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侠第二季:“信”、“客”——例谈破题解读教学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11 19:16:14

“信”、“客”——例谈破题解读教学法

 

余秋雨先生的《信客》一文,分为四个部分,所写事例很典型,学生理解起来也不难。这样一篇所谓的自读课文如何处理,我总觉得不能太随意,还是应该从语文的角度、用语文的方法认真对待。

看了不少的设计和课例,都只是简单地处理为略读,没有方法,也没有深度。有不少的课例重心在教育学生做诚实守信的人,离开了语文的轨道,没有按语文的要求来做语文的事情,更无从谈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了。

一位朋友要上《信客》,把教案给我看。从教案里看得出她很认真。可是,总觉得她的设计没有特点。不是说教学设计非要有特点才能教好,而是这一份设计里看不出教者对文本的深入解读、独特设计。

我提出:能不能少一些碎问,避免不断的追问?能不能不要面面俱到,比如余秋雨的介绍就可以直接删掉?能不能文章的四个部分不要平均用力?能不能简化程序、挖掘深度?能不能从语文最基本的角度直接入手?越思考越追问就越觉得教学应该回归了。以至于回归到这么一个问题:何谓“信客”?“信客”是题目,交代了文章所写的内容。信客,是一种职业。那么,为什么称这种职业的人为“信客”呢?这个问题倒值得推敲了。

文章里老信客说过:“信客信客就在一个信字,千万别学我。”

这“一个信字”,说的是对从事这个职业的人的要求。这一点其实不说我们都知道。如果紧扣“信”字,我们似乎仅能勾联起这一内容:老信客失信及其后果。年轻信客的一生如何用“诚信”来解释呢?能够综合表现年轻信客一生的恐怕只有这个字了:“客”。“客”字把信客及与他相关的人都可以联系起来。我以为文章的深度就在这一个“客”字上。把这个“客”字解读深透,就应该能展开全文的教学了。

挖掘文本深度,设计有特点的教学,也许可以从破题入手。

“客”,词典上说,“寄居或迁居外地”,“对某些奔走各地从事某种活动的人的称呼”。文章里的信客,是奔走各地帮他的乡邻传递信件、物品的人。乡邻是为生活所迫从农村走向城市的“寄居或迁居外地”的人,信客便成了联系农村与城市的桥梁。是的,“四乡的外出谋生者,都把自己的血汗和眼泪,堆在他的身上。”他“挑着一副生死祸福的重担,来回奔忙”,可是又有谁能为他承担点辛酸苦辣呢!信客仅仅算是所有人生命中的一个匆匆过客而已。

同乡在外死了,他要用“一路上想了很久的委婉语气”向死者家属通报噩耗;还要“安慰张罗”“处置后事”。

“同乡狠狠地打了他两个耳光,并将他扭送到巡捕房”,他心里想的却还是“不想让颠沛在外的同乡蒙受阴影。”

他哪里仅仅是在做“信”客!

信客总是“把一颗颗破碎和焦灼的心亲自带向远方”。在城乡之间他独自地跋涉着。

“大半辈子的风尘苦旅,整整一条路都认识他。流落在外的游子,年年月月都等着他的脚步声。”“一个个码头,一条条船只,一个个面影”,就是他“夜夜失眠”时“迷迷乱乱地回想着”的一切。

他们用脚丈量出了“千年故土”与城市的距离,他们用行见证了“中国近代城乡的变迁”,然而“这条路越来越凶险”,可是,只有在他决定“从此不再做信客”时“人们才想起他的全部好处”。

他怎么就只是别人的“信”客!

从“客”字入手,才能真正走进信客的生活,信客的内心,信客的魂灵。“信”是他们的职业,“客”是他们的生命状态。

从实际的教学效果看,教学设计定位在解破“信客”,用职业的“信”来理解人物的“客”的身份和命运,我以为,这也许会更贴近作者的创造意图。

 

同样可以利用破题来进行文本解读和教学设计的还有一些文章,如《心声》《孤独之旅》等。

《心声》中的“心声”,谁的心?他的心怎么了?他的内心传达出怎样的声音?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声音?文章里还写了哪些人的内心?作者揭示这些内心的目的是什么?作者的心,作者的声是怎样的?读者阅读时的心是怎样的?读者会产生怎样的声音?这些声音哪些是合理的,哪些是不该的?造成文中这些现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如何更好地解决……

《孤独之旅》是谁的“孤独”?为什么产生“孤独”?文章如何表现“孤独”的?文中写的放鸭子是“旅”吗?如何理解“旅”?“旅”中遇到了什么,如何面对,结局怎样?这次的“旅”对人成长的影响?对读者的影响?作者借这次“孤独之旅”要告诉我们什么呢?

 

破题,解读,教学。直入文本核心,终是为了直入我们自己的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