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店铺转化率分析:复习课课堂教学规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4 04:58:46

复习课课堂教学规范

 

    复习课是一种通过再现教学内容,巩固和完善认知结构、强化基础教学的课型。复习课从不同的角度可分为多种层次类别:平时复习、单元复习、期中期末复习;系统复习、专题复习、综合复习,或第一遍、第二遍、第三遍复习;会考复习、高考复习等等。

    一、教学功能

    复习课是总结巩固知识的好形式。所谓“总结巩固”,即“总结、提高、巩固、加深”。具体讲:

    1、揭示和总结规律。通过复习使学生对重点内容的认识深刻化,使知识体系进一步条理化,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建立,培养学生归纳问题的能力。

    2、巩固基础知识,弥补知识缺漏,熟练基本技能,消除模糊认识,加深理解掌握,提高运用能力。

    3、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表达能力,开拓知识视野,运用科学术语阐述问题。在培养思维、自学能力方面有突出的作用。

    4、为后续学习打好基础。因为学生学习新知识是以已掌握的旧知识为基础的,如果前面的知识没有学好,要接着学后面的知识是很困难的。

    二、课堂结构

    一般按组织复习教学的过程和要领,多采用“明确目标——把握结构——讲练结合——及时评价”的结构。

    ⒈明确目标

    目标指复习教学目标,是根据课程标准、教材要求、考试说明制定的,是教纲、考纲的具体化,是复习内容要求的具体化,同时也是检查、控制、协调、评价教学活动的具体依据。某些知识点的复习目标可能高于新授教学目标。对一些知识点的要求不仅表现于课本内容中,同时在习题、考题中往往也有体现。所以复习既要研究课程标准、考试说明、教材,也要研究有关的题目。

    明确目标,要把握最重要的知识点、能力点、考点,在认知目标和技能目标上下功夫。要明确这些点在学习中应达到的思维层次(识记、了解、理解、应用)。不仅重结果,更要重过程和方法,重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增强学生的体验。目标要交给学生。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与学具备较强的针对性,才能利于学生从新的认知高度上,运用联系、对比、归纳整理的方法去再学习旧知识。

    ⒉把握结构

    (1)建立结构

    学科结构观点是现代教学思想之一,教学中特别强调学科知识之间的内部联系和内部规律。结构,系指知识结构,即把有关的知识点根据其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组合成的系统整体。结构的建立是对所学知识系统化、概括化的过程,是不断补充、延伸、完善、调整的过程。可图示如下:

          扩充 

①小结构 ───→ 中结构 ───→ 大系统

(每节、单元) (每专题、每本书) (学科内容)

  

②(结构)简单 ───→ 全、繁 ───→ 简约(形成学科体系)

(新学不久)         (学习一定时间)      (复习结束)

    结构的表达形式可以画成方块图,或画成表格式,也可列成提纲式,还可绘成关系图(知识树、知识链、知识网)等等。但结构表达要正确,否则会引起知识系统功能的混乱。结构在复习教学中有其重要的作用。“知识的作用,主要不是知识的量的作用,而是知识的有效结构的作用。”学生懂得了学科结构,就容易理解掌握整个的学习内容,能够促进知识技能的迁移,可以更好地记忆知识,正如布鲁纳讲“获得的知识如果没有完满的结构把它们联在一起,那是一种多半会被遗忘的知识。”这一点对各科复习均为重要。

    (2)运用结构

    复习中要根据每节课、每单元、每册书的知识内容,可以提前总结出示知识结构,也可以师生边归纳边形成。做得好,讲课就有条理,教学效果就好;学生学起来,就有豁然开朗之感,就能抓住重点,掌握得好。

    要讲好结构中每一个、特别是重要的知识点,这是发挥结构作用的基础。引导学生将某一知识放到个结构中去理解、记忆、迁移、联系和运用,能有效提高学习能力。

    要注意安排好练习题的结构(基础题、拓展题和综合题)。按其结构训练可以避免许多无效的重复练习。如果再根据学生对知识结构、练习题结构掌握的情况,做到因学而教、分层施教,则会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随着复习内容的增加,教师要帮助和指导学生不断地把知识点植入大系统,把小结构组合成中结构、大结构。理想状态的要求是:引导学生将教材的知识结构,通过吸取、消化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使学生学会独立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学习方法和思想方法,并使二者紧密结合在一起,组成学生良好的认知结构。

    3.讲练结合

     第一,把握讲练关系。

    平时复习、第一遍复习或学生生疏困难的内容,宜讲练结合,以讲为主;第二遍复习,特别后期复习或学生学得好、但尚待巩固的内容,应讲练结合,以练为主。同时要引入“评”的措施,力求做到讲必练、练必评、评必改(矫正)、改必对,四者相互渗透,浑然一体。

     第二,明确讲练要求。

    (1) 讲:要讲重点、讲难点、讲疑点,讲联系、讲规律、讲思路、讲方法,重过程。讲,要有针对性,重视学情,简明扼要,有新意,忌简单压缩,蜻蜓点水,机械重复。讲,要到位,重刺激,讲到关键处。

    (2) 练:选题要有典型性,抓好训练点,兼顾题型,注意综合性。题目设计要体现新课改、中考、高考命题改革的精神,要增加开放性、探究性,要注意学科渗透、整合,要有实践性,联系实际,联系科技、生产、生活,重视实验、活动的设计与评价,体现所学内容的基础性,关注学生的量力性。练要规范、准确和熟练,三者一体,从严要求。练,要定量限时,提高练习速度,增大思维密度,培养应考能力。

    第三,倡导师生互动,鼓励学生参与。教师不宜唱独角戏,生怕学生嚼不烂,消化不了,不要一切包办,要尝试“自主、合作、探究”。要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发展,坚持多板演,增加个别提问,增加学生评价,扩大学生思维容量,重视动手训练。

    4.及时评价

    及时评价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实施得好,学生可能有超常的收获。它主要包括教师归纳、练习分析、巩固练习三个环节。

    首先,要依据讲、练实际,围绕复习目标的达成度,索取反馈信息,师生配合微调教学方案。其次,对学生存在的问题,特别是隐性错误,注意点拨、矫正、强化,必要时给以重刺激、再练习、再巩固,实现过度学习。最后,布置课下作业。作业一要适量、具体;二要新旧题目结合,旧题新做;三要增强计划性。


     三、注意事项

    复习课有其独具的特点,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⒈坚持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练为主线的原则。

    讲、练应视为课堂教学永恒的主题。练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提倡讲练结合,精讲精练。反对以“讲”代“练”,新课重复、教师包办代替;不能以“练”代“讲”,放任自流,把复习课上成自习课。

    ⒉增强针对性,提高复习密度。

    对复习内容的处理既要全面,又非平均用力,泛泛讲练。有些知识点可放到作业中自行演练,要根据教的实际、学的实际和考的实际有针对性地突出讲练重点。通常应侧重:①弥补知识缺陷,强化薄弱环节。②解决学生记忆、理解及运用中的难点、疑点问题。③突出重点内容、知识要点和热点问题。④重温错例,利用其警示作用。⑤合理使用多媒体,提高复习效率。

    ⒊强化基础、提高能力

    通过联系比较,总结归纳,理顺加工,使知识结构逐步完整,认知水平也不断提高。复习中要把巩固知识和发展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要删除繁、难、偏、旧的内容。着眼于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端正学习态度,落脚于提高融会贯通、灵活运用、解决问题等能力。做到严格依据课程标准、考试说明、教材,复习范围不超不漏。切忌盲目提高,选题要控制难度。

    此外,要特别重视期末复习,做好计划,具体到课时,这是设计复习课的基础工程。计划中要安排综合练、评的时间。配合复习,可以编印复习提纲或复习学案,做为学生学的依据参考。复习要让学生做到提前预习,使学、教均有针对性。学科自习,教师要加强个别指导,力求使各类学生都有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