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九龙璧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10 05:45:03

九龙璧考  

作者:双溪草庐

 

作为中国十大观赏石中四大玉石之一的九龙璧,产于福建省南部的九龙江上游和中游,亦即漳平市境内河段和华安县城关至金山河段,以其肌质坚贞,形态万千,纹理流畅,色彩丰富而著称。早在唐、宋、明、清时期就已被作为家藏珍品和朝廷贡品,而清乾隆帝极为宠爱的一方九龙璧至今仍珍藏在北京故宫;1999年,《人民日报》、《香港商报》、《信息日报》、《中国建设报》、《福建侨报》、《福建地质矿产报》等各大报刊也都曾竞相报道在漳平发现九龙璧的消息;特别是1999年,据报道一方九龙璧山景观赏石“巍巍昆仑”以168万元的高价竞拍成交!正所谓“一石激起千层浪”,现如今,民间采集收藏九龙璧观赏石的队伍已迅速地发展起来。

  有鉴于此,为使广大文人逸士和观赏石爱好者进一步加深对九龙璧观赏石的了解,本文着重从其称谓、形成特征、艺术价值和艺术欣赏等四个部分进行粗浅的简介和评析,以供参考。

 

  一、九龙璧命名的考究

  名不正则言不顺,古语云:“以名举实”、“制名以指实”,名是对实(即客观事物)的反映,凡名必须副实,才是确切的名,才能符合客观事物逻辑概念的解释和分析。九龙璧目前有四、五种不同的称呼,却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位,现一一例举并作较略:

  (一)九龙璧。这是历史上称呼最早,使用最为广泛的名称。唐、宋、明、清年间都是以“九龙璧”为名进贡朝廷,现今依旧广为沿用。

  (二)龙江色玉。某些石谱如此定名是不确切的。首先,误解了河源的名称。九龙江分北溪、西溪(即龙江)两源,北溪上源雁石溪、九鹏溪(新桥河)等水流在漳平市汇合,东南途经华安县流至龙海县江西溪,到石码附近注入厦门湾,为福建省第二大河流。因北溪在长度、流域面积、水量、航行条件等方面,均在西溪之上,故以北溪为正源,史称“九龙江”,而西溪俗称“龙江”;其次,九龙璧仅产于九龙江北溪的漳平市、华安县河段,西溪(龙江)却并无产出。

  (三)五彩玉石。众所周知,诸如灵璧石、英石、河洛石和右江玉石等皆有五彩诸色,甚或有的别称亦为五彩玉石。故如此定名涵盖范围太广,易混淆不清。

  (四)七彩玉石。与“五彩玉石”之称大同小异,亦易造成误解。

  (五)华安玉(九龙璧)。此乃近年来华安藏石界的普遍称呼。然仅只代表华安河段的九龙璧,而漳平河段的毕竟不能包括,虽然石种相同。

 

 另外,有些石谱把九龙璧作为“新兴奇石”也不适当。新兴奇石是指近年新发现,以前从未开发利用,或者古籍未曾记载的石种。九龙璧历史渊源悠久,不少地方史书(如<龙溪志>等)或名人游记皆有记载。而且据1999年《福建日报》报道,经国家、省、市地矿、文物、玉石专家学者在九龙江华安段古遗址采集到的新石器时代早期的器件进行鉴定确认,其石质均为三叠j纪九龙璧石。这说明了九龙璧的开发利用已可追溯到石器时代的商周时期。

  综上所述,笔者及许多石友认为,还是以“九龙璧”为最客观、最科学和最标准的名称。“九”是汉族传统中的最吉利的数字,王弼注释:“九,阳也。阳,刚直之物也。”《易·乾》曰:“乾元用九,天下治也。”可见,“九”既吉利,又隐喻石之坚贞;而“龙”更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又体现出观赏石的一种神奇色彩;“璧”则是美玉的通称;“九龙璧”又暗指“九龙江之玉石”。所以,无论字义,还是产地的“亲缘”关系,抑或是名称的使用时效,使用范围和影响的广泛性等,任何其他称谓皆难出其右。

  二、九龙璧的成因

  九龙璧是由海底沉积岩经地壳运动和火山爆发的二次热力变压而温热变质,并在封闭的安静压环境中又受到强烈的岩浆热力作用,形成了没有外界物质参与的脱水重结晶角岩化的自变压岩,又历尽沧桑巨变和九龙江水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漫长岁月的侵触、冲刷和撞击而形成,距今约二亿四千八百万年左右。

  经中国地矿部江西南昌检测中心鉴定,九龙璧化学成份主要包括:SiO2占61.74%~74.4%,Ai2O2占10.5%~11.3%,Fe2O2占0.25%~0.88%,FeO占4.55%,CaO占11.25%~15%,MnO占2.74%~3.45%,MnO2占0.11%~0.13%,K2O占2.19%~3.09%,Na2O占0.69%~0.93%,TiO2占0.5%~0.55%;其主要矿物为石英、硅质物、透辉石、透闪石、阳起石、长石等,仅透辉石成份就占89%,内含锌、钼、锶等十几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该检测中心的综合评价是,人体接受这些微量元素可增进食欲、强化骨骼、增强心血管的功能等,从而起到保健和延年益寿的作用。仅此而言,赏玩九龙璧观赏石大可免却有害元素辐射之忧,实乃至关重要;倘是辐射性太强的有害矿物质类,依笔者愚见,还是避之为吉,不玩也罢.

  三、九龙璧观赏石的艺术价值

  曾两度游览九龙江的徐霞客在其《游记》中描述道,九龙江“激荡回澜,悬流曲折”,因而也冲撞、磨炼出了这千奇百怪的九龙璧观赏石。其大者如山似岱,峰峦嵯峨,层岫巑岏;中者乃陈列于历史学家宾馆或装点园林之理想物;小者即指观赏石中之供石。因限于篇幅,本文就以九龙璧观赏石之供石略作探讨,期能抛砖引玉。

  通常所称的供石,按当前流行的品评标准是指体量约在5公分~100公分之间,能安置于座架或瓷盘上以作室内清供的观赏石。而作为供石,九龙璧依其石态所呈现的主题,可分为景观石、具象石、抽象石、图案石和纹理石等类,其共同的基本要求是:肌肤表皮应完整无缺,没有明显的破损,并力求保持其天然体态,绝不允许雕琢修饰,否则只能列为石艺作品。同时也要尽量避免刨光打磨,以致人为痕迹太过着意,适得其反。至于因不切底就无法取材的虽可另当别论,然有些要求较严的赏石家还是颇有看法。

  下面,就九龙璧观赏石(在此专指供石,下同),较为显著的几个特征及其艺术价值略作评析。

  (一)质地极优,保存性高

  一块观赏石如果造型极好,或纹理色彩极为丰富,然而石质偏于疏松,或易风化脆碎,则难保长久,失去长期观赏的条件,就不能算是佳品,亦无收藏价值和意义。历来文人志士也无不以石之坚贞比作中华民族刚强不屈的气节。因此,品评一块观赏石的高下优劣,还是应把石质排在第一位。而石质包括硬度、密度、质感、光泽等因素,其中硬度又起决定作用。

  经地矿部江西省中心鉴测,九龙璧的物理性能为:容量2.72,抗压强度2414kg/cm2,抗折强度122kg/cm2,抗拉强度111kg/cm2,抗剪强度316kg/cm2,硬度为摩氏7度~7.5度,耐摩度为0.92,吸水率为0.06%,孔隙率为0.12%,光泽度为100(法)。可见,九龙璧观赏石肌理缜密,质素细腻,光洁度极高,温润感极强,叩之声如金玉,观之泽似油脂,且耐磨耐腐蚀,抗压、抗拉、抗剪、抗渗透强度高,在十大名石中保存性最高,还比灵璧石略胜一筹。赏玩或搬动时若不小心落到水泥地上,也只有水泥地被砸出坑的份,无须担心九龙璧会破损到哪里去。

  (二)跌宕多姿,形神兼备

  造型美是观赏石美学中仅次于石质美的重要因素。九龙璧观赏石并未因其质地坚硬而失去其造型,它历尽苍海桑田,孕天地灵气,日月精华于一身,肖形状物,殚奇尽怪,或天地山川,或四时景色,或人物风情,或花草树木,或飞禽走兽,或文字数理,石格形体揽尽单体型、复合型、平整形、层叠型、画面型、纹理型、规整几何型和多维拓意型等等,其形态、造型、画面等的具象、意象和抽象各自纷呈,或豪婉相机,或刚柔共剂,或玄实互涵,或动静相辅,诚乃妙造天成,万象自然,足以令人应目会心,妙思顿悟。

  犹为可贵者,九龙璧观赏石绝非仅为“几可逼真”,更且妙在其神宛约,乍是还非,“惚兮恍兮,其中有象”。细细品来,意境隽永,余韵无穷。

 

 (三)色彩丰富,浓淡咸宜

  应该说,九龙璧观赏石肤表最显著的特色就是色泽丰富多彩,表里如一,无须琢磨加工,任凭风化雨侵,永不褪色、变色(因了此一特征等,当地已开办几十家加工厂,专门生产、加工九龙璧玉石工艺制品)。其色分呈青、紫、黄、红、绿、黑、白、灰、赭等天然色彩,或浅淡清秀,或浓深瑰丽;或端庄典雅,或古朴凝重;或纯净素简,或交错变幻,其明度变化,冷暖对比,着色情调的意象特征等各臻其美,“浓妆淡抹总相宜”,构成了富有个性和感性、具象和抽象的图形色彩、表现出效果极强的艺术美。

  其中,尤以纯红、乳白和漆黑者为贵,极为罕见(就笔者目前所知,迄今纯红色九龙璧观赏石仅笔者有幸得以珍藏一方)。

  (四)纹理交错,变化万千

  九龙璧肤表另一显著特征就是纹理错综变化,荡人心怀。有的脉纹明快有力,毓秀遒劲;有的柔细委婉,优美流畅;有的沟壑交错,窦穴参差;有的粗犷雄浑,晦明古雅。其常见的纹理褶皱有绉带、流水、裙折、披麻、水道、卷云、梅花、雪花、蜂窝、卧沙、巢状、赤线、蔗渣、螺旋及不规则弯曲条带状和抛物线等几何图形,有动有静,有主有次,有拙有巧,有轻有重,有虚有实,有疏有密,有显有隐,有线有面,有整体有局部,有无限或有限,直至交错缠结,坳坎变化,荷载万象之美。

  值得一提的是,九龙璧山景观赏石是否也可以用“皱、瘦、漏、透”的传统观点来品评呢?米芾所提倡的皱,是指石肌表面因受褶压造成波浪起伏,有褶有曲或纹路条痕变化有致等;瘦,则是指形体婀娜多姿或坚劲挺拔,或虽瘦细峭硬而不失峻秀洒脱;漏,当是指形体如隐洞穴、凹凸错落、玲珑起伏;透,间指空灵剔透,孔洞相通。依此而言,九龙璧山景观赏石则是“皱、漏”有余而“瘦、透”不足,此乃与其质之高密度、高硅质及其所受外力作用的因素有关联。但是,无论是小型、中型或大型九龙璧自然景观石,其形体却有一个共性,即其整体感观大都雄浑沉稳或伟岸嵯峨(关于九龙璧自然景观石的评析笔者已另文专述)。

  此外,九龙璧观赏石也不泛突破传统审美观念的新时尚多元化的造型,有的以明快、单纯、流线、简朴为主;有的则与海外藏石界所追求的平静稳重相吻合。

  总而言之,九龙璧观赏石以其质、形、色、纹等艺术特色的精博、灵焕、泛缘、广寓、多维的有机组合和协调统一,充分地展现了其“情境交融、形神兼备”的意境美和极高的艺术价值,从而备受海内外各界人士的青睐。

 

 四、九龙璧观赏石的艺术欣赏

  中国是观赏石艺术的发祥地,赏石、藏石流风绵绵,源远流长,自古以来与浩翰无垠的中国传统文化艺术融会贯通,溶成一体,并逐渐演化形成与传统文化艺术既同出一辙又有自身表现力的独特的艺术评审理论。特别是其审美取向,在天然体态的基本前提下,同样是要求形神兼备、情景交融,重神似,取意境,不但要“悦目”,更注重于“赏心”,“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并赋予观赏石以某种生命和风格,从而微妙地表现了人类的品质和时代的气息。

  观赏石始终蕴涵着大自然的无限奥秘,超乎人的想象力之外,它给人所带来的新鲜感和泛缘性,绝不是任何人为艺术品所能比拟的,而且不论其所流露的情感内容是悲是喜,不论其所展示的动作姿态是静是动,不论其所呈现的物象形体是美是丑,总是自然流露,毫无矫揉造作之感。诚然,观赏石的艺术美和人为艺术美也有明确的界线,无论它多么富于适应性、灵活性、宽容性和多维性,或者它的质理、形体、色彩和斑纹多么接近于某种人为艺术品,都只是相对的,不具有主观能动性和自由独创性,它的艺术特性只能供不同的审美主体(即人)依据其客观实在的规律性去发现和感受,使之得到一种自然的人格化。而由于主客观条件的不同,人和观赏石之间的关系始终处于一种运动着和变化着的状态,亦即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人的从感性认识进跃至理性认识的发展而不断地得到启迪和感悟。因此,人与观赏石之间的艺术审美关系是一种既互相依存又互相制约的不可分割的关系,是人的主观意识的能动性(心境)和观赏石的客观实在性(物象)的高度统一的辩证关系。

  上述说明了在具体鉴赏九龙璧观赏石时,不但要从宏观上和微观上把握好其质、形、色、纹等所传达的神态和意境等诸多因素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而且要充分考虑到人的各种综合因素和时空变化等主客观条件的影响,才能客观全面地、正确地对每一方九龙璧观赏石作出评价和鉴定。

  纵观中国观赏石的发展史,证明了它是随着国运的兴衰而兴衰的。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安定繁荣,人民生活逐步富裕,追求艺术美的情趣逐步提高,赏玩、收藏观赏石的事业才开始发展盛行起来。所以,在赏玩、收藏九龙璧观赏石以期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同时,更应由此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对祖国人民的热爱和中华民族世代其昌而奋斗的精神。唯有如此,对九龙璧观赏石的深奥境界的探索和追求才能达到最高的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