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定器解码与不解码:「管人」潛規則中幾點原則和技巧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06:38:53

「管人」潛規則中幾點原則和技巧

“管人”主要有四點的原則是銷售管理者在平時與下屬打交道時要注意的。這四點原則分別是:公平原則、及時原則、補償原則和公私分明的原則。

一、公平原則

    中國有句古話“患貧患不均”。其實做為一名管理者,如果能深刻地體會到這句話的含義,對中國的人性也算是有了瞭解,也較容易管理下屬了。但是,如果大家看多了西方的管理學說的話,西方的管理學說往往提倡的又是另一版本,就是所謂的“保羅法則”,就是做的好的,會得到的更多更好。而做的不好的,只會得到更少。以讓做的好成為公司的榜樣,激勵大家都做的好。個人並不否認這一點不好,相反是提倡這點的。但是在其管理過程中,有時候過分於提倡保羅法則並不是適當的。

    第一、有句話:你怎麼看待別人,別人就會表現成哪樣。如果管理者對待員工沒有做到平等對待的話,那麼有些有潛力的員工,會因為你的區別對待而停止表現。不少管理者有個習慣,就是誰做的好,他就對誰特別好,資源給的多,好話也給的多,支持的也多。而對於暫時不理想的員工,除了責備以外,常常冷落對方。以為這樣能收到成效。但這是個最大的誤區。如果你還不想炒掉某個員工,而且還要給他機會的話,就要把他與其他做的好的員工平等對待,這樣才能期待他會有好的表現,要不還不如提前炒人。

    第二、平等對待員工還有這麼一點考慮,就是如果做的好的員工給予多的支援的話,最終很容易造成店大欺客的後果,造成不便管理。目前很多管理者面臨困局就是:業績好的員工不易管理,或走後給公司造成大的損失的這種結果。其實就是一開始的區別對待造成的。因此,個人的建議就是:要麼炒掉不好的員工,要麼就要平等對待。算是對“患貧患不均”最好的注解吧。

二、及時原則

   及時,就是對於員工的行為或表現,身為管理者的要回饋及時。這點好理解,但是不好操作。舉個例子:某個員工喜歡在開會時老是不專心,往往說過的事情經常忘記。你會怎麼處理這事呢?第一個辦法是過後跟他說,叫他改正。第二個辦法就是在開會時找個機會,叫他復述剛剛別人講過的內容。個人更傾向于第二種辦法,對於想糾正的問題,當場就讓對方知道後果。這樣他就會印象深刻而不可反駁,而且受到了教訓下次也會改正了。及時原則主要用於管理員工的一些不好習慣和某些不好問題上面的,主要是指結果回饋要及時,讓下屬能馬上知道其所作所為所產生的後果,造成提醒作用幫其改正。

三、補償原則

   補償原則其實是跟公平原則相對應和補充的。畢竟在我們日常的與下屬相處的過程中,事事公平是很難做到的。那麼怎麼辦呢?其實不妨用一下補償的辦法。讓這次吃點虧的下屬,下次得到補償。舉個個人碰到例子:由於公司的售後服務跟不上,導致了某位元客戶意見非常大。而負責該客戶的業務員A就成為了他的發洩對象,還聲稱這名業務員最好不要出現在他面前。最後公司要把貨款退給這名客戶時,業務員A打死都不敢去見這位客戶了。怎麼辦?自己的問題自己去面對!?這根本不是業務員A的問題,而是公司的問題。而個人也會擔心該名客戶會不會做出對業務員A不利的事情來。自己去呢,又抽不出時間來。怎麼辦呢?個人就在部門裏把這情況說了一下,問大家,誰願意麻煩去一趟,把貨款給這客戶的?沒人反應,最後,個人就叫了一名平時很主動的業務員B,由業務員A陪同,到時讓業務員B進該客戶公司把貨款給他。

    這事業務員B覺得委屈是正常的,為什麼偏偏要由他來出面呢?不少銷售經理在處理這樣的事情時,往往不經思考,喜歡吩咐平時信的過的、主動的業務員來分擔自己的一部分責任。問題不在於此,問題在於後續的處理上。如果長久以往,這個業務員並不覺得是你看的起他,而是覺得是你覺得他好叫的動。很容易陷入“懲罰好人”的怪圈。這件事情個人是這樣處理的,這次你吃了點虧,下次就讓你賺點。比如,下次把自己的一個單給你簽。如此一來,業務員也不覺得你偏心他,而是想到是因為他主動幫了你一次,而你補償他的。以後,想業務員幫忙你做些事情,或者分擔你一些責任的時候。他就會主動多了。

這裏只是一個簡單的用補償原則來處理事情的例子。還有個例子,有一次,個人在跟兩個業務員聊天時,有個客戶打電話過來要簽單。給誰去簽好呢?兩個人都在當場都知道了,個人做法就是先問一下,“這單誰去簽啊?”。當時兩個人都不好意思開口,後來,一位就主動讓另一位去簽。這事個人也記了下來,那麼下次,在其他地方或單子上幫一下那位主動讓出的業務員,也是正常了。

    雖然補償的原則有點厚黑的味道,但是,用的好的話,就能很好地做到公平對待下屬的效果。而且中國人也比較能接受“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的思想。而且,業務員知道了管理者這樣的做事辦法以後,都會主動地表現和去承擔責任了,因為他們知道:你做事公平。

 四、公私分明

    這點相信很多管理者平時最清楚的原則了。公私分明,就是在公,即在工作的事情上或者在工作時間,一切就是按照公事公辦。私下時間,就不用那麼嚴格。在工作的事情和工作的時間,個人就不多講了。在國內,要想做一名成功的管理者,怎麼用好“私”的時間,即辦公時間以外的時間,才是要講究的。

    尤其是在一些制度上給予業務員待遇不是很高的公司,銷售管理者也無法改變在物質上的激勵的時候,那麼在私的時間,更應當充分應用。比如,在辦公時間嚴厲地批評了某位下屬,如果看其有改正的現象。在私的時間,就要對其好點,與其多溝通。很多銷售管理者做事嚴明,上下分明,儼然給人一副領導的感覺。但在看來也不妥,在中國,人情是要講的。不能對下屬的私事不聞不問,整天冷面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