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户网站开发:《冷山》:悲悯的人性史诗 – 《冷山》影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7 19:58:08

 

《冷山》:悲悯的人性史诗         众所周知,美国的青年男女们比较早熟。当勤劳勇敢的中国男孩与小丫头之间连看一眼都脸红的时候,美国的同龄人已经实践着告别童贞了。所以我从未指望能在好来坞电影里看到那种欲语还羞的青涩纯恋,一提起老美青少年的爱情行为,我总是想起《美国派》系列的疯狂与荒诞。         就是在这种心理下,我看了《冷山》,不由得感到久违的青涩,仿佛与青春的一次惊喜邂逅。这倒不是说妮可和裘德洛的扮相有多么青春——如我国某著名演员以狼虎之龄回复了豆蔻之貌——其实即使对像笔者这样的“老草”,妮可也称得上姐姐了。《冷山》中青涩的气息,来源于男女主人公内向却坚定的性格。他们连为数不多的几次接触都是那么矜持而慌乱,相互纠缠而又躲闪的眼神后面,隐藏着的是少年人热烈而忐忑的情怀;然而,一旦感情之火点燃,就一发不可收拾,纵使远隔千山万水,哪怕千难万险都要支撑着回到爱人身边。         从这个意义上说,《冷山》很像我们熟悉的古代爱情故事:儿郎外出打天下,奴家后方忍相思;盼得情郎回归时,尚记昔日倾心貌。妮可与裘德洛将这种青涩的感觉把握得很好,一个是如“阿牛哥”般的憨厚,一个是如牵牛花似的娇羞。尤其是最终见面那段试探非常之妙:这么些年过去了,自己在对方心中是否一如往昔的重要?当然,老美还是老美,本质上还是比我们开放的。这不,刚试探完,两人就干柴烈火起来;纯情之后的香艳,连自命风流的笔者都大跌眼镜,只好喟叹荷尔蒙在西方社会之重要性。         上来先大谈了一通“男女关系”,似乎有误导之嫌;是的,我是故意的。这样读者在实际观看本片的时候才有惊喜,因为情情爱爱只是本片内容的一个方面,甚至还不是主要方面。导演早在前作《英国病人》中,已经让我们见识了他“罔顾而言他”的功力:明明是要说一个纠缠不休的爱情故事,却偏偏扯上那么多家国情仇;而到了《冷山》则相反:明明是描绘一个时代的历史画卷,却要拿妮可与裘德这对金童玉女的爱情故事作噱头。影片对于南北战争的反映,比《乱世佳人》更全面,也更深入。战场上死亡恐惧与求生本能,战时生活中人性的善恶美丑,都被刻画得淋漓尽致。更为难得的是,这种刻划带着非常文学化的气息:似乎不动声色地娓娓道来,观众的情感却如汹涌的暗流般被激起。         本片聚集了一批出色的演员,两位主角就自不必多说,他们忠实地完成了任务,但相对而言,影片给人更多惊喜的,是那些配角们。瑞妮兹维格以特别招评委们喜欢的方式演绎了一个大大咧咧、勇敢率真的村姑娘形象,很具得奖的气象。事实上,在本文的写作途中,她正好获得了本届金球奖的最佳女配角。其他的如邻居夫妇,地方恶霸,瑞妮之父和他的肥胖伙伴,还有裘德一路上遇到的形形色色的人物,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尤其是娜塔莉波特曼饰演的角色,虽然出场很短,但却最动人,如一道伤心小箭,迅疾无伦地射中我的心窝。就我个人认为,整部电影的戏肉就在那一段最突出。         《冷山》是拥有博大胸怀的,它关怀爱,歌颂和平,剖析人性的善恶;但它绝不煽情,一切都是在悲天悯人的气氛中默默地展现,不经意间打动你。《冷山》是激烈的,不仅拥有壮观的战争场面,也有野蛮的残杀,与畸形色欲的诱惑;然而《冷山》又是舒缓的,仿佛陈列在博物馆中的历史画卷,一切都隐含在沉稳的叙事当中。它虽然在结构上还不如《英国病人》那般大巧无痕,但笔者已经相当满意了,绝对属于今年好来坞电影的前三甲。     “真正的光明绝不是永没有黑暗的时间,只是永不被黑暗所掩蔽罢了。真正的英雄绝不是永没有卑下的情操,只是永不被卑下的情操所屈服罢了……所以,在你要战胜外来的敌人这前,首先要战胜你内在的敌人;你不必害怕沉沦堕落,只消你能不断的自拔与更新。”
   ————傅雷为其翻译的《约翰.克利斯朵夫》自写的献辞
  
  如果你看过1996年那部伟大的影片《英国病人》,你一定会在这部电影中找到同样的感觉,虽然一个是黄沙,一个是冷山,但其中的人文关怀和反战情绪却是共通的,导演安东尼.明格拉用其特有的史诗般罗曼蒂克的拍摄手法,将这部描写美国南北战争的作品拍摄的凄美精致、荡气回肠。影片完全与同名小说的基调相吻合,加上豪华的明星阵容,造就了这个磅礴大气又悲天悯人的经典影片,虽然片中战争场面不多,但因为战争造成的刻骨的痛却更有说服力,使反战的主题得到升华,那是一种对生的渴望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论是挣扎在前线的英曼,还是在家乡艰难度日的艾达,抑或片中出现的各种人物。
  
  《冷山》讲述内战结束之际,一位士兵为了自己的所爱而返回家园的多灾多难的旅途。伟大的爱情故事与孤单凄惨的迢遥长路融为一体。《冷山》以当地历史为背景,以从作者的高祖父起代代相传的家族故事为基础,叙述了一个受伤的士兵英曼,离开残酷的战场,穿过那片残破的、即将遭受败衄的南方土地,回到自己战前的心上人艾达身边的故事。与此同时,艾达正在勇敢顽强的年轻姑娘鲁比的帮助下,努力重振父亲留下的农场。英曼的“奥德塞”与艾达的奋斗互相交织,他们长期隔绝的生活随着战争的临近终局而即将交汇,两人分别面对着一个面目全非的世界的巨大挑战。
  
  战争,是人类残酷的极至,生命在战争中消亡、人性在战争中泯灭,即使是有坚定渴望的英曼,在经历重重磨难后回到爱人身边时,也感到不堪回首,觉得以前的英曼早已经死了,现在的自己只是一个空壳,灵魂早已被战争这个恶魔撕碎。是啊,哀莫大于心死,一个曾经善良的、渴望爱情的年轻人,经历了战争的残酷,终日面对杀人与被杀,为了胜利或生存亲手杀死一个个鲜活的同类,他的性格能不受摧残么?当他回到梦寐以求的家乡时,他能忘掉那些血腥的场面和一张张死前极度痛苦的脸么?他已经不是英曼了,战争的残酷就在于此,不仅毁灭了死去的人,更毁灭了还活着的人。
  
  同样,在与英曼分开后,艾达也经历了脱胎换骨般的痛苦变化,首先是父亲去世,孤苦一人,二是大家闺秀出身使其根本没有生存的经验,再有随时受到恶霸的威胁,加上心上人袅无音讯,承受着这些痛苦的折磨,对一个弱女子来说真是不堪承受,幸好,来了一个下层帮工瑞比,虽然同是女性,但劳动人民出身的瑞比,生存能力足以强过一个男子。两个女人相依为命,忍受着生活的艰辛、与残忍的恶霸周旋。在经过种种磨砺与英曼相见时,哪个曾经优雅可人的淑女不见了,站在他面前的是一个坚强的女性,真是别后悠悠君莫问,无尽事,不言中......
  
  影片整个的色调是灰的,但一头一尾是满眼青翠,生机盎然,似乎昭示着生活原本是美好的,战争的创伤也终会被生命的延续所代替,一切都发生在冷山周围的土地,冷山是无情的,见证这这里发生的一切,而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是坚强的,绿色是生命的象征,坐在苍翠的大树下的两个新的生命是对未来的激励。
  
  这是让我感到无限感慨的影片,我认为这是一个经典的大片,一部大片之所以成其大,不仅仅是大腕云集、动作火暴、投资惊人,而是有能反映出一个时代的磅礴气势,体现出这个时代典型人物的英雄气概和浪漫情怀,而且留给观众思考的空间,通过他们的故事看到人性美好的东西发出的光芒,那是暖人的生命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