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狗吸尘器怎么用:第七章 经济发展起步先后不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14 17:39:53
第二讲  四国崛起的若干不同处

 

                        第七章 经济发展起步先后不同

 

所谓起步,并不是指一国经济从其建国开始的发展,而是是指在某一历史时期,以某一重大历史事件作为标志,该国经济从此迅速发展和崛起,乃至名列世界前茅。

由于历史原因,英美德日发展起步的先后早晚不同,相差很大,因而对其经济发展的影响也并不相同。四国中,英国起步最早,美国次之,之后是德国,日本最晚。

 

第一节  英国初露头角:始于取代荷兰

 

英国经济的崛起,具有国内外背景。从国内来说,是起步于产业革命。前面已作了较多具体的论述。从国外来说,则是以取代当时最强盛的荷兰的国际地位。下面主要讲一下“17世纪标准的资本主义国家”(马克思)荷兰的情况,以便提供英国经济发展的历史联系和参照国的世界背景。

一、地理大发现的历史影响

众所周知,人类的伟大文明是从东方开始的。古代东方文明的创立远早于西方。直到1500年,即世界近代史的开端时,欧洲绝对预见不到将会称雄于世,当时,东方社会要比欧洲得天独厚,那些东方帝国——明代中国、奥斯曼土耳其、莫卧儿印度和波斯王国,均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军队强大,财富充足。早在13世纪末期,威尼斯的马可波罗从元朝回国后,对富庶东方的描写已广为流传,引起欧洲人对东方的无限羡慕和强烈的兴趣。

15世纪前后,中西欧被众多的王国、小公国、城邦和贵族领地所分割,支离破碎,尚未形成封建集权统治中心。虽然有些西欧国家,如西班牙、法国和英国等比较强大,但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显然落后于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亚洲地区的主要国家。

从15世纪末起,西欧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同明代中国、奥斯曼帝国和莫卧儿王朝已处于大致相同的发展水平了。但在当时也没有任何迹象表明,它日后会迅速崛起,主宰世界几百年。西欧之所以后来与别的地区拉开差距,一跃而为世界最发达的地区,主要原因当然是其最早确立资本主义制度,最早进行产业革命。15世纪末和16世纪初的地理大发明,则大大推动了其资本主义发展的速度。

所谓地理大发现,是指西欧人经由海上探险开辟的新航路和发现的新大陆。先是1492年西班牙人哥仑布从西班牙加的斯港出发,向西航行,横渡大西洋,发现了美洲新大陆;接着是葡萄牙人达·迦马从里斯本出发,到达非洲南端的好望角后再向东航行,横渡印度洋,到达印度西海岸;最后1519-1522年,葡萄牙人麦哲伦从西班牙出发,率船队横渡大西洋,到西印度群岛后沿美洲海岸南行,经南美洲最南端海峡(后叫麦哲伦海峡),折向西行,横渡太平洋,到达菲律宾群岛,麦氏本人在那里被杀,他的部下继续西行,经印度洋绕过好望角,返回西班牙,完成了第一次环球航行。

地理大发现是世界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对西欧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是深远的,正如马恩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的,“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的活动场所。东印度和中国的市场、美洲的殖民地、对殖民地的贸易、交换手段和一般的商品的增加,使商业、航海业和工业空前高涨,因而使正在崩溃的封建内部的革命因素迅速发展。”

具体而言,地理大发现对西欧社会经济发展的深远影响,主要表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一)促使世界主要商路与商业中心的转移

地理大发现以前,欧亚大陆之间有两条通商路线:一条是北路,经地中海东行,至土耳其的君士坦丁堡,然后由陆路经土耳其、波斯、阿富汗到印度和中国;另一条是南路,由地中海东行至埃及,再经红海,过印度洋到印度。可见地中海在当时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位于沿岸的意大利城市如威尼斯和热那亚,则成为当时东西方商业活动的中心。但是,地理大发现完全改变了这一通商路线,欧洲商路从此不再往返于地中海,而是取道于太平洋。这样,意大利便一下子失去了长期独占东西方贸易中心的优势地位,商业中心逐渐转移到积极开辟新航道,拥有海上优势,或利用航海先进条件的那些国家。于是,先是葡萄牙和西班牙,接着是荷兰,最后是法国和英国,相继兴盛起来,成为16-18世纪世界经济舞台上的主要角色。

(二)推动重商主义的发展和海外殖民掠夺

西欧重商主义产生于15世纪,全盛于16-17世纪,衰落于18世纪下半期古典经济学兴起之际。重商主义是世界上第一个比较系统的经济思想体系。重商主义的基本思想是,把贵金属作为拥有财富的惟一标志。一个国家的金银越多,便说明这个国家越富,因而便要千方百计地获取金银。没有金银矿的国家,可以通过两种办法使国外金银流入:一是大力发展对外贸易,争取更多的贸易顺差;二是建立和争夺殖民地,以便开采和掠夺金银。地理大发现以前,西欧国家认为东方是黄金之国,对金银的狂热追求则是驱使西欧人进行出海探险的重要动机。地理大发现后,先是葡萄牙、西班牙和荷兰,后是法国和英国,揭开了一部由“血与火”写成的美洲、非洲和亚洲各族人民长期被奴役的历史,由此构成血腥的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方式之一。“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进行的征服与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的猎获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这些田园歌式的过程是原始积累的主要因素。”(马恩)

(三)引起商业革命

商业革命主要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贸易额大增。由于地理大发现的结果,世界市场扩大了许多,海外贸易不再只是少数冒险商人专为封建贵族提供数量有限的奢侈品的一种手段,这些商人开始贩运大批商品,以满足一般人民对日常消费品日益增长的需求,贸易额因此而迅速增长。例如,1700-1789年,英国对外贸易额从0.59亿美元增加到3.4亿美元,在不到100年中增加了将近6倍;1716-1789年,法国对外贸易额从0.43亿美元增加到2.3亿美元,在大约70年中增加了5倍多。二是商品种类大增。地理大发现前,西欧国家的消费品种类不多,数量有限。但地理大发现后,土豆、玉米、西红柿、蔗糖、茶叶和咖啡等饮食品不断引入西欧,使各国国内外贸易的商品种类不断丰富,数量急剧增加。殖民地商品成了买空卖空,大规模投机的对象,商业银行、保险公司和商品、证券交易所逐渐建立,信用制度和金融机构相应发展,极大地便利了商业活动和市场交易,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所有这些商业上的巨大变化,为西欧手工工场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加速了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

(四)引起价格革命

地理大发现以前,欧洲货币——贵金属——供应紧张,因此物价长期比较稳定。地理大发现之后,在整个16世纪,金银不断从美洲和非洲运入欧洲,铸币因而增加了12倍。大量金银的流入和铸币的增加,引起物价飞涨。在此期间,掠夺金银最多的西班牙首当其冲,物价平均涨了3倍多。法国、英国和德国的物价也平均涨了1-1.5倍。尤其是农产品和奢侈品价格成倍地增加,涨幅最大。

这种大幅度的价格增长不仅历时长久,而且后果巨大,故此称为西欧历史上的“价格革命”。价格革命对各个阶级和阶层造成的影响各不相同:手工工场主和商人由于产品销路扩大和工人实际工资降低,从中获得巨额利润;经营农场的新贵族,也因农产品价格的

暴涨而发财致富。这些人都增加了资本积累。收取固定地租的封建地主,因金银价格下跌而遭受巨大的损失;工资劳动者和薪给阶层则因物价飞涨,实际工资下降而大受其苦。价格革命引起社会关系的巨大变化,对西欧封建主义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起了催化和加速的作用。

二、荷兰的全盛时期

由于葡萄牙和西班牙占地理大发现和海外殖民掠夺之先机,因此15到16世纪先是葡萄牙后是西班牙国力最强盛的时期。但是,由于葡萄牙国家小,人口少,殖民帝国范围庞大,鞭长莫及,再加上与西班牙争夺殖民地的矛盾尖锐,斗争激烈,终因西班牙的兼并和荷兰、英国等的竞争而衰落。西班牙则因为国内封建势力十分强大,贵族阶级只追求享乐,不重视生产,掠夺来的巨额财富不是用于积累和再生产,而是用于挥霍和偿还庞大外债,以支撑连年对外战争,也因此由盛转衰。1588年是西班牙走向衰落的转折点——“无敌舰队”被英国彻底击败,从此失去海上强国地位,殖民帝国难以维持,结果同葡萄牙一样,迅速降为二流国家。

17世纪是荷兰的全盛时期。起初,荷兰叫尼德兰,意思是“低地国家”,包括现在的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和法国东北部等地区。13-14世纪,荷兰北部的商业就比较发达了,其中毛织业、麻织业和造船业极负盛名,航海业和渔业也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它的呢绒质量之优良,远非英法德等国所能匹敌。到16世纪,荷兰北方诸省以阿姆斯特丹为中心,出现了大规模的资本主义手工工场,与英国、波罗的海沿岸各国和俄国进行贸易。在南方各省,纺织、冶金、制糖和印刷业中,手工工场也广泛发展,其中以毛织业和麻织业手工工场最为发达。毛织业的原料供应和产品销售都依靠国外市场,特别是西班牙等国的市场。南部最重要的商港安特卫普是当时世界上最重要的商业中心之一。南方各省的工业产品都要经由这里远销西班牙和国外其他市场。在安特卫普的商业中,中介商业占有很大的比重,城内欧洲各国的商行和代理店约有1000多家,每天来往的外国商人有5-6千人,港口同时可停泊2000多艘大小船只,每年都有大量的货物出入。于此可见该城商业规模之一斑。

1581年,荷兰摆脱了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的统治而取得独立,成立了联省共和国,即荷兰共和国。独立后,荷兰原已有相当基础的资本主义经济更加迅速发展,其工商业、航运业和海外殖民地扩张都有新的发展。在工商业方面,呢绒业、麻布业、丝织业和陶瓷业在国际上享有盛名;阿姆斯特丹不仅是国内外贸易和手工业中心,东方商品和北欧的粮食、鱼类、木材和毛皮等均集散于此,而且也代替了安特卫普成为国际信贷中心,1609年创办的阿姆斯特丹银行是欧洲最早的资本主义性质的银行;在航运方面,荷兰素以造船业著称,其造船业居当时世界首位,商船总吨数占欧洲总吨数的3/4,进入波罗的海的船只,有70%属于荷兰;在海外殖民扩张方面,荷兰的殖民势力主要在亚洲的印度和东南亚,在美洲和非洲则不像在东南亚那样强大,1602年,荷兰成立了东印度公司,竭力排挤葡萄牙人在印尼的势力,垄断了香料市场,印尼的香料多半是通过荷兰转运到西欧各国的,1621年,荷兰又成立了西印度公司,垄断了北美和非洲的贸易与殖民特权。

整个17世纪,荷兰不仅是欧洲而且是全世界最发达的强国。具体而言,荷兰的强大主要表现在下面几个方面。1、国际航运中心;2、国际市场和贸易中心;3、国际货币和信贷中心 ;4、国际金融中心 。(第18章中有一节专门论述。)

三、荷兰的衰落与英国的崛起

(一)荷兰的衰落的原因

荷兰鼎盛时期在整个17世纪,到17世纪末和18世纪初,先后被英国和法国超过,与西班牙一样,沦为二流国家。

荷兰的衰落有其国内外原因,根本原因是荷兰经济发展的特点是商业的发展超过工业的发展,对外贸易超过国内贸易,即荷兰过于重视商业、金融和对外贸易,却不注重工业的投资和发展,结果使其工业生产非但没有增加,反而大幅度减少。最具代表性的例子是,荷兰发达的毛纺织业、造船业和捕鱼业日趋衰落。在17-18世纪之交时,英国工业已超过荷兰,英荷贸易中,荷兰处于逆差地位。荷兰本应采取措施,如贸易保护主义政策

等,以克服这种长期存在的逆差。虽然一些荷兰经济学家注意到了这一点,并且提出了这种主张,但由于荷兰国内势力强大的商业资本家不赞成而无法实施。荷兰工业地位的下降,决定了其商业和殖民地势力的削弱,因为只靠商业获利而不发展国民经济,荷兰的经济实力和强国地位是难以维护的。到18世纪时,尽管荷兰在国外还有不少殖民地,但已被英法超过,在世界经济中处于无足轻重的地位了。

(二)英国的崛起

在殖民地的角逐中,荷兰最强的对手是英国。14-15世纪时,英国在各方面都微不足道,比当时欧洲大陆国家葡萄牙、西班牙、荷兰和法国等都要落后:其居民大多从事农牧业,城市规模很小,手工业还不发达,商业势力则被外国人操纵着,丝毫也没有将来会成为一个崛起强国的迹象。但是,从16世纪起,英国的圈地运动、重商主义政策和伊丽莎白一世的长期执政,使英国经济迅速发展。特别是伊丽莎白一世在位时间长达70年,执行了许多有利于资产阶级与新贵族的政策,是英国历史上有名的盛世。伊丽莎白时代以两件事而著称:一是文学的繁荣,莎士比亚即产生于那个时代,二是海上扩张,英国海军打败了西班牙的“无敌舰队”。这一时期,英国手工业和商业兴旺昌盛,成为欧洲海上强国,为其以后向外扩张打下了基础。

在与英国的争夺中,荷兰在初期占上风,后期则败于英国。英荷两国为争夺东方的殖民地,各特许设立东印度公司。英国先下手,于1600年成立,荷兰则晚了2年。但是,英国公司的资本额却比荷兰的少得多,仅3万英镑,荷兰公司则高达54万英镑,为英国的14倍。初期,荷兰的航运业远远超过英国,垄断了海上贸易。在17世纪上半期,荷兰无论在经济实力、航运能力和殖民势力等方面,均比英国占优势。17世纪中期以后,英国在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凭借其强大的工业优势,加紧向海外殖民扩张,在1650-1663年间接连颁布了几个《航海条例》,其矛头直指荷兰,旨在打击荷兰对海上航运和殖民地市场的独占行径,与荷兰分庭抗礼,公开争夺海外贸易和殖民地的优先权。与此同时,在17世纪后半期,英国先后发动了4次对荷战争(第一次1652-1654年,第二次1665-1667年,第三次1672-1674年,第四次1680-1684年),荷兰连连失败,在北美的殖民地全部丧失,两国的实力对比从此发生了重大变化。到17世纪末,英国取代了荷兰在海外贸易和殖民扩张的优势地位。

由此可见,英国经济的起步,更早地说,是在17世纪末,其标志是逐渐取代了荷兰的世界领先地位,开始在世界舞台上崭露头角。18世纪后期开始的产业革命则更进一步加快了英国的崛起,全面奠定了其全球霸主的地位。

 

                  第二节 美国经济的起步:始于南北战争之后

 

美国经济起步于南北战争之后。因为从此美国结束了南北分裂的局面,建立了全国统一的大市场,资本主义在全国范围内迅速发展,美国经济进入了突飞猛进的时期。

一、南北战争

(一)历史背景

美国独立战争有两个问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一是土地问题,二是南北两种社会制度并存的问题。

美国独立战争后,土地问题并没有解决,农民争取土地的斗争在西部特别尖锐。1785年,美国国会颁布了一个土地法令,规定对西部进行勘测,目的是让所有农民去开拓土地,并且规定土地按每英亩2.5美元的价格出售。但是,绝大多数拓荒者无钱购买土地,因此这一法令并不能满足一般拓荒者的要求,相反使一些有钱人大量购买和占用土地。北部各州的移民以及幻想成为独立农民的欧洲移民仍然不断涌入西部地区,以“擅自占地者”而定居下来,并且经常同当地的驻军发生冲突。联邦政府无力制止这种自发的做法,不得不按较为优惠的条件出售土地,以便让更多的人得到土地。1800年,每块出售土地的单位面积规定为320英亩,1894年减少了一半,为160英亩,同时地价也从每英亩2.5美元降至1.5美元。但是,联邦政府的这些措施仍然不能满足大批贫民们无偿占有土地的要求,“擅自占地者”仍然有增无减。从1790-1840年,涌入西部地区的移民从11万剧

增到460多万。定居下来的移民占地而居,但是土地的归属即所有权问题却不明确,没有任何法律规定。这一地区性的重要问题急待解决。更主要的是,从全国范围来看,南北战争前,美国存在着两种对立的社会制度:资本主义发展主要限于北部和西北部,全国90%的工业制成品集中于此;南部和西南部则是沿着奴隶制种植园方向发展的,种植园大土地所有制占据统治地位,几乎不存在什么工业。

从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英国产业革命推动了棉纺织业的蓬勃发展,从而增加了对棉花的需求,由此促进了美国南方奴隶制经济的高涨。1793年,一个名叫惠特尼的人发明了轧棉机,解决了南方植棉业中的一个老大难问题,大大提高了生产率。以前,一个奴隶用手一天只能清除一磅籽棉,而用蒸汽驱动的轧棉机一天则能清除1000磅。再加上棉花生产成本低而获利大,种植园主养活一个奴隶每年的花费不到20美元,而每个奴隶(包括其子女在内)每年创造的纯利润达80多美元。于是,南部种植园主从种植玉米转向种植棉花,棉花产量因此而激增。1792年,南部仅生产6千包(一包为500磅棉花),到1850年则增加到213.6万千包。植棉业的发展加强了奴隶制种植园经济。黑人奴隶人数也随之激增,1790年为69.7万人,到1860年增至400万人。

以奴隶劳动为基础的美国南部种植园经济是当时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一个组成部分。美国南部将80%的棉花输往英国,再从英国换取所需的大部分商品。因此,美国南部的种植园经济也具有殖民地经济的性质。种植园经济是美国资本主义社会机体上的一个毒瘤。奴隶制残酷剥削下的劳动率十分低下。种植园经济是掠夺式的,在几年内一块最肥沃的地力消耗殆尽以后,就向西迁移到新的地区再行种植。而西部到底是归自由农民所有,还是由奴隶主任意霸占,则成为移民农民与奴隶主在西部争夺土地的一个焦点。除了奴隶主与移民农民的矛盾之外,奴隶与奴隶主之间的矛盾也十分尖锐,奴隶不堪残酷压迫,各种反抗时有发生,或大批逃亡,或纵火烧毁种植园,或举行武装暴动,如1859年10月布朗领导的起义。

此外,奴隶主与日益兴盛的北部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这种矛盾主要表现在关税问题上。由于南部棉花大量输出,南部在很大程度上脱离了美国国内市场。对此,如果北部工业资产阶级不能利用国内工业原料和控制国内市场,那么就不可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因此,北部工业资产阶级主张实行高关税政策,以防止外国制品大量进口,而南部奴隶主则坚持降低关税,以便从英国购买比较低廉的工业品。在19世纪30年代,关税问题达到十分尖锐的地步,南卡罗莱纳州曾以脱离联邦相威胁,反对提高关税。

随着北部资本主义和南部种植园经济的发展,两种不同社会制度的矛盾和冲突更加尖锐。在政治方面,双方集中在对参议院的控制权上。1818年,由密苏里申请加入联邦所引起的争执,成为这一冲突的开始。在密苏里申请加入联邦前,美国蓄奴州与非蓄奴州各为11州,双方在参议院的力量势均力敌。当密苏里加入联邦时,这一平衡就会打破。南部各州坚持密苏里应为蓄奴州,并以退出联邦相威胁。北部资产阶级特别是大商人和银行家,注意到南部棉花产量日增,想为南部提供资金和商品,并从转运和销售中牟利,因此极力主张与南部妥协。于是,1820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密苏里妥协案,规定密苏里作为蓄奴州加入联邦,同时从马萨诸塞州划出缅因作为自由州进入联邦;还规定今后如有一个蓄奴州加入联邦,必须有一个自由州加入,在北纬36度以南允许奴隶制发展,以北则禁止奴隶制存在。

美墨战争后,美国从墨西哥夺得大片土地,关系到新州进入联邦的问题,双方斗争再度激化。1850年,在加利福尼亚和其他两个州申请进入联邦时,国会又通过了加利福尼亚妥协案,对密苏里妥协案作了修正,规定加州以自由州进入联邦,新墨西哥和犹他州是否禁止蓄奴,则交由两州公民决定。此外,为了缓解南部各州的不满,该妥协案对追捕逃亡奴隶问题作了有利于南部的规定。新规定以前,南部奴隶如进入自由州,则被视为自由人,新规定以后,南部和北部各州均设立追捕奴隶的特种全权委员会,只要南部奴隶主声明和宣誓,确认某一黑人是从他那里逃亡的奴隶,就可得到该委员会的承认。

(二)人心向背

1850-1860年,美国南北两种制度的矛盾达到再也无法妥协的地步了。在此期间,南

北双方的经济呈现完全不同的景象。在北方,工业生产急剧增长,工业投资增加了2倍,铁路线从1.5万公里增加到4.8万公里,工人人数从95.7万增加到130万;土地开垦面积也迅速扩大,西部农场经济的发展为东北部各州的工业品开辟了更加广阔的国内市场。而在南方,奴隶制严重阻碍经济的发展,生产技术落后,棉花产量不断下降。1857年,棉花产量曾达到创记录的538万包,但到1860年又骤降到384万包;人口增长缓慢,社会矛盾尖锐,奴隶反抗时有发生,奴隶主企图用强制手段挽救处于危机之中的奴隶制。1854年,堪萨斯和内布拉斯加申请加入联邦。这两州均位于北纬36度以北,按规定应为自由州。但是,南方奴隶主强迫国会授权两地居民经由自由投票决定是蓄奴州还是自由州,同时组织武装暴徒涌入堪萨斯,企图以武力控制投票,达到建立奴隶制的目的。南方奴隶主的这种卑劣和蛮横的行径激起了北方人民的极大愤怒。北方的工人和农民也携带武器,自发地进入堪萨斯,同南方暴徒展开英勇搏斗。堪萨斯冲突揭开了美国内战的序幕。

1860年是美国大选年。11月,林肯击败南方推选的总统候选人而当选为总统,南方奴隶主见大势已去,决定孤注一掷。首先,同年12月,南卡罗莱纳州率先宣布退出联邦,接着乔治亚、阿拉巴马、佛罗里达、密西西比、路易斯安娜和德克萨斯等6个蓄奴州,也相继宣布退出联邦,最后,1861年2月,南部11个州召开代表大会,成立南部各州邦联,并选出新总统和制订了新宪法。这样,南部各州公开打起了制造分裂和发动叛乱的旗号。4月15日,林肯总统宣布各州阴谋叛乱,并号召人民为恢复联邦的统一而战。持续4年的内战以北方完全胜利和南方彻底失败而告终。

南部的失败是必然的。战争的胜负主要取决于时代潮流与人心向背。北部无论是道义上还是经济实力上都占据绝对优势。仅从下列数字就可见双方力量对比之悬殊:州数,北方23个,南方11个;人口,北方2200万,南方900万;制造业,北方占全国90%,南方占10%;战时筹款,北方33亿美元,南方700万美元;服役人数,北方200万,南方90万;军队最高人数,北方100万,南方47万。

显然,交战双方的经济实力十分悬殊,而这种经济实力的明显悬殊,不断地转化为战斗力的明显差距。战争结束时,南方财产损失无法估计,其经济实际上被摧毁了。战后,南方投入重建经济。

(三)重要决定

内战期间,美国联邦政府于1862年颁布了两项具有历史意义的决定。一是由国会通过,5月20日经林肯签署并于1863年起正式实施的《宅地法》。该法规定,凡年满21岁的美国公民,只要没有反对联邦的行动,在公有地上居住和耕种5年以上者,每户可从国家取得160英亩土地,只须交纳10美元登记费,便可无偿成为这块土地的所有者;凡居住与耕种在6个月以上者,只须以1英亩1.25美元的价格,也可取得同样面积的土地。虽然后者可为土地投机者所利用,但这一法令毕竟使广大农民从此拥有了长期梦寐以求的土地,因而是大得人心的决定。从此,土地归属问题得以解决,南部大种植园主再也没有乘机向西任意扩张的机会了。更重要的是,该法为美国农业确立了农场式的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即美国式的发展道路。

二是林肯于同年7月22日宣布的《解放奴隶宣言》。该宣言规定从1863年1月1日起废除叛乱各州的奴隶制,叛乱地区的奴隶均可获得自由,成为自由人。该宣言是在北方战况不利的情况下作为“战时措施”发布的,旨在动摇南部的人心,扭转战场局势。该宣言发布后,南方大批黑奴逃往北方,其中有不少参加了联邦军队,调转枪口向南方叛军开火;也有黑奴在叛军后方,从事游击骚乱战,以牵制叛军的行动,战局因此迅速好转。该宣言的重要性并不仅限于此,更重要的是,它成为消灭南部奴隶制的法律依据。内战结束后不久,1865年12月18日生效的美国宪法第13条修正案规定:“合众国境内或受其管辖的任何地方,不得存在奴隶制和强制劳奴,但作为对依法判刑的罪犯的惩罚除外。”从此,美国奴隶主势力被彻底消灭,工业资产阶级取得独立地位。

内战期间,林肯总统曾对有人指责他在紧急情况下大权独揽,违反宪法的一些战时应急措施作过解释。1864年,他在给友人的一封信中这样说:“我曾发誓要维护宪法,因此,采取一切必要手段维护以宪法为组织法的本届政府和国家,对我来说是责无旁贷的。是否可以丢掉国家而维护宪法呢?按常理,生命和四肢都应该保护。然而,往往为了救命而必须截肢。聪明的人绝不会为挽救一条腿或一条胳臂而丢掉性命。我当时觉得,为维护宪法,从而维护整个国家,有些本来不符合宪法但属于必不可少的措施,是可以成为合法的。不管正确与否,我就是这个理由,现谨公开声明此点。”

二、历史意义

与英国相比,封建制度从来也没有在北美殖民地占统治地位。独立前的美国社会制度基本上是较多的英国资本主义的移植,封建主义只是以残余的形态存在着,独立后的南部种植园即其最顽固的表现形式。

从政治上看,北美殖民地虽然在名义上属于万里之外的英王,但由于鞭长莫及,英王既不能在那里建立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的那种权威,也不能像在英国那样直接施加影响和加以控制。即使在各殖民地也曾不同程度存在过总督们的“贵族政治”现象,但这种形式也随着殖民地民选议会的发展而受到遏制,并逐渐消灭。

从经济上看,北美殖民地从一开始就不是封建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而是不很发达的资本主义性质的商品经济,广大农民的产品主要是用于交换而并非只供自己消费;此外,这种经济从一开始起就是开放的而不是封闭的,与外部世界有密切的联系。

从种植园奴隶制本身来看,它与古代奴隶制也不同,奴隶劳动的产品也主要是供出口和交换之用。这种奴隶制在一段时期内既是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一种方式,也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尽管后来并不适应并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马克思认为这是一种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奴隶制或奴隶资本主义经济。他说:“在这里我们看到的是把自己的经济建立在黑人奴隶劳动之上的资本家。”

由于美国历史短暂,也由于美国历史从一开始就具有跨越封建社会阶段的历史特征,所以这就构成了美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和独特的历史条件。对于美国的这一历史特征,恩格斯曾明确加以强调和指出:“美国没有中世纪的废墟挡路,而且在一开始有历史的时候就已经有了17世纪形成的现代资本主义因素。”如果说,南部种植园奴隶制是奴隶制与封建制混合物的残余的话,那么南北战争以后,这种残余已经一扫而光了。比起英国来,美国在这方面的社会经济条件要优越得多。

美国南北战争结束后,使南北分裂的界限完全消除,统一的全国市场建立了起来,资本主义在全国范围迅速发展,不但北部的工业加快,南部也在战争结束重建经济后开始实行工业化;不但资本主义工业发达起来,农业也因土地问题得到解决而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从此,美国经济迅速发展,进入高涨和腾飞的新时期,其主要标志是到19世纪末,在短短30多年内,其工业产量就赶上和超过英国,成为世界头号工业强国。

 

                          第三节 德日经济的第一次起步

 

德日经济发展起步比较晚,前后有两次起步。第一次是19世纪中期,第二次是战后初期。德国经济的第一次起步始于德意志统一,日本经济的第一次起步始于明治维新。

一、德国始于德意志统一 

(一)30年战争

17世纪,德国经历了1618-1648年的30年战争。30年战争是欧洲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国际战争,对近代西欧各国,特别是德法两国具有深远的影响。这次战争具有德国内战和国际混战的双重特点,其主要战场是在德国。在战争初期,德国内部的新旧教派——卡尔文派和路德派——之争占有明显的地位,但不久就演变为一场各国争权夺利的混战,宗教意识上的分歧不再作为交战双方的主要分野了。在战争结束时所订立的威斯特发里亚和约中,宗教问题退居次要地位,和约的基本内容是各国领土和德国各诸侯领地的重新分割,以及欧洲新的国际均势的建立。

1648年的威斯特发里亚和约保证胜利者获得大片领土和利益,法国得到阿尔萨斯和洛林等地;瑞典掌握了波罗的海的出口权;在德国内部,几个强大的诸侯如勃兰登堡、萨克森和巴伐利亚都获得了新领土。和约承认帝国诸侯有独立的外交权力,这等于承认帝国政治上的分裂。关于帝国的行政,和约规定皇帝应保证各邦永久存在,不得干涉诸侯内政,帝位不得世袭,帝国的重要事务如宣战、媾和和征兵等,必须由帝国议会决定,皇帝不得专权。这就使皇帝的权力更加削弱,诸侯的权力更加强大。和约追认瑞士的独立,西班牙也正式承认荷兰的独立。和约严重动摇了德国哈布斯堡家族王朝。皇帝建立统一帝国以及在欧洲恢复天主教统治地位的企图完全破灭了。德意志仍然分裂,有近300个大小不一的独立的诸侯领地和1000多个独立的骑士领地,帝国处于分崩离析的边缘。

在30年战争中,德国是主战场,因此遭受的物质损失最为严重。对此,恩格斯写道:“在整整一个世纪里,德意志历史空前未有的最无纪律的暴兵纵横反复地蹂躏着。到处是焚烧、抢掠、鞭打、强奸、屠杀。大军之外,还有小股义勇兵,其实,倒不如干脆把他们叫做土匪,他们随随便便,自由行动——凡属这样匪军出现的地方,农民最倒霉的了。物质的破坏,人口的凋零,是无穷无尽的。当和平到来的时候,德国已经无药可救了,已经被踏碎,被撕破,遍身流血,躺倒地下了。”

18世纪时,正当英国进行产业革命,美国进行独立战争,法国进行大革命时,德意志国家仍然处于封建分裂之中,看不见任何发展的希望。恩格斯是这样描述18世纪时德国国内总的政治和经济状况的:“到处是一片混乱。……狂妄自大的王公对其臣民专横残忍,简直令人难以置信。这些只知寻欢作乐,骄奢淫逸的王公们,授予其大臣和官吏们无限的权力,使他们可以肆无忌惮地压迫不幸的人民,只要他们能装满主子的金库,供给主子足够的娇妻美妾就行了。……这是一堆正在腐朽和解体的讨厌的东西,没有一个人感到舒服,国内手工业、商业和工业、农业极端凋敝,农民、手工业者和企业主遭到双重的苦难——政府的搜刮,商业的不景气。贵族和王公都感到尽管他们榨尽了臣民的膏血,他们的收入还是弥补不了他们日益庞大的支出,一切都烂透了、动摇了,眼看就要坍塌了,简直没有一线好转的希望。”

(二)普法战争

到19世纪上半期,德国仍然是一个封建割据的国家。19世纪初的普法战争期间,德国遭受更严重的打击。拿破仑为了肢解德意志,1806年,迫使哈布斯堡王朝取消有名无实的“神圣罗马帝国”的地位,在德意志建立由21个邦参加的“莱茵同盟”;1807年,迫使参加反法同盟的德国最大的邦普鲁士签订“提尔西亚和约”,提出了十分苛刻的条件:要求普鲁士让出易北河以西的领土,为此普鲁士丧失了1/2的领土;将其军队裁减到4.2万人;对法赔款1.2亿法郎;在德意志境内建立“威斯伐利亚王国”,作为法国的附属国。

1806年普鲁士对法战争的失败和1807年提尔西亚和约的屈辱,迫使普鲁士贵族统治集团在战败后不得不进行改革。1807年10月9日,首相施太因颁布“十月法令”,宣布废除农民对地主的世代依附关系,允许城市有一定的自治权,并且改革行政机构,加强中央集权。该法令于1810年圣马丁节生效,到时德国将没有农奴而只有自由人,法令还规定城乡居民可以自由购买贵族土地,无论地主还是农民都可以自由从事手工业和经营商

业,不受任何限制。施太因的改革招到贵族的反对。拿破仑要求普鲁士国王将其免职。1810年,哈登堡出任首相,继续推行改革。他于1811年9月颁布法令,准许农民赎买封建义务。此外,他还创立了柏林大学,推行义务兵役制,还设立军事参谋部,建立军事学院。

施太因-哈登堡改革是在普鲁士面临不改革就灭亡的形势下进行的,虽然改革很不彻底,但却为普鲁士的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

在第7次反法联盟中,法军于1815年6月18日大败于比利时的滑铁卢。作为战胜国,普鲁士参加了1814年10月1日-1815年11月20日的维也纳会议。这次会议没能解决德国统一的问题,因为英俄奥等国惟恐德国统一后强大起来,多方加以阻挠。按照奥地利宰相梅特涅的计划,设置了一个“德意志邦联”。由德意志的大小34个君主国和4个自由市组成。各邦、市仍然保持独立主权,设立一个由各邦代表组成的“邦联会议”加以协调,由奥地利任主席。

(三)关税同盟

德国的统一始于关税同盟。德意志邦联不过是一个松散的政治联盟,实际上仍然保留了封建割据的局面。各邦各自为政,各有自己的法律和关卡,币制十分混乱,严重阻碍了各邦的经济往来和发展。当时德国经济生活的混乱和麻烦,从下面一段描述中可见一斑。

“德国48道关税和入市线,使得国内的交通麻痹了;它所惹起的作用,正好像人体用绳被捆绑,因而血液不能流通到别的部分一样。从汉堡到奥地利,从柏林到瑞士,为了做买卖,就得经过10个邦,考究10种关税制度和入市制度,并且要支付10种通行税。”

德意志各邦要求统一,已成为时代的要求。领导经济统一运动的历史责任落到了最大的邦普鲁士身上。普鲁士于1818年率先进行了关税改革,其具体内容如下:1、废除国内关税;2、进口原料免税;3、对进口工业品平均征税10%;4、货物通过普鲁士境界时只征收很少的过境税;5、国产税只对少数货物进行征收。

普鲁士的关税改革获得各邦的积极响应,各邦纷纷仿效行之,由此导致德意志关税同盟的建立。该同盟是由地区性向全国性逐渐发展而成的。

首先,由道登发起组织了南部关税同盟。1820-1823年订立了基本方针,1824年缔结了条约,1828年组成关税同盟。

其次,1828年,普鲁士与黑森缔结关税条约,组成北部关税同盟,该条约与南部关税同盟条约基本相同,税率如需变动,需由双方会商决定;所获收入按人口分配;水陆通行税一律豁免。条约还规定,黑森仍然保持自己的关税行政权,但同意采行普鲁士的关税制度。

最后,1834年1月1日,南北关税同盟联合,正式成立全国性的关税同盟。该关税同盟的盟约要点如下:1、参加同盟各邦间的货物往来无须纳税,但对未参加同盟的各邦的货物则要征收一定的税率;2、关税政策应由参加各邦每年开会共同决定;3、币制与度量衡应设法统一;4、关税收入的分配按各邦人口比例而定;5、各邦关税行政自主,均有任命税吏之权;6、设置一个特别机构,专门研讨各成员所提修改税率之建议,并考察关税制度之施行;7、在不违背关税同盟规定的情况下,各邦仍有订立条约之权;8、盟约须经加盟各邦全体通过。

开始进入同盟的有17个邦,占各邦总数的一半,人口2300万。关税同盟成立时所订有效期限为8年,后来数次展期。那些未参加的各邦,也先后参加了同盟。该同盟后来取得国际地位,有权与其他国家签订商约。例如,在1865年,该同盟与奥地利签订条约,给予后者最惠国待遇。

(四)德意志统一及其历史意义

关税同盟使德国经济趋于统一,为其进一步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同时也为后来在政治上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19世纪初,在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和拿破仑统治的压力下,普鲁士王朝曾经对

封建农奴制进行过不触动容克地主土地占有制的一些改革。这种改革的步伐在1848年资产阶级革命后大大加快了。1848年的德国资产阶级革命历时很短,是一次不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革命的基本问题——国家的统一——仍然没有解决,政权仍然掌握在贵族-容克地主阶级手中。但是,统治阶级慑于革命的威力,不得不实行一些社会经济改革。

1850年,普鲁士通过了关于赎免和调整地主与农民关系的新法律。新法律虽然保护容克地主的土地所有制,但无偿取消了不少封建义务,同时规定农民可以高价赎免主要封建义务——各种强制劳役和地租。到1865年,仅普鲁士就有150万农户办完了赎买手续,其他各邦的赎买也进行得很快。在这个过程中,容克地主从农民那里获取了巨额赎金,仅易北河以东的农民就花费了10亿马克。到60年代初,占德国农户数28.6%的容克地主和富农拥有耕地总面积的91%,而占农户71.4%的小农,仅占耕地总面积的9%。

长期以来,德意志处于割据分裂状态,工商业不发达,社会停滞不前,在各方面都很落后,到19世纪初,国内不少地区曾被法国占领。后来,虽然普鲁士的改革和关税同盟的建立,为其经济振兴奠定了基础,但德意志统一仍未解决。直到俾斯麦(1825-1898年)任普鲁士政府首相期间(1862-1898年),通过“铁血政策”才完成德国的统一。1862年9月,俾斯麦在普鲁士议会上公开宣称:“德意志的未来不在于普鲁士的自由主义,而在于强权。……当前的种种重大问题不是演说词与多数协议所能解决的——这正是1848年及1849年所犯的错误——解决它只有用铁与血”。

俾斯麦先后发动了对奥地利和法国战争,解决了外部的干涉,实现了国家的统一。1866年6月-8月的普奥战争,以普国的胜利而告终,8月23日,普奥签订和约,规定奥地利退出德意志邦联,旧邦联宣告解散;奥地利承认普鲁士建立北德意志联邦(由梅因河以北各邦组成),双方同意不干涉南方各邦的独立自由。1867年成立的北德意志联邦包括21个邦和汉堡、不来梅、律贝克3个自由市,人口3000万。联邦有统一议会,一切外交和军事大权由普鲁士控制。该联邦成为统一德意志帝国的基础。

普奥战争巩固了普鲁士在德意志的统治地位,但德国的统一还没有最后完成,还剩一步要走:统一西南部4邦。因为这4个邦仍然保持着独立的地位,而且紧邻法国。法国不愿德国统一变得强大,因此极力阻挠4邦统一于德国。这样,对法国作战就成为普鲁士实现统一的关键。1870-1871年的普法之战中,法国失败,西南部4邦加入了北德意志联邦,德意志的统一最终完成。1871年1月18日,在战败国法国的凡尔赛宫,正式宣布了德意志帝国的成立。

德意志帝国是一个联邦国家,由25个邦及市组成,其中包括4个王国、5个大公国、13个公国和3个自由市,再加上新近从法国并入由帝国直辖的阿尔萨斯-洛林地区。根据帝国宪法,联邦政府大权在握,负责工业、商业、铁路、电信、币制和银行等,帝国的立法机构是帝国议会和联邦议会,前者由普选产生,但作用有限,虽然可否决政府提出的法案,但却不能通过不利于政府的法案,因为任何法案须经联邦议会和皇帝的批准才能生效;后者由各邦代表组成,普鲁士是帝国中最大的邦,占帝国面积的55%和人口的61%,因此操纵了联邦议会。

从政治上说,统一后的德意志帝国是容克地主和资产阶级联盟的国家。容克地主在帝国中占据全部军政要职。大资产阶级则满足于统一给他们带来的发财致富的机会,甘愿托庇于容克地主。德意志帝国实质上是一个“议会形式粉饰门面、混杂着封建残余、已经受到资产阶级影响、按官僚制度组织起来,并以警察来保卫的、军事专制制度的国家”。(马克思)

从经济上说,尽管德意志帝国有封建专制制度的种种束缚,但历史的进程已无法阻挡资本主义的发展。统一前,普鲁士经过1848年资产阶级革命风暴的冲击,封建统治阶级毕竟已不能完全恢复革命前的旧秩序。受英国产业革命成果转移的作用,普鲁士已有了机械工业生产,类似英国的曼彻斯特工业区的城镇已经出现,铁路和公路把东西普鲁士联成一体。普鲁士的大工业和近代交通业的发展,迫使封建的普鲁士步步退却。在国内强大的资本主义经济的挑战面前,普鲁士政府以立法的形式推行了有利于保护大地主贵族的农业改革。如前所述,普鲁士的农业改革前后历时几十年,最后以1850年3月2日“赎买

法”的公布和实施,标志这场改革的结束。农民以赎买为代价获得人身自由,成为工业后备军,土地贵族则改变传统经营方式,纷纷购买农具,广泛使用化肥,实行资本主义大农业经营。这种以立法为基础,以赎买封建义务为主要特征的农业改革,成为普鲁士农业改革和发展的道路。与此同时,农业资本主义化的改革完成,又推动了普鲁士大工业的发展。到1870年,德国工业总产量已占世界工业总产量的2/13,超过法国,居于英美之后的世界第三位。这样,普鲁士工业的发展和农业的改革,迅速改变了长期落后的状况,完成了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变,并且挤身于先进资本主义国家的行列。

德意志统一后,为鼓励国内经济的发展,俾斯麦统一了全国的度量衡制度,全国的币制,确立了马克为货币单位;1876年经改组后成立了帝国银行;此外,撤除了交通运输方面的障碍,统一了全国的邮政制度,也废除了国内贸易的障碍,完成了国内市场的统一;在对外贸易方面采取了统一的政策,改革原有的关税制度。

从全国统一到一战爆发前的40多年中,德国经济突飞猛进,更上一层楼,取得的成就是惊人的。其标志是工业生产已赶上和超过了英国,居世界第二位:1900年,英国钢产量为500万吨,德国为630万吨;1913年,英国为770万吨,德国为1760万吨,英国的产量还不到德国的一半;在世界工业生产中的相对份额,1900年英国占18.5%,德国为13.2%,到1913年,英国为13.6%,德国则上升到14.8%。更主要的是,在此期间,德国是第二次世界科技革命的中心。

二、日本始于明治维新

日本于16世纪末实现了国家的统一。在此后的两个多世纪中,日本处于德川幕府的专制统治之下。在德川幕府时期,日本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封建统治也出现危机,最后导致明治维新。

(一)德川幕府时期的日本

日本在战国时期(1467-1573年)形成了封建分裂割据的局面,其间大名即各藩的统治者之间连年混战,长达一个多世纪。16世纪末期,丰臣秀吉(1536-1598年)初步完成了国家的统一。1598年,他在准备新的侵略朝鲜的军事行动时死去。在他死后,统治权力落到了另一大将德川家康(1542-1616年)的手中。1603年,德川家康在江户建立幕府,从此直到明治维新,德川幕府维持了大约两个半世纪的封建专制统治。德川幕府的建立结束了日本长期战国纷争的局面,人民可以在和平的环境中休养生息和从事生产,因此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到18世纪后半期,日本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首先,生产力的发展表现在人口的增加和耕地面积的扩大。从1600-1721年,日本人口从约1700万增加到近3000万;16世纪时,日本耕地面积为150万町步(1町步=99.15公亩),到18世纪初增加到290万町步。

其次,生产力的发展还表现在手工业的发达。关东、奥羽的蚕丝业从17世纪初到18世纪初的大约100年中,生产只增加了1倍,而18世纪初到19世纪初则增加了4倍。由于手工业的发展和生产技术的提高,日本各地出现不少精美产品,如一些产地的丝织品、陶器、漆器和纸张等,闻名全国,行销各地。18世纪后期,日本许多行业的资本主义手工工场陆续出现,其中以丝织品和棉织品的手工工场最为发达。1854年时,日本全国雇佣10人以上的手工工场约有300个,到1867年,这类手工工场增加到400多个。

再其次,随着生产的发展和商业规模的扩大,货币经济日益发达。战国期间,各地大名积极开采矿山,金银铜的产量激增。德川幕府建立后,铜的产量继续增长,大量铸造铜钱,并且统一了币制。在某些地区,特别是经济发达的西部,还流通一种称为“札”的纸币。此外,城市数目增多,规模也不断扩大,成为全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17世纪末,江户、京都和大阪已成为全国性的城市,称为三都。江户是全国的政治中心,也是最大的消费城市,18世纪初人口已达70万;京都长期是皇室所在地,人口约50万;大阪人口约35万,是全国商业中心,各地物资集散于此,各地大名都在此出售大米和其他产品,换取货币后再到江户去吃喝玩乐。

最后,交通也有很大发展。以江户为中心,全国陆路有5条干线,沿路设有驿站,主要道路每隔一里建有标志,还有船只定期往返于江户与大阪之间。

总之,从17-18世纪,日本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导致商业资本的积聚和富商大贾的出现,同时也促进了农村的阶级分化,日本社会矛盾日趋尖锐,封建统治出现危机。民治维新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进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