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许可证查询:古人如何度过漫漫寒冬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08:02:48
刘亮

  又是一年寒冬时,取暖问题成为政府和人民关注的头等大事,那么在科技不发达的古代社会,人们是如何度过漫漫严冬的呢?

  自从人类诞生之日起,取暖就成了人们长久生存所必须面对的问题。所以,才有了丝布衣衫,才有了钻木取火。当然,要想在寒冷中收获温暖,是要付出一些物质和金钱的。因此,在古代,“暖”便成了稀缺之物,不可避免地与富贵、权势联系在了一起,而“冷”则成了贫寒的代名词。

  在生产力水平相对低下的先秦时期,“火炉”是古老而有效的取暖方式。考古学家们从半坡、姜寨等遗址发现,在这些原始的房屋门口附近都有火炉,这是一种炊事与取暖相结合的设施,既能吸收自室外吹入的氧气以助燃烧,又能阻挡冬天的寒风。

  秦朝的王公贵族们则主要依靠“壁炉”和“火墙”取暖,考古学家曾在咸阳宫殿遗址的洗浴池旁边发现有壁炉,曾在秦朝长乐宫遗址发现火墙,即用两块筒瓦相扣,做成管道,包于墙内,与灶相通,用来取暖。

  到了汉代,又出现了“温室”, 汉代在长乐宫中设有温室殿,就是皇帝在冬天居住的暖殿,殿内有各种防寒保暖的设备。据《西京杂记》记载:温室殿用花椒和泥涂壁,壁面披挂锦绣,设屏风和鸿羽帐,地上铺着西域进贡的毛毯。到了冬天,温室殿就成为皇帝和朝廷大臣们议政的场所,《汉书·京房传》记载:“房奏考功课吏法,上令公卿朝臣与房会议温室。”

  唐代是我国历史上一个空前繁荣的时期,经济和科技都飞速发展,在取暖设备上也有了较大改进。然而,在文学作品中,我们却往往看到另一番景象。唐代诗人白居易有一首非常著名的诗歌,叫做《卖炭翁》,从中我们可以窥见古人取暖的方法之一,那就是“烧木炭”。两鬓苍苍、满面灰尘、衣衫单薄的卖炭翁费尽心力终于烧出了一车木炭,却舍不得自己用,本想在冰天雪地之时能卖个好价钱,谁知却被宫里来的黄衣使者用“半匹红绡一丈绫”的低价给强买了。

  《开元天宝遗事》记述着唐代皇宫中取暖的场面:“西凉国进炭百条,各长尺余。其炭青色,坚硬如铁,名之曰瑞炭。烧于炉中,无焰而有光。每条可烧十日,其热气逼人而不可近也。”足见这种产于西凉的“瑞炭”功效。唐玄宗的弟弟申王还发明了一种令人不齿的取暖方法:“每至冬月,有风雪苦寒之苦,使宫妓密围于座侧,以御寒气,自呼为‘妓围’。”

  古代的冬天比现在更为寒冷和漫长。岑参说“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有些地方在旧历八月就开始下雪了,冬天来得很早。李白说“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那场暴风雪之猛烈可见一斑。据明清史料记载,在当时的国都北京城,一年内大约有150余天的寒冷天气,最冷时可达零下23℃。在明清两代,皇宫里设有专门的薪炭供应机构叫“惜薪司”,惜薪司大多将一种叫做“红罗炭”的优质木炭提供给皇族们,这种“红罗炭”乌黑发亮,燃烧持久,无烟无味,不会污染室内的空气。清乾隆年间,宫内按份例供应木炭:皇太后120斤,皇后110斤,皇贵妃90斤,贵妃75斤,公主30斤,皇子20斤,皇孙10斤。地位不同,长幼尊卑有别,给予的温暖也就不同。喜欢附庸风雅的乾隆皇帝为此还曾写过一首《冬日偶成》来炫耀冬日皇宫里的温暖生活:“人苦冬日短,我爱冬夜长。皓月悬长空,朔风瓢碎霜。敲诗不觉冷,漏永夜未央。”

  中国的古代历史,说到底还是统治阶级的历史。所以,在那个年代,老百姓们在冬天具体是如何取暖的,我们不得而知,估计也无非是烧些柴火之类的。冷,对于古代社会的平民百姓来说,是一个永恒的主题。

  如今,冬季的“冷暖”依然是个关系国内民生的重大问题,一个在冷暖面前人人平等的时代,一个能让“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时代才是个真正的新时代、好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