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五环空压机储气罐:中國私家園林(中國私家園林(二)【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4 22:34:53


中國私家園林(二) 
★★★
還舊樓主2010年8月8日覓自《中華傳統文化》★★★  
廿四、扬州个园

  个园坐落在江苏省扬州市郊的东关街,前身是清初的寿芝园。嘉庆、道光年间,两淮盐商黄至筠购得此园并加以改建,因园内种竹千杆,因竹叶形如“个”字,故名。“扬州以名园胜,名园以叠石胜”。个园是以竹石为主体,以分峰用石为特色的城市山林,相传出于康熙年间著名画家石涛之手。前人谓“掇山由绘事而来”,是园掇山颇饶画理,在似与不似之间,引人无限遐想。园内山峰挺拔,气势磅礴,给人以假山真味之感。园中有宜雨轩、抱山楼、拂云亭、住秋阁、透月轩等建筑,与假山水池交相辉映,配以古树名木,更显古朴典雅。个园运用不同的石头,分别表现春夏秋冬景色,号称“四季假山”。有春季的山林,夏天的荷塘,秋日的残阳,隆冬的雪狮,无不形象生动。

  廿五、扬州何园

  何园位江苏扬州徐凝门街的花园巷内,又称寄啸山庄,原系清乾隆时双槐园旧址,光绪年间为湖北汉黄旗道台何氏扩建,故名。为庭院式建筑,结构紧凑,别具一格,既有江南私家园林特色,又兼有西洋特点。园分东西两部分,之间有游廊相连接,主要建筑有花厅、船厅、蝴蝶厅、楼厅等,其中船厅廊西门额上“寄啸山庄”四字为当年原物。何园最大的特色是其串楼与复廊的构思之巧。它们将东、西二园与住宅连为一体,串楼上下回环,循楼漫步,景物推移,一路变幻。这种精妙的设计,是扬州园林的代表作,不愧为清末园林的杰出代表作品     廿六、
扬州片石山房          片石山房在扬州城南花园巷,在何园之南,又名双槐园,园以湖石著称。园内假山传为石涛所叠,结构别具一格,采用下屋上峰的处理手法。主峰堆叠在两间砖砌的“石屋”之上。有东西两条道通向石屋,西道跨越溪流,东道穿过山洞进入石屋。山体环抱水池,主峰峻峭苍劲,配峰在西南转折处,两峰之间连冈断堑,似续不续,有奔腾跳跃的动势,颇得“山欲动而势长”的画理,也符合山“左急右缓,切莫两翼”的布局原则,显出章法非凡的气度
    片石山房于1989年复修,门楣上的“片石山房”额系移用石涛墨迹。此园的设计,以石涛画稿为蓝本,顺自然之理,行自然之趣,表现了石涛诗中“四边水色茫无际,别有寻思不在。莫谓池中天地小,卷舒收放桌然庐”的意境。园中假山丘壑中的“人造月亮”是一奇观,盈盈池水,盎然成趣。       廿七、扬州小盘谷      

小盘谷位于扬州市丁家湾大树巷内。小盘谷始建于清乾隆嘉庆年间,为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两江总督周馥的私人宅院。因为园内假山峰危路险,苍岩探水,溪谷幽深,石径盘旋,故名小盘谷。 小盘谷在扬州园林中有独到之处,与个园、何园相比,小盘谷占地很小,建筑物和山石也不多,但妙在集中紧凑,以少胜多,即小见大。水池、山石和楼阁之间,或幽深,或开朗,或高峻,或低平,对比鲜明,节奏多变,在有限的空间里,因地制宜,随形造景,产生深山大泽的气势,咫尺天涯,耐人寻味,这是其他园子所不能相比的。     廿八、常州未园    
    未园是江苏常州市著名的私家园林,位于常州大观路,市第23中学内。市主管部门现在正在筹划修整开放之中,已列为市文物保护单位。该园兴建于1920?1923年,为木商钱遴莆的私园。 园林建筑极富江南园林特色,布局曲折幽深,引人入胜。有四宜厅、滴翠轩、玉波亭、鱼乐榭、垂虹桥、月洞、长廊、挹爽亭、长春亭等建筑。在园的重点景区水池、轩榭的四周布置精选的湖石假山,园内复有百年香樟、桂树、罗汉松、古柏及花草等点缀其间,使小园显得雅而幽静。     廿九、常州约园
 
        约园是常州市历史悠久的古典园林,约园又名赵家花园,位于常州市区兴隆巷市第二人民医院内,为占地约19亩的清代私家园林。原为明朝宫府的养鹿场,清乾隆初年为中丞谢旻别业,名谢园。后赵翼之孙赵起(字于鞶)购得此园,修葺后改名约园。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改造成有鞓红新馆、梅坞风清等24景,灵岩、绉碧等12峰的江南名园,园主赵起谦称“约乎成园”,遂名“约园”。咸丰年间遭兵火之灾,约园付之一炬,堂榭化为废墟,后又经修葺,稍复旧观。     园中景物,以奇石见长,赵起于每石题一峰,成“约园十二峰”,即灵岩、绉碧、玉芙蓉、独秀、巫峡、仙人掌、昆山片影、玉屏、朵云、舞袖、驼峰和飞来一角。并有梅坞风情、海棠春榭、小亭玩月、城角风帆等24景。赵起又每景写一词,以增添约园的诗情画意,故名闻江南。现园中花木扶疏,清流回环,有紫藤一株自怪石缝中蟠曲而上,仿佛翠盖。池面叠石假山,有石亭、曲桥蜿蜒可通。     三十、上海豫园       豫园座落在上海市安仁街132号,始建于明嘉靖三十八年(公元1559年),是曾任四川布政使的潘允端为孝敬父母而造。全园面积仅2亩许,但山石池沼、大厅堂室、亭轩楼台一应俱全,花墙小廊,布置得宜,使小园曲折迂回,疏密有致。园内有48处景点构成,荷花池和九曲桥、大假山、万花楼、点春堂、会景楼、玉玲珑、得月楼、内园等景区。其中点春堂为小刀会起义军的城北指挥部。“玉华堂”前有三座石峰,中间一座便是著名的“玉玲珑”,它与苏州留园的“瑞云峰”,杭州花圃的“皱云峰”合称为江南园林的三大名石,相传是宋代花石纲的流散物。豫园的围墙,上饰游龙蜿蜒起伏,把园林30多亩的地方分隔成不同的景区,以虚隔作幛景,似隔非隔透出园林丰富的景层,成为豫园内一大特色。现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     卅一、上海青浦曲水园         曲水园位于上海青浦区公园路612号。初建于清乾隆十年(公元1745年),为城隍庙的附属园林。据说为了建此园,曾向城中每个居民征募一文钱,故又有“一园”之称。乾隆四十九年(公元1784年),拓地池筑堤累石,增建楼台,前后历四十余年,建成二十四景,三十余庙的园林。园内一石一水,一亭一阁,尽皆成趣。嘉庆三年(公元1798年)改园名为曲水园。因园在大盈浦旁,取王羲之《兰亭集序》中的“曲水流觞”之意。咸丰年间毁于炮火。光绪年间费时20年相继修复庙、园,增建放生池、花神堂。1927年增修假山,山上筑九峰一览亭,可登高远眺松郡九峰。

  卅二、上海秋霞园  
    秋霞圃位于上海市嘉定区嘉定镇东大街,是一座具有独特风格的明代园林,由明代龚氏园、沈氏园、金氏园和城隍庙合并而成,为上海五大古典园林之一。秋霞圃始建于正德、嘉靖年间(公元1506年—1566年),是当时工部尚书龚宏的私人花园,园内有松风岭、鸟语堤、寒香室、数雨斋、桃花潭、洒雪廊诸胜景。现存建筑系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以后重建。秋霞圃以清水池塘为中心,石山环绕,分桃花潭、凝霞阁、清镜堂、邑庙等四个景区。园内还有一“涉趣桥”,建于公元1921年。小桥连接曲径北岸,横跨幽泉清溪。如此灵巧古老的园林桥全国罕见,在上海堪称一绝。     卅三、上海醉白池

  醉白池位于上海市松江区人民南路,始建于l644年,为明代画家董其昌觞咏处,也是名人学士常游之地。全园占地80亩,分为内园和外园两部分,外园是新建的,内园是原有的。内园为全园精华之所在,庭院相接,亭台错落,长廊回环,清泓秀矗。堂、轩、亭、舫、榭、池组成了主体建筑群,有池上草堂、玉兰院、雕花厅、四面厅、束鹿苑、卧树轩等十景。园内廊壁和部分庭园里,石刻碑碣较多,这是该园的特色之一。池南长廊的墙壁上,嵌有《云间邦彦画像》石刻,共二十八块,镌明、清松江府属各县乡贤名士百余人之画像,刻画甚工。园内还有树龄在三四百年的古银杏、古樟树,年龄在百年以上的牡丹。醉白池既具有明清时期江南园林山石清池相映、廊轩曲径相衬的风格,又具有历史古迹甚多、名人游踪不断的特点。它以水石精舍,古木名花之胜驰名江南。     卅四、上海古猗园

  古猗园位于上海市嘉定区南翔镇,初建于明嘉靖万历年间(公元1522-1573年),风格与苏州的拙政园比较接近。园中树石布局均出自江定竹刻名家朱三松之手。取《诗经》“绿竹猗猗”之句,定名“猗园”。古猗园占地130亩,分为逸野堂、戏鹅池、松鹤园、青清园、鸳鸯湖、南翔壁等六个景区,各有不同风貌。古猗园以戏鹅池为中心,西面建有明代的白鹤亭,北面是石舫,又称不系舟。东面有梅花厅,其建筑和厅外花街都采用梅花图案,四周种满了梅花。荷花池中建有宋代的普同塔,雕刻精美。南厅和微音阁前,各有一座石经幢,已逾千年历史。石舫对岸浮筠阁后是竹枝山。园林布局自然曲折,院落重叠,高堂秀亭,石舫水榭,竹径通幽,楼阁长廊,古树名卉,石径曲水,具有古朴、素雅、清淡、洗练之园艺特色。     卅五、浙江海盐绮园

  绮园位于浙江省海盐县武原镇花园弄。绮园原为“冯氏花园”。清同治九年(公元1871年),园主冯缵斋于此建宅三进,次年冯缵斋在“冯三乐堂”后辟地修建园林,建成了现在的绮园。绮园占地一万平方米,水面约两千平方米,树木遮盖面积达七千平方米,整个园林几乎为绿树所覆盖,园内树木近千株。其中古树名木四十余株,均经数百年风雨。园林的建造,妙用了“水随山转,山因水活”的叠山理水园论。其特点是以树木山池为主,略点缀建筑,与今日以风景为主的造园手法相近。园内有潭影九曲、蝶来滴翠、晨曦罨画、海月小隐、古藤盘云、幽谷听琴、风荷夕照、美人照镜、百鸟鸣春、泥香三乐等景点。其游径有山洞、岸道、飞梁、小船及低于地面的隧道等组成,构成了复杂的迷境,为江南园林所仅见。     卅六、浙江绍兴沈园

  沈园位于浙江省绍兴市区洋河弄内,又名沈氏园,本系沈氏私家花园,宋代时是越中著名的园林之一。沈园占地11.8亩,分东、中、西三部分,自北向南景点布局疏密有致,高低错落有序,色调典雅相宜,花木扶疏成趣,颇具宋代园林特色。正南断垣上,刻有词学家夏承焘所书的陆游《钗头凤》词,点明了造园主题。据史载:陆游初娶表妹唐琬,琴瑟甚和,却得不到陆母欢心,被迫离异。十余年后的一天,二人在沈园邂逅。当时唐已改嫁,陆亦另娶。陆游感慨万端,在园壁题《钗头凤》词一首,唐琬见了不胜伤感,也和词一首,不久忧郁而死。陆游为此抱恨终生。1987-1993年在原址上重建,沈园已成了绍兴古城内的一处重要景区。重建和扩建后的沈园占地57亩,有孤鹤亭、半壁亭、双桂堂、八咏楼、宋井、射圃、问梅槛、琴台和广耜斋等景观。     卅七、浙江杭州郭庄

  郭庄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山路卧龙桥畔,与曲院风荷相连。郭庄原名端友别墅,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杭州绸商宋瑞甫所建,俗称宋庄。后归郭士林名下,易名“郭庄”,又称“汾阳别墅”。1989年重修,保持了原来的园林格局和风貌。全庄占地近万平方米,分三个景区,即静必居景区,一镜天开景区和乘风邀月景区。静必居为主人的居所。一镜天开中央有临池的两宜轩、沿湖有乘风邀月轩、赏心悦目亭和景苏阁等。郭庄内花木簇拥,湖石假山林立,曲廊回环,粉墙黛瓦,翠峰镜湖,古朴典雅,被誉为“西湖古典园林之冠”,是杭州现存唯一完整的私家花园。

  卅八、广东番禺余荫山房

  余荫山房,又名余荫园,位于广州市番禺区南村镇,始建于清代同治六年公元1867年,园占地面积1958平方米,距今已有130多年历史。余荫园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缩龙成寸”。园内的建筑布局非常精巧、藏而不露,在不足2000平方米的园地中,把中国园林建筑中的亭、台、楼、阁、堂、轩、桥梁、廊堤、石山碧水全都包含在里面。而且回廊、花窗、影壁巧妙借景,使得小小个园林显得园中有园、景外有景,曲径幽深。二是“书香文雅”。余荫山房从入门开始,每处景物的设计都匠心独运,寓意深长,碧纱橱的紫檀屏风,为著名的木雕珍品,园内还珍藏着当时名人诗画书法。是岭南园林建筑艺术中的精品。为广东四大名园之一。     卅九、广东东莞可园

  可园位于广东省东莞市莞城镇,始建于清代道光三十年(公元1850年),为广东四大名园之一。全园占地面积只2200多平方米,计有亭、台、楼、阁、池、桥、厅40余处,并以“可”字命名,如可轩、可楼、可亭、可堂等等。园林设计以缜密曲折著称。楼群有聚有散,有起有伏;景物小中见大,少中见多。园中最高建筑为“邀山阁”,四层,四面明窗,风姿洒脱,登楼远眺,山水楼台尽收眼底。可园创建人张敬修,官至江西按察使署理布政使,精通金石书画、琴棋诗赋。常邀张维屏、简士良、徐三庚等在园内联吟、颂赋、传艺。居廉、居巢在可园作画十年,其学生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等创立了岭南画派,使可园成为岭南派的策源地之一。     四十、广东佛山梁园

  梁园位于广东省佛山市松风路先锋古道,是广东四大名园之一。始建于道光(1820-1850年)年间,由清朝官吏梁霭如、九章、九华、九图等叔侄四人,在佛山营建的大型庭园,历时四十余年陆续建成。梁园是佛山梁氏宅园的总称,主要由“十二石斋”、“群星草堂”、“汾江草庐”、“寒香馆”等不同地点的多个群体组成,规模宏大,主体位于松风路先锋古道。梁园是清代岭南文人园林的典型代表之一,其总体布局以住宅、祠堂、园林三者浑然一体;造园组景以大面积湖池及水网池沼中造园,最具珠江三角洲水乡园林特征,尤其是以奇峰异石作为重要造景手段,在岭南园林中独树一帜。时至民初,一代名园已濒于湮没。1992年全面修复,总面积21260平方米。     四十一、广东顺德清晖园

  清晖园位于广东省顺德市大良镇,为广东四大名园之一。面积9600平方米,但亭榭幽穴,假山池水,奇花异木,应有尽有,颇为清雅别致。园内主要建筑物有船厅,又名小姐楼,筑于两池之旁,以木雕波浪纹装饰船舷栏杆,以岭南水果图案装饰舷窗,宽阔阳台宛似甲板。此外,还有碧溪草堂、惜阴书屋、狮山、竹苑等建筑物,并新建了南北大楼、会议厅等。园内有玉堂春花树,相传为取得功名的达官贵人经皇帝恩准方可种植,所以又叫功名树。     四十二、山东潍坊十笏园

  十笏园位于山东省潍坊市胡家牌坊街,今旧城的北部。此园在明清之际原为乡绅邸宅,清光绪十一年(公元1885年)由丁善宝购得,改建为私人花园,称“丁家花园”。丁善诗爱画,尤喜古建园林。在仅有的两千余平方米内建有楼、台、亭、榭、书斋、客房等,曲桥、回廊连接,鱼池假山点缀其间,小巧玲珑,匀称紧凑。园中假山池塘、曲桥回廊、亭榭书房等建筑共34处,房间67间,紧凑而不拥挤,集中国南北园林之美于一体。虽出人工,宛如自然,是中国北方地区具有江南园林小巧玲珑特色的园林之一。因十笏园占地非常少,时人喻之为“十个笏板”。清末状元曹鸿勋题名为“十笏园”。     四十三、烟台牟氏庄园

  牟氏庄园位于山东省栖霞市北,是中国北方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最具典型特征的封建地主庄园。它由清代北方头号大地主牟墨林及其后世子孙不断扩建,至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形成现在的规模。整个庄园占地2万多平方米,分三组、六院,共有厅堂480多间,均沿各自南北中轴线自前而后依次建造,前厅、主楼、小楼、北群房和东西厢房,构筑起四到六进院落,四周以群厢或围墙包围起来。院内主体建筑多是二层楼房,连同屏门和东西两厢构成方正的四合院。房舍采用明柱花窗,构体多以油漆彩绘,浮雕图案惟妙惟肖,脊拱神兽栩栩如生。它集中了建筑史上中国北方民俗建筑的优秀成果,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文化内涵,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四十四、
济南万竹园
      万竹园坐落于
山东省济南市趵突泉西,前、东、西三院成品字形排列,花园居于西部,占地面积1.2万平方米,是吸取北京王府、南方庭院、济南四合院建筑特点糅合而成的古建筑群。始建于元代,因园中多竹而得名。元代,因园内筑有 “胜概楼”,赵孟頫曾有诗描写其壮观,称“济南胜概天下少”。明隆庆副四年(1570),礼部尚书殷士儋归隐于此修建“川上精舍”,并易名“通乐园”,清康熙年间,济南诗人王苹在园内筑书室,名二十四泉草堂。现该园建筑为民国初年军阀张怀芝所修,故又名张家花园。1980年,市政府将其划归市园林局管理,对其进行了全面整修。1984年正式对外开放。1985年恢复和改建了西花园,并正式启用原名——万竹园,成为趵突泉公园的园中园。     四十五、福建厦门菽庄花园

  菽庄花园坐落于福建厦门鼓浪屿岛南部,原是台湾富绅林尔嘉的私家花园。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清廷战败后,将台湾割让给日本。时任台湾垦抚兼团防大臣的林维源全家内渡,定居于鼓浪屿。林维源去世后,其子林尔嘉为怀念台北板桥故居,在鼓浪屿仿造板桥别墅、参照江南名园修建了菽庄花园,取名“菽庄”之名乃主人“叔臧”的谐音。花园内设置眉寿堂、壬秋阁、真率亭、四十四桥、听浪阁、顽石山房、十二洞天、亦爱吾庐、观潮楼、小兰亭等十景,小巧别致,自成一格。他把临海的坡面,海湾里的礁石,涨落的海水全部利用起来,围地砌阶,造桥建亭,使原本十分狭窄的一个小海湾,借四周自然美景为铺垫,变成涵纳大海,颇有层次,视野宽广的海上花园。有海上明珠之称。     歡迎進入還舊樓個人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