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伙人模式利润分配: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11:21:12

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011-11-25 10:00:58|  分类: 课程改革 |字号 订阅

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第一年。围绕着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的核心工作,我们必须从普通高中教育任务出发,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抓住制约普通高中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瓶颈——教学改革,通过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我市普通高中的教育教学质量。

一、 把握新形势新要求,提高对抓教学质量的认识

我国社会未来十年是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建设创新型国家、进入人力资源强国的社会,这就要求教育必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提高教育质量,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来抓。

1. 抓教学质量是国家教育改革发展的根本要求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围绕“质量”明确提出了提高教育质量的工作要求。一是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关。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二是注重教育内涵的发展,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出名师、育英才。三是制定教育质量国家标准,切实强化教育督导,建立健全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四是建立以提高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把学校重点工作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育质量上来。五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整体素质。

2.抓课堂教学改革是我省对提高普通高中教学质量的选择

  自高中新课程实施一轮以来,省教育厅在总结高中课程改革取得成绩的同时,也看到了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改革成为了影响质量提高,制约课程改革前行的瓶颈。为此,省教育厅基础教育二处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开展工作,通过树立课堂教学改革的典型,推动课程改革。去年的绥化市教育教学改革绥棱现场会和尚志市尚志中学的现场会,今年伊春友好三中的现场会和前几天铁力的现场会,都反映出他们通过课堂教学的改革,带来了学校的新变化,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赢得了社会对学校的认可。

3.抓课堂教学改革是我市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的必由之路

在高中新课程实施以来的教学调研中我们发现,我市高中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着学生“学多悟少”影响教学质量的问题。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为追求升学率,教师教学方法单一,通常把知识灌给学生,无法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学生缺乏对知识形成过程的体验,学生在遇到新问题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欠缺,从而在高考中很难取得理想成绩。要想提高教学质量,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是必由之路。在课堂教学改革中要学习借鉴国家推广的课堂教学改革先进经验,如山东杜郎口中学、江苏洋思中学、江苏东庐中学等教学改革成功经验。工作中杜绝照搬照抄,结合学校实际因地制宜地探索适合自身课堂教学实际的教学模式,通过教学改革,提高质量。

二、 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做好学校教学改革的规划

学校是教育变革的主体,提高教学质量的出路在于改革。要深化教学改革,必须转变观念,树立现代教育观。一是转变教育观念,坚持素质教育的学生发展观;体现主体教育的过程观、生命活力的教学观和终身教育的结果观。二是创新培养模式,深化教学方式的改革,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建立科学多样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三是调整教与学的关系,把学习放在主体地位上,在“以学定教”、“先学后教”“为学而教”的思想指导下,探索教学改革。

    教学改革要实施,校长作为教育实施的组织者,就应担当起引领学校改革发展的重任。从现行国内、省内改革取得成绩的学校不难看出,他们的成功离不开校长对改革的领导。校长坚定不移的改革实践成就了学校的发展。因此,我们要改革,也要借鉴他们成功的经验,坚定不移,旗帜鲜明地搞改革。校长要静下心来想改革,对学校教学改革进行整体规划。校长不但自己要认识到改革的必要性,还要统一领导班子成员的思想,形成对教学改革的共识。校长要通过领导学校进行课程创造性实施、校本课程开发与建设、教师课程创生,创造适合每个学生的教育,让每个学生获得最有效的发展。

三、 加强学校教学管理,向规范管理要质量

在教学改革过程中,更新管理思想,优化管理制度,正确进行管理改革,可为学生的主动发展提供有力的组织保证。教学管理上,要确立教学常规活动(备课、上课、作业批改、课后辅导、考试等)的相关制度;明确课堂教学的指导思想和基本要求;充分发挥课堂管理的导向作用。

1. 建立集体备课制度。集体备课是培训教师,实施有效教学的前提,也是课程改革倡导的校本教研的主要方式之一。在集体备课制度建设上,提出 “三定一有三统一”的备课要求。三定是定时间、定地点、定主讲人;一有是有备课记录;三统一是统一教学进度、统一作业、统一测试。在备课中,让业务素质高、教学能力强的教师先主备教案,再集体讨论,形成统一教案,师生共用。在集体备课的教学设计上,要贯彻“高立意,高思辨,高互动”备课原则。“高立意”强调教师在通晓学科结构的基础上,高屋建瓴地把握学科教学内容,深入挖掘教育内容中隐含的思想精髓。“高思辨”强调设计的教学过程要注重启迪学生的智慧,激活学生的内在学习需求,促进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批判性思考、创造性反思,提升学生思维的创造性与灵活性。“高互动”要求设计的教学活动,要是学生感兴趣的,能够积极主动参与的,让学生在互动交流中培养进取创造的情感。

2. 建立课堂教学新标准

   课堂教学标准的建立要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注重教学的内涵发展。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课堂教学要体现以下特点:一是教学要满足学生的需求。只有满足了学生情感需求、认知需求和升学需求,学生才能主动学习。二是教学要注重差异性,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学生是具有不同个性的人,每个人的学习也有其差异性,课堂教学不能要求学生整齐划一,要让学生有个性的发展。课堂教学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通过分类指导,提高教学效率。三是提倡教学的适应性。教学模式的选择要适应于学生的学习习惯,适应教学内容的呈现。四是要重视教学反馈。只有教学中的及时反馈,教师才能把握学生学习脉搏,及时纠正教学偏差。

3.管好课后的作业布置和批改

对课后教学管理要从抓作业布置与批改入手。教师的作业布置要目地明确,少而精。作业要具有层次性、思考性、应用性和开放型。增大“弹性作业”力度,不同层次学生的作业可以不同。教师要对作业进行认真批改,通过批改获取教学信息,根据学生作业中的问题反思教学,调整教学。

4.抓好单元检测与考试评价管理

教学管理还要建立健全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检测与考试评价制度。高中各年级的检测和评价要有整体的规划,杜绝无目的的过多检测与考试。每次检测与考试都要从命题、实施到评价进行严格管理。要特别重视每次考试后的学生情况分析与评价,通过科学的分析和有效的数据统计评价教学。特别是高三学年,更应根据复习教学规律,控制适量的检测与考试,真正发挥好检测与考试对教学的正确导向作用。

教学管理制度建立后,更为重要的是做好落实。制度的落实需要校长亲历亲为。校长要把自己的管理思想付诸于教育教学实践。校长要定期参加学科教研组的集体备课,和教师们一起学习研究,并及时把自己的经验和体会传达给教师,用心灵唤醒心灵,用思想影响思想。校长还要经常深入课堂,以蹲点实验的方式与教师共同探讨课堂教学问题,帮助教师总结提升教学经验,发现典型,培养典型,推广典型。校长的管理既要制度化也要人性化。在制度化管理中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在具体的教学管理中讲感情、重“亲情”,理解人、关心人,凝聚人心。只有刚柔相济的管理,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教职工的改革积极性,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四、 构建新的教学模式,向有效教学要质量

要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有效教学,要以构建教学模式为载体,使课堂真正变成学生自主学习的场所,建立有效教学的新秩序,创生新的课堂文化。

1.建立有效教学新秩序必须关注学生独立性学习

从学习心理发展上看,高中学生已处于相对独立和基本独立的学习阶段,只有建立在学生独立学习基础上的课堂教学,才能走在发展的前面,推动发展,实现有效教学。这是因为:第一,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人。教师不可能代替学生读书、感知、观察、分析、思考,教师只能让学生自己读书,自己刚收拾屋,自己观察、分析、思考,从而使他们自己明白事理,自己掌握事物的发展变化规律。第二,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头脑之外,不依教师意志而转移的客观存在,教师要想让学生接受自己的教导,就要把学生当做具有独立人性的人看待,使自己的教学适应他们的情况、条件、要求和思想认识的发展规律。第三,每个学生都有相当强的学习能力。只有承认、尊重、深刻理解、正确对待并积极引导和发挥学生的独立性,才能在教育教学生取得优秀的成绩。洋思模式、杜郎口模式之所以有效,就是因为他们的模式是建立在学生独立学习的基础上了,遵循了“先学后教”的教学规律。

2.创生符合新课程要求的课堂文化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必然

课堂教学是存在于某种文化的,在构建教学模式的过程中,教师们应该创造符合新课程要求的“课堂文化”。传统的课堂教学是一种“传递性文化”。在这种文化中,教师的作用是向学生传递信息,学生的作用是接受、存储信息,并按照这些信息行动。新课程强调改造“传递性文化”,倡导“对话性文化”。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本身就是一个对话的过程,就是要引导学生与客观世界对话,与他人对话,与自我对话,通过对话,形成一种活动性的、合作性的、反思性的学习方式。在“对话性文化”的教学活动中,强调的是知识的主观与客观、接受与发现、解构与建构、抽象与具体等多重关系的统一。让我们在新课程的理解中创生课堂教学新文化,建立起以对话教学为主的思维型教学文化,提高有效教学的品味。

(引文来源:淡淡的思考的日志 - 网易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