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精神名句:《旧约概论一》第五课提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14:59:31
历史书
 
 
一、序言
 
紧接摩西五经后,自约书亚记至以斯帖记共十二卷历史书。前三卷(约书亚记、士师记、路得记)是论以色列进取迦南及在那里初期的情形,亦即「王国前之历史」;中三卷,每卷分上下(撒母耳记、列王纪、历代志),专论「王国时期的历史」;后三卷(以斯拉记、尼希米记、以斯帖记)专论「国亡后归回时期之历史」。
 
 
二、按组综览
 
A、第一组:王国时期前之历史
 
 
约书亚记
 
士 师 记
 
路 得 记
 
作 者
 
约 书 亚
 
撒 母 耳
 
撒 母 耳
 
日期(B.C)
 
1375
 
1020
 
1010
 
地 点
 
示 剑
 
示 罗
 
示 罗
 
目 的
 
指出以色列成功承受应许之地
 
指出以色列屡次失败承受应许之地
 
指出以色列士师时代光明之一面
 
主 旨
 
以色列的产业
 
以色列之失败
 
以色列之光明
 
钥 节
 
1:3
 
21:25
 
4:14
 
钥 意
 
基 业
 
堕 落
 
亲 属
 
 
B、第二组:王国时期之历史
 
 
撒母耳记上
 
撒母耳记下
 
列王纪上
 
列王纪 下
 
历代志上
 
历代志下
 
作者
 
撒母耳
 
拿单与迦得
 
耶利米
 
耶利米
 
以斯拉
 
以斯拉
 
日期
 
1000
 
970
 
550
 
550
 
450
 
450
 
地点
 
拉玛
 
耶路撒
 

 
埃及与
 
巴比伦
 
埃及与巴比伦
 
耶路撒冷
 
耶路撒冷
 
目的
 
指出以色列从神治制度进入王治国度的起因与经过
 
 
 
续上卷
 
记述以色列之兴(历史观)
 
记述以色列之衰(历史观)
 
解释以色列之兴(属灵观)
 
解释以色列之衰(属灵观)
 
主旨
 
以色列王国的开端
 
以色列王国的巩立
 
以色列王国之盛兴
 
(政治观点)
 
以色列王国之衰亡
 
(政治观点)
 
以色列王国之盛兴
 
(宗教观点)
 
以色列王国之衰亡
 
(宗教观点)
 
钥节
 
8:7
 
22:17
 
22:17
 
17:23
 
4:23
 
34:25;
 
36:13-16
 
钥意
 
听命
 
(15:22)
 
牧养
 
(5:12)
 
分 裂
 
被 掳
 
联 合
 
分 裂
 
 
C、第三组:国亡后归回时期之历史
 
 
以斯拉记
 
尼希米记
 
以斯帖记
 
作 者
 
以 斯 拉
 
尼 希 米
 
末 底 改
 
日 期
 
430
 
420
 
470
 
地 点
 
耶路撒冷
 
耶路撒冷
 
波斯国都
 
目 的
 
指出以色列蒙神眷顾,归回祖国,重建家园与圣殿之历史
 
指出以色列蒙神眷顾,归回祖国,重建神治社会之历史
 
指出以色列民蒙神保守免遭屠杀
 
主 旨
 
以色列重建圣殿与圣民
 
以色列重建圣城与圣民
 
以色列得蒙保守
 
钥 节
 
1:5
 
2:5
 
4:14
 
钥 意
 
重 建
 
重 建
 
保 守
 
注:各书日期均从简,以便易记,详究可参每卷内容。
 
 
 
A、第一组:王国前之历史
 
1. 约 书 亚 记
 
作者:大部份是约书亚(犹太经典「他勒目」〔Talmud〕Baba Bathra 14b以约书亚为作者,除最后五节或可能其他部份如24:29-31;15:13-17;19:47;13:30;11:21等是祭司非尼哈或大祭司以利亚撒所补记的)
 
日期:1375B.C.
 
地点:迦南的示剑(24:25)。当日,约书亚就与百姓立约,在示剑为他们立定律例典章。
 
目的:指出神带领以色列民进入迦南地得产业的信实。
 
主旨:以色列的产业。
 
钥节:1:3凡你们脚掌所踏之地,我都照着我所应许摩西的话赐给你们了。
 
书名:取自本书的主角约书亚,约书亚的意思就是“耶和华拯救”
 
 
历史背景:
 
约书亚记是摩西五经故事之续集。当时以色列民云集在约但河东,待命挥军渡河,直取迦南产业。摩西安排就绪他的继承人约书亚后便归回天家。约书亚继承其遗志,率领以色列民西渡约但河,展开攻占迦南产业之战役,南征北伐,不下十年间,迦南差不多全数尽归以色列人手中,战争结束后土地按支派瓜分,各归各土,继承神所托付之使命。在享受感恩之余,约书亚就写本书,以志神的信实,也表彰自己的心愿:「至于我,和我家,我们必定事奉耶和华」(24:15)。
 
 
大纲:
 
一、进取应许之地(1-5)
 
A、预备=1-2
 
B、渡河=3-4
 
C、守礼=5
 
二、征服应许之地(6-12)
 
A、中路战役=6-8
 
B、南路战役=9-10
 
C、北路战役=11-12
 
三、分配应许之地(13-24)
 
A、分地=13-21
 
B、纷争=22
 
C、分别=23-24
 
 
读经提示:
 
参照圣经地图,找出以色列征服应许地的路线,攻取各城的位置,以及各支派所得的地业
 
从约书亚和加勒身上说明基督徒争战得胜的秘诀,你会如何应用这些秘诀于生活中呢?
 
 
2. 士 师 记
 
作者:撒母耳(内证及犹太法典「他勒目」Baba Bathra 14b均证实撒母耳为作者)。
 
日期:1020B.C.(扫罗时代)
 
地点:示罗(撒上3:21;撒母耳之居所)。
 
目的:指出以色列离弃真神的后果乃是痛苦受制,管教责打,悔改带来复兴。
 
主旨:以色列失落君尊国家的因果。
 
钥节:21:25  那时以色列中没有王,各人任意而行。
 
 
历史背景:
 
本书所记载的年代由约书亚(c1375B.C.)至撒母耳(c1075B.C.)。自约书亚死后,以色列因领土广阔,领袖人才稀少,分散太远,又无适当合一的团契,各支派又忙着开垦荒地,料理自己的家园;而且他们在进取时没有按神的旨意完全肃清敌人,故此这些「眼中的刺、肋上的鞭」,便屡成为他们的「纲罗、机槛」(书23:13),使他们同化于外邦的文化风俗里(2:3)。士师时代便成为以色列史中的黑暗时代,每当以色列人行「自己眼中看为正,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时(4:1; 17:6),神便兴起外邦国家管教他们;当他们认罪悔改求恩时,神便兴起「士师」拯救他们。在此书中,这样循环不息的「犯罪」、「管教」、「认罪」、「拯救」的过程共有七次之多(一些不是连续性而是同时性的〔注6〕)。这样持续到撒母耳时代,他们要求「王」代替「士师」的管理,结果神便兴起「王」及「先知」替他管理及替他出口。撒母耳是处在「士师时代」与「王国时代」之间的环扣。在其先知学校里,他先记「士师时代」之事迹(士师记),再记「王国时代」开始之事迹(撒母耳记)。
 
 
大纲:
 
一、士师时代前之情形(1-2)
 
A、政治情形=1
 
B、宗教情形=2
 
二、士师时代之情形(3-16)(七次堕落史摘要)
 
A、第一循环=3上
 
B、第二循环=3下
 
C、第三循环=4-5
 
D、第四循环=6-7
 
E、第五循环=8-9
 
F、第六循环=10-12
 
G、第七循环=13-16
 
三、士师时代后之情形(17-21)
 
A、宗教的混乱=17-18
 
B、道德的混乱=19
 
C、支派的混乱=20-21
 
 
摘要:
 
本书续上书约书亚记,当以色列人征服迦南后,他们循神所吩咐各支派分得该有的土地,于是他们便各归各地安居乐业下去。可是一面他们没有照神旨意完全的把迦南人逐灭,一面贪图一时的太平,利用仇敌服役,更被仇敌同化,参拜他们的偶像,结果造成失去产业和平安。在受敌人迫害痛苦时,他们向神呼求,神便在他们当中兴起拯救者,使他们脱离虎口,过后这些拯救者便治理他们,作他们的士师。故自约书亚死后至扫罗为王止,这段时期称为「士师时期」。
 
「士师」原是「本地英雄」,在其民族受外敌侵侮时蒙神兴起,维护正义,济弱扶倾,后复以统治者的姿态管理百姓,是为士师,本书的主要部份是记叙一些英雄事迹,故名。
 
 
一、士师时代前(1-2章)
 
本书开始记述「士师时代」的前景,也是全书的引言,更是解释为何产生士师时代极其混乱之因由。作者先指出首因是以色列人在入迦南境时没有循照神的吩咐完全赶出迦南七族;「没有赶出」是此章之要句(1:19, 21, 27, 29,30, 31, 33 七处经文),指出日后混乱其因之一(1章)。继之作者引述次因,即以色列人因没有完全赶尽敌人出境,更而在风俗上与他们同化,在宗教上采他们的神;「事奉巴力」是此章之要句(2:11-12, 17, 19 三处经文),指出日后混乱之次因(2章)。
 
 
二、士师时代时(3-16章)
 
从第3章始至16章,作者选择六大士师及六小士师的英雄事迹,用七次循环的笔法说明以色列人在离弃「神权管治」(Theocracy)后惨痛之结果。每一循环都是一贯的,因人犯罪的性情也是一贯不变。这循环式的历史观(Cyclic Philosophy of history)正指出「历史指出,人不会从历史学习教训」,也是本书2:11-20的要点。
 
 
三、士师时代后(17-21章)
 
作者记录十一个士师的事迹后,再附录士师时代的一些混乱情形(为方便记忆,我们姑且称之为「士师时代后」之情形)。作者特选三件不同的混乱,指出士师时代确是极黑暗混乱的世代:(1)宗教上的混乱(17-18章)(2)道德上的混乱(19章)(3)支派上的混乱(20-21章)此种情形,足以显露士师时代宗教信仰、国家政治及社会道德沦落破产之真相,正是当神被摒弃时,各人便自命为王,任意妄为(21:25)。
 
 
 
3. 路 得 记
 
作者:撒母耳(犹太经典「他勒目」Baba Bathra 14b引证作者为撒母耳。除部份可能是后人所附笔外,撒母耳很有可能是作者。
 
日期:1010B.C.
 
地点:示罗(参士师记)。
 
目的:指出士师时代另一面的景况,也指出大卫王的世代渊源,好引入下一集有关大卫生平的撒母耳记。
 
主旨:以色列的光明。
 
钥节:4:14  妇人们对拿俄米说:“耶和华是应当称颂的!因为今日没有撇下你,使你无至近的亲属。愿这孩子在以色列中得名声。
 
 
历史背景:
 
与士师记同(虽书内缺提任何士师之名,唯所记之事迹可能发生于基甸任士师期间〈约1200-1150B.C.间〉,因是时曾有一次大饥荒出现〈参士6:3-4〉(注9)。
 
 
大纲:
 
一、路得至波阿斯城中(1)
 
(信心的试炼)
 
二、路得至波阿斯田中(2)
 
(信心的劳苦)
 
三、路得至波阿斯场中(3)
 
(信心的应许)
 
四、路得至波阿斯家中(4)
 
(信心的赏赐)
 
 
 
摘要:
 
本书实乃士师记的另一面面观;旧希伯来文圣经士师记与路得记是同一本书,故也可以称为士师记的附录。士师记是一本黑暗惨痛的历史,读时令人失望、叹息;路得记却使人钦佩、兴奋。本书的故事处在士师时代,好比沙漠的绿洲、黑夜的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