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 m330:大国崛起之路:第五章(续五)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14 16:11:24

四、在西方国家中的货币地位

70年代初,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即布雷顿森林体系彻底崩溃,标志着美元在国际货币金融领域的地位明显下降,随之而来的则是马克和日元地位的上升。

(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

布雷顿森林体系存在一个根本性的、不可克服的矛盾:美元等同黄金作为国际储备货币,如果美国长期保持国际收支平衡,虽然可以稳定美元,但这就不能满足随着国际贸易增长时对国际储备资产日益扩大的客观需求,从而引发国际清偿手段严重不足的问题;反之,如果美国存在经常性国际收支逆差,则势必动摇国际社会对美元的信心,由此引起美元危机,并

造成国际货币市场的动荡和混乱。正是这一“特里芬两难”局面的发展,导致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彻底崩溃。

具体而言,导致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的主要原因有以下3个。

1、美国经济实力相对削弱

战后初期,美国经济实力如日中天,而当时西欧和日本的经济有待恢复,还有赖于美国提供援助,西方国家普遍存在“美元荒”,美元在各国货币中处于绝对优势的地位,具有相对的稳定性。5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西欧和日本经济的起飞,经济实力对比逐渐发生不利于美国的变化。到70年代初期,美欧日已大体处于一种势均力敌的状态。仅以欧共体的建立和扩大所带来的深刻变化为例。

   

    表5-43  1955-1974年美国与欧共体9国GNP在世界总值中所占比重的变化(%)

         年份   1955   1960     1965    1970    1971    1972    1973    1974

  国家和地区

    美国        36.27  33.73    31.27   30.21   27.97   27.33   26.14   24.36

    欧共体      17.54  17.53    18.68   19.32   18.73   19.72   21.30   20.12

  资料来源:《尼克松在白宫》,第267-268页。

 

在这20年中,美国实力呈不断下降的趋势,欧共体则持续上升。这说明美国实力相对削弱了,造成美元不稳定。

2、美元危机频频发生

美国经济实力逐渐下降,因而引发美元危机不断发生。从1960-1973年,先后发生了10次美元危机。

 

              表5-44  1960-1973年10次美元危机

            第一次 1960年10月      第六次 1971年5月

            第二次 1968年3月       第七次 1971年7月

            第三次 1968年11月      第八次 1972年6月

            第四次 1969年4月       第九次 1973年1月下旬-2月

            第五次 1969年9月       第十次 1973年2月下旬-3月

           资料来源:《尼克松在白宫》,第246-247页。

 

美元危机主要集中在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从1968-1973年的5年中,差不多每2年发生一次。如此密集而又频繁的美元危机,使国际社会对美元的信心大为下降。

3、国际收支连年逆差

导致美元危机频发的直接原因,在于美国国际收支连年出现逆差,从1950-1969年间,美国国际收支逆差总额为435亿美元,而从1970-1972年这3年间就高达398亿美元,其中1971年和1972年特别严重,形成战后以来国际收支逆差的最高记录——两年总计360亿美元。

                   表5-45  1950-1972年美国国际收支差额(单位:亿美元)

     

                   年份  差额       年份   差额     年份   差额

                   1950   -34       1958   -35      1966   -14

                   1951   —        1959   -38      1967   -35

                   1952   -12       1960   -39      1968    +1

                   1953   -22       1961   -24      1969   -69

                   1954   -15       1962   -22      1970   -47

                   1955   -12       1963   -27      1971  -240

                   1956   -10       1964   -28      1972  -138

                   1957    +6       1965   -13                                

                   资料来源:其中部分年份的数据转引自《尼克松在白宫》,

第293页;其他年份来自《美国经济统计手册》。

 

美国用3种办法支付其国际收支逆差,但都不管用。

首先,70年代前,美国是用贸易顺差弥补其国际收支逆差的。但是,1971年美国出现了自1893年以来的第一次贸易逆差,总额为20亿美元,1972年又增至64.4亿美元。这一做法难以为继了。

其次,美国有美元和黄金用以抵补其国际收支逆差。如果其他国家出现国际收支逆差,必须用黄金加以抵补。但是,美国则不然,因为美元是国际储备货币,美国可用美元弥补其国际收支逆差。因此,美国除了用黄金抵补一部分50年代以来800多亿的国际收支逆差,其余都成了美元短期债务,结果形成“美元过剩”的局面。而其他国家则开始动用其“过剩美元”向美国兑换黄金。这样,美国黄金大量外流,对外短期债务急剧增加,美元国际信用严重动摇。

最后,美国资不抵债。早在1960年,美国对外短期债务总额已超过国内黄金储备总额,结果导致了第一次美元危机的爆发。到1971年,美国国际储备只有110亿美元,而对外短期债务则增至554亿美元,还不够偿还1/4的债务,结果引起美元汇价暴跌,黄金价格飞涨,西方各国纷纷抛售美元,抢购黄金和其他国家的货币。

引起美国资不抵债的主要原因有3个。

1、黄金储备不断下降

1973年1月,尼克松总统向国会提交《总统关于经济问题的报告》,其中列举了美国政府黄金储备的下降过程。

                   表5-46  1949-1967年美国黄金储备下降情况

                   1949年 245亿美元    1960年   178亿美元

                   1950年  228亿美元   1961年   169亿美元

                   1951年  228亿美元   1962年   160亿美元

                   1952年  232亿美元   1963年   155亿美元

                   1953年  220亿美元   1964年   154亿美元

                   1954年  217亿美元   1965年   138亿美元

                   1955年  217亿美元   1966年   132亿美元

                   1956年  220亿美元   1967年   120亿美元

                   1957年  228亿美元   1968年   108亿美元

                   1958年  205亿美元   1969年   118亿美元

                   1959年  195亿美元   1970年   110亿美元

                                        1971年   102亿美元

                 资料来源:《尼克松在白宫》,第301-302页。

 

从1949-1971年这23年中,美国黄金储备呈持续下降趋势:第一阶段,从1949-1959年这11年间,黄金储备减少了50亿美元,即减少了20.4%;第二阶段,从1960-1971年这12年间,黄金储备减幅增大,减少了93亿美元,即减少了47.69%。结果,美国黄金储备在这一时期减少了143亿美元,减少了大约60%。

2、国际储备资产不断下降

国际储备资产是指以年度世界各国的官方储备总额为100,各国在其中所占的比重,储备内容包括黄金、外汇、特别提款权和在IMF中拥有的储备地位等。

1973年3月,尼克松总统向国会提交的年度报告,列举了从1960年到1972年9月美欧日三方国际储备的发展变化过程。

     

           表5-47   1960-1972年9月美欧日国际储备的变化

 年份         1960                     1965                    1972.9

国家和地区   官方储备占世界总储备%   官方储备   占世界总储备%  官方储备   占世界总储备%

   美国     194亿美元     32.2       154亿美元      21.7      132亿美元     8.8

   欧共体   203亿美元     33.8       273亿美元      38.4      572亿美元    38.1

   日本      19亿美元      3.2        22亿美元       3.1      165亿美元    11

资料来源:《尼克松在白宫》,第304页。

 

这13年中,前5年美国官方储备明显减少,被欧共体拉开了差距,但仍保持了对日本的优势;后8年美国官方储备急剧减少,其储备不足欧共体的1/4,原来储备不到美国1/10的日本也超过了美国。与欧日相比,美国处于绝对劣势。美国拥有充足的黄金库的条件已不复存在了。.

3、“欧洲美元”日趋膨胀

美国的官方储备以黄金为主,欧日的官方储备除黄金外,还包括不少外汇,尤其是美元,由此出现“欧洲美元”。随着美国国际收支逆差迅速扩大,美国用以填补逆差而支出的美元也急剧增加。这些流出美国的美元被西欧各国较高的利率所吸引,不断涌向西欧,这是60年代“欧洲美元”日趋膨胀的基本原因。

由于对“欧洲美元”的含义有不同的解释,一些有关统计也就不尽相同。下面以两种统计为例。

                   表5-48  “欧洲美元” 两种统计比较

            尼克松政府公布的材料           国际清算银行的统计

         1960年      约40亿美元          1968年   268亿美元

         1964年      约80亿美元          1969年   462亿美元

         1965年      约100亿美元         1970年   587亿美元

         1966年      约150亿美元         1971年   707亿美元

         1967年      约180亿美元

         1968年      约250亿美元

         1969年      约380亿美元

         1970年      约470亿美元

         1971年4月  约550亿美元

         资料来源:《尼克松在白宫》,第306-307页。

 

尽管统计数字并不一致,但有一点是一致的:“欧洲美元”起源于50年代下半期,壮大于60年代上半期,急剧膨胀于60年代下半期和70年代初期。

美国黄金储备的急剧减少,与“欧洲美元”的急剧膨胀形成了十分鲜明的对照。

   

               表5-49  1960-1971年美国黄金储备与“欧洲美元”比较

               年份      美国黄金库存(亿美元)  欧洲美元(亿美元)

               1960           178                    约40

               1964           154                    约80

               1965           138                    约100

               1966           132                    约150

               1967           120                    约180

               1968           108                    约250

               1969           118                    约380

               1970           110                    约470

               1971           102                    约500(4月份)

              资料来源:《尼克松在白宫》,第309页。

 

由此可见,从1960-1971年这12年间,美国黄金储备由大变小,不断收缩,“欧洲美元”则由小变大,不断膨胀,其间的1966年是个转折年:在此之前,美国黄金储备仍然大于“欧洲美元”,此后则发生逆转,“欧洲美元”超过美国的黄金储备,而且其差额迅速扩大,到1971年5月的美元危机前夕,美国黄金储备缩小到只有“欧洲美元”的1/5。也就是说,从那时起,美国即使动用其全部黄金储备,也不足以应付“欧洲美元”兑换其黄金的需要。更何况,上述“欧洲美元”数字是采取尼克松政府的保守统计数字,大大小于实际数量。此外,“欧洲美元”也并不就是美国境外的全部美元,后者的数量要大得多。

在这种内外交困的形势下,尼克松政府不得不于1971年8月实行“新经济政策”,正式宣布停止各国政府以美元向美国兑换黄金,从而引起国际货币金融市场的极大混乱。1972年12月,西方发达国家经过长期讨价还价,决定调整主要发达国家货币的汇率,美国被迫同意将美元正式贬值7.89%,把黄金官价从每盎司35美元提高到38美元。这是美国自经济大萧条的1934年以来宣布的第一次美元贬值。

美元停止兑换黄金和正式贬值,表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原则已遭受严重破坏。但是,这些措施并不能阻止美元危机的深化,反而更加动摇了美元的国际地位。到1972年10月底,美国的短期债务总额高达813亿美元,而美国的黄金储备却只有104亿美元,仅能抵偿其大约1/8的短期外债。

   

         表5-50 1949-1972年美国黄金储备和短期外债(单位:亿美元)

                    年份      黄金储备     短期外债

                    1949       246            77

                    1957       229           158

                    1960       178           210

                    1965       138           291

                    1969       119           418

                    1970       111           433

                    1971       110           554

                    1972       104           873

                   资料来源:《世界经济概论》,第309页。

 

在债台高筑,资不抵债的情况下,1973年初又发生了一次严重的美元危机。美国政府被迫再次将美元贬值10%,把每盎司的黄金官价从38美元提高到42.22美元。结果,在国际货币金融市场进一步的混乱中,各主要西方国家决定不再承维持美元汇率的义务,相继实行浮动汇率制。至此,大势已去,美元停止兑换黄金和固定汇率制的瓦解,标志着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也就不复存在了。

(二)马克地位的上升

60年代后,由于美国经济实力相对衰落,美元一再贬值,美元作为储备货币的作用大为削弱,在国际货币金融领域中的地位明显下降,而与此同时,马克的地位则相应上升。

60年代初,国际贸易的90%是用美元计价结算的,到70年代已下降到大约55%。在西方发达国家的外汇储备中,美元所占的比重从1973年的78.4%下降到1980年的68.3%,而同期马克的比重从5.5%上升到13.9%,到1990年,美元比重已降到56.4%,而马克则上升到19.7%。

马克地位上升的另一个重要标志是,在特别提款权中所占的权数,马克仅次于美元而居第二位。1978年7月1日,IMF根据1972-1976年情况的变化,对16个国家的货币作了调

整,调整后的16种货币在特别提款权中所占的比重,美元为33%,马克为12.5%,日元、法国法郎和英镑分别为7.5%。1980年,IMF决定,自1981年起,特别提款权根据1975-1979年西方最大的5个商品和劳务出口国的货币来定值。这5种货币及其所占权数分别为:美元42%,马克19%,日元、法国法郎和英镑均为13%。在1991年在调整中,美元权数下降到40%,马克由19%上升到21%,日元由13%上升到17%,法国法郎和英镑13%改为11%。

马克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地位不断上升,主要是由于西德的国际储备资产名列前茅。

 

            表5-51  西方7国国际储备资产份额比较(%)

    年份         1952   1962   1972   1982   1983   1984   1985    1986(11月底)

国家

世界各国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西方发达国家     78.1   83.6   74.9   58.7   58.9   57.4   58.2    61.8

美国             50.1   27.4    8.2    8.3    7.8    7.6    8.8     8.9

日本              2.2    3.2   11.5    6.1    6.2    6.3    5.8     8.0

西德              1.9   11.1   14.9   12.2   11.2   10.1   10.0    10.4

英国              4.0    5.3    3.5    3.3    2.9    2.3    2.8     3.6

法国              1.4    6.4    6.3    4.9    5.5    5.5    6.2     6.9(10月底)

意大利            1.5    6.5    3.8    4.2    5.4    5.4    5.4     3.8

加拿大            3.9    4.1    3.8    0.9    1.0    0.7    0.7     0.7

资料来源:《美国经济的兴衰》,第215页。

 

在1962年前,美国的国际储备资产一直占有绝对优势。自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起,德日则迅速赶上和超过:美国从1952年的50%降到1986年11月底的8.9%,降幅达4/5;同期,日本从2.2%增至8%,增长将近4倍;西德从1.9%增至10.4%,增长了5倍多。其间,日本曾在1972年超过美国,西德自那一年起一直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国际储备资产国。

(三)日元地位的上升

从1977年起,日本开始了推行金融体制改革和金融自由化、国际化的进程。日本的金融自由化和国际化进程,使日元的国际化水平不断提高。这主要表现以下3个方面。

1、日元在国际贸易结算货币中的比重逐渐提升

由于日本以其迅速发展的经济为基础,其出口产品的竞争力不断增强,因而扩大了出口中用日元结算的比率,再加上日本企业在海外的迅速扩张,也增大了跨国公司内部国际贸易量和在国际贸易中用日元结算的比率。这样,从1975-1990年,日本进出口中用日元结算的比重,大幅度增长,分别从0.9%和17.5%提高到14.4%和37.5%。

此外,日元结算占世界贸易的比重也从70年代的不到2%提高的1989年4.3%。

2、日元在国际储备(资产)货币中的比重逐渐提升

由于日本经济迅速发展,国际收支连年有大幅度的顺差,因而日本外汇储备不断增加。到1988年2月,日本外汇储备为838亿美元,超过西德的809亿美元,分别比美国的431亿和英国的429亿美元多了将近1倍。

1978-1990年,在世界官方外汇储备中,美元的比重从76.0%下降到56.4%,马克从10.9%上升到19.7%,日元从3.3%上升到9.1%,这就进一步缩小了日元与美元和马克储备地位的差距。

 

表5-52  1973-1990年官方外汇储备中各国货币所占比重(%

    年份    1973   1977   1979    1982   1984   1986   1988    1990

货币

美元       76.   79.  73.  70.  70.  67.  64.7    56.4

英镑        5.    1.   2.   2.   2.   2.   2.    3.2

马克        7.    8.  12.  12.  12.  14.  15.   19.7

日元        0.    1.   3.   4.   5.   7.   7.    9.1

资料来源:《国际货币基金年报》,1983年第72页,1991年第80页。

 

此外,如前所述,日元在特别提款权中的权数,也由于其在世界贸易、货币和金融中重要性的提高而不断扩大。

3、日元在国际金融交易货币中的地位也逐渐提升

1982-1989年,日元在国际债券中的比重,从4.9%上升到8.3%;在国际贷款中的比重,从3.7%上升到4.7%;在欧洲货币市场上的比重,从3.9%上升到6.0%。从下表可见日元在在国际金融交易货币中地位之一斑。

 

                    表5-53   国际金融市场的货币结构(%)

        项目          国际债券               对外银行贷款            欧洲货币市场

        年份      1986    1987    1988    1986    1987    1988    1986    1987    1988

        货币

        美元      53.9    38.0    41.7    67.0    70.0    65.4    65. 4   60.0   62.0

    德国马克       8.0     8.0    10.2     3.0     2.4     2.2    13.0    14.6   13.7

    瑞士法郎      10.7    12.9    11.4     2.1     0.7     0.3     7.4     7.9    5.6

       英镑        4.6    7.8      8.6     6.4    14.7    14.1     2.2     2.9    3.5

       日元       10.4   13.7      8.4    16.1    10.8     5.6     4.6     6.0    5.7

       ECU         3.4    4.0      4.9     2.2     2.4     2.8    ——    ——    ——

    资料来源:《战后日本的对外开放》,第322页。

 

随着日元交易的增加,基本上围绕日元进行交易的东京外汇市场的规模也迅速扩大。1986年4月,美英日3国的中央银行首次对各自的外汇市场交易额进行了同一时点的调查。调查结果表明,东京外汇市场日平均交易额达480亿美元,与纽约外汇市场不相上下;日元在三大外汇市场上所占比重为16.9%,居第二位。

1989年4月,15个主要国家的中央银行又组织了一次调查。调查结果如下表。

 

                表5-54   三大外汇市场交易额比较(亿美元,日平均)

              时间     1989.3     1986.4     1986.3-1989.4年均增长率

          三大市场合计  4311        1965            29.0

             东京       1152         480            32.8

             伦敦       1870         900            26.8

             纽约       1289         585            29.1

         美元-日元      1436         652            29.1

         美元-马克       947         489            24.0

         美元-英镑       850         391            28.8

       资料来源:同上,第323。

 

调查结果表明,世界外汇市场的日均交易额超过5000亿美元,比3年前扩大了1倍;三大外汇市场日均交易额为4311亿美元,比3年前扩大了1倍多,占世界外汇市场日均交易额的7/10以上;东京外汇市场与伦敦和纽约外汇市场的差距进一步缩小;值得注意的是,三大市场中的美元-日元交易额居于首位。

五、在西方国家中的金融地位

随着德日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实力的不断增强,它们的国际金融地位也不断提高,其主要

标志是对外投资规模不断扩大,金融资本日益国际化,其中又以日本更加突出。

(一)对外直接投资名列前茅

1、西德

德国是从19世纪80年代开始资本输出的。1880年,德国输出的资本为3亿马克,1913年为6.04亿马克。到1914年,德国资本输出累计58亿美元,大大低于英国的180亿和法国的90亿美元,却高于美国的35亿美元。

从一战后到1938年,德国资本输出累计约10亿美元,其规模低于1914年时的水平,更远远低于同期英国230亿和美国120亿美元的水平,只是法国1/4的水平。

二战后,德国以前的资产丧失殆尽。1952年,西德重新开始输出资本。战后西德资本输出的规模要比战前德国大得多。

   

表5-55   1951-1981年西德的长期资本输出(单位:亿马克)

       项目       私人资本输出  政府资本输出   总计

   年份

   1952-1959         49.00         23.05       72.05

   1960-1969        521.48        135.28      656.76

   1970-1979       1221.78        123.74     1445.52

   1980-1981        518.85         62.03      580.88

   1952-1981       2321.11        444.10     1755.21

  资料来源:《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经济》,第240页。

 

在此期间,西德私人资本输出为2321.11亿马克,政府资本输出为444.1亿马克,共计2755.21亿马克。

西德资本输出以私人资本输出为主,其中又以在国外开办企业的直接投资为主。

 

          表5-56  1952-1981年西德在国外的私人长期投资构成(单位:百万马克)

                      直接投资            证券投资            信贷            其他

  年份      总额    金额  比重(%)   金额     比重(%) 金额  比重(%)  金额   比重(%)

1951-1966   18456   8953  48.5        4496       24.4     3288   17.8     1719    9.3

1969-1973   51662  22364  43.3       13629       26.4    12326   23.9     3343    6.5

1974-1979  109108  36532  33.5       17205       15.8    51685   47.4     3683    3.4

1980-1981   51885  18728  36.1       13901       26.8    16091   31.0     3154    6.1

1952-1981  231111  86587  37.5       49231       21.3    83390   36.1    11899    5.1

资料来源:同上。

 

在此期间,西德私人对外直接投资共865.87马克,占私人资本输出总额的37.5%;信贷833.9亿马克,占36.1%;证券投资492.31亿马克,占23.1%。70年代中期后,信贷数额急剧增长,达47.4%,一度超过私人直接投资,成为私人资本输出的主要形式。事实上,西德私人直接投资并不比信贷投资所占比重高多少,只是多了一个百分点。因此,更确切地说,在西德的私人资本输出中,直接投资和信贷并重,几乎不相上下。

到1985年底,西德在国外的私人直接投资增加到1245亿马克,约524亿美元,位于美国、英国和荷兰之后,居世界第四大投资国。

2、日本

二战前,日本的资本输出规模很小,无法与英法美德相比较。二战后,日本从1951年开始进行对外直接投资。80年代前,日本的投资额并不很大。到1970年为止,每年的投资额都不到10亿美元。1973年度末,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累计126.6亿美元,到1980年度末累计365亿美元。

80年代是日本对外直接投资最高涨的时期。1984年度的投资额首次突破百亿美元。1985年度为122亿美元,1986年度增加到223.2亿美元,1987年度又增加到333.6亿美元。结果,1984年度投资累计达714.3亿美元,1986年度已突破千亿美元大关,1987年度为1393.3

亿美元。到1989年3月,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累计高达1863.56亿美元,其中1987-1989年这3年的直接投资累计就占了一半多。

如果不计算对外国的股票和债券等的投资,只计算以取得外国企业的经营权和在国外设厂就地生产为目的的投资累计余额,到1985年底,日本已成为挤身于世界6大投资国的行列,居第五位:美国2327亿美元,英国1168亿美元,荷兰555亿美元,西德524亿美元,日本440亿美元,加拿大335亿美元。

此外,日本在80年代中期成为世界最大的债权国。1973年底,日本的对外净资产(对外资产-对外负债=对外净资产)累计仅130亿美元。到1985年,日本开始成为世界最大的债权国,其对外总资产为4337.0亿美元,对外净资产为1298.2亿美元。1986年,日本对外净资产增加到2407亿美元,比1985年增加了约2倍,比1973年增加了近18.5倍。到1988年,日本的外总资产增加到14693.47亿美元,对外净资产增加到2917.46亿美元,3年内分别增长了2.34倍和1.25倍。

与此同时,1987年底,美国对外净资产负债累计余额高达3682亿美元,由80年代初世界最大的债权国转而成为世界最大的债务国。

(二)金融资本日趋国际化

1、西德

西德金融资本日势国际化的主要标志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相互依赖关系。

随着西德金融资本实力的不断增强,其经济国际化的趋势也随之大大加强。一方面,西德不断扩大对外直接投资,而西德私人对外直接投资的绝大部分是由跨国公司在国外建立的分支机构,进行跨国化的生产和经营实现的。例如,到1979年,西德在国外的企业共有10937家,资产共4460亿马克,年营业额共2721亿马克,就业人员共163.3万。这些企业中有一半以上是西德拥有全部股权的子公司;在西德拥有部分股权的的合营企业中,西德拥有多数股份的也占绝大多数,只有少数企业拥有不到50%的股份。另一方面,外国资本也大量涌入西德,在西德从事生产和经营活动,把西德作为争夺欧洲市场的重要据点。此外,西德的大公司、大银行还经常与外国大公司和大银行联合参股,建立多国公司,以便加强在国外市场上的竞争力。例如,80年代末期,德意志银行已在世界50多个国家设有100多个分支机构,在国外参股的银行和金融公司有70多家。

西德金融资本日趋国际化,除银行资本国际化外,工业资本国际化更具代表性。

   

           表5-57  1976-1987年西德资本与外国资本的国际融合

年份  分支机构  生产性公司  销售额(10亿马克)生产性公司  从业总  生产性    资产额(10亿马克) 生产性公司

       总数        总数       总数               销售额     人数   职工(人) 总资产额   

1976   9059      3525        174、2             95、7      1204     922         260、8          80、6

1980  12256      4417        325、3            172、1      1743    1312         551、9         143、4

1986  15458      5081        524、5            251、7      1788    1276         906、5          187、1

1987  15825      5100        519、9            260、5      1872    1326         959、7          193、8

                                 以上是西德企业在国外的分支机构

1976   7022      2211        359、5            227、2      1664     1268        296、8          148、7

1980   8515      2386        512、1            304、8      1636     1240        418、3          185、3

1986   9852      2415        630、2            355、5      1500     1070        588、8          197、0

1987   9915      2395        612、8            347、8      1494     1052        592、0          203、8

                                  以上是国外企业在西德的分支机构

资料来源:《金融资本论》,第160页。

 

从上表可知,从1976-1987年这11年中,西德企业在国外的分支机构从9059家增加到15815家,增加了大约70%;销售额从1742亿马克增加到5200亿马克,增加了2倍;资产总额从2608亿马克增加到9600亿马克,增加了3倍。同期,外国企业在西德的分支机构从7033家增加到9915家,增加了26%;销售额从3595亿马克增加到6128亿马克,增加了大约60%;资产总额从2968亿马克增加到5920亿马克,翻了一番。由此可见西德金融资本日益国际化的深度和广度。

2、日本

与西德资本国际化融合的进程不同,日本则以其金融机构大规模参与国际金融活动,从而成为国际金融中心之一为特点。这主要表现下面3个方面。

(1)垄断世界10大银行

1956年前,日本还没有一家跨国公司进入世界最大100家工业公司的行列。但到1989年,由于其经济迅速发展,实力急剧增强,按销售额计算的世界最大100家工业公司中,日本占了17家,仅次于美国而居第二位。在金融方面,日本则是独占鳌头。1978年,以存款余额多少排列的世界10大银行中,日本只有一家——第一劝业银行,仅居第九位。10年后,世界10大银行已全由日本银行垄断了。1989年,虽然由于日元与美元的汇率下降,致使日本银行的地位有所下降,但在世界10大银行中日本仍占有8家,而且前6位均为日本银行。

(2)银行海外总资产跃居首位

由于日本金融机构大规模参与国际金融活动,因此其国际业务迅速上升。日本银行对外资产和负债所占比重不断上升,则是这方面的集中反映。据统计,1980-1987年,日本银行的对外资产和负债额,分别从10.93兆日元和18.87兆日元,增加到48.35兆日元和80.04兆日元,两者占银行资产总额的比重分别从4.3%和7.3%上升到9.76%和16.8%。结果,到1986年9月底,日本银行的海外资产总额高达10194亿美元,已超过美国而跃居世界世界首位。

此外,如果以银行所在地为标准进行统计,到1987年底时,日本的海外资产余额为5769亿美元,也超过美国的5089亿美元。到1989年底,日本的这一数额又增至8421亿美元,已接近英国的9240亿美元的规模。

(3)东京成为三大国际金融中心之一

纽约是世界上最大的股票市场。早在1980年时,东京证券交易所的上市股票为9483

亿美元,相当于纽约股票市场上市股票总额18827亿美元的50%,却是伦敦股票市场上市股票总额3536亿美元的2.7倍。

伦敦是世界上最大的外汇交易市场。1989年4月的一项调查表明,日均外汇成交额,伦敦为900亿美元,纽约为500亿美元,东京为480亿美元。在外汇交易方面,东京虽不能与伦敦相比,但却与纽约相差不多。

由此可见,东京已成为仅次于伦敦和纽约的世界三大金融中心之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