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氟龙气管smc:唐僧为何能成为取经队伍的领导者?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13:44:41

唐僧为何能成为取经队伍的领导者?

文/乐云

  《西游记》的主人公是孙悟空,但取经队伍的领导人却是唐僧,因为他是最为虔诚的佛教信徒,对西天取经怀有一种可贵的执着与坚定。同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相比,他是惟一肉体凡胎没有任何法力神通的尘俗匹夫,然而他那种一心向佛、锐意进取的坚毅不拔的宗教信念,却远非悟空等人所及。取经途中,他们遇到过无数的困难与挫折,几乎任何一个困难都能使得取经大业中断,但不管如何,唐僧总以他的坚定信念感染着取经队伍的每一个人,使大家团结在一起,朝着西天取经这个共同的目标前进。

  西天取经主要是唐僧的事业,孙悟空等三人只是辅助他去取经的徒弟。他们三人都曾经犯过罪孽,如来佛与观音菩萨是抱着挽救失足者的仁慈心才让他们跟随唐僧将功赎罪的。之所以选定唐僧作为取经人,是因为他具有取经的各种条件。

首先是他的出身。原来他是如来佛祖的第二个徒弟,唤作金禅子,只因未听佛祖的传法而贬谪凡尘,托化为玄奘,正是“极乐中降来的佛子,又是他原引送投胎的长老”。观音之所以选他为取经人,更多地是看重其“佛子”的身份。

  唐僧的外貌气质也比较符合他作为“佛子”的身份。小说中曾有多次这样的描写。第十二回,玄奘穿上了观音赠送的袈裟后,“凛凛威颜多雅秀,佛衣可体如裁就。辉光艳艳满乾坤,结彩纷纷凝宇宙”,以至长安城里大男小女,无不争夸其为“好个法师!真是个活罗汉下降,活菩萨临凡。”取经途中,唐僧屡屡因为他那气宇轩昂、英姿俊爽的外表气质引来许多人的赞叹。第二十九回,唐僧师徒三人(孙悟空被赶回花果山)来到宝象国,当唐僧来到金殿,拜见国王时,两边文武百官,无不叹道:“上邦人物,礼乐雍容如此!”以八戒与沙僧的丑陋,当然不会得到这样的称赞,这里显然是指唐僧。第五十四回,女儿国国王想招唐僧为夫,派驿丞去打探消息,驿丞回来后报告说:“御弟相貌堂堂,丰姿英俊,诚是天朝上国之男儿,南赡中华之人物”,喜得国王马上派她去求亲。看来,女国王注重的是唐僧那“丰姿英俊”的外表。

  事实上,唐僧对自己的外在形象也极为看重。第七十九回,唐僧师徒路经比丘国,因为国王正滥杀和尚,孙悟空给师父脸上涂了一身臊泥,虽然是事出无奈,但由于毁坏了他一贯的美好形象,使得他一直“闷闷不快”。当孙悟空降得妖魔,请师父去会见国王时,唐僧倒扭扭捏捏起来,说道:“虽是得胜来请,但我这个臊脸,怎么见人?”唐僧对相貌的重视由此可见一斑。后来师徒四人取回真经,路经陈家庄,师徒四人看到寺庙里供奉的四人头像,来了一番评头论足,“八戒看见,扯着行者道:‘兄长的相儿甚像。’沙僧道:‘二哥,你的又像得紧。只是师父的又忒俊了些儿。’三藏道:‘却好!却好!’遂下楼来。”一段小小的插曲,将唐僧那看重自己外貌、喜人夸奖的心思表露无遗。不过,唐僧的这种好相貌有时也给他带来麻烦,譬如小说中贯穿始终的唐僧被女妖精掳掠就是个明显的例子。

  唐僧另外一个符合取经的条件是他的仁慈心。这其实是佛教经义的需要,因为在佛教看来,仁慈心是作为一名佛教徒的第一要求。孙悟空等人虽然也是皈依佛门,但他们曾经干过杀人放火、伤天害理的坏事,这与自小“胎里素”,从未杀生害命的唐僧不能同日而语。取经途中,唐僧的这种慈悲心贯穿始终。第二十一回,唐僧黄风岭遭难被擒,他身处险境却反倒担心悟空与八戒的安危,“纷纷泪落,心心只念着悟空、悟能,不知都在何处。”第三十七回,唐僧夜坐宝林禅寺堂中,灯下念经,困乏之下睡着。梦中突然看见一条汉子,“浑身上下,水淋淋的,眼中垂泪,口里不住叫:‘师父!师父!’”唐僧以为是妖魔,因而欠身道:“你莫是魍魉妖魅,神怪邪魔,至夜深时,来此戏我?我却不是那贪欲贪嗔之类。我本是个光明正大之僧,奉东土大唐旨意,上西天拜佛求经者。我手下有三个徒弟,都是降龙伏虎之英豪,扫怪除魔之壮士。他若见了你,碎尸粉骨,化作微尘。此是我大慈悲之意,方便之心。你趁早儿潜身远遁,莫上我的禅门来。”不管是不是妖魔,他都一样心怀慈念,因而经常上妖精的当。

  小说第三十三回,平顶山莲花洞的妖魔变成一个跌伤了腿脚的道士,唐僧闻言善心大发,马上要将坐骑给那道士。听道士说不能骑马,唐僧又叫悟空驮他,悟空本来要将妖魔一跤摔死,谁知被妖魔识破,变成两座大山将悟空压住,摄走了唐僧。第四十回,红孩儿想吃唐僧肉,因为有悟空三人在旁,难以下手,于是变作一个七岁顽童,赤条条,将麻绳捆了手足,高吊在那松树梢头,口口声声,只叫救人,唐僧再次中了妖魔的圈套,救下了红孩儿,反而将一腔忠诚的悟空教训了一顿:“这泼猴多大惫赖!全无有一些善良之意,心心只是要撒泼行凶哩!”事实上,由于唐僧的慈悲心怀,取经队伍经常遭到这样那样的困难,但唐僧依然执迷不悟。第八十回,陷空山的金鼻白毛老鼠精变成一个受害被缚的女子,妄想迷惑唐僧。由于此前的许多教训,唐僧决定听从行者的建议,不再上当。然而唐僧的定力实在太弱,当妖精的几声善言善语嘤嘤地传到他耳内,尤其是她所说的“师父啊,你放着活人的性命还不救,昧心拜佛取何经”,一下子突破了唐僧的心理防线,他不顾悟空的善意劝阻,将女妖精救下,再一次上当受骗。但即便如此,唐僧的所作所为依然得到了佛祖与观音菩萨的青睐,因为他的这种仁慈心正是佛教说法的根本。

  唐僧最主要的条件还是在于他那对取经事业的虔诚心态。不管遇到什么困难,他从不放弃,能够忍受各种各样的食色名利诱惑,具有坚韧不拔的毅力和献身精神。第二十三回,“四圣试禅心”,面对财色的双重诱惑,唐僧“推聋妆哑,瞑目宁心,寂然不答。”保持了一个圣僧的本色。女儿国一节,面对美丽动人的女国王和王位的诱惑,唐僧依然心无二念,只想到西天取得真经,并对悟空等表明自己的决心:“怎么说出这般话来,教我在此招婚,你们西天拜佛,我就死也不敢如此”。第六十二回,师徒到达祭赛国金光寺,唐僧说:“我当时离了长安,在法门寺里立愿:上西方逢庙烧香,遇寺拜佛,见塔扫塔。”随后他沐浴更衣,穿了小袖褊衫,束了环绦,足下换一双软公鞋,手里拿一把新笤帚,一层一层潜心扫塔。

  唐僧西天取经,共遭受八十一难,难难都跟唐僧有关,主题左不过是要考验唐僧等人的定力和法性。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僧都曾经有过这样那样的脱离取经队伍的念头,但唐僧取经的念头始终如一,他对取经事业的那份执着深深地感染着悟空等人,正是在他这种强大凝聚力的感召下,师徒四人最后到达灵山,求取真经,修得正果,正所谓渡尽劫波法性在,千古流芳美名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