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斯康达rc0011ac:“红色贵族”孔丹 光大中信的的市场路探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23:56:23

“红色贵族”孔丹 光大中信的的市场路探索

www.eastmoney.com2009年09月28日 17:25蔡钰中国企业家手机免费访问 eastmoney.cn|字体:大中小|我有话说 查看评论(0)

  “位卑未敢忘忧国。”40年后,孔丹坐在我们对面说,“这种意识对我们来讲很难挥之而去。”即便是在被历史离弃与放逐时期,他也始终期待着某种尽释前嫌式的回归。

  19岁的孔丹在四个月的牢狱期里仍坚持学英语,出狱后又怀着雄心大志主办了三期《解放全人类报》。在1969年初起为期四年的陕北插队生活中,他读遍了从高校基础课程到诸如黑格尔的所有能找到的文字。这期间,他还写了一篇颇有影响力的调研报告,指出中国农民经营体制从公社一级所有到“三级所有、队为基础”是一种进步,他向执政者谏言道,农民的积极性还是不行,农村还需要进一步改变。

  在陕北延长插了四年队,我也没有觉得苦。虽然吃不太饱,但那是一个很好的跟最底层人民接触的机会。这在平常是不可能的。现在回过头看,这是代价,也是收获。我们这一代人的顽强精神、与人民沟通的能力、和人民的息息相关的感觉、感受,都是在这个上山下乡经历中得到了好处。

  所以一开始,我走的就不是一个职业经理人通常的发展路径,也和一些民营企业家不一样。有人说他们是所谓的“草根”,可能是说他们来自社会底层。而我和一些现在在企业界的老同志后代,包括现在中国航空集团任总经理的弟弟孔栋,则是有些成长背景。我觉得大家都有自己生长的自然而然的根基,各自有各自的特点。

  1975年,孔丹回京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做资料员,负责翻译一些外文资料,由此积攒了对宏观经济的兴趣。1978年恢复研究生考试后,他以名列前茅的成绩成为吴敬琏的开门弟子。为了通过入学体检,他拒绝在入学前做治疗胃穿孔手术。1981年,他被国家经委主任张劲夫选中成为秘书。完成回归。

  国企、民企观

  1984年,孔丹放弃安稳的仕途,谢绝导师吴敬琏让他回到理论界的邀请,不顾朋友“前途未卜”的劝阻,加入组建不满一年的光大集团。

  在父亲多年从事外事工作时,孔丹就对一些出于政治需要的对外经贸活动耳濡目染,而1979年成立的中信、1983年成立的光大,是中国以对外技术、设备引进为起点的市场化尝试,这种有别于传统体制的、全新形式的企业唤起了孔丹的创新冲动。

  到1984年面临选择的时候,多数人都认为我是一个适合从政的人。当时我要去光大,有朋友就跟我说:“你去那个地方前途未卜,看不清楚啊。走仕途呢,只要努力认真,你孔丹也不像会犯什么错误的人,你就总可以按部就班的一步步发展。”

  但我觉得去光大这样的机构是一个走不同于传统的、探索新型道路的机会。我想要尝试一下。

  小平同志非常清楚,改革开放后,我们有一批老工商业者能发挥作用,他们曾经是民族资本家,曾经在真正的市场经济商海里面经历过。小平同志借鉴他们的声望、经验、能力、知识,要建立一种有别于传统体制下的企业,为改革开放、尤其是开放做一种尝试。今天回过头来看,我们走了很远很远。从这个意义上说,今天的中信、今天的光大,已经完成了历史使命。我对荣毅仁、王光英两位老人都非常地尊崇,他们以自己的勇气和智慧探索和开拓了前所未有的道路,他们承担了历史的责任。

  从创新意义上,光大、中信跟百年前的招商局这样的官商机构似可类比。清末实际上是闭关锁国的一种状态,整个国家对外面发生的事情完全不了解。中国在改革开放前夕,也是这么一种封闭的状态,缺乏真正的对外交流,经济、文化、思想,都相当封闭。从这个角度看,中信和光大也具有当时招商局式的开拓性,堪称百年尝试,在那样一个特定的历史关口,改变保守、改变封闭,去做传统的突破口,但背景不同,结果自然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