,每个参与者都可以分享增长带来的价值。

如何做大蛋糕,是一门学问,如何合理的分配利润,是一门更大的学问。事实上,零售业可以说是国内最接近于国际市场经济水平的一个行业了。这个小小场景的分析,是否可以给我们对其他的经济问题带来一些思考和启发?扩大内需,税收调整,刺激房市等高深的宏观经济问题,是否有一些类似之处,这些思考也许要留给专业的经济学者们去研究了。

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free/1/1485787.shtml 

汇金A类300送300,黄牛50现金收100券,再以55卖出。
  最核算的是直接找黄牛,不要券,直接打对折。我买了双靴子,原价1180,我找黄牛,我自己拉卡付590,黄牛现金付590,1180的券全部给黄牛,这样是最核算的。
  一开始我不知道,自己先买了件799的衣服,拿到600的券,再用其中500买了个468的包(券不找零)还剩100的券以50的价格给了黄牛。后来算下来比直接找黄牛多付了100多块钱,呜..............
  以后有这种事情坚决找黄牛,我爱黄牛!!!
  汇金打折力度比八佰伴高很多很多啊............

羊毛出在羊身上,谁是最终的买单者,谁就是冤大头!!
    
    其实,最大的失利者是顾客,最大的获利者是商家.

因为商家才是游戏规则的制定者,也是拥有最终解释权的人. 


  
  世界上最大的不幸就是有这样的SB存在,他们从来不懂什么叫双赢
  我只能告诉你,你一辈子不吃不喝不买,那你就一辈子不会吃这样的亏了,毕竟,只要你买了东西,别人就肯定要赚你的钱,你就不可避免的要当"冤大头"

这个游戏,对谁有益,关键的看谁拥有定价权!!
  
   假如有一对鞋子,商家,在成本价格是300元,但他平常定的售价是1000元,现在他做促销卖700,然后其中分给黄牛50,他得到650元,利润350元,消费者买了后因为比平常价格少300元,也很爽,所以,这个叫三赢.
   现在有楼主出来高呼这个促销是皆大欢喜的方案.
   假如消费者知道成本价格是300,而用了700买了后,不知道是否还会去感谢黄牛和商家.
很久前的帖子了,怀念一下

    今年花了10583买了5样东西,换了6300元券,最后5300块转给了黄牛走人,算下来自己实际花了一半的价格,满足的回家,三赢!  
  当然,上海滩对折的商家确实不少,但是偶去抢的其它商场一般都不会参加到对折的活动,像智高玩具等等。。。。。。。 

2010年12月31日八佰伴开门2小时黄金就卖光了,导致下午券价格直线下落,最低跌至黄牛200元收券,220元卖券。(往年券价格坚挺,黄牛收券最低250元,卖券最低260元,主要是可以用券买黄金)
  
  我以225元每张的价格从黄牛手上买了200多张,买了卡地亚的手表,算下来相当于打了75折,这个折扣在香港也很难拿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