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尺集装箱冷柜尺寸:《我的团长我的团》背后的中国远征军大溃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03:58:35



虽然才播了10集,但不得不承认,<<我的团长我的团>>(以下简称“团长”)是一部以小人物为主线的战争史诗片。对于我这个回家很少看电视的人,作为军迷我一定坚持把它看完,而奖赏是一个精彩凄美的故事。

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要说让看的热闹热心观众说出这部电视剧的历史背景,恐怕应者寥寥了。这部反映一群国民党溃兵(自称“炮灰团”)抗战事迹的影片背后便是一段几乎被人遗忘的历史——中国远征军第一次入缅大溃退。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远征军第一次入缅大溃退也是抗战史最灰暗的一幕,长久被人忽视掩盖。之所以说大溃退,而不是大撤退,正是中国抗战史的悲哀。为保住唯一的外援通道,远征军在一个错误的时间投入了错误的地点出境支援驻缅英军。为掩护英军撤退,以爱国激情支撑的血肉之躯英勇阻击日军,结果英军屡次背信弃义拿远征军当挡箭牌,只顾自己从容撤入印度。当英军又一次在曼德勒会战中不告而别之后,中国远征军第一次入缅至此已经完全宣告失败,远征军被孤立无援的抛弃在从林中自生自灭。

可他们忽视了国军一项优良传统,打的赢就打,打不赢就撤。但国军内部派系之争使远征军兵分两路,走向了不同的结局。当远征军面临何去何从的抉择之时,杜聿明与孙立人做出了完全不同的选择。美国军校留学出身的孙立人选择了进入印度这条损失最小的撤退线路。他思想亲而作为一中国将军,杜聿明必须“讲政治”。他遵守了蒋介委员长让远征军撤退回国的命令。于是,远征军最凄惨的大溃退历程开始了。可惜杜聿明忽视了一点,国军不善于撤,往往撤退就变成了溃败。正面战场几次大会战都是同一个结局。中国人可悲在始终在犯同一个错误。

剧中机智幽默的冒牌团长龙文章在从缅甸撤退的路上连哄带骗收拢了上千各路散兵游勇。从一个几百人的营扩编为一个简编团,一个三十多岁的中尉貌似还真混成团坐了。这种讽刺幽默实际毫不夸张。由于杜聿明部(第五军,内战时成为国军五大主力)所走的野人山极为荒凉,无水无粮,此举无异让远征军自投绝路。粮尽弹绝,军心涣散,疾病流行,病死饿死大量官兵,剩下的也是行尸走肉了。第一次入缅作战中国远征军伤亡5万余人(绝大部分在胡康河谷野人山),重装备丢失殆尽。最后只落得像炮灰团似匪似丐狼狈回国。

虽然二者对比,杜聿明的决定造成了悲剧,孙立人撤到缅甸后改编为驻印军东山再起。但孙立人当时的方案就可取吗?补给线已经被切断了,大量的弹药消耗得不到补给,凭远征军四个师还想夺回密支那,沿滇缅公路回国纯属自杀行为,撤到印度仰人鼻息日子就好过吗?。剧中英国人宁肯烧毁所有物资仓库及弹药补给库,也不给中国留。面对英国人这种宁与敌寇,不予盟军的做派,全身赤裸的远征军只能瞠目结舌。

大家就奇怪了,剧中任务去缅甸坐飞机飞越驼峰为啥都脱光呀。难道是为了讲卫生赤手空拳连命都不要了吗?其实脱光实在是无奈之举,C46运输机(驼峰航线的主力运输机)载重有限,何况航线气候条件复杂,减轻一切负重才是首要。恰恰是这条规定造成了很多不必要的死伤。如剧中落地后得不到补给和支援任人宰割不说,光冻死冻伤便不计其数,飞机上拿个袋子呕吐实在不算什么。

即便到了缅甸,远征军装备也是七拼八凑的万国造,光头盔就好几个版本。剧中以龙文章的M-35德式头盔、辣子的英式头盔、英式丛林帽、国军布帽,后期还要出现美式M1钢盔,从头盔的变迁就可看出远征军装备的变迁。先是国内德械师的残留,虽然在南京保卫战便化为泡影,依然视为国军精锐。到了缅甸捡英国破烂,最后还是美国人仗义提供全套美式装备,才有第二次远征军崛起。

剧中轻武器更是五花八门,“捷克式轻机关枪”(布伦轻机枪),“汤姆逊手提式机关枪”(美国Tonpson冲锋枪)、“七九步枪”(中正式步骑枪)等一系列轻武器在他手中变戏法般地出现。在随后的情节里,我们又见识到了这些武器是如何在实战中使用的。迷龙笨手笨脚地给枪管过热的布伦轻机枪换枪管,龙文章用驳接了枪托的毛瑟手枪射击日军,在缅甸的川军团从扁平的英式钢盔到李恩菲尔德式步枪再到斯登冲锋枪清一色的英式装备,这些在近二十年的国产军事题材电视剧中从来都不会出现的细节,在《我的团长我的团》中体现得如此真实而自然。

剧中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二战中日军的单兵作战素质的确很强。国军面对日军刻板教条的战术始终没有有效应对措施,只能凭着骨子里求生的欲望爆发潜能死拼。这与国内抗日电视剧中打日本图痛快的场景大相径庭,不是国军无能。即便共军抗日武装拼刺刀也只能几个对一个,单兵作战素质的差距在抗战初期是造成我方重大伤亡的主要原因。所谓平型关大捷,只是115师伏击了一个后勤联队(团)。<<亮剑>>中的关家垴战斗,八路一二九师三八六旅、新编第十旅各一部,一二九师三八五旅一部和决死第一纵队二十五、三十八团各一部,付出重大伤亡仍未能全歼日军一个冈崎大队(营)。所谓一个大队(营)打中国一个师在抗战初期的确是血淋淋的事实。何况中英面对的是日军四个精锐师团?国内学术界一味贬低国军无能,正面战场丧师失地有意义吗?

很多人将中国远征军第一次入缅作战作战的悲剧归咎于杜聿明的错误决定,实际是有深刻复杂的历史背景的,是中英高层战略指挥系统的分歧葬送了远征军。

由于中英高层指挥系统的分裂,在曼德勒集结的远征军主力部队,根本就陷入混乱的状态,既不能集中全力反攻腊戍,又不能果断地退向密支那,造成了一部分部队向西退入印度、一部分部队向北走到野人山,有的向印度雷多走、有的设法翻山越岭回到中国。龙文章为首的炮灰团便是设法翻山越岭回到中国部队中渺小的一员。他们的愿望朴素而简单——“回家不积极,思想有问题”,龙文章一句“来啊,我带你们回家”忽悠了一个团。

英美都是抗战盟国,但罗斯福可比丘吉尔仗义多了。第一次入缅作战纯属被英国人忽悠了,五万人无谓伤亡实在不值。二战爆发后中英同样国困民疲,但英国始终在利用中国维护其远东殖民帝国。英国靠牺牲部分殖民地权益换取了美国租借法案的物资支持才使本土免遭登陆,而大半个中国都沦陷了,中国对外生命线只剩一条滇缅公路支撑了。英国在整个南亚的战略,根本已有放弃缅甸,保全印度的构想。英国人最后同意中国远征军进入缅甸其实只是希望中国替自己抵挡住日本人,为英军从容退入印度争取时间。因此英军在之后的战斗中屡次临阵脱逃也就不奇怪了。一路上英国人在跑,中国人也在跑,中国犯得着为英国守护殖民地吗?英国都跑了,中国不跑等什么?

在史迪威的运作之下,中美之间的合作关系遭到全面的破坏,不但所有援华的陆军装备、物资百分之九十都用到史迪威的缅甸作战准备之中,而且中国最精锐的八个军的部队,被抽调去参与缅甸作战。史迪威无能,英国人无耻!洋人的人祸才是中国远征军溃败的根源。

中国在缅甸的惨败,不但对于中国的人心士气是一个严重的打击,同时也让日军打到云南的西南部,威胁到中国大后方云南的安危,这时中国援军(剧中国军团长虞啸卿)及时赶到,进行猛烈的反击,这才阻挡住日军的攻势。日军隔着怒江与中国部队对峙,严重影响到盟国对于中国的补给支持。这时盟国只能利用飞航极其困难的驼峰航线,带给中国杯水车薪的援助,因此中国严重缺乏作战资源的问题,更是犹如雪上加霜了。没有美国飞虎队,中国连这点援助都没有。在这种情况下,也只有中国的民族主义能够支撑下去,换成其它的国家,早就向日本人谈判投降了。

远征军第一次10万人马入缅作战,是中国抗战一大败笔。中国战区失去了最精锐的战略预备队与其重装备,使得抗战后期的作战更难有效抵抗日军的攻势了。也为44年豫湘桂战役惨败埋下了伏笔。

对于一部好戏,难免誉满天下谤满天下。对于一个只是因为商业炒作渲染而看的非军迷来说,这部戏太难理解了,而对于一个对抗战史稍有素养的军迷来说,亲切而自然,有穿帮雷人之处在所难免,起码比国内高大全的抗战影片强上万倍,历史可能原本就是这个样子的。

到第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