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位数 实际运用:“徐娘”,历史上中国率真女人“情爱师奶”的先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3/29 05:25:06

   “徐娘”,历史上中国率真女人“情爱师奶”的先祖  

 

●●中国传统文化深度发现解读·人物篇 

●●“史实” 评述总论

   还原一个千古奇冤中真实的徐娘

“徐娘半老,风韵犹存”的成语,表现了南朝梁元帝萧绎的王妃徐昭佩的千古风流的一段故事。

南朝的皇帝都极有才华,不是文学家就是经学家,却偏偏对政治都无兴趣,成为昏君。尽管梁武帝灭了南齐,也注意励精图治、听取民情,但他太“文化”了,错了尊信佛教,就是谈经论道。

    相传当今和尚头上留“戒疤”,就渊源于梁武帝。梁武帝三次出家,三次赎身,再为皇帝,把丰殷的国库折腾得虚空了。除了天天诵经念佛之外,更常往同泰寺讲经说法,夜以继日。那时,全国僧尼几乎是全国人口的一半,仅建康南京)一地,就有佛寺五百余所。

“宁在花下死,做鬼也风流。”这话不专属男人,魏晋南北朝的女人同样享有。如果唐朝的女皇武媚娘开创“首养男宠”的先河,那么,南朝梁元帝的妃子徐昭佩是率真“情爱师奶”的先祖。

南北朝著名的《子夜歌》,就是对率真情爱的一诠释:“寒鸟依高枝,枯林鸣悲风。为欢憔悴尽,哪得好颜容?”南北朝的女人,无论品性怎样,都愿意追随真心爱慕的男人,求一夕之欢。

想一想:活着,徐昭佩要面对具有生理和心理双重残疾男人;看一看:死后,徐昭佩的尸体被当作仇恨的工具。

徐昭佩有四大不幸,第一,她嫁给了她并不爱的男人,这个男人也不爱她;第二,这个男人心胸狭窄,不能用温暖来融化她心中的坚冰;第三,这个男人是个才子皇帝,用最恶毒的方式来咒骂自己,让所有的人都知道自己是个“荡妇”;第四,她的情人拿宫闱秘事来卖弄,将她的床弟私通和狗、马交配相提并论。

千古奇冤。到现在仍然被称为:中国历史上的十大淫乱女人,中国历史上最淫荡的八大后妃。有关她淫乱、淫荡的文艺作品,现在也都俯拾皆是。

与此同时,欧洲的古罗马帝国,笼罩在一片垂死挣扎之中。如果说南朝皇帝的谈玄说道令今人大惑不解,那么古罗马则是从里到外、自上而下的酒色财气。号称“永恒之城”的罗马,到处是大理石雕刻的豪华厕所,可容纳2000多人的公共浴场,已彻底沦为民众集体淫乱的第二妓院。

世界历史自此拐弯。所不同的是,南朝文化一统隋唐,继之出现东方唐朝新的开明开放,开创了中华一代盛世。而西方古罗马帝国却彻底衰亡。

品读徐昭佩,研读徐昭佩,我试图还原一个真实的徐昭佩:不是“中国历史上的十大淫乱女人”,更不是“中国历史上最淫荡的八大后妃”,只是一个热情多情的成熟美丽妇人,是一个一生充满无奈和不幸的才色双全女人,是一场精明的政治谋算婚姻的牺牲品,是一个率真追求情爱和性爱的中国古代“魅力女人”。

●●“史实” 评述之一

一段完全可能被正史曲解的风韵

《汉语成语词典》中,对“徐娘半老”这个成语的释义是“尚有风韵的中年妇女”。查阅史料,成语出处是唐代李延寿编著的《南史》。

出自于她的典故就有三个,一是皇帝临幸,她只作“半面妆”(讽刺皇帝是独眼龙),二是她偷人还被情夫说成是“徐娘半老,风韵尤存”,三是在被萧绎赐死后,她被“出妻”尸体被遣送回娘家,意与萧绎一刀两断。

“徐娘”一词原本含有轻薄之行这一贬义色彩,这种贬义色彩至唐时仍存在,如:唐代刘禹锡《梦扬州乐妓和诗》中云:“花作婵娟玉作妆,风流争似旧徐娘。”但自宋朝起,人们就已经开始从暨季江的“徐娘虽老犹尚多情”这句话中引申出与“徐娘半老,风韵犹存”相近的意思来,如:宋代陈与义《书怀示友十首(其九)》中云:“开窗逢一笑,未见徐娘老。”清代赵翼在一首诗中云:“已是徐娘半老时,芳名犹重美人贻。”

徐昭佩究竟因为何被逼自杀,历史无定论。她的私生活是否不检点,也有疑问。记录她婚外情的史籍,只有《南史》,像《梁书》、《建康实录》、《资治通鉴》等史书,尽管抨击她的行为,但都未提及有私情一事。

徐昭佩之死,不是传统史书所说的那么简单。我以为,《资治通鉴》的看法客观:导火索是萧绎宠姬王氏的突然死亡——“绎疑徐妃为之”。至少萧绎是为王氏报仇是原因之一,但不是主要原因。

徐昭佩是个美女加才女。年轻时,是艳光四射的大美人,但她始终敌不过岁月催人老的事实,妙龄一过,姿色已大不如前,但仍然是一个韵味十足、魅力四射的美妇人。

史书里的文字,是历史棺椁之上的铭文,没有一丝生命热度。萧绎与徐昭佩恩怨的纠缠,曾有温度,有过酸甜,有过苦辣,在文字中,哪里能够触摸一二?如今人们谈起徐昭佩,总是把她与那个风流的徐娘等同起来——谁又能意识到她多情的眉目下所隐含着的不幸身世呢?

活着,徐昭佩要面对具有生理和心理双重残疾男人;死后,徐昭佩的尸体被当作仇恨的工具。这就是“徐娘半老”,一个可能被正史曲解的率真追求情爱的“风韵女人”,一段可能被历史和现实误读误解的“千古奇冤”。

★●“史实”回放之一

敢以嘲弄皇帝的做法来发泄性苦闷

据《南史·后妃列传下》记载,徐昭佩是前齐国太尉的孙女,梁朝将军徐琨的女儿,当梁元帝萧绎还在当湘东王时,嫁给了萧绎,但二人关系不大融洽。她有严重的性苦闷,对婚姻生活和性生活不满,她自恃出身名门显贵,就胆敢以嘲弄皇帝的做法来发泄性苦闷。

因为萧绎只有一只眼睛,相貌不雅。每次萧绎临幸徐妃,徐妃“必为半面妆以俟”,理由是一只眼睛只能看一半。总是惹得萧绎“大怒而出”。从此成年累月不入徐妃寝宫。徐昭佩深感宫闱寂寞,芳华虚度。

徐昭佩嗜酒,常常喝醉,呕吐在萧绎的龙袍上。

萧绎吃不消她,于是开始疏远她,移情于其他三宫六院。李商隐《南朝》诗有“休夸此地分天下,只得徐妃半面妆”之句,后世以“妆半”来称赞其美貌。

徐昭佩毕竟是个活色生香的女人,也有七情六欲,她耐不得深宫的寂寞凄凉,便与荆州瑶光寺中的智远僧人暗度款曲,时常偷情私通。不久又看上了朝中大臣暨季江。暨季江丰姿神态、玉树临风,徐妃便派心腹侍婢,悄悄引他溜入后宫,密与交欢。暨季江不无感叹地说:“柏直狗虽老犹能猎,萧凓阳马虽老犹骏,徐娘虽老犹尚多情。”于是,“徐娘半老”便成为了历史上最为经典的成语。

从这番话也可看出暨季江只是在玩弄徐昭佩,竟把她和狗、马相提并论。后来,徐昭佩又邀请当时的一个叫贺徽的诗人,到一个尼姑庵约会,在“白角枕”上一唱一和。这些行为当然为萧绎所不容,最后下了决心,借口另一个宠妃的死是徐妃因妒而暗下毒手,逼她自杀,她只好投了井。

萧绎余恨未消,又把她的尸体捞起来送还她娘家,声言是“出妻”。事后,萧绎还尽杀包括智远和尚在内的所有与徐妃私通的人,并且亲自写了一篇《荡妇秋思赋》述其淫行,以泄其愤。

徐昭佩的风流生涯就以这样的悲剧而结束。

史载:徐皇妃自缢于公元549年,当年43岁,用现在的年龄来衡量女性,仍是一个风姿犹存的“徐娘”。

●●“史实”评述之

南朝皇帝们不是文学家就是经学家

自萧衍以“天心不可违,人心不可失”为由当上皇帝以来,梁朝崇尚佛学,推崇儒学,自奉俭约,衣食简朴,为听取民情设傍木肺石,使下情得以上达,于是出现一片升平气象。

梁朝在中国历史上最大的特点光耀文坛。像梁武帝的《河中之水歌》、《临高台》、《江南弄》、《子夜歌》等都为人津津乐道。他的长子萧统(昭明太子)常说:“山水有清音,何必丝竹。”我们现在时常阅读的《昭明文选》,就是他替我们留下的文章精华。其他如刘勰的《文心雕龙》,钟嵘的《诗品》都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地位不朽。

萧绎自幼爱好文学,受他父亲的影响,对政治了无兴趣,身着布衣,饮食惟豆羔粗粒而已。正当梁武帝在建康城西设立士林馆,延集学者讲学论文的时候,萧绎也在风光旖旎的江滨,天天与文人雅士谈玄说道。

除了当诗人,萧绎还是著名的人物传记作家,代表作有《忠臣传》(可惜他本人连父亲都不忠);史学家,代表作为《注汉书》;画家,代表作是描绘外国及中国境内的少数民族贵族向皇帝进贡的《职贡图》(此图据说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名画,目前被作为顶级国宝存放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最令人惊叹的是,他还是著名的风水大师,写过一本《周易讲疏》,将西西忽忽的周易讲得头头是道。现在,最后只剩一本《金楼子》留存于世上。

萧绎的文学才华被世人公认,有着非常出色的艺术才华,通病就是文学家往往“艺术化的神经质”。具有“经典”意义的表现是,当敌人打到城下时,萧绎还在给一干大臣培训讲解《老子》。听到城外隆隆的战鼓声,萧绎不得不登上城楼观敌。直到这时,他依然不失才子风范。面对黑压压的来取自己小命的西魏大军,他饶有兴致地现场作诗,然后抑扬顿挫地念给身边的大臣们听。大臣中有的还跟他一唱一和,尽显“见了棺材也不落泪”的大无畏精神。

梁朝的灭亡责任不在萧绎,而在他的父亲萧衍。萧绎是个诗人和作家是可信的,这有他的诗和文章为证。萧绎不愿做皇帝,愿意与文人们谈经论道,这也是事实。他不是好色皇帝,是个节俭和素食主义者也有史料佐证。这样一个皇帝,对于徐昭佩这样一个热情多情的女人来说,自然有许多不满足,多遇机会,红杏出墙是不可避免。

梁武帝再也没有统一中国,澄清天下之志。国事多流于形式,终于酿成候景之乱。

萧绎也只做了三年的皇帝。

“史实” 回放

徐娘半面妆洇上的是一生的泪

徐昭佩出嫁的时萧绎还未称帝,作为梁武帝萧衍的第七子,他连立太子的机会都没有。而徐昭佩是梁朝侍中信武将军徐绲的女儿,名门之家的千金小姐,更难得的是她美丽,聪明,诗词歌赋也样样拿得出手。正值花样年华,加上热情如火的禀性,正是需要爱怜的时候,虽然每天打扮得花枝招展,然而却始终撩不起萧绎的情兴,为此她悒郁寡欢,不知如何自处?

徐昭佩是个美女加才女,自始便是一个高傲女人,因为她容貌惊艳,更因为她家世显赫。貌美优秀的世家女子嫁入皇室自古屡见不鲜,徐昭佩亦是其中一个。

魏晋南北朝时期人们非常看重人的相貌和风度,树活一张皮,男人活一张脸。男人如果脸上出了问题,不仅男人不待见,就连女人都不待见(本博客在《美男当道   晋朝男人长得像女人一样就“男女通吃”》有专文介绍》)

    丈夫是个独眼龙,一只眼睛,缺陷太大,任你丰俊神秀却也枉然。萧绎虽喜道,不好女色,但青春年少的他,对那美艳的王妃徐昭佩不会不动心,甚至应是眷恋的。然而,高傲如她,那“眇一目”的怪异男子怎能入她的眼?嫌恶之情自她嫁入皇室那日便愈燃愈炽。她花容月貌,出身名门,本该有与之容貌相当的美男子来配,可那萧绎却是独眼,心中不会不生厌。

尽管如此,徐昭佩还是努力接受丈夫的生活方式。为缩小差距,试着打入丈夫的“文艺圈子”,因此她一改常态,轻描娥眉淡扫脸,换一身素雅衣裙,手捧香茗,一副诗情画意的模样,频频出入于与萧绎交好的文人酒会,与他们谈诗论画,从而使她的精神领域与情感生活,得到了相当程度开展与疏解。

萧绎却并不以有这样的妻子为荣,相反他却时时地皱眉。尽管她的美艳和才情,已经得到客观的肯定,然而萧绎仍然丝毫不为所动,于是徐昭佩更激越地在夫妻生活中投下一副猛药,故意在化装时只化半边脸庞,时人称之为“半面装”。

徐昭佩嫁给萧绎的时才6岁,成为湘东王妃,萧绎9岁。两人渐渐长大,萧绎因为荷尔蒙的作用,而徐昭佩情窦初开,对丈夫“眇一目”也没太在意。两人努力了多年,产生了婚姻的结晶——儿子萧方等和女儿萧含贞。萧绎对她只是出于男人的本能,美丽妻子远没有谈经论道可爱。短暂的温存过后,萧绎把徐昭佩晾在了偌大的王宫里。萧绎把她当“情人”,隔三差五来看一次。后来,把她当“病人”,半月十天才来探望一次。当上皇帝,干脆把她当“死人”,一年半载才来“瞻仰”一次。

一个女人搽粉,抹胭脂,涂口红只及半边脸庞,不但是糟踏了自己的美貌,更是有意虐待别人的视觉。而徐昭佩则是要借此宣泄她心头的愤怒与不平,甚至用以来羞辱萧绎。

皇帝生气了,后果很严重,伺候徐昭佩的侍女吓坏了。然而徐昭佩却不以为然:“王爷父子讲仁义,说道德,断乎不会因为这样的小事焚琴煮鹤,顶多只不过是逐出宫去,眼不见心不烦,这样倒是好了。”虽说是知夫莫若妻,但徐昭佩还确实率真得“出格”了。

“史实” 评述之

一生没遇到真正懂她疼她爱她的男人

徐昭佩是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女人。

现在我们无法走进徐昭佩的内心,只能通过梁朝的文化现象作出种种解释,无论说她是不守妇道,给皇帝戴绿帽子的女人也罢,还是说嘲弄皇帝独龙眼的泼妇也好,她作为一个皇妃,能这样做,总是有许多原因的,而且满朝文武大臣包括皇室本身也允许她这样做,也说明当年的南朝梁代思想文化的包容度已经很大(本博客在《雄浑与堕落: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和相关文章有专文介绍》)……

    寂寞深宫,徐昭佩是如此的渴望爱情。她是如花容颜的艳丽女人,年复一年,那绚丽的艳装背后,却是寂寞的灵魂,每当她抚摸自己如丝缎般光滑的肌肤时,似乎亦可以听到它发出寂寞的声音。她有女人正常的需要,可萧绎既没有给她情感的慰藉,也没有给她性欲上的满足。

不甘寂寞、凌辱的徐昭佩,开始勾搭各种各样的男人来报复丈夫。从寺庙的和尚到萧绎的随从,再到美男子,她想用这种极端的办法来引起萧绎的注意。从和第一个男人偷情开始,徐昭佩就把自己逼上了绝路。不就是一死吗?死了总不至于像现在活着这样痛苦。只是,她这一生遇的男人怎都如此不齿?除了萧绎,还有贺徽与暨季江。

她身为皇妃,容颜如花,那贺徽与暨季江能得到她的青睐根本就是幸运。她带着对爱情的执著追求与他们相交,而他们却并不尊重她的感情,而是公然拿这宫闱秘事来卖弄。暨季江拿畜牲与徐昭佩相提并论,可见他对她的轻视与虚情假意。

作为一个美女,徐昭佩是孤独的,一生没有遇到过真正懂她疼她爱她的男人。作为一个王妃,她是可怜的,虽然身在繁华处,心却凄凉。作为他的丈夫,也是一个值得同情的男人,虽然拥有了这个绝世美人,用尽一生却依旧没有拥有她的心。只能看着她自我坠落。作为成熟女人喜欢的男人,暨季江也是很无奈的,虽然并不爱这个“徐娘半老”,但是又不想失去这个靠山。他可以利用她对自己的喜爱,让自己享受荣华富贵。

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萧绎和徐昭佩悲剧的根源即是如此。

    徐昭佩是淫乱、是荡妇吗?其实徐昭佩红杏出墙很大程度上是被萧绎给逼出来的,萧绎不尊重她做为一个女人的原始欲望,这个女人在“男色消费”时代,流行“性时尚”、“性友谊”,凭什么给他守活寡?(本博客在《“淫德”为“美德”:中国宋代以前“淫”曾经是“万美之首”》和相关文章有专文介绍》)……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典型的“男色消费”时代。“魏晋人物晚唐诗”,不管是读正统非正统的关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史学、文学、散论,大概都要提到一些名士的风姿、风度、风神、风流,绝少女性。而那时的女性对美男子的追捧达到的疯狂,绝不亚于现在女孩子对男明星们的追捧。

到了明朝,在朱元璋的专制统治下,中国才有了自古本来为表彰功勋的“牌坊”之滥用。贞节牌坊只是给男人们看的,谁又能明白这块牌坊背后的女人,有怎样屈辱的血泪?

 
  ●●中国传统文化深度发现解读·人物篇 

“史实” 回放 

 

历史上第一个阳痿的“独眼龙”皇帝

据史书记载,萧绎自小就聪明俊朗,天才英发。

5岁时高祖曾问他:“汝读何书?”答

曰:“能诵《曲礼》。”引得众人莫不惊叹。因为小时读书刻苦,结果导致一目失明(后来他做皇帝,皇帝者,龙也。现在骂人为“独眼龙”,就是其由来)。残疾,给他的心理带来明显变化,史称他“性好矫饰,多猜忌”(《南史》)。他为虚伪矫饰,又喜欢沽名钓誉,性情也十分残暴。他对那些比自己强的人,总要千方百计地设法加害。比如,他姑姑有几个孩子聪明好学,颇得时誉,结果遭到萧绎嫉恨。

和中国历史上不少皇帝一样,萧绎也属于职业定位错位的一个典型,对政治了无兴趣,喜欢绘画和文学。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就引用过萧绎的《采莲赋》:“于是妖童媛女,荡舟心许……”同时,萧绎是个有生活情趣的人,不过他喜欢的是“媛女”,就是“美少女”,不喜欢成熟美。女所以,当徐昭佩为萧绎生下一子一女后,萧绎就自然“喜新厌旧”了。

在“美色当前,男色当道”中,相貌上面没法跟别人比,萧绎心有不甘,把自己的文学修养提升到了国学大师的水平。今天讲“老子”,明日讲“风水”,充耳不闻天下事,尽情陶醉玄道间。人是最不甘寂寞的,何况是皇宫里个个风华正茂的美丽女人,于是他的后院里的红杏们纷纷出墙。其中“红杏”得最火爆的就是徐昭佩。

更尴尬的是,萧绎每次要和徐昭佩亲热的时候,徐昭佩总是故意喝得酩酊大醉,吐的萧绎浑身都是脏物。所以,他们两三年才会有一次性生活。慢慢地萧绎就再也不去徐昭佩那了,从此也讨厌起所有女人来。他不再向往男女云雨朝还暮的性生活了,却整天和一批“务虚文人”讨论庄子的“逍遥游”。

萧绎选择了道教作为自己精神的支撑,总结出了一套“道教为本,诗词为辅”的“空虚拯救”理论,由此也导致一个严重后果——“不好色”,渐渐的就走向“阳痿”了,继而衍生出严重的心理疾病(本博客在《男人:一生中最深刻最浅薄最敏感的隐私》有专文介绍》)。不管是当王爷,还是做皇帝,他对自己身边年轻美丽高贵的女人“性趣”都不大。

一边是性压抑,一边是性无能,萧绎的后宫生活基本名存实亡,这让他的女人们集体陷入了恐怖的空虚。徐昭佩和暨季江的事闹得满城风雨,几乎人人皆知,萧绎会不知道吗?但萧绎根本不在意,仿佛不具备我们现在常人的道德观,所以,也不懂得面子、吃醋等人之常情。又或许,他只顾着跟朝臣讨论他的文艺问题了,就没时间处理此事,也或者未找到最恰当的时机。

回到李商隐诗句“休夸此地分天下,只得徐妃半面妆”的真实含义上来。诗人的意思是说,不完整的半壁江山本来就不值得夸耀,何况所谓的“帝王”居然只能得到妃子的“半面妆”,连女人的心都得不到完整的,这样的皇帝也实在窝囊。其嘲讽之意,是非常深刻的,也是很令人郁闷的,男人女人都会感受到同样的郁闷! 

“史实” 评述之四

容貌有缺陷性格有问题心里有疾病

在风韵徐昭佩多情眉目的背后,其实是一段充满无奈的不幸人生。

    丈夫萧绎是怎样的怨恨,她的死仍浇不灭他的恨。他素有好佛喜道的名声,到最后也仅是冠冕堂皇的幌子。看来更可悲的人是萧绎,也反观出他的心理变态,虚伪矫饰。

首先,“疏其秽行,榜于大阁”,即将徐昭佩的“秽行”张榜公开,并高高悬挂,让世人知晓。这种要整一个人就先将其名声搞臭的做法,在后世屡见不鲜。

其次,将徐昭佩所生的儿子萧方等派去前线,最后方等战败溺死。斩草除根,哪怕此“根”也是自己所出。萧方等是萧绎诸子中十分有才干的人,他注过《后汉书》,也曾主持修建军事要塞,让萧绎赞不绝口。萧绎曾对徐昭佩说过:这个儿子要不是你生的,该有多好。尽管十分喜欢萧方等,萧绎还是派他去打一场不可能胜利的仗—去送死。行前,萧方等已知凶多吉少,但已无他法,只得赌气般地对左右说:此去必死,我又岂是个怕死的人?

    第三,逼令徐昭佩自杀。在儿子死去,自己身败名裂的情形下,她只得投井自杀。萧绎自己没动手杀害她,却让她不得不自我了断,而且是在充满绝望中死去。

第四,对死去的徐昭佩,萧绎并不放过,他将尸体捞出,送还给徐家,名之曰“出妻”,继续羞辱她的娘家人。对死人尚且不放过,那些活着的人,谁又会死心踏地、忠心耿耿呢?五年后,江陵城破,萧绎在熊熊火光中仰天长叹:“萧世诚一至此乎?”不知此时他是否能想到儿子萧方等和妻子徐昭佩的尸体。

第五,下令以庶人礼葬徐昭佩于江陵瓦官寺(今南京集庆门附近的古瓦官寺),不许子女服丧。

第六,此时的萧绎还觉得气愤难解,又在自己的著作《金楼子》中“述其淫行”,对徐昭佩大加挞伐,以使其“遗臭万年”。

怨毒之深,已超出常情。过去的常有“打翻在地、再踏上一万只脚、叫其永世不得翻身”的举动,其始作俑者,应是“读书万卷”的萧绎了。

徐昭佩的个人悲剧是怎样形成的,她又是怎样一步步走向死亡的呢?要明白这个问题,我们就必须从她的出身、婚姻来做进一步的分析。

徐昭佩的祖父徐孝嗣是东海郯(今山东郯城)人,东海徐家累世在朝为官,为当时有名的官宦世家。《建康实录》说他是朝廷的“定策元勋”;萧衍本人也赞赏他“才称柱石”。

徐昭佩嫁入湘东王府并非偶然。她的婚姻,其实是一场精明的政治谋算的婚姻。

在萧衍发动军事政变前,徐孝嗣作为南齐废帝(东昏侯)的六个辅政大臣之一,已经被杀;萧衍代齐自立后,稳定统治成为当务之急,最好的办法,就是充分与前朝那些遭受打压和迫害的人合作。萧衍就重用这些人,并与这些世家大族联姻。他将自己的妹妹嫁给琅邪王氏子孙,又娶王氏女儿作为太子妃。

跟东海徐氏的结亲也是萧衍精明的政治安排,徐孝嗣是前朝重臣,门生故吏遍布朝野,事实上萧衍本人原先也是徐孝嗣的手下。徐孝嗣被齐帝杀害,萧衍推翻齐帝,萧、徐两家自然就走到一起来了。除了联姻,萧衍在政治上还重用东海徐氏族人,如尚书左丞徐勉就曾长期参与国政,掌管枢要。

年仅6岁的徐昭佩,早早成为萧衍拉拢徐氏族人的筹码。嫁给一个容貌上有缺陷、性格上有问题和心里上有疾病的男人,儿童时代还觉得好玩,成为女人后的她能获得多少喜悦呢?

萧绎本人的阴暗心理。有个叫刘之遴的,因为才学宏富,结果被萧绎派人毒死。“如此者甚众”,《南史》说,“虽骨肉亦遍被其祸。”他眼中容不下比自己名声大、才学好的人,可徐氏就出了这样一个人物,此人就是徐昭佩的弟弟徐君蒨。君蒨小时候就十分聪明伶俐,遍览各家文集,无所不知,对答如流。后来,他做萧绎的谘议参军,以“辩于辞令”闻名当世。

萧绎有次行军,部下多带家属,萧绎卖弄才学道:“才愧李陵,未能先诛女子;将非孙武,遂欲驱战妇人。”不料一旁的徐君蒨应声曰:“项籍壮士,犹有虞兮之爱;纪信成功,亦资姬人之力。”这个妙对,为徐君蒨赢得了“文冠一府”的美誉。身边存在着一个无论在文思机敏还是博学声名上都超过自己的人,按萧绎一贯的作为,肯定是必欲除之而后快。

从萧绎在徐昭佩死后的种种举动来看,他羞辱徐家人的意图远远大于他的憎恨。可怜的徐娘,在6岁那年被梁武帝萧衍利用之后,到了45岁时,又被萧绎再度利用。

延伸阅读

既风韵又多情的徐娘芳龄四十多

俗语有谓:“徐娘半老,风韵犹存”。

鲁迅在《论人言可畏》一文中说:“男人的年纪和相貌,是大抵写得老实的,一遇到女人,可就要发挥才藻了,不是'徐娘半老、风韵犹存’,就是'豆蔻年华、玲珑可爱’。”这可能是鲁迅的发挥,它的出处原本应作“徐娘虽老、犹尚多情。”徐娘留给世人的最初印象,是老而多情;到了后来,人们才开始说那半老的徐娘,依然风韵犹存。那么,徐昭佩究竟芳龄几何呢?在关于她的零星史料中,找不到明确记载。不过,此迷并非不可解。

 徐昭佩,生年不详。按《梁书》和《南史》的记载,她于梁武帝天监十六年(公元517年)十二月被立为湘东王萧绎(后来的梁元帝)的王妃;在太清三年(公元549)年五月,被萧绎“逼令自杀”——她做王妃的时间一共是32年。

那么,她被立为王妃的时候,是否就已经结婚呢?按照通常的做法,此时的她应当已嫁入王府,但是,徐昭佩是个例外,因为通过她丈夫萧绎的生平来看,他们当时不可能结婚。

萧绎,生于梁武帝(萧衍)天监七年(公元508年),天监十三年(公元514年)被封为湘东王时,年仅6岁;三年后徐昭佩被立为王妃,此时萧绎才9岁;徐昭佩的年龄,应该也和萧绎相仿,甚至还要小点,应在6岁左右。

另据《南史》和《梁书》,徐昭佩的儿子萧方等死于太清三年(549年),时年22岁。因徐昭佩也死于是年,故可知她生子的年代为527年,即梁武帝普通八年,此时萧绎为19岁。

9岁娶妻的萧绎,19岁有了自己的儿子。显然,他和徐昭佩在定下夫妻名分十年后才圆房。按照过去女子15行笄礼、“婚嫁有成人之事”的传统来看,徐昭佩很可能是6岁许婚萧绎,15岁正式出嫁,16岁生子。若此说合理,那她当比萧绎小3岁,生于梁武帝天监三年(公元504年),卒于太清三年(公元549年),享年45岁。

徐昭佩对萧绎的背叛,极有可能发生在她死去的当年——太清三年(公元549年),因为萧绎为人极其刻薄残酷,一旦发现她的出轨,决不会手软、拖延。

现在,我们可以知道,徐昭佩“徐娘虽老、犹尚多情”时的年龄,大约是在45岁左右。

延伸阅读

原来山盟海誓的男人一个都靠不住

南朝经东晋170多年,刘宋齐80年,到梁时,南京已经在萧衍手上建成了一个世界第一大城市,世界各国的富商云集南京,日来往船只有数万艘,南朝已富甲天下。各种思想也传入南朝,西汉的独尊儒术传统已被废除,佛教作为一种学术已大张旗鼓地被引进。南京的寺庙如当今的歌舞厅一样星罗棋布。

徐昭佩才色双全,又得皇帝宠,还缺什么呢?原来皇帝是个作家、画家,平常与一些很著名的文人雅士在一起,还有很时髦的和尚等高谈玄学佛意,一个女人在这些大师斗级的知识分子前面,那点才气微不足道,这使她感到很孤独和伤心,想自己贵为皇妃,又有才貌,竟是这样微不足道。

徐昭佩酒量不亚于男人,但身为皇妃,又常常喝醉,便会闹出许多笑话,成为皇妃中嗜酒第一人。也由此可见南都当时皇宫的开放程度,应远远胜于后来居上的巴黎。

社会环境,刺激了徐昭佩的反传统行为。出奇招怪招,是南朝文人惯用的手法,徐昭佩受此文化影响,出了“半面妆”这一怪招,丈夫萧绎只装没看见。有学者说徐娘画半面妆时脸上是沿鼻梁中间画了线的,这应是虚构的情节。我认为,徐娘首先是有艺术气质的名门女人,女人的半面妆和文革中的阴阳头差不多,不过前者是女人反传统的表现,后者从心理学看是“自虐性”的。

同时,南朝皇妃到寺庙比较方便。寺庙里的大和尚用现在来看都是著名大教授,个个风流千种,才华盖世。当时的瑶光寺应是现在的南京市长江路一带,从台城出来,经北门桥,一会就到。徐昭佩的第一个情人是瑶光寺的智远和尚,干柴烈火,两人的床上功夫都不错。南朝的美女多,送到寺内美女不少,后知这个美女是徐皇妃,智远就不敢了。因瑶光寺是官办寺庙。

        在南北朝如果一个男人与皇妃关系“暧昧”了,并不是天大的秘密,这如同后来18世纪巴黎的皇室贵族找情人的情况差不多,而当时的南朝风气开放程度甚于巴黎。

朝臣暨季江是个美男子,和徐皇妃“暧昧”上季江也不掩饰,“徐娘虽老,犹尚多情。”史官在场,就将这段台词记载下来。这一记,便留给了现在不尽的“新闻话题”。南朝的史官,如同我们现在的媒体娱乐记者,有八卦价值的总是毫不忌讳地如实写出,这才有了千古不朽的“风流”。在二十四史中,李延寿的南史值得阅读,看南史后就知道辉煌盛唐是怎么来的了。

在徐昭佩的情人中,许多都灰飞烟灭了,有一个载入史册,且是萧绎所写的《金楼子》一书,这就是朝臣贺徽,当时的注明诗人,人长得很俊美。两人是情投意合,经常在一起喝酒写诗做爱。诗当然是情诗,萧绎知道此事但不过问,表面上显示出了南朝皇帝的胸襟,其实是当时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所囿(本博客在论及魏晋南北朝历史、文化、人物和事件的相关文章有专文介绍)

当萧绎在龙光殿上与群臣大谈老庄禅佛儒之道时,贺徽便和徐昭佩相约于一地方幽会缠绵。南朝好空谈。徐昭佩是齐鲁之女,好实战,你们谈玄论道,我去实践女人生命中的快乐。徐昭佩与贺徽之间的情爱,以诗酒为媒,大概好了一段时间,也就冷下来了。

徐昭佩与暨季江之间的“两个人战争”,却一直打到西魏兵围城下,两人才不得不分手,而且还是暨季江贪生怕死先弃徐皇妃而逃(据考证,南北朝的美男子由于女人的宠爱,大都变得“贪生怕死”),这时徐昭佩才省悟到那些跟她山盟海誓的男人一个都靠不住,又回到自己丈夫身边。丈夫虽是皇帝,写诗可以,打仗不行,西魏兵打来了,只有亡国。萧绎见有了忏悔之意的徐昭佩跪在地上求他饶恕,哭成了泪人,便问那个人呢?徐昭佩无言以对。萧绎长叹“事已至此,尚有何待?”不知是叹国事还是叹徐娘。