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竹子词语:教育之道是赏胜于罚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04:43:33
报载一位小四女孩,因为默书不及格,被老师罚「抄错字」,抄至深夜也抄不完,被母亲撕毁,母亲因而受到老师的无礼「教训」,不服气,带着女儿在校门外静坐十八个小时。
很多年前读到另一个故事。邓小平某天在朋友家中,孩子顽皮,朋友要罚孩子,邓小平说:「给他一粒糖果吧!」我想,邓小平懂经济!
是的,要改变一个人的行为,通常有两种做法:其一是惩罚,其二是奖赏。如果成本相若,奖赏永远是较佳的选择。邓小平的例子,单从孩子的父亲来说,奖赏的成本是一粒糖果,惩罚的成本可能是零(例如罚企),可能是负值(例如罚扫地,对家庭有益),但也可能非常高(例如孩子不服气,放火烧屋)。当然,奖赏之法不能用于某些有损他人的行为上:例如打家劫舍,奖而赏之岂有不世界大乱之理?
回头说教育孩子,要纠正行为,如果成本相若,奖赏一般胜于惩罚,因为效果是明显地前者胜后者。因此,就算奖赏成本较高,往往还是较佳的选择。想当年,自己在国内及香港读中小学,没有得过什么奖赏,永远被罚,天天罚:罚企、罚留堂——对我来说,「抄错字」是近于奖赏了。为什么炎黄子孙的教育喜欢罚、罚、罚呢?难道没有一个有邓小平先生的智能吗?不是的。我们的老师喜欢罚学生,因为老师自己的成本是零。
我自己老早就知道,教育孩子是赏胜于罚,所以今天龄约三十的儿女,从出生的第一天起,我没有罚过,连责骂半句也绝无仅有。因为自己事忙,我选的奖赏方法是成本最低的:口头的赞赏与鼓励。这样,不赞时孩子就当作是惩罚了。家训只有重要的一条:不可有不良嗜好,就是父亲的不良嗜好也不能学。这是儿女到五岁时,开始能与他们讲道理,才细心解释一番的。
读书吗?不管他们的功课,不问成绩,只按时与他们的老师研讨,老师赞赏的话就转告给他们听。一天我对儿子说:「老师没有赞你的数学」,儿子就明白了。从来不给儿女请补习老师,但儿子被大学取录后,对我说:「我的数学水平不够,可否在暑期给我一个补习老师?」我隆重其事地找到一位很有天分的数学老师,请他替儿子在进入大学之前的暑期补习了两个月。我对该老师说:「不要教我的儿子怎样算出答案,教他数学是怎样思想的。」后来儿子在大学的数学成绩一律甲级。
再说儿女在美国读幼儿班及小学时,邻近公立的免费,私立的每人每月学费二百七十美元,且要驾车半个小时,由我亲自接送。但当我从同事中听到某私立学校的教育哲理是只赏不罚,就不作他想了。每月见儿女的老师一次,儿女的强项老师大赞之余,希望我容许教得快一点,深一点。弱项呢?怎样不成老师也不说弱,只是说慢一点:「就慢一点吧,过些日子可以加速,年龄还小啊。」每班学生大约二十个,每个的课程往往不同。个别教育,加快加深是赏,减慢减浅算是罚了。
上述的精彩教育制度,老师的成本当然较高。但今天香港的公立教育,通胀调整后,政府的补贴远高于昔日我替儿女缴交的私立学费。大家都知道这悲剧是怎样的一回事,只是出钱的纳税人没有话事权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