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美国山猫清扫机:“官員為什麽愛說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16 23:22:01
  生活遠比戲劇精彩。發生在河南的“林州停暖事件”引發了全國關註,輿論質疑的矛頭直指“停暖減排”的荒誕。但昨日卻有多家媒體披露,此事件的原因並非是林州市為完成節能減排指標,而是背後另有隱情。《新京報》的報道就稱,2007年,當地政府為了上一個大項目,主動提出了“上大壓小”關停優創火電廠,由此得到國家2300萬元補貼。事實上優創電廠並未關停,而是在供熱期間仍交替滿負荷發電。後被發改委查處,林州市躲無可躲,選擇了炸掉供暖電廠,造成全市停暖。   如媒體調查出的這一猛料最終得到證實,那麽林州官方回應的所謂“停暖減排”、“預案失效”等均為謊言。當初騙取國家補貼是假,而今虛以應對輿情危機又是假。前者是“欺上”,後者是“瞞下”。欺上瞞下無所不為,如此以往,政府公信力持續流失,官民之間鴻溝也將日益拉深。有朝一日在這片土地上一個批評者遭遇了一場交通肇事,而警方宣布這只是一起普通的交通肇事,我將絲毫不懷疑“謀殺說”會成為民間輿論的主調。   網絡熱詞雲:神馬都是浮雲。對有些官員甚至有些地方政府而言,“神馬都是假的”。官員滿嘴妄語,令本就脆弱的社會誠信墮入深淵。“民以吏為師”,生活在這個國度的純樸國民抱守這一觀念已然根深蒂固。普通公眾的想法常常是:官員都這樣了,何況我們!   胡言妄語,謊話連篇,並不是林州官員的專利。責任機制的缺失,更令官員們在妄語上有恃無恐。在“林州停暖事件”之前,曾湧現了多少被揭穿了謊言的官員。他們中所受到的最重責罰,不過是黨紀處分或行政處分——官場慣例總是習慣將官員說謊視為“作風問題”。當年的“周老虎事件”中,網民總結為:虎真虎假,唬十億;官上官下,關一人。被法辦的周正龍無比孤獨,而一眾責任官員至今仍多在逍遙。連一些瞞報礦難的官員,在民眾皆曰“該撤”的輿論聲浪之下,也往往以停職暫且應對,俟風聲過去又以平調善後。   農民因偷逃公路通行費被判詐騙並處以無期的重刑,官員虛構事實詐騙國家補貼又當何罪?翻開《公務員法》,“弄虛作假,誤導、欺騙領導和公眾”也被列為禁止性行為。但在“懲戒”一章中,對違反上述禁令的責任追究,卻被模糊為“應當承擔紀律責任的,依照本法給予處分”。至於何謂“應當”,給予何種“處分”,全憑執法者一張口來解釋了!   要讓官員誠信起來,就得要有一個面對撒謊的官員決不放過的責任體系。這個體系中最不可或缺的,絕不是紀律責任或行政責任——而只能是司法責任和選舉責任。尤其不能讓軟綿綿的“作風問題”成為司法責任的替代語,進而化身官員的護身符。只有司法真正握有獨立權,不看上面的眼色就能“違法必究”;只有民眾真正握有選舉權,不看官家的眼色就能將妄語的官員隔絕於官場,官員才會少說謊。職場流氓韋小寶尚且知道,大丈夫一言即出,多少匹馬都拉不回來。難怪說謊的官員就掂量不出欺上瞞下的後果?   當然,期望官員自發自覺都講真話是不切實際的妄想。對於民眾而言,仍需尋求信息渠道的多樣化。政府壟斷了公共信息,造就了官民之間信息的不對稱,這也是官員敢說謊的根源之一。我們今天之所以越來越多地看到了某些官員或某些地方政府謊話連篇,並非因為他們技術拙劣,而只是因為媒體和網絡撕開了一小道信息封鎖的口子。政府若有心治理下屬官員的欺瞞,亦可依循此路徑,進一步開放公共信息源,並在制度上支持輿論監督。當官員無法經由說謊得利時,官場謊言自會減少到最低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