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螺旋提升机:你在什么地方错过了成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0 13:46:47
□游宇明
我们跟成功者相差的最显著的地方不在家庭的富裕,不在父母的文化,不在各种背景,而在于我们不敢去吃别人那么多苦,不敢去受别人那么多累,不敢像别人一样将前程押在某个看准的地方。
几年前,学校有关部门举行了一次与读书有关的征文活动,面向全体学生,初审后留下了好几十篇稿子,我是终审唯一的评委。为了评得尽可能客观些,我把全部稿子通读了三遍,按感觉标上记号。读到第三次的时候,我发现自己有意将其评为一等奖的居然达到了5篇,有意评为二等奖、三等奖的分别达到了10篇、20篇,而根据组织者的规定,一等奖只能评2篇,二等奖只能评5篇,三等奖只能评10篇。我掂量了很久,才将结果定下来。
那次评审留给我的感触实在太深了。凭我作为一个写作者和大学文学教师的经验,这些学生里具有文学才华的应该有二十人左右,有中文系的,也有非中文系的,有文科的,也有理科的,换句话说,这二十个人都有可能成为作家。然而,事实告诉我,在鄙校的历史上,一个年级出二十个作家的事情从来没有发生过,不要说我们这样的普通二本院校,就是那些一本院校,也同样极少发生。
按道理,文章写得好的,当年都是爱好文学的,为什么走到后来,大家又慢慢地远离了文学呢?我估计有这样几种情形,一是找到的别的路径比写作更有前途,不必吃那么多苦,又能得到高得多的回报;二是想做作家,但坚持下来实在太累,就中途放弃了;三是做作家需要时间,但这些学生毕业后找的工作,缺的恰恰是时间。第二种情形应该更多一些。
成功的路有万千条,自然不必强求每个人都去做作家。事实上,一个杰出的作家并不比一个具有创新精神的农民、一个开动脑筋扫地洒水的清洁工人更伟大。不过,如果某个人有做作家的志向,却因为怕吃苦而放弃就不免有些遗憾。我们必须明白这样一个道理:获得成功自然是热闹的,让人开心的,但追求成功的过程却往往极其艰辛、平淡、寂寞,有时还得经历唐僧式的八十一难,如果不具备某种长远的眼光,没有一种只要付出了哪怕颗粒无收也不后悔的达观,你梦想的成功永远会成为天边的彩虹,看起来很近,实际上遥不可及。
知道曾国藩吧,曾国藩是晚清杰出的政治家、卓越的军事家、出色的文学家,是人生的大成功者。但我们也许不知道,曾国藩这个人资质极其一般,他考个秀才都考了三次,比少年成名的李鸿章、张之洞不知差到哪里去了。做进士也不是靠前的那种,而是“赐同进士出身”。然而,曾国藩最大的优点就是坚持。比如每天读书、写字,从不间断;每晚都要在日记里反思自己当天做的事对不对;受命练勇不畏艰难,不怕他人掣肘,打断牙齿和血吞。正因为具备这种超人的毅力,他终于抵达了人生的辉煌。在有清一代,官做得曾国藩这样大的(位列六位汉人大学士之首、被清廷封为一等毅勇侯)、人品像曾国藩这样被后世倍加推崇的,寥寥无几。
世界上有许多人都在羡慕别人的成功,有时还要酸溜溜地拧出对方在成功之前所具备的那些优势,比如家庭富裕、父母文化素质高、具备某种背景等等。我们偏偏就是不知道,其实许多时候,我们也可以成功,我们也可以让别人羡慕。我们跟成功者相差的最显著的地方不在家庭的富裕,不在父母的文化,不在各种背景,而在于我们不敢去吃别人那么多苦,不敢去受别人那么多累,不敢像别人一样将前程押在某个看准的地方。
或许,就是在那些犹犹豫豫的时刻,就是在那些畏畏葸葸的地方,你错过了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