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生借书说阅读题:初学书法需从认识线条入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10 12:34:50

初学书法需从认识线条入手

线条在自然界中可谓司空见惯,丰富多彩。总体来讲线条包括两种类型:一种是自然的具有生命感的。如丝瓜?黄瓜,葫芦的藤条,各种树木上的枝条,可视的动物蛇的形象,人们想象中的龙的形状等等。二是人造线,如棉线,塑料线,麻绳,草绳,钢丝绳,钢筋等等。由于他们的材质,肌理构成不同,所以质量感也就千差万别。

古人有远取诸物,近取诸身之论。书法的线是大自然的形象经过艺术家的高度提炼加工和概括的产物,书法家通过一根线条来抒情达意,可以说一根线代表了一个人的修养,人格精神,是一个活生生的生命体。对于线条的认识,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线形的认识

对学习者而言,不管是否认识汉字,首先我们会感受到,所有的书法作品都是一种线的存在,没有线既没有书法。书法教学的首要目标既是培养学生对线条的敏感,并用这种敏感去感受书法那独特的美。

中国书法的线条具有丰富的内涵,他通过柔软的毛笔进行独特的表现,能给人们各种不同的情绪感染与情绪联想。比如曲线表示柔美,直线表示刚直,弧线具有弹性特征等等。同时线条还有他的情绪内涵,如宁静的,粗犷的,厚重的,流媚的,飘逸的,强力的,明快的,有硬度的等等,每一根线条的不同伸展效果,都会导致不同的情绪反应。

线条自身也有形状,是独立的最本质的书法语汇。我们从他的长短,粗细,浓淡,枯润,方圆的外形中看到他的表面视觉效果,从此中感觉到强与弱,轻与重,硬与软等等具有精神含义的种种内涵。由是,在书法教学实践中,对学生进行线条感受的训练,应从表面的视觉效果及其印象着手,只有在有了这样的基本能力后,才能进入更深层次的学习。

二、节奏的认识

节奏最简单的解释就是速度、缓急等。他是线条的具体内容之一,特别是在技巧领域中,它绝对控制线条的效果。节奏是一种时间特征,我们可以从许多法帖当中找到节奏差异导致风格的差异,还能找到节奏差异导致的线条感觉差异。当然还可能存在更细腻的风格特征。例如在同样一个横划中,短横与长横之间的孰快孰慢,或许是他们之间的粗细、轻重所导致的速度区别,也是完全可以捕捉的。

速度差异可以为我们带来轻盈、快捷或沉重、缓滞的不同情绪的反应,与线条相比,他的运动特征不言而喻。由于线条在运动的过程中具有强烈的节奏感,它与音乐相互比较讲解,使学生理解得更清楚些。

三、力度感的认识

线条中的力度感就是我们反复强调的笔力。

线条中力度的强弱,完全取决于指和腕的运用。因而准确的使用指和腕是表达线条力量感的关键。古人在学书时十分重视对指和腕的使用技巧。作为书法教学,指法及腕法的训练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学好书法的根本。同样一根水平横线,由于柔软的笔毫在纸面上的运动时用力轻重不同,给人的力量感也就完全不同。重笔画的分量感能够使读者轻易的感觉到力度的强健。我们也可以通过线条与线条的比较,在一张薄薄的纸上找到“笔力千钧”、“力透纸背”、“力能扛鼎”之类的感受。

在书法的教学实践中,除培养学生认识线条具有力度美感的同时,还必须把它放在民族文化的背景下进行界定。比如剑拔弩张,抛筋露骨,故作雄强的力当然也算是一种力,但他不符合民族审美习惯,所以在书法的力量美中不受欢迎。而大凡绵里藏针,百炼钢化为绕指柔的含蓄之力,那刚柔相济,恰到好处的力却是书法中理想中美的目标。一根线条力度的优劣不在于粗细,只要有准确妥宜的力量倾注,它仍然是有力的,如果没有了力度,便是“墨猪”。因而表达线条的力度,是技巧的力,并非物理的力或者机械的力。

四、立体感的认识

线条是立体的。在书法的学习中,如果把毛笔在纸上留下的痕迹简单的理解为一道墨痕,那是一种非常肤浅的认识。中国人总喜欢把龙与蛇形象的比喻为完美的书法线条,这在一定程度上强调了书法线条的立体效果,即书法线条不但要求具备长和宽,同时必须具备一种厚度。故线条必须要从平面走向立体,从立体延伸至空间。因此一张平面的纸就不再那么的简单,它具备了空间的含义,甚至可以将它想象为宇宙,而线条如同生命的龙与蛇在其间游来舞去。这就使得学生必须具备良好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因为书法的线条是生活形象的高度提炼和概括。

总之在书法教学中,培养学生认识、捕捉和感悟线条丰富内涵的能力是最为重要的,具备了这些能力就等于抓住了书法艺术的本质。只有通过有序的,理智的训练,才能使学生感受书法艺术的奥义,这是大幅度提高书法学习效率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