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德威工业吸尘器:可憐的農民,糧食大豐收卻未能增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21:20:29

邱 林

近幾年,政府實施了一系列惠農政策,取消了農業稅,不斷增加了糧食補貼,而且放開了糧食收購市場,不僅促進了糧食增產,而且實現了“八連豐”。按理說糧食豐收了,種糧農民的收益也應得到增加,然而,往往事與願違。

以全國著名的大米品牌——黑龍江省“五常大米”為例,五常市與國內其他地方一樣,也迎來了“八連豐”。這裏的大米不僅質量好,價格也是節節攀升,最貴的一斤甚至賣到了199元。但當地許多農民卻感受不到喜悅,因為他們辛辛苦苦種出的稻谷,賣給糧食加工企業或經銷商每斤不到2元。

農民“汗珠子掉地摔八瓣”種出的優質水稻,為何才得到這點錢?究其原因,是許多加工企業或經銷商低價把水稻收去,“一扒皮”就賣十元甚至幾十元一斤。按水稻出米率60%計算,如果加工企業或經銷商將大米每市斤賣50元的話,水稻價格應該是每市斤30元。可是企業收購價平均還不足2元,去掉加工費、包裝費,企業也得到了十倍的利潤。

也許有人會說,加工企業或經銷商不是與種糧農民簽訂了訂單生產合同,並寫清楚糧食收購價格,農民只要按訂單生產,企業按訂單收糧並付款。出人意料的是,在黑龍江、河南省等種植水稻大省,雖然當地農民與糧食加工企業或糧食經銷商簽定了合同,但大多數糧食加工企業或經銷商都不履約,不按訂單上的價格向農民收購稻谷,因而糧食訂單反而成為企業或糧食經銷商單方面約束種糧農民的工具。

這對農民的種糧積極性是一個損傷。近兩個月來,國內媒體上不斷出現產糧大省農民種糧積極性降低的報道。國內一份財經媒體報道說,在安徽省部分種糧大縣,“農民種田的積極性已降低到了近幾年來的最低點”。同時,《半月談》雜誌近期對山東、河南、湖北、河北、江蘇等產糧大省的調查也得出了類似的結論。

分析人士認為,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是,由於國內糧食流通體制存在的弊端,農民賣糧渠道十分有限,他們經過了一季莊稼的種植,投入了大量成本,手裏的錢所剩幾,因此糧食一打下來就要賣掉,往往這是糧價最低的時候。即使糧食價格上漲,加工企業購糧時,一般也壓低出價,農民賣糧,有不少時候都是為了籌錢用,很容易接受加工企業或經銷商開出的低價。

這說明,種糧農民在這些環節中始終是一個弱勢群體,一家一戶式的分散經營使得其參與市場博弈的“話語權”極其微弱,甚至無權選擇糧食到底賣給誰。被排除在獲益鏈之外的農民竟然在糧價是升是降中也只能保持沈默,他們雖然是最直接的當事人,但他們卻沒有發言權。任何與此相關的一方都可以在很多場合、通過很多渠道表達自己的意願,傳遞自己的利益訴求,而他們只能沈默。

出現這種情況,很大程度就在於一些地方政府部門未能真正做好一個農民糧食生產的“守護人”角色,以致農民的糧食遭到加工企業或經銷商的掠奪。“糧食增產,農民能否增收”,這不僅僅取決於市場,也取決於政府職能的到位。

糧食一直是中國頭等重大的問題,但農民面臨的現實卻是種糧越來越難賺錢。與改革開放之初相比,中國的農產品和食品價格已經有相當大的自由度,基本由市場供求來決定;然而,糧食卻是其中的特例。雖然國內糧食實現了“八連豐”,但辛辛苦苦的種糧農民最後走上的卻是貧窮之路,這不得不讓我們感到寒心。

這似乎驗證了一句話:“種糧的喝湯,倒糧的吃肉”。可憐的農民被加工企業或經銷商盤剝,卻無人問津。要不是媒體曝光,大多數人還蒙在鼓裏。想想看,如果糧食生產者沒有得到公平和可持續的經濟收益,那麽,他們的種糧積極性又從何而來呢?

我的更多文章
  • 別自稱“中國已是超級大國”為好
  • 美國的貧富差距與中國有那些不同
  • 中國入主阿油田是占美國的便宜嗎?
  • 保障房真的能促使中國經濟軟著陸?
  • 美國在中朝間打入楔子並非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