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项目运营计划书:鲁政委:股市需制度变革 重构信用市场体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3 06:13:40

鲁政委:股市需制度变革 重构信用市场体系

 

图为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资料图)

腾讯财经编者按:2011年12月13日,A股历史性一幕上演。当日沪指最低跌至2245点;而在十年前的2001年6月14日,沪指最高见到2245点。十年一轮回,A股“奇迹般”回到2245同一点位。在经济高增长、公司成长性均领跑世界的背景下,是什么导致A股十年“零涨幅”?

腾讯财经特邀百位知名专家学者、市场人士,与广大网友共同探寻中国股市低迷的根本原因,建言中国股市新政。本期特邀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就新的股市制度变革等问题进行分析阐述。

作者:鲁政委

中国股市“十年零涨幅”引起了广泛讨论。一些人士建议:现在到了需要重新设计中国A股市场的时候了。这清楚地表明,此前股权分置改革等形成的制度红利,走到目前已被耗尽。市场下一步的发展,必须得有新的制度变革来提供必要动力。在我看来,这个动力,只能来自于“重构一个‘有信用’的金融市场 体系”。

中国金融市场的“资源配置倒错”症候。崇尚市场的人士相信:市场能够起到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然而,这一切其实并非自然可得。从标准的市场融资理论来看,对筹资人来说,股权融资是最昂贵的方式,而债务融资则相对低廉。因为如果一个企业盈利足够好,股权投资人的分红率理论上上不封顶,而且业主的权力还会受到股东的制约,因而成本高昂;而债务融资则在融资那一刻就载明了投资人能够拿走的最高回报率。所以,在西方成熟市场经济中,债券市场的融资规模一般都比股票市场的融资规模大。然而,正式这种原本“昂贵”的融资方式,在我国却被“廉价”滥用——只要有上市的机会就绝不放弃,无论市场是牛是熊一概通吃;而债券这种原本“廉价”的融资方式,却受到了普遍的冷落。以至于本来涵盖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的“资本市场”或“直接融资”,在我国居然等同于“股票市场”了。这清楚地表明:中国的股票市场,到目前为止,似乎并没有起到当初预想的所谓“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而是出现了资源配置“倒错”的症候。

“倒错”源于制度缺陷。之所以出现这种“倒错”,关键的原因是:原本“昂贵”的融资方式,在我国其实是“廉价”的——股票不仅可以不分红,而且连本金都不用还,这可真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啊,不拿白不拿,白拿谁不拿!而公募发行的债券,其社会影响广泛,眼下事实上还不能允许违约,本金和利息都得还!既然股票投资人愿意分红(股票或现金),那么,为什么中国A股整体的分红率偏低呢?一种可能是企业持续经营不佳,这说明企业数十年都未能挑选出有才干的经理人执掌企业(这再次说明中国股市的资源配置“倒错”症候),公司治理机制显然是存在严重缺陷的;另外一种可能是即便企业经营状况良好也不分红,这说明公司出现了严重的“内部人控制”。无论是哪种情况,都表明:中国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倒错”症候,本质上是公司治理存在严重缺陷的反应。

“画皮”公司治理结构。我国公司治理的缺陷,源于公司治理实质上的“画皮”状态。谈起公司治理,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三会”: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中国的上市公司早已摹画了这一张皮,不仅这“三会”一样不缺,甚至独立董事、独立监事也一应俱全,而且我们还有国外没有的“党委”。模样儿倒是长得很像,但关键是各会当中,是否是相互制衡的不同利益相关者的忠实代言人?还是本质上“穿着马甲的”一致行动人或者尸位素餐者?在目前的上市公司中,恐怕还是后者居多。这是对“信用”这一金融市场基石的侵蛀!

建立一个“有信用的”金融市场。分红,只是一个资本市场“有信用”的外在表征,问题的解决还得踏踏实实一步一步做:

首先,充分的信息披露与监督。只有让投资人及时、充分地了解情况,投资人才能做出自己的判断,从而才有“用脚投票”的机会,才能让好的或差的公司水落石出。

其次,大力发展债券市场。投资人评价投资收益的方式,是把各期收益折现后进行比较。显然,贴现率必不可少,没有一个市场生成的贴现率,就不知过去、现在、未来之收益之高低大小,从而投资行为就很难理性。因此,一个良好的债券市场,其实是整个金融体系真正的重心之所在!

第三,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如果公司为“内部人”所控制,如果这些“内部人”还是具有独特影响的,那么,即便其以“市场形式”发行的债券利率其实也是“非市场的”;在现有监督体制下,其充分的信息披露恐怕也很难得到。

(鲁政委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

注:以上稿件(文字及图片)为腾讯财经独家约稿,腾讯财经拥有互联网登载版权,严禁任何未经允许的违规转载,一经发现,腾讯财经保留采取进一步措施的权利。如需转载,请致电:82173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