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巡视组时间安排:- 中国农业百科全书·植物病理学卷 - 中国工具书网络出版总库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7 16:07:12
棉花苗期病害      cotton seedling diseases 字体 [大]   [中]   [小]

由多种病原物引起,为害棉花种子及棉苗的多种病害。中国已发现20余种苗病,除一种细菌性病害外,多为真菌性病害。从为害部位分为根茎病害和叶部病害。根茎部常见的有立枯病、炭疽病[Glomerella gossypii(Southw.) Edg. Colletotrichum gossypii southw.],红腐病,猝倒病[Pythium aphanidermatum (Eds.)Fitz.]; 叶部病害主要有角斑病[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 malvacearum (E.F.Smith.) Dye],轮纹斑病,褐斑病,茎枯病(Ascochyta gossypii Ydow),疫病,叶斑病等。

分布和种类 世界各产棉国家棉苗病害均有发生。由于各地自然条件不同,影响苗病种类及为害程度。中国北方棉区,以立枯病和炭疽病为主,红腐病出现频率较高; 南方棉区以炭疽病为主,立枯病次之,移栽苗的苗床上,红腐病和猝倒病为害较重。长江流域流行年份,病苗率达90%,死苗率达50%左右; 黄河流域棉区,发病株率只在50%左右,死苗率只有5%~10%。

立枯病是棉苗的主要病害。幼苗茎基部初生黄褐色病斑,后扩展至四周,形成黑褐色环状缢缩,引起幼苗茎基溃腐枯死; 低湿条件下茎基部局部组织产生黑色伤痕,至成株期遇高湿天气,伤痕继续扩展,贴近土面茎基部四周形成黑褐色皮层朽腐,引起腰折。病原物有性态为瓜亡革菌(Thanatephorus cucumeris),无性态为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属半知菌,无孢目。立枯丝核菌根据菌丝间可否发生融合而划分若干菌丝融合群(anastomosis group),棉花立枯病菌属AG4群。菌丝多隔膜,宽5~6微米,色泽因生长时间而异。幼嫩菌丝无色,多空孢,分枝处近似直角,基部缢缩,有一隔膜。老熟菌丝黄褐色,粗大,宽8~12微米,菌核黄褐色,大小0.5~1毫米,由不规则的圆筒状细胞组成,菌核间有菌丝相连,故有丝核菌之称。有性态属担子菌,胶膜菌目。担子单胞无色,圆筒形或长椭圆形,顶端生2~4个小梗,其上各生一担孢子。担孢子单胞无色、椭圆形或卵圆形,大小9~15×6~13(微米)。立枯丝核菌的寄主范围极广,约有50科200多种植物,尚未发现有免疫的寄主植物。立枯丝核菌是典型的土壤习居菌,腐生能力极强。

红腐病是棉苗主要病害。幼苗茎基部极易受害。开始幼根受害,主根或侧根尖端的0.2~1厘米处呈橙黄色至褐色,可延及全根,受害重的蔓延至幼茎,以致腐烂变褐。病原物为串珠镰孢(Fusarium monilifor-me),属半知菌,瘤座孢目。大型分生孢子新月形,无色,多数3个隔膜,少数5个隔膜,大小17.6~46.8×3.52~6.08(微米); 小型分生孢子卵形、梭形或椭圆形,无色,无隔膜或1隔膜,大小4.48~12.8×2.52~3.52(微米),连生在分生孢子梗上,分生孢子梗一般具3叉分枝。不产生厚垣孢子和菌核。

轮纹斑病是叶片常见的真菌病害。棉苗子叶或真叶染病后初显黄褐色圆形斑点,边缘紫红色,大小约2毫米,渐扩展至10~15毫米,灰褐色,病斑中部出现同心环纹,上生黑色分生孢子层。病部中心易干裂破碎。除叶片外,幼茎、叶柄等部位亦可形成褐色病斑,严重时内陷纵裂,造成茎部折倒。若与立枯、炭疽病复合侵染,其腰折病加剧。中国报道,病原物有大孢链格孢(Alternaria macrospora),属半知菌、丝孢目。分生孢子梗褐色,有分隔,常不分枝,大小20~124×4~10(微米); 分生孢子单生,褐色,倒棍棒状,有3~13隔膜,3~5个纵隔,每隔处常缢缩,一端长出透明、丝状、有分隔的长喙,长度常与孢子相等,大小40~288×8~29(微米)(包括喙在内)。另一种病原物是链格孢属半知菌,丝孢目。分生孢子梗短,有分隔,分枝或不分枝,绿褐色; 分生孢子相连成串,纵横分隔,有3~5个隔膜,纵横隔膜均缢缩,橄榄褐色或黑褐色,大小30~36×14~15(微米)。分生孢子的形状变异极大。

褐斑病是为害叶片的主要病害。子叶受害,初期出现针尖大小紫红色斑点,渐扩大成褐色,边缘紫色略隆起,圆形或不规则形。数个病斑联合成一大斑,中间散生黑点状的分生孢子器,病部中心易破碎脱落穿孔,严重时叶片脱落。病原物为棉小叶点霉(Phyllostictagossypina)和马尔科夫叶点霉(P. malkoffii),属半知菌,球壳孢目。分生孢子器埋生叶片组织内; 前者呈球形,黄褐色,平均高93.8微米,直径85.7微米,顶端孔口直径18微米,深褐色,分生孢子卵圆形至椭圆形,两端各有1个油滴,长4.8~7.9微米,宽2.4~3.8微米; 后者分生孢子器球形或扁圆形,大小65~125微米,分生孢子圆筒形,略弯曲,大小7.04~9.28×3.63~4.5(微米)。

苗疫病是棉花苗期偶发性病害。受害子叶边缘初为暗褐色水渍状小斑,后渐扩大,周围暗绿色,中部灰褐色,后成为不规则形枯斑。发生严重时,子叶脱落,株顶枯死。病原物为苎麻疫霉(Phytophthoraboehmeriae),属卵菌,霜霉目。孢囊梗无色,单生或假轴状分枝,直径2~3微米,长25~130微米。孢子囊卵圆形,有乳头状突起,大小26.4~88×13.2~59.4(微米),释放10~100个游动孢子。藏卵器黄色,球形,大小19~42.9微米。

叶斑病为害子叶,初见暗褐色小点,后近圆形,周围紫红色,中部灰白色,其上着生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病原物为棉球腔菌(Mycosphaerella gossypina),子囊菌,座囊菌目。分生孢子梗褐色,1~5个隔膜,大小70~450×4~7(微米)。分生孢子鞭状,无色,有6~16个隔膜,大小50~200×3~5(微米)。

病害循环 病菌随种子、土壤内病残体传播。种子内外均可携带病菌。据测定棉种内部带菌率,炭疽病菌2.1%,红腐病菌1.6%,轮纹斑病菌1.67%。立枯病菌是土壤习居菌,以菌核抵御不良环境,在土壤中腐生2~3年以上。茎枯病菌、红腐病菌、炭疽病菌、疫病菌、猝倒病菌等均可在土壤内病残体上存活。立枯、红腐、轮纹斑病等病原菌寄主范围较广,田间罹病的植株是引起棉苗病害的侵染源。棉苗播种后20天左右,病害发生严重,约30天以后,棉苗长出真叶,病情减轻。苗期组织幼嫩,抗逆力弱,在低温高湿时,易遭多种病菌侵害。一般在初春季节,连续阴雨3~4天,则苗期病害发生严重,流行速率快,造成棉苗死亡; 严重时,翻苗重播,贻误农时,损失严重。

病害控制 以栽培管理为基础,药剂处理种子和苗期进行药剂防治为辅。选用优质棉种,播前用多菌灵、拌种双、“五多”合剂等处理棉种,育苗移栽的棉区,选择地势高,排水良好的田块作苗床,用无病土或稻茬土做营养钵土; 苗期用多菌灵、甲基硫菌灵、克菌丹、稻脚青等杀菌剂喷雾,控制病害扩展和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