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盒子腾讯视频会员:成语、谚语、诗词、典故哲理解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9 15:34:33
高考哲学主观题常见题型解法例析



224002 江苏盐城景山中学 陈春梅

sghccm@163.com QQ:672734476 13912500809



一.体现型

设问方式:上述材料体现(蕴含)了哪些(什么)哲学道理?

解题指导:此题型要求根据设问中的指导语和背景材料选定答题时所用的基础知识和答题的方向、范围。这类题发挥的自由大、难度大、灵活性和综合性强。要善于运用归纳和演绎的方法。所谓归纳,就是命题体现了我们所学的哪些原理,也就是把命题内容翻译成原理。所谓演绎,即命题材料是怎样体现你所归纳的原理的,通俗的讲,就是理论联系实际。这种题型有时会缩小考查范围,如体现什么唯物论原理、什么辩证法原理、什么认识论原理、什么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等。

典型例题:[2009年江苏卷第35题第(1)问]:2009年4月以来,从墨西哥蔓延开来的流感,最初被诊断为猪流感。后来,世界卫生组织等权威机构研究发现,这种流感病毒实际包含猪流感、人流感和禽流感三种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段,于是将这种新型流感改称为A(H1N1)型流感,我国称之为甲型H1N1流感。随着研究的深入,诊断技术不断改进,防治手段逐步完善,疫苗研制加速推进。

国外疫情一经发布,我国政府高度重视,为确保人民群众健康和生命安全,全力开展防控工作。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卫生部、农业部专门制订并下发了诊疗方案和应急预案。各级地方政府及时采取措施,严格执行疫情零报告制度、指定定点收治医院、成立防控和救治专家组等,切实做好防控工作。

对甲型H1N1流感的研究过程体现了有关人类认识的哪些哲学道理?

解析:本题紧扣热点背景——甲型H1N1流感,考查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理解运用知识的能力。回答要扣准知识的限定范围,即人类认识的有关哲学道理,也就是要求必须用认识论的有关道理来回答。

答案: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②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③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二.A+B型

设问方式:运用XXX原理(“A”)对上述材料(“B”)进行分析。

解题指导:此类题型的特点是要求运用给定的特定原理,分析阐明材料中的实际问题,不需要分析其内含的哲学依据。在解这类题时,应做到以下四点:第一,回顾原理内容,理清这一原理的内涵及方法论要求;第二,仔细阅读材料,理清题意,审好题,答出原理的具体内容;第三,把原理和实际问题联系起来,运用原理(一般道理)分析实际问题(具体),说明理论的正确性;第四,综合回答,首尾呼应,得出结论,表明态度。

典型例题:[2009年广东卷第40题第(1)问]根据下述材料,运用《生活与哲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地球孕育了生命,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21世纪地球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峻。人类为了眼前的经济利益破坏性地利用自然:乱砍乱伐导致森林破坏,水土流失;过度耕种放牧导致土地沙化,沙尘肆虐;过度消费加剧空气污染,物种退化。

结合材料运用联系的观点分析生态问题。

解析:解答本题,首先是全面把握联系观的知识,然后具体分析材料,最后把原理与材料一一对应起来。

答案:①联系的普遍性看,人类为了眼前的经济利益破坏性利用自然,导致生态环境恶化,与人类没有重视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不是孤立存在的有直接关系。②从联系的客观性看,地球生态系统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联系。要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就必须从事物客观联系中把握事物,不能肆意掠夺、破坏自然。③从联系的多样性看,生态环境问题的表现千差万别,人们往往从短期利益出发,只看到直接的、表面的、眼前的联系,忽视间接的、本质的和长远的联系,这加剧了地球生态环境的危机。

三.B+A型

设问方式:结合材料分析XX原理(材料体现、如何体现XX原理)

解题指导:这类题型是已经告诉了我们哲学原理,然后让我们分析材料中提到的原理的内涵或方法论意义。这是前面提到的一些题型的转化。但是回答这类题型,一定要结合材料,不能空谈理论。

典型例题:[2009年全国 I卷第38题第(4)问]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国北方有大面积的缺水地区,干旱灾害时常威胁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2008年冬到2009年春,我国北方冬小麦主产区的8个省市遭遇50年来的特大旱灾,受灾面积达1.57亿亩。在中央统一部署下,遭遇旱灾地区的各级政府迅速启动抗旱救灾应急预案,紧急调拨资金.物资,组织干部群众和解放军官兵,全力抗旱救灾,取得了显著成果。

材料二:2009年3月,国务院颁布了《中国人民共和国抗旱条例》。按照《条例》,在紧急抗旱时期,有关地方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应当组织动员本行政区域内各有关单位和个人投入抗旱工作,所有单位和个人必须服从指挥,承担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分配的抗旱工作任务。

材料三:以往,有些干旱地区每逢大旱即靠抽取地下水和引河水漫灌抗旱,加剧了地下水的枯竭和河水的断流;有些干旱地区却发展诸如高尔夫球场.造纸厂等高耗水型产业,造成雪上加霜;有些地区采取人工增雨作业,受雨云条件限制难以及时解决干旱问题;有些地方因资金困难,农田水利设施严重缺位,只能靠天吃饭。

结合材料,说明在抗旱问题上应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哪些观点。

解析:本题要求从“辩证唯物主义”角度结合材料分析,首先要明确辩证唯物主义包括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三个部分,然后结合材料中的关键字、词、句就不难确定所要具体运用的知识点。

答案:①坚持实事求是观点,发挥主观能动性,努力认识抗旱的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坚持实践观点,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改进工作;②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认识矛盾的特殊性,因地制宜,采取适合当地情况的抗旱措施;③坚持联系和发展的观点,把抗旱当作一个系统工程来对待,并考虑抗旱活动对自然较近的和较远的影响。

四.认识型

设问方式:从哲学角度分析XXX社会现象(或如何认识XXX现象、看待XXX现象)

解题指导:这类题型主要是要求我们用哲学理论分析某一社会热点问题或敏感现象。在回答这类问题时,我们首先必须在政治上站住脚,然后结合材料,全面看待和分析问题

典型例题:[2009年广东卷第40题第(2)问] 根据下述材料,运用《生活和哲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人民群众在监督生产过程的环境污染控制、参与生活垃圾分类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早在本世纪初,广东省人大代表开始就环境生态问题对政府职能部门进行依法监督,这被称这“广东现象”。2005年省政府提出建设“绿色广东”的口号,人民群众环保意识大为增强,积极参与绿色生态广东的建设,2006年全省建成污水处理厂88座,日处理能力达到669万吨,居全国第一,同年广东单位GDP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双双达标。

结合材料从人民群众历史作用角度谈谈你对建设生态文明的看法。

解析:人民群众在“绿色广东”的建设过程中发挥了主体作用,解答时从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的具体表现进行分析说明即可。

答案:①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全民动员对于建设生态文明具有重要意义。②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这表现在人民群众参与环境和生态保护,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③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这表现在人民群众环保意识大为加强,人民群众和人大代表依法对排污企业和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进行监督,促进了政府重视生态环境。④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广东积极实践科学发展观,全民动员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必将为绿色广东建设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五.评析型

设问方式:用哲学观点评析(分析、认识)XXX观点XXX看法

解题指导:这类题型要求我们实事求是地全面分析材料中或某一个人的观点和看法,既要看到其中的合理因素,又要看到非合理因素并进行反驳,指出正确的看法。

典型例题:[(2009年福建卷第39题第(4)问]某校高二(1)班的同学在以“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变革”为课题的研究性学习活动中,结合当前社会现实,展开讨论。请你参与其中,并回答有关问题。

乙同学:今非昔比,我们不能—味地“萧规曹随”,应根据形式变化适时作出反应。当前我国已拥有强有力的物质基础、良好的体制和稳健的市场潜力,具备了应对各种变化的实力。就应对金融危机而言,目前我国采取了有别于应对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时的措施,请看我收集整理的措施对照表(见下表)。

我国应对来那个次金融危机的措施对照表

应对亚洲金融危机的措施
应对当前世界金融危机的措施

①增加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

②加快发展消费信贷,支持居民购买住房和大件耐用消费品;

③适度扩大财政赤字和国债规模;

……
①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②加大对保障性住房、教育、卫生和文化等民生工程的投资;

③为汽车、钢铁、实话及电子信息等十大产业的调整和振兴提供专项资金;

……


请根据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的要求,分析我国当前采取有别于应对亚洲金融危机措施的理由。

解析:本题以小切口考查大问题,首先,要弄清楚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的要求是什么;其次,要分析当前我国应对世界金融危机的措施不同于应对亚洲金融危机措施的理由。要求既要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又要有正确的解题技巧。

答案:①密切关注变化发展者的实际,敢于破除与实际不相符合的陈规。我国采取有别于对亚洲金融危机的措施,是根据当前国内、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做出的正确判断。②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当前我国应对世界金融危机的措施就是根据国内外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出何时的新措施。

六.找依据型

设问方式:材料的哲学依据是什么?

解题指导:这类题型是要求我们寻找材料的哲学依据。在做这种题的时候,我们要注意把握材料中的哲学素材,体会材料中出现的一些哲学词汇和哲学教材中提到的一些成语、俗语、政策等。

典型例题:[2009年山东卷第28题第(4)问]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审时度势,从容应对,对宏观调控政策进行了及时、灵活的调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2008年下半年以来,全球经济减速对我国的影响加深,我国财税政策进行了适时调整,释放出“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强烈信号,并逐步形成“结构性减税”的基调(结构性减税是针对特定税种、基于特定目的而实行的减税,是“有增有减,结构性调整”的一种税制改革方案)。

结合材料二,分析“结构性减税”政策确立的哲学依据。

解析:本题要求看清括号中对“结构性减税”政策的解释,自然想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个角度,同时意识到这个政策是一个正确的政策,从而想到要意识的能动作用原理。“结构”二字要求联想到系统优化的方法。

答案:①坚持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针对特定税种、基于特定目的而实行结构性减税;②发挥了意识的能动作用。实行结构性赋税政策,是意识能动件的体现,有利于“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目标的实现;③运用了系统优化化方法。实行结构性减税,将构成整体的各个部分进行优化组合使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七.启示型

设问方式:这类题目的设问一般是“这给了我们哪些启示” “上述材料给我们哪些哲学启示”或“这件事对你有什么启发”等重点是考查考生能否从提供的材料中悟出哲学道理,强调回答问题要有针对性。

解题指导:对于启示类题目,一般应从三方面考虑:一是材料说明的道理,先要分析材料;二是要明白我们应该怎么办,应吸取什么教训,坚持什么、反对什么;第三,结合设问和材料,抽象出给我们的启示。一般情况下,偏重于回答“怎么办”,答题时格式应为“原理+材料说明的道理”或是“原理+应该怎么办”,不必展开去分析。

典型例题:[2009年浙江卷第41题第(3)问]

材料:到目前为止,全国已有7.8万名“村官”,小杨就是其中的一位。大学一毕业,小样打破传统观念,只身来到千里之外的一个乡村任村委会主任助理。任职期间,在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的领导下,她走访农户,宣传党和政府的有关方针和政策,传授农业科技知识,协助主任处理一系列村务。她刻苦学习雕刻知识,与该村艺人共同努力,是该村濒临失传的木雕工艺重放异彩,并将原先小打小闹的木雕品发展为人人喜爱的旅游纪念品。短短两年,该村的社会风气明显好转,村民的钱包鼓了起来。因此,“村官”小杨得到了领导和村民的一致好评。小杨自己也认为当“村官”是一个正确的选择。

结合材料,运用“实现人生的价值”的有关知识,说明“村官”小杨在乡村的精彩人生给我们的启示。

解析:本题要求说明小杨的精彩人生给我们的启示,实际上就是要回答“如何”实现人生价值,可以从价值的创造与实现的三个角度分析。

答案:①小杨在做“村官”的实践中,不仅使该村的社会风气好起来,村民的钱包鼓起来,自己也得到了好评,表明人只有在奉献社会的实践中才能创造价值和实现价值。②小杨的精彩人生离不开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的领导,也离不开村民的共同努力,表明人的价值只能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③小杨打破传统观念做“村官”,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为乡村建设作出了贡献,说明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有正确价值观的指引,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全面提高个人素质。

八.措施型

设问方式:是如何(怎样)做到XXX的?是如何(怎样)坚持XXX

解题指导:此类题型的特点是,材料不问“是什么”或“为什么”以及“体现什么”,而是考察“怎么做”。因此,答题时要注意:不需要回答“是什么”和“为什么”,必须回答“怎么做”、“如何做”;回答时不许把观点和材料相结合,切忌观点和材料两张皮;回答时注意多角度思考,把唯物论、辩证法和认识论结合起来。

典型例题:[2009年安徽卷第37题第(2)问]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历史表明,经济危机形成的倒逼机制,往往会对经济结构产生“洗牌效应”,为一些产业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安徽文化底蕴深厚,文化资源丰富。近年来,中共安徽省委、省政府提出并实施了“建设文化强省”的发展战略,将文化产业作为实现崛起的支柱产业之一,着力培育软实力。2008年以来,全球性金融危机“寒风劲吹”,安徽文化产业却凭借“厚积薄发”的底气,抢抓机遇,逆势而上,成为江淮大地加速崛起的新引擎。

从生活与哲学角度说明安徽省的做法是如何发挥主观能动性的。

解析:关键是抓住“如何”发挥,注意两点:一是从一般意义上理解如何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即能动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和按客观规律办事。二是要正对材料组织答案,做到观点和材料的统一。

答案:①能动地认识世界。制定“文化强省战略”体现了意识活动的目的性、计划性;辩证地看待金融危机的影响,变挑战为机遇,化危为机。②能动地改造世界。实施文化强省战略,提升软实力,实现快速崛起。③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立足于文化底蕴深厚、文化资源丰富的省情,遵循文化发展的规律,做到主观符合客观。

九.辨析型

设问方式:有人说(认为)XXX,运用XXX对这一观点进行评析;辨析:XXX观点

解题指导:辨析,就是要求对题中的观点作简要的、辩证的分析。题目中的观点一般是对一个或两个的事物的关系作出一种界定,这种界定可能有正确或合理的成分,同时又是有缺陷的或错误的,要求运用所学知识对其进行正确的、深刻的评析。辨析题的实质和核心是辩证,一般来说辩题是对中有错,错中有对。因此,我们切不可肯定一切、否定一切,要善于辩证思维,严格审题,寻找正确的辨析点,点点分析,简要总结。对于有背景材料的辨析题,还要对材料进行必要的演绎。

典型例题:[2009海南卷第23题] 随着文明的发展,阅读已经成为人们学习知识.分享经验.塑造个人精神世界的重要途径。有人说:一个人的精神发展史,是他本人的阅读史。

运用认识论相关原理辨析:一个人的精神发展史,是他本人的阅读史。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注意从两方面着眼:第一说明题干中的合理之处;第二点明题干中的不足。不能从两方面组织答案会直接导致失分。

答案:(1)一个人的精神发展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实践,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也是构成人的精神世界的基础。

(2)阅读的过程是能动地吸收、借鉴间接经验的过程,间接经验归根结底来源于直接经验,也来源于实践。

(3)阅读在个人精神世界的形式和发展中起重要的作用,是影响一个人精神世界的形式和发展的因素之一。

(4)结论。结论一:承认实践是精神发展的基础。强调个人的精神发展受阅读影响。学习间接经验具有重要作用,这则这个命题是正确的。结论二:忽视实践在精神发展中的决定作用,夸大阅读对精神发展的作用,则这个命题不正确。pingp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