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久双:牡丹之城:菏泽与洛阳试比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4 17:00:05
本报记者 罗世伟
如果在中国写一篇牡丹“双城记”,毫无疑问,是洛阳和菏泽。
牡丹是洛阳人的骄傲,盛唐至今已逾千年,颂咏洛阳牡丹的诗歌、传说灿若繁星,即是例证。但在菏泽,当地人一句 “洛阳牡丹甲天下,菏泽牡丹甲洛阳”在坊间流传,让世人体味到两城之间的“暗战”。
有比较才有鉴别,有比较才知差距。
洛阳牡丹,短板在哪里?洛阳牡丹,出路在何方?
带着这些问题,近日,市委书记毛万春,市委副书记、市长郭洪昌带队到菏泽进行了考察。菏泽的秘诀在何处?考察团认真看、仔细想,追寻答案、找取真经。
之一:规模与质量并重
规模,就是品牌,就是形象。
菏泽市全面改造传统粗放分散的生产管理模式,着力推进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把牡丹种植面积最大、最集中的牡丹区作为重点发展区域,规划建设了三大牡丹种植产业带,实行统一种植规划、统一布局定点、统一定植标准、统一培育种苗、统一技术指导、统一提供农资服务的“六统一”模式,建立起了布局合理、机制灵活、技术配套、辐射带动力强的牡丹标准化生产基地。
当我们中的一些人还在争论牡丹适合不适合大田规模种植之时,菏泽市已于2002年被批准为“国家牡丹芍药标准化示范区”,2003年通过了“牡丹原产地标记注册”。目前,菏泽市牡丹种植面积达10万余亩,其中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3万余亩;牡丹种植重点乡镇16个;大型牡丹苗木繁育基地50余处,反季节牡丹温室催花大棚1000多座。
高质,才能高效,才能高端。
菏泽市充分运用现代科技加大牡丹新品种的培育开发力度,从大田、盆栽、盆景、催花、干花等方面开展梯次科研开发;建立了牡丹资源库、牡丹资源圃和新品种驯化测试中心,先后完成反季节催花、鲜切花、无土栽培、盆栽牡丹等技术研究60余项,“牡丹太空育种”、“国家牡丹新品种测试基地”等科研项目顺利实施;“牡丹、牡丹苗木、芍药切花标准化”项目通过国家验收,做到了“花随人意开、四季赏牡丹”。
之二:建设与营销互动
做大做强牡丹产业,营销是“金钥匙”。
造精品,吸引眼球。菏泽市加大景区提升改造力度,搭建高档次观赏平台。2009年,菏泽市对曹州牡丹园、精品牡丹园、古今牡丹园和天香牡丹园全面实施提升改造,园内牡丹种植面积扩大到3000余亩。其中按照国家5A级景区标准改造的曹州牡丹园面积由原来的700多亩增加到近1600亩,整个园区划分为牡丹品赏、休闲娱乐、科研科普、城市窗口四大功能区,景点从4个增加到39个,新建了湖山景区、野趣水景区、牡丹传奇、十二花神、芍药台、世界国花园、国风院等十二大景区。
走出去,天地宽广。为此,菏泽市积极举办或参加大型展览展会,先后在北京、上海、香港等地及法国、韩国举办大型展览38次,参加世博会、国际花展、全国花博会、山东省花博会等18(届)次,荣获各类奖项561个。
——放眼全省。菏泽牡丹搭上“文化圣地、好客山东”大旅游的快车,逐步融入了“滨海观光—济南看泉—泰山览胜—曲阜观古—菏泽赏花”的山东省内旅游热线,牡丹旅游观赏业迅猛发展。
——放眼中国。菏泽牡丹已经遍布北京的故宫、北海、天坛、颐和园等重点风景游览区,2008年菏泽又在京东燕郊开发区建设了牡丹珍品园,上海、天津、西安、香港、澳门等大中城市均有菏泽牡丹园。结合“观世博、游菏泽”活动,菏泽组织宣传推荐菏泽市 “一城四乡”的深厚文化底蕴和诱人风采,吸引外地旅行社组团前来观光旅游。
——放眼全球。日本、英国、美国、澳大利亚、俄罗斯等国家也均大批引种,极大地提升了菏泽牡丹的知名度。目前,菏泽牡丹不仅销往国内各大花卉市场,而且远销日本、法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7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销售牡丹苗木2000余万株、牡丹盆花400余万盆、鲜切花300余万枝,创产值5.6亿元。
之三:产业与文化融合
牡丹,是一个产业,更是一种文化。实现产业与文化的融合发展、一体发展,无疑是做大做强之路。
菏泽在这条路上已经走得很长、很远。
坚持以花为媒、经贸唱戏,招商引资取得新成效。1992年以来,菏泽市以推进招商引资为重点,广邀各界宾朋,连续举办了20届菏泽国际牡丹花会。同时,他们抢抓花会机遇,积极组织举办春季投资项目洽谈会、科技项目洽谈会、住宅产业博览会等经贸活动,努力把牡丹花会办成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招展引会、招团引游的平台。仅今年的春季投资项目洽谈会就接待中外客商1500多人,签约项目27个,其中外资项目10个,合同利用外资6.5亿美元;内资项目17个,总投资284.6亿元。
深度挖掘内涵,牡丹经济价值开发实现新突破。菏泽市鼓励支持深加工龙头企业与国内科研院校联姻,建立产学研合作长效机制,加快牡丹深加工技术的研究和新产品的研制开发步伐。“油用牡丹规范化栽培”和“牡丹籽油生产工艺”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产品填补国内外空白,于2010年1月10日通过省级鉴定。牡丹“不凋花”艺术品已批量生产,牡丹籽油、牡丹酒、牡丹茶、牡丹胶囊已开发成功,牡丹营养食品、牡丹日用品正在试验。
积极拓展外延,牡丹文化价值利用迈上新台阶。目前,与牡丹相关的面塑、雕塑、雕刻、书画、音乐、戏剧作品和服饰、起居产品,已经形成系列牡丹文化品牌。“花冠酒”的由来则以传说牡丹仙子下凡,落户菏泽大地,牡丹根深叶茂、花枝粗壮,为花中之冠而得名。现在花冠系列酒已作为“中国驰名商标”行销全国,2010年实现销售收入2.02亿元,上缴税金4035万元,提供就业岗位2000余个。
之四:城区与县域联手
如果说,菏泽市对整个牡丹产业发展是“拿总”的话,那么,各县(市)则是“奇招”频出。
菏泽市牡丹区是全国唯一以牡丹命名的行政区,牡丹文化产业发展尤为活跃,先后编写以曹州牡丹为主题的电影、戏曲10余部,出版有关牡丹书画集、摄影集70多部,编著菏泽牡丹文化著作100余种。牡丹“不凋花”艺术品享誉业内,牡丹工艺瓷刻受到国内外专家一致好评。
巨野县的工笔牡丹画,在继承中国传统工笔技法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工艺手段,勾勒严谨、工整典雅、色彩绚丽,充分展示了牡丹雍容华贵的特点。目前,该县涌现出绘画专业镇3个、专业村10多个,具有相当艺术水准的农民画师已达1500多人,年创作各类书画作品40余万幅,产值近亿元。
一个洛阳,一个菏泽。
两个富有历史传统的“牡丹城”,在竞争与合作中明争暗赛,试比高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